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97600000029

第29章 风沙星辰(4)

一个电视剧之能够吸引眼球,赖剧本扎实、节奏明快、人物鲜活,几大元素相辅相成,可谓亮点。可以说,《长江一号》丝毫不亚于《潜伏》。某些细节抠的不错,比如,国军下属在上峰面前自称“职如何如何”;但某些情节也过火,比如,第六战区两任最高长官陈诚和孙连仲都直接领导情报工作,显然不切实际,就不如《死桥》固守一地,以小见大。

说到底,几个角色不由得不唠叨两句。

魏耀扬。留法归国的谍报天才,无正式军衔,是国军第六战区长官部机要文员,“同中校”。睿智隐忍、理性至上、怀才不遇、吝惜羽毛……魏耀扬很多时候都是蛰伏的,心高气傲,又不得不委曲求全,他对感情的吝啬其实是出于“名不正言不顺”的顾虑。当他终于得到长江情报站站长的职位,有了正式的中校军衔,才敢于主动牵一直心仪他的许昳初的手,而此时,已经是倒数第二集了。

魏耀扬是一种理想,他知道情报工作不同于正面拼杀,是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为了国家的最终胜利,他希望能摘掉自己身上所有的人情味,好保持一个间谍的绝对理性。为此,在那些错综复杂的暗流中,他能先知先觉地窥出玄奥,力挽狂澜。但魏耀扬还是无奈的。“同中校”位卑言轻,即便他的判断和结论正确,却不能阻挡上峰的武断和顽固。他太急于求成,在陈诚面前力陈“万千战士的生命比一个少将的生命重要”,结果被陈诚批“此人永远不得重用”。当他终于可以自由施展手脚时,却整个战局已定,他的理想主义在官僚把持的军界,只能是镜花水月。

伍先明。中日混血儿,他本人为荆州日军宪兵队队长、情报队队长。初看几集还不解,一个汉奸何以成了主角?故事全部围绕他展开?而且做汉奸做的理直气壮?后来才顿悟,这是死间,是无间道,是打入纳粹情报机构内部的旗队长施季里茨!伍先明所有的行为,几乎既保自己取得日军信任,又为国军去除内奸,又为房近斋的九一八师搞到救急粮食,一石三鸟,其随机应变的功夫还在魏耀扬之上。那些卧底的人经常要面对的,众叛亲离、孤身涉险、为了求得信任而不得不亲手击毙挚爱同袍精神导师,伍先明一个不落地都经历个遍。这就是死间的宿命,不是半途而废,便是功成身亡。伍先明甚是抢戏,他所有的狡猾刁钻油腔滑调心狠手辣,在最后一刻被洗白,却不幸于真正汉奸之手中横死,让人痛呼国失良将。

许昳初这个“叛军”情报处长的设置,就是为了表现二男一女的纠葛,似乎又落入俗套。不过魏耀扬没让她得逞,她也没让伍先明得逞。抛开小儿科的三角恋,在庇护所法国人的教堂里,三同窗互通有无,信息共享。记得以前看到有说“几乎所有的间谍都是双料间谍”,间谍不是像邦德先生那样,冷战时期还招摇过市,而是藏头匿尾,靠灵敏的嗅觉和情报来编织大网,达到目的。所以,《潜伏》里的谢若琳这个地道的情报贩子才是谍网里的常态。

房近斋。“叛军”九一八师师长,在洪湖建立了独立王国。铁血丹心、豪气干云、粗中有细、性情中人。这一款“叛军”师长像个道道地地的土匪,师部建在山洞里,说话行事风趣的紧。回想王劲哉最后拼光了老本被叛徒出卖,脱身后又遭胡宗南的追剿,就觉得,还是房近斋的结局真丈夫啊!一师之长,连同身边幸存的几名刚刚提拔的“上等兵连长”,牺牲于战斗的最后一发炮弹……

陈诚。这是电视剧里把他推出来的。我觉得剧里很好的表现了陈长官的刚愎自用和自命不凡还有不能知人善任。由战区最高长官亲自制定某据点的接头暗号,实在大材小用。我不喜欢陈诚,除了剧里他对真正有能力的情报人员打压这些历练主角的噱头之外,还因为本尊并不是个将帅之才,纯粹是个官僚。所以,陈诚总是拿不出像样的战绩,面子上须不好看。不过,陈长官就是好命,这不又调到滇缅,准备拨弄那十万青年十万军,给蒋介石长脸去了。

武琳。代号“空心菜”,陈诚的外甥女。典型的高干小姐性格,嚣张、霸道,自以为是,长江工作站一个中尉,就敢指使上级甚至站长,罔顾命令私自行动。当然,她也是热血爱国的好青年,还是密码专家。但从头看到尾,空心菜小姐似乎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最可气的是,她同她舅一样命好。那长江天际的人,死的死,散的散,魏耀扬被贬二战区,当初把人家法国女友照片撕碎的小姐,又一脸朝气的,跟随心灰意冷的男一,双双走了。上哪说理去也末哥!

