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90600000005

第5章 论点头人

大陆喜欢用“点头”来形容领导者同意某一计划或同意下级及老百姓的某一要求。“首长点头了”,“领导点头了”,这一定是好消息,它说明首长已做出决定采纳你的意见和要求。因此,点头人往往就是领头人。但我所说的点头人,虽然也包括一部分领头人和带头人,不过,不是专指领头人,还包括一些事事都表态、都点头,也就是事事都称“是”,都歌功颂德一番的人。

《管锥编》把西语中的nodguy译为“点头人”。钱鍾书先生在谈论此种人时曾引述了几家说法:《运命论》(三国李康作——引者注)“俛仰尊贵之颜,逶迤势利之间,意无是非,赞之如流,言无可否,应之如响。”按此等语直入刘峻《广绝交论》。……李氏“意无是非”十六字直画出近世西语所谓“唯唯诺诺汉”(yesman)、“颌颐点头人”(nodguy)。(《管锥编》第三册第112则)钱鍾书先生把“点头人”界定为无是非观、事事都点头的唯唯诺诺汉,是很准确的。对于这种人,古今中外的作家笔下已有不少描述。钱先生引用的朱敦儒的《忆帝京》就把这种人的特征概括得很好,朱曰:“你但且,不分不晓,第一,随风便倒拖,第二‘君言亦大好’;管取没人嫌,便总道先生俏”;又引了辛弃疾的《千家调》,稼轩笔下的点头人是:“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出处同上)寥寥几句,已把点头人的肖像展示无遗。

李康以“意无是非”、“赞之如流”、“应之如响”来形容点头人,实在非常精彩。我特别欣赏“应之如响”,这与我们常说的政治术语热烈响应”差不多。但“应之如响”,更加形象,使人如见其面,如闻其声。我和我的同龄人,虽不能算“甘国老”,但是,数十年的路,几乎都在“热烈响应”中走过,一有“最高指示”发出,我们便闻声而动,“应之如响”,立即发言、表态,上街游行,慷慨激昂,以高亢的声音回应之,唯恐人们说自己应之不响或应之不够响。现在,得知有李康“应之如响”的说法,我才悟到自己也早已是一名响当当、急忙忙的“点头人”,属于点头党之列。

其次,我也很欣赏朱敦儒所概括的“点头人”的两个特点。第一特征“随风便倒”,说得相当中肯。点头人,其实也就是所谓“风派”,看各种大气候、小气候行事。先不说朱敦儒的时代,就说我们生活的时代,这种随风便倒、随风点头的现象真是“不胜枚举”。“我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这句民谣,已成了许多人的生活写照,于是,点头人与墙头草成了同义语。什么风来表什么态,什么风来点什么头,这已是我们共同的政治经验,也是共同的悲剧。就人文科学领域来说,我的一些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朋友,就因为连连点头而十分狼狈。在50、60年代的“人民公社运动”中,中央先是说人民公社的特点一大二公,应以公社为基础(即以公社为经济核算单位),我的同行们马上说“对!”并作文章加以论证,说明“以公社为基础”的十大好处;不久,中央又觉得以公社为基础不妥,强调以“大队”为基础,我的同行又说“对”,并又写文章加以论证,说明“以大队为基础”的十大好处。原以为到此为止,但是不久,中央又认为以大队为基础不妥,应以“小队”为基础,我的同行们又称“是”,并又写了文章加以论证,说明“以小队为基础”的十大好处。不管吹来的是什么风,都一律称是,一律点头,一律确证其“英明”,这也属先“大胆假设”,然后“小心求证”。人文科学其他领域的其他朋友,对此也都有“深刻的体会”。本是科学工作者,当了这种随风倒的点头人,自然就没有学者的尊严和“威信”,所以“文化大革命”后,社会上讽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说:“搞哲学社会科学的人,那个哲学,是口字加折字,就是说,从他们口里出来的话要打折扣。”听了这话,我的同行们都觉得脸红,但又觉得老百姓真是一语中的。不过,想到“其他部门”,想到宣传部、政治部、报纸、刊物、电视、广播,更是如此,更需要打折扣,也就心安理得了。有的朋友还不服气地说,如果我们的理论文章需要打掉七折,那么一些权威报刊上的话,就需要打掉九折,可信的话只有一折。听了这话,我的同行们更心安理得了。

