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90600000001

第1章 国无人(自序)

我的著作多数太“重”,太严肃,《人论二十五种》此书则很“轻”,至少可以说是“以轻驭重”,以嬉笑取代歌哭。因为自己觉得“别具一格”,就想让国内的朋友也看看笑笑。此书写于出国后的第三年和第四年,即1991年和1992年。那时我已结束了内心的“窒息感”,从苦闷中跳出。很奇怪,身心一放松,“幽默”也随之产生,《人论二十五种》正好补充了我论著中“轻”(幽默)的阙如。

此书初版由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制作和推出,这一出版社一向只出英文著作,《人论二十五种》算是它的第一部中文书籍,这要感谢林道群兄的“破格选拔”。书出版后颇受欢迎,半年后就出第二版。李泽厚兄读后(1993年)评价说:“这是你最有特色的一本书。”有朋友肯定,我就更自珍自惜了。

但是此书毕竟写于出国初期,当时虽然已调节了一些心理“倾斜”,但还没有完全放下激愤情绪,“轻”中还是带“刺”,这与我近年来的“从容”笔触有所不同,现在此书在国内出版,我担心会无意中伤及他人。倘若有读者感觉不对,请多鉴谅。好在我的各论都是“对事不对人”,没有具体指涉对象,换句话说,这是“精神现象”批评,不是“人身抨击”之书。幽默的特点本就没有攻击性与侵略性,只是为了让自己解脱也让读者轻松一些而已。刘再复2010年11月初于美国国无人(自序)

屈原在《离骚》的末段中云:乱曰:

已矣哉,

国无人——

莫我知兮,

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

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在这首卓绝千古的长诗中最后感慨“国无人”,说的是国中没有贤者、识者能与他的心灵相通。这自然不是说国中没有普通意义上的人,而是说国中没有杰出人才。举国无人,这是多么深的感慨!屈原已感到楚国大厦将崩,能够支撑“美政”的精华,死的死,走的走,有的被囚禁,有的被杀害,连他也被放逐,国中真是没有人才了。一个朝代灭亡之前,总是要为自己扫清通向坟墓的道路,而这种清扫,就是扫除自己的精英。

中国是个人治的国家,国中有无人才,变成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古学者早已论断: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人与政的关系极大。中国历来的家政国政主持者最担心的就是能否“得人”,是否有像样的“接班人”。他们最忧虑的就是“断后”,即“后继无人”。我写过一篇短文叫做《贾府的断后现象》,正是说昌盛一时的贾府最后走向衰败,并不在于它被“抄检”,而在于它的“断后”。“抄检”固然伤了元气,但是,只要有人,还可以重整乾坤。遗憾的是,到了宝玉这一代,府中已无人矣。以荣国府而论,府中多半是一些美丽而无治家之才的女子;男子中本可以支撑局面的贾珠偏偏夭折,唯一可用的贾琏又“腐化堕落”,忙于寻花问柳,而宝玉虽有好性情却无好本事,剩下的贾环则是“劣种”,属妄人和末人。最后可算“好苗子”的贾兰,虽还努力,但年轻轻就成了套中人,讲的是一派“酸论”,能否成才还是个问题。对于贾府的“断后”现象,王熙凤最敏感地意识到。她早就看到贾府上下个个不中用,难成大气候。《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中,她在平儿面前分析了荣国府中的人说:我正愁没个膀臂。虽有个宝玉,他又不是这里头的货,纵收伏了他也不中用。大奶奶是个佛爷,也不中用。二姑娘更不中用,亦且不是这屋里的人。四姑娘小呢。兰小子更小。环儿更是个燎毛的小冻猫子,只等有热灶火坑让他钻去罢。……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倒只剩了三姑娘一个……在贾府中,王熙凤算是一个猛人。平儿虽是她的知己,但不是她的帮凶,本可能堕落成为虎作伥的“伥人”,却偏偏成了对一切人都好的贤人。王熙凤在知己面前,清醒地分析了贾府的人才危机,看到人虽多而不中用的问题,看得真是透彻。