史威远。名字很有气魄。可惜,他先是个杀主夺位的忘恩湖匪,后是个投敌求荣的负义汉奸,皇协军三师师长。据说还是皇协军中力战斗力最强的……又好色,又贪婪,又狡诈,没心没肺。死于胡寡妇的报仇之手,可也太便宜了他。说这个角色,是因为,乍看,还以为是吴宗宪,看演员表,这不是“天上一个大雷,地上一个二雷”的三营长孙逊么!

葛铁嘴。原书中也有相对应的人物,便是疾风工作站的副站长,一直隐匿身份的军统。《长江一号》里,倒把这位江湖人士最终定位成新四军李先念部的情报人员,和六战区的情报处处长冯唐一直密切合作,并且最后代表共产党接收房师残部。可惜,房近斋大叔一看自己部下还在战斗,便抛下葛铁嘴,又杀入敌阵,轰轰烈烈的战死了。

《长江一号》里还有众多鬼子,无论多变态还是多鸽派,一律都是华人出演。演得都很形象,说的也都是明白的中国话,观看时很顺畅。比某些自命清高的抗战剧,特意用了好些日籍演员,台词里“某某君”乱飞,口语和字幕对不上,要好得多。

当然了,再抠细节,军装啦,武器啦,很多情节的不合理啦,《长江一号》毛病也是一大堆的。但这都不影响观看的激情。掩卷,从影碟机里退出碟片,总要深深慨叹。生逢乱世,如果智商不够,千万不要当间谍啊。

2010年1月7日

刊于2010年1月15日《北京青年报》

用歌剧与特务交锋——《烈火红岩》

首先想说,《烈火红岩》,片名好,和《三国》如出一辙。都是既靠不到历史真实,也靠不上由此演绎的文学作品《红岩》/《三国演义》。由于目前的编剧总是打着“迁就年轻观众”的幌子实则是迁就自己高不成低不就的水平,所以,《烈火红岩》的前半部类似《潜伏》,后半部类似《越狱》。不过现今流行这种折中的虚拟再现,借经典的钉子,挂编剧的新外衣而已。比较奇怪的是诸多角色的名字。有的直接用了真实人物的名字,比如彭咏梧、江竹筠。有的从小说里的人物转了好几圈,比如许建功、陈亦然、刘国扬。而大反派杜荫山,人物的行径主要取材徐远举的经历,或者从了小说《红岩》中的徐鹏飞。但是,剧中,有着相似名字的“徐翔飞”举枪自裁,大特务杜荫山横空出世。真人和演绎和原创交织在一起,真是够乱套的。最不可捉摸的一点,这个红剧结尾的演员表,大特务的名字赫然压着江姐许建功等一干革命先辈,排在第一位。如果搁在四十多年前,绝对能被挑出来当做政治错误。

剧中尊重史实的情节,还是让人嗟叹,革命者当年是多么的艰辛。但那感动是为真正的革命者的理想信念和忠勇大义,而不是编剧自以为是的重写。《烈火红岩》中的江姐,演员太稚嫩,说台词时口型做作,表演流于表面。尤其是受刑之后,脸上一如春晓之花,看不到起码的憔悴和形销骨立——难道这是让观众认为特务对待革命者还手下留情?这一版“八五后江姐”除了荣膺“史上最美江姐”之类噱头,其余实在难以服众。要想感同身受革命者的坚定和忠贞,还得看当年的《烈火中永生》啊。

但《烈火红岩》还是有可看之处。“严刑逼供有用的话,要我们这些人做什么?”大反派杜荫山的台词,也为剧眼。

历来出演我党我军钢铁好战士的邢佳栋,这回为观众奉上了一个阴森可怖的反动派。不得不说,杜荫山这个没有脸谱化的军统特务,被演绎得驾轻就熟入木三分。塑造一个立体的强悍的反派,才更能衬托出革命者的智勇双全和硬骨头。

