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7100000012

第12章 陶湘藏书聚散两匆匆(1)

翦摇安

在津门众多私人藏书家中,陶湘先生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藏书多达30万卷,可谓汗牛充栋,而且集于自身,又散于自身,从聚到散仅仅三十年,可谓聚散匆匆。因此,他的藏书经历很值得研究。

一、家世生平

陶湘字兰泉,号涉园,江苏武进人。生于清同治九年七月十七日(1870年8月3日)。先祖为西汉开国愍侯陶舍、汉景帝时宰相陶青的后裔、东汉徐州牧溧阳侯陶谦。陶谦之第47世孙陶人群(匏宇)官至福建邵武知府,明万历年间,因与常州名儒刘养心联姻乃迁居常州,陶湘为迁常后之第10世。祖父陶世赞,官至候选州同;父陶恩泽,为世赞之第三子。陶湘的大伯陶锡番无子,以二伯陶锡祺长子陶泗为嗣,因而陶湘又入嗣二伯锡祺(注),10岁时即随锡祺至山东恩县任所读书,对锡祺在任内作为及经历耳濡目染,深受教诲,故为其后创业为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师从在锡祺处寄居的族兄陶钧考览六经,通明好古,博闻强识,剖谬判疑,为以后校勘刻印古籍打下坚实基础。

光绪十五年(1889年),20岁的陶湘补大兴籍博士弟子员生,次年又以大兴县学生员资格保送至鸿胪寺序班,并保准咨寺到官,从此走上仕途。

光绪十八年(1892年)23岁,由鸿胪寺班改官同知,捐五品职衔,投效山东黄河河工,因治河成绩突出,经山东巡抚福润保奏,并经光绪谕准,被分发浙江候补知府,荐升道员,并加三品衔,在浙江、直隶两省候补。历任京汉铁路北路养路处、机器处总办,京汉铁路行车副监督,查办江西、安徽铁路委员等职。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秋,京汉路黄河桥竣工,十二月,京汉铁路全线告成,经盛宣怀、袁世凯、张之洞合奏保奖励二品衔。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邮传部成立。陶湘因与同乡、尚书兼商约大臣盛宣怀(1844—1916年,字杏荪,一字幼勋,号次沂,又号补楼,别号愚斋,晚年署止叟)为“忘年交”故,被调到邮传部任京汉铁路全路副监督。

宣统元年(1909年)40岁,诰封资政大夫。鉴于外强入侵,国事日衰,朝廷腐败,民不聊生,陶湘想退出官场,后经盛宣怀委任为上海三新纱厂总办,从此退出政界。民国五年(1916年)袁世凯复辟时,希望陶湘出山相助,虽然袁对陶有多次举荐之谊,但陶湘仍婉辞未就。

辛亥革命后,实业、金融界逐渐为世所重,陶湘以“精覈廉能”先后被公推为招商轮船局及汉冶萍煤铁矿等处董事、财政部荐任上海中国银行监理官、公举山东峄县中兴煤矿公司董事、天津裕元纱厂经理、山东鲁丰纱厂常务董事、天津中国银行、重庆中国银行、上海交通银行、北京交通银行总行代总经理等职。

民国十五年(1926年),陶湘应国立故宫博物院管委会委1、故宫图书馆馆长傅增湘(1872—1950年,字沅叔,或署书潜,晚号藏0居士)之聘,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专门委员,成为专门鉴定殿版书的专家。同时应聘的还有陈垣、张允亮、朱希祖、卢弼、余嘉锡、洪有丰、赵万里、刘国钧、朱师辙等九位著名学者。而陶湘是十位委1中唯一来自金融界的委员。当时陶公已年近花甲。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63岁,陶公谢职家居,致力纂述工作。自民国十五年(1926年)开始担当故宫图书馆编订之任,编纂殿版书库存目,历时七年。

陶公于民国初年赴北京,民国十一年(1922年)迁居天津。他的藏书、校刻书活动大都在京、津两地展开。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由天津迁居上海。民国三十九年(1940年)初,夏历乙卯十二月三十日除夕病逝,享年70岁。

