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75200000011

第11章 粤海波澜多(2)

第七次——蒋介石这一“雪满山原,一白无际”的梦,直到二十天后才巧合式成真。6月14日,他母亲死了。可是,丧事办得却重于国事。6月23日,孙中山电蒋介石,说:

竞存、汝为已赴前敌,军事吃紧,望即来粤,墨绖从戎。孙文。梗。(第三册,第83页)

7月20日,孙中山又来电,说:

西寇击破易、收拾难,须多一月始得凯旋,我军经入邕宁,明后日,余当驰往巡察。速来相劝。孙文。歌。(第三册,第85页)

在孙中山来电前后,其他同志也函电交催。6月21日杨庶堪致蒋介石:

介石吾兄:……吾子至孝性成,幸有以节哀顺变,勿过摧毁。粤桂战役,今日已起,墨绖从戎,古贤不废。安厝若毕,尚望有以慰国人及同志之望也。……弟庶堪再顿。6月21日。(第三册,第83页)

7月27日,邵元冲致蒋介石:

介石吾兄惠鉴:……顷于《国民日报》读讣告,惊悉老伯母前月弃养,岂胜哀悼。兄连年奔走四方,承欢之日无多,今当国事未定之秋,遘此大故,哀毁之状,可以想见。唯吾人既以身许国,只能留此身以济国难,一以体先人遗志,一以完个人未完之责。诸希强自节哀为幸。近闻桂孽次第扫清。孙先生方有事于中原,倚赖于兄者甚深。一俟丧务就绪,万望仍往佐理。现在可靠同志,只有此数人。吾人务宜谅先生办事之困难,而切实负责也。弟元冲顿。7月27日。(第三册,第84页)

丧事办到8月10日,蒋介石决定又去广州了。可是他路过上海,逗留了十多天,碰到了“大风雨”。他又做了梦,于是又不去广州而回奉化看母柩。直拖到9月13日,他才去了广州。但是到了9月下旬,却又“回沪还乡”(第92页)了。10月底,他“取道北溪,探四明石窗,蹑鼠尾山巅,向西北驰下”(第三册,第95页),又在家乡游山玩水了。

第八次——11月9日,孙中山电蒋介石,说:

介石兄鉴:余拟于15日与汝为往桂林,请节哀速来,臂助一切。孙文。麻。(第三册,第94页)

1922年1月18日,蒋介石到了桂林。可是,到了4月,他又要走了。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1922年4月23日条下,有这样一段:

23日,公抵省城。总理闻其有去志,特驾行馆挽留。言“此时你若走,则我与汝为机能全失,人无灵魂,躯壳何用”云云。公感其语,凄然泣下。乃即中止。其后,卒以受某方刺激与嫉视不已,又决计辞归。是晚离广州。(第四册,第10—11页)

4月28日,蒋介石又回到了奉化。

这时孙中山正与陈炯明关系恶化,蒋介石一走了之后,孙中山处境益形困难。6月2日,孙中山电蒋介石,说:

立转介石兄:粤局危急,军事无人负责,无论如何,请兄即来助我。千钧一发,有船即来。至盼!文。冬。(第四册,第21页)

但是蒋介石置之不理。6月7日,张继写信给蒋介石,忧虑说:“我兄应速出山,设法将粤局巩固。先生(指孙中山)既到广州,是否无危险同人殊为悬念也!”(第四册,第21页)可是,蒋介石不为所动。6月15日深夜,终于发生了所谓“陈炯明叛变”事件。

董显光《蒋总统传》中说:

就是在这样的混乱政治局势中,陈炯明乃实现其长久准备而未敢实行的政变。民国十一年(1922)6月16日,他下令驻扎于广州近郊之白云观音两山的军队,向总统府进攻。他认为国父定然在出其不意的袭击中丧失生命;但或者是由于天意,国父的几位忠实信徒竟把他救出了乱军的包围线,而安全到达于停泊黄埔附近的永丰炮舰,该炮舰乃效忠于国父者。……

蒋总统获悉其领袖所遭遇的危险,立即由上海启行,个人冒了很大的险,卒到达黄埔,追随国父于永丰舰上。国父和他的亲信随从者在该炮舰上忍受了五十六日等于禁闭的痛苦。(第48—49页)

事实上,蒋介石是在接到孙中山电报后,才起程的。他6月25日离开上海,29日到了永丰舰。此后四十二天,他如孙中山在《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序》中所说:“日侍余侧,而筹策多中,乐与余及海军将士共死生。”但是,这位共死生四十二天的固然可歌可记,那些共死生五十六天的,也不该抹杀。

