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1400000019

第19章 兵制改革 (3)

这时唐朝插科打诨高手黄幡绰嘲讽道:此泰山之力也。

李隆基闻言,会心一笑——原来如此,沾的是泰山的光啊。

从此,以泰山指代岳父就成为了惯例。

延伸说一句,既然岳父被称为泰山,那么岳母又被称为什么呢?有人说:这还用问,肯定是‘北斗’啦!这位同学肯定是武侠小说看多了。

实际上,岳母的另一个称呼为泰水,出自宋朝庄季裕的《鸡肋篇》卷上:俗人以泰山有丈人观,遂谓妻母为泰水。

如果不准备一辈子打光棍的话,以后要记清楚了!致命错觉从开元九年重新拜相以来,张说的官运越来越好,越来越顺,一直顺到他觉得老天都在帮他。

开元十一年二月,张说扳倒了张嘉贞,借其上位,出任中书令。

于是,张说原来担任的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的位置就空了出来。

李隆基一转手,就把它给了一直在边境破敌有功的王晙(设鸿门宴、生擒康待宾的那位)。

一个多月后,李隆基又给王晙的肩上加了一副担子:兼任朔方节度大使,出外巡视河西、陇右、河东、河北各军事基地。

接受任命的王晙肯定不会想到,就是这副担子,竟然引出了那么多的波折。

这一年十一月,李隆基准备在长安郊外举行祭天仪式,便向巡视在外的王晙发出召唤:回京参加祭天仪式。

没想到,却遭到了拒绝。

王晙回复说:现在已经是冬天,突厥人随时可能发动袭击,我需要在这里镇守,以防不测。

王晙如此回复,李隆基表示理解,还特意赏赐冬衣一套,以示恩宠。

过了没过久,王晙就出事儿了!许州刺史王乔的家奴举报说:王乔和王晙图谋不轨!举报正捅在李隆基的腰眼上,政变起家的他,最怕的就是武将图谋不轨。

李隆基立刻下令源乾曜和张说进行彻查,一定要摸清楚王晙的底。

经过调查,认定谋反一说乃是小人的栽赃陷害。

得到这个结果,王晙不由得松了口气,然而接下来的判决,却让他如鲠在喉:虽然谋反查无实据,但前次皇帝下诏召回长安,居然违诏不归,贬为蓟州刺史。

王晙有口难辩,只能自认倒霉,要怪只能怪诬告出现的时间太不是时候了。

在王晙被诬告事件中,源乾曜和张说究竟有没有做手脚,史无明载,无法断言,只能肯定一个事实:因为王晙的落马,使得张说在宰相班子里不再以一敌二,而只需要跟源乾曜一个人过招就可以了。

连老天都帮张说。

开元十二年六月,张说又一次感受到了老天的帮忙。

这一年崤山以东大旱,为了稳定民心,更好地领导百姓抗旱,李隆基决定从京城挑选五个有名望的官员到地方出任刺史。

张说微微一笑,这一次又是老天帮忙了。

他想炒一个人的鱿鱼已经很久了。

几个月前,张说向李隆基推荐了有仁孝之名的官员崔沔。

在张说看来,经过一番拉拢和培养,崔沔肯定会成为一个乖乖听话的帮手。

然而等到崔沔升任中书侍郎之后,张说发现自己太理想化了。

张说对崔沔说:现在的中书省都是中书令直接负责,一手掌握。

侍郎虽然是副手,但只是署名而已,除此之外,其他事情就别掺和了。

张说这是跟崔沔推心置腹,希望他认清自己的位置,像卢怀慎、苏珽那样,做一个绝对服从领导的副手。

崔沔如何反应呢?崔沔说:不对!既然设立官职,每个人都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上下级相互协调,各申主见,才能把事情办好。

岂能在那里袖手旁观,白拿国家俸禄呢?听完崔沔的话,张说这才意识到:坏了,找错人了,人家不是来搭班子的,而是来分权的。

事已至此,张说不好再说什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不久张说发现,崔沔不仅是说说而已,而且说到做到,几乎在所有事情上都要提出自己的意见,有的甚至是针锋相对的意见。

张说受不了了,他决定找机会把这个大爷送走。

关键时刻,老天开眼了——崤山以东大旱。

借着李隆基往地方下派刺史的机会,张说把崔沔的名字报了上去,这样中书侍郎崔沔就被张说送到魏州当刺史了,再也不能跟他唱反调了。

两次折腾下来,张说的错觉达到了顶点。

他认为自己不仅得到了李隆基的绝对支持,而且连老天都在帮他。

这个错觉很致命。

政坛新贵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在张说大红大紫的同时,唐朝政坛正在崛起一个政治新贵——宇文融。

