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38100000014

第14章 淡泊名利,达人之性(5)

5.蓟门烟树

“ 蓟门烟树”碑,立在德胜门外五里的土城边。因为古燕国都城叫蓟,故此处叫蓟门。这里历史上曾有“烟树”的景观。

6.居庸叠翠

古时居庸关范围包括全部关沟峡谷。下端沟口叫下口或夏口,也叫南口。关沟曲折而上。经居庸关、上关,直达北口──八达岭。北沟是北京北部燕山山脉的缺口,山谷中峰峦叠嶂,林木葱郁,山花烂漫,层林尽染,山水明媚,景致非凡,“居庸叠翠”碑就在此谷中部的叠翠山上。

7.金台夕照

金台,即黄金台。原指公元前三世纪,燕昭王为礼贤下士所置之土台,上面放着千金,聘请天下名士。目前有金台七八处。乾隆皇帝曾把石碑立在朝外,原苗家地教场东边半里的土丘上。1935年出版的《旧都文物略》中,还能见到石碑倒卧的照片。现在无任何遗迹了。

8.卢沟晓月

卢沟即永定河,古来交通要津。金世宗于1189年下令建桥,明昌三年(1192)落成,命名广利桥。桥如长虹,11拱券门,4个华表,望柱上雕有大小石狮485个。桥长266米,宽9米。古时交通不太方便,京城距此约是半天的路程。送别京门,打尖住宿,来日早行。鸡鸣上路,尚见明月当空,大地似银,“卢沟桥上月如霜”。于是“晓月”意境名传遐迩。

陶宗仪耕田读诗书

◎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林逋

陶宗仪(1329—约1412),字九成,号南村,浙江黄岩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著作除《辍耕录》外,有搜集金石碑刻、研究书法理论与历史的《书史会要》9卷,汇集汉魏至宋元时期名家作品617篇;编纂《说郛》100卷,为私家编集大型丛书较重要的一种。还著《南村诗集》4卷、《四书备遗》2卷,以及《古唐类苑》、《草莽私乘》、《游志续编》、《古刻丛钞》、《元氏掖庭记》、《金丹密语》、《沧浪棹歌》、《国风尊经》、《淳化帖考》等作品。

陶宗仪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学者,出身于教育条件较好的家庭。少年时的陶宗仪便十分聪颖,熟读四书五经。

元至正八年(1348)三月,20岁的陶宗仪去考进士,因为议论政事而落第。八月,被朱元璋称为“乱元第一人”的方国珍在路桥起义,元江浙参政发兵征讨。陶宗仪为避兵祸,随父到杭州、上海一带游学,向名儒张翥、李孝先、杜本学习经文诗词,接着入赘到了松江都漕运粮万户费雄家,与妻子费元珍在松江(今属上海市)泗泾南村买地筑草堂,开学馆教授弟子,课余垦田躬耕,过着“四时有耕钓蚕收之营,晨夕有读书谈道之乐”的田居生活。他从此不思科举,专心读书授徒,各类古书无所不窥,天文地理、阴阳算术无所不学。

元朝的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泰不华、南台御史丑闾曾先后推荐他做行人、校官,都被他谢绝。割据苏州的张士诚也曾邀请他出来襄助军机,他也没有接受。朱元璋统一中国后,洪武四年(1371)与六年(1373),朝廷两次下诏征用儒士,知府两次举荐陶宗仪,他均以自己生病为由推辞掉了。他说:“为巢父,为许由,为严子陵,击壤而歌,以为太平之草民,不亦可乎?”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十分赞赏他的学问人格,史书也称赞他“立身之洁,始终弗渝,真天下节义之士”。

后来,有司再三邀聘陶宗仪为教官,他勉强赴任,不久仍回松江,授徒自给。洪武二十九年(1396)三月,率诸生赴南京礼部,学生考中甚多,朱元璋赐钱钞于陶宗仪。

陶宗仪在写给当时文学家杨维桢的《次韵答杨廉夫先生》诗中写道:

