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3900000056

第56章 难以承受的耻辱(3)

弱国无外交,人家说什么你都得听着。李鸿章只好收起性子,低声下气地恳求:“你应该设身处地体谅一下我的难处。果真按这个数目写进条约,外国人肯定知道中国要借洋债,势必以重息要挟我国。那时债借不来,款还不上,失信于贵国,恐怕又将开战。何苦相逼太甚!”

这句话里暗含了一点点威胁的意思。可一个刚刚被打败的国家想要威胁战胜者,实在力不从心。伊藤博文把眼一翻:“借债还款全是中国的责任,我管不着。”

“不能还款,怎么办?”

“已经深知贵国情形为难,所以减至这个数,万难再减。”

“无论如何请减一点儿。”

“没法减。”

李鸿章无法可想,只好在赔款的利息上做起文章:“条约中说第一次赔款交清后,其余款项要加五厘的利息,中国自道光、咸丰以来,三次给英、法军费赔款都没有加利息。不过到期未还,才会加利息。”

“如果能一次还清,就不计利息。”

废话!

“两亿两实在还不起,如果算五厘的利息,能不能答应不还本金?”

李鸿章这话完全是“痞子腔”,目的是要把伊藤博文绕晕,好找他的漏洞。可伊藤博文并不是那么容易被绕晕的,冷笑着说:“这么搞就成了是中国向日本借款了,日本没有这笔巨款。”

“不必贵国出本,只是白拿利息。”

“办不到。”

李鸿章也笑着说:“如果把赔款的余款加上利息,那就只给利息,不还本钱了。”

“痞子腔”打到这个份儿上也算很厉害了。可惜耍无赖也需要本钱,李鸿章偏偏没有本钱,所以痞子腔终于打不下去。只好先放下赔款一节,改议割地,可是辩来辩去,对方一点也不松口。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谈判”,而是一场公开的抢劫。日本方面不讲任何道理,他们精确估算了双方实力的消长,知道对手无路可走,只有认输,所以不管李鸿章辩才如何高明,在这里都只是在和伊藤博文说相声罢了。

终于,李鸿章再也按捺不住,硬邦邦地说:“总之现在谈的三大项中,两亿两白银赔款数目太大,必须减少;营口日军必须退出;割让台湾的事不必提及。”

伊藤博文冷冷地说:“这么说咱们两人意见不合。我已经把改过的和约条款交给你看了,日本方面只能让到现在这个程度,中堂肯照办当然好,不能照办,就算把和约驳回了。”

和约条款驳回,就等于谈判破裂,也就是重新开战的意思。李鸿章顿时气馁,只问:“不许我驳吗?”

“驳只管驳,但和约条款不能改动。中堂愿意速定和约,我也是如此。现在广岛已经有六十多只运输船停泊,装载着两万吨军需物资,今日已有几艘船出发。我军前线的粮草弹药已经齐备,之所以没立刻运往前线,只是因为有停战约定罢了。”

相对于李鸿章的小小倔犟,伊藤博文嘴里的战争威胁才是货真价实的。李鸿章无法可想,又不愿意立刻屈服,只好换了个话题:“停战期限满了之后,可以再延期吗?”

“如果和约已签,停战可以延期,否则不能。”

眼看如果和约谈不拢,等停战期限一到,日本又将开战,到时,已经被打垮了的大清国恐怕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李鸿章只好说:“此事重大,必须和朝廷商议,我不能做主。”

至此,伊藤博文算是松了口气。想不到李鸿章忽然又说:“赔款还请再减五千万两白银,台湾不能相让。”

很难想象这个瘦骨嶙峋的老头子竟如此顽强。而且他脸上还有伤,每说一句话都牵动伤处,疼痛难忍。可伊藤博文为了日本的利益,哪会同情这个中国人,立刻回答:“如果像中堂所说,那么日本就立刻派兵到台湾去。”

“我们两国是比邻,不必如此决裂,以后总要和好的。”

“赔款割地就像债务,把债还清了,两国自然就和好了。”