这种“断后”现象,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也很严重。常听到人们嘲笑八九十岁高龄的老人继续操劳国政,而我却未曾抨击此事,因为这实在是无可奈何,“后人”多半不太中用。这不是说中国没有人才,而是人才被历次的政治运动扫荡得差不多了。现在还能称得上人才的,往往是扫灭之后又恢复了名誉的幸存者。而这些幸存者,锋芒尚在的也有,但多数成了被阉割掉肝胆的阉人,或被吞没了真性情的笼中人和套中人。而新产生的年青精英,因生长的人文环境不好,身在故乡却有如异乡人,而一旦出国深造,则准备长期扎营海外。所以在异邦看到中国人才济济(仅美国,就可称为中国的人才库),而在故土中却看到人才空空荡荡,特别是能延续民族生机的“栋梁之才”。

说“国无人”,是说国中少有杰出之才,而像贾环这种“冻猫子”,倒是很多很多的。我写《人论二十五种》正是感慨中国一面少有杰出人才,一面却繁殖了大量的特殊人种,如傀儡人、阉人、肉人、巧人、酸人、畜人、伥人、谗人等,这些人面目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奴性十足,均属奴人,自然也常常转化为奴人的总管或分管。大陆20世纪下半叶的情况大约是80年代较好,80年代之前的30年中,阶级斗争太偏激,政治运动太频繁,这些政治运动强迫知识者洗心革面,其结果是把人才变成奴才,即阉割其锐气才气,注入奴气,把他们改造为“驯服工具”。到了80年代末,因风云变幻,人才再次被扫荡,国又无人,此时,唯一的办法,是重用奴才,把奴才当做人才甚至旗帜,这样,原先的“把人才变成奴才”的公式此时就变成“把奴才当做人才”的公式。所谓“国无人”,绝不是指国中没有奴才这种人。

我所描写的肉人、伥人、谗人种种,其实是“古已有之”,中国的智者和异国的智者早已给他们命了名。所以,我所描写这些人,并非杜撰。但是,在新时代中他们都有了新的内涵,而且种种人性均有发展。所以,我在描述这些人的“社会相”时,尽可能把它的新面貌勾勒出来。当然,其中也有我给予命名的,如酸人,但也不是杜撰,倘若不是讴歌文学太盛,诗中的酸味太重,故作小儿态的人事太多,我是决不会想到这个美名的。

我对孕育我自身的人类永远不会失去信念。但是,我对近年来大陆的许多类型的人感到绝望,觉得从上到下,畸形人太多,也可以说是病态、变态的人格太多。“五四”运动时,文化先觉者们曾高扬人的旗帜,揭露和描述病态的社会与病态的人格,所以才有阿Q这种畸形儿文学形象的产生。没想到,社会发展到20世纪下半叶,这种畸形儿,反而大量繁衍,韩少功、残雪笔下就写了好些畸形儿。我不是小说家,只能用另一种文字形式来叙述,也给畸形儿们留个记录。在记录与思索中,我感到更可怕的是,阿Q在他那个时代还是一个平民百姓,其畸形性格还不足以摆布社会。可是到了下半世纪,阿Q翻了身,各种畸形人成了社会的管理主体,傀儡人垄断傀儡戏;点头人成了领头人;交白卷的末人成了举红旗的先锋;无赖成了指路明灯;伥人成了坚定的革命战士;酸人成了诗人;妄人成了思想解放的前卫分子。这些情况使社会优劣不分,并且使人感到,在自然界固然常常是“优胜劣败”,而在社会界,似乎正相反:常常是“优败劣胜”。这种退化现象使社会丧魂失魄,一时六神无主。我写《人论二十五种》,除了感慨“国无人”之外,还感慨“国无魂”。

虽然《人论二十五种》写的主要是人的荒谬和人的病态,对人开始绝望,但我仍然在反抗荒谬,反抗绝望。我确信人生的意义正存在于反抗荒谬与反抗绝望之中。我写“末人”,自然是希望教育机器不要再制造末人;我写肉人,是希望社会不要再掏空人的精神,或要求心灵的国有化;我写傀儡人,更是为社会呼唤新鲜的、活泼的、属于自己的灵魂。我还特别写了怪人论、痴人论、逸人论和论隙缝人等,为这些人辩护,为人的个性辩论,为人的执著性辩论,为人的自由权利辩护,并呼吁给人的自由意志以存身之所。倘若不允许“怪人”存在,一有个性就加以扑灭,有点特异的思想,就兴师动众地加以批判,一点隙缝也不给,连隐逸之所、避难之所也都捣毁,政治乌云笼罩一切,那还能有人才的孕育之地吗?