二、广聚善本

陶湘大半生从事实业和金融业,在争逐利场之余暇,寄情于图书,因而被称为商场世俗之雅人。陶湘兄陶珙(字矞如,民国四年河南政务厅长)、弟陶洙(字心如)与陶公都有藏书之好,兄弟间时常展卷摩挲,从中获得极大乐趣。陶公说:“生平于缥缃外,无他嗜。”(陶湘长子陶祖椿等编《陶公兰泉行述记略》)后来他又与好友荣厚(满族,字叔章,伪满银行总裁)同入近代藏书家、校勘家缪荃孙(1844—1919年,字炎之,又字筱珊,号艺风)门下,在缪先生指导和影响下,极力购藏、校勘和复校旧本。尤其结交傅增湘、罗振玉等藏书家后,更是受益匪浅。光绪末年,陶公开始广泛收集明人集部及清代野史之类书籍,旁及抄本、校本,上溢宋、元本。一旦遇到孤本、善本,不计价格,一律收购珍藏。

为了收集宋版精品,陶湘不仅在京津两地书肆访求,而且还向南北方书贾求购。数年之后,陶公收藏宋版精品达四十余种。其中《尚书孔氏传》等23种原为德化木犀轩李盛铎所藏。收藏到宋代刊本《百川学海》之后,陶公便给自己的书斋取名为“百川室”。此外,他还收藏了北魏墓志中的珍品、元刻本、明抄本。如元代花溪沈氏本《松雪斋集》、天顺本《陈刚中集》等,均为罕见之珍本。

由于宋代版本存世有限,且价格昂贵,计页论值,购求维艰,陶湘将藏书范围逐渐扩大,开始着眼于明代名家精刻和清代内府刻本。这在今天看来,是极具眼光的。因为历史进入民国时期,宋元版书存世可数,价格高昂,极不易聚集,而明清时期刻本存世尚多,且不被当世人所重视,价格相对低廉,故收集较易。历史证明,陶湘的几类专藏,如今均已跃然于善本之列了。

到了陶公40岁时,其藏书已相当丰富。他将藏书室取名为“涉园”。晋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有句“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想陶公取“涉园”二字为室名,一是慕陶渊明之隐逸,二则是表达自己与书为伍,与书为伴的志趣。傅增湘先生在《涉园藏书第一编·序》中说:“昔人评竹垞、渔洋之诗,以为朱贪多,王爱好,若兰泉收书之癖,殆兼斯二者。”可见陶湘藏书与清文学家朱彝尊(号竹垞)、清诗人王士祯(号渔洋)二人之诗异曲同工,既贪多又爱好。

据傅增湘《故宫殿本书库现存目题辞》记载,陶湘涉园藏书总数多达30万卷。傅先生评价说:“武进陶兰泉先生藏书极富、刻书尤多,世无不知涉园者。”(傅增湘《涉园藏书第一编·序》)当时的陶氏涉园藏书已闻名遐迩,其本人也已跻身于大藏书家之行列了。

台湾苏精先生在所撰《近代藏书三十家》中评论陶湘藏书时说:“他为人乐道的书癖:第一不重宋元古本,而以明本及清初精刊本为搜求的大宗;第二是嗜好毛氏汲古阁刻本、闵氏套印本、武英殿本、开化纸本等,所藏都是海内一时之冠;第三藏书讲究完美无缺,尤其重视装潢的美观。”苏先生的评论是十分精审允当的。

以下分述陶湘收藏的明版、毛刻、闵刻、殿版及“陶装”情况。

(一)明版

明代正德、嘉靖、万历三代刻书最盛,形式亦丰富多彩。万历之后,明版在版画艺术上成就尤为显著。

傅增湘先生曾对陶湘说,如果能搜集到一百部明代嘉靖时期的刻本,他愿题“百嘉斋”匾额相赠。数十年之后,陶公宏愿得偿。由于他的穷搜博访,涉园藏书中的明版书已多至千余部,其中嘉靖本一千余部五万余卷。而且“自洪武以迄崇祯,号为嘉椠者,大略咸具”(傅增湘《涉园藏书第一编·序》)。真可谓洋洋大观了。

