登陆注册
10519800000001

第1章 皮肤科(1)

湿疹

地黄饮

【来源】《医宗金鉴》卷七十四。

【功用】凉血润燥,祛风止痒。

【主治】血风疮、旋耳疮迁延日久,血虚化燥生风,身体或耳内生疮如粟米,瘙痒无度,疮面粗糙,上覆痂皮或鳞屑,心烦便秘,夜不得寐。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何首乌(生)各9克,当归6克,丹皮、黑参、白蒺藜(炒,去刺)、僵蚕(炒)各4.5克,红花、甘草(生)各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早、晚服。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椒、酒、鸡、鹅。

黄芪化毒汤

【来源】《外科大成》卷四。

【功用】益气养血,化毒排脓。

【主治】干疥瘙痒,见血无脓。

【组成】黄芪(生)15克,连翘6克,防风、当归、何首乌、白蒺藜各3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加减】日久不干,加白术6克,茯苓3克。

【来源】《兰室秘藏》卷下。

【主治】睾丸湿痒疼痛,秋冬甚,夏月减者。

【组成】肉桂0.6克,川椒、当归梢、猪苓各0.9克,蛇床子、黑狗脊各1.5克,麻黄根3克,轻粉少许,红花少许,斑蝥2个。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干掺患处。

【禁忌】忌在风寒冷湿处坐卧。

藜芦膏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五。

【主治】小儿一切头疮,以及痨疮、癣疮、湿疮,久而瘙痒不生痂者。

【组成】藜芦、黄连、雄黄、黄芩、松脂各90克,猪脂250克,矾石150克。

【用法】上药七味,研末,煎令调和。先以赤龙皮(槲木皮)、天麻汤洗,再涂抹药膏。

脂溢性皮炎

养血润肤饮

【来源】《外科证治全书》。

【主治】面游风,初起面目浮肿,燥痒起皮,如白屑风状,渐渐痒极,延及耳项,有时痛如针刺。现用于皮肤瘙痒症,牛皮癣静止期(血虚风燥型),红皮症等病久血虚风燥而见皮肤干燥、脱屑、瘙痒,舌质红者。

【组成】当归9克,熟地、生地、黄芪各12克,天冬(去心)、麦冬(去心)各6克,升麻、片芩各3克,桃仁泥、红花各2克,天花粉4.5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加减】如大便燥结,可加大麻仁、郁李仁各9~15克;如风盛痒甚,加明天麻4.5克,同时宜配合外治,如生猪油或鳗鲡油涂抹局部。

【禁忌】药后禁食荤腥、鱼、虾、螃蟹或辣椒、生姜等刺激性饮食。

神梭散

【来源】《扶寿精方》。

【功用】去风屑垢腻。

【组成】当归、白芷、黑牵牛、诃子、荆芥、侧柏叶、威灵仙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临卧擦发内,次早理之。

日光性皮炎

青蒿饮

【来源】《洞天奥旨》卷十三。

【主治】日晒疮。

【组成】青蒿30克。

【用法】上药捣碎。以冷水冲之,取汁饮,将滓敷疮上。

柏黛散

【来源】《洞天奥旨》卷十三。

【主治】日晒疮,火癍疮。

【组成】黄柏6克,青黛6克。

【用法】上药各研末。麻油调搽。

漆疮

柳枝膏

【来源】《普济方》卷四〇七。

【主治】漆疮,四肢壮热。

【组成】垂柳枝150克,苦参60克,黄芩30克。

【用法】上药锉为粗末。每用30克,以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滤去滓,碾入好墨半匙头,拌令匀,再熬成膏,以瓷盒盛,候冷,每用少许,涂于疮上。

冻疮

阳和解凝膏

【来源】《外科全生集》。

【异名】阳和膏(《经验方》卷上)。

【功用】温经和阳,行气活血,驱风散寒,化痰通络。

【主治】寒湿凝滞所致之阴疽、流注、瘰疬、冻疮、乳癖等阴性疮疡;兼治筋骨酸痛,寒性疟疾(贴背心)。现用于淋巴腺结核及胸壁结核硬结期、Ⅰ~Ⅱ度冻伤、骨与关节结核初期等。