移家正在小斜川,新买黄牛学种田。

秦赋不骑沙苑马,怀归长梦浙江船。

窗浮爽气青山近,书染凉阴绿树圆。

乐岁未教瓶有粟,全资芋粟应宾筵。

这首诗描绘了田园风光的秀丽,洋溢着耕读生活的喜悦之情,也如实地表达了陶宗仪清贫的状况,叙述了青黄不接时暂时以芋粟充饥的简朴生活。后来有位画家还把他们的新居、家人、纺车、石碾、农具以及猫狗、鸭等一一绘入画幅,画成了《南村图》。

◎故事感悟

陶宗仪拒绝元朝高官、农民起义政权及明王朝的多次征召,拒不出仕,只以耕田、教书、读书、著述为乐,体现了不慕名利、清高自守、一心治学的品德。正因为他有如此淡泊的品性,又勤奋不辍,所以才有了《辍耕录》等几十部著名作品的问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

◎史海撷英

方国珍起义

方国珍(1319—1374),浙江黄岩(今台州市)人。《明史·方国珍传》载:方国珍“长身黑面,体白如瓠,力逐奔马,世以贩盐浮海为业”。元至正八年(1348)十月,方国珍在台州率众起义,先后攻占台州、温州、庆元(今宁波)。至正十五年(1355)攻占昌国州(今舟山市),时有义军20余万人,战船1300百余艘,成为威慑元朝的强大力量。

方国珍把舟山作为重镇,亲自镇守。在舟山实行“保境安民”政策,鼓励百姓发展生产。方国珍义军驻舟山达12年之久,在这期间,舟山渔盐业有较大发展,船舶修造业更加兴旺。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冬,朱元璋部攻庆元,守将徐善开城出降,方国珍急回舟山部署抗战。朱元璋命汤和、吴桢率大军穷追,方国珍折大将两员,失战船25艘。方国珍不忍百姓遭战争之苦,愿呈降表。

方国珍“保境安民”,使百姓得到实惠。方国珍离舟山时,上千人阻道,求他留在舟山。明太祖朱元璋为此感动,据《明史纪事本末》载:“太祖叹曰:‘方氏未必无人,我何必苛求?’”“太祖厚遇国珍,赐第京师,宴功臣次。未几,授广西行省左丞,奉朝请。”

◎文苑拾萃

《辍耕录》

《辍耕录》是有关元朝史事的札记,又名《南村辍耕录》,30卷,陶宗仪著。陶宗仪耕作之余,随手札记所得。元至正末年,由其门生加以整理,得其中精粹580余条,分类汇编成书。“凡六合之内,朝野之间,天理人事,有关于风化者,皆采而录之”。这部书记录了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料,有掌故、典章、文物,还论到小说、戏剧、书画和诗词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史料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尤其是上海地区的社会状况有一定的价值。作者对元代掌故、典章制度十分熟悉,尤其对元末东南地区农民起义状况多为耳闻目睹,因而所记较真实。

薛瑄屡辞官位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

薛瑄(1389—1464),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今万荣县)人。明代思想家,著名的理学大师,河东学派的创始人。由于他曾在朱熹的白鹿洞讲学,深受欢迎,所以人们尊称他为“薛夫子”。进士出身,曾任大理寺正卿、礼部侍郎、翰林院学士等职。晚年辞官居家讲学、著述。

薛瑄,明永乐十九年(1421)中进士,宣德年间授为御史,英宗正统初年被举为山东提学佥事,英宗天顺年间进入内阁参与机务。后来面对石亨、曹吉祥等人乱政,他心中愤懑不平,借口有病要求辞官。石亨前来探望,并对薛瑄说:“先生如果实在不愿留下,我可以为你启奏皇上,给你一份皇帝的‘敕书’,有了它就可以在家设立学塾,教导子弟,还可以靠它来维持生活。”薛瑄说:“过去许衡离开朝廷时,元世祖亲自赐予敕书,让他去教书。而许衡却把它挂在屋里房梁上,始终没有给别人看过,等他死后人们才发现。我要是靠它来维持自己生活,那不辞官岂不更好?”