陶湘收藏的明版精善品种有:抱经楼藏极罕见的张佳胤本《华阳国志》、极少见的如隐堂本《洛阳伽蓝记》;完整无缺页的嘉靖李默本《南痈志》;号为难得的杨维聪刻《嘉靖山东通志》和薛应旂刻《嘉靖浙江通志》;稀有的嘉靖马氏本《齐民要术》;号称海内孤本的碧云馆活字本《鶡冠子》;明初本题《漫叟文集》;最罕见的湛甘泉校本《元次山集》;活字本外殊不多见的锡山安氏本《颜鲁公集》;行款与东雅堂本同、极精湛的奇书《昌黎先生集》;少见的弘治张准本《李昌谷集》以及精美初印的正统袁旭本《宛陵集》等。

傅增湘披览涉园明版藏书后不得不赞誉说:“清芬古墨,触目琳琅。鉴别之精,搜采之富,有推倒一时豪杰之概。”(傅增湘《涉0藏书第一编·序》)

(二)毛刻

明代毛晋的汲古阁刻本,简称“毛氏刻本”或“汲古阁本”,始于晚明天启,清康熙时犹有刻书存世,是中国雕版史上由明入清的代表。

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江苏常熟毛晋(1599—1659年,初名凤苞,字子久。后改名晋,字子晋,号潜在。以字行),用毕生精力刊刻流传了许多古籍。藏书八万四千余册,多宋元刻本,建汲古阁等藏书楼而储之。又因毛氏所刻各书版心下多刻有室名“汲古阁”三字,世称“汲古阁本”。毛氏藏书极丰富,苏州、常州一带流传有“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书于毛氏”(叶昌炽《藏书记事诗·毛晋》)的谚语。自明万历至清顺治初的四十余年中,毛氏刻书六百余种,刻书板片达109567块。毛晋是历代私家刻书最多者,是名副其实的杰出的出版家。曾校刻《十三经》、《十七史》、《津逮秘书》、《六十种曲》等。因为毛氏刻书多、流传广,故有“毛氏之书走天下”的誉称。谁知好事变坏事,唯其多,得来容易,所以当时的好古藏书家并不重视“汲古阁本”的收藏。直到百年之后,清道光年间有人编辑了《毛氏书目》,后又有顾湘《毛氏校刻书目》和鲍芳谷《汲古阁刊版存亡》二书,藏书家们才开始即目求书,搜集毛氏刻本。

陶公在收藏“汲古阁本”的数十年中付出了极大的辛苦,他遍访并委托京、沪书林好友代为搜罗,共收藏到五百四十余种,为顾湘《毛氏校刻书目)总数的十分之九,堪称毛氏汲古阁本收藏之冠。其中珍本有《十三经注疏》、《十七史》、《文选李善注》、《六十种曲》等。《十三经注疏》,初印、宽大、每经之后均有长方木记、篆隶不一,又有钱谦益等序,实为罕见。《十七史》,开花纸宽大精印,有钱谦益序,曾为莫郘亭所藏,海内仅见。《文选李善注》为毛晋据宋本重雕本。《六十种曲》为毛晋订正汇刻我国古代篇幅最大流传最广的戏剧作品集。

为什么陶公特嗜“汲古阁本”?他在所编《明毛氏汲古阁刻本目录》中作了回答:“毛氏雕工精审,无书不校,既校必跋。纸张洁练,装式宏雅。”

(三)闵刻

明代闵齐伋、凌"初的“闵氏套印本”,通称“闵刻书”,是在同一页上由几种颜色合印而成的一种印刷品。

明天启年间,浙江吴兴的闵齐伋、凌"初两家合作刻书。闵氏刻书多用朱、墨二色或朱、墨加黛、紫、黄五色套印。凌氏汇辑名家诗文,以色彩评批圈点而刊行,目的在便于初学者识别途径、区分段落。由于闵氏刻本多属士子读书内容,所以被时人所重视。闵、凌两家所刻书通称“闵刻书”。其书白纸精印,行疏幅广,光彩夺目。为数百年前中国印刷史上独步世界之技术,在中国印刷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由于套印本色彩精美而受欢迎,从明代起,套印技术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套印的书籍也愈来愈多。

