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11700000034

第34章 碳金融:你的天空我做主(1)

一场由西方国家发起的“低碳革命”在环境大会上实施霸权,利用碳排放交易等方式对中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进行排挤和打压,直接对各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因为这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随着经济的快速扩充,其增加的减排成本会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成熟的行业。

目前,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大部分是“轻型化”的产业结构,其能源密集度和碳密度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它们的碳税成本非常低。因此它们提出“公平对待”:设置“碳关税”这种新型贸易壁垒,通过高额税负抬高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的出口成本,损害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

今天,碳减排权事实上已经演变为发展权与主导权之争。在全球碳壁垒逐渐形成的大局下,我们翘首企盼的环保绿色低碳,已经成为了美国巩固其全球霸主地位的新工具,你的天空,他做主。

碳排放霸权的获取和安排

美国最擅长的经济领域就是金融,美国在国际环保领域需要确立新的标准和新的价值观体系,全球变暖是个国际问题,需要全球所有国家甚至每个人的共同努力。美国人却将全球变暖问题变成了一个新的经济标准,变成了碳金融。如果全球确立了碳金融的新标准,美国和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会成为最大的收益者。

英国是一个有过全球殖民经验的国家,全球变暖和世界环境恶化的问题已经持续了数个世纪,人类必须要建立一种和自然共生的生态文明,这是一种共识。但是变成发达国家整治发展中国家的战略工具,则是一个霸权的思维隐藏在背后。

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使全球变暖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其实也就是提供了一个新的全球概念,这样的概念先成为全球共识,然后成为一个国际具有约束性的条约,不遵守条约的国家会被贴上不负责任国家的标签,对于全球遵守碳排放指标的国家,则在产品上确立一个标准,然后美国可能会设立一个标准评估公司,对全球的任何一个企业进行碳排放的评估,成为一个收钱的工具,成为制约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新手段。

对于碳排放在整个环保体系中的地位,很多专家认为现在人为的化学污染的严重程度要高于碳排放造成的损害,但是化工只是一个行业,不具备普遍性,唯有能源工业才是支撑现代社会的基础。所以美国当然会选择能源工业作为自己控制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工具。英国专家理查德直接称“全球变暖纯粹是个政治问题”。他呼吁人们需要警惕美国的新政治阴谋。

全球变暖的理论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逐步成为了全球环保的基础概念,环保已经被简化成了低碳。英国是全球变暖理论的主要推动国家。英国驻联合国大使克里斯宾透露,已故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新上任时很犯愁,作为西方主要国家的第一个女首相,在国际上没能得到重视。于是,克里斯宾提议撒切尔夫人在每次首脑会议上宣传全球变暖。这在到处都是科学文盲的政治圈中,很容易担起重要角色。

战略家在推动全球霸权事业的时候可能会撒谎。但是这样的谎言则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之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政治家站出来抵抗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变暖理论。低碳和循环经济是很好的生活理念,但是被战略家拿来做新霸权工具,这是很辣的新谋略,这也是哥本哈根环境大会上,各国争论不休的缘由。

气候变暖是否人为原因造成,二氧化碳排放是否为元凶,这是个问题。英国环境专家威廉·哈勃说,过去地球曾有过更大的变暖现象,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没有增加。这个观点与林德森不谋而合。林称,地球大气中的温室物质实际上主要是由水蒸气和高空云层构成的,即使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变暖有直接关系,那也无须恐慌,因为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所占温室物质的比重实在太小。

从科学的观点看,现在大家都热衷说低碳经济背后有某种动机,谁是这一概念的得益者。中国作为一个在世界上受重视的国家,特别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旗帜,应该提出代表人民利益的战略主张。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研究机构,为什么难以提出具有全球视野的战略性观点与解决方案呢?在这样的问题上,中国的战略家和环境组织需要切实做好自己的研究工作,如果处理不好,对于国家的未来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009年的冬天,严寒天气横扫欧洲各国,料峭的冬寒掠过阿尔卑斯山脉,在丹麦小城哥本哈根,人们激情似火。在这场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气候谈判大会上,八十五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多达一百九十二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在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上唇枪舌剑,这次世界气候大会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着人类未来的福祉和命运,而握有决定权的,不是别人,正是人类自己。

