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9300000048

第48章 两宫宾天(1)

光绪帝被幽禁于瀛台。他成了慈禧太后的十足的傀儡。他深知,他的生命完全操纵在慈禧太后的手里。珍妃之死,使得他更加了解到了慈禧太后的心肠之狠和手段之毒。于是,他便韬光养晦,以图东山再起。他终于病崩了。

她得知光绪帝确切的死亡消息的前一天,便开始立醇王之子溥仪为嗣,命醇王为监国摄政王。

慈禧以一天之差,离世界而去。

第一、光绪驾崩

光绪帝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崩逝于中南海瀛台的涵元殿。其实,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变后,光绪帝就成了慈禧太后的一个十足的傀儡。召见臣工时,他只有陪坐的份儿,被剥夺了任何发言权。只是在慈禧命他问话时,他才说上一二句不关痛痒的话,且声音极低,有时需太后重复,臣子方能听见。对此,吴永有极为形象的记载:“先相对数分钟,均不发一言。太后徐徐开口曰:‘皇帝,你可问话。’乃始问:‘外间安静否?年岁丰熟否?’凡历数百次,只此两语,即一日数见亦如之。二语以外,更不加一字。其声极轻细,几如蝇蚊,非久习殆不可闻。” 他这样做,一方面固然是怯于慈禧的淫威,另一方面也不排除他是有意在韬光养晦,以求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因此,他在慈禧面前表现出来的是忠顺、木讷,好像对政治已完全失去了兴趣。这是他深自愧悔呢,还是韬光养晦?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则不得而知了。

光绪帝死后,不到24小时,慈禧太后亦宾天。即不到24小时,两宫相继死去。而且,光绪帝在先。这就使人们自然地产生了诸多疑忌。联想到他们之间十几年的恩恩怨怨,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么巧合?是不是其中有鬼?因此,私家记载便生出了种种猜测,其中一种说法是光绪帝是被毒死的。

而其凶手又说法不一。

第一是袁世凯。

袁世凯因戊戌政变告密有功,颇受慈禧及荣禄的赏识。李鸿章病逝后,袁世凯被任命为署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接了李鸿章的班。光绪二十八年五月又实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后又兼商务大臣、电政大臣及会办练兵事务大臣。袁世凯又训练出了北洋六镇新军,兵力骤增至九万余人,形成了以他为首脑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因其势力急剧膨胀,遭到满洲亲贵的疑忌,慈禧亦担心其尾大不掉,酿成后患。为此,于光绪三十三年七月二十七日(1907年9月4日)免去其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授为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其目的是剪除其令人担忧的兵权。但不管怎么说,袁世凯仍隐握兵权。袁世凯虽然官运旺达,如日中天,但是,他有一个最大的心病,即他深知,因戊戌政变,光绪帝是对他切齿痛恨的。吴永根据亲眼所见的记载,是很有说服力的。他记道;“宫监对于皇上,殊不甚为意,虽称之为万岁爷,实际不啻为彼辈播弄傀儡。德宗亦萎靡无仪表,暇中每与诸监坐地作玩耍,尤好于纸上画成大头长身各式鬼形无数,仍拉杂扯碎之;有时或画成一龟,于背上填写项城姓名,粘之壁间,以小竹弓向之射击,既复取下剪碎之,令片片作蝴蝶飞。盖其蓄恨于项城至深,几以此为常课。” 这里生动逼真地画出了光绪帝对袁世凯的仇视。光绪帝如此痛恨袁世凯,袁世凯自然心中有数。如果光绪帝死于慈禧太后之后,袁世凯就有被光绪帝杀头的可能。为此,由袁世凯主谋暗害光绪帝也是极有可能的。当时人就有这种猜测。宣统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写道:“我还听见一个叫李长安的老太监说起光绪之死的疑案。照他说,光绪在死的前一天还是好好的,只是因为用了一剂药就坏了,后来才知道这剂药是袁世凯使人送来的。” 细分析这段话,溥仪是听老太监说的,老太监是听别人说的。因此,这段话不能作为凭据。

尽管袁世凯有作案的动机,但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任何确凿的证据。因此,不能指认袁世凯是谋害光绪帝的凶手。