缪荃孙在谈论闵版书时对陶湘说:“若闵版所采皆宋、元、明以来名家绪论,乌可一概抹杀,方今文运否蹇,稗贩新学说者,动言:凡百古籍皆当拉杂烧之,而海帮人士通晓中国文字者,则又不惜悬重金以求,捆载而去,殊可痛也。予老矣,恐不及待。君爱书若性命,故于论闵版而发所慨。”(陶湘《闵版书目·序》)缪先生的话,深深地打动了陶湘,为了挽救民族遗产,免于沦入异域,他时时留意购藏闵版书,积三十年之力,共得书132种110部。不仅如此,陶湘在收藏闵版书时还力求版本精良。“遇重出而印本较前尤精美者,展转抽易,至再至三,极意线装,耗金无算”(陶湘《闵版书目·序》)。真是优中选优,精益求精,其不惜耗费金钱,正可见陶公藏书之认真精神。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陶湘编撰《明吴兴闵版书目》共145种117部,其中涉0所藏书目137种110部,知之见之而未得的书目8种6部,并在汇编总目时略记评点、编辑、序跋、校勘、绘图人等。傅增湘序中有:“闵版无总目,闻前辈言多可指名者大都一百三四十部之间,今涉园竭三十年之力荟集百有十部,可谓富矣。”

涉园所藏精善本还有:五色套印《文心雕龙》,四色套印《南华经》、《世说新语》、《战国策》、《国语》等,三色套印《诗经》、《读风臆评》、《春秋公羊传》、《春秋#梁传》、《弈薮》、《楞严经》、《楚辞》、《苏文嗜》、《苏长公合作》、《古诗归》、《唐诗归》、《唐诗绝句类选》、《会稽三赋》等。尤其是绘图戏曲小说《艳异编》、《红拂传》、《董西厢记》、《西厢记》、《琵琶记》、《明珠记》、《邯郸梦》、《牡丹亭》、《南柯记》、《红梨记》、《绣襦记》、《幽闺记》更是极为罕见。

(四)殿版

清代的官刻本称为殿版,因刻印书籍的机构设在武英殿,故又称“武英殿本”。殿版刻工精整,印刷优良,在历代刻本中别具面目。所以除经史外,多为官书巨帙。

陶湘在殿版书中尤其喜爱开化纸印本。清朝初年浙江开化产制的开化纸,纸洁如玉,色白光滑而坚韧细密,凝墨如漆,殿版一般多用开化纸,书品宽大,刻印精良,纸墨考究。

同类推荐
  •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中国文学史上的传奇,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她终其一生,横空出世地来,旁若无人地活,听天由命地走。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一生,她说过许多的话,有些被时光淡忘,模糊不清,唯独这句,清醒明透,不离不舍。离世的那一天,她穿着一件赭红色旗袍,这是她留给世人,唯一的念想。她,就是民国奇女子张爱玲。
  •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三)

    本套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的中出类拔萃者。
  • 胡乔木与毛泽东邓小平

    胡乔木与毛泽东邓小平

    胡乔木自1941年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到1981年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做出对毛泽东历史功过的评价,与毛泽东直接渊源有40年。他最初是毛泽东的学徒,后成为其得力助手,并且是可以诗词唱和的文友。胡乔木也是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得力助手。在1975—1982年这个历史转折年代,胡乔木大力协助邓小平做了许多工作。
  • 李嘉诚大全集

    李嘉诚大全集

    他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他是全世界华人的榜样,他是华人首富。李嘉诚,这个在华人世界里响当当的名字,在风云变幻的商海里,给我们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商业神话,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以李嘉诚的家族史开篇,详细讲述他随家人逃难到香港,从一无所有成长为一代华人巨富的传奇经历。全书不仅介绍李嘉诚的行事风格,还写出了他的管理思想、投资理念,力求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李嘉诚呈现给读者。
  • 环球艺术朝圣

    环球艺术朝圣

    《环球艺术朝圣:世界著名艺术家和艺术的故事》主要内容简介:在璀璨的艺术星空中,闪耀着无数著名艺术家的名字他们留给人类一笔笔宝贵的艺术财富,而广大青少年读者应予以继承,而且将从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暗夜妖娆我为尊