【组成】新鲜大力子根、叶、梗1.5千克,活白凤仙梗120克,川附、桂枝、大黄、当归、肉桂、官桂、草乌、川乌、地龙、僵蚕、赤芍、白芷、白蔹、白芨各60克,川芎120克,续断、防风、荆芥、五灵脂、木香、香橼、陈皮各30克,乳香末、没药末各60克,苏合油120克,麝香30克。

【用法】先以菜油5千克煎大力子、白凤仙,煎枯去滓;次日除后四味外,余药入油内煎枯,去滓滤净;经一夜油冷后称准分量,每500克油加黄丹(炒透)210克,搅拌,熬至滴水成珠,不粘指为度,离火稍冷;将后味研为细末,加入油内搅和。半月后加热烊化,摊布上,贴患处。

如神散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三。

【主治】冻疮,皮肤破烂,痛不可忍。

【组成】川大黄适量。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新汲水调,搽疮面。

柏叶膏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主治】冻疮。

【组成】柏叶(炙干为末)120克,杏仁(去皮研)30克,头发30克,盐(研)15克,乳香(研)7.5克,黄蜡30克,油700毫升。

【用法】上七味先煎油沸,次下五味药,以发销尽为度,次下黄蜡搅匀,瓷器中收。先以冷开水洗疮,以绵裹干,后以药涂,即以软帛包裹,勿令寒气侵入,每日一洗一换,如疮渐愈,即三四日一换。

黄水疮

川粉散

【来源】《外科大成》卷三。

【主治】月蚀疮及黄水等疮。

【组成】穿山甲(炒)、铅粉(炒)、轻粉(隔纸微炒)各适量。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掺患处;干则用麻油调敷。

升麻消毒饮

【来源】《医宗金鉴》卷七十四。

【主治】黄水疮。

【组成】当归尾、赤芍药、金银花、连翘(去心)、牛蒡子(炒)、栀子(生)、羌活、白芷、红花、防风、生甘草、升麻、桔梗(小剂各3克;中剂各5克;大剂各6克)。

【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服。

【加减】若疮生头面,减去当归尾、红花。

青蛤散

【来源】《外科大成》卷三。

【功用】清热解毒,燥湿杀虫。

【主治】黄水湿热等疮。

【组成】蛤粉(煅)30克,石膏(煅)30克,轻粉15克,生黄柏15克,青黛9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先用麻油调成块,次加凉水调稀,将疮洗净,薄涂患处。

蛇床子汤

【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九。

【功用】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主治】肾囊风,干燥极痒,喜浴热汤,甚起疙瘩,形如赤粟,麻痒,搔破浸淫脂水,皮热痛如火燎。

【组成】威灵仙、蛇床子、当归尾各15克,缩砂壳9克,土大黄、苦参各15克,老葱头7个。

【用法】上药以水1升,煎数滚,倾入盆内,先熏,候温浸洗。

浸淫疮

螵蛸散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主治】湿热破烂,毒水淋漓等疮,或下部肾囊足股肿痛,下疳诸疮。

【组成】海螵蛸(不必浸淡)、人中白(或人中黄、硇砂亦可)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先以百草多煎浓汤,乘热熏洗后,以此药掺患处;如干者,以麻油或熬熟猪油,或蜜水调敷。

【加减】若肿痛甚者,加冰片少许更妙;若湿疮脓水甚者,加密陀僧等分,或煅过官粉亦可,煅制炉甘石更佳。

燥湿丹

【来源】《青囊秘传》。

【主治】浸淫疮。

【组成】蛇床子适量。

【用法】上药共研末,干掺患处。

天泡疮

石珍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功用】清热泻火,燥湿止痒。

【主治】天疱疮,日久破烂,疼痛不已,脓水淋漓。现用于急性、亚急性皮炎。

【组成】石膏(煅)、轻粉各30克,青黛、黄柏末各9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先以甘草汤洗净,后以此药掺之,其疼即止。

