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09500000023

第23章 东吴宫心计 (3)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便记载了赵夫人的这件传奇轶事,后人称誉其“实开后世山水画之首”,赵夫人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画家。

由于这件精妙绝伦的山岳地势图,赵夫人的技艺被赞之为“针绝”,而她的妙手锦心也赢来了孙权的爱慕之情。虽然她没有昔日李夫人的绝色姿容,但聪慧的女子自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赵夫人的蕙质兰心一下将后宫的其他女子尽数比了下去,连貌若神仙中人的潘夫人也在孙权面前有些黯然失色。

除了“针绝”技艺之外,晋朝王嘉在《拾遗记》中还详细记述了赵夫人的其他绝技。

由赵夫人精于刺绣便可知道,她的双手极为灵巧,巧到堪比精密的织机,她能于指间以彩丝织云霞龙蛇之锦,大则盈尺,小则方寸,宫中谓之“机绝”。

东吴位于江南,酷暑时节潮湿闷热,又多蚊虫,孙权曾让技工制作了一顶精薄的紫绡幔帐,用以通风纳凉。赵夫人见了,微微一笑,说:“此不足贵也。”她穷虑尽思,选用一种专门用以接弓弩断弦的特制胶水将发丝、丝线接续,织成薄绢,裁成帷幔,恍若透明,轻动如烟,清风自入,飘然自凉。

孙权看后大呼精妙,每次行军总会随身携带这顶幔帐,此帐舒之则广纵一丈,卷之则可藏于枕中,世人看到如此奇妙之物,皆称之为“丝绝”。

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倾城多为英雄误,赵夫人虽然绝技在身,情浓在心,却也没能在钩心斗角的东吴后宫安然度日。

心深似海的潘夫人,时常在孙权面前挑拨,说赵夫人自恃技艺卓绝,每日在君王臣属面前炫耀卖弄,将其他人全然不放在眼中。

孙权向来多疑,假话听得多了也便成了真话,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绝技看得多了也便少了惊艳,多了厌倦。

而赵夫人,有玲珑心,却对权谋一窍不通;有绝伦技,却在后宫毫无心计。

素有才华的女子往往内心有着笃定的骄傲,目无下尘总是难免,学不会潘夫人的曲意承欢,也换不来孙权的情深依旧。

绝技在手,难敌绝情在心。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赵夫人后来在后宫的倾轧中被黜,不知所终。

人心是不待风吹而自落的花。

昔日他情深意切的话依然萦绕在耳畔,但人早已消失不见,看得见他的绝情寡义,听得见自己心碎的声音,这种生离,比死别更让人痛彻心扉。

男人的绝情计,不必用心,便可将女人击得彻底。

从此一路错到底

她乳名大虎,人如其名,艳丽外表下藏着锋利的尖爪,贵为公主,帝王家的倾心争斗她尽得精髓,父亲性格中阴暗多谋的一面她尽数习得。

不过,她也曾有过柔情的一面,在那个清俊如水的男子面前,她曾收起所有的骄纵与蛮横,甘愿做他身边柔顺的小女人。

鲁班公主嫁给周循时,满心欢喜,那欢喜自心中流出,在脸颊开出朵朵桃花。

周郎曾是多年来东吴人高山仰止的偶像,他白衣胜雪,银甲闪耀,沉静时指间流淌着琴声,张扬时马背挥洒着豪情。他曾是诸多少女心中暗恋的情人,鲁班也是在周瑜神话中耳濡目染地长大。那个玉树临风挥斥方遒的男子是小女儿的甜蜜梦想,可望而不可即,但当她见到周循的那一刻,恍惚觉得她的神由天上落到了人间,近在眼前,如此真切。

周循,是周瑜的长子,时人皆说其“有瑜风”,借着父亲的功勋盛名,年纪轻轻,他便赢得了吴主的厚爱,封骑都尉,娶长公主。然而,这是他的幸,又是他的不幸。

父亲是世人心中永远的周郎,永远的少年英雄,如同一座山庇护着自己,又将自己全然遮住。也正因如此,周循同连同弟弟周胤,都难免为父亲的英名所累,直到心神竭虑。

或许如果可以选择,他们宁愿守护在自己身边的是年过半百的慈爱老人,也不愿活在一个永远不老的神话之中。

周循虽然得众臣推崇,得吴主青睐,但最终他却比父亲活得还要短暂,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婚后没多久的周循英年早逝,不过十八岁。

