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19800000003

第3章 皮肤科(3)

博金散

【来源】《外科精义》卷十九。

【功用】燥湿消肿,化腐生肌。

【主治】下疳,臭烂肿痛。

【组成】白矾、密陀僧各15克(白矾与密陀僧同为末,相和于砂锅内,火上炮汁尽)、白垩6克,黄丹、轻粉各3克,乳香1.5克,麝香少许。

【用法】上为细末。先须另用槐枝、葱白、盐、甘草熬汤,淋洗2小时,拭干,掺上上药。每用药,先须洗浴,然后掺药,严重者三五次即愈。

搜风解毒汤

【来源】《本草纲目》卷十八。

【主治】杨梅结毒,初起结肿,筋骨疼痛;及服轻粉药后筋骨挛痛,瘫痪不能动者。

【组成】土茯苓12克,薏苡仁、金银花、防风、木通、木瓜、白鲜皮各6克,皂角子5克。

【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一日3次。病深者月余,病浅者半月即愈。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清茶、牛、羊、鸡、鹅、鱼肉、烧酒、面等,戒房事。

【加减】若气虚,加人参10克;血虚,加当归10克。

紫金丹

【来源】《仙拈集》卷四。

【主治】杨梅结毒,疼痛腐烂,甚至咽喉唇鼻破坏者。

【组成】龟板(酒炙3次焦黄)60克,石决明(煅红,童便渍)、朱砂各6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烂米饭丸,如麻子大。每服3克,量病大小,食前后服之。筋骨疼痛,用酒送下;腐烂,用土茯苓汤送下。至重者,40日愈。

紫金膏(一)

【来源】《外科大成》。

【主治】杨梅结毒,溃烂顽硬,脓水淋漓。

【组成】红矾、松香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加麻油调敷。临敷前先用苍术30克,川椒9克,煎水熏洗患处,然后敷药,盖油纸,再以绢条扎紧,3日一换。

紫金膏(二)

【来源】《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主治】臁疮溃久,其色紫黑;杨梅结毒,腐烂作臭,脓水淋漓。

【组成】红矾、皂矾(煅)、净松香各6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加麻油调成膏。用时先以葱、艾汤洗患处,拭干,再厚涂此膏,上盖油纸,3日一洗换。

紫砂生肌散

【来源】《外科大成》卷四。

【功用】清热解毒,生肌敛疮。

【主治】杨梅疮腐肉已净者。

【组成】朱砂12克(入铜勺内安火上,上盖红炭数块,炙朱砂紫色为度),轻粉6克,冰片6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用少许,掺于患处,再以琼花膏盖之。

黑香散

【来源】《疡医大全》卷二十四。

【功用】杀虫止痒。

【主治】男女下疳,腐烂红肿,痛痒难当;及梅毒内蕴,邪火正盛者;并治一切极痒诸疮。

【组成】橄榄核(烧灰存性)。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3克,加冰片0.6克,研匀密贮。用时或干掺,或用麻油、猪胆汁调搽患处。

鹅黄散(一)

【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主治】杨梅疮,溃烂成片,脓秽多而疼甚者。

【组成】石膏(煅)、轻粉、黄柏(炒)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干掺。烂疮即可生疤,再烂再掺,毒尽为度。

鹅黄散(二)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主治】小儿因父母素有杨梅结毒,传染胞胎,初生无皮者。

【组成】黄柏(生)、石膏(煅)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扑患处。湿则干扑,干则用猪苦胆调搽。内服换肌消毒散。

解毒紫金膏

【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主治】杨梅结毒,腐烂作臭,脓水淋漓,诸药不效者;兼治诸毒顽臁等疮。

【组成】细块红矾、明净松香各500克。

【用法】共碾极细末,麻油调稠。先将患处用熏洗结毒方洗净,搽上此药,油纸盖上,以软布条扎紧。毋令血行,3日一换;如无熏洗结毒方,只煎葱、艾、甘草等汤俱可洗换。

【禁忌】愈后忌吃煎炒发物。

【附注】熏洗结毒方,见《外科正宗》卷三。

翠云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主治】杨梅疮,已服内药,根脚不红,疮势已减者。

【组成】铜绿、胆矾各15克,轻粉、石膏(煅)各30克。

【用法】共研极细末,瓷罐收贮。湿疮干掺,干疮用公猪胆汁调搽,每日1次,连用3日,其疮白干而愈。

麻风

九龙丸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四。

【主治】疠风焮肿痒痛。

【组成】当归、苦参各60克,防风、荆芥、羌活各45克,蝉蜕、川芎各15克,全蝎(滚水泡去咸味)3克,大风子240克,(一方少川芎、蝉蜕,有大胡麻60克,风藤30克)。

