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38100000013

第13章 淡泊名利,达人之性(4)

当时,人们的婚姻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大士族郗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汇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袒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一打听,知道袒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从这则逸事上看,王羲之从小就具有旷达的性格,很少为一些小事戚戚于心。也许这就是他的书法雄浑开阔,具有自由气象、潇洒神态的原因之一吧。也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东床坦腹”、“东床”作为女婿的美称,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王羲之因为少有美名,朝廷公卿都喜爱他的才干,屡次征召他为侍中、吏部尚书等职,他都坚持不受。他不喜欢当官,喜欢清静。但是当他不得已而任官时,他又决不尸位素餐。他在任职期间曾对大臣谢安和殷浩等人发表过重要而切实的意见,他还对饥民开仓赈济。这些都说明他不慕荣利但为人正直的品格。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书法作品首推《兰亭集序》,这是他中年时候的作品。那时候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的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游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名士共41位,到兰亭的河边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

做完了诗,大家把诗集中起来,合成一本《兰亭集》,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这时王羲之已经喝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毫泼墨,挥洒而成。这篇序文,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集序》。此帖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王羲之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后来他酒醒后再写,怎么也没有当时写得好了。这幅作品中有20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集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

王羲之在政治上不得志,决心辞官退隐。穆帝永和十一年(355)三月初九这天,王羲之在父母墓地向双亲亡灵陈词告誓,他将离开官场,绝禄退隐。王羲之辞官后神逸心旷,从容不迫,纵情山水,并效法“池水尽墨”的张芝,刻苦练书。他热爱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故事感悟

王羲之与东晋时期的许多名士一样,追求身心的自由。他的书法创作一如他的为人,自由洒脱,别有风神。他出身豪门大族,却自愿辞官归隐,放弃名利,在自然山水和艺术创作中修养身心,完善人格,此举尽显魏晋名士风采。

◎史海撷英

书成换白鹅

王羲之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在山阴地方有一位道士,很想求王羲之给写一本《黄庭经》。他早已把帛纸准备好,只是担心王羲之不肯答应。后来他了解到王羲之平素最喜欢鹅,就特地养了一群十分逗人喜爱的白鹅,以便见机而动。有一天王羲之坐船路过那里,看见河里游着一群白鹅,两掌拨水,昂首前进,羽毛白净,形态优美,心里有说不出的喜爱。他停船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要求道士把鹅卖给他。这时道士故作姿态地说:“这么好的鹅是不卖的。不过你若能给我写一本经书来换,倒可以商量。”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为他写了这部经书。这就是“王羲之书成换白鹅”的故事。

◎文苑拾萃

兰亭集序

(东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通不仕

◎俭以养德,静以修身。——诸葛亮

王通(584—617),字仲淹,隋代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私人教育家,死后弟子尊其为“文中子”。

王通在政治上以恢复王道政治为目标,倡导实行“仁政”,主张“三教合一”,基本上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有进步性;在哲学上,王通致力于探究“天人之事”,围绕“天人”关系这个核心,阐述了他自然观、发展现、认识论和历史观等方面的思想,表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倾向和主变思想;在文学上,王通论文主理,论诗主政教之用,论文辞主约、达、典、则,主张改革文风。这些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隋代有一位名士叫王通。王氏家学渊源深厚,所以王通从小就受到儒学的熏染。《中说·立命篇》有“夫子十五为人师”的记载,可见王通少年时即精通儒学,学问极好。

隋文帝仁寿三年(603),王通考中秀才后“西游长安,见隋文帝,奏太平十二策,尊王道,推霸略,稽今验古”,深得文帝赞赏,但下议公卿时却被冷落排挤。于是,王通作《东征之歌》,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心情。后由于同乡薛道衡的推荐,王通才被授以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郎。但他无意于仕途,所以不久就“弃官归,以著书讲学为业”。

