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75200000054

第54章 蜀中无大将(1)

§§§第一节蒋汪双簧之谜

国民党宣传的历史中,都说抗战前后,汪精卫是主和的、妥协的、误国的;而蒋介石却是主战的、抗日的、爱国的。其实,在许多情况下,事实正好相反。

汪精卫从1932年就任行政院长以来,就以“跳火坑”的心情,处理国事。其中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他肯替蒋介石背黑锅、受闲气。

蒋介石自从1928年济南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闪躲日本人起,骨子里本来就是真正的主和派。自此以后,1933年《塘沽协定》,出卖华北利权;同年摧残察绥抗日活动,打击抗日分子;1935年《何梅协定》,使华北特殊化,这些都是蒋介石的作为。然而站在幕前背黑锅的,都是汪精卫。事实上,汪精卫本人,对日本原是主战派,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1935年的古北口之役,他都主张和日本人打,且为了张学良的不抵抗(事实上是蒋介石指令的),一度忍无可忍,通电邀张学良一起下野,因此出国。据陈公博《八年来的回忆》:

汪先生那时不但主持行政院,而且兼了外交部长,我当时大不以为然,在南京的同志也大不以为然。外间的批评都集中于汪先生一人,以为主和的只是汪先生,所以当日许多人都曾劝过汪先生说:上海的《淞沪协定》为“汪先生”所知的,而“塘沽协定”是事后才知道的,汪先生也应该分辩一下。汪先生说:“绝不分辩,谁叫我当行政院长行政院长是要负一切责任的。”汪先生这一句话可以表明他当日的心境。

汪精卫身为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竟被蒋介石派人去主和,主了和以后,还要汪精卫追认。

陈公博的回忆,告诉了我们:蒋介石是如何在自取美名,却要汪精卫代背恶名!蒋介石这种性格,甚至他的把兄黄郛有时都气不过。沈亦云《亦云回忆》中收有黄郛1935年5月27日的一封电报,其中责备把弟说:“希望今后彼此真实地遵守‘共尝艰苦’之旧约,勿专为表面激励之词,使后世之单阅电文者,疑爱国者为弟(指蒋介石),误国者为兄(黄郛自称)也。”(第492页)——连蒋介石的把兄黄郛都如此,又况汪精卫乎事实上,当时汪精卫的处境,正是扮误国的角色,为表面爱国的蒋介石,代演衬托的苦戏耳!

据陈公博回忆:汪精卫开始有主和的倾向,始于1933年的长城古北口之役。这次战事,“因为前方将领回来报告,都说官兵无法战争,官兵并非不愿战,实在不能战,因为我们的火力比敌人的火力距离太远了,我们官兵并看不见敌人,只是受到敌人炮火的威胁。汪先生听了这些报告,以后便慢慢有主和的倾向”。到了1936年西安事变后,他益发认为“中国对日应该寻出一条和平之路”,否则一旦开战,只是便宜了苏联。

大体说来,蒋介石根本是不主战,他的既定政策是安外攘内,对内战的重视,远甚于御侮。虽然如此,他却也避免由他直接出面去主和。相对地,汪精卫由主战转变为主和。两人比较,和战之间,其实蒋比汪更“和为贵”。

从1932年1月28日,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长起,国事在形式上是由汪与蒋介石共同负责的,在强敌咄咄逼人的形势下,两人都没有抵抗日本的信心与决心,引起举国哗然。到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举行四届六中全会,在开幕典礼拍照时,汪精卫被击三枪。这件案子现在已经十分明朗,开枪的凶手是晨光通讯社外勤记者孙凤鸣,通讯社的社长叫胡云卿,都是二十多岁的热血青年,激于九一八以后不抵抗的耻辱,决心牺牲个人,除蒋救国。结果蒋没有出来拍照,而枪手孙凤鸣已服鸦片烟泡,毒性将定时发作,乃一不做二不休,退而求其次,向汪精卫开了枪。蒋虽幸免,汪却替蒋挨了枪。(参阅蔡德金《汪精卫评传》,第228—231页)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怀疑是老蒋干的,冤枉了蒋,然而毫无疑问的是,汪与蒋合作,不仅替蒋背了黑锅,还挨了枪。凶手明明是要杀蒋介石的啊!晨光通讯社社长胡云卿,后来化名华克之,乃组织刺蒋的主要负责人,在海内外追捕下,于1937年进入延安,加入共产党,至1987年仍然健在中国大陆,目前生死不明。