地球上最后一棵树被伐倒,打成纸浆,做成世界上最后一张纸;在一片光秃秃的树桩中,国际政要在这张纸上签署了名为《保护森林》的协议。这是曾经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国际主流媒体上广泛流传的一幅漫画内容。十七年后,各国领导人再次聚首,能否还地球一片蓝天?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虽然最后达成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协议,但整个过程其实充满戏剧性。由于不满美国执意要求中国的减排工作接受国际检查,温家宝曾两度拒绝参加有奥巴马参加的会议,最后为了与温家宝会谈,奥巴马硬闯由中、印、巴西和南非领导人参加的会议,显示出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几个发展中大国在维护自己发展权利的时候,当然不能听从美国人的摆布,实际上占据人类绝大部分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的团结使美国坐立不安,美国人的战略企图过早地暴露了。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企图通过更换发展标准来获得新的经济霸权,限制发展中大国的继续发展。

2009年12月18日,奥巴马抵达哥本哈根之后立即参加一场二十多个国家举行的紧急会议,但中国方面仅派副外长参加,温家宝总理没有出席。对此,美方觉得是一种羞辱。随后,奥巴马与温家宝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单独会见。但在不久之后举行的大范围会议上,中方派了一名更低级别的官员代表温总理与会,对此,奥巴马总统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虑,急于达成成果的心态溢于言表,他直言:“我想和温总理会谈。”但当时已经比较晚,温总理已经回到酒店。作为霸权国家,美国最忌惮的就是其他的国家团结起来,将矛头转向美国,美国在治理全球环境的问题上如果得不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也就不能实现美国愿望,在全球变暖的处置问题上,中国、印度和巴西与美国的战略实际上是针锋相对的。这个看起来软绵绵的战略,实际上蕴藏着比战争还要大的威力。

在美方的要求下,中方答应当晚七点可以安排见面。而正在这个时候,奥巴马得知温家宝正在与印度、南非、巴西三国领导人开会协调立场,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奥巴马直接闯进了会场,他边走边说:“总理先生,你准备好了和我见面吗?准备好了吗?”四国会议变成了五国商讨,并最终取得共识。对于是否是“硬闯会场”,美国官员却不这么认为,他们的解释是,奥巴马当时只是觉得七点能与温家宝会谈,没想到其他三国领导人正好都在那里。

对于奥巴马总统硬闯会场,凤凰卫视客座嘉宾梁文道当时评论说,这一次奥巴马的表现相当糟糕,相当差劲,但是糟糕跟差劲完全是可以预计的。这个恰恰就是奥巴马同乡,美国有名的政治哲学家迈克尔·沃尔泽提出过的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正义战争理论。而奥巴马这回就从这个正义战争理论抽取了部分内容出来,构筑了他对于正义战争的一个解释。

梁文道认为,如果讲这个“不厚道”是用来形容美国的话,都觉得这个形容词算用得很轻、很温和了,它简直不是不厚道,而是无耻。哥本哈根会议上发生的情况,印度、巴西等国在北京跟中国商讨的文本一样,这是一个很常态的、很常见的,各种高规格的、大规模的国际会议跟谈判前常有的一个做法,也就是发展中国家需要一个另外的计划,使得这些国家当地的经济发展不会受到限制,这是合理的,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本来就参差不齐的,低碳希望需要照顾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发展权利。

而美国有另一个想法,美国过去排放了很多,可是问题是现在全世界排得最多的是中国。如果现在我跟欧盟这几个国家,我们都减少了,你还拼命放,那什么意思呢?这是美国的一个说法。美国还抛出了很多很似是而非的讲法。它认为中国一直以发展中国家自居,其实是想获取更多的资助,因为我们知道发达国家是应该要资助发展中国家,去做一些各种技术的更新等等。实际上在过去几十年当中,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美国也没有向发展中国家推广降低污染的技术,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却想一下子确立一个关于限制碳排放的全球统一标准。常识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污染是世界工业革命引起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同样治理全球污染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不仅仅局限在碳领域,而是一揽子治理污染的全球计划,全球的水污染也到了一个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所以单独将碳问题拿出来说事,很可能包括了美国的一些企图。

最后的问题在于美国跟欧盟有一部分的国家,尤其是美国非常想放弃《京都议定书》定下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对于全球暖化,我们所有国家有共同但是区别的责任。所谓共同责任就是说这个问题是大家的问题,我们的共同责任。区别的意思是说欧洲、美国这些国家,比我们发展早了一百多年,历史上你们排放了非常多,这就等于一个洗澡盆,你们已经在那洗了五十年了,结果弄到下水道快坏了,毛发淤积在这儿,我今天来洗一回,我掉了一些头发,你就说清理下水道的费用大家一起平分,这是不公平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梁文道说:美国跟中国,这两个国家比较起来看看,这次中国的态度跟表现非常值得赞赏,包括印度、巴西还有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因为我记得两年前在巴厘岛会议的时候,发展中国家是很怕谈目标的,而到两年之后,中国已经宣布要在2020年,把碳强度削去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四十五,而美国现在宣布的是削减百分之四。中国2008年为止再生能源已经占了总能耗的百分之九,然后到了2020年,中国是希望加到百分之十五。而美国在2007年的时候,再生能源只占它的百分之七,将来它说它五十一个州自己定目标。应该说中国作为国际上的负责任的国家,已经在碳领域做出了比较大的让步,这种让步是以牺牲自己的经济发展的选择权为代价的,这意味着中国必须走高效节能的道路。

