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9600000026

第26章 中外著名作家的创作因缘(1)

徐志摩在康桥

诗人情感中浓浓的康桥情结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新诗最高成就的诗人。他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在文学的天河中闪烁着永久的光辉。他的传世佳作《再别康桥》感动了一代又一代青年: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这是徐志摩1928年重游康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写下的感伤诗行。康桥(现译剑桥)是徐志摩一生求知的圣地,是他梦萦魂绕的地方,是他人生的机遇和转折,也是他相遇知己,结交朋友,萌发爱情的乐园。因此,在徐志摩的感情中,有着浓重的“康桥情结”,这也贯穿在他一生的诗文中。

徐志摩曾说:“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事实正是这样,剑桥大学的学习,使徐志摩继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之后,又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浸润,从而具备了中西学兼备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这种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使他在面对现实、观察生活和学术研究时,超越了那种单一的文化模式,扩展为多元的文化视野,在广阔的人类知识背景上建构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文学创作。所以应该说,剑桥是诗人人生道路的转折点。

诗人与罗素

徐志摩1918年赴美留学。他先在马萨诸塞州的克拉克大学历史系学习,于1919年6月毕业。后来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经济学硕士,于1920年9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这时,英国思想家罗素的著作深深吸引了他,罗素的自由思想、渊博学识和高贵人格博得徐志摩由衷的崇敬。他决定到英国去“从罗素”,由此开始了他人生新的道路。

1920年9月24日,徐志摩乘船离开美国。可是,他到达英国以后才知道,罗素此时已远去中国讲学。虽然有些沮丧,但他还是很快适应了环境,申请到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直到一年后罗素夫妇回国,徐志摩才实现了与罗素相识的夙愿。在以后的日子里,徐志摩曾几次拜访罗素夫妇。后来,他记录了自己与罗素谈话的感受:“我在他们家住了两晚。听罗素说话正比是看法国烟火;种种玄妙的神奇,不可思议地在半空里爆发,一胎孕一胎的,一彩绾一彩的,不由你不讶异,不由你不欢喜。”(《罗素与幼稚教育》)

罗素不是躲在“象牙之塔”的书生,他身为哲学教授,不仅写出许多“精确的真理”的哲学著作,对社会生活也充满热忱,寄予深切的关怀。徐志摩这个年轻的理想主义者,深受罗素政治和社会思想的影响。罗素提倡的世界政府,热爱和平、文明、人类,捍卫创作自由等,都是他所追求的。罗素攻击卑鄙虚伪,反对西方工业主义,他也表示赞同和接受。同时,罗素对社会主义和暴力革命的偏见,也深深影响了他。徐志摩和罗素的关系,既是朋友又是学生,他在罗素那里获得了智慧、思想,甚至获得了对他离婚的支持。1923年,罗素发表《什么是西方文明的错误》一文后,徐志摩发表了一篇题为《罗素又来说话了》的文章,表现了他对罗素的赞赏,文章的开头这样说:

每次我念罗素的著作或是记起他的声音笑貌,我就联想起纽约城,尤其是吴尔吴斯58层的高楼。罗素的思想言论,仿佛是夏天海上的黄昏,紫黑云中不时有金蛇似的电火在冷酷地猛闪,在你的头顶眼前隐现。

耸入云际的高楼,不危险吗?一半个的霹雳,便可将它锤成粉屑……但是不然!电火尽闪着,霹雳却始终不到,高楼依旧在层云中矗着。纯金的电光,只是照出它的傲慢,增加它的辉煌!

