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9600000027

第27章 中外著名作家的创作因缘(2)

先说《雷雨》受到的古希腊悲剧结构形式和思想观念的影响。欧洲戏剧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源于古希腊的锁闭式结构,一种是莎士比亚开创的开放式结构。《雷雨》采用的就是源于古希腊的锁闭式结构。所谓锁闭式结构,是指:第一,戏剧的故事情节单一,一个剧演一件事,不是演几件事;第二,剧情发生的地点是固定的,不宜改变;第三,剧情发生的时间要在一天当中。《雷雨》的结构符合锁闭式结构的要求:第一,故事叙述了周朴园一家人的关系及他们的命运,故事情节是单一的;第二,故事发生的地点主要在周家的客厅(第三幕例外);第三,从第一幕到第四幕仅一天时间。另外,《雷雨》也深受易卜生戏剧结构的影响。易卜生是锁闭式结构的戏剧大师,曹禺从小就特别喜爱他的戏剧。易卜生的戏剧结构还是源自古希腊,所以,曹禺学习易卜生也就是学习古希腊,是一脉相承的。

《雷雨》在剧情的安排上也符合古希腊的戏剧理论要求。古希腊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当中谈到,悲剧所以能使人惊心动魄,主要靠情节的“突转”和“发现”。《雷雨》第四幕的戏剧高潮中,特别体现了这一点。周萍和四凤眼看就可以离开周公馆了,没想到周朴园下楼了,周家的两代三姓人碰到了一起。周朴园要周萍上前认鲁侍萍:“跪下,萍儿!……这是你的生母。”就这一句话,剧情“突转”,周萍与四凤互相“发现”了彼此的兄妹关系,于是,他们苦苦追索的自由生活的憧憬被命运轻易地击碎了,并在转瞬之间双双殒命。这里,显示了命运的威力和残忍!比起古希腊悲剧也毫不逊色。

《雷雨》借鉴了古希腊的命运观念

在思想观念上,《雷雨》更是受到古希腊悲剧的深刻影响。古希腊悲剧是“命运悲剧”,贯穿着浓厚的命运观念,例如《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大致是这样的:俄狄浦斯是忒拜英明的国王,他曾得到一个“神谕”,说他要“杀父娶母”。俄狄浦斯曾为逃避这样的命运,不惜放弃王子的地位。可是,最终还是在无意间犯下“杀父娶母”的罪恶,造成王后——也是他的母亲自杀,他自己自残流放的悲剧。《俄狄浦斯王》反映了希腊人的“命运”观念:人总是不屈地反抗命运,但是最终还是不能逃脱命运的摆布。

曹禺创作《雷雨》借鉴了古希腊的命运观念,剧中的人物都遭受着命运的摧残:四凤和周冲并无过错,为什么惨死?周萍想摆脱与继母的乱伦关系,想靠四凤来净化自己,反而犯下更为严重的乱伦?繁漪抓住周萍,像抓救命的稻草,可结果周萍自杀,她疯了,是谁安排这一死一疯的下场?侍萍三十年后怎么又回到周公馆,而且目睹了自己儿女的乱伦和惨死?周朴园一心想整顿一个有秩序的家,他事先能知道自己种下的这种恶果吗?曹禺自己也无法解释剧中人物的遭遇,他把这一切的原因归之于“命运”。他在《〈雷雨〉序》中写道:

《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在这斗争的背后或有一个主宰来使用它的管辖。这主宰,希伯来的先知们赞它为“上帝”,希腊的戏剧家们称它为“命运”……在《雷雨》里,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雷雨》剧中有八个角色,他们都不能不听从命运的摆布,“命运”是不出场的角色,可是却威力无比。曹禺这样说:“《雷雨》里原有第九个角色,而且是最重要的,我没有写进去,那就是称为‘雷雨’的一名好汉。他几乎总是在场,他手下操纵其余八个傀儡……象征雷雨中渺茫不可知的神秘。”很显然,“命运”是《雷雨》一剧中的第九个角色,虽然没有出场,却是最重要的。

