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32800000032

第32章 平凡的岁月 (9)

12. 黯淡岁月

秦国救楚本就是勉强之举,像是一个深度宅男迫不得已出门做了一回义工一样。救楚之后,秦国更宅了,只是一味闷在崤山以西,毫不关心崤山以东的形势。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秦人,崤山以东诸侯的日子也乏善可陈。晋国忙于内战,与晋国称霸如影相随的大家族火并活动也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智、赵、韩、魏、中行、范氏六大家族之间的斗争进入白热化。齐国趁着晋国内乱的机会,积极谋求在山东半岛及其附近区域的霸权,并时不时地介入晋国的内斗。

楚国复国之后,迎来一段很长的和平发展期,变得与世无争。

东南地区,吴国和越国的德比之战打得不可开交。

公元前501年,秦哀公去世,其孙即位,是为秦惠公。公元前491年,秦惠公去世,太子即位,是为秦悼公。

公元前477年,秦悼公去世,太子即位,是为秦厉共公。

秦哀公、秦惠公、秦悼公时期,秦国无事,宅得很舒心。

秦厉共公即位后,秦国边境却突然不太平起来,被秦穆公打跑的边境各部势力沉寂许久之后出现强劲反弹,从四面八方向秦国展开渗透。秦厉共公只好打起精神,与各路入侵者展开交锋。

原先生活在秦晋交界处的大茘之戎曾被秦穆公驱逐过,后来秦国势弱,他们又杀回故土,成为秦国境内一块恶性肿瘤。

公元前461年,秦人在黄河西岸的山岭中开凿出一条沟堑,两万秦军出其不意地向大茘之戎发起猛攻,很快就拿下了大茘之戎的据点王城。而王城就是当年秦穆公扣押晋惠公的地方。

公元前457年,秦厉共公移兵向西,与西部边境的绵诸之戎打了几仗。

公元前451年,秦厉共公又挥师向南,攻取了南郑。南郑是汉中盆地的战略要地,为蜀人与巴人所共居。秦厉共公攻占南郑,本是一次小型扩张,但没有想到的是它后来竟然成为秦国攻占巴蜀地区的跳板。

公元前444年,秦军北上讨伐义渠之戎,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义渠王成了秦军俘虏。但义渠并没有消亡,蓄势之后,还将给秦国带来更多的威胁与麻烦。

公元前443年,秦厉共公南征北战、四处扑火的一生走到了终点,太子即位,是为秦躁公。秦躁公作为不大,只是巩固了秦国在南郑的统治。

公元前429年,秦躁公去世,其弟即位,是为秦怀公。秦怀公有在晋国从政的经历,也许是受晋国的影响太深,回国后与秦国大臣相处得并不愉快。秦国大臣在经过长期的发展后,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其言外之意是,他们的势力像许多诸侯国的大臣一样能与公室抗衡。

公元前425年,秦国群臣集体发难,逼迫秦怀公自杀。其孙立,是为秦灵公。

公元前415年,秦灵公去世。大臣对太子不满意,从晋国迎来秦灵公的叔父悼子,并立之为君,是为秦简公。

秦简公时期,秦国再也无法继续过宅居生活了。黄河东岸,有一位似曾相识的恶邻欺负上门,秦国的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于这位恶邻,要讲的实在是太多,现择其要而言之。

话说晋国百年霸主,却是诸侯中唯一一个没有公族势力的诸侯国。从晋献公开始,晋国便形成了诸公子不得在国内居住的制度,晋国的男性公族成员很小便要送到国外,只有国内需要他们回来做君主的时候,才能返回。

晋国的政权由国君和一些大家族共同执掌。权力具有排他性,国君与大家族的斗争,大家族与大家族之间的斗争成为晋国割不掉的痛。

公元前633年,晋文公设三军置六卿,奠定了晋国权力结构。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标志者晋国六卿军政制度的结束。在这期间,晋国舞台上先后有过狐氏、先氏、栾氏、屠氏、箕氏、贾氏、赵氏、郤氏、胥氏、中行氏、温氏、士氏、范氏、原氏、步氏、韩氏、彘氏、吕氏、令狐氏、程氏、巩氏、 智氏、邯郸氏、魏氏。扮演过重要角色的有狐氏、先氏、栾氏、赵氏、郤氏、中行氏、范氏、韩氏、邯郸氏、智氏、魏氏。其中,中行氏和智氏同出一族、邯郸氏是赵氏的分支。