我写的这些人,侧重于展示中国的社会相,但它又不只是属于中国。其中的许多低劣人种,其实是人类普遍的人性恶的表现,可以说是跨文化的现象。东方有酸人,西方也有酸人,只是酸味不大一样;东方有肉人,西方也有肉人,而且肉人发达的盛况绝对不在东方之下。只要有钱正如可买到肉猪、肉牛、肉羊一样也可以找到肉人。到处都有肉人的市场,恰恰是西方社会危机的一种征兆。中国有套中人,西方更是早已有之,套中人的概念本来就是俄国契诃夫的概念。末人、犬儒人、点头人等概念也是来自域外。我描写这些人种固然是对中国“无人”的感慨,也是对人类社会精神可能退化的担忧,并未陷入中国的政治视角。我用的倒是审美的视角。因此,描述的主要不是人性之恶,而是人性之丑。我以自己审丑的结果,奉献给干净的孩子们和尚未被社会污染的纯洁心灵,愿他们与种种病态人格保持精神距离,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别一种境界。

《人论二十五种》在《明报月刊》发表了一部分之后,传到国内,许多心情忧郁的朋友赢得一笑,他们笑后写信给我说,没想到你这两三年倒幽默起来了,而且不是化凶残为一笑。确乎如此,到国外,我确实轻得多,已从“重人”慢慢变为“轻人”,但在轻松背后仍然有负重与期待。不过,能让朋友高兴高兴就好。当然,另有些人读了自然很不高兴,说我含沙射影,太刺激了。我应当承认,写作时,我自然想到一些具体人,如写酸人时,自然想到故作小儿态而放声歌唱的诗人;写到伥人、畜人、谗人时,也闪过正凶恶地批判和诽谤我的论客,但只是“一闪念”而已,绝没有时间去理会他们,更不会被他们的面目所限。我写的乃是人类的普遍现象,即人类不成熟时的不幸现象,也就是说,我超越了我的憎恶。我的眼珠正遨游于四海之间,自然不会老转到那些并不美丽的嘴脸上去。

同类推荐
  •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不仅是我国的著名学者,而且是大翻译家。他精通多种外语,译著丰富,在长期的翻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很多独到而精辟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翻译的文章,生动有趣,活泼精炼,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学习外文和从事翻译工作的读者有所帮助。
  • 优秀班级管理的智慧

    优秀班级管理的智慧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生动有趣的并且易于让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艺术技巧展开论述。阐述了教师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等全面素质能力。
  • 学历史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学历史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就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历史事例和现实经历为背景和参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结合实际探索活动强调实践、行动的重要性。原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服务社会。
  • 新概念作文名牌大学自主招生录取者范本A卷

    新概念作文名牌大学自主招生录取者范本A卷

    十五年来,新概念作文大赛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精华,尤其其中的一些作者,凭借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上的优秀表现,被国内的知名大学录取。大赛也因此成为高考选拔人才有益的补充形式,为那些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子开辟了新的通往名校的渠道。本书收录的就是这些凭借一篇作文上名校的作者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或文笔犀利,或情感细腻,或空灵隽秀,或质朴绵长,表现出作者们卓尔不群的思维方式、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本书是目前国内首部探讨20世纪以来全球知名媒体国际传播战略的教材。《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以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特别是国际战略理论为基本框架,结合媒体经营管理理论和国际传播理论,在描述BBC、VOA等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演变历程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这些媒体的主要国际传播战略。
热门推荐
  • 穿越末世成女配

    穿越末世成女配

    宅女怜欣在看了一本末世重生文后由于异常不满小说里那个跟自己同名同姓炮灰女的结局而气愤不已的给作者从第一章开始连刷负分并且在评论区留下了一篇长达一千多字的评论,结果按照诅咒作者必穿越的规则,毫不意外的怜欣穿越了,还好死不死的穿越成了那个没出场几回就直接被炮灰了的炮灰女,怜欣看着窗外那灰蒙蒙的天空以及屋外独属于丧尸的‘嗷嗷’声留下了悔恨的泪水,她现在收回评论补上分数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本小说集小白、圣母、玛丽苏、雷于一体,并且无逻辑可言,作者本人小学生文笔,没有大纲,想到哪写到哪,所以不喜勿入,或者点叉退出,千万不要勉强自己,小说里有一些奇葩三观不代表作者本人的三观,请不要把小说跟本人混为一谈。另希望看身心双处的小伙伴们请谨慎选择本小说哦,身心双处什么的是不可能的!本人之前写同人,第一次写玄幻文不足之处还请见谅,本人接受对小说剧情的一切讨论,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尽情的提意见,哪怕你们把角色骂出翔都无所谓哦,但是拒绝接受对作者本人的人身攻击。QQ群14775946小说交流群欢迎大家加入,有什么想看的类型或者有什么好的建议都欢迎进群畅所欲言。打小广告,骗人的就算了。
  • 快穿之这个主神不好撩