“逼债逼得太狠,就算和好也不是诚心。台湾不容易攻取,海浪很大,台民强悍,以前法国攻打过都没得手。”

“我国海军官兵不管什么苦都能承受。去年东北地方奇冷,很多人都以为日本兵不能吃苦,可是过了一冬天,我军没有吃亏,反而处处得手。”

这又是一句武力威胁。在对手的恫吓面前,李鸿章实在已经无话可说,只好硬说:“台湾瘴气甚大,十多年前日本兵去台湾,伤亡甚多,所以台湾人大多吸食鸦片烟,以避瘴气。”

其实李鸿章是暗指台湾民众勇猛善战,日本人在台湾站不住脚。可伊藤博文哪在乎这些?昂着头说:“看我日本国以后占据台湾,一定禁绝鸦片。”

李鸿章无话可说,只好起身与伊藤博文握手作别,握手时又弓着腰赔起笑脸:“还是把赔款再减一些吧。”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求人求到这个地步,伊藤博文也无心拿他取笑了。可要让他做出让步,却是死也不肯,摇头说:“实在不能再减。”随即扬长而去。

4.耻辱的《马关条约》

三月二十一日,李鸿章第五次来到春帆楼和伊藤博文谈判。

这几天,李鸿章已经把谈判的内容电告朝廷,请皇上、太后定夺。可偏偏叶赫那拉老婆子和爱新觉罗小皇上谁也不肯拿主意,只管互相推诿,推不过了,就推到李鸿章头上,让他一个人去跟日本人争。李鸿章内外交困,焦头烂额,已经快被逼死了。只好对伊藤博文说:“现已奉旨,叫我在谈判中‘酌量办理’,此事难办已极,我实在无法酌量,还请你替我‘酌量’一下。”

李鸿章这么说是想倚老卖老,跟伊藤博文套交情。可伊藤哪肯替李鸿章分忧?冷淡地说了句:“我的处境和中堂差不多。”

“你在日本,所办的事无人敢驳。”

“也有被驳的时候。”

李鸿章苦笑道:“总不像我在中国被人驳斥得那么厉害。”

看来李鸿章在试过所有招数之后,今天用上了最后一招,拼着一张老脸不要,死也要巴结伊藤博文,跟他套交情,扮可怜。可伊藤博文心如铁石,根本不会同情对手:“我在日本的处境还没有中堂这么好,你在中国位高望重,无人可以动摇。我国议院权力很大,我做事一有错失就会被议员揪住把柄。”

“去年朝廷的言官屡次参我,说我和日本的伊藤首相交好。他们说得很对,今天我和你议和立约,这不就是交好的明证吗?”

见李鸿章没羞没臊,不管不顾,拼命往自己身上缠,伊藤博文也生了几分恻隐之心。可正因为他发现自己动了同情心,所以必须立刻压住,毫不客气地说:“那些御史不知时势,所以才参中堂,看了现在谈判的情况,他们已经明白你我二人并无交情,以后必会悔恨当日错参了中堂。”

“如此凶狠的条款,我签了和约回去又要挨骂,怎么办?”

“让他们胡说好了。如此重任那帮人根本担当不起,大清国只有中堂一人能担此任。说便宜话的人到处都有,不理他们就是了。”伊藤博文随着又补了一句,“我在日本的境地也是一样。”

一句话说得李鸿章鼻子发酸,眼圈泛红。这么一来再想套交情也套不下去了,只好说:“这些先不提。我来议和,皇上令我酌定,如果能将原约酌改几处,我才能担此重任。请你替我细想,什么地方可以酌让,比如赔款、割地两条,总要稍稍让步,这样才能议定和约。”

“我早就说了,万难再让。我仔细想过中国的形势,已经减到无可再减的地步,再说,议和又不是小商人做买卖,像这样彼此争价,不成体统。”

“上次谈判临别时,我请你让五千万两白银,当时贵大臣似有欲让之意,如能让此,全约可定。”

“如能稍让,不必中堂再提,我早就让了。”

