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02900000021

第21章 畲族的社会文化(1)

由于长期杂居相处,畲族的社会文化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相当明显。在一些方面与汉族差别不大,如亲属的称谓制度和祠堂的组织结构,就与当地的汉人十分接近。但在另一些方面,畲族社会文化仍体现出较明显的民族特色,如祭祖仪式、妇女较高的社会地位、独特的“谱名”与“法名”、对同族人的心理认同、特色浓郁的婚俗、特殊的节日与禁忌风俗等,都向我们昭示了一个民族深层的群体记忆。

第一节 传统社会组织

在长期的杂居互动中,畲族的社会组织深受周围汉族,特别是客家人的影响,其基本特点是有浓厚的宗族与血缘意识,有很强的社会伦理观念。在这种社会观念的影响下,祠堂(宗族)和“房”构成了畲族最基本的社会组织。

一、祠堂

祠堂也叫宗祠,它的基本含义有两点:一是指特定的建筑,是供奉、祭祀共同祖先和具有共同祖先的人群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因常用祖先留下的老房子作为这种特殊的场所,因此许多地方祠堂也叫“老屋”;二是指特定的人群,即由具有共同祖先的同聚落父系血亲所构成的宗族群体。作为祠堂建筑的和作为有共同祖先的人群所组成的宗族,实际上是互为表里的。由于共有的祠堂是宗族最显着的标志,因此在畲族社会中,一般用祠堂指代宗族,同一宗族的人也就是同一祠堂的人。

畲族的祠堂传统上设有族长一人,由辈分最高、年纪较大、办事公正、有一定威信的老人担任。族长按习惯作法主持或负责处理族内和族外的各种社会纠纷,负责管理族内公共事务,如收缴族租,掌管族账,执行族规,给晚辈分排辈分,主持修谱事宜和祭祖活动等。自清末以来,由于畲族居住分散,族长无法兼顾各村人的事务,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已没有多大的号召力。因此,又出现了地方性的“自然领袖”,这些“自然领袖”虽无明确的职责,但一般都是有能力、有威望、办事公正、能服众的人。本族内部的事务,有一部分已由“自然领袖”代理了,如举凡和外族打官司、内部发生纠纷、兄弟分家等都请“自然领袖”来评理或调解。无形中族长和“自然领袖”有了分工,如非涉及整个祠堂利益的事情,一般都交由“自然领袖”处理,但族长及族中长辈,仍颇受族人尊敬。

祠堂拥有宗族公产,如田地、山林等,其经营收入主要供祭祀之用。但在举村、举族办学的地方,也多有划出部分族产收入,用以延请塾师和族中子弟考学。有些宗族甚至还专门设立奖励基金,奖励学有所成的族中子弟。

在畲族地区,各姓宗族都有一担堪称畲族神器的竹箱。一个竹箱里放置的是香炉、红布袋(内放木制神像头)等,另一个则放置祖图画像(也叫“长联”)。轮到哪家祭祖,就挑竹箱到其家,供祭祖之用。祭祖时堂上挂起祖图,供人观赏,祖先香炉则有木板垫衬,置于祖图前,以受香火。

祖杖是畲族的宗族象征。每个祠堂都有一支“祖杖”,亦称“盘瓠杖”“龙头”。此杖用树根一支雕琢而成,长约60厘米,首端雕有似龙头的盘瓠头像。“祖杖”通身涂以朱漆,杖首饰以金箔,上系若干代表该族人丁的红色布条,布条数视该族人丁多少而定,一根布条代表一个丁口,在举行成丁仪式时系上。“祖杖”平时由各支宗房长珍藏,在举行祭祖活动时,将它放置在香炉右侧,供人祭拜。每逢宗房中发生重大事件,族长也要出示“祖杖”,向后辈儿孙进行教诲,并处理争端。

族谱是畲族祠堂共同体存在的文字形式,也是畲族民间“敬宗收族”的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畲族民间各宗族都非常重视对族谱的修订,多由族长亲自主持。族谱的内容包括盘瓠传说、本族源流世系、族籍登记、先贤礼赞、界址墓图以及族规家训之类,各地族谱大同小异。

宗族最重要的活动是每年的祭祖活动,传统上一般在冬至和清明各祭祀一次,有的则在端午节或中秋节进行。畲族祭祖活动的仪式相对简单,由主持祭祀的族长宣布,然后鸣放鞭炮,悬挂祖图,向祖宗三叩头。祭毕,上了族谱的人在祠堂里聚餐。席位的安排是:老辈上辈坐首席,男人坐上位,妇女坐下位。没上族谱的人不得聚餐。餐后每人可分到两块约有四两重的猪肉。

二、“房”