第二是李莲英。

李莲英(1848-1911年),原名李英泰,字灵杰,道号乐元,入宫后赐名李连英,后被误写为李莲英。道光二十八年十月十七日(1848年11月12日)李莲英生于直隶河间府大城县李家村。家境贫寒,兄弟五人,李莲英行二。李家村紧靠在子牙河边上,是个十年九涝的低洼地带。只要小雨连绵,便颗粒无收。因为穷,这里许多人家便把孩子送去当太监。清宫里的太监大多是这一带人。李莲英的父亲李玉,因生活无着,就携带全家迁到北京。先在西直门外开了个熟生皮子的作坊,叫永德堂李皮作坊。人称皮硝李。后来全家搬到海甸大有村定居。咸丰四年(1854年)7岁净身。咸丰六年(1856年)9岁进宫。入宫后分到懿贵妃名下,在储秀宫当了一名小太监。李莲英机警聪敏,很得慈禧好感。咸丰十年(1860年)12岁,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随驾去热河。咸丰十一年(1861年)13岁,咸丰帝死,随两宫太后返京。有人说,在辛酉政变中李莲英给慈禧与奕传递密信,因而立了大功。慈禧把这样重大的使命交给一个13岁的小孩子去完成,这是不可能的。同治六年(1867年)19岁,被封为二总管。同治八年(1869年)22岁,安德海被杀,李莲英晋封为大总管。一个22岁的青年便得此殊荣,不能不说,李莲英有非同常人之处。这正如《李莲英墓葬碑文》所记:“此掖廷人破格之举,自开国以来未有若是之光荣者也。”慈禧还竟然不顾祖制,亲赐李莲英二品顶戴,贵穿黄马褂。李莲英深得慈禧宠幸,权倾朝野,炙手可热。更有甚者,慈禧不顾舆论反对,居然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亲派李莲英以监军的身份,同醇亲王奕、北洋大臣李鸿章一起去视察北洋海军。9月,奕、李鸿章、李莲英查阅了旅顺、威海卫、烟台等处炮台及水陆操练。《李莲英墓葬碑文》记道:“当醇邸观兵海口,公从之,维持左右。”这就开创了有清以来太监干政的恶劣先例。但是,李莲英城府很深。他深知,太监干政是违犯清朝祖制的,有杀头的危险,而且安德海便是前车之鉴。为此,他在出行前,便把二品顶戴换成了四品顶戴。因清朝祖制太监最高不得过四品。而且,据《宫女谈往录》载,在海船上,他不住给他专门准备的仅次于七王爷的豪华的客舱,而是住在七王爷的套间里。同时,不同任何官员接触。平时只是在奕身边站班侍候,低眉敛目,不置一词,自认为是太后派来伺候七王爷的。晚上,亲自动手给七王爷奕洗脚。就这样,一行下来,他反而博得了奕和李鸿章的好感。

作为大太监,李莲英并没忘乎所以。他如同走钢丝,始终小心行事,瞻前顾后,不敢恃宠而骄。

但是,因李莲英为慈禧之宠监,人们便猜测光绪帝衔恨李莲英。传说在慈禧患病时,李莲英为保全自己,同慈禧合谋毒杀了光绪帝。慈禧御前女官德龄在《瀛台泣血记》里写道:“万恶的李莲英眼看太后的寿命已经不久,自己的靠山,快要发生问题了,便暗自着急起来。他想与其待光绪掌了权来和自己算账,不如还让自己先下手的好。经过了几度的筹思,他的毒计便决定了。‘近来奴婢听许多人说,万岁爷的身子很不好。’凑某一个机会,他就悄悄地向太后说,语气是非常的奸猾。‘奴婢愿意去瞧瞧他看,或者可以使他的身体好起来。’他这一串说话的深意,当时太后究竟有没有听清楚,实在没有人敢断定了。但为稍存忠厚起见,我们不妨姑且说她因为病中精神恍惚,所以没有窥测到李莲英的真意。就在李莲英说过这一番话的第二天,光绪便好端端地也害起厉害的病来了。当下少不得就召御医进宫诊视,无奈他们谁都想不到其中会有下毒的阴谋。诊下他的脉,一个也说不出是什么病症。只得随便煮一些开胃安神的药让他喝喝,只有光绪自己心里是明白的。他料定必是给李莲英在饮食中下了毒,存心要谋杀他。但李莲英究竟下了什么毒呢?应该怎样才解救得转,他就无法可想了。那时只有一个人是可以救他的,那就是太后。可惜太后到底不曾出来干涉。于是她就在无形中帮助李莲英达到了目的。” 胡思敬在《国闻备乘》里说:“德宗先孝钦一日崩,天下事未有如是之巧。外间纷传李莲英与孝钦有密谋。予遍询内廷人员,皆畏罪不敢言。” 他们的记载都是耳闻,而非亲见。这就不能作为直接证据。我们进一步思索,也找不到光绪帝仇恨李莲英的动机。尽管野史记载李莲英如何苛待光绪帝,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李莲英身为太监,他自知是个地位卑下的奴才。他既怕得罪太后,又怕开罪皇帝。因此,他在光绪帝面前始终是诚惶诚恐的。这是在预留地步。慈禧洞烛其心。为此,李莲英曾一度宠衰。只是李莲英仍像没事儿似的示之以诚,才逐渐恢复了原来的地位。总之,说李莲英谋害光绪帝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测,实在拿不出任何确凿的证据。