诗人与学界名流

徐志摩初到英国结识的中国朋友有陈源、林长民和他16岁的女儿林徽因,才貌双全的林徽因曾让徐志摩一度深陷情网。徐志摩在康桥时还结交了很多学界名流,如著名作家狄更生、伍尔芙、嘉本特、福斯特、哈代、萧伯纳、康拉德,画家傅来义,文学史家威尔斯,著名汉学家魏雷,诗人卡因、毕列茨等。尤其是文艺批评家麦雷和他的夫人,英国著名女作家曼斯菲尔德给徐志摩留下终生难忘的回忆。

徐志摩与狄更生的关系非常密切。当初,徐志摩在伦敦大学感到烦闷,是狄更生帮助他转学到康桥,从此开始了他人生新的旅程。在康桥,对徐志摩影响最深的也是狄更生。徐志摩曾经拜梁启超为师,他把狄更生看做是英国的梁启超,对狄更生,就像他拜师梁启超,追随梁启超一样。徐志摩说:“我一直认为自己一生最大的机缘是得遇狄更生先生。”

诗人与曼斯菲尔德

1922年7月一个雨天的晚上,徐志摩在伦敦彭德街10号曼斯菲尔德的家中拜访了这位他心仪已久的女作家。在徐志摩的想像中,曼斯菲尔德(KatherineMansfield)大概与罗丝·麦考利(RoseMacaulay)、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sWoolf)、罗默·威尔逊(romaWilson)等女作家差不多,可是,他没有想到曼斯菲尔德竟对他产生如此巨大的震撼,美的震撼!她竟是如此“仙姿灵态”,脱尽尘寰之气,一若高山琼雪,清澈重霄,亦如神境人间,幻化异彩,或明明可识,又似梦中仙境,不隶人间。20分钟的会面,使徐志摩受到了一次美的洗礼,并和这位女作家结下深厚友谊。曼斯菲尔德因患肺病于1923年1月9日在法国去世,终年35岁。徐志摩一生顶礼膜拜的女性美的理想,只和他接触了20分钟,“那二十分钟不死的时间”成为徐志摩终生的眷恋。和曼斯菲尔德见面时,徐志摩接受了翻译她小说的重托,翻译成了《曼殊斐尔小说集》。在得知曼斯菲尔德逝世之后,徐志摩一腔哀思难平,写下诗歌《哀曼殊斐儿》。在回忆文章《曼殊斐尔》一文结尾处,徐志摩引用拜伦的诗句“感美感恋最纯粹的一俄顷之回忆”来表达自己对曼斯菲尔德的深情怀念。

诗人诗歌风格、情怀的英国影响

罗素评价徐志摩“有很高文化修养”,“是能用中英两种文字写作的诗人”。徐志摩精通英文,深谙中西文化、文学,翻译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

徐志摩的翻译活动在剑桥学习时就开始了,“我在康桥译了几部书。第一部是《涡堤孩》。第二部是法国中古时的一篇故事,叫做《吴嘉让与倪珂兰》。第三部是丹农雪乌(既邓南遮)的《死城》。新近又印了一册《曼殊斐儿小说集》,还有凡尔泰(既伏尔泰)的《赣第德》”。

这以后,徐志摩还翻译了许多著名诗人的作品,如莎士比亚、布莱克、安诺德、哈代、嘉本特、济慈、拜伦、华兹华斯、歌德、席勒、弗莱克、莫里斯、邓南遮、史文朋、惠特曼、柯勒律治、勃朗宁夫人、波德莱尔、但丁·罗赛蒂、威尔莫特、泰戈尔等。徐志摩更是怀着挚爱之情翻译了曼斯菲尔德的《曼殊斐儿诗三首》。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时,讲过雪莱的《西风颂》。这些引起诗人艺术兴趣的名家,使他接受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使他醉心于“摩罗诗人”,对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风格的形成,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英国的浪漫诗人,像拜伦、雪莱、济慈、华兹华斯等人的诗心、诗风、情怀和气概都深深打动着徐志摩,如春风化雨,浸润着他的诗歌创作。徐志摩钦佩和崇敬拜伦,称赞拜伦是“伟大的诗魂”。他翻译拜伦的诗作,还学习借鉴拜伦的诗。他翻译过拜伦最富反叛意味的《唐璜》里的篇章,其中有一首《哀希腊》,是一曲歌唱自由的赞歌,拜伦在诗里表达了对失去自由、被奴役民族的哀痛之情。徐志摩的《梦游埃及》表达了与拜伦同样的情思,只不过一个是希腊,一个是埃及:

龙舟画桨

地中海海乐悠扬;

浪涛的中心

有丑怪奋斗汹张;