周循死后,许久许久,鲁班都无法清醒,如果过去是场梦,她希望永远不要醒来。

在那短暂的幸福中,她依旧会刁蛮任性,依旧会以贵势压人,会颐指气使地教训循的弟弟周胤,会奚落已许给太子孙登的小姑,但只要周循一个眼神,一句制止,她便乖乖回复到娴雅淑媛的模样。

望着丈夫英俊的面容、挺拔的身姿,她时常想得入神笑出声来,原来大虎也会变成小猫,任是百炼钢,在爱人面前,也能化成绕指柔。她希望自己能独享周循的爱,满满的爱,不分给任何人,包括他的弟弟和小妹。

她从来不曾失去过什么,她想要什么,父母就会给什么,连妹妹也会让着自己。但上天是公平的,给你幸福,却不肯再给你长久。

若干年后的某日,席间微醺的她仿佛出现了幻觉,似乎回到了当年,周循正向她缓缓走来。她一时忘情,神思恍惚:“循?”

“公主,你醉了。”已长大成人的周胤面对昔日骄横的嫂子,心中闪现一丝怜悯,虽然她骄纵得不可一世,但在感情面前也会如此卑微,果真她曾深爱过兄长。

鲁班瞬间清醒了,原本以为爱情悄悄回来,原来又是一场春梦了无痕,但周胤的样子依旧深深刻在了她的脑海中,原来的小毛头如今俨然已成为另一个周循,或者是另一个周瑜。

然而,周胤的命运比其兄更为悲凉,他也曾被孙权看重,小小年纪便封兴业都尉,授兵千人。黄龙元年(公元229年),称帝的孙权还封周胤为都乡侯,似乎这是他一展宏图的开始。他与太子孙登交往深厚,甚至有人将他们比作当年的公瑾与伯符,然而,孙登不是孙策,周胤更成不了周瑜。

鲁班常常能读懂父亲的心思,伯父孙策与周瑜对于父亲而言,是矛盾的集合体,一面是敬重,是钦佩,一面是嫉妒,是恨意。他们是东吴永远的传奇,在人们心中甚至凌驾于至尊的皇帝,而自己虽然成就了霸业,却也不得不活在他们的影子里。

对于孙策与周瑜,孙权内心是有些愧疚的,自己从哥哥手中接过了江东,但称帝时却只追封了兄长一个长沙桓王;周瑜鞍前马后为自己南征北讨,但疑虑之下,自己却一步步将他逼到孤寂。

然而,这是权谋的必须,做皇帝,必须自私,必须围绕自己打造一个铁桶江山。挡路的,无论是功臣,是忠臣,还是儿子,都不能心慈手软。

如今,声望渐起,势力渐盛的太子孙登也慢慢成为了他心头的刺。身在武昌的周胤频繁出入太子宅邸,常与师友辅臣联络。周胤的妹妹为太子生下了儿子孙英,世人皆说这位有着周瑜血统的幼子来日必得能像其先辈一样成就一番伟业。

这番话在孙权耳中显得格外刺耳,自己还没有老,自己还没有死,东吴依旧是他的领域,他的国。

周胤此时便陷入一个走不出的政治旋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皇帝的话,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所以,周胤以“昔蒙粉饰,受封为将,不能养之以福,思立功效,至纵情欲”的借口被革去爵位,放逐庐陵。

周胤获罪是因为孙权与孙登父子间微妙而尖锐的矛盾,他是太子的利器,必然先要被折断。周胤被逐,也是孙权排逐功臣老将的开始,最初的周瑜、吕蒙,仍在的诸葛瑾、陆逊,功高震主的感觉对于皇帝来说如针芒在背,早晚要杀鸡儆猴。

庐陵郡是周瑜的故乡,那里的人们将周郎视作完美的天神。周胤隐姓埋名,低调地继续自己痛苦的人生,既然不能让父亲之名因他而更为辉煌,那么也不能让父亲的一世英名因他而蒙上尘埃。

赤乌二年(公元239年),诸葛瑾、步骘连名上疏替周胤求情,周胤的现状让他们一眼看到了自己子女的未来,他们不但要求孙权赦免其罪,更要求发还周胤的兵马,恢复他的爵位。

自古帝王重功臣,汉高祖以丹书铁券藏之宗庙,誓将功臣爵位世世相传,不止是子孙,还要延及苗裔,与国家同存共亡!如今,公瑾离世还没过多少年,他的儿子便被降为匹夫,怎不让人心寒?