朱敦儒说的点头人的另一特征:“君言也大好”,也很有意思。他指的“君言”自然是指“你说的”,但如果我们把“君言”联想到“最高指示”,则更有意思。“文化大革命”中的“君言”,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句句好极了。可是,后来发生一个问题:“文化大革命”已变成大内战,全国乱成一团,千千万万革命干部、知识分子都被打成“牛鬼蛇神”,到处都是“黑帮”,到处都在“打砸抢”,到处停工、停课,而最高指示却说“形势不是小好,也不是中好,而是大好”。面对社会现实,要不要对这一最高指示点头称是,实在是一个问题。我记得当时学习这一指示的时候,没有人表示异议,均属朱敦儒所说的,人人都点头赞道:“君言亦大好。”这时,“大好”便获得双重意义:一是最高指示大好,二是“形势大好”,两点一加便是“关于形势大好的最高指示是大好”。我当时也是如此点头表态,也属“君言大好”派。经过政治运动的锻炼,我们都成熟了,知道重要的不是分清是非,而是点头表态。一点头,就安全了,安心了,安稳了,即使内战战得洪水朝天,我们也可以“稳坐钓鱼船”了。不必多用头脑,只须点头,“点头”实在是处世法宝。不过,后来,大约10年之后,我又悟到当时一味做“点头人”实在是没有良心的。为了保全自己而点头,而说假话,不管什么指示都“应之如响”,实在是极自私的。例如对“形势大好”的指示连连称是,就是承认“打砸抢”是对的;把千百万民族的精华——知识分子——打成“牛鬼蛇神”是对的,无数冤案假案所构筑的文字狱和其他牢狱是对的,这不是明明在拍卖最不该拍卖的良心吗?

我虽然欣赏古代思想者李康、朱敦儒等对点头人的描述,但也知道他们的“时代局限性”。他们大约只知道当点头人容易,不知道当点头人的艰难与辛酸。他们恐怕不知道在中国当好点头人实在不易。20世纪中国政治运动频繁,时代风云变化万千,而且政治格局常常是两极对立,社会生活常处于“你死我活”的紧张状态,而人们在两极中作选择就非常困难。今天对这一极点了头,明天对立的一极翻了案,就要清算昨天的点头,于是又得点相反方向的头,转过来转过去,点头也点得很辛苦,很痛苦。最高的点头人自然方便,一点即定乾坤,而中下层的点头人,包括身为部长、省长、县长等点头人可就麻烦了。他们点头之后往往要被左右掌嘴。一会儿从左的方向被打嘴巴,一会儿从右的方向被打嘴巴,左右开弓,虽然把头打正了,但也把头打呆了,点头人变成呆头呆脑了。知识界的点头也很艰难。有一位资深的老学者告诉我,说他在清算俞平伯、清算胡风、清算右派分子以及在“文化大革命”中清算“走资派”及“反动学术权威”时,都紧跟,都点头,每一次运动都在自己的脸上画了一笔,最后,因为政治运动太多,结果把自己画成一个丑角。

此外,古代思想家恐怕没有想到中国当代点头人还有一层大苦衷是值得同情的。这是处于领导层中的人,也就是点头人兼领头人的人,时时要遇到“大是大非”的问题,每一次政治运动均有神圣的名义和不容争辩的理由,而且还直接涉及自己的政治地位。点不点头关系极大,点了头便能保住乌纱帽,不点头就会丢掉乌纱帽。也就是说,点一点头,头上的桂冠就还在;不点这个头,头上的桂冠就没有了。而桂冠、乌纱帽又关系到房子、车子、妻子、儿子等各种现实问题,也就是关系到家族命运的大问题。因此,即使明知不对,良心过不去,但为了眼前的利益,也只得先点头才说。这样,慢慢地也就形成官场上的一套点头把戏。只要是上头的点头人点了头,我下头的点头人就一律跟着点头,点了再说。点头归点头,行动归行动;会上点了头,会下可摇头。这样一来,就使人难以判断点头是真是假,于是,点头人就慢慢地变成滑头人,点头政治变成滑头政治,滑头主义大为盛行,当部长变成演部长,当省长变成演省长,长官阶层变成“做戏的虚无党”(鲁迅语)。