“房”也叫“宗房”“房头”,是祠堂的下设组织,仍按血缘的亲疏组成。一般来说,宗族始祖有几个儿子,便可以拆分为几房。因此,“房”实际上就是宗族之下同一支脉的男系血亲的聚合。同一支脉的人为一房,称为“共房”“介寮”(即一家人的意思),同房的人一般聚居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具有同一血缘关系亲属居住的自然村。根据各房始祖在兄弟中的排行,这些“房”又以“大房”“二房”“三房”等相称。为了彰示这种血亲关系,有的“房”在族谱之下,还修有房谱。

祠堂的组织基本上是不变动的,房是可以变动的,为了分别近亲,老房内亦可分有新房,新房包括若干代无定例,视人数繁衍多寡而定。当人丁发展到比较多时,为方便辨别血缘亲疏,由血缘关系较近的人另组新房。

当某一姓人从当地迁出到新的地方居住后,如人口繁衍不多,或在新地方居住的年代不长,一般是不另立祠堂的,仍然作为一个“房”的组织迁出,与原迁出地的祠堂保持联系,无论祭祖还是修房谱,都得到原迁出地的祠堂办理。如果迁出后人丁兴旺,支派繁衍,在新地方居住的年代又很久远,则可以从原迁出地的祠堂中分出一支谱牒来,另立宗谱,另建祠堂。以后这一支的人就不必再向原迁出地的祠堂祭祖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也就越来越疏远了。但一些人丁兴旺的房,在不脱离宗族祠堂的同时,也设有房的“老屋”,作为祭祀同“房”祖先神灵的场所。

过去,畲族的祠堂和房组织具有很大的势力,它是维系畲族社会正常运转的关键。但从国民党统治时期开始,由于推行保甲制度,使畲族内部祠堂组织的族长制度逐渐失去原有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畲族传统的祠堂和“房”等民间社会组织与汉族地区一样,作为封建残余被限制。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宗族“祠堂”和房族势力更受到沉重打击,一些祠堂老屋被充公,许多宗族的族谱、家谱被付之一炬,畲民族人之间的祠堂关系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一定反映。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建设成为整个国家的中心。宗族联谊不仅有利于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寻根问祖、回乡投资,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宗族活动重新获得政府的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末以来,畲族的祠堂又重新活跃起来,成为民族和宗族进行联谊和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组织力量。

三、禁山会与路会

在畲族聚居的地区,除血缘性的宗族组织外,还有专门性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禁山会和路会。

禁山会是畲族为保护山林而自发成立的民间性社会组织。畲族居住地区油茶山比较多,对油茶的管理上普遍建立此会。每年油茶采摘前,即开会研究确定,并规定油茶采摘时间,不许提前,一般要在霜降前3天,禁止私自采摘。每户派人轮流看山,每天早晚都站在山坡高处了望看护。同时,禁山会还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制定违反禁约的处理办法等。

路会是畲族以修路为宗旨的一种民间社会组织。浙南一带的路会一般由各村崇尚慈善事业的人自行组织,合资置少量不动产。路会的参会会员(俗称“会脚”,内有石工、泥工)聚会必须自带修路工具,供给伙食,不发工钱。如逢大面积塌方则集中力量数天修路,直到竣工。闽西山区畲族的路会则比较松散,当发现出村进寨的道路毁坏或被茅草阻塞时,村中热心公益事业、有威望的老人便会出面组织,全村居民大都会群起响应,自带锄头、刀具,铲除路边的茅草,清理崩落路面的乱石、泥土和杂物,填好毁坏的路面,使道路重新畅通,方便村民出行。活动时间多为农闲时节。

第二节 家庭礼仪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在畲族地区,家庭是构成宗族(祠堂)和“房”的基本细胞。畲族家庭一般以一夫一妻制小家庭为主,家庭成员的分工比较明确,男女的社会地位相对平等,父母长辈受到尊重,舅父在家庭纠纷的处理上具有较高的地位。

一、家庭形态

家庭形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从家庭的人数和代际数量来看,可以把家庭区分为大家庭和小家庭;从家庭分子继嗣传承的角度,可以分为父系家庭、母系家庭和双系家庭;从新家庭建立后随居方的选择来看,可以分为从夫居家庭、从妻居家庭和独立居住(也叫“新居制”)家庭;按照家庭代际层次、已婚夫妇对数及其亲属关系状况,则一般可以区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三种基本形式和其他变异形式(比如配偶离异、死亡等残缺家庭)。