顷刻大火蟠蟠,火焰里有个

伟丈夫端坐;

像菩萨,

像歌德,

像柏拉图,

坐镇的勇士们头颅砌成的

莲台宝座。

徐志摩钦佩拜伦那种冒险和牺牲的主题,认为拜伦“从不介意自己骸骨的安全,最不怕险恶,厄难只是他雄心的刺激”。在徐志摩的一首《无题》中:那黑夜的恐怖,悚骨的狼嚎、狐鸣、鹰啸,蔓草间有毒蛇缠绕,而诗人只要“前冲!冲破这黑暗的冥凶,冲破一切的恐怖,迟疑,畏葸,苦痛”。只要“灵魂的勇”。这与他翻译介绍的拜伦的一首诗几乎如出一辙:“再休眷念你的消失的青年,/此地是健儿殉身的乡土,/听否战场的军鼓,向前,/毁灭你的体肤。”

在英国浪漫诗人中,雪莱的气质与徐志摩最为接近,与徐志摩同时代的人多把他比作雪莱。在徐志摩的诗中,有很多雪莱式的空灵之气,以及雪莱式的“单纯的信仰”和一颗赤子之心。徐志摩天性好动,雪莱的最大特色是“动”和那任侠的天性,这使得徐志摩不由自主地接近雪莱。他说:“是动,不论是什么性质的,就是我的兴趣,我的灵感。是动,就会催快我的呼吸,加添我的生命。”所以,徐志摩的诗,在意象的选择上,常常模仿雪莱。如《夜半松风》的“风”,与《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中的“风”;《云游》中的“云”,与《浮云之歌》(TheCloud)中的“云”;《落叶小唱》中的“声”,与《云雀》(ToaSkyLark)中的“声音”;《威尼市》中的“水”,与《致尼罗河》(ToNile)中的“水”;《秋月呀》中的“光”,与《致一颗星》(ToaStar)中的“光”等等,都有些渊源关系。徐志摩喜欢描绘大自然,这使他与英国浪漫诗人们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也使得他与雪莱诗心相通。

济慈是追求“纯艺术”的天才诗人,徐志摩赞叹他的《夜莺颂》(OdetotheNightingale)有无比的价值,他说:“诗中有济慈的《夜莺歌》,与禽中有夜莺一样的神奇。”徐志摩的诗追求“美即是真,真即美”,济慈的诗歌观点:“被想象视为‘美’而捕捉住的东西必定是‘真’”,两人都是主张“以美为艺术的核心”。在艺术手法上,徐志摩和济慈又都是善于抒发异于常人的内心感受的诗人。在诗歌中,他们往往打破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的界限,凭借诗人的联想创作出新颖的艺术形象,其实就是“通感”。如济慈的《希腊古瓮颂》《夜莺颂》,徐志摩的《半夜深巷琵琶》《呻吟语》等等。

就像喜欢雪莱诗里的“动”,徐志摩也神往济慈诗中静谧的意境。他认为,雪莱的诗是动、舞、生命,精华的、光亮的,搏动的生命;济慈的静、幽,甜熟的、渐缓的、奢侈的死,比生命更深奥更博大的死,那就是永生。徐志摩感慨地说:“血呕尽了,夜莺死了!但他的余韵却袅袅的永远在宇宙间回响着……”一如呕血而死的夜莺,徐志摩也创作了一只啼血的杜鹃:“杜鹃,多情的鸟,他终宵唱……”诗中满盈着晶莹、静谧的意境。《爱的灵感》是徐志摩最长的一首诗,同样受到《夜莺颂》的影响。难怪徐志摩被称作是“新月下的夜莺”。

作为现代青年,徐志摩放弃古奥语言,做浅近白话文,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济慈等人用日常用语写作的影响。华兹华斯说:“这些诗的主要目的,是在选择日常生活里的时间和情节,自始至终竭力采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来加以叙述和描写。”这些淳朴有力的话,直接影响了徐志摩,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也引起他的浓厚兴趣。其中的《丁登寺旁》,以写普通人生活为题材,表现了热爱自然山水和荒山大泽的情思:“我感到/有物令我惊起,它带来了/崇高思想的欢乐,一种超脱之感,/像是有高度融合的东西/来自落日的余晖,/来自大洋和清新的空气,/来自蓝天和人的心灵,/一种动力,一种精神,推动/一切有思想的东西,一切思想的对象,/又穿过一切东西而运行。”