曹禺受到西方戏剧多方面的影响

曹禺受西方戏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美国现代著名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尤·奥尼尔,对曹禺的影响也很显著。1985年,曹禺在《我所知道的奥尼尔》一文中,谈到了他所受到的奥尼尔的影响。他说一直很爱读奥尼尔的剧本,中学时期就开始读,大学时读过《悲悼三部曲》。后来教书了,对学生讲过奥尼尔的作品。1946年,他在纽约还看过奥尼尔剧作的首演。这里,我们就先谈谈《悲悼》和《雷雨》之间的关系。

《悲悼》发表于1929—1931年,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第一部《归家》。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刚刚结束,准将艾斯拉·曼农和他的儿子奥林准备回家。曼农将军这回解甲归田,本想消除与妻子的隔阂,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不料,回家的当晚,妻子克莉斯丁就和他吵了起来,并且恶毒地告诉将军,自己已经有了情人卜兰特船长。曼农将军听妻子说她根本不爱自己,十分激动,以致犯了心脏病,克莉斯丁把早已准备的毒药给将军服下。这时,女儿莱维妮娅闯了进来,看到了毒药盒,并听到她深爱的父亲最后的话:“她犯了罪……不是药!”

第二部《被追猎者》。奥林因伤比父亲晚几天回家,他深爱着母亲。回到家里,他就不断向母亲表示柔情。姐姐莱维妮娅却阴沉着脸,不断地叫奥林去看看父亲的遗体。当姐姐说母亲有了情人时,奥林不禁妒火中烧。他和姐姐跟踪母亲来到卜兰特的船上。等母亲一走,怒不可遏的奥林开枪打死了卜兰特。回到家中,奥林把卜兰特的死讯告诉了母亲,母亲开枪自杀了。听到枪声,奥林不禁大哭起来。只有莱维妮娅暗自高兴。

第三部《闹鬼者》。一年以后,曼农姐弟俩海外旅游返回家园——母亲曾说它是“坟墓”,老花匠萨斯说这房子闹鬼。莱维妮娅精神焕发,奥林却憔悴麻木。他还没有从怀念母亲的哀痛中恢复过来。奥林觉得姐姐酷似母亲,莱维妮娅的男朋友彼得甚至有一次把她认作她母亲的鬼魂。莱维妮娅想和彼得结婚,开始新的生活,而奥林设法阻挠。对此,莱维妮娅很生气,不顾一切地说:“我恨!我但愿你死了!”奥林明白自己得不到任何人的爱,于是开枪自杀了。莱维妮娅新生活的愿望无法实现。她把自己关在屋里,“和曼农家的死鬼们住在一起”,接受命运的惩罚!

《悲悼》这部剧,和《雷雨》有着很多神似的地方。首先,《悲悼》的题材来自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三部曲《奥瑞斯特亚》,因而贯穿着和古希腊一脉相承的命运观念。第二,都是写家庭关系,而且着重表现罪孽的情欲,尤其是乱伦的情结。在《悲悼》中,儿子爱母恨父,女儿爱父恨母,弟弟对姐姐产生性爱感情,并想把姐姐占为己有。第三,角色多走向死亡。《悲悼》中,父亲被母亲毒死,母亲的情人被儿子打死,母亲自杀,儿子自杀。最后,活着的人都穿上“哀悼”的丧服。《悲悼》中,姐姐莱维妮娅穿着哀悼的丧服封门独居。《雷雨》最早的剧本有十年后的“序幕”和“尾声”,在“序幕”和“尾声”中,周公馆改成了教堂的附设医院,周朴园和疯痴的侍萍、繁漪在哀悼中度过余生。

曹禺说:“在大学时我读过他的三部曲《哀悼》。他受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的《奥瑞斯特斯》三部曲的影响,写了这样一个长剧本。……读了这本长戏,我惊叹奥尼尔善用人物的变态心理和相互的爱与恨的关系。这部结构十分紧密的三部曲,它使我不能不一直读下去。我料到在舞台上它也会叫人喘不出气来地看下去的。”曹禺这段话和《雷雨》与《悲悼》的神似或许有些关系,至少曹禺在创作《雷雨》时,奥尼尔对他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的。