听了老臣们的肺腑之言,孙权也心有所感:“昔日助我成就帝业的腹心旧勋,我永远也难以忘怀啊。当年我年少无功,依仗父兄基业,多亏了公瑾相扶。我与公瑾之情,同诸位一样深厚,对于周胤,我是恨铁不成钢啊。他年纪轻轻,我授予精兵,爵以侯将,都是念在公瑾之情,但他却酗淫自恣,不思悔改,我罪责于他,也是为了他好啊!”

孙权的话倒也有几分真心,对于周胤,他原本也没有杀心,只因他与太子走得太近,当继诸葛瑾之后,朱然、全琮再次上书求情时,孙权便准许了,然而,当赦罪还兵复爵的诏书刚送到庐陵,周胤的死讯便传来了。

早在周循死后不久,孙权心疼女儿寡居,便再次为她选择了一位丈夫,即卫将军兼左护军兼徐州牧全琮,因此,鲁班在史书上也有了另一个称谓:全主,即嫁与全氏的公主。

全琮字子璜,比起早逝的周循,他倒算是事业有成,后来官至东吴大司马。在周胤一事上,全琮的上书或许也脱不了鲁班的关系,虽然后来的她渐渐开始随心所欲地干预政事,恣意放纵地搅乱政局,但在当时,她依旧有着摆脱不了的情结。

当周胤病死、母亲过世,鲁班则彻底陷入了疯狂的深渊,一发不可收拾。

孙登死后,两宫之争渐渐拉开了序幕,她左右逢源地在父亲面前倾力表演,只为了把那些她看不顺眼的人悉数清除。

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政治目的,为了满足内心放纵的情欲,在第二任丈夫全琮病逝后,她与堂侄孙峻搅在了一起。年华虽已不再,但风韵犹存,官居侍中的孙峻懂风情识时务,两人各取所需,相互利用,倒也如鱼得水。

最终,鲁班得偿所愿,逼死了琅琊王夫人,挤走了太子孙和,除掉了鲁王孙霸,一手将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小弟弟孙亮扶上了皇帝宝座,如今疼爱自己的父亲虽已不在,但一手操控着小皇帝,一手牵着已为辅政大臣的情夫,她极度享受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快感。

陷害父亲的宠妾,她不觉得自己做错;排挤同父异母的兄弟,她也没感到几分愧疚;然而,临死的那一刻,她终于对一件事深为后悔,那便是妹妹鲁育的惨死。

鲁育公主初嫁朱据,故被称之为“朱主”,比起姐姐的娇蛮狠心,她则更像自己的母亲,慈爱隐忍,低调无争。

在两宫之争的乱局中,鲁班竭力谋划如何废除太子孙和,如何陷害琅琊王夫人,她曾同妹妹谈及此事,希望妹妹与妹夫朱据能够助她一臂之力。然而,鲁育却诚挚地劝说姐姐,不要只因为一时的宫闱争风来扰乱国家大局,女人不要过多地干预朝政大事,徒生祸乱。

听了妹妹的话,鲁班拂袖而去。你有你的端庄识体,我有我的计谋规划,女人怎么就不能干预政事,我偏偏便要翻云覆雨,如果我也像你一样,只怕母亲活着时没能得到的名号早被另一个女人轻松夺去。

这件事让姐妹二人产生了嫌隙,但是,后来鲁班的报复超越了人性的底线。

五凤二年(公元255年)春夏之交,鲁班的情夫孙峻遭到了孙氏家族内部的反击,其叔父孙仪发动政变,试图杀掉孙峻,让已故太子孙登的儿子孙英登上帝位。

政变失败后,鲁班为了图一时之快,对孙峻说,自己的妹妹鲁育其实就是孙仪的同谋。此话一出,鲁育便死无葬身之地了。让鲁育万万没料到的是,姐姐的狠,居然到达了如此程度。

然而,也正是鲁育公主的死,成为鲁班被秋后算账的导火索。

鲁育和朱据生有一个女儿,被乱点鸳鸯的孙权选为六子孙休的王妃,鲁育被害时,朱王妃与丈夫琅玡王孙休远在封地。鲁班唯恐妹妹的子女日后会向自己报复,所以便借彻查孙仪同谋一事,逼迫孙休将妻子送往京城审讯。