同宋璟、张说这些科举出身的人不同,宇文融是地道的贵族出身:他的祖上是隋朝礼部尚书宇文弼,他的祖父宇文节在贞观年间担任尚书左丞,在永徽年间一度出任侍中。

然而好景不长,宇文节最终被牵连进房遗爱谋反案,被流放到桂州,再也没能回来。

到了父辈这一代,官职跟祖上就差着等级了,他的父亲宇文峤只做到了莱州刺史。

再到宇文融这一代,那就更惨了:开元初年,宇文融才做到富平县主簿,只是一个九品官员,相当于股级干部。

不过因为宇文融办事得力,前后两任京兆尹都很欣赏他,在他们的关照培养下,宇文融升迁为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品级不高,只是正八品(正科级),但是权限却很大,可以参与的范围很广,百官的行为、各地的民情等等都可以上奏,奏疏直通皇帝。

正是在监察御史的任上,宇文融风生水起。

因为他看到了皇帝最想解决的问题:户口不清,土地模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唐朝的人口流动加大,很多百姓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外一个地方,而相关的户籍管理却没跟上,导致很多人成了黑户。

没有户口,也就不再承担任何国家赋税。

与黑户相对应,土地中也大量存在着黑地的情况。

这些黑地多数是新开荒出来的,但政府没有登记在册,这部分土地的赋税也因此白白流失了。

宇文融看到了这些现状,便向李隆基提出了解决办法:各州县逃亡的户口,一百天内允许回原籍自首,或者在现在所在地登记注册,或者由官府遣返回乡,一切凭本人自愿。

过期不自首的,就由官府开始检查,一旦查出,发配边疆,官府和私人有包庇的,同罪!这一政策,正中李隆基的下怀,君臣二人一拍即合。

之后,李隆基委任宇文融为清查户口总监,全权负责清查逃逸户口和没有登记在册的土地。

宇文融的机会来了。

经过清查,全国各地陆陆续续查出大批逃逸户口和没有登记在册的土地,整顿初见成效。

宇文融的官职也随着这次整顿水涨船高,由正八品的监察御史升任从六品的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

尝到甜头的宇文融并没有就此止步,很快他又向李隆基提出建议:设置劝农判官(农业发展执行官)十人,这十人同时代理御史,分赴全国各地,进行深入整顿。

李隆基再次批准。

宇文融这个建议很有杀伤力,他力主设立的十个劝农判官,相当于朝廷派出的钦差,虽然品级不高,但是权力却很大。

除此之外,他们还代理御史,随时有弹劾地方官员的权力。

后者很要命,因为是官都怕弹劾。

整顿行动迅速在全国铺开,开始时还比较正常,甚至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因为这次整顿行动还有一个优惠条件:凡是新增加的户口,免除六年的赋税,只需要另外交一种很优惠的税。

两相对比,新增户得到了实惠,欢欣不已。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味了。

由于劝农判官到地方后都想立功,都想在自己所在的片区出成绩,因此对地方官员的要求就格外严格,甚至制定了相应的指标。

地方官员一方面害怕弹劾,一方面也想出政绩,因此对老百姓的催逼便越来越严,发展到最后,就开始你追我赶地弄虚作假起来了:把原来已经登记在册的户口改头换面一下,就摇身一变成了新增户口;原来已经登记在册的土地也如法炮制,一下子就多出了不少新增土地。

这下数字好看了,而老百姓的负担却加重了,原来的一份赋税变成了两份——一份旧的,一份新的。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政绩工程害死人。

经过全国上下的不断努力,成果十分显著:全国共新增户口八十余万,新增田地也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定的水分)。

到年底,仅新增户口缴纳的赋税就达到了数百万串钱,沉甸甸的数字打动了李隆基。

李隆基再一次升了宇文融的官,将他由兵部员外郎擢升为正四品的御史中丞。

到这时,张说对宇文融这个政治新贵产生了深深的厌恶,因为在这次整顿过程中,中书省被晾一边了。

宇文融命令各地官员:相关事务要先行报告给劝农判官,然后再报告中书省;同时中书省各部门也需要等宇文融裁决之后,再进行裁决。

如此一来,宇文融的工作班子就与张说的中书省发生了权力交叉,而且还占据了上风,这让张说非常不爽。

不爽归不爽,张说还不能表现出来,因为宇文融此次为国库创收,让大老板李隆基感觉十分地爽,风头正劲。

于是张说只能暂时收起不满,心不甘情不愿地配合宇文融的工作。

户口和土地整顿活动终于结束了,张说松了一口气,以为从此之后与宇文融再也不会有交集了。

然而,他不想与宇文融有交集,宇文融却想跟他有交集。

很快,升任御史中丞的宇文融就给李隆基又上了一道奏疏:近来有人反应官员选拔不够公平,建议将待选拔的官员分为十个部分,不经过吏部,改由其他部门十个官员主管,皇上最后亲自定夺。