西安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全面抗战,好像和战问题已经解决了。其实,表面上打得烽火连天,暗地里蒋日和谈不断,甚至于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蒋介石仍不愿完全切断和谈的线索。

蒋介石于1937年7月24、25、26日三日分别约见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大使,希望西方强国调停。其实早于7月19日,英国外相艾登(Anthony Eden)为了英国在华利益,宣布已与美、法两国联系,并通知南京与东京,愿意斡旋。(见Freidman,British Relations with China,p.93)7月28日,蒋约见英国驻华大使之后,英国驻东京代办多兹(Dodds)拜访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广田声称卢沟桥事变可由地方解决。但事实上事端更加恶化,英国舆论虽然谴责日本将损及大英利益(The Times,10 August 1937),然英国政府仅能做无力的抗议。孔祥熙时任财政部长,经由驻美大使王正廷,要罗斯福总统调停。美国驻日大使格鲁(Grew)遂向日本外相表示,如有必要,美国愿意帮助解决中日纠纷。(参阅Department of State,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Japan,1931-1941,Vol.1,p.435)但是日方,尤其是日本的军方,根本不欢迎英、美介入。而德国正好与蒋介石自20年代起就有良好关系,自1933年希特勒崛起又与日帝建立伙伴关系,并于1936年11月签订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自处于调解中日的有利地位。日本既不好峻拒德国,德国顾及对华关系,不仅希望事变早日解决,而且希望日本考虑德国在华利益,以及提醒日本在华行动可能减轻对苏压力。(参阅Fox,Germany and Far Eastern Question,p.233)7月底,德国政府外交部长魏什克(Ernst von Weizsacker)电告其驻华大使陶德曼(Oskar Trautmann):“我们已清楚地使日本人知道,他们不能以《反共产国际协定》来对付中国,因该协定绝无在第三国攻打布尔什维克主义之目的。”(美国国务院编Documents on German Foriegn Policy,1918-1945,1:p. 742,743,参阅p.748)同时德国继续向中国提供军火,亦未立即撤除军事顾问团。德国人最顾虑的还是:由于日本的侵略行动,将使中国投向苏俄的怀抱。(见陶德曼报告,载German Documents on Foreign Policy,1:p.741,748)此为德国愿意介入的背景,虽然一时仍持谨慎态度。

日本侵华,军方最力,文人政府并不希望战争扩大。广田外相曾于8月初遣使到上海议和,导致8月8日,日本大使与中国外交部东亚司长高宗武在上海谈判。日方提出:一、沿白河建立不设防区,中日军队各自撤退;二、不侵占领土;三、不赔款。高氏代表中国政府表示,基于以上条件和平有望。(参阅《东京战犯审判纪录》,Exh.3260)然而8月9日却发生“大山事件”,最后引发八一三淞沪之战,谈判自然流产。

淞沪之战打得血肉横飞,但蒋介石暗中继续试探和平,曾向德国表示是否可以德日反共协议来影响日本,德方回答是否定的。(见陶德曼与德外相来往文件,载Documents on German Foriegn Policy,1:p.741,742)接着于8月21日,中苏正式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并于9月9日向国联提出申诉,国联遂于10月初召集会议,但广田于10月21日声明拒绝参加会议,唯表示愿与中国直接谈判,并示意德国或意大利可为说客。(见德国驻日大使Derksen致德国外交部,载Documents on German Foriegn Policy,1:p.769-770)一周之后,日本正式向德国驻日大使狄克逊(Herbert von Derksen)提出:“日本政府欢迎德国促使中国与日和谈。”(同书,第773页)陶德曼遂于10月30日会见中国外交部次长陈介,表示愿意作为沟通的桥梁。不久,于11月3日,广田开出和议七条件,由德国转达。七条件重点是:一、内蒙古自治;二、华北设非武装区,委派亲日首长,并圆满解决日本开发矿产事;三、上海非武装区要扩大,由国际警察管制;四、停止排日,修改教科书;五、共同防共;六、减低日本货进口税;七、尊重外国人在华权利。德国驻日大使狄克逊向柏林报告,他相信日本在上开七条件基础上,有和平诚意,故认为值得劝南京接受。柏林对陶德曼的训示也认为这些条件可作为和谈的基础。11月5日,徐谟陪陶大使自汉口乘轮至南京晋见时,蒋介石因犹冀望于尚在开会中的九国公约会议,故推说中国如同意日本的这些要求,国民政府将会被舆论的浪潮冲倒。蒋介石又说:“中国不能正式承认收到日本的要求,因为中国现在正是布鲁塞尔的九国公约会议各国关切的对象,各国是有意要在九国公约的基础上觅取和平的。”陶德曼说:“我现在采取的步骤仅仅是机密地通知中国政府,日本向我们驻日大使表示的对于和平的意见。”(前引书,第774页)