王通归乡后潜心钻研孔子的“六经”,据说曾经受书于东海李育,学诗于会稽夏典,问礼于河东关子明,正乐于北平霍汲,考易于族父仲华。经过一番研究,王通模仿孔子,作《王氏六经》,或称《续六经》。该书完成后,王通名声大噪,求学者自远而至,盛况空前,有“河汾门下”之称。不仅及门弟子多达千余人,他还结交了许多名流。其中学生薛收、温彦博、杜淹等,友人房玄龄、魏征、王珪、杜如晦、李靖、陈叔达等均为隋唐之际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当时朝廷重臣杨素听说后非常看重王通,劝他出来当官。王通说:“我不愿意当官。为什么呢?我的祖先留下的破草屋足以遮风挡雨,几亩薄田打下的粮食足够喝粥充饥。读读书,和弟子们议论议论治国之道,我自己感到很快乐。希望你能刚直、公正地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祥和,丰衣足食,我也可以得到很多恩惠呀。”

◎故事感悟

王通当初弃官是因为怀才不遇,但当他严谨治学、声名远播时,他仍然拒绝了朝廷重臣的引荐。他的表白表现了恬淡自足、安贫乐道的情怀和忧国忧民、渴求天下太平祥和、丰衣足食的企盼。

◎史海撷英

开皇之治

隋文帝杨坚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较好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改革中央官制,改地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农业生产,倡导节俭,并设置谷仓储存粮食。经过多年努力,社会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史称“开皇之治”。

王绂作画不图名利

◎宁为宇宙闲吟客,莫作乾坤窃禄人。——杜荀鹤

王绂(1362—1416),字孟端,号友石生,别号鳌里、九龙山人,无锡人。永乐元年(1403),王绂因善书被举荐进京,供事文渊阁,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1412),五十岁始授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后来两次随明成祖北巡,做著名的《燕京八景图》。

诗画流传于世的有《王舍人诗集》、《友石山房集》、《潇湘秋意图》、《江山渔乐图》、《秋林隐居图》、《竹鹤双清图》、《墨竹图》、《卢沟晓月图》、《燕京八景图》、《枯木竹石图》等。永乐十四年(1416)二月六日病逝于北京馆舍,终年五十四岁。

王绂是元末明初的著名画家、学者。他幼年聪颖好学,10岁能作诗,15岁游学邑庠为弟子员,与名诗人钱仲益、浦长源等常唱和。他还很喜欢绘画。

明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征召赋闲在家的读书人,授以博士弟子员,王绂也被举荐进京。但他素性高傲,不慕名利,进京不久就回乡隐居。

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诛戮左相胡惟庸。10年后,又以胡的逆党的罪名兴起大狱。王绂虽不过问政治,但也被牵连,被发放到山西大同充当戍卒10余年。建文二年(1400),王绂回乡,隐居九龙山(即惠山),自称为九龙山人,赋诗作画,教授弟子。

王绂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师法吴镇、王蒙等元代大家。他的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他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特别是倪瓒、柯九思二人之长,经过长期的揣摩,形成独特风格,飘逸雄秀,纵横洒落。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他性格孤高自持,不肯轻易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因而传世作品不多。

王绂作画不肯轻易下笔,但在游览的时候,饮酒到了兴头上就会握着画笔在长廊的粉壁上尽情地挥洒。遇有用金钱来购买他字画的人,往往拂袖而起拒绝,或者闭门不接纳,即使是富豪和地位尊贵的人他也不顾忌。有人劝说王绂不要这样,王绂回答:“大丈夫应该清楚自己所处理的事情,不重要的事情都像你说的这样不加拒绝,重要的事情将怎样处理呢?”他住在京城的时候,在月色之下听到有人吹箫的声音,就乘兴画了一幅《石竹图》。第二天早晨,寻访到那个人,把画赠给了他。那人是个商人,用红色的毯子作为赠物,请求再画一枝竹子配成双幅,王绂要回先前的赠画撕碎了它,退还了商人馈赠的礼物。

一天,黔国公沐晟从后面喊王绂的名字,王绂没有应答。有人告诉他说:“喊你的这个人是黔国公。”王绂回答:“我不是没有听到他的喊声,这一定是他向我索画罢了。”沐晟跑过来赶上了王绂,果然是来请求王绂作画,王绂对他点点头而已。过了几年,沐晟又来信催促,王绂才为他作画。过了不久说:“我的画直接送给黔国公不好。黔国公的宾客平仲微,是我的朋友,因为朋友的关系把画送给平仲微,等黔国公向他要就行了。”他就像这样清高耿直,不随流俗。