    快穿之这个主神不好撩

    慕七作为一个被流放的主神却意外的绑定系统成为任务者穿梭于三千世界,只为重回颠覆夺回自己的一切。缘分总是奇妙的到底什么时候自己动的心?慕七看着身边的男人浅笑。管他呢只要你在就好……
  • 冰窖王爷和乞丐王妃

    冰窖王爷和乞丐王妃

    他用叶拼凑对她的爱“此生唯妻,生死与共。”却在她刚大病初愈执意要杀她。他说:“你竟敢欺骗本王。”她并有解释、没有辩驳。不是无能,只是想用行动证明——她是她,仅是他的。一个是异时空的王爷,十四岁带兵上战场,十六岁被封为“战神。”,听说此人极其冷漠、残忍。一个是21世界的孤儿,乐观,为爱守护,哪怕是倾尽自己所有,也无怨无悔。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降临1恶魔面具

    降临1恶魔面具

    有些事情,只能停留在记忆里,被永远封存。就像他的经历,无论前面多么光辉,最后还是落的一身污秽,暗淡。他微微笑,半边是光明,半边是黑暗。“不要哭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左手指尖划过地方会留下一缕缕黑色的痕迹。他的笑容逐渐扭曲,手指插进发丝里,遮住了右眼。“你说过,会一直陪着我的,一直。”“要知道,我很讨厌撒谎的人呢。”他咧开嘴,露出森白的牙齿。
  • 旅行纪

    旅行纪

    意外到来的系统,让两个本不该有交集的人走到了一起,但是一个个虚幻的世界似乎预示着什么,究竟背后的谜底是什么,系统到底来源于何处,背后之人目的又是什么,一切的一切,仿佛有一只手在背后......(PS:不要看简介这么严肃,其实就是吃货兰芷和腹黑沐思言的时空旅行故事,简单来说就是夫妻一起升级打怪。)(注:名字来源于《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不要问我女主为啥不叫芷兰,芷不能当姓,想一个男主的姓就很累了)
  • 梦想之门

    梦想之门

    这是一本重生的书。本书主角绝对强大,本书剧情绝不郁闷,本书构思绝对YD!请不要被书名迷惑!*************一场失恋,让林风意外地重生。回到了1997年的他,会怎样面对一个全新的生活?为商之路,他叱咤风云只手遮天;黑道白道,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情场斡旋,他潇洒写意游刃有余。在这里,你会看到你的重生之梦,这就是梦想之门。本书故事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第一次写书,可能会有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希望各位能够多提意见,坚持看下去,本人也会慢慢学习,逐步改进。新人艰难,本人不会拉票,如果您喜欢本书,请赏点推荐票,如果不喜欢,请您高抬贵手,收藏一下也行。
  • 凤凰涅槃之暮朝

    凤凰涅槃之暮朝

    讲述一段死神暮陵与南禺凰姬的虐恋情深……那一世,天帝的三皇子与西海桃妖在西海桃坞相遇——“你叫什么名字?不如我叫你小结巴可好?”女孩笑颜如花,如一缕暖阳温暖了晦暗世界里的暮陵。……而这段相遇从未结束,或许这便是所谓的宿命。
  • 我有万能大宝镜

    我有万能大宝镜

    我有万能大宝镜,随心随意大宝镜,无所不能大宝镜!
  • 最美年华初相见

    最美年华初相见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而是,尚未相聚,便注定无法相遇。十年前,我们在风华年少的时代,最美的年华之中,相约在英菲圣顿贵族学院。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已经从各个地方回归,却已经不再是曾经的自己。我们,不再一起盼望明天,不再喃喃着梦想的存在。因为,我们长大了啊。可是……“雪彡,十年的时间也应该足够去思考了,你逃避了那么久的问题,是不是应该给一个答复了呢?”他的声音在耳畔响起。那么的真切。梦中无数次出现的声音,这个时候,却又……喵咪雪彡抬起头,看着艾泽霖强扯出来的笑容,心里的苦涩越来越浓。人生若只初相见,可否能让她回到曾经,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给她个机会,她真想寻找到当初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