第九次——“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在8月9日从永丰舰改登英国船摩汉号,在外人保护下去香港,转赴上海,蒋介石一直跟着。8月23日,蒋介石又回家乡游山玩水。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1922年8月23日条下,有这样一段:

23日,公至甬。即乘慈北轮往普陀,养疴天福庵。南天门探胜、般陀庵观鱼。静息时塑坐看经。凡六日归甬。(第四册,第28页)

这时孙中山已开始走联俄路线。8月30日,孙中山致函蒋介石,说:

介石兄鉴:函悉,季仲函亦得读。日来变局愈速,非兄早来同谋不可,军事进行,湘闽似已有不谋而合,日在进行中,湘较闽尤急而有望,似日内便可解决者。今闻昨日已行,或有分道而驰先急回滇也。某事近已由其代表专人带函来问远东大局问题及解决之法。予已一一答之。从此彼此已通问讯,凡事当易商量矣。彼有一军事随员同行,已请彼先派此员来沪,以备详询军事情形,想不久可到也。望兄稍愈即当早来备筹一切。幸甚。此候近祉。孙文。(第四册,第39—40页)

同一天,廖仲恺也致函蒋介石,说:“现时各方情形,已有多少变更。兄非常住此间策划不可。盖时事瞬息万状,而尤以军队情形为然。非日夕与各方消息接触,恐少逊随机应变之妙用。此间待商之事正多,请即命驾来沪。”(第四册,第38页)“先生(指孙中山)决定计划之时或变更计划之时,无兄在左右,如何而可弟意兄宜急来此,专掌军机,一切应酬,尽可不经意。政治问题等,兄如懒理,当由弟等撮要报告,共同商决。否则军事无人参划,若决定计划或变更计划有误,悔之已晚矣。”(第四册,第38—39页)可见“某事”(走联俄路线)倚仗蒋介石“同谋”之殷。到了9月12日,孙中山再致蒋介石:

介石兄鉴:日来事冗客多,欠睡头痛,至今早始完全清快,方约兄来详商今后各方进行办法,而急闻兄已回乡,不胜怅怅。日内仲恺、汉民、精卫将分途出发,往日本、奉天、天津等处活动。寓内闲静,请兄来居旬日,得以详筹种种为荷。此候大安。孙文。(第四册,第41页)

两天以后(9月14日),廖仲恺又致蒋介石,说:“兄到沪之翌日,弟偕许志澄至大东访之,而兄与启民皆不在。后晤见静江,始知兄在彼处。而弟则并静江来沪,亦不知也。又翌日偕展堂再访,启民在,而兄已忽然归。使弟爽然若有所失。昨奉惠缄,言居沪心绪不佳,亦无所事,故决计还乡。弟则以为兄在此间,待商待决之事正多,若避去乡居,则事无从谋,人人如此,则先生(指孙中山)左右可无一人矣!其说通乎……日夕思维,非兄常在此间不可,故恳兄无论如何,仍再命驾来沪。家事恺当嘱启民为兄料理妥当,毋须兄焦虑。兄固当留此精神,为中国为先生(指孙中山)为吾党出力,不可消耗于不必消耗之事,以伤身体。弟知兄必不我弃,故敢强以相劝,望兄垂听。”(第四册,第42页)字里行间,充分看出蒋介石在同他们“捉迷藏”、在向他们“拿乔”。在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1922年10月4日条下,我们还可看到蒋介石这时怎样在游山玩水:

4日,至沪,即乘车往无锡游太湖。坐万顷堂,见波屿苍茫。顺道访梅园,结构天成。陟惠泉山,揽起云楼之风景,辄为旷怡。归途转苏州,访玄妙观、留园、西园。仍由沪返甬。(第四册,第47—48页)

第十次——10月18日,孙中山电令入闽各军改编为东路讨贼军,任命许崇智为讨贼军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蒋介石为参谋长、黄大伟为第一军军长、李福林为第三军军长。10月20日,蒋介石总算动身赴任。不料不到一个月,他又要走了。孙中山听说,遂在11月19日急电给他,说:

介石兄鉴:接函甚愕,我以回粤讨贼重任,托汝为与兄,无论如何困难,总须完此任务,方能释肩,万勿轻去,以致偾事。如有阻力,当随时与兄解除,仲恺即来相助。孙文。皓。(第四册,第55页)

11月24日,孙中山又有长信致蒋介石,说:

介石兄鉴:顷见兄致展堂季新书,有十日内毫无进步,则无可如何等语。吁,是何言也!吾不能亲身来闽,而托兄以讨贼之任,兄何能遽萌退志如此!夫天下之事,其不如人意者固十常八九,总在能坚忍耐烦,劳怨不避,乃能期于有成。若十日无进步则不愿干,则直无事可成也!就如来信云云,子荫当来沪,此事已不成问题,即内部之大难题已得解决,则进步为极大矣!其他纷繁小故,何足介怀纵我无进步,而敌则日日退步,如敌军将士之日有觉悟也、敌人团体日形瓦解也、百粤人心之恨彼日甚也、思我日甚也,此即日日之无形进步也。由此以观,我能坚持,便等进步矣!故望兄切勿稍萌退志,必期达灭陈之目的,尔后乃能成一段落,非然者则必百事无成也!兄前有志于西图,我近日在沪,已代兄行之矣。现已大得其要领,然其中情形之复杂、事体之麻烦,较之福州情形当过百十倍。此无怪吾国之志士,乘兴而往彼都者,悉皆败兴而返;吾幸而得彼津梁,从此可日为接近。然根本之办法,必在吾人稍有凭借,乃能有所措施。若毫无所藉,则虽如吾国之青年共产党与彼主义完全相同矣,亦奚能为所以彼都人士只有劝共产党之加入国民党者,职是故也。此可知非先得凭借不可,欲得凭借,则非恢复广东不可。此次广东一复,则西南必可统一,如是便可以西南数省为我凭借,则大有办法矣。此次土耳其革命党之成功者,此也。故兄前志之成否,则全在福州之一着也。能即进而灭广州之贼固善,如其不能,则保守福州而坚持,亦为一进步也。盖有一日福州,则我有一日凭借,外交内应则可以此为背景,倘并此而无之,则我不过为一租界之亡命客耳,奚足轻重故兄能代我在军中多持一日,则我之信用可多加一日,故望兄为我而留,万勿以无进步而去,兄忘却在白鹅潭舟中之时乎日唯睡食与望消息而已,当时何尝有一毫之进步然其影响于世界者何如也今则有我在外活动,而兄等在福州则为我之后盾也。有此后盾,则我之计划措施日日有进步,或者不必待兄等之恢复广州,我计划已达最后之成功亦未可知也。故兄无论如何艰苦烦劳,必当留在军中,与我在外之奋斗相终始,庶几有成。外间日日之进步,非纸墨所能尽,仲恺来当能略道一二。总之十余年来,在今日为绝好之机会,吾人当要分途奋斗,不可一时或息,庶不负先烈之牺牲、国人之期望也。千万识之!此候筹祺。孙文。(第四册,第56—60页)

在孙中山写这封信前一天(11月20日),汪精卫也致函蒋介石,说:“……人生做事,绝无爽快干净之时。而兄之去留,关系于此军之存亡者又至大,只能以忍耐坚持相劝慰,万一兄竟撒手,则前途希望绝矣!”(第四册,第56页)虽然函电交催,蒋介石还是走了,不过这次理由是“感冒回里”。(第四册,第63页)12月10日,孙中山再电催“盼兄速来商议,并即返闽”。(第四册,第63页)12月18日,蒋介石才又回头。

第十一次——1923年到了。这年1月5日,正当援闽军吃了败仗时候,蒋介石又游山玩水了。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1923年1月7日条下,有这样一段:

7日,又自总部往鼓山。见石壁新镌“天地正气”四字,乃足成联语,曰:“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少憩水云亭,指谓同游者,曰:“吾能于亭后小筑三椽,隐居自适,斯愿足矣!”其余如考亭、喝水岩诸胜,降龙、达摩、吕仙诸洞,再至三至,极瞻眺盘桓之乐。在涌泉寺,兴至濡毫,挥“其介如石”四字,付僧勒石。置更衣亭西,以留纪念。凡一星期才回。(第五册,第1—2页)

可见他可真好整以暇呢!游山玩水以后,他还是又走了,又回到了上海。1月24日,古应芬、李济深、陈可钰、邓演达又电催蒋介石,说:“江防会议,陡生变故,第一师出驻江门,虽转危为安,而整理进行,诸待承教。现粤局仍未稳固,公不即来则总理策划军事,有谁顾问而芬等素所望之党军,亦无由实现。望即命驾,无任企感,并盼示复。”(第五册,第4页)但是蒋介石不但“不即来”,并且在1月27日,干脆又回奉化了。