李鸿章把腰又弯了一些,语气又柔了几分:“五千万两白银不行,让两千万两白银可以吗?我看了《新报》的报道,说日本此次作战兵费只用了八千万两白银,这个说法未必完全准确,可也并非无因。”

伊藤博文拿过报纸看了:“新闻上所说全是与国家作对的话,不可听信。”

“请让少许,和约就可以定了,我会电告国家感谢你。”

“凡能做的让步都已经让出了。”

两人一来一往又纠缠起来。说了半天,伊藤博文还是寸步不让。只说:“我已经屡次对中堂说明,万万不能再让。”

李鸿章恨恨地说:“又要赔钱,又要割地,双管齐下,出手太狠,让我太过不去了。”

“这是中国战败之后所签的和约,和平常交涉不一样。”

“既然讲和就应该彼此相让,你办事太狠,才干太大!”

伊藤博文反唇相讥:“是你们战败了,不得不这样签约。要说和中堂比才,我可万不能及。”

“赔款既不肯减,割地可以稍减吗?到底不能一条也不允呀!”

“两件都不能稍减,屡次言明,这已经是让到头了,不能稍改。”

“我又不是不定约,不过请你略减一点,如能稍减,即可定约。这也是伊藤大人和我的私人交情,将来回国,我会时常记起的。”

“这份和约已经比前一份和约条款少了很多,就是我跟中堂的交情。第一份和约本来也不肯改的,只因念及和中堂多年交情,所以减了一亿两银子。”

李鸿章咬着牙狠狠地说:“如此口紧手辣,将来必当记及!”

仇恨,是弱者的心态。李鸿章这辈子虽然做了很多“示弱”的事情,可他并不是一个弱者,遇到困难的时候他通常不是抱怨,不是仇视,不是咒骂,而是正视自身,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以求进步。虽然李鸿章所处的时代是失败的,可李鸿章自己却在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可以说,李鸿章有着独立于时代之外的人格和完全属于自己的坚强的精神世界。

所以李鸿章一直走在他所处时代的最前沿,这样一个人,没有多少事值得他记恨。可他却记恨了日本,记恨了伊藤博文。

《马关条约》签订的当天李鸿章就登船回国,并发誓终身不踏上日本的国土。

“终身不履日地”实在是幼稚无聊的行为。从李鸿章的表现又一次看出,“仇恨”确实是弱者的心态。当一个一贯的强者表现出软弱时,更让人觉得辛酸和沮丧。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最低点,自此以后,中华民族开始在震荡中缓缓攀升。四十多年后,中日之间展开了另一场殊死的决战,在这场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先后牺牲了五百多万战士,伤亡了三千万人民,终于彻底击败了日本帝国,收复了台湾,所有曾经的耻辱,至此烟消云散。

得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大清国举国震惊,所有人都跳起来反对,一时间全国上下竟没有一个人不反对的。各级官员天天上奏,各省举人纷纷上书,其中康有为、梁启超二人更是脱颖而出,凭着一纸“上今上皇帝书”而名闻天下。

《马关条约》虽然签了,但还不能作准,需要皇帝亲自批准才行。此时的大清国其实有两个“皇帝”,一个是慈禧,一个是光绪,可在这个要紧的节骨眼儿上,慈禧太后首先“病”了。

实际上慈禧太后已经“病”了好些日子了。自从前线打了败仗,朝廷决定议和,这老婆子就躺倒了,整天咳嗽吐痰见不得风,而且一直也不见好,实在很难出来管事。

李鸿章在日本挨了一枪都不敢躺倒,慈禧这边瞪着眼装蒜,却没一个人敢说她是装的。既然慈禧躺倒了,大主意自然就靠光绪皇帝来拿了。

慈禧和光绪,两人只能躺下一个。现在老婆子已然躺下了,光绪就不能再躺,再躺爱新觉罗家就没人主事了。于是光绪拍胸脯,跳脚,拒绝签约,骂街,骂李鸿章,骂完大哭,哭完接着骂,骂完还哭……

四月初八,“小泪包”光绪在又一轮大哭之后,终于同意与日本签约,《马关条约》至此成为事实。

谁也想不到,这时的国际形势忽然发生了变化,列强开始插手了。

这次挑头的是俄国。

作为大清国周边最凶狠的陆上邻国,俄国一直把眼睛盯着中国东北。早在马关谈判的时候,俄国就告诉日本,不准侵占东北,可日本还是割了辽东半岛,俄国一看,急了!