华兹华斯的《咏怀》(Lines)诗,表现的是自然界最平凡最卑微之物的灵魂,使人的心灵在自然的关怀中得到纯洁、恬静:

五年过去了;五度炎夏,又加上

五遭悠远的隆冬!而我又听到

这些水流,从它们的山泉中滚滚

而来,鸣响着悦耳的内陆的潺潺。

这些爱山,爱水,爱自然,爱神思漫游的思想和质朴的诗歌语言,都深深感染着徐志摩。使他亦写出了很多超越时空的自然诗,用质朴平易的语言在自然中畅叙心曲。《再别康桥》就是其中一首:

……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中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徐志摩在剑桥学习和在欧洲漫游期间,还结识了许多思想和文化的伟人。他的诗歌创作也就当然受到了多方面思想的影响。在文学方面,像英国的哈代、彭斯,意大利的邓南遮,还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等诗风,对徐志摩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尤其是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精神人格更是徐志摩顶礼膜拜的。徐志摩学习、生活、创作、翻译在中西文化之间,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的《再别康桥》可以说是这种身份的一枚小小的标志。

主要参考书目

《类同研究的再发现——徐志摩在中西文化之间》,刘介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英国的自然主义〉》,(丹麦)勃兰兑斯著,徐式谷、江枫、张自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曹禺和他的《雷雨》

《雷雨》的结构形式来自古希腊悲剧的影响

《雷雨》是我国剧坛的一棵常青树,从1934年问世至今,常演不衰。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不同时期,《雷雨》都是话剧舞台的保留剧目。1993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按照最早的剧本重排了《雷雨》,曹禺很高兴,说这次上演“使一部很旧、很旧的《雷雨》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我们知道,话剧是20世纪初期由欧洲传入我国的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在此以前,中国的戏剧舞台上只有戏曲,没有话剧。中国的第一个话剧是胡适1918年创作的独幕剧《终身大事》。1934年,当四幕话剧《雷雨》在北京的《文学季刊》上发表时,一下子震动了的戏剧界,成为当时中国话剧的问鼎之作,也是中国戏剧史上的里程碑。话剧的形式既然是外来的,所以,我国话剧大师们的创作,都不同程度地借鉴和吸收了西方的东西。曹禺当然也是这样,曹禺学习西方戏剧有他自己的特点,就是博采众长。他首先是受到古希腊悲剧的形式及其观念的影响,这一点在《雷雨》中最为明显;曹禺还受到过易卜生(挪威)、奥尼尔(美)等等戏剧大师的影响,这些在《雷雨》里也有体现。

同类推荐
  • 浦东故事(一)

    浦东故事(一)

    浦东,我的故里,不是一首诗,不是一支歌,只是近代百多年来芸芸众生的生活截面:围堤煮盐,垦荒渔牧,作坊手工,酒肆茶楼。我太爷曾经将浦东喻为中国的肚脐,并预言,在上海浦东,人们不仅有传统的坚守,更可以有选择,在滔滔长江牵着的大上海、全中国和浩瀚大海那边的整个世界之间。
  • 随园诗话(第十卷)

    随园诗话(第十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励志卷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励志卷

    李晋、朱国勇主编的这本书收录了众多名家名作,包括胡适的《大学的生活》、郑振铎的《我是少年》、粱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林徽因的《蛛丝与梅花》、闻一多的《火柴》、郁达夫的《我撞上了秋天》等,是一本三方联手打造的优秀图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品文章聚会,让你体验非同凡响的文字之美、结构之美、辞章之美、思想之美。
  • 抗战救护队