给重庆一干军警宪特大员来了个下马威后,杜荫山开始了他的复仇之旅。在深入虎穴亲手擒到了华蓥山游击队政委彭咏梧后,杜特务相当踌躇满志。于是,某人开始摆范儿,小心翼翼地把一张黑胶片放进唱机,《夜后咏叹调》的高音立刻响彻西南长官总署二处的空间。

《夜后咏叹调》是莫扎特《魔笛》的著名唱段,原名是《复仇的火焰在我的心中燃烧》。用这个唱段来表现杜荫山在美国受训回国后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挽党国狂澜于既倒的心情,着实是点睛之笔。

音乐本身还暗示了,黑暗(夜后)被光明(萨拉斯特罗)所取代,光明不会被蒙蔽,而终将带来幸福祥和。也就是说,杜荫山及其所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终将被顺应民意的革命力量所推翻,中国将迎来独立自主的光明。一正一反,在杜荫山全身心陶醉在他的复仇咏叹调之时,已经注定了这个角色不可逆转的失败的结局。

在第二次审讯江姐后,杜荫山给江姐上了很重的刑,对革命者施以身体的摧残。虽然杜荫山一直骄傲的认为,以他的谋略和手段,足以让顽固的共产党分子屈服。但是他面对的是江姐。

杜荫山躲到一旁,继续听他的歌剧。

在表现杜荫山音乐修为的时候,唱机里总是循环放着《夜后咏叹调》,而唯有这一次,换成了极其抒情优美的《图兰朵》,也就是最为大家熟悉的《艺术人生》片头曲,卡拉夫王子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

杜荫山面临着内外交困。解放军已经解放了大半山河,而他依然不能从费尽心机抓获的江姐等革命者嘴里掏出半点有用的情报。杜有强势的所谓官方的审讯酷刑和居高临下,但江姐只有一个柔弱之躯,在对峙交锋严重不对等的情况下,杜荫山已然输得很难看。所以,一向自诩用脑子抓敌人玩智力游戏的杜特务,也开始动用他曾不屑一顾的重刑。他捉襟见肘了,他孤注一掷了。他曾经以为能够挽狂澜于既倒,但是革命浪潮马上就要席卷他了。

《今夜无人入睡》,曲名恰可以契合杜特务此刻矛盾的焦灼的心情。

抛开歌剧里“爱和宽容”的既有元素,曲目的运用,还有一个性别的置换。江姐在刑讯室受刑,是受压制的女性,杜荫山在外室等待结果,是掌控的男性。但是江姐是反抗和新生的代表,杜荫山是腐朽和无力回天的象征。图兰朵是公主,女性,聪慧而残忍,在这里,暗示着目空一切的杜荫山和杜背后的反动势力。卡拉夫是番邦王子,男性,却明澈宽和,用“爱”战胜了公主的残暴,可类比成江姐的母性和正义。

杜荫山千方百计想要得到的回答,江姐连半个字也没有给他。卡拉夫的男高音替代了江姐的回答,替代了江姐受刑时的痛苦,传达出一种更加坚定的力量,发出更有力的声音。杜特务听着,焦躁而惶惑,不再有享受感。

用歌剧做背景音乐来表现革命者与特务的交锋,倒堪为《烈火红岩》的妙笔。

2011年5月24日

刊于2011年5月25日《北京青年报》,标题为《经典歌剧点缀下的红岩》

同类推荐
  • 心花集

    心花集

    姜琍敏是当代文坛颇有影响的实力作家,著述甚丰,小说散文皆有突出成就。其文学底蕴深厚,思想沉郁不羁,文字则见性见情、生动活泼而可读性强。尤其其读禅笔记,看似说禅,实际上完全有别于一般就禅论禅的文章,而是别出心裁,纵情发挥,畅谈人生哲理及生活感悟,每每有其独到而发人深省的见解,故现实意味浓而特色尤为鲜明。
  • 见闻札记(译文随笔)

    见闻札记(译文随笔)