◎故事感悟

王绂尊重艺术,不轻易作画。当创作激情来临时,便尽情挥洒,这说明他是把绘画当做抒发个人感情、陶冶自己身心的途径。但他绝不将绘画当做牟利的职业,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王绂的做事方式表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清高孤介的品性。

◎史海撷英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明永乐元年(1403)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十一月编成。全书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书内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有。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以保存流传。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均未删未改,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

《永乐大典》在后代常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八百卷。

◎文苑拾萃

燕京八景

因为古燕国曾定都在北京地区,所以北京又称燕京。金代时,对北京周边的景色进行总结,形成了“燕山八景”或“燕台八景”,此后,文人骚客纷纷题辞赋诗,遂使“八景”之说更加名声响亮,广为流传。实际上,许多景色现已不存在。

1.太液秋风

今中南海(原名太液池)东岸万善门旁,有一水埠,水中有亭名为“水云榭”,榭中立景名牌。《燕京八景图》中记述说:“……天气晴明,日月晃漾而波澜涟漪清澈可爱,故曰太液晴波。”乾隆诗中有“秋到农居爽籁生,玉湖澄碧画桥横”之句,故叫太液秋风。

2.琼岛春阴

指的是现北海公园白塔山前沿湖一带景色,以春天最有特色。乾隆钦定该景石碑原在今北海白塔山西坡悦心门前。乾隆五十一年(1786)迁到白塔山东侧现址。

3.玉泉趵突

玉泉山在万寿山之西。金章宗于山麓建泉水院。玉泉山有三个石洞,一个在山西南,下面有泉,深浅莫测;一个在山南,泉水流出“鸣若杂佩,色如素练”;一个在山根,有泉涌出,其味甘洌,门刻“玉泉”二字。

4.西山晴雪

西山是指北京西郊连绵山脉的总称,是太行山的一支余脉。所说的雪景亦泛指此一带。香山是这一带典型的山峰,故乾隆皇帝把“西山晴雪”碑立在香山山腰。

同类推荐
  • 书立方4-哈佛学生都在玩的创意思维游戏

    书立方4-哈佛学生都在玩的创意思维游戏

    世界上最有名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有300多年的历史,先后培养了位总统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不计其数的风云人物。这所大学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她所尊崇的理念:全面开发学生思维,最快速度寻真理。
  • 豪夫童话

    豪夫童话

    豪夫的三本童话年鉴都采用了《一千零一夜》的框架结构,而第一本《1826年童话年鉴》则连内容也取自古代东方生活,如本集所收的《仙鹤国王》、《救妹奇遇》、《小穆克的故事》和《假王子》。然而,这些童话虽以古代东方为背景,却都被赋予了现实意义,这里仅举《假王子》一个例子。
  • 苏菲的奇思妙想

    苏菲的奇思妙想

    苏菲的天真无邪和暴躁易怒的坏脾气让自己经常陷入悲惨的境遇,她爱做一些奇怪的事情,所有人都对她大伤脑筋,拿她没有一点办法:她把蜡娃娃放在烈日下曝晒,为了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她甚至剪掉了眉毛,还把喂小狗喝的水端给妈妈的客人们,她踩进滚烫的石灰里差点被烧伤……总之,苏菲做了数不清的蠢事,犯了无数次的错误。她贪吃、懒惰、爱撒谎。妈妈反复教诲她做一个小淑女,苏菲犯的每一次错都受到了惩罚。
  • 宋词

    宋词

    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 人鱼少年

    人鱼少年

    于小鱼因为天生爱出一种带腥昧的汗,一直都被同学孤立。他孤独、自卑、成绩不好,直到遇到了天使补习班的板刷老师。板刷对孩子和玩具的热爱使他拥有一种神奇的直觉,他洞悉了于小鱼的身世之谜。平凡的于小鱼一下子变成了会飞的鱼天使,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又和神秘的板刷老师在寻找天使时一起经历了哪些奇遇呢?让我们一起阅读吧!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反派的养成

