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3900000018

第18章 能力拓展(3)

为孩子朗读时,不要认为文绉绉的语言孩子听不懂,非得画蛇添足地解释一下,实际上对孩子来讲,书面语和口头语是一样陌生的,可以一样接受的,你解释得不美,反而不利于孩子学习语言。所以在给孩子朗读的过程中,孩子如果不发问,家长就一直读下去。要知道,我们学习词汇很少是从字典上学来的,一般都是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的,家长不要总是用自己的语言破坏图书的语言,孩子的语感就是在听、说、读、写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建议大家在陪孩子阅读时,不要夹带很多个人的解说。

家长的阅读是有温度的,亲子共读的美妙就在于不管家长的普通话是否标准,在家长为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孩子感受着家长怀抱的温暖,感受着家长平和的气息,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家长对他的爱。

关于阅读交流,松居直先生有过很精彩的论述,大意是说,家长常常以为提问就是交流,比如:这本书讲了什么故事啊?语言是否优美?有什么好词好句?故事讲了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发?故事的主人公有什么特点?他身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这样的问题可以列上好几页,因为大人都是提问高手,可是孩子喜欢这样的提问吗?

可以设想一下,当你读完了一本书,正回味无穷,想找人谈论一番感想的时候,一个朋友打电话过来让你谈谈读后感,你肯定非常兴奋,会立刻口若悬河地把自己的感受跟朋友表述一番。但是如果你每次读书,这个朋友都打电话来让你谈读后感,你的阅读还会那么愉悦吗?你还会继续喜欢这个朋友吗?很多时候,我们的家长就是这样的“朋友”啊。

那我们可以和孩子交流什么呢?家长可以在阅读时停下来引发孩子的思考和表达,尽量不着痕迹地,带入性强地,不需要特别长的时间思考地,张口就来,问过了继续读,这样能保障孩子的思维和阅读体验不会断线。尽量问这种问题:“要是你,你去不去?”“公平不公平?”不管去不去,公平不公平,孩子说完了,家长接着读,别问为什么,因为家长已经起到了提醒孩子思考的目的了。家长千万不要故事读了一半,正精彩呢,忽然问:“你觉得这个人物身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人物生死未卜呢,忽然问这么一个问题,孩子一定非常讨厌,当然不想搭理家长,只会催促家长:“读呗,别问了。”即使孩子当时回答了家长的问题,这种交流也是低效的,因为他心不在焉,他更关心情节的发展。这种低效的交流还不如家长读一半借故有事走开,让孩子自己读剩下的一半。等读完之后家长可以假装好奇地让孩子讲讲后面的内容。

读书过程中和结束后,家长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互动。比如:你可以跟孩子一起复述故事,和孩子角色扮演,或者和孩子一人读一句,续写故事,改编故事,创作自己的图书。王钢老师曾在全家人一起散步的时候跟孩子一起对《绿野仙踪》的故事进行了角色扮演,简单一个小游戏,让孩子经历了对故事的记忆、理解和表现,这样复杂的心理过程,孩子却觉得轻松好玩儿,这就是很好的阅读互动。

如果家长和孩子没有时间一起阅读,也可以在各自读完以后,像两个大人一样交流一下阅读体验,三言两语的,或者是对书的评价,或者是对语言的论述,或者是对人物的认知,家长要低姿态地跟孩子沟通,而不要居高临下地提问。举个例子:一本书家长读了以后感觉故事很老套,但是语言很精彩,该怎么跟孩子沟通这个问题?“你觉得这个故事有意思吗?语言写得好不好?”这跟刚才的“好朋友”式的提问没有区别。其实家长可以这样说:“这本书我也看了,我怎么觉得故事似曾相识呢?我们是不是读过类似的什么故事,我想不起来了。”“我有一点想不明白啊,这么简单的故事,怎么可以成为名著呢?”家长要真诚地跟孩子沟通,不要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孩子完全可以认为这个故事很新鲜,他也许还能说出他认为有新意的地方,也许不同意你的说法。我们要有包容性,允许孩子跟我们有不同的阅读体验。