    欧文是散文大师,是美国文学的奠基之一。他的文学才能集中体现在《见闻札记》一书中,这是一部真实与虚构并存,在高超的技巧、丰富的想像力来反映新旧世界的作品。在此书中,作者撷取自己在美国及旅欧时所闻所见的种种逸事,以小说家的手法,哲学家的冷静思辨,将之一一述来。作者以漫画手沟勾勒人物,懒散的瑞普、富于浪漫情的鬼新郎和利欲熏心的乡村教师克兰,都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经典形象。本书中的纪实与游记类作品中,贯穿着作者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著名英语随笔翻译家高健先生毕生致力于英语散文的研究和翻译,是国内卓有成就的英美散文选家和翻译家,尤以翻译风格见长,其译作精致周到、隽美考究、纯净圆熟。有很多学者著有研究高健翻译理论和风格的论文。《见闻札记》是高健先生散文翻译中的代表作。
  • 蟾溪流韵

    蟾溪流韵

    连德仁先生的《蟾溪流韵》即将付印,嘱我写序,诚惶诚恐。对诗词,我并不精通,但确是个爱好者。我始终认为,好诗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心底喷涌而出的。其鲜活的灵魂是无法隐藏的。读完连先生的诗集,酣畅淋漓,更加深了我这一认知。
  • 易经密码

    易经密码

    《易经密码》的读者对象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文化层次、更不分性别与地位高低,只要是初学者都可以轻松自如地学习《易经》这门古老而神秘的智慧经典,从中获得的智慧必将终生受益!
  • 朋友--贾平凹写人散文选

    朋友--贾平凹写人散文选

    本书分亲人篇和朋友篇两部分,收录了作者《喝酒》、《我不是个好儿子》、《相思》、《荒野地》、《哭三毛》等作品。
热门推荐
  • 可愿成说

    可愿成说

    若是一切都会时过境迁,若是一切都变成了沧海桑田,那到底还有什么能够留住我们亘古不变的回忆,到底还有什么能交织成绝美的烟花
  • 这个夫君不厚道

    这个夫君不厚道

    被亲妈害死,穿越了这个老娘更坑啊!不甘心被卖的豆芽菜成亲之日赖上了“淡定哥”,之后日子注定不平凡!
  • 武夫

    武夫

    是为天下芸芸众生,还是为一己私利?是命运的挣扎?还是心有不甘?是几世的轮回?还是刹那的芳华?谁说人生在世看定数?功夫教义不认输!谁说万事皆有自出处?武夫自成画一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屠龙者自传

    屠龙者自传

    主人公是一个从小被收容进杀手组织进行培养的职业杀手。本文是描述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获得自由和成功的故事。
  • 黑暗的火光后专

    黑暗的火光后专

    我有一个又臭又长的故事,如果你想听,我会慢慢的告诉你(本故事纯属虚构)
  • 得道成妖

    得道成妖

    陶云堇偶然获得富豪把柄,想换笔快钱,却落入对方手中,与母亲一起被注射致命毒液。原以为带着仇恨死去,没想到魂穿至异世界,她顿时燃起希望:只要我还活着,必将回去向你们复仇!等等,虽然活着,可为什么活在一个少年的身体里?异世界妖兽横行,人族处于食物链底端,同一个身体里的少年卢奕野蛮落后,修炼天资平平,这一切都令人无比沮丧!但是丧只是开端,绝不会成为结局。既然妖那么强大,那我们就从如何变成妖开始!
  • 清梦回星河

    清梦回星河

    或许这不是真是的青春,但这是我想象中最美好的青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 喜剧大师

    喜剧大师

    《喜剧大师》描写了八零后文学青年阿圈励志成为喜剧大师的奋斗历程.情节荒诞,可笑,思想内涵深刻,值得深思。阿圈其实是笔名,在网上写文章,揭秘,写网络小说,写剧本,都用这个笔名,在文艺圈也小有名气。可是,阿圈,虽是是大学本科中文系毕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就是不能致富,也找不到体面的工作,比如:媒体,出版社编辑,大学教师等。阿圈很是愤愤不平。阿圈也没有房产,四处租房度日。阿圈也没爱情,阿圈爱上的女孩,人家都对这个城市漂泊者大都嗤之以鼻,到现在,阿圈还没成家。就是这样一个城市底层的知识青年,小愤青,却励志成为大师,还写下座右铭激励自己:大师大腕宁有种乎?
  • 男神求别闹

    男神求别闹

    被誉为国民男神的当红明星顾溟因一部戏的需要,到A市最负盛名的A中"找感觉",这可乐坏了小粉丝墨柒,她一边大喊着:“近水楼台先得月!”一边进行着一系列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