    重生之反派的养成

    窒息,死亡的感觉在她心里蔓延,她被最好的闺蜜杀死了。她死后,灵魂在附近盘桓,她看到那个她伤害过的人飞奔而来,抱住她痛不欲生。一朝重生,她发誓要远离渣男,保护好她的少年片段一:他的喉咙发出低哑的声音:“姐姐,你摸摸我,我是不是发烧了,你能陪陪我吗?”她抬手摸摸他的头,他的温度高的离谱:“怎么烧的这么厉害,我去给你倒杯热水,你先把药吃了,吃了药再睡一会。”说完,她转身去客厅里倒水,他盯着她的背影,不吃药她就不会走了,她就会一直陪着我,不行,不吃药她会担心的,不想让她担心……腹黑宝宝&甜蜜姐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魔兽之族

    魔兽之族

    他,本是一个普通的初中生,而却碰到自称自己是魔祖的爷爷,来到加戈大陆,开始了灵气修炼,当他再次回到地球,他已是一名继魔祖之下又一名高手,在地球上做着常人不知道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是群首之主!他,对死亡没有太多的看法!他,是心神灵的载体,用实力证明一切!他,并没有太多的技能,也并没有主角光环!他,只凭借自己的实力,自己的灵气等级,自己的运气,走遍天下!他,本是没有任何惆怅,没有任何的仇人,却因为触碰了修炼心神灵,而走上了一条没有回头的路!生死边缘,谁与主宰......(新书上传,需要兄弟姐妹的大大支持,求推荐票,求收藏!!万分感谢!本人因为刚刚开始写书,笔法比较幼稚,请兄弟姐妹多多包含,万分感谢!)
  • 妄想序列

    妄想序列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沙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这是纯粹的妄想……有着无限可能的妄想,孕育着无限希望的妄想。……“当文明将数学与哲学推演到极致,洛晨曦的脚步随之浮现。”—————— 作者自叙: 洛晨曦所在的层次比我们我们高级,我写的妄想序列只是洛晨曦故意放给我们看的。 我只是个高维辛秘的记录者,而且只能记录我能理解的那一部分,而不是编写者,懂?想否定?请证明我不是。(滑稽) (本书更新随缘)(前期各种设定经常修改,比较混乱,建议直接从第二卷开始看,并不影响剧情;有关于世界观大小的设定以第二卷为主,第一卷经常修改,看看就好,但可以作为参考)
  • 大明文魁

    大明文魁

    紫禁城前九重门,百官簪缨南阙来。帽插宫花朝天颜,金殿传胪名声传。十里御街打马过,人称大明状元郎。这是一个现代人在明朝好好读书,天天向上的故事,已有两本两百万字作品完本,人品保证!书友群:164.548.046大家来聊聊天,提提意见。
  • 断天刃

    断天刃

    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断天剑诀》,把身体锻造到极点,然后产生的一缕精华,凝聚为体内唯一元剑!元剑之中蕴含乾坤衍变,大道法则流转。元剑一出,天下慑服!元剑大成,断天衍道!
  • 冥梦译

    冥梦译

    一个新的边界,一个阵法的修炼,掀起一场善与善之间的战争!一个为高三拼搏的男生,是如何一步一步把阵法修炼强大的!
  • 枯欲

    枯欲

    详解【易学】和【玄学】及创新。书中灵异内容信则有,不信则无。本书纯属虚构,故事情节均为幻想!
  • 斗罗之血影修罗

    斗罗之血影修罗

    一切笼罩在黑暗中的谜团终将逝去,未知的因果也会一一了断,当梦醒来的那一刻,或许会有人发现,你我的故事远不止于此。 武魂殿,大斗魂场,十大宗门,天斗、星罗………一样的背景框架,不一样的故事风格,让我们再一次领略武魂的风采吧!本故事纯属虚构,情节臆想,切勿当真!
  • 斗罗之百万级人生

    斗罗之百万级人生

    我叫夏天,我因为说了一句我要穿越斗罗大陆的中二话,结果真的就不小心穿越到了斗罗大陆,我是一名魂师,武魂时空之龙,和那个破表的暗金魔王武魂,是一名十八级(暖男系辅助类魂师……现在在我怀里的是一个叫古月娜的女孩子,她声称要生生世世都依靠我,理由是我不小心英雄救美了,现在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