三、借书读,追着读,更“香”。

如果孩子能从图书馆、朋友、同学那里借到书,那就最好不过了。借来的书总是让孩子非常急切地读完,大人也是一样。

还有一个小原则,给孩子买书,千万不要一下子给他买一大堆,如果是系列书,那就一次只买一两本。如果是单本,一次买个两三本就行了。数量太多,选择的余地太大,你精心选择的书会被孩子翻了几页后就打入冷宫,道理很简单:来得太容易,所以不珍惜。

四、创造阅读氛围,让书香弥漫家庭。

我刚才说为孩子朗读,很多家长一定很崩溃,其实这种朗读多则一年,少则两三个月,只需要给孩子提供阅读的氛围就可以了。朗读可以时常进行,但并不是非朗读不读书。

当家长选择的书籍和孩子的阅读能力相匹配的时候,只需要把书放在家里的各个地方就行了。茶几上、床头边、书桌上、卫生间里,在孩子可能坐下的地方放一本或薄或厚的好玩儿的书即可。另外,如果家长想让孩子看书,那自己就不可以在舒适的地方看电视、上网,而把孩子赶到一边看书,而应该把看电视、上网的地点放到不影响孩子读书的地方,不要让孩子的阅读环境存在太多的诱惑。如果家长能或真或假,装模作样地也在孩子周围读读书,看看报,顺便说孩子一句:“孩子,我看我的书,你也看会儿书吧。”那就更好了!

总爱打麻将、做美容、逛街、看电视、打游戏的家长是没有资格要求孩子跟荷花似的出淤泥而不染,爱上读书,所以亲爱的家长朋友,当你给孩子买书的时候,也顺便为自己选几本书吧。

我很喜欢松居直先生对于阅读的比喻,他说阅读就是在孩子心中播下“幸福的种子”,让孩子幸福地度过一生是每个家长的愿望,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在孩子心中播下幸福的种子吧。

小贴士:

怎么给孩子选书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呢?

1.让孩子参与到选择图书的过程中。

2.参考网上的评价。

3.名作家的代表作品、知名图书奖项的获奖作品、优秀出版社的出版物优先考虑。

4.借书读能让孩子读起来更带劲。

5.不要一次性提供给孩子大量的书,细水长流才更好。

这样读书才有成效

“不动笔墨不读书”,书籍宜做批注,报刊杂志宜做摘抄。批注分几种:注释、批语、提要、警语等。摘抄重在养成习惯,经常翻阅。

对于孩子独特的阅读体验,家长要尊重和鼓励。多多反馈孩子的阅读行为,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到了三四年级,我会要求孩子们养成摘抄和批注的习惯,这两种习惯对语文学习非常有帮助。

就像毛泽东他老人家特别推崇的那句读书格言 “不动笔墨不读书”一样,边阅读边写下感想、疑问等,是良好的阅读习惯,既能提高阅读质量,又有利于学习和记忆。据说毛主席读书做批注做得特别仔细,反复批注,圈圈点点,甚至需要拿放大镜才能看清楚。做批注能在边读边想的过程中留下思考的痕迹,让思考更加深入,而且以后读到自己批注过的书,可以很快找到那些自己曾经认为精彩的、重要的、有疑问的、有感触的内容,并把这次的阅读体会和上次的进行对比、印证。

摘抄和批注都是为了积累语言、品味文字,是读者和文本的对话。那么,什么时候做批注?什么时候做摘抄呢?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从我个人经历来讲,书籍宜做批注,报刊杂志宜做摘抄。因为书籍字数相对较多,连贯性强,如果一遇到精彩的句子就抄下来,就会频繁打断阅读,影响阅读质量。而报刊杂志篇幅较短 、时效性强,很多时候看完了就放在一边很少再拿起来读,批注的意义不大。况且想从一堆相似的报纸、杂志中找到自己读过的某篇文章、某个观点、某段话是一件非常费劲的事情,即使曾经批注过,也很难每次都记得是批在哪一期上的。所以读报刊杂志时做摘抄是最有效也是最便捷的提高阅读质量的方法。