第二个出来干涉的是德国。此时德国已经成长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可它发迹较晚,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不能与英、法相比,尤其在中国,德国人来得太晚,几乎插不上手,现在眼看大清国战败,实力大损,成了待割的鱼肉,德国人赶紧插手进来,打算先向清廷买个好儿,然后动刀子。

第三个是法国。法国对中国的领土垂涎已久,十年前就想来抢台湾,现在他们和德国人一样的念头,也是先向清廷买好,把手先伸进来,然后对中国动刀子。

很快,俄、德、法三国联名通知日本政府,逼迫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甚至准备派兵舰前往东北。

此时的日本进退两难。刚刚和大清国拼了个两败俱伤,如果俄、德、法三国与之开战,日本不但必将战败,失去刚从中国得到的诸多利益,自己也可能在战败后被列强解除武装,成为案板上的另一块鱼肉。

四月十一日,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但要中国另付三千万两白银赎回。

三列国干涉还辽,是各国列强在中国国土上进行的一场政治和军事博弈,而在这整场“交易”中,大清朝廷连一句话也插不上,也就是说,这个朝廷的威信和整个大清国的主权已经丧失殆尽。

事实上大家都知道:三列强还辽将是世界列强对中国展开新一轮瓜分的开始,因为全世界都已经看透了一点:中国在甲午战争之后已经暂时失去了国防力量。所以眼下的大清国并不是摆脱了危机,相反,这个东方的文明古国正在向更深的危机滑落。

同类推荐
  • 孔门七十二贤

    孔门七十二贤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孔门七十二贤”,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生命的前52年充满波折、苦闷和压力,但却从未丧失雄心壮志和对成功的渴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过半百的艾森豪威尔1943年担任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官。1944年6月6日,他成功指挥了扭转战局的诺曼底登陆,创造了一个军人一生中最辉煌的胜利。1953年至1961年,他担任美国总统,并被后人认为是20世纪政绩最辉煌的美国总统之一。
  •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17个女人,似都有一个共通点:她们一概美丽、坚毅、聪慧,一肩挑起命运中的磨难与煎熬,不但活出自己的价值与光采,并在时间的臂助之下,一手将家族的悲剧,扭转成圆满的结局。她们不同的命运:有人疑被政治谋杀(章亚若及蒋纬国第一任夫人石静宜);有人婚姻失和,愤然叛离蒋家(蒋孝武的第一任妻子汪长诗)。有人无怨无悔地照顾失智失能的丈夫10数载(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有人爱上有妇之夫,并且幸结连理,一生和乐(蒋经国之女蒋孝章)。有人视继子女如己出(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蔡惠媚);有人甚至在丈夫过世后,代丈夫祭扫前妻的坟墓(蒋纬国第二任妻子邱爱伦)。
  • 能臣廉相狄仁杰

    能臣廉相狄仁杰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并州太原人。是著名的唐代政治家,有唐289年与房玄龄齐名的宰相,也是中国古代十大清官之首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疾恶如分,把孝、忠、廉称之为大义。本书讲述了狄仁杰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政治家,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在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的弊政多有匡正;狄仁杰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南方女王:毒枭之花的传奇人生

    南方女王:毒枭之花的传奇人生

    “如果有一天这部电话响了,就表示我已经死了,你要立刻逃命。竭尽所能地逃,我的小焦糖,千万不要停下脚步……”特蕾莎,墨西哥小镇的平凡少女,她生在罂粟之地,却落得莲花之姿;18岁,一扇车窗摇下,她结识首任毒枭男友;22岁,一通电话铃响,她踏上亡命天涯之路;25岁,她在监狱度过生日;30岁,她掌控全球毒枭命脉,被称为“南方女王”;33岁,她当选“西班牙最优雅女性”;……如今,江湖上已不见她的踪影,只剩下她的传说……
热门推荐
  • 美男别跑:化身紫蛇缠上你