奥尼尔还有一部剧《榆树下的欲望》,在人物性格上与《雷雨》也有相似。曹禺曾说,《雷雨》中的繁漪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她拥有行为上的许多矛盾,但没有一个矛盾不是极端的。“矛盾”和“极端”就是她性格的基调。《榆树下的欲望》剧中也有一个最“雷雨的”性格,就是女主人公,老农场主的年轻妻子爱碧。她爱上丈夫前妻的儿子伊本,为了证实她的爱,她亲手杀死了和伊本所生的儿子。她对丈夫的恨及对伊本的爱,和繁漪对周朴园的恨及对周萍的爱太相似了。爱碧那种极其强烈、极其矛盾、极其复杂的感情也令人联想到繁漪。曹禺说:“我们被《榆树下的欲望》的深刻性感动过。……两种欲望激烈的斗争,那种残酷性使人战栗,使人觉得奥尼尔对人生探索得多么深透。”《榆树下的欲望》发表于1924年,《雷雨》发表于1934年,曹禺在创作《雷雨》时可能受到《榆树下的欲望》的影响。

曹禺的其他剧本《日出》《北京人》《原野》等也同样受到欧美戏剧家的显著影响。准确地说,曹禺的创作是在众多外国戏剧家的影响中进行的,从古希腊悲剧到19世纪欧洲的易卜生和美国的奥尼尔等等,易卜生和奥尼尔又是受到了古希腊悲剧的影响。在这里,我们更深切地理解了古希腊文学作为欧洲文学源头的意义,还看到了随着历史的发展,世界各国戏剧文学的相互影响和融会贯通。

主要参考书目

《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李万钧著,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曹禺选集》,曹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外国名剧故事》,文美惠、胡湛珍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

童年画册——世界著名作家童年的“百草园”

我们在学生时代,都学习过鲁迅回忆童年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并且都非常喜欢这篇作品。文中娓娓畅叙的童年情趣,与我们自己的童年学习生活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成为很多成年人至今最难忘的记忆和浪漫情怀中最纯真的色彩。在浩瀚绚烂的文学寰宇中,灿若星辰的文学大家们,也都有着和我们相同的心曲,也都和鲁迅一样写有记录自己童年生活画面的美丽文章,就让我们从这芬芳的花丛中拮取几朵小花,以飨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读者吧。

感伤的科波菲尔

查理斯·狄更斯(CharlesDiskens,1812—1870)是英国19世纪著名文学家,被马克思称为“现代英国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的主要代表。狄更斯出身贫苦,他的祖父母都是名门世家的上等仆人,他的父亲是海军部门的小职员。在狄更斯10岁时,父亲由于负债,全家被迫迁入负债人监狱。狄更斯12岁时即开始独立谋生。狄更斯一生写了十多部长篇小说,如《匹克威克先生外传》《奥列弗·特维斯特》《老古玩店》《艰难时世》《双城记》《远大前程》等,其中《大卫·科波菲尔》(ThePersonalofDavidCopperfield)是他怀着亲切、强烈的感情完成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他说:“在我所有的著作中,我最爱这一部。……我在深心的最深处有一个得宠的孩子,他的名字就是‘大卫·科波菲尔’。”在这部小说中,狄更斯记叙了科波菲尔从孤儿到作家的成长过程。科波菲尔还没出生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童年生活在母亲身边。狄更斯深情地描写了他家被称为“鸦巢”的老屋,他的母亲,他的保姆辟果提,以及他对家园最早的观察和感受。小科波菲尔以一颗敏感的心呼唤着美好生活,字里行间真情荡漾,虔敬纯真:

从云雾中出现的,我们的房子——在我眼中不是新的了,但是很熟悉,保持最早的记忆中的样子。下层是辟果提的厨房,与后院相通;后院中央的杆子上有一个鸽子笼,其中并没有什么鸽子;角上有一个大狗窝,并没有什么狗;还有一群我觉得高得可怕的家禽,摆出吓人的凶猛的样子,走来走去。有一个飞到柱子上来啼的公鸡当我从厨房窗子看它时,仿佛格外注意我,它非常可怕,使我发抖。边门外有一群鹅,当我走过那里时,它们伸着长脖子摇摆着追我,我夜间梦见它们:正如被野兽环绕的人会梦见狮子一般。

……

在我所知道的不拘什么地方,没有东西有那墓地的草一半绿,没有东西有那里的树一半阴凉,没有东西有那里的墓石一半安静。在清晨,当我从母亲的卧室的套间里的小床上跪起来向外看时,有羊在那里放,我看见在日晷仪上照耀的红光,于是在内心里想,“我不知道,日晷仪是否因为它又能报时而高兴呢?”