在畲族社会中,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是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以由双亲及子女组成的主干家庭为主,但也有部分与已婚子女同住的。畲族民间谚语说:“树大分丫,儿大分家。”明显地体现畲族人的家庭观。因此,畲族社会中数代同居的家庭较少,三代同居的多独子户。女子婚后从夫居,所生孩子从父姓。兄弟娶妻或生男育女后家庭人口发展较多时就分家,其中也有因妯娌不和、婆媳不睦而分家的。若家庭人口不多,兄弟和睦,原则上不分家;若兄弟不和,不论人口多寡都分家。父母在世时分家,父母留产业,有的将父母分开,各跟一个儿子;有的父母自己住在一起,生活由各个儿子共同赡养。

二、家庭分工

家庭既是社会的消费单位,也是社会的生产单位。在家庭中以谁为家长,如何进行家庭生产生活的合理分工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社会特征。

畲族是一个父系社会,虽然畲族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在家庭中基本上以男性为家长。但如果夫死子幼,则主妇可以继任家长,待儿子长大成人后,再将家长的位置让给儿子。家长的主要职责对内是管理家庭的经济收支,筹划生活的需要,安排农事生产的分工;对外则全权代表家庭处理对外事务。家长的意见家庭成员一般都得尊重和服从。

畲族男女都参加劳动,从十多岁的小孩到七十多岁的老人,都参加农业生产。男女之间有着一定的分工:一般犁田、耙田、播种、打猎、烧炭、打场、茶叶加工等重活由男子来做;妇女负责拔秧、除草、收割、采茶、砍柴、饲养家禽家畜、纺苎线、织苎布及煮饭、做菜等家务劳动。锄草、收割、挑谷、舂米等都是男女共同操作的。特别是畲族妇女一向有爱好劳动的习惯,不但担负着繁重的家务劳动,而且终年参加田间劳动,“耕耨佃田,咸藉其力”,是农业生产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向高山夺地,筑成了层层梯田,耕、织、樵、采,无不插手。一般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也能挑百来斤的担子,妇女的劳动时间比男子长。妇女即使在妊娠之中,肩负百余斤,走数十里路,也一点不觉得费力,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在社会交往中,畲族家庭中也存在一定的分工。一般亲友的孩子出生、做满月、周岁、结婚等人生礼仪,多由妇女出面祝贺;对亲友受伤、病痛等不幸事故,也多由妇女出面慰问;在亲人去世时,哭丧的任务也由妇女承担,但抬棺、请巫师等事情,则由男人解决;在婚姻缔结中,议亲、定亲和迎亲等重大事项,也由家族中男人做主。

三、财产的继承与分配

畲族的财产分配主要以男性为主,妇女无论已婚还是未婚都没有财产继承权。但在某些地区的畲族中,女子和男子一样享有财产继承权。畲族家庭人丁单薄或有女无子者可招婿,赘婿一般都得改从妻家姓,才能继承财产。畲族一般为父系小家庭。分家时先把山地、田场、家产评比,然后按照儿子的数量进行平均分配。分配财产时,如果父母健在,一般都留有父母的“养老田”,“养老田”在父母死后作为公产,以备轮流祭祀之用。如果长子已经生子,则分配财产时,要专门给长孙分一份,称作“长孙田”,一般不得超过财产的1/10,是长孙读书用的。如果长子尚未生育,则分财产时长子可以适当多得一些,但最多不得超过其他兄弟的一倍。

畲族分家一般由父母主持,舅父、族长、“自然领袖”和亲房长辈都有权参加并发表意见。在进行财产处理和赡养关系确定时,舅父的意见受到普遍的重视,多数会被采纳。

四、妇女的家庭地位

一般来说,畲族妇女的家庭地位要比汉族高。尽管家长在家庭内外事务中具有决定权,但凡是涉及家庭的重大事宜,妇女有权过问,有时妇女可以直接参与决断。虐待妻子的家庭暴力事件,在畲族社会中极少发生。当家的妇女,尤其是大家庭中的女性长辈,对家中的大小事情都有举足轻重的发言权和决定权。有些畲族村落的女子享有继承权,招婿的女子与其兄弟平等分享家产。丈夫过世后,妻子有权支配先夫的财产,并可自主招夫入赘。

同类推荐
  • 蜀天阔

    蜀天阔

    刘义只是一个平凡人,却一脚踏进这个陌生时代的漩涡,勉强在这个乱世中生存下来。忽然有一天,有一个叫做孔明的来到他的店里坐下,吃下一碗酸菜汤,一切都不一样了!
  •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近代卷)新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近代卷)新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1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三国之刺客帝国

    三国之刺客帝国

    英雄辈出,战争不断……他因意外来到三国,因为他的出现,三国便有了不同于历史的走向……何去何从,委身刺客,还是奋起抗争,大时代的改变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 三国贱侠