玳瑁汤

【来源】《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主治】时行豌豆疮,及赤疮疹子。

【组成】生玳瑁、生犀角各以冷水浓磨汁200毫升。

【用法】同搅令匀,每服50毫升,微温,一日5服为佳。

柏叶散

【来源】《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主治】天疱疮。

【组成】石柏末4.5克,轻粉3克,雄黄3克,青黛6克,滑石3克,寒水石(煅)6克,银朱4.5克,辰砂1.5克,铅粉6克,侧柏叶末3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丝瓜叶汁调涂。

解毒泻心汤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功用】清心解毒。

【主治】心经火旺,酷暑时生天疱,发及遍身者。

【组成】黄连、防风、荆芥、山栀、黄芩、牛蒡子、滑石玄参、知母、石膏各3克,甘草、木通各1.5克。

【用法】上药加水400毫升,灯芯草20根为引,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脓疱疮

何首乌汤

【来源】《疡医大全》卷三十五。

【功用】清利湿热,祛风解毒。

【主治】湿热风毒,遍身脓窠,黄水淋漓,肌肉破烂。

【组成】何首乌、黄连、防风、金银花、荆芥、苍术、白鲜皮、甘草、苦参、连翘、木通等量。

【用法】上药以灯芯为引,水煎服。或为细末,水叠为丸,每服9克,用淡酒送下。

【加减】溏泄,加泽泻;夏热,加栀子、黄芩;身痒,加白蒺藜;脾胃弱者,去苦参,加赤茯苓。

鲫鱼膏

【来源】《疡医大全》卷七。

【主治】无名肿毒,脓窠疮疖。

【组成】大蛤蟆、活乌背鲫鱼各7个,蓖麻仁360克。

【用法】麻油1千克,同蛤蟆、鲫鱼、蓖麻仁文武火熬枯,滤去滓,熬至滴水成珠,离火,入真轻粉120克,铅粉360克,收藏。临用取膏摊贴。

阴疮

牡蛎散

【来源】《普济方》卷三〇一。

【主治】阴囊两旁生疮,阴湿水出,奇痒难忍;或两腋、手足心湿汗。

【组成】枯白矾120克,黄丹(炒)60克,牡蛎粉6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遇夜睡时,手捏药于痒痛处擦之,不一时又擦之。三四次后顿减。次夜再擦,虽大减又擦。后日自然平复。如腋汗者顿擦即可。脚汗先擦大减,又擦后装药于靴,或鞋底上、脚板上涂药,或缠脚裹之亦可。

蓝叶散

【来源】《仁斋直指》卷二十四。

【主治】诸丹发热赤肿。

【组成】白芷、柴胡、知母、杏仁(去皮)、川芎、赤芍药生地黄、川升麻、干葛、生甘草各7克,烂石膏、栀子仁各3.75克,蓝叶(晒干)7.5克。

【用法】上药锉细。每次4.5克,以水煎服。

【加减】热甚,加黄芩、玄参。

癣疮

三神丸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主治】一切癣疾。

【组成】蒺藜子(炒)、海桐皮(锉)、草乌头(盐炒熟,去盐不用)各30克。

【用法】上药同研细末,以面糊调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0~15丸,温水或盐汤送下。

土大黄膏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主治】干湿顽癣,不论新久,但皮肤顽厚,串走不定,惟痒不痛者。

【组成】硫磺240克,生矾120克,点红川椒60克。

【用法】上药各研为末,用土大黄根捣汁,和前药调成膏。新癣抓损擦之,多年顽癣加醋和擦,如日久药干,以醋调搽,牛皮癣用穿山甲抓损擦之。

土荆皮散

【来源】《青囊立效秘方》卷一。

【主治】一切风湿癣癞痒风。

【组成】土荆皮、吴茱萸、洋庄、西丁、人信、斑蝥、番八仁、明矾、川椒、细辛、海桐皮、槟榔、胆矾、煅皂矾、皮硝、巴豆仁、蛇床子、烟胶、雄黄、桃丹各9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烧酒浸搽。