    穿越之暗夜妖娆我为尊

    虾米?木有死?居然狗血的穿越了?还年轻了。可是为毛给我穿越到这个狗不拉屎,鸡不生蛋的地方?还要自己打杀野兽度日。更过分的是为毛自己的异能木有了?连吃个野味也要吃生的?终于有个两条腿的活物了!靠!!这到底是什么地方?为毛还有会说话的怪物?呜呜~~偶不干了!偶要回家,偶要找偶最亲爱的。。且看一个现代都市的基因变异战士,重生穿越到魔兽世界里如何绽放妖娆故。有血有泪,有悲有喜,有搞笑,也有叛逆。还有残酷和无情,到底是谁俘虏了谁,谁驾驭了谁,一切尽在穿越之暗夜妖娆
  • 绝色王爷来镇宅

    绝色王爷来镇宅

    她东方星回,一缕异世来的跳脱间谍务工人员的魂魄。一朝穿越,以为能在这小乡镇种种地,做做小生意,潇潇洒洒快活一辈子。可谁想,本家那边有个妾室作妖,谋她财,害她命?这能忍?于是星回回到本家,斗妾室,虐渣亲,新立本家,创下新的商业地界。她又以为,就可以如此坐在金山银山上,钓钓美男,过过神仙日子了,可谁知,这钓来的美男,是个王爷!还好死不死是那种封号一串,名头无数,受百姓爱戴,受官场拥护的帝王人选。星回知道这下要遭,正要偷摸溜走的时候,帝都皇帝一道诏令下来,她无奈,只得提气提神,随着美男王爷入京斗皇帝。最后皇帝倒了,美男成了九五之尊,星回十分满意,以为自己又又又可以逍遥快活去了。谁料美男反水,要让自己给他镇后宫。星回表示,老娘不伺候,溜了溜了。龙以上的人,这才反应过来,什么镇压后宫,无非就是想让她做自己皇后,又拉不下面子开口,只能亲身“下场”哀嚎道,“娘子再钓我一次!”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昨夜星辰误入流萤

    昨夜星辰误入流萤

    昨夜星辰误入流萤,如烟花绚烂,而转瞬即逝。
  • 道非凡记

    道非凡记

    你所认为的并不是真的,你其实就是书中的任务。生死尽在笔下
  • 快穿之宿主她不走寻常路

    快穿之宿主她不走寻常路

    谭安安表示,就吐槽Boss大人的扣搜,正好被Boss大人的狗腿子谭晨(谭安安弟弟)听见了。于是......她正好成为余秦的小白鼠---系统001的宿主。001表示,她的宿主不按套路做任务,话说是不按套路,但是为什么这些大佬纷纷败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宿主很高冷我有点方

    快穿之宿主很高冷我有点方

    乔苏患有先天性感情缺失症,被父母丢弃在孤儿院,她很幸运当天就遇到了愿意抚养她的人,抚养她的那一家人有很大很大的势力,而且那个家里还有一个比她大三岁的男孩儿。但很不幸,抚养她的那对夫妇没几年就因为某些事故去世了,然后她就与那个男孩相依为命。可是最后男孩也要离开她了。她第一次感觉到什么叫做伤心。天无绝人之路,有一个自称是系统的东西找上了她,从此她便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乔苏之所以答应是有两个条件,第一个就是帮她复活那个男孩,第二个就是帮她治好她的感情缺失症。“见到你第一眼的时候,心跳就加速了。”“这种感觉很微妙。”“我,贪恋。”——乔苏可这一切其实都是一个巨大的阴谋。
  • 异世医嫂

    异世医嫂

    女主:木潇潇在穆潇潇准备接手集团的前一天夜里,被人害死,但是灵魂却在家里停了两日,两日内她受到了所有的打击,原来自己的妹妹穆莹莹是自己父母捡来的,想着好与自己做伴,一切都还好,但是在得知自己要接手集团的时候还是对自己下了手,而父母显然知道事情的真相,但他们不想在失去一个女儿了,这些年早就把穆莹莹当成了亲生女儿,想到自己已经不在了,而穆家就穆莹莹一个女儿了,对自己父母肯定也会很好的,随后就释怀了,然而就在她放下那一刻自己的灵魂便被一道光吸走,醒来的穆潇潇穿到了同名同姓的农村女孩木潇潇身上,生活在富裕家庭的木潇潇如何在异世生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