孩子们读的杂志,如果是文学类的,那么每一篇文章的字数都不会太多。刚开始我让孩子们做摘抄的时候,他们不太懂得甄别,一看开头写得不错,那就抄,抄完以后,发现整篇文章描写都不赖,恨不得把全篇都抄下来。这样的摘抄没有意义。那应该抄什么呢?个人认为应该抄那些真正打动心灵的文字。

摘抄可以像记流水账一样看到什么抄什么,写清楚出处甚至是时间。摘抄还可以是主题摘抄,比如环境描写的一类,人物描写的一类,心理描写的一类,深刻有哲理的语言一类等等。有的人还喜欢在摘抄的旁边再写批注,也挺有意思。

关于摘抄,重在养成习惯。我上学的时候就有摘抄的习惯。由于经常翻看,摘抄本上的不少内容我都能倒背如流。所谓出口成章,文思泉涌,往往少不了这样的积累。

我做摘抄的时候心里往往想的是:写得真好啊,我得记下来,否则我就忘了,而且再找的时候还要翻那么多杂志,麻烦!这么精彩的文字再也看不到的话,那该多遗憾啊。

这些话家长可以暗示、提醒孩子,只有让孩子也形成这样的观念,才能真正让孩子有摘抄的内驱力。

具体说来,以下几类是我自己喜欢摘抄的内容:

绝妙的动词。

在形容词和动词当中,孩子们往往喜欢去雕琢形容词,因为形容词比动词丰富多了,也生动多了。但是在摘抄的时候,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多多关注动词,因为动词往往是最能体现写作者功力的词语。“我回家把自己扔到沙发上。”这个“扔”字把一个人的疲惫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看到那些岁月如何奔驰,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句子中“奔驰”“挨过”“迎来”三个动词写出岁月的匆匆、艰难的日子、度日如年的痛苦以及希望带给人的无限欣喜,用得耐人寻味。

高明的比喻。

有些比喻出乎我们的意料,让我们觉得,啊,怎么写得这么巧妙,我怎么想不到?这种比喻句我也会抄下来。比如:“这个大孩子讲的前人的故事,像温暖的手臂搂抱着我们,陪伴我们度过被遗弃的、支离破碎的长夜。”这一定是个温馨的故事。“青春当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这个比喻写出了青春除了梦想,一无所有又一往直前的洒脱,很妙。

睿智的观点。

这类句子是比较容易发现的。要么是表达精彩,要么是它所包含的道理朴素、深刻、有意思。“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李嘉诚”这样的表达很有意思,道理不那么直白,却足够深刻。

精妙的描写。

这样的描写往往写出了生活中容易忽略的细节,读后会觉得,啊,就是这么回事儿,他怎么写得这么形象。比如:“素洁的窗帘被晨风拉开了一条小小的缝隙,清晨明媚的阳光穿过窄窄的缝隙洒进小小的屋子里来,给昏暗的视线镀上一层柔和的轮廓。细小的灰尘在明亮的光柱中跳舞。”这样细致入微的描写,画面感极强,让人忍不住叫绝。

当然,阅读本身是很个性化的事情,由于经历和感受的不同,孩子可能会被不同的文字击中,所以摘抄不必拘泥于形式,也不必拘泥于内容。只要我们能让孩子在阅读中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对语言文字保持足够的敏感,摘抄的目的就达到了。

摘抄本,可以稍厚一些,便于长时间积累。摘抄时最好写明出处和作者。闲来无事,经常翻翻摘抄本,这些语言慢慢地就会变成自己的,这就是语言的内化过程。这样的积累,比起阅读时的无意积累更刻意一些,效果也更好一些。摘抄让孩子语言丰富起来的同时,思想也深刻起来。