【用法】上药九味,各为细末,红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不得见火、日,阴干。布囊盛之。每服9克,每日服3次,清茶送下。病起一年者服1服,10年余者服10服。

【加减】如下体甚者,加牛膝60克,防己30克。

万字丸

【来源】《疯门全书》。

【主治】麻疯。

【组成】白花蛇(去皮、头、脏、骨)1条,白蒺藜21克,白僵蚕30克,白附子30克,威灵仙30克,风子肉30克,土麻仁180克,川黄连(乳蒸)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早、晚空腹各服15克,温开水送下。

【加减】红晕不退,加白附子15克,僵蚕15克,清茶送服。

五香膏

【来源】《外台秘要》卷十六引《删繁方》。

【主治】头风,头皮瘙痒,搔之白屑起。

【组成】霍香、甘松香、甲香(炙)、鸡舌香、附子(炮)、续断、乌喙(炮)各37.5克,泽兰、防风、细辛、白术各30克,白芷、松叶、莽草各53克,柏叶60克(炙),大皂荚2寸(炙),甘草23克(炙),猪膏2.5千克。

【用法】上十八味,咀绵裹,以苦酒1.2升渍一夜,用猪膏煎之,取附子黄为度,去滓。将膏敷揩头皮。

升麻和气饮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主治】疥疮发于四肢,臂髀痛痒,甚至憎寒发热,攻刺疼痛,浸淫浮肿;癞风入脏,阴下湿痒,耳鸣眼痛。

【组成】干姜、熟枳壳各105克,干葛、熟苍术、桔梗、升麻各30克,当归、熟半夏、茯苓、白芷各6克,陈皮、甘草各45克,芍药24克,大黄(蒸)15克。

【用法】上锉为散。每服12克。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灯芯10根,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发表攻里散

【来源】《解围元薮》卷四。

【主治】大麻风。

【组成】老人牙灰4个,牛虱30个(焙),桑虫4条(焙),穿山甲、虎骨(酥炙)、鹿角灰各30克,蜈蚣20条(炙),败龟板(炙)、蜂房(炙)、官桂各30克,麝香1.5克,牛黄0.9克,蜒蛐4条,血余灰、鸡蛋壳(煅)各30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9克,以酒送服。

加味麻风丸

【来源】《青囊秘传》。

【功用】养血祛风,燥湿杀虫。

【主治】疠风未深,初起之症。

【组成】大胡麻620克,小胡麻620克.川牛膝120克,白蒺藜620克,苦参500克,防风250克,荆芥250克,当归180克,茅苍术180克,川断120克,薏苡仁20克,黄柏180克,浮萍620克,马齿苋750克。

【用法】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日早、午、晚3次,每次服6克或9克。每丸3克,照数加枫子膏,春、秋用0.24克,冬用0.3克,圆,以茅尖茶叶0.3克煎汤过口。

制枫子膏法:风子肉,铜锅内炒至三分红色,七分黑色为好,太过无力,不及伤眼。炒后研成膏,如红砂糖一样,用铜杓盛,置火上熬四五滚,倒在纸上,放土面上,以物盖之待用。如上面霉,拭去后,仍可使用。

龟柏丸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主治】便血久而致虚,腰脚软痛。并治麻风疮痒见血。

【组成】龟板60克,侧柏叶45克,芍药45克,椿根皮23克,升麻、香附各15克。

【用法】上药为末,粥糊为丸。用四物汤加白术、黄连、陈皮、甘草、生姜煎汤送服。

虎跑泉

【来源】《解围元薮》卷四。

【主治】麻风手指挛曲。

【组成】虎枚草、豨莶草、苍耳草、防风、升麻、荆芥、金银花、紫苏、鹤虱草各等分。

【用法】煎汁洗浴。

泻荣汤

【来源】《兰室秘藏》卷下。

【异名】补气泻荣汤(《东垣试效方》卷九)。

【主治】疠风,满面连头极痒,眉毛脱落。

【组成】连翘、升麻各1.8克,桔梗1.5克,生黄芩、生地黄各1.2克,黄芪、苏木、黄连、地龙、全蝎、当归各0.9克,白豆蔻、人参各0.6克,甘草0.45克,梧桐泪0.3克,麝香少许,桃仁3个,虻虫(去翅、足、炒)3个,水蛭3个(炒令烟尽)。