第三是崔玉贵。

崔玉贵为慈禧御前的首领太监,也深得慈禧宠幸。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在逃跑前命崔玉贵将珍妃从软禁之地北三所提出来,然后扔到井里。珍妃是光绪帝之爱妃。崔玉贵是杀害珍妃的刽子手。回銮后,慈禧为取悦西方列强,便着意改变自己的形象,放风说本不想杀害珍妃,而是崔玉贵误听懿旨,擅自所为,并将其逐出宫去。后来风声小了,又将他召回宫中。崔玉贵自知,如果光绪帝亲政,他是逃不过一刀的。人们也是这样分析的。自然,他便成了杀害光绪帝的嫌疑犯之一。但是,任何人也拿不出像样的证据。

第四是奕劻。

胡思敬在《国闻备乘》里记道:“迨奕劻荐商部郎中力钧入宫,进利剂,遂泄泻不止。次日,钧再入视,上怒目视之,不敢言。钧惧,遂托疾不往。谓恐他日加以大逆之名,卖己以谢天下也。” 奕劻为什么无缘无故要谋害光绪帝呢?这显然是道听途说。

第五是慈禧。

恽毓鼎在《崇陵传信录》里记道:“时太后病泄泻数日矣。有谮上者,谓帝闻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曰:‘我不能先尔死!’”既然如此,慈禧似乎就命人将光绪帝先行谋害。但细究原委,这仍然是一种传说,无法指实。

以上人们传说的五名凶手,充其量也只是令人怀疑的嫌疑犯。因为没有任何使人信服的理由证明他们是真正的凶手。

我们知道,如得不到慈禧太后的指令或默许,任何人也是不敢对光绪帝下毒手的。谋害皇帝是大逆不道,要祸灭九族的。即便某些人有这种图谋,也是不敢轻易出手的。

那么,慈禧是不是一定要杀掉光绪帝呢?种种迹象表明,慈禧虽然痛恨光绪帝在戊戌政变期间的叛逆行为,但经义和团事件、仓皇西狩及顺利回銮这样历史的大震荡,也许是光绪帝的养晦之计起了作用,也许是慈禧年事已高,反正他们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太后常劝勉皇帝鼓励精神,有顾恤之意。”“太后此时,知皇帝已无反对太后意旨之心也。帝病亟,太后戒饬太监,以后帝来请安时,不可使久候于外。又命令议国政时,免他跪地迎送之礼。” 慈禧这样做也许是故意给别人看的。但不管怎么说,慈禧自信是完全可以驾驭光绪帝的。她同样自信是完全可以活过光绪帝的。鉴于此,她为什么非要害死光绪帝呢?

其实,光绪帝确实是患病而亡的。

这从朱金甫等著《从清宫医案看光绪帝载湉之死》和《慈禧太后之死》等文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光绪帝4岁入宫,照顾他的是太监和宫女,得不到亲生父母的细心照料,自幼便体弱多病。在如同铁男人似的慈禧的严苛管教下,光绪帝的身心俱受到不可逆转的戕害。

前文已经提到,光绪二十四年九月初四日(1898年10月18日),法国驻京使馆医官多德福曾赴瀛台为光绪帝治病。光绪帝把自己亲自书写的《病源说略》当面交给了多德福。《病源说略》承认自己有病。多德福听诊后,诊断其为“腰败”。“按西医名曰:腰火长症。”同时指出,光绪帝的遗精之症,因“少腹皮肉既亦虚而无力,不克阻精之妄遗。宜先设法治腰,然后止遗精”。当时的光绪帝虽只有28岁,但已是疾病缠身了。