这道奏疏极具杀伤力。

如果按照宇文融的建议,将待选官员分成十个部分,而将吏部排除在外,那么吏部将颜面无存,张说这个宰相同样颜面无存,因为按照惯例,他这个宰相在任命官员方面是有话语权的。

按照这个建议,全没了!要命的是,李隆基居然同意了,随即便委任礼部尚书苏珽等十人负责此次选拔,张说以及吏部尚书、吏部侍郎全部靠边站。

张说对宇文融的不满达到了极点:宇文融,你也太猖狂了!张说开始反击,对所谓的分十个部分选拔官员提出反对,和宇文融直接交上火了,双方的梁子彻底结下了。

在张说之后,太子左庶子吴兢也给李隆基上了一道奏疏:陛下受人蒙蔽听受谗言,不相信有关部门的官员,这可不是高居上位开诚布公的正道。

昔日陈平、邴吉身为汉朝宰相不知道钱谷之数,不直接过问打架杀人的凶案;况且大唐万乘之君,怎么能直接过问官员选拔的小事呢?对于选拔官员的事,还是应该交给有关部门(吏部),并且停止由十人负责选拔的现状。

奏疏上去之后,李隆基回心转意,虽然没有立刻叫停此事,但还是决定从明年起,恢复原来的选拔制度。

这样,宇文融的建议只实行了一年就寿终正寝了,害得他白激动了一场。

此番较量下来,张说又占据了优势,习以为常的优势。

习以为常的优势总是容易让人麻痹,张说就被自己的优势麻痹了,他没把宇文融放在眼里,而宇文融却把他放在了心里。

毛主席说,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张说做到了前者,却没有做到后者。

张说罢相时间进入开元十四年,张说在自我感觉良好中前行,同时也在危机四伏中前行,但他自己却浑然不觉。

张说依然延续着自己的做派,一静一动,截然不同。

安静时,他独立思考,手里拿着别人送给他的两颗珠子。

这两颗珠子绀色有光,名曰记事珠,张说有什么事情想不起来时,就用手拨弄这两颗珠子,马上就会心神开悟,大事小事都涌上脑海,历历在目,一无所忘。

凭借这两颗珠子,张说的记忆力非常好,事事用心。

躁动时,他与安静时完全是两个做派。

一旦下属官员汇报工作时不对张说的脾气,他就会发火骂人,毫不留情面,直到把对方骂得无地自容他才罢休。

于是众人对他有如此评价:张公之言,毒于极刑!这其中,被骂的最多的就是政治新贵宇文融。

张说一看不惯他的为人,二看不惯他越来越红,因此对他能打则打,能压则压,在张说的面前,宇文融很难得到好脸。

骂完宇文融,张说舒坦了,而在一边旁观的中书舍人张九龄却紧张了起来,他对张说说:宇文融正在承受皇上的恩宠,他本人又巧言善辩,您不得不防啊!张说不以为然,说道:那些鼠辈能成什么事啊!久在上位的人就是容易麻痹,张说从门缝里看宇文融,把他看扁了。

张说确实小看了宇文融,在他放松警惕的同时,宇文融力图扳倒张说的活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宇文融找到了一个得力的帮手。

此人后来成为了唐朝的著名奸相,名字叫李林甫。

李林甫,大有来头,他的曾祖是高祖李渊的堂弟长平王李叔良,论辈分他比当今皇帝李隆基还高一辈。

按照《三国演义》里刘备的自抬身价,他可是当今皇帝名副其实的叔叔,别人得喊他一声李皇叔。

同类推荐
  • 太平天下同

    太平天下同

    《太平天下同》元末,烽烟四起,战乱不断,饿殍千里,伏尸百万,百姓在水深火热中挣扎,十不存一。以冷无霜为首的一群人为苍生计、天下计;还我华夏儿女朗朗乾坤,盛世太平!以心中之理想,用身躯为执念,拯救万里河山,复兴中华民族,需达太平天下同,必与群雄帝王争!
  • 亚德涅斯编年史

    亚德涅斯编年史

    最终,其他的物种和大部分魔鬼被消灭,剩下的恶魔,大部分躲入海洋,剩下的一部分成功的活到了火焰熄灭的那天。是的,亚德涅斯的海洋,史称七洋之海。那里成为了恶魔的温床,其实他有一个人类熟悉的名字:地狱。
  • 千古大帝传