【用法】上锉如麻豆大,除连翘、梧桐泪、白豆蔻另为细末,麝香、虻虫、水蛭三味同为细末,都作一服。水300毫升,酒150毫升,入连翘,煎至150毫升,去滓,再入白豆蔻三味并麝香等,再煎至100毫升,稍热,早饭后、午前服之。

【禁忌】服药期间,忌酒、湿面、生冷、硬物。

柏叶散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三引《庞老方》。

【主治】疠风。

【组成】柏叶、麻黄(去根节)、山栀子(去皮)、枳壳(去瓤,锉,麸炒)、羌活(去芦)、羊肝石、白蒺藜(炒,去角)、升麻、子芩(去皮)、防风、牛蒡子(隔纸炒)、荆芥穗、茺蔚子、大黄(湿纸裹,甑上蒸)各15克,苦参30克,乌蛇1条(酒浸,去皮骨,焙干)。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温水调服,每日8次。

换肌散

【来源】《卫生宝鉴》卷九。

【主治】麻风年久不愈,以至眉毛脱落,鼻梁塌陷,额颅肿破。

【组成】白花蛇、黑乌蛇(各酒浸一夜)、地龙(去土)、蔓荆子、威灵仙、荆芥、甘菊花、沙苑蒺藜、苦参、紫参、沙参、甘草(炙)、不灰木、木贼、九节菖蒲、天门冬、赤芍药、定风草、何首乌、胡麻子(炒黄)、木鳖子、草乌(去皮)、苍术、川芎各90克,天麻60克,细辛、当归、白芷各30克。

【用法】上药二十八味,共研为末。每服15克,温酒调下,食后。酒多为妙。服至逾月,取效如神。

雄漆丸

【来源】《疡医大全》卷二十八。

【主治】麻风。

【组成】真漆30克(入蟹黄15克,拌匀晒之,渐渐去浮面上水),明雄黄(研末)、牙皂(研末)各15克。

【用法】上药和匀为丸,不可见日。阴干。每次0.9克,用酒送服。

雄蛇散

【来源】《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主治】疬疡风。

【组成】雄黄3克,蛇蜕1条(煅存性)。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麻油调敷。

【功用】解毒杀虫。

椿皮丸

【来源】《丹溪心法》卷二。

【主治】肠风便血,日久血虚。并治麻风、癣疮见于面部。

【组成】龟板60克(酥炙),升麻、香附各15克,芍药45克,侧柏叶30克,椿根白皮22.5克。

【用法】上研为末,粥和为丸。以四物汤加白术、黄连、甘草、陈皮作末,汤调送下丸药。

【功用】滋阴养血,清利湿热。

【附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明医指掌》卷六补。

浮萍散

【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二。

【功用】发汗祛风,活血解毒。

【主治】癞风。

【组成】浮萍、荆芥、川芎、甘草、麻黄(去根)各30克。

【用法】上五味,研为粗末。每服30克,加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汗出则愈。

硫磺涂方

【来源】《外台秘要》卷十五引《广济方》。

【主治】疬疡风。

【组成】石硫磺90克(研),雄黄30克(研),硇砂、附子(生用)各60克。

【用法】上四味,捣筛为散,以苦酒和如泥,涂患处。干即再涂,以愈为度。

【附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圣济总录》卷十八补。

通天再造散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

【主治】大麻风。

【组成】郁金15克(生),大黄30克(炮),白牵牛18克(半生半炒),皂角刺30克(炮,经年黑大者)。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15克,早晨面东,以酒调下。当日即下恶物(或脓或虫)。

清平丸

【来源】《青囊秘传》。

【主治】大风;中风,口眼斜,瘫痪;跌打损伤。

【组成】紫背浮萍(每年七月七日采,晒干为末)500克,草乌、萎蕤、海风藤、麻黄各60克,麝香6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蜜丸如弹子大。用草乌煎酒,磨服1丸。