尽管点头人也有痛苦,但比起那些不随便点头,着意保持头颅之尊严的人,还是安宁幸福得多,所以点头人还是不断繁殖,到目前为止,点头人已遍布各地,而且都已掌握了一套点头术,也可以叫做政治心术。无论时代怎样转换,政治气候怎样变幻无穷,他们都会应付自如地发出一套态度鲜明的“坚决拥护”的致敬电、表忠信;讨论汇报,而且可以做到句句动听,字字动人。尽管由于事事点头表态,领头人阶层在民众中的“威信”几乎“扫地”,但民众的多数还是通情达理的,虽然他们常常讽刺“乱点”现象,但还是十分理解官员们的苦衷。因为官员们不像鲁迅小说《风波》中的平民那么简单,可用一条辫子来表态——今天革命党占上风,就把辫子盘上去,明天皇帝占上风,就把辫子放下来,后天革命党再占上风,又把辫子再盘上去;如此翻来覆去,直到革命真正成功,才剪下辫子。当代的官员可没这么痛快,他们的点头不仅必须公开化,诉诸报端,而且必须得看上一级点头人满意与否,倘若上一级点头人对自己的点头不点头,那就不仅被抓住了辫子,而且还可能从领导人一下子变成“反动头目”,接着就要被批判得鼻青脸肿,头面全非。他们的苦衷,实在是很值得同情的。

我对点头人的“点头”十分理解,但对点头人还常常会摇头感到十分诧异。说中国的当代点头人只有点头术,并不准确。他们除了善于点头之外,还善于摇头。一般地说,他们对上采取点头主义,对下采取摇头主义。对于“下边”的民众的批评、建议和其他呼声,他们大半是摇头的。但也不一定,有时他们还能做到心里摇头,面上点头。因此,世上绝对性的点头人其实没有,点头人总是兼做摇头人,但因其点头的特点异常突出,所以,称其点头人并没有错。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点头人也有所进步,即有点灵活性了。过去的点头人兼领头人常常过于死板,只有当上司要求点头表态时才点头表态,也就是为了保持权力而点头。现在社会进步了,经济潮流常常压倒政治潮流,所以点头人也不那么僵化了,他们也开始为钱财而点头。只要对自己有利,可以捞点好处,他们还会连连点头。此时的原则是只要有利可图,先点头再,反正寒与热,总随人,现在随人去捞一把也无不可,至于经济潮流中的法律、程序、国家利益,点头之后再去应付。这个道理与发“坚决拥护”的致敬电相通。点了头,占有了利益再说,点头术到处都可以用。

也许因为我自己把点头术看得太熟了,所以觉得有原则的领导人和无原则的点头人是很不相同的。如果一个社会中的领头人阶层,充满着只会点头的油子,充满着滑头人,这个社会早晚是要滑到黑暗的深渊中去的。

同类推荐
  • 常用熟语由来

    常用熟语由来

    本书收集了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格言、习惯语和歇后语等形式的熟悉词语近300条,以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等为依据,介绍其出处、原意、变化等来龙去脉,还有相应的典故、趣闻、故事、传说等。
  • 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本书从教学方面讲教师的责任讲学生道德的培养教学生为人处事的技巧讲学生交友之道注重学生的心理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作为一位教师如何更加完善教育。
  • 广播电视节目创优

    广播电视节目创优

    广播电视节目创优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同追求!也是行业竞争的重要手段“节目创优的意义也是人所共知的”。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农村社会与农民生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农村社会与农民生活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新农村由此起步开局。这份高含金量的纲领性文件出台了许多重大举措,破解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诸多深层次问题,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和第三次农村改革的标志。
  •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本书在田野调查和口述史采集的基础上,利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对杂技之乡河北省吴桥县的杂技学童群体进行系统研究。当今吴桥杂技学艺、从艺行为是当地人对地方文化传统的现代性借用。历史上在生存压力下形成的杂技文化传统,在当代语境中,被国家、地方和个人加以利用,使杂技成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职业选择模式。
热门推荐
  • 混沌大陆乾

    混沌大陆乾

    凌厉在救妹妹的过程中失足坠楼,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穿越了,并身带极限系统,从此他就踏上了征服世界的路程。(新人新书,多多关照)
  • 宥夏