2月9日,蒋介石写信给许崇智,自承为人“刚愎浮躁,善谋不足,败事有余。……今陈逆(陈炯明)既去,且屡出自试,愚拙日甚,以致无言不失、无事不乖,徒形己拙,无补党国”。(第五册,第13页)1月13日,孙中山又电催蒋介石,说要去广州,“如兄赶不上,请乘他船速来为祷”。(第16页)但蒋介石不肯动。2月18日,孙中山把大本营参谋长职务给了蒋介石,并电催他说:“此间须兄助至切,万请速来勿延!并已发表兄参谋长,军事枢机,不可一日无人也!”(第17页)2月21日,孙中山先到了广州。2月27日,又电蒋介石,说:“各要事须兄相助,万望速来,并示行期。”(第19页)3月到了,孙中山又有“切催介石,不可再延”之电,又有“电上海,催蒋介石……速来”之电。同时3月1日杨庶堪也电蒋介石,说:“此间待兄来始能决之事至众且巨,幸速首途,以慰企望。”(第23页)3月3日古应芬也电蒋介石,说:“战端将启,孙先生非兄无与筹划,危难非吾人所能坐视,望即命驾来粤。”(第24页)可是蒋介石还是迟迟其行。直到3月15日,胡汉民、汪精卫、邹鲁、林业明、林直勉、胡毅生,大家来宁波劝驾,蒋介石还带他们游山玩水了三天,才肯起程到上海。可是一星期后(3月27日),他又回到宁波。直到4月9日,孙中山同意他不负“东路讨贼军”之责,他才在4月15日,由上海起程。

同类推荐
  • 雪泥印痕:我的父亲张恨水

    雪泥印痕:我的父亲张恨水

    父亲不仅写得多,而且所写的小说一经发表,就会立即引起轰动。在读者群中有《金粉世家》迹、《啼笑因缘》迷、“张恨水”迷。更令人吃惊的是,父亲能够同时写多部小说,最多时,可以同时撰著七部长篇连载小说;不但如此,他从不写草稿,都是在稿纸上一挥而就,早年用毛笔楷书,字迹工整,不潦草,很少涂改。四十年代以后,改用铅笔复写纸撰稿,一式两份,字迹端正清楚,看过他手稿的人,都激赏不已。
  • 罗曼·罗兰契诃夫

    罗曼·罗兰契诃夫

    罗曼·罗兰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契诃夫是俄国小说家、戏剧家。本书对其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做了翔实叙述,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要原因。阅读此书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从而为其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幽默大师马克·吐温

    幽默大师马克·吐温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1910),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斯,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失衡禁忌

    失衡禁忌

    遗失的远古大陆,时空断裂禁制破坏,无数异兽涌入地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带上房子去流浪

    带上房子去流浪

    多元空间,多元宇宙,怪诞小说。郭勇敢从未想过——某一天,他会和一栋房子,一起去流浪,和过去及未来的自己相逢。
  • 火影忍者——冰之锁链

    火影忍者——冰之锁链

    我的意志,我的信念,我的伙伴。。。。无所畏惧,无所可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本书以纪实的笔法,真实形象地描述了1932年至1935年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建立川陕苏区、发展壮大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最后迎接中央红军并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全过程,满怀深情地颂扬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生动有力地刻画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
  • 剑修巅峰

    剑修巅峰

    展凌云壮志,巧逢传承夺造化;报生死恩仇,闯荡大陆寻灵器。九死一生,少年无惧艰苦,险中方求富贵!君临四海八荒,待五剑齐出,试问天下谁人能及!登峰造极,烈火淬锋芒,铸就江湖传说!
  • 剑舞神魔

    剑舞神魔

    人类诞生初期,神魔战争爆发,生灵涂炭,这场无止境的杀戮在各族人民的合作下终于结束。齐霖是一名旅途的猎人,原本简单的赏金任务,却牵涉了人族,神族,魔族,兽族,精灵族五个种族,其后,邪族乱入,破坏秩序,制造纷争,最后无法独善其身的古族也开始了活动。封邪魔,立苍穹,战兽神,破万钧,护精灵,守誓言,古人伴,为一诺。且看齐霖如何平定这风起云涌,跌宕起伏的乱世。
  • 咸鱼的文娱

    咸鱼的文娱

    奕白,某次吃个汪汪干脆面时,开出了个文娱系统,终于符合他心中的期许了,当个咸鱼的究极梦想。不好意思,抄抄书,录录歌,咸鱼式的日子,太快乐啦!读者:mdzz!快滚回来填坑!!!(新人新书,求点击!求关注!求收藏!求求啊!!!)
  • 我在万界签到

    我在万界签到

    在无量山签到,获得《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在古墓签到,获得妹子一枚(0x0)在青山镇后山签到,获得石符!……同样的万界套路,不一样的签到之旅!看周文签到万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