川槿散

【来源】《鲁府禁方》卷四。

【主治】一切顽癣。

【组成】大斑蝥7个(小者10个,去头、足),巴豆5个(去油),川槿皮9克(为末)。

【用法】上药三味,共研为细末。用醋调搽。稍时作痛起泡,泡落即愈。

马蹄膏

【来源】《外科大成》卷四。

【主治】一切癣。

【组成】白马蹄(煅存性)。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取马齿苋捣烂,加水煎成膏,调前末搽之。

马齿苋膏

【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主治】杨梅遍身如癞,发背诸毒,顽疮、臁疮,久不收口,及湿癣,白秃、丹毒等。

【组成】马齿苋。

【用法】上药一味,干品每用30~60克,鲜品用60~120克,水煎或酒水煎服;外用捣烂外敷,或取汁用。

玉容肥皂

【来源】《疡医大全》卷十二。

【异名】玉容肥皂丸(《冯氏锦囊》卷十九),肥皂丸(《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功用】去瘢润肤。

【主治】白斑,黑点,白癣,诸般疮痕。

【组成】白芷、白附子、白蒺藜、白僵蚕、白芨、白丁香甘松、草乌、杏仁、绿豆粉各30克,儿茶9克,密陀僧、樟脑各15克,白蔹、山柰、猪牙皂各12克,皂角(去里外皮筋并子,只取净肉)12克,轻粉9克。

【用法】先将皂角肉捣烂,入鸡蛋清和,晒去气息,将各药末同皂角、鸡蛋清和丸。擦面。

必效散

【来源】《医宗金鉴》卷七十四。

【功用】杀虫止痒。

【主治】年久顽癣。

【组成】川槿皮120克,海桐皮、大黄各60克,百药煎42克,巴豆(去油)4.5克,斑蝥(全用)1个,雄黄、轻粉各12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极细末。用阴阳水调药,将癣抓损,薄敷。药干必待自落。

何首乌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功用】养血祛风。

【主治】脾肺风毒攻冲,遍身疥癣瘙痒,或生瘾疹,搔之成疮,肩背拘倦,肌肉顽痹,手足皲裂;并治紫癜、白癜。

【组成】荆芥穗、蔓荆子(去白皮)、蚵蚾萆(去土)、威灵仙(净洗)、何首乌、防风(去芦、叉)、甘草(炙)各2.5千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每服3克,食后用温酒或沸汤调下。

青金散

【来源】《证治准绳·幼科》卷三。

【主治】小儿疥癣眉炼,或延及遍身瘙痒,或脓水淋漓,经年不愈。

【组成】松香60克,真蛤粉15克,青黛7.5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用烛油调搽,或干掺之。

苦参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主治】风湿热毒攻于皮肤,时生疥癞,瘙痒难忍,时出黄水;及麻风手足烂坏,眉毛脱落。

【组成】苦参100克,荆芥(去梗)50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食后用好茶或荆芥汤送下。

同类推荐
  • 妇产科及生殖医学疾病治疗与护理

    妇产科及生殖医学疾病治疗与护理

    本书全面介绍了妇科临床常见病的辨证施治,以及健康教育内容,列举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常见病的原因。女性生殖系统最重要的器官是子宫和卵巢,子宫颈就位于子宫下部,阴道上部,形状近似圆锥体,与宫体大小比例随年龄及内分泌状态变化而变化。
  • 内科护理学实训指导

    内科护理学实训指导

    内科护理学是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护理专业教学计划中~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随着护理体系的日益完善,护理已不单是疾病护理,而是针对病人的全面、系统的整体化护理。护理专业的实训包括课间见习、见习、临床实习。它是整个护理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训练和引导学生运用护理理论知识去正确解决各种临床护理问题,提高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
  • 黄帝内经1000问

    黄帝内经1000问

    本书包括典籍流传、书名由来、篇章构成、学术价值、阴阳五行论、藏象要旨、经络衍说、病因病机、病证通说、脉要精微、妙诊异法、论治宜方、宝命全形、阴阳应天、藏气法时共15个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问答的形式论述了《黄帝内经》的中医学要旨、辨证论治及养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力求深入浅出,不偏执于一家之言,对中医学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对有志于《黄帝内经》和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朋友们,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 专家诊治中耳炎