可是,日本拒绝参加的九国公约会议仍然进行之时,蒋介石见陶德曼这天,日本就在杭州湾登陆,同时安阳失守。11月8日,太原失守、任县失守。9日,松江失守。11日,上海失守、大名失守。13日,济阳失守。14日,嘉善失守。16日,昆山失守。18日,嘉兴失守、烟台失守。20日,苏州失守。21日,吴兴失守。24日,布鲁塞尔会议闭幕,所得之决议仅仅是重申普遍原则,促中日双方和谈,中止战争,完全暴露没有强制力的根本弱点。日本照样进军,25日,无锡失守、长兴失守。29日,宜兴失守、武进失守。30日,溧阳失守、广德失守。12月1日,德国外交部长牛拉特(Baron von Neurath)告知中国驻德大使程天放说:“为中国利益着想,不要不加考虑便拒绝日本的和平建议,还是尽速议和为好。中国政府迟延议和的时间愈久,中国国家解体的危险也愈大。”(美国国务院Documents on German Foreign Policy,1918-1945,p.787)12月2日,蒋介石召集军事长官汇报,先由外交部次长徐谟报告陶德曼从汉口到了南京。各将领问:日本有无旁的条件徐谟说:“据陶德曼所说,只是所提出的七条件,并无别的条件;如能答应,便可停战。”蒋介石就问唐生智的意见,唐生智还没答,又转问白崇禧。白崇禧说:“只是如此条件,那么为何打仗”徐谟说:“陶德曼所提者只是此数项条件。”蒋介石又问徐永昌。徐永昌说只是如此条件,可以答应。又问顾祝同,也说可以答应。再问唐生智,也赞同各人的意见。蒋介石就表示:一、德国调停不应拒绝,如此尚不算是亡国条件;二、华北政权要保存——蒋介石显然慌了。那天下午五点,他接见陶德曼,“愿意以德国大使阁下所提出的各点作为谈判的基础”。另表达两点:一、中国深望:在恢复和平的全部过程中,德国通过调停予以帮助;二、中国在华北的主权和行政权不得改变,必须维持其完整。这就是说:一、一切结果,要请德国人背书,德国人不要放手;二、但求保住华北就好了,东北也不要了、内蒙古也不要了。最后蒋介石要求:“必须强调提醒日本:在谈判完成以前,不要公开任何提出的条件。”(参阅《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六编,第113页)这显然是丢不起人,一切要偷偷摸摸地干。

蒋介石遂于12月3日再度约见陶德曼,感谢德国政府努力斡旋,愿意接受日本11月的条件为和谈基础:一、中国接受该条件议和;二、华北领土与主权独立完整;三、德国自始至终调停;四、和谈不涉及与第三国之协议。(见Documents on German Foriegn Policy,p.787-789)陶德曼得到蒋介石的“毅然许诺”后,转报回国。德国外交部认定“日本的建议差不多在所有的要点上都已得到了满意的反应”,遂在12月7日,转告日本。可是,此时日军已逼近南京,气焰特甚,广田外相也对以一个月前的条件为和谈基础,表示怀疑(见同书,第799页),调停发生了意外的变化。12月13日,南京失守。

同类推荐
  • 布衣宰相孙叔敖

    布衣宰相孙叔敖

    孙叔敖,父亲死于国难,负母逃亡乡野。遇高人指点,遂成大器,终以布衣之身,被决意强国富民的楚庄王举为令尹。其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雄,齐桓、晋文相继称霸。楚国扼控江汉之势,亦欲北上争霸,却苦于国势贫弱,难与晋国争锋。孙叔敖拜相,革除弊政,改善税法,兴修水利,清丈田亩,利民强兵。虽因奸党构陷而遭三次罢相,亦无怨无悔,不堕强国富民之心,终于感悟庄王,君臣合德,使楚国走上富强之路。公元前597年,楚在邲地与晋决战大胜,成为新的霸主。
  • 胡雪岩的人生经营课