几个月后,一次朝廷中议论要派遣使节到西域寻求狮子,薛瑄很不赞成,上奏不被采纳,又见石亨这样的人在朝中窃权乱政,自己不能有所作为,于是再次以疾病为理由恳请辞去职务。英宗虽然重视他的学问,但看他年事已高,就批准他退休。退休获准,薛瑄立即出城。当到达直沽准备登船时,遇上风雨,舟不能行。全家人被困在那里,粮食也没有了,到了中午还吃不上饭,而薛瑄还在那读书不停。他的儿子薛淳说:“人家都在好好做官,没人要求退职。而你偏要退,现在困在这里怨谁呢?”薛瑄听了儿子的埋怨不以为然,冷静地说:“我的身子虽然被困,但我的心情却得以通达顺畅了。”

◎故事感悟

薛瑄自知无力改变朝廷局面,便一再辞职。他躲避浊乱朝廷的举动虽略显消极,但却表现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孤介傲岸的性格。他不知风雨、饥饿,以潜心读书为乐的行为更表现了他的超脱之态。

◎史海撷英

薛瑄廉洁

明宣德三年(1428),薛瑄被朝廷任命为广东道监察御史,并监理湖广银场。朝臣们纷纷祝贺,薛瑄仅以岑参的诗句“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相应答,表明自己不谋私利的决心。湖广银场沅州是明代造币基地,监管银场之职没有不发财的,人皆视为肥缺。薛瑄到职后,当地官员和豪绅竞相备重礼拜望,以寻求庇护,薛瑄却一律拒之门外,并在寓所的照壁上题诗明志:“有雪松还劲,无鱼水自清。沅州银似海,岂敢忘清贫。”在任期间,他明察暗访,肃贪正风,罢黜污吏,决不手软,政绩卓著,名声颇高。

◎文苑拾萃

送杨瑗尉南海

(唐)岑参

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

楼台重蜃气,邑里杂鲛人。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

杨鼎不贪富贵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杨鼎(1408—1485),少年家贫,好学上进,每日手不释卷。宣德十年(1435)参加乡试,得中第一名。正统四年(1439),杨鼎先是会试夺魁为会元,继而殿试又得中榜眼,授翰林编修。成化十五年(1479),有人弹劾他“非经国之才”。于是,杨鼎一再上疏请求归乡,终于得到宪宗的批准,于当年十二月致仕。杨鼎居家,冠婚祠祀皆遵古礼,其家法为当地缙绅所推宗。又建造“静善书院”,聘请名师为本乡子弟教书。遇到岁饥,则捐出所有积蓄,以救济亲旧。著有《助费稿》20卷。

杨鼎,明正统至成化年间曾任兵部尚书。早年,他在乡试中获第一名以后,就去南京国子监学习。

他从湖广老家来到南京,不带一个僮仆,自己一面刻苦攻读,一面还要做饭。当时国子监的负责人陈敬宗考察了他的学问与品行后,对他很是赞佩,感慨地说:“杨鼎一个人闭门读书,品行端正,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忍之苦,说他像颜渊那样‘一箪食,一瓢饮’也不算过分啊!”

当时有一个任知府的官员得知杨鼎的情况后,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杨鼎推说没有告知父母,加以拒绝。这个知府就托杨鼎的同乡、兵部尚书徐琦去和陈敬宗说:“杨鼎的家里是很清贫的,而这位知府大人家很富,杨鼎父母知道后,对这门亲事肯定会满意的。”陈敬宗就去劝杨鼎,让他接受这婚事。杨鼎说:“孔子弟子原宪,蓬户褐衣蔬食,而他自己不减其乐。这样的人生活虽贫穷,但在精神和道德上是富有的。猗顿经营畜牧、盐业,10年之间成为富商,这样人虽富,却缺少道德。我怎么敢贪求富贵呢?”听了这番话,陈敬宗更敬佩杨鼎的节操了。

◎故事感悟

杨鼎在艰苦的生活中能以古代贤人为榜样,不求金钱,不攀附富贵,勤奋读书,只求学问之精进、品德之修养,实在是难能可贵。

◎史海撷英

杨鼎“十思”