除了摘抄,我还喜欢让孩子们做批注,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避免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浮光掠影,不能深入。

那么孩子们怎样做批注效果更好呢?咱们先来讲讲怎么在读书的过程中做批注。

批注不仅可以是文字,还可以是线条、符号、拼音,甚至是不同的色彩。比如,现在有些孩子就喜欢用荧光笔做标志,他觉得这样更醒目。这都是个人爱好,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可以了。批注可以在字里行间,也可以在页脚或者页眉、章节的结尾处。只要孩子看得懂,又不影响他的阅读就行了。

批注分以下几种,但无论哪一种家长都可以拿来与孩子进行交流,帮孩子提高阅读质量。

注释。

阅读过程中,在字音、字义、词语出处等方面遇到困难,不管是查字典还是问家长,了解清楚了就随手标在文中,这就是最简单的批注。

孩子找家长问完字音以后,家长可以提醒孩子一句:“我们把这个读音标到书上吧,省得下次读的时候又忘了。”

批语。

批语,更多地是关注语言细节。写什么呢?写一切能想到的。读小说时人物的形象啊,写作方法的剖析啊,作者的语言特色啊,对故事情节的推测和感想啊,某处引起的联想啊,哪里有疑问或感受啊,或者觉得某处写得好、写得妙、写得臭、写得糟,都可以随手写在旁边。

批注最难的地方在于开始时孩子无处下手,不知道批注是怎么回事儿。家长可以在跟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引导孩子做批注。

跟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如果家长的文学素养过关,随便拿一本书就可以和孩子共同创作点评本了。如果家长的文学素养一般,就给孩子拿一本现成的点评本,提醒孩子留意旁边的点评。

同类推荐
  • 好方法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

    好方法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

    《好方法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共分15章,分别从美德、学习、性格、交际、修养、气质、关念、能力等方面为父母设置了一套立体式的教育方案,并通过大量的实例全方位地给家长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建议。帮助家长在教育女孩时发挥孩子的优势特征,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如何把怯弱的小丫头培养成充满自信、有个性的阳光女孩?如何把脆弱、爱哭的“玻璃美人”培养成敢于直面挫折的坚强女孩?如何让害羞、内向的女孩变得善于交际?……这一切都是父母关心的问题,而《好方法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一书将全面解答家长心中的困惑。
  • 探索未知丛书-幼儿教育

    探索未知丛书-幼儿教育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

    很多父母会说,教育孩子很累,比打仗还累。那么父母们姑且就把教导孩子的过程当做一场战役吧。这场战役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仗,父母注定只能赢不能输。因为父母的胜利意味着孩子被教导成一个合格而有能力的人,若是失败,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失败的教育方式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不言而喻,而因为失败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失败的人生更是令人扼腕叹息。
  • 父母会赏识,孩子最优秀

    父母会赏识,孩子最优秀

    本书通过作者教育双耳全聋的女儿的各种小故事及解决各种问题孩子为例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介绍赏识教育的方法,让家长在邻居式的谈话中了解赏识教育、学习赏识、懂得赏识。使家长在感动中接受赏识教育、在恍然大悟中领会赏识教育的真谛!一个个小例子,便是一种种教育理论,便是一个个教育方法!不管你是初中毕业的爸爸还是大学毕业的妈妈,只要用心,都能从本书里读懂教育孩子的方法,读懂赏识,学会赏识一切!从而改善自身心态,改变对世界的态度,改变孩子的生活与命运。
  • 101个要让孩子懂得的道理

    101个要让孩子懂得的道理

    亲爱的孩子:在我心目中,你是世界上最聪明、最优秀的孩子,我永远以你为骄傲。有时候,我真希望你永远不要长在,永远快乐、无忧无虑。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你将要长大,将要独立面对人生——你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我的庇荫下。我开始担心你那副孱弱的双肩将来如何能撑起自己的一片蓝天,我担心你那颗懵懵懂懂的心如何能理解父母的苦口婆心与老师的严厉训导。于是,我想传授给你一些成长智慧与人生哲理。空洞的大道理与说教是豪无意义的——就如当年我逆尔我父母的敦敦教诲一样。今天,我要像儿时讲故事一样,用一则则生动的故事,来阐释一条条成长智慧与人生哲理。
热门推荐
  • 冥王大人,放过我