    宥夏

    夏宥是个十七年不能修炼的废柴,虽然贵为大夏皇族但是却遭遇神秘势力的追杀。一次追杀之后,废柴成为了天才,一飞冲天。古语云:“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且看夏宥不鸣则已,一鸣惊天,纵横武派与道派之间的仙侠世界。PS:1.此古典仙侠乃架空历史上的夏朝,请勿对号入座,若出现此类人物亦然;2.新人新书,求支持,更新稳定;3.勿要奇怪书名,为了简便,将主角名字颠倒用之。SO:还不收藏?!!
  • 拯救炮灰计划

    拯救炮灰计划

    长安并不知道自己的历练其实是一场无限期的流放,她认真努力地穿梭在时间与空间的洪流中,收集万千执念之魂,当回到最初和最终的地方,才得知真相的残酷,那个真正需要拯救的炮灰其实是自己;亿万年前的一场冰封,开启了太古宙纪元,而自己却因此灵魂沉寂,散于世间,当沈昱的生命中出现一个叫长安的人时,他的灵魂开始复苏,觉醒后的他,唯有一愿,愿执此一生,一世长安。
  • 暗恋许我向你

    暗恋许我向你

    沙雕没脸没皮女×温柔伪腹黑男鹿笙作为一个沙雕没脸没皮的女孩子,在分班考试上,竟可耻的对左边的男孩心动了,更奇妙的是,他们两个开始互抄答案。妈妈!这算偷情吗!好巧不巧的是,在暑假补习课上他们两个再次相遇了。没脸没皮的鹿笙坚信着:没错!这就是爱情!一场猫追狐狸的暗恋故事,开始了。“你脸红了。”男生柔柔的笑着。“滚!我这是热的!”女生心虚道。
  • 泣苍穹

    泣苍穹

    我向往真实的世界!可是真实的背后?血流不尽万道不止,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现实?人性?欲望?疮痍的大地啊!弱小的蝼蚁啊!“不”“不”“不”我命由我不由天,一切的一切又怎样?
  • 玩转三国杀

    玩转三国杀

    被无常坑了的黄花大闺女穿越到三国,从此小笼包没了,为了回家,还要和一堆汉子称兄道弟。美女投怀?不要,老娘喜欢的是汉子。兄弟喝酒?可以啊,我可以酒后乱性吗?
  • 首席的追妻之路

    首席的追妻之路

    顾思成,是权势滔天,财力雄厚,也是Z国两大集团之一――GS集团的总裁,他的青梅竹马沈诺――西帝国领导者。八年前,顾思成对沈诺说:“我要走了,等你20岁再来找我,我们一起过幸福的生活!”七年前,沈家遭到灭门,唯一活着的人是沈诺。邂逅八年后重逢,沈诺成了人前杀法果断,心狠手辣,唯独在他面前撒娇卖萌,他爱她,宠她,不让她受委屈,怕她离开!丝“思成哥哥,我要睡觉,你给我讲故事!”“好!”“思成哥哥,你带我去外面吃好不好?”“好!”……他满足她的任何要求,除了让她离开!
  • 炼气五千年

    炼气五千年

    本是修真天才,竟被困在炼气期五千年。历尽五千年风起云涌,笑谈五千年世事沧桑。且看男主混迹都市,如何突破桎梏,登临巅峰。
  • 暗帝的女巫王妃

    暗帝的女巫王妃

    她是现代社会的末代巫女,有可以看见灵魂的微薄巫女能力,意外穿越到古代,成侍寝妃子。他是隐藏在黑暗中的帝王,因灵魂缺失而没有味觉,嗅觉,痛觉,缺乏感情,异常冷漠。他欣喜的发现,她侍寝之后,竟恢复了知觉,于是,他,要求和她,有更多亲密的交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第一公主之幻影梦希纪

    第一公主之幻影梦希纪

    『正在修文和存稿中,时不时发几章,请谅解!!!』晞晨月,一个在孤儿院长大的孤女,17年后因为父母意外去世才被管家接回了家族。为了学业,她选择隐瞒身份进入贵族学院上学,遇见了她此生最重要的朋友们和她最爱的人。但是,自出生开始她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不断被人追杀。突然降临的灾难,让晞晨月不得不和另外三人一起离开…多年后,四个女孩回归,誓要把那些原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回来。但是,回来的同时也必须面对他们,晞晨月更是要面临一个无法想象的劫难…而血族与血猎,两族之间又究竟能不能和平共处?【4v4血族血猎复仇校园文,男女主一号都有特殊能力,先甜后虐再甜回来!男女主们保证身心健康!看了绝对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