杨鼎在任户部侍郎时,恐怕自己不胜任此职,特书“十思”于座位一边,用以时时提醒自己。这“十思”一直被儒者奉为至理名言。这“十思”是:气量要思宽宏,受到冒犯要思忍耐,辛劳之事要思先行,功劳要思谦让,就座要思在下首,行走要思在别人之后,扬名要思收敛锋芒,禄位要思不厌卑下,守节要思有始终,退职要思以早为好。

◎文苑拾萃

《论语》(一则)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不受荐举的关中大儒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

李颙(1627—1705),明末清初人,字中孚,号二曲,又号土室病夫,陕西盩厔(今周至)二曲镇二曲堡人。幼时家贫,挖菜拾柴的空闲,也手不释卷。1673年主讲于关中书院,又在雁塔、富平等地讲学,力主讲学自由,认为“立人达人,全在讲学;移风易俗,全在讲学;拨乱反正,全在讲学;旋乾转坤,全在讲学”。对于学问,他主张各取所长,重视实学,反对空谈,提倡明体适用。由于其在理学上的造诣,被称为“海内大儒”。

李颙是明清之际的哲学家,年少时他家里贫穷,没有老师教授,但仍然自学经史诸子以及佛、道之书。他曾在江南讲学,门徒甚多,后主讲关中书院。

清朝建立以后,康熙帝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即位后颁诏天下,命有司举荐才品优长但又不愿出来为官的明朝遗老,以便重用,使他们为国效力。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陕西总督鄂善举荐了李颙,而李颙自称废疾,长卧不起。他连续八次上书,对聘请坚决不受,让康熙碰了个不大不小的硬钉子。尽管如此,鄂善等官员们仍然按照康熙的旨意,不断地去看望李颙,以便见他病好之后即催促入京。康熙深感能把李颙这样德高望重、学识渊博、深孚众望的前朝知识分子争取过来,对帮助他治理天下、安定社会、繁荣文化等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于是努力争取,耐心等待,并不为一时的失败而气馁。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历史故事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历史故事

    《青少年应知的100历史知识》既全面的展示了真实历史、内容丰富,又有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的特点,是一份高品位的历史文化快餐。
  • 蔚蓝的海洋世界

    蔚蓝的海洋世界

    类有多少好奇,世界就有多少奥秘。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有多少想象,世界就有多少精彩。来吧!让我们一起去解读大自然的神秘物语。翻开《蔚蓝的海洋世界》一书,它将带领我们去探索辽阔神秘的海洋世界。
  • 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韩非子是伟大的法家代表人物,写《韩非子》,十余万言;主要写有关法方面的内容,其中还写了三四百则故事。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买椟还珠”、“一鸣惊人”、“老马识途”、“有眼不识荆山玉”等。本小书选录了其中178则,每则由“故事原文”、“注释”、“故事大意”、“读后感”四个部分写出,其中“读后感”颇有意味。你一定读过或知道上述故事,喜欢不?如是,不妨再品尝品尝本书所选录的其他众多故事。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睦:睦邻相处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睦:睦邻相处

    “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其内涵十分丰富,充满了大智大慧的深刻哲理。将“睦”用于人际关系,以宽和的态度待人,将会得到众人的信任;用于政治,则能政通人和,促进历史发展,文化繁荣;用于经济,则能促进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用于外交,则既能维护世界的和平,又能促进社会的共同发展;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则将共生共荣、协调发展。
  • 规则是圆的

    规则是圆的

    是一部非常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与收藏的寓言精选集,图文并茂,滴水藏海,融哲理、文学、艺术于一炉。这些短小精悍的寓言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深刻的审美教育作用,显示了作家对生活的真知灼见与文学才华。
热门推荐
  • 如玉志

    如玉志

    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本书将带你进入一个另外的世界,从军报国,使大汉帝国屹立于世界之巅。四方来贺,八方来拜!
  • 超神无限之旅