    专家诊治中耳炎

    中耳炎离你并不远,该怎样专业科学性地治疗,答案都在本书里。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 实用中医临床技能教程

    实用中医临床技能教程

    中医临床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临床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中医临床教学的重要?容。临床技能培训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培训,使学生掌握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掌握中医辨证论治与理、法、方、药融会贯通的本质?涵,这是中医本科生进入临床实习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实用中医临床技能教程》的?容包括中医四诊基本要求、病历书写规范、体格检查、针炙推拿技法与治疗。书中?容编写符合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切合临床实际,简明实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个高手有点穷

    这个高手有点穷

    不正经的师尊,给我不正经的功法,让正经的我情何以堪?吃着廉价的丹药,轻松升级,只是每升级一级,所需的丹药量翻倍。师尊欺我数学不好,跟我玩二的N次方的套路!我这辈子吃的药,比你吃的饭还多!
  • 神奇宝贝之梦语

    神奇宝贝之梦语

    本文是原人类世界穿越过去的叶梓希到神奇宝贝世界的奇幻冒险,化名鹤田梦语。不喜欢的勿喷。
  • 大明朝枭雄

    大明朝枭雄

    一个遭遇车祸的22岁男性被送进了监护室,此时的他生命垂危,几乎不能说话。然后,在长达3个小时的时间里,医院不允许家人进入病房看望这个随时会告别人生的亲人,在随后的时间里,也只允许一个亲人每隔2小时进去看望5分钟。在漫长的等待中,沮丧的女友只好回家了,父母也抵不住身心疲惫睡着了,直到护士通知他们病人已身亡时才惊醒过来。由于痛惜没能在最后时刻与亲人见上一面,说上几句告别的话,家属的悲痛骤然升温……
  • 戏如人笙

    戏如人笙

    有人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何尝不是呢!舞台的戏子,只不过是现实中的一份子,戏子的出现只是为了让过去的故事一一重现。没有一个人可以逃避现实,即使你不面对现实,现实也会面对你。逃避只不过是懦弱的一面,当你学会面对现实这世界会呈现给你不一样的一面。
  • 洛熙缘

    洛熙缘

    我的世界因你而改变,既然我爱着你,早就把什么其他的玩意抛诸脑后了,但是我不愿再见你侍奉他人,所以,今日起,你的这身打扮只允许为我而着,虽然有些任性,但这是我由衷的期许
  • 唏嘘相见恨晚

    唏嘘相见恨晚

    咒骂人生太短唏嘘相见恨晚让女人把妆哭花了也不管遗憾我们从未成熟还没能晓得就已经老了尽力却仍不明白身边的年轻人给自己随便找个理由向情爱的挑逗命运的左右不自量力地还手直至死方休
  • 极品学神:呆萌二总裁

    极品学神:呆萌二总裁

    北阳市的人,永生记住的话只有一句,北阳北阳,一北一阳,北为上官北,阳为米阳。商场斗,学习斗,恋爱斗!停!这位小萝莉!你那呆萌无害的模样,再加上你那“百毒不侵”的无下限情商和你恶魔般的内心,你到底是如何连跳三级还做我们班的学神的?你的外挂也在飙车吧?停!那位大祸害!你长的没我好看就直说,保证我不会嘲笑你!智商同为212,干嘛揪住我的负位情商不放?一千情书又如何?你的把妹技术差到连我绵羊米米都没法子说点啥了!打架?互掐?对骂?恭喜,这些,都,没有。不是商业王吗?堂堂上官北不信比不过你!不是把妹狂吗?绵羊米米不怕赢不了你!不是学神吗?有本事在恋爱上逃脱你们的九十九分命运啊!
  • 龙神功之七星夫人

    龙神功之七星夫人

    龙四式,被誉为武林第一,尤其是龙四式里的神龙功,更是被誉为天下武功第一,但是,有人传说,在龙四式里,蕴藏着当年宇文化及搜刮来的宝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