在与赵盾的斗争中,贾季失败,狐氏退出;先榖因胳膊往外拐,被晋景公处决,先氏退出;晋景公发动下宫之役,赵氏几近灭族,只留下赵氏孤儿赵武一点血脉;晋厉公时期,执政栾书发动车辕之役消灭三郤,郤氏退出。

晋平公时期,赵武执政,赵氏复兴,后来士鞅杀栾盈,栾氏退出。此后晋国剩下赵氏、韩氏、魏氏、智氏、中行氏、范氏六个家族,每个家族都有广阔的封地,在封地上他们享有全部统治权,可以自行管理封地上的一切事务,俨然国中之国。由于这个原因,宫廷政变式的斗争已经成为不可能,全面战争成了日后斗争的唯一形式。

公元前500年,赵氏与邯郸氏的内部纠纷演变成一场全国战争,中行氏和范氏站在邯郸氏一边,智氏、韩氏、魏氏站在赵氏一边,两个阵营大打出手。赵氏在政治盟友的帮助下,经过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清除了中行氏和范氏在晋国的势力。

公元前490年,晋国仅剩下四个家族,分别是赵氏、韩氏、魏氏、智氏。

即便只剩下四个家族,也无法和平共处。智氏新一代首领智瑶仗着自家势力大,向赵氏、韩氏、魏氏勒索土地,韩氏、魏氏乖乖交出,赵氏新一代首领赵无恤拒绝。

于是智氏带领韩氏和魏氏围攻赵氏,不料赵无恤却在阵前策反了韩氏和魏氏,公元前453年,三家联手消灭智氏,并瓜分了智氏的土地。

晋国国君势弱,其影响微不足道。赵氏、韩氏、魏氏已经成为事实上的诸侯国。晋国全面内战所造成的结果并不仅仅是家族数量的减少,各家族同时也进行了政治、经济上的改革。

浴血而生的赵、韩、魏三个政权是崭新的,先进的,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发展方向。

三家分晋对秦国而言并不是好消息,秦国并不知道,在宅居西部的时候时代风气已经悄然发生变化,春秋时代还能多少起点作用的周礼文化已经大幅贬值,“打服为止”的作战准则已经被新时期“吞并方休”的指导思想所取代,一种不讲规则、没有底线的斗争模式渐成主流。

在时代精神转变之际,魏国紧跟潮流,率先改革,急剧地膨胀起来,成为列国中最强的力量。当是时也,魏风所向,无不披靡,老朽的秦国紧挨魏国,受到了巨大的伤害。

恶邻魏国带给秦国的是一种全新的攻击形式,秦国感受到的是一种全新的挨打体验。

13. 既是对手,也是榜样

赵、韩、魏三家瓜分完智家之后,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百年霸主晋国一分为三,这对于天下诸侯来说本是一件好事,但没消停几年,浴火而生的魏国却要让那些想混日子的人再次提心吊胆起来。

公元前445年,魏斯从父亲魏宣子手中接过了魏氏的领导权,是为魏文侯。魏文侯即位之初,魏国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小鸟。

三家分晋的成果大半被赵国占去,魏国只得到了很少的一部分,领土仅限于晋东南一隅和太行山东部的几块封地。

赵国像一个庞然大物一样压在魏国的头顶,而韩国的领土则深深插入魏国的心腹。

领土的形貌对魏国很不利,父辈的遗产也算不上丰厚,但没有什么能挡住一颗进取的心。魏文侯嗅觉敏锐,早早地闻到了历史潮流的动向,率先在魏国搞起了全面改革。

这次改革,已经不是一项单纯的政治运作,其结构之精巧,形式之新颖,内涵之丰富,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艺术,以至于可以用鉴赏艺术品的眼光来打量这次变革。