    超神无限之旅

    旅途漫漫,无人作伴…我叫江麟,一个旅人。暂时嘛……他们管我叫神河之力……鬼知道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超神学院剧情开始一千年的时代!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我在天城稳健发育了起来。可是……“江麟,我愿意成为…”金发的女天使注视着江麟,眼中似有无数星光闪耀。“抱歉。”
  • 重生之最强医圣

    重生之最强医圣

    【热血爽文】异界强者重生都市,携逆天医术,修绝世功法,挥袖布法阵,抬手炼神丹,杀人于一念间,救人于一念间。人间觅道来,当浮一大白,今朝且看李东来!
  • 一世绝恋之追妃记

    一世绝恋之追妃记

    本该养尊处优的皇子,却应一场大火,烧毁了所有,看着自己的母妃在大火中不甘绝望的眼神,他几乎晕厥,醒来得之自己的父皇一道圣旨,让他去边关,那年,他才十岁,一路暗杀,让他跌入山谷,他发誓,“如果有幸还活着,他一定要变强,让伤害他的人付出代价”最终,因为这场不幸,他结识了她,分别时,她说:“勿忘初心,六年后,我在这里等你,可好??”十年后,他平定战事,一道圣旨却又传他回京。。。。。。。。
  • 捡个多肉精回家

    捡个多肉精回家

    人生道路很长,我们是路途上的旅人,或可以回头也或者不能回头,总之这一生要努力活的漂亮!
  • 一念斩星辰

    一念斩星辰

    天才师兄:师弟,这是我给苏情师妹的一封信,麻烦师弟转交一下。“师兄太客气了,苏情师姐姿容绝世,师兄乃是天人之姿,正是天作之缘。”“此事若成,师兄必有厚报。”……“师姐,这有封信是给你的。”“我与师弟并不相熟。”“一回生二回熟吗!”“嗯……?”“我的意思是……,师姐美……美……美名师弟早就耳闻。”“还请师弟自重。”……“哎!师兄,小弟尽力了,只是师姐说她最近修炼遇到瓶颈,无暇分心。”“那……那该怎么办?”“师兄,你要投其所好。”“还请师弟明示。”“师姐遇到瓶颈一定会需要大量的丹药、灵草和法宝……”“师弟之言果然有理。”陆大铭抱着一堆丹药法宝仰天长叹:“当中间商就是爽呀!
  • 神后嫁到

    神后嫁到

    他为了她,呈天人五衰,为了她,从神格跌落……只为护她一世安稳……时光流转,沧海桑田,她执着的,也只是那张如旧的容颜,和那一颗,遗落在他身上的心!她无惧寒冷,无惧风雪,有他的地方,便是最温暖的。转眼间,千年时光。在他疑惑震惊的目光下,她以这世间最动人的姿态站在他的面前,对他说着:“我爱你……”
  • 药膳药茶药酒·内科病药膳

    药膳药茶药酒·内科病药膳

    茄子除含一般营养成分外,所含的维生素中的皂草甙,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故可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症的发生。它还含有维生素P(芦丁),有保护血管的健康作用,对血管硬化病变,有辅助疗效。大蒜不但有杀菌作用,而且含有一种能阻止血小板结块的物质,有利防止动脉硬化,可预防血液的凝固,可减轻冠心病症状,预防中风发生,改善血管功能,可作为脑血管硬化、冠心病者的辅助保健食品。
  • 斗龙战士之千年前的事

    斗龙战士之千年前的事

    蓝天画是罗刹·暗无的女儿,这么多年来,就是和普通人一样生活,过着简单的日子。是她的父亲把她的记忆封印起来,就是希望她能忘记过去,让她开开心心地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她的真名叫罗刹·雨漠。被一个新的斗龙战士陷害,被迫离开了斗龙团队。她还有两个妹妹,她们叫罗刹·暗丽和罗刹·雪舞。是她的妹妹让她恢复了记忆,并重新回到了罗刹·暗无的身边。
  • 物种大陆

    物种大陆

    在遥远的大陆,早已生存了不计其数的新物种,而人类也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