    美男别跑:化身紫蛇缠上你

    她是对人界充满幻想的蛇妖,去了一次人界后竟对那里恋恋不忘。终于,偷偷溜到了人界。美食真好吃……却在她吃的津津有味时,将竹签插在了别人手上。对不起,对不起。什么?!不干?好好好,看在是美男的份上,我帮你把伤口愈合。可你竟然说我是鬼,那种低级生物!哼!忍无可忍,我是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中的铃声

    风中的铃声

    生活平淡而无聊,机械而乏味,只不过还是有一些美好的事物在等待他,就如同那个会发光的人的出现,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命中注定呢?会有人相信一见钟情吗?假如它真的出现,就在身边……他默默地注视着她的背影,在好友的怂恿下,他也想把那情感的种子培养出一朵花来,只不过每天都会有新的事发生,转变来得太突然,他还来不及反应,美好的回忆留在了记忆之中,那个人还是藏在了心底,暗中的欣赏与爱慕,将又会如何。只是短短的一段日子,给他的生活中带来了另一个人们眼中高傲而美丽的富家小姐——苏若茹,她傲气凌人,也刁蛮任性,古怪而多变,如同一个百变的精灵。他们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情感火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限之一念成神

    无限之一念成神

    本书讲述的是主角在主神空间的多个世界里慢慢成为“圣洁女神”的故事~【主角会在第二卷变成妹子,但情节一定不妹子,作者写男主写不下去了==,变文读者可以从第一卷后期看】
  • 先结婚在说

    先结婚在说

    苏易晨上下打量了一下坐在对面的小女生“你成年了吗?”钟情看着他说“我20了,刚大学毕业”“好,那我就明说了,虽然我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但是我不相信什么相亲什么一见钟情,我只相信缘分,如果咱俩结了婚的话我不保证会像普通的小情侣一样给你温暖因为我工作很忙”苏易晨顿了一下继续说“如果你觉得可以的话我就让我家里准备聘礼了”钟情看着咖啡里的白沫缓缓的点了点头“恩,先结婚在说吧”
  • 求诉有道——民众权益保障法律法规解读

    求诉有道——民众权益保障法律法规解读

    本书仅择公民知情权和救济权保障两个方面,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信访、法律援助六个专题,介绍与公民权益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
  • 孤剑箫情录

    孤剑箫情录

    孤影独走天地间,剑舞箫鸣祭芳颜。残月星辉映浊酒,情尽江湖意绵绵。红叶纷纷,葬去多少年华?世间俗世,终不抵红尘一梦,剑舞萧鸣,只为刹那芳影,纵马长歌,只念侠骨柔情,体人世沧桑,解武之真谛,行侠之大道,谱写这一段如真痴幻的江湖…
  • 上古秘卷

    上古秘卷

    灵魂深处的记忆碎片在轮回中为何没有被遗忘,昔日的封印又是被谁解开,血脉中隐藏的神秘力量的觉醒代表什么,又是被何人何事而隐藏,这些事情的背后似乎是天大的秘密……
  • 冥叶城

    冥叶城

    冥叶有五城,天地玄黄四副城,四城之上一主城。作为云灵大陆五大顶尖势力之一,冥叶城占地辽阔,势力庞大。四座副城气势恢宏,巍峨壮阔,牢牢地矗立于云灵大陆正北方向。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大势力,却很少有人知道主城在什么地方。
  • 圣灵晨曦

    圣灵晨曦

    存在为圣力,虚无名灵力,圣灵构造了万物。圣灵师们召唤出来的圣灵来自于各个时代的著名英雄,他们为了得到最后战争的胜利互相厮杀,究竟哪一个圣灵师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