以后他的病情不仅没有得到控制,反而愈益加重。清宫档案中便存有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光绪帝自书的《病原》:“遗精之病将二十年,前数年每月必发十数次,近数年每月不过二三次,且有无梦不举即遗泄之时,冬天较甚。近数年遗泄较少者,并非渐愈,乃系肾经亏损太甚,无力发泄之故……痿弱遗精之故,起初由于昼间一闻锣声即觉心动而自泄,夜间梦寐亦然……腿膝足踝永远发凉……稍感风凉则必头疼体酸,夜间盖被须极严格……其耳鸣脑响亦将近十年。其耳鸣之声,如风雨金鼓杂遝之音,有较远之时,有觉近之时。且近年来耳窍不灵,听话总不真切,盖亦由于下元虚弱,以致虚热时常上溢也。腰腿肩背酸沉,每日须令人按捺……此病亦有十二三年矣……行路之时,步履欠实,若稍一旁观,或手中持物,辄觉足下欹侧荡摇。” 很明显,37岁的光绪帝几乎全身是病。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的病情更为严重。宫中御医无计可施,只得征召江苏名医陈秉钧和曹元恒入京诊视。虽经多方调治,效果仍不明显。四月初四日(5月3日)两位名医在会诊的脉案中写道:“皇上脉弦数较减,轻取重按皆虚弱无力。审察病由,耳响作堵,有增无减,足跟作痛,有减无增。现在腰痛不止,上连背部,下及胯间。考腰为肾府,封藏有亏,肝木上升,脾湿下陷。偏于右者,以左属血、右属气,气血不能流贯,风湿两邪,窜经入络。” 从脉象看,病情愈益严重了。

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再次向全国征求名医。五月初八日(6月6日),慈禧通过军机处向有名的封疆大吏发出急电,催调名医入京。电文曰:“入春以来,皇上圣躬时有欠安。在京名医,诊治无效。希尊处精选名医,资送迅速来京,恭候传诊。”

这次征召来京的名医有吕用宾、周景涛、杜钟骏、施焕、张鹏年等人。其中江苏名医杜钟骏曾著《德宗请脉记》一书,详细记述了他为光绪帝治病的经过。

七月十六日(8月12日),杜钟骏首次在仁寿殿给皇帝请脉。当时,慈禧也在座,以示关怀。

皇上问:“你瞧我脉怎样?”

杜答道:“皇上之脉左尺脉弱,右关脉弦。左尺脉弱先天肾水不足,右关脉弦后天脾土失调。”

皇上问:“予病两三年不愈,何故?”

杜答道:“皇上之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虚者由来渐矣……”

杜钟骏认为光绪帝的病由来已久,不是轻易可以治愈的。

同类推荐
  •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实实在在。写数学家,就是数学家的成就。写记者,就是记者的嘴脸。而且,在一定范围内的坐标上能找到。行文朴实,节奏稳定,不时有文采飞来扬去养人眼目,不时有趣味横生愉悦身心。能够高山仰止脖子还不疼地认识这么多大师,可资证此书写作功力。
  • 中国名人爱情密码

    中国名人爱情密码

    本书搜集了十八对中国名人夫妻的爱情故事。这些动人心扉的爱情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经久不息。有郎才女貌,有比翼双飞,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吴祖光与新凤霞、梁思成与林徽因……有志同道合、相濡以沫,如孙中山与宋庆龄、冰心与吴文藻、钱钟书与杨绛……其最大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爱情不是肤浅的,与当今社会某些三分钟热度的素食爱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 陨落的军神岳飞

    陨落的军神岳飞

    岳飞,古代战略家、军事家,从一个寒门弟子最终成为了一代抗金名将,十年间与金军大战数百次,几无败绩。他的一生慷概激昂,励志热血,最终却惨死小人之手,千百年来让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本书以岳飞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岳飞在处事中展露的人性光辉与爱国情怀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展现了岳飞十分精彩的一生,展现了他的高风亮节与英雄情怀,是一部真实、励志、热血的传记。
  • 史玉柱的人生江湖

    史玉柱的人生江湖

    本书以传记的方式,以史玉柱的各个方面入手,由梦想、人生、方向、创业、投资、成败、个性、高度、团队、人才十个角度入手,题目涉及当代社会人们最容易出现困惑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了史玉柱的选择,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以期令读者得以从这种传奇商人的经历中,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一些经验、建议。
  • 名人传记丛书——亨利·福特