疥疮

一笑散

【来源】《证治准绳·疡医》卷五。

【主治】周身疥癞,瘙痒生疮。

【组成】槟榔、硫磺、藁本、蛇床子、枯矾、五倍子、白胶香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湿者干掺,干者以麻油调敷。

一擦光

【来源】《串雅内编》卷二。

【主治】疥疮,妇女阴蚀疮,漆疮。

【组成】蛇床子、苦参、芜荑各30克,雄黄15克,枯矾45克,硫磺、轻粉、樟脑各6克,川椒、大风子肉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以生猪油调敷。

白矾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五。

【主治】疥疮。

【组成】白矾(烧为灰)30克,硫磺30克(细研),胡粉30克,黄连45克(去须),雌黄30克(细研),蛇床子22克。

【用法】上药捣细为散,研匀,以猪膏和成面糊。用时以盐浆水洗,拭干涂之。

消毒散

【来源】《疡医大全》卷三十五。

【功用】疏风祛湿,清热解毒。

【主治】风湿热毒,侵袭肌肤,致生疥疮,瘙痒不已。

【组成】金银花、连翘、白蒺藜、荆芥、白芷、牛蒡子、防风、白鲜皮、赤芍药、甘草各等量。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加减】日久不愈,加何首乌;干燥,加当归;有热,加黄芩;下部多,加黄柏;小便涩,加木通。

藁本散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六九引《施圆端效方》。

【功用】止痒除疥。

【主治】疥癣。

【组成】藁本、蛇床子、黄柏各15克,硫磺11克,白矾(生)7.5克,轻粉3克。

【用法】上药研匀,与油蜡和成膏子。擦敷患处。

同类推荐
  • 内科临证医案

    内科临证医案

    古今医案众多,专著亦如此,鉴于如今中医学大力发展内伤学的需要,本书搜集整理了内伤学中较为完整、观点明确、可信性较大、面较广的医案,加以编校,供广大医学工作者及中医学院校各级同学参阅。
  • 验光28忌

    验光28忌

    从介绍眼球的基本结构入手,让您了解验光,走出验光误区,学会判别验光正确与否,并教您检影验光方法和“验光28忌”。全书篇幅不长,但却是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工作感悟。《验光独行侠谈验光28忌》语言朴实、深入浅出,是验光专业人员的良师,是远视、近视患者的益友。
  • 口腔疾病与保健名医解答

    口腔疾病与保健名医解答

    本书介绍了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的密切关系,阐述了口腔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口腔健康的自我保健与口腔疾病防治的常识。
  • 涉江采薇

    涉江采薇

    本书主要收集了百余篇医院护士的工作日志、工作体会和散文,从多个角度描述了护士的工作、生活和情感,除涉及临床一线工作外,还有行政管理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思考,内容丰满、充实,可读性强;表达了护理人员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也希望凭借此书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护士、关心护士,更好地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 常见病症单味中药妙治

    常见病症单味中药妙治

    本书作者将自己多年苦心收集的600余种临床常见病症灵验单味中草药用方,按内、外、妇、儿、皮肤、口腔、耳鼻咽喉、眼科学分类,详细介绍了方药的适应证、制备、用法、用量、妙用要点及注意事项。所有方剂均经临床验证,其适应证明确、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热门推荐
  • 重生文艺人生

    重生文艺人生

    :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摇滚之父”吴悠!:请问你认为什么是摇滚呢?吴悠:就我来言摇滚是一种态度.:可以说的准确点吗?吴悠:我先问一个问题,石头和鸡蛋那个硬?:...............吴悠:刚才我还有听到说鸡蛋硬的现场观众大笑。吴悠:其实大家都知道,肯定是石头硬,但是我想说的是——现实像个石头,精神像个蛋。石头虽然坚硬,可蛋才是生命.
  • 时间预知者

    时间预知者

    很久很久………………以前.天空异常明亮,大地陨落星辰,随之被人发现,能够预知未来之异能!随着时光飞逝,2020年某一天,何林意外获得预知未来时间异能,从此人生彻底改变,
  • 好久不见我还爱你