然而,鲁班的情夫孙峻却比她多几分人情,鲁育一事细想起来尚有疑点,而朱王妃早已远嫁,又怎会与此有关。因此,孙峻便将朱王妃送了回去。

然而,风水轮流转,这位死里逃生的朱王妃,日后竟成为了重新上台为帝的孙休的皇后。

鲁育公主活着时,待人宽厚,幼弟孙亮对其也颇有感情,孙亮亲政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为二姐讨回公道。只可惜,鲁班公主一番花言巧语将所有罪责都推到了鲁育的儿子身上,莽撞的孙亮好心做了坏事,也因这次杀戮而为后来的宫变埋下了祸根。

当情夫孙峻病故,当自己一手扶起的小皇帝孙亮因宫变而下台,当妹妹的女儿当上了皇后,鲁班公主终于失去了所有的依仗,失去了往日的剽悍与威风。

被赐死的那一刻,她回顾着自己作茧自缚的一生,想起当年人面桃花的美好,心中终于涌出无尽的悔意。

新样罗衣浑弃却,犹寻旧日春衫著。

无论她后来嫁给谁,无论她从何人处再得欢娱,无论她如何放纵内心的情欲,她的心始终无法回到过去。

她的好全部留给了他,她的坏都留给了自己。

在周循离去的那一刻,她的爱情,她的美好便随之而逝,从此内心的阴暗便渐渐湮没了一切,从此便开始了不由自主的错,一路到底。

同类推荐
  • 震中在人心

    震中在人心

    本书真实地讲述了大地震如何粉碎、历炼、重铸人心、人性、人情和人品的诸多感人故事。汶川大地震爆发后,作者三次闯进灾区,强行冲进北川,住灾篷、爬深山、进坟场、探医院,行程上万公里,经历了十多次山洪爆发和上百次大小余震,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采访了数百个灾民和救援者,抢拍下近万张照片。作品将传统的主流化叙事转变为作家个性化的叙事,对废墟上复杂而微妙的人性作了独具匠心的文学呈现;同时用强悍的话语力量控制事件叙述,用融入式的情感因素把自己和入到灾难事件的现场,让我们在语言的空间里清晰地听到作者奔走时的喘息、流着泪的劝慰、按下快门的颤抖以及惊心动魄的怒问。
  • 不变的印记

    不变的印记

    如今,有人把描写民工题材的文学与诗歌,统称为打工文学或日诗歌一一他们以在外地打工的写作者为界定。这种称谓是否科学,至少是值得商榷的。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诗就是诗,它可以是打工者写的或反映打工者的生活的,却非要加上什么“打工诗”的符号,难免别扭和有些牵强附会。而且,对于创作打工题材的诗作者而言,似乎他们的创作成就之被关注,仅仅是因为打工者的身份,这对于相当数量的写作者而言,似乎有人格不平等之嫌。这个话题似乎远了些,笔者也将会另外撰文探讨,在此,暂且按下不表。
  • 董大中文集·第7卷:读小说记

    董大中文集·第7卷:读小说记

    《董大中文集》由作者自己选择篇目,按时间顺序和研究课题分10卷本结集出版。文集总结了董大中在鲁迅研究、赵树理研究、”山药蛋派”作家研究、民间孝文化研究、文化哲学研究方面的成果,编辑成8卷本,又将其对新时期文学的宏观考察和所写的批评文章编辑成2卷本。这些创作成果均是作者深入实地、图书馆、资料室、档案室,走访当事人,经过认真调查、核实,在掌握了丰富资料基础上笔耕不辍、勤奋创作而成。凝聚了作家的大量心血。文集不仅为中青年作家创作提供了参考,更重要的是为研究鲁迅、高长虹、赵树理、“山药蛋派”等文学史上重要人物和流派提供了丰厚的资料。
  • 最好相思不相负:古代才女的情与诗