……

这时我看见我们住宅的外部,卧室的格子窗敞开来,透进新鲜的空气,那些破碎的旧鸦巢依旧在前面花园深处的榆树中间摆动。现时我在后面花园中,在空鸽子笼和空狗窝所在的院子后面——一个很好的蝴蝶体育场——据我所记得的,有一道高围篱,一扇大门,还有一把钩锁;那里的果子累累地生在树上,比从来任何别的园子里的果子更多,更熟,我母亲在那里把一些果子摘进篮子,我则急急忙忙吞着偷来的莓子站在旁边,尽力作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一阵大风刮过,夏天一下子就过去了。我们在冬季的黄昏中游戏,在客厅里跳舞。当我母亲喘不过气来、在靠手椅上休息时,我看她把她那光洁的卷发绕在她的手指上,伸一伸她的腰,没有人比我知道得更清楚,她喜欢作出健康的样子来,并以长得这样美丽自豪。——(英)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尴尬的猎手——尼考林卡和逃逸的野兔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出生在离莫斯科不远的一个叫做雅斯纳亚·波良纳的地主庄园,父母的家族都是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托尔斯泰两岁丧母,十岁丧父,但是他在两个姑姑相继监护下,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教育。托尔斯泰在1852年发表的第一篇作品《童年》,和随后陆续发表的《少年》《青年》是他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里描绘的富裕舒适的地主庄园和那个聪明但不漂亮,天真善良而又羞却、好梦想的小主人公尼考林卡,正是作者童年生活和个性的真实写照。《童年》描写了庄园的生活,尤其是打猎,使渴望成功的尼考林卡令人难忘:

土耳其人骑着马走近猎场……他解开那群狗的皮带,不慌不忙地绑在他的马鞍上,又上了马,吹着口哨消失在小白桦树后面。解开皮带的那群狗,先摇摇尾巴表示喜悦,又抖抖身子振作一番,然后就闻一闻,摇摇尾巴,迈着小步向四面八方跑去。

“你有手帕吗?”爸爸问。

我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给他看。

“好吧,就用这块手帕绑住那条狗……”

“热兰吗?”我带着内行的神气问道。

“是的,顺着大路跑,到了林中那块空地,就停下来。注意,打不到兔子不要回来见我。”

同类推荐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悲情难咏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悲情难咏

    人生价值跳舞的时候我便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即便我一人在幽美的花园中散步,倘若我的思绪一时转到与散步无关的事物上去,我也会很快将思绪收回,令其想想花园,寻味独处的愉悦,思量一下我自己。天性促使我们为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活动,这种活动也就给我们带来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顾及这一点的。它推动我们去满足理性与欲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规矩就违背情理了。
  • 没有方向的河流

    没有方向的河流

    本书呈现的是个人情感世界的横切面。细腻而真实。海飞有着编剧、小说家、文学期刊主编等多重身份,他以忧伤和自语式的笔记,完成了一种对局部生命的零星追忆;波澜不惊的文字里,隐藏着无处不在的、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从文学角度而言,倾向于小说化的语言特点,不急不缓的叙述风格,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方式,是《没有方向的河流》的最大亮色。
  • 我给总统当御医

    我给总统当御医

    李计留先生——一位中非友谊使者,获得总统嘉奖颁发“骑士勋章”的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声名远播的非洲总统“御医”,在当代中国援非医疗史上颇具传奇和冒险色彩:他以精湛绝妙的中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先后“迷倒了”三任总统,对他赞不绝口;他和总统的关系极其微妙,有时亲密无间,有时伴君如伴虎,曾跟随总统到处出访,一享尊贵,有幸列席联合国大会,亦亲眼目睹了总统的婚姻和爱情复杂关系的内幕……
  • 陈望道全集(第一卷)