    好久不见我还爱你

    人生第1次恋爱的安醉在街上碰到男朋友搂着其他女人后,一声不吭的消失了两年。再回来时本想着只搞事业不谈恋爱,可是夏子川一见面就直接公主抱扛走。被带去海底捞,安醉顶着那一头绿发心情很复杂:“别人伤心过度发如雪,我伤心过度成绿毛王八?”原本以为两人从此各不相干,但是他不仅跑到她面刷存在感,还帮她摆平麻烦,照顾起居。安醉心情不好,有他及时出现安慰;安醉被追求了了,夏子川气冲冲地拉着她一顿分析。安醉喝醉酒发错了消息到他手机上。夏子川马上出现在她家门口细心照顾。还对她说:“我知道我以前很混蛋,没有脸再来找你,但是我不想带着你用泪和委屈教出来的专一去对别的女孩子好,我只想对你好。”也许,那个男孩子再花心,只要碰到了那个命中注定的女孩子,眼里就不会有其他人,只是那个女孩子还会接受他吗?
  • 血族不死之秘

    血族不死之秘

    当一切都处于黑暗的时候,谁能来拯救我。世界上存在着无数的未解之谜,在你,的身边,或许他们,都有可能是血族的后裔。血族,不死不灭的西方神话,他们的存在到底是为了什么。混血种是为了什么而存在,这一切的一切。血族,都依归于血族。死,是什么?“爸爸,你不能死,你别离开我,爸,,爸。”死,就是一种复生!血族,混血种,你们准备好了吗?为嗜血而活,不嗜血则死!"死亡,是什么?""不。。""伟大的皇!!!"高三学生白天在接到父亲失踪或者死亡的消息时,他的命运从此而改变,神秘的学院。神秘的血族将一一呈现。寻找父亲,走向血族禁地,这一切看似巧合。这一刻,即将到来
  • 冷淡王妃太毒辣

    冷淡王妃太毒辣

    他与她的第一次相见,他不惊恐她那浓妆艳抹的丑颜,她亦不惊讶他那冷酷邪魅的俊脸。就这样,擦肩而过。大婚之夜,她给他下毒,让他全身酸软无力,淡笑着割破他的手腕,仿制了那如梅落红。自此二人各过各的生活,互不干涉。可堂堂七王妃,竟偷走府中黄金千两,拿去开了青楼!他定要拆了她的楼!可那人却淡笑着,柔声道:“你若拆我醉烟楼,我定毁你七王府。”他是人尽皆知的冷酷修罗王,嗜血成命。她却杀了所有他将要打算杀的人,淡然从容。“女人,为何总要与我作对!”她还是一成不变的柔和淡然:“我没有和你作对啊,我只是在挑衅而已。”他无奈,她淡然。他生气,她微笑。他绝情,她温柔。他冷酷,她无动于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落无声似有声

    花落无声似有声

    她,五岁竟如此聪慧淡然,是天生而来还是?她,女扮男装为相,是有何目的?她,爱的究竟是谁?
  • 轻薄帝师:倾城帝师本红妆

    轻薄帝师:倾城帝师本红妆

    凌付晴,十五岁。扶风弱柳,肤如凝脂,号称雪国第一美男子。威武大将军之子,胸无点墨,手无缚鸡之力,样样不行。凌付晴,二十岁。二十一世纪的历史天才,博览群书,尤其对于古代兵书有特殊的癖好。一朝穿越,她成了“他”,历史天才能否在这异世,闯出她的一片天下。冷峻的太子、绝魅的二皇子、温柔的三皇子、妖媚的四皇子、清纯的五皇子、不离不弃的忠心暗卫,行坐不离的青梅竹马,鹤发童颜的师长哥哥,妖美如蝶的敌军知己,清俊隽秀的他国军师…………凤临异世,四国纷争,尔虞我诈,风起云涌!且看她如何铁军过境,平定天下!
  • 恰好爱你

    恰好爱你

    云启修娶了一个丑陋无比的女人,一时间传开了,她爱他,他恶心她,百般折磨,却忍受不了别人动她分毫,当他发现自己已经爱上她的时候,时间不晚,恰似当年。
  • 德隅斋画品

    德隅斋画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诸星闪耀

    诸星闪耀

    学霸冤一次,异界霸一世!强者是怎么形容?翻手间,山崩地裂,万兽哀嚎,须臾毁灭,万亩焦土!既然来到这个新世界,我就要让其——诸星闪耀!新书求推荐,求评论和建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