    千古大帝传

    看一名普通高中生如何在历史河流中生存并一步一步走向巅峰,迎娶白富美,当上古代CEO。
  • 华夏民族之域

    华夏民族之域

    一部三国史,满眼民族泪。拼尽英雄种,胡寇纷踏来。欲保华夏安,灭胡毁异邦!不黑非白炎黄种扫清寰宇华夏统(封面背景取之霹雳英雄音乐五十四专辑,感谢霹雳三十年来不间断的为我们制作精彩的布袋戏和优质的音乐。)
  • 大燕公子

    大燕公子

    生为一名还有四十余年就要亡国的燕国公子,面对秦国将要天下一统的大势,姬康表示:只想让这世爱我的亲人们静然安好。虽前途荆棘,但仍要负重而行。书友群:QQ1056621607
热门推荐
  • 投笔从戎:班超

    投笔从戎:班超

    本书记述了班超定鼎西域的传奇一生,展现了他的风采和功绩。其内容包括:史学世家、初试牛刀、丝绸之路、出使西域、西域传奇等。
  • 风幽阁

    风幽阁

    乱世萧亡家国破,莫道红尘痴恨多。劝君莫做荒冢客,云门山下风幽阁。大启末年,启太宗司马锦冥昏庸无道,诛杀忠臣洪天冽,护国将军冷浓率军出征,虽殊死抵抗却无一生还,大败不得归,烈国大将哈刺巴领兵直逼大启帝都宛平城,启太宗被迫无奈只能议和,倾其国本最终换得烈国罢兵,国本动摇,赋税递增,致使国内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百姓食树而饥,步不能移,天下大乱之时,便出现了所谓的江湖。
  • 医妖馆

    医妖馆

    “善恶是什么?我不知道,给得起我要的,便医”“医妖,为什么,我追了这么多世,都换不回她的停留?”“你说黑暗和光明能在一起吗?”骨女站在桃花树下,轻轻伸出手,放在阳光下,就这样怔怔地看着它一点点被腐蚀“你相信我好吗?他真的存在过!求你,我求你,相信我。”女孩眼睛红肿,死死拽着她的袖子。“为何一定要我相信这个”“哪怕多一个人的相信,他就没有消失,他还存在我们的回忆里,不是吗”女孩惨然一笑。
  • 西行大陆

    西行大陆

    兄弟四人,那一去不回头的心,为苍生求生存之法的无畏,为自己心中的那份执念,毅然踏上了那亿万里的未知路途,他们一路扶持,有过争吵,有过怀疑,有过泪水,有过回忆,但始终没变的,唯心而已!十年之后,他们风光回来,却如过眼云烟般消失在人世间,是功成身退还是另有隐情,一切的一切都不为人知.......
  • 盛明天骄

    盛明天骄

    一介书生,出生寒微,全心上进,隐忍不发,翻云覆雨,终成一代天骄。题金榜,安天下,辩群儒,战东厂。高函穿越到大明同名的落魄书生身上,传奇,从这里开始。
  • 异界我是火影

    异界我是火影

    宅男类的怪叔叔意外死亡!被主神发配异界!带着火影里鸣人的忍术,小李的体术以及佐助的学轮眼外加变态的九尾。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意外!敬请期待!第一次写书!不会很好!但我会努力的!
  • 初见少年的神奇系统

    初见少年的神奇系统

    林初见,一个普通高中里的普通班的普通学生,却因为一句吐槽,从此变得不再普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上那个笨笨的天使女孩

    爱上那个笨笨的天使女孩

    四月的花开在糜烂的20岁,故事展开,他们说20岁,一个注定会与爱情擦肩而过年纪,一个写满忧伤的季节!我想,是吧!那些沧桑的回忆和那些悲伤文字!
  • 梦醒,花开时分

    梦醒,花开时分

    黎笙歌:世界待我如风,毫不留情地刮走我所拥有的一切。十七年前,一场车祸毁掉了她本该拥有的幸福,更得了个天煞孤星的名头。十七年后,母亲的病逝更给了她致命的一击,从此,她的世界里只剩下了宠她入骨的哥哥。可哥哥还是小时候那个处处护着她的温柔哥哥吗?母亲的去世,哥哥和大嫂的贪婪,闺蜜的背叛,令她决定要强大起来!可她下定决心的时候,他--一个能改变她命运的人出现了。她说:“我是天煞孤星注定克死身边所有亲近我的人。”他说:“我是你这个天煞孤星的守护星,会守护你一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