    名人传记丛书——亨利·福特

    一个极富好奇心的农家少年,通过自学走上了机械工程师的道路,秉承着刻苦钻研的精神,成为世界第一批汽车的制造者之一,并创办了福特汽车公司,将汽车从新奇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改变了美国乃至世界的交通历史。本书讲述了美国著名的企业家亨利?福特的传奇一生,让青少年读者了解早期汽车工业发展历程的同时,也学习他那执着和永不言败的创业精神。
热门推荐
  • 刹血鸢之清风遥遥以白首

    刹血鸢之清风遥遥以白首

    一程一程,越过迢迢山水,远过袅袅年华。她说,她不想谈后悔,也从来没有怪过谁。茶香淡淡,隐去她眉目如画。天涯明月,曾经那鲜花怒马的少年,又去了哪呢?她不知道,她只看到眼前,桃花纷纷。拨弦弄音,又是哪家公子行船而来,说要与她余生共好呢?卿瑶歪着脑袋思衬着什么。眼前伸过一双白皙修长的手,她一怔,抬头望向来人。“跟我走吗?”“去哪里?”“天涯海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带领男主闯天下

    带领男主闯天下

    族人的血祭让她带着地球的主魂穿越回来,打破小千世界的障碍,挽回即将失去的,她能否做到?“我是一个女人,最大的目标是嫁个好丈夫”“我会给你我所有的支持,当你身边的女人,看你风凌天下!”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成功的女人,看我如何开启“男主养成计划”,带领男主闯天下。。。打破传统男主与女主分离。本文是相伴、携手闯天下。以女人的视角看天下。。甜文。一本爽文,YY文。灵魂回归,穿越时空
  • 梦醉华生:丫鬟要上天

    梦醉华生:丫鬟要上天

    什么?权势滔天的丞相之女居然沦为丫鬟,还捕获了异国帝王的心?因为,上一世她的心千疮百孔,所以,这一世她再也不会向命运屈服。“皇上,奴婢给你剥橘子怎么样?”易禾悝狗腿的拿起橘子。“橘子哪有你好吃?”万倾抱起易禾悝走向龙榻。“给朕生个儿子?”“不要,不要啊!”
  • 复仇伪Angle:血色圆舞曲

    复仇伪Angle:血色圆舞曲

    她,是人,是神,亦是魔,神女冰汐,魔女寂雨。她,是人,亦是神,神女冰舞。她,是人,亦是冥女,冥女撒旦。他,是人,亦是魔,魔王寂夜。她们与他,生死之友,患难之交。他,是人,是杀手,冷宇。他,是人,是杀手,冷逸。他,是人,是杀手,冷圣。她们与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情感?而他们的身上,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 总有人想害我怎么办

    总有人想害我怎么办

    陆沉,穿越者大军中不起眼的一员,和大多数“同行”一样,他也拥有了一个神奇的系统!但是陆沉并不开心甚至还想说一句干哩良,狗系统!陆沉脸色麻木的看着眼前右下角的死亡倒计时和又双叒叕一次倒在血泊中的自己,长叹了一口气:“为什么你们这些刁民总想弄死我呢!”
  • 神州天帝纪

    神州天帝纪

    神奇的云起大陆,这个叫做白夜的少年,云黛的少女,经历了那场劫难之后,能都真正的走向巅峰,最令人向往的世界?
  • 奇妙的爱情

    奇妙的爱情

    无所事事的女大学生,经朋友介绍当男主的家庭教师。男主是个非常聪明却不受管教的高三学生,经常和女主吵架。经过一系列的事情,两个人的心渐渐地在一起。
  • 文娱直播间

    文娱直播间

    一切都要从一只鼻子说起…………三流报社编辑,意外以狗仔的身份闯入了娱乐圈。陈默很慌。本想成为严谨的文化工作者,却沦为娱乐大众的段子手。自从有了这个劳什子大成就系统,就开始在灾星的路上一路撒腿狂奔。大成就系统:恭喜获得称号:正能量使者。陈默:……这朵小红花什么鬼。大成就系统:恭喜获得头衔:鬼见愁。陈默:……有没有体面点的成就。海阔凭鱼跃,破鼓任人捶。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狗狗。?
  • 冲霄一跃

    冲霄一跃

    是魔的惩罚,是仙的劫数,亦或者是谁的局?万载岁月无尽轮回,重复的剧本重复的桎梏又将如何打破……重复万载沉寂万载,时间久了大伙都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