    陈望道全集(第一卷)

    本书系“浙江文献集成”丛书之一。陈望道,中国当代语文学家和教育家。毕生从事文化教育和语文研究工作,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提出了“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分界的理论,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
  • 名家经典散文选: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热门推荐
  • 荒天志

    荒天志

    一粒尘埃蕴含上古异界,一缕花香穿越时空而来,颠覆万里乾坤。走轮回,转苍穹,破了这虚妄世界,再现那朗朗乾坤。这是一个主宰者的故事。
  • 慑途

    慑途

    他是一个未满十八岁的少年,他是亚特斯全军统帅的长子,他是传说中高手之徒,他是摩根学院立校以来最杰出的学生,却在一次杀手突袭下“丧”命,风云征途从此开始,疯魔之名慑苍穹!
  • 我的替身不可能这么强力

    我的替身不可能这么强力

    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人类的伟大是勇气的伟大!所谓的勇气,并不是没有恐惧,而是要了解恐惧,并战胜恐惧!——威廉.A.齐贝林这是一个背负着救世使命的英雄,继承未来人类的意志,在万界中慢慢变强,只为对抗“祂们”的故事!(克苏鲁神话背景,主角以替身能力为主的穿越文)
  • 云月照铁衣

    云月照铁衣

    随着上古遗迹的出现,平衡被打破,战争一触即发。国破家亡,如何扶大厦于将倾。仙人凡人,气宗械宗,南疆东海。且看我如何用这银枪将世界拨回正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圣灵神王传

    圣灵神王传

    《圣灵神王传》讲述了前世,冥熙玄被人背叛,跳下悬崖却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名字叫做圣灵大陆。这里是属于灵境的世界,没有花俏艳丽的魔法,只有修炼的灵气。看少年如何在这个异世界扭转乾坤,一步步成为圣灵神王,傲世大陆!
  • 缘心灭

    缘心灭

    阴森的孤林,古朴的大鼎,男孩和女孩在这满是鲜血的鼎中熬煮着。“妹妹!坚持住!”男孩很坚强,虽然虚弱,但还是用自己瘦小的身躯拼命的支撑着女孩,想让她爬出这满是鲜血的地方。大鼎四周,几名鬼面人静静的看着这一切,鼎内的挣扎,没有让他们生出一丝一毫的怜悯。在他们的脚下,有足足上千个孩童的尸骨,横七竖八的堆砌着显然,这两个孩子,已经不是第一批了。“很好!”一名鬼面人满意的点头,盯着鼎内的男孩,开口道,“就是他了!”
  • 仙侠奇缘之莫忘初心

    仙侠奇缘之莫忘初心

    她是世间的神,出生时满城鲜花尽数凋零,取名冰灵。他是上清上仙,淡然而带着冰冷的目光,流泄如水如月华。几经波折,冰灵以死让天下恢复安宁,玄宵亦决定以死相随.....
  • 逗比修仙欢乐多

    逗比修仙欢乐多

    死了后她才知晓,之前的穿越是人为设计的。如今又重生在一草包身上,身边还跟着一群逗比,苏青儿表示,逗比不可怕,谁强谁说话,她只想努力变强。苏少天却说,正义让我话多。季晓辰苦闷,鹅想做我媳妇……池忆寒拂拂鬓角,修仙不重要,长得美就行!张子墨不开口,他的傲娇无人能懂!……陶铁儿一口闷下一只虎,扬言,谁敢不听姐姐的,如同此虎,尸骨无存!大伙看着眼前的锅,只想说这壁虎是几时混进来的,这锅还能吃吗?
  • 苍天剑帝

    苍天剑帝

    【百万追读,最热火书】剑帝渡劫陨落,于万年后携逆天武魂强势归来!修别人没有的神诀,夺别人没有的宝物,横行太古诸天,吊打万界不服!“你有传说中的天阶武魂?不错不错,拿来当开胃菜正好。”“你是帝族太子,未来大能?不好意思,你祖宗都被我打趴下!”闯绝地,得奇宝,扫万界,葬神魔,揭万古秘辛,登武道绝巅!新书《我,魔帝,万古无敌》已发布,请各位读者多多支持!读者群:63809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