    抗战救护队

    一部恢宏的抗战救护史册,一卷现代的水浒聚义传,一座壮丽的医护英雄群像,一曲大爱的人道主义颂歌。《抗战救护队》在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著名作家杨义堂的一部反映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历史、塑造红十字民族英雄的30万字的长篇传记文学《抗战救护队》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抗战救护队》该书记述了一段被岁月掩藏的真实历史。抗战军兴,北平协和医学院执行院长、著名生理学家林可胜把妻儿转移到新加坡,回国参加中国红十字会,并组建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美国医药助华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在资金、药品和器材等方面给予他们大力支持。
  • 中华国学经典(梦溪笔谈)

    中华国学经典(梦溪笔谈)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当我捡到了一个战神后

    当我捡到了一个战神后

    天仁宗的神棍老头严义在森林里面捡到了一个女孩,回来却发现捡一送一,还顺道带回来一个大佬,于是乎,老头半生逍遥的日子远去也!林婉自从吃了一颗樱桃以后发现自己力大无穷,于是便开始揍天揍地揍空气!檀玉:我的药呢,怎么会被另一个人吃了?那我怎么出来,不会一辈子关在这小黑屋吧,怎么办?
  • 杨帆:对话《时代智商》

    杨帆:对话《时代智商》

    本书记录的二十几个人物,既有中国顶尖的商业领袖,也有大名鼎鼎的社会名流,还有在天津这座北方经济中心城市开拓奋进的领军人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社会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巨变,很多普通人的命运也赢得了转机。他们以特有的机智与洞察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生传奇。
  • 快穿文你憋跟来了

    快穿文你憋跟来了

    一个无聊的职业快穿手,每每虐完立刻跑路,终于遇到了永生难忘的恋(bao)爱(ying)……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噤声做个狠美人

    噤声做个狠美人

    No.1“姑娘可知,昙花一现?”“……”“呵呵,说来姑娘也莫要笑话在下。在下觉着,姑娘刚才一笑,像极了昙花一现……”“……”“那一现,是我爱上你的一辈子。”“……”多年后,他看着眼前的坟墓,最终还是负手离去。No.2“小少爷,你这曲儿倒是吹得不错!”“胡闹,这哪里是曲儿,分明是……”“嗯?是为何?”“分明是……罢了,说了你也不懂。”她看着他赌气似的离去,转身用手帕擦了擦嘴角压抑不住的血。No.3“听说六月飞雪,是有奇冤,若是以后你冤枉了我,那这天必然会下雪。”“不会。”“嗯?你觉得不会下雪?”“不,我不会让你受冤。”……她看着他转身离去,天是大晴。原来真的会下大雪。只不过下在了人心里。纵然冰冻三尺,无人问津。
  • 多想有个林夕

    多想有个林夕

    儿时的惊鸿一瞥,程言枭看上了那个软萌软萌的小女孩林夕。虽然还小,却已一眼万年。长大后,他疯狂的追求她,她却什么也不懂。“你会不会永远喜欢我啊。”“不会,你那么傻。”虽然这么说,却把抱着林夕的手抓紧。“傻瓜,我何止是喜欢你啊,你这辈子我都预订了”(土味情话现场)PS:“你为什么要害我”“我什么时候害你了?”“害我那么喜欢你!”“我觉得你今天有点怪”“哪里怪?”“怪可爱的”
  • 重生之花瓶美女

    重生之花瓶美女

    只是不小心摔了一跤,竟穿越到一个历史上没有记载的王朝。从清丽灵秀的小护士,变成为倾国倾城的绝世美女,只是琴棋书画样样不通,成了花瓶美女,花瓶美女又如何,依旧可以玩转天下,魅惑众生。
  • 脑海中那抹温暖的光

    脑海中那抹温暖的光

    我希望等我再次回眸时,你会在原地等我,那把镰刀我会好好保存着,等你回来时记得告诉我,我会穿着你最爱的那件白衣坐在阳台唱《寒衣调》给你听,说好要一起cos死神和少女的,我们都是本色出演,好吧,相机我都准备好了,你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回来。
  • 王爷请让开

    王爷请让开

    阴差阳错的重生了,好那我就过过我想要的生活,吃and睡。是,她胖,可她开心,“胖纸”是她的代名词,“美男”是他的代名词,他和她上演着一场追逐戏,他宠她入骨,可是有一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