    胡雪岩的人生经营课

    胡雪岩虽然已经去世,但是他的人生经历却是一本关于人生经营的教科书,饱含着人生的智慧。“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胡雪岩离我们渐行渐远,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也一去不复返,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对他经营的人生进行深入的探讨,挖掘其中蕴藏的智慧,为自己的人生点亮一盏智慧的灯。
  •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少年时期是在国土沦陷、外族欺压的痛苦中度过的。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王朝宣告覆灭,中原地区沦人敌手,此后不久,山东地区也被金兵攻占。辛弃疾从记事起,就目睹金统治者对其占领区内的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牛顿法拉第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牛顿法拉第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科学家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的读物。
  • 名人的成功心得

    名人的成功心得

    世上有一种征服,不凭蛮力,不用刀枪,亦无需牺牲,这便是中国古人所说的“人文”,亦即“文化”。
热门推荐
  • 特殊工种介绍所

    特殊工种介绍所

    人类常常幻想着,这个宇宙中是否还存在别的智慧生命。他们费尽心思寻找了千百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收获,而我却能告诉你们一个正确答案:没有!真没有!你们一定要相信我啊!???或者换句话说,在我不允许的情况下,两个拥有不同文化体系的智慧生命是不允许见面的。因为这样……我的工作会很难开展。
  • 腹黑小娇医

    腹黑小娇医

    前世身为医毒双绝的圣手小神医,却因瞎眼而错信渣男贱女,死于乱军之中。再睁眼时,却回到了十岁那年。再世为人,她不想再陷入那些阴谋诡计之中只想好好活着。却发现自小就已经被下了毒,肥胖如猪蠢笨不堪。所以她终于认清现实,想要活的好,奋斗谋划少不了。那些刻薄伪善的假姐妹,嚣张跋扈的下人,曾经欺她,辱她之人,这一世定要百倍奉还。等等——“这位将军,你不是好人吗?为什么好人能这么睁着眼睛骗人,还没有丝毫愧疚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心悦君兮凡尘醉

    心悦君兮凡尘醉

    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世人醉,醉生梦死一世情,世人痴,痴心不悔三生爱。仙界有掌人间命运者,谓之司命。众传闻,这新上任的司命仙君啊,为一女子。闲时酷爱翻阅命簿,赏人间情爱之事。……
  • 竞技之混乱的时代

    竞技之混乱的时代

    这是一个和平的世界,这是一个以电竞主宰世界的年代,原本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可因为一个神秘组织的介入,整个世界的格局,正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杀手、战争、地下组织与电子竞技紧密相连,一群来自神秘组织的女孩儿,被派潜伏在电竞圈内,不明真相只有目标的她们,该如何抉择。是坚持电竞至上,继续着看似稳定的和平。还是重拳出击,用拳头告诉世人,什么才是现实。最后的结局,总会出人预料,游戏与战争总有一方会在这个时代,走向灭亡……
  • 王俊凯喜欢你没道理

    王俊凯喜欢你没道理

    我喜欢千玺,可是后来发生了好多事,确喜欢上了王俊凯。。。
  • 打造系统,复制人才:企业如何招才选将

    打造系统,复制人才:企业如何招才选将

    选对人,才能做对事。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本,谁招揽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谁就有了成功的基础。管理咨询专家洪豪泽老师依托多年创业经验,继《打造系统,复制总经理》之后再献力作《打造系统,复制人才:企业如何招才选将》,教你打造系统,复制专业人才。本书介绍了企业如何招人、留人、用人,直到形成一套缜密且行之有效的招才选将系统;强调了招聘人才不仅是人力资源主管的事,更是“一把手”工程,同时提示老板在每个阶段应做的工作与关注重点;切实点出企业招选人才的种种困惑和问题,并提供了一听就受用、一用就有效的解决办法。
  • 时间磨盘

    时间磨盘

    在时间的磨盘里,一切都会灰飞烟灭,唯独楚岚在苦苦挣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