    冥王大人,放过我

    “瑶瑶快起来啦!都十点了,你个猪!”顾瑶这才从被窝里慢悠悠的伸出脑袋“亲爱的蓝蓝~你让……
  • 种缘空间

    种缘空间

    医药世家和爷爷相依为命的大小姐,报仇之后本以为一切都结束了。没想到睁眼竟然成了穿越人士,还穿在了一个不能修行的小乞丐身上,这吃不饱穿不暖的差距也是没谁了。咦,等等,这跟着穿来的手镯是咋么回事?这开启的种缘空间是咋么回事?哇塞不愧是开挂的穿越人士,开空间,种药材,收神兽,涅槃体,想不当主角都不行哇。女主是我,那男主呢?别急,慢慢看吧~本快乐爽文你值得拥有~~
  • 承泣

    承泣

    在这世上,总有一些爱情,是生不逢时的,只能偷偷藏在心脏拐角的缺口里,连痛,都要很小心……四月,总会怀想起一些久违的人,心事如小小的洄游生物,潮流而上,寻找最初的感动。四月,总会有些早已尘封的故事,跳跃如落在掌心的阳光,重又清晰,温暖遥远的回忆。
  • 幼官图

    幼官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恋旧城

    恋旧城

    时间在岁月的长河里慢慢,慢慢的消逝……很久很久以后,我还会不会记得那时的你;或许在那时的盛夏,我就已经死去,仅剩下了躯壳,而那灵魂将化作羽毛,随风飘荡……恋旧城,恋故人,恋死去的自己。
  • 魔鬼反派之和硕

    魔鬼反派之和硕

    当好朋友为了救她,在急救室内抢救的时候,她怨恨这个世界!她被魔鬼反派天道选中,只要她答应,好朋友就会好起来。如果她不答应,好朋友就会因为救她而变成植物人或傻子!她答应了!她说的不在乎任何人,却将人们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敌人,她可以将一个人折磨到崩溃,只因是她的敌人。第二类,陌生人。她对陌生人总抱有一定程度的忍耐。第三类,亲人。不管和她有没有血缘关系,那些对她好的人,她都会记着,她称真心对她好的人为,亲人。她是一个魔鬼反派,是主角的磨刀石,但磨刀石太硬是会把刀磨断的!主角不一定是好人,他们只是幸运的被上天眷顾!反派也不一定是坏人,他们只是被上天抛弃的棋子。且看和硕如何当好一个反派!
  • 我家密室通天庭

    我家密室通天庭

    嫦娥、三圣母下凡!聂风家成为仙女公寓!所有的人必须听他的,聂风结识了无数的神仙!炼丹药、制法宝、修仙术,聂风在都市踏上了一条修仙路!更有无数美女纷纷而来……
  • 成就最好的自己

    成就最好的自己

    看一个人的优劣,人们通常只看他的成绩和表现,其实“功夫在诗外”,性格与品格才是影响少年成长的关键因素。今天的少年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如“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衣着打扮没有学生样、责任感不强、不善沟通、抗压力和抗挫折能力差等。本书包含了如何与他人交往、怎样处理人生中遇到的坎坷、怎样高质量地学习方面的内容。少年们尽早发现和解决自身性格上的缺陷,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素质,还能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走进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最终都成就最好的自己。
  • 兄台你马甲掉了

    兄台你马甲掉了

    (别名:神仙也要谈恋爱、组团下凡搞事情)一群神仙嫌天界太无聊了,提前把五百年的工作量做完了。然后某上神组织了一场下凡活动,组团搞事情。一句话总结:一群特别擅长搞事情的神仙,下凡体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