魏文侯主导的这次变革,尽管披着层层迷人的外衣,但其源动力却来自一种新思想——法家。

法家是当时的一种新生事物,诞生于周礼文化中,主张以刚性清晰的法律条文来治理国家。

春秋时期是法家的萌芽期,法家思想在周礼的层层压力下顽强成长,齐国之管仲、晋国之郭偃、郑国之子产的执政思想中已经或多或少地包含了法家思想。无论这些准法家思想的改革在当时受到了多大的非议,其显著的强国效果是毋庸置疑的,许多有识之士都注意到了这点。不难预见,随着战争的深入,法家思想终会取得统治地位。

魏文侯时期,法家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一代法家大师李悝通过理论研究和政治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法家思想就此张开了门户,李悝也因此成为法家的开山鼻祖。

魏文侯曾用过其他贤能大臣为相,如自己的亲弟弟魏成和大臣翟璜。但这两个人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贤能。而李悝在魏国做地方官,业绩着实了得,因此引起了魏文侯的注意,被提升为相。

在魏文侯看来,李悝和魏成、翟璜差不多,都属于贤人一族的,但没有想到的是,李悝拜相后,带给魏国的是一场壮观的法家风暴。

李悝在魏国全面推行法家新政。鉴于魏国人多地少,粮食问题在新政中被提到了突出的位置。在魏国先前土地改革的基础上,李悝全面推行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时称“尽地力”,目的是把土地的潜能发挥到最大。

在“尽地力”政策的指引下,魏国农民广开山野,遍植禾苗,庄稼由一年一季变成了一年两季,魏国的粮食产量迅猛增加。

李悝又推行“平籴法”,这是一种政府介入的粮食管理方法,其发挥的作用类似于现在的粮食局。李悝将丰年分成大熟、中熟、小熟三个等级,按比例向农民买入粮食;把荒年分成大饥、中饥和小饥,在大饥之年把大熟之年买入的粮食发放给农民,其余以此类推。

李悝的这两项粮食措施使魏国从粮食贫国变成了粮食大国。丰足的粮食让魏国底气十足。

在社会管理方面,李悝严格推行法治,一改过去民众无法可循,凡事依据传统和人言的生活方式。法令明晰,广而告之,大家看后心中有数,孰可孰不可,一碗水端平。

李悝还大力整治魏国的治安。魏国地处交通中枢,四通八达,人口流动大。但凡人口流动大的地方,治安就是个问题,李悝迎难而上,连下数道法令,责成地方官府大力治理。一轮一轮的严打下来,魏国的社会治安有所好转,百姓过上了舒心日子。

后来,李悝将自己的政治经验辑成《法经》一书,现在仅存六篇,分别为《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律》和《具律》。

同类推荐
  • 南明雄主

    南明雄主

    1645年五月,扬州失守,屠戮十日,南京沦陷,弘光皇帝在芜湖被俘,至此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宣告灭亡。南京改为江宁,寓意江南宁静了。眼看满清骑射马上就要席卷天下,多尔衮下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满清第一次在世人面前露出狰狞可怖的面容,富庶的江南直面残酷的腥风血雨。在剃发易服的民族存亡之际,一个热血青年穿越到一个被撤藩很多年的宁王后裔的公子哥身上,带着一个怕死的管家和一个傻子家丁,究竟能不能改变南明各势力各自为政的局面?能够带领义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大好河山?
  •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回到宋朝开网吧

    回到宋朝开网吧

    回到宋朝,演电视,放电影,开网吧,玩游戏生活流、娱乐向、轻松消遣、休闲解闷
  • 抢救唐朝

    抢救唐朝

    灭唐粱皇朱温,五十五岁前都在打仗,晚年落得一身病,就在李克用,刘仁恭之流以及他家的几个傻儿子卯足了劲准备熬死他的时候,二十一世纪理工宅男秦轩突然穿到了垂死的朱温身上,并且表示他还可以再活五百年!死是不可能死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死的,秦轩表示既然死不了的话,他就来重新整理唐末这一片乱糟糟的天下!【戏说历史,勿细考究】
  • 重生之大明皇朝