    三国贱侠

    中国体育队新星击剑员刘文在南京到重庆的船上遇到强气流引发龙卷风,导致船翻了,被风浪冲昏过去的刘文醒来发现自己身在三国,看贱手刘文如何泡貂蝉,探二乔……看剑手刘文在三国平黄巾贼,反董卓……“一剑直挑天上星,一贱弯探身下洞。”看刘文如何闯三国。开心阅文,关注新书。
  • 我在明朝当国公

    我在明朝当国公

    杨峰穿越了,他来到了大明,但他一点都不高兴,因为他快饿死了。想尽办法回到现代社会的他曾经立志再也不会到那个见鬼的年代了,但他很快就食言了,为了生活他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在两个时空里穿梭。在大明他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人,做了很多有意思的事,而且他甚至还交了很多有意思的朋友,当了很大的官。这就是杨峰在大明的生活。群号:2-4-0-4-5-4-1-8-8
热门推荐
  • 两小不猜

    两小不猜

    林湛斐双商奇高颜值好,怼天怼地怼世界,天塌下来就只有一件事会怕,怕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夏熙妍不高兴。夏熙妍出身京剧世家,却一心只爱流行乐,骨子里写下的国粹基因的她天赋异禀,中学时期就创作出了很多打动人心的中国风歌曲。她从小到大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有朝一日能逃离这片养育她长大的穷苦城区。他们出身在破烂的城区,背负不同的家庭压力,但自始至终都互相扶持,期望着有一天能走出这个地方。可是,当真正走出这一片从小嫌弃的天地、一炮而红后,越走越远的两人,心却也越走越远。时过境迁,等他们站在了事业的最高峰,回头再看,才发现最好的原来一直在身边。你属于我,我属于你,你我共为一体。
  • ICEY之真实自我

    ICEY之真实自我

    不同世界,不同自我。只有不断完善才能造就最强大的自我,这就是它的目的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逍遥吟

    逍遥吟

    断翼的鸟儿,忘记了如何飞翔,却是高声吟唱,吟此飘渺,唱彼痛楚。寄心愿于夏雪,诉衷肠于冬花。此起彼伏,为了什么?那一轮冬日盛开的花儿,为谁绽放?那一抹夏夜飘落的白雪,为谁悲伤?
  •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全集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全集

    中国有句名言:地低成海,人低成王。一个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名有多照、位有多高、钱有多丰,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也应该保持做人的低调。这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而做事我们应奉行高调原则,高调做事,指的是做事的高标准、高目标、高要求、高姿态和高志向。有了高标准才能高屋建瓴,有了高目标才能高瞻远瞩,有了高要求才能高歌猛进,有了高姿态才能高义薄云,有了高志向才能高视阔步。本书以独到的人生视角、辩证的思维方式深刻地阐述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社会意义,从而为人们更好地傲人做事、成就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哲学启示和思想指导。
  • 转型成长中的甘肃经济问题研究

    转型成长中的甘肃经济问题研究

    甘肃是研究转型经济中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最好样本。首先,计划经济时代的甘肃经济其现代部门得到了长足发展,在体制变迁中,这些部门都经历了内部的产权制度和外部管理体制的变革,它们的成长与起伏中有很多值得总结的东西;其次,市场化进程中的甘肃传统部门已形成了一些新的经济成长模式,急待总结;最后,甘肃在西北经济中的区域地位、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经济内部的结构和地区差异等等,对于研究落后地区的经济转型问题具有代表性。
  • 相思恨入骨

    相思恨入骨

    世人皆知,他爱她入骨;就算她要天上的星星,他也想方设法要替她摘下;钥城狠厉阴冷的王也有那样柔情蜜意的一面。世人不知,她恨他入骨;她与他同床共枕几百个日夜,却恨不得将他戳骨扬灰;当她真的朝他举起锋利的短刀时,她却泪流满面的刺向了自己;他面色大变,嗓音发抖:“虞絮,没有我的命令,你不准死……”……(虐文、男主不是善茬、但结局圆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符文之地的召唤

    符文之地的召唤

    符文之地的历史,由我书写!虽然我是个战五渣……
  • 我的弟子怎么都是天才

    我的弟子怎么都是天才

    转生成为骗子宗师的真传弟子,继承武馆,只要不断招收废柴弟子就能成为世界最强。但是……记者:张灿大师,您能给大家讲讲您是如何将他人眼中的废柴弟子,培养成为武道天才的吗?张灿:如果我说他们都是自己变强的,你信吗?记者:啊哈哈大师真幽默,也就是说,您的弟子们其实本来就是天才,您只是在一开始就发现了他们的才华,对吗?张灿:如果我说我也是奔着废柴收的,你信吗?记者:……田苗苗(小声):师兄!你好好说!张灿:不是你让我实话实说的嘛?田苗苗(小声):劳务费!张灿:没有人比我更懂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