    最好相思不相负:古代才女的情与诗

    作者才情堪比安意如、白落梅,用绝美的文字风格,辅以情意缱绻的古典涛词,讲述了33位古代著名才女且行且爱的一生:上官婉儿与初恋李贤、蔡文姬与夫君卫仲道、薛涛与才子元稹、鱼玄机与词人温庭筠等。她们为了一颗初心再次相逢,她们为了一次邂逅恋上红尘,她们为情一次次爱恨缠绵抛却锦瑟华年。中国古代至真至情的女诗人,从历史长河中踏歌而来,掀起阵阵涟漪。她们为情而涛,因爱而行。无法拾捡过去、将来,只在当时付与了一行行倾心刻骨的诗句。美好的爱情令人心动,痴情哀婉的诗篇催人泪下。翻开这本书,拉开历史的罅隙,让所有喜欢古典诗词、向往爱情的文艺青年总能想起自己的青葱岁月。
  • 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生活品质

    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生活品质

    本套书系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这些名家大多在历史上都有了明确的崇高定位,许多都享有大师、巨匠、泰斗等美誉,是一代宗师,为世界人民广泛传颂。这些名作大多经受了历史的洗礼和时间的考验,代表了名家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成就,也代表了世界的最高顶峰,非常具有可读性、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具有极高的价值,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热门推荐
  • boss爱我别乱来

    boss爱我别乱来

    他参与她的小时候,却在约定的那天走了,他不知如何去告诉她我是只属于你的默哥哥。她害怕,害怕欺骗,害怕受伤,害怕失去,害怕。。。。。害怕诺言。他们之间就是:如果我不能参与你的过去,那我就要出现在的未来和现在。他宠她,他不怕宠坏她,她躲他,却不忍心真正的躲开他。他们之间永远也剪不断理不乱。
  • 护额上的生与死

    护额上的生与死

    火影忍者创新题材小说看似同人,实则不是同人看似火影,实则……是半个火影无门槛阅读,老少皆宜不管你是不是火影迷,你都可以从中读得乐趣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那是你的网红

    那是你的网红

    励志版:一个三无女变身小网红俘获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虐心版:倒追十一年,都没捂热高富帅的心。
  • 圣罗赫尔兰特记

    圣罗赫尔兰特记

    元素力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它孕育出了巨龙作为掌控者,但强大的巨龙终究还是迎来了消亡,一个新的时代就这样衍生出现。
  • 飞向太空港

    飞向太空港

    本书是对人类航天和中国航天的悲壮历程所能容涵的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历史、人生内容的一次顿悟,讲述了我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这一事件。作者以这一事件的始末为经,以当时国际航天时势为纬,辅以史实,穿插人物介绍,加之作者的独到见解,将中国航天人为促进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发展所作的努力和所经历的艰辛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书中既有中美专家在大山沟里携手合作的秘密与友情,也有中西方两种文明在发射场上的碰撞与冲突,让我们在了解历史真相的同时,又能从人性的高度去反思生命的存在意义,可以说开创了中国文学书写“空间文明”的先例。
  • 竹马是我的谁也不准抢

    竹马是我的谁也不准抢

    从娘胎里认识的俩人相爱相杀,幼儿园,小学,初中都在一起。陈柒夏一直把季城当哥们。直到一天,有个人加了陈柒夏好友,备注说,我是季城女朋友。这下柒夏可不干了,一个飞速跑到季城面前,说,我不同意你交女朋友。季城把她壁咚在门上,笑着问为什么。她说脸红红的说:我~我也不知道!季城说那你当我媳妇儿吧,我不嫌弃
  • 错杀99次:娇媚杀手妻

    错杀99次:娇媚杀手妻

    “我的小娇妻,你在干什么?”月黑风高,某男笑吟吟的站在磨刀霍霍的娇妻身后。“干什么?杀你...啊...”某小娇妻不耐烦地回了句,一滞,发现身后的男人...——————“喂,你要想娶老娘,先把老娘外面一堆烂桃花给我掐了,否则,别想娶。”某女恶狠狠道“啧,烂桃花真不少,风流债欠的比我还多。”某男似笑非笑,捏了捏某女的鼻尖,“你再不同意,就要未婚先孕了,桃花我自会处理。”
  • 超级御守爱情

    超级御守爱情

    如果爱上一个穿越魔法女该怎么办呢?她会变成任何她想的模样,该怎么办呢?看蛇王弟弟如何俘虏穿越魔法少女
  • 社会萌新合租记

    社会萌新合租记

    二十二岁刚刚毕业的冯晓珊,由于受不了家人的啰嗦,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二十五岁的楚星帆,机缘巧合下收留这位小萌新。一个是身价过亿的楚家接班人,一个是社会小萌新,他们会碰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