    重生之大明皇朝

    明,天启年间,阉党越来越嚣张跋扈,政治极度黑暗。山海关外,女真势力慢慢壮大,叛乱也越发的严重。年轻的天子尚不知人间疾苦依旧躲在深宫大院里做着自己的木工活,随着魏忠贤肆意的发号施令,鱼肉百姓,荼毒百官。千言万语,都是苍天的不幸啊!
热门推荐
  • 在诸天抽奖

    在诸天抽奖

    路由在古玩城中得到一个诸天抽奖器,以为自己要登上人生巅峰,却发现自己的外挂好像和别人的有些不一样……
  • 错位之间

    错位之间

    一篇关于爱情的心路历程,那些经历过的和经历着的不曾重复的每一天。
  • 捉妖师和妖

    捉妖师和妖

    他是捉妖师,而她是妖,两人经历各种磨难,终是不可能~~
  • 神豪从雁过拔毛开始

    神豪从雁过拔毛开始

    杨安在即将离京时,绑定了雁过拔毛系统,每日获得所有过手流水的翻倍奖励。于是,原本普通的某些职业,突然变得不同。收银员、奢侈品导购、二手房中介,一直到互联网平台。杨安实在想不到有朝一日,他会被迫开着布加迪威龙,背着爱马仕去上班。【冷门职业系男神的成长之路,看不见的手之化身】
  • 他说,我喜欢你

    他说,我喜欢你

    许沐阳扬了扬嘴角,低头看着陆纱毛茸茸的脑袋,柔柔地开口:“陆纱,你听说过长发及腰吗?”陆纱听到许沐阳低哑深沉的声音,抬起羞红的小脸,愣了愣。看着眼前女孩粉嫩的小脸,许沐阳嘴角的笑意更盛了,心想:你的头发是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为你剪的,那是你我的开始。从那一刻起,纱纱,你就注定要为我再次长发及腰了。陆纱看着鲜艳欲滴的蔷薇,朵朵绽放灿烂地依偎在一起,粉红粉红地,铺满了她整个心房的甜蜜。侧头看了一眼站在她身旁的许沐阳,害羞地抿了抿小嘴,然后勾起了一对好看的小酒窝。许沐阳,你知道蔷薇的花语吗?那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然,我还没有跟你表白。可是,我就已经想着跟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了。
  • 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教官,我们军训认识的,我追的你,你玩的我。我们是怎么搞到现在这种陌路人的地步。教官,以后你接手的每个新生的时候我都希望你能想起你曾经接过一个学生她叫吕芊芊。教官,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你推开了芊芊,芊芊不能留下了。
  • 无颜皇后痴情皇帝

    无颜皇后痴情皇帝

    如妃说道:“好啊,一个小丫头也敢跟本宫指手画脚了,慕容晴帆,你不要得意了,不要以为皇上现在宠幸你,以后你就是皇上的心头肉了,告诉你,别做梦了。就凭你那样儿,我等着看你死在冷宫没有人给你收尸。”说着就又要来打小怜,但这次她伸手过来的时候,慕容晴帆突然一把握住了她的手,还反转了一下。看无颜皇后如何管理后宫,教训痴情皇帝。
  • 诡异培养

    诡异培养

    诡异的梦中世界,用诡骸交换的交换天平,捕抓培养诡异,建造一支属于夏仁的诡异军团,在鬼气复苏的世界,掀起不一样的风暴。
  • 智商总动员——脑筋急救

    智商总动员——脑筋急救

    智力发展虽有遗传基础,但同时受环境因素的强烈影响。遗传基础只规定了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即规定了智力发展的上限和下限,而智力的实际表现则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本人的刻苦学习和社会环境等)。因此,后天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学校、家庭应协同一致,按儿童身心发育规律进行科学教育。
  • 悬魔青天埋道旁

    悬魔青天埋道旁

    他一重出江湖,便给江湖带来血雨腥风。却因为好友的嘱咐,重新站在了魔道的对立面。孤身独胆,尽展豪情气概,在万千妖魔的追杀中,开启自己的以武证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