而中国的能效在2010年前,现在提出的目标是要达到百分之二十再节省,而美国国会正在商讨,看这个能效要不要加到百分之五。所以从各方面看,中国现在做出的承诺跟目标,它的气魄都要比美国大多了。而美国这几个发达国家,它们不仅不愿意给出一个这么大规模的减排目标,而且自己过去得了那么多的好处,现在居然想把这个历史的债务抹清。

梁先生形象地分析道:今天中国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但是美国是历史排放量最大的,就等于过去它洗澡洗得掉毛,加起来是它最多。美国人均排放量最多,中国的排放量除以十三亿人口的,美国才三亿人,所以你不能够这样子来比较,这是非常不公平的。而且这些发展国家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在,它们一直说中国、印度,你们这些国家正在发展,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力量越来越大,这样子你们的碳排放量将来就会非常大,这时候都有一个假设,觉得一个国家它的发展跟它的碳排放是齐头并进的,也就是说发展跟减排必然是要发生矛盾的。

面对美国新的阴谋,中国国内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实全世界都已经发现了美国的企图。在技术和制造业领域,美国等发达国家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这个优势已经逐步变成了可以逾越的鸿沟了。所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就给发展中国家下套,企图用更换游戏规则的方式来继续保持它们的领先地位。

中国著名作家白海军在他的《碳客帝国》中描绘了美国在碳领域的新阴谋,他指责美国将环保问题变成美国可以掌控的金融问题,他是这样描述的。

未来某一天,有人会故意制造地震,就像汶川大地震和海地大地震一样,因为地震会成为未来的期货;

未来某一天,有人会故意制造海啸,就像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一样,因为海啸会成为未来的期货;

未来某一天,有人会故意制造大洪水,就像1998年中国大洪水一样,因为洪水会成为未来的期货,而且也是打击对手的手段;

未来某一天,有人会故意制造飓风,就像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一样,因为飓风会成为未来的期货,而且也是打击对手的手段;

未来某一天,美国会在一场局部战争中使用气候武器,甚至不动用一兵一卒一架飞机,就能赢得战争;

未来某一天,基因工程公司会决定一国的成败,因为基因工程公司能够左右世界的粮食和能源;

未来某一天,我们会发现,世界并不是在变暖,反而是在变冷,但我们同时发现,我们已经被美国牢牢控制了,成为美国的新奴隶。

这一天,不会远,就在我们这一代人能看到的时间内。

白海军的写法虽然是比较文学化的写法,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老谋深算,作为民间人士,当然害怕我们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吃了美国的亏。事实上,即使美国进行这样的阴谋,中国自身也会做高效的节能减排工作,这不仅仅是为了全球环保事业,对于中国的环境事业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促进。

哥本哈根会议上讨论的一些内容,看起来是绅士间的唇枪舌剑,在操作层面上却是和当年美国对日本的《广场协议》一样,事情具有如此强的爆炸性,对很多国家的发展路径将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这种协议一旦达成了美国人的目标,美国人在能源领域就能够完全把握话语权,对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这意味着美国随时可以对任何一个国家进行碳排放的核查,深度地参与每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美国会和核武器问题上的作派一样,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限制,对于盟友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不友好国家则拿起金融大棒予以打击。

同类推荐
  • 世界主要国家安全机制内幕

    世界主要国家安全机制内幕

    这是一本写给大众读者的热点时政类畅销书。当今世界主要国家都已经建立起高度统一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或类似机构,实现战略顶层设计,以更方便、更流畅、更及时、更高权限地协调各部门,既对短中长期进行战略规划,又能及时有效应对各种国内外突发事件。本书从热点时事出发,既从总体介绍各国国家安全机制,向读者展示其安全机构设置、性质、职能、权限、统属关系、反应程序、历史沿革等内容,又结合典型历史事件、突发事件分析比较其机制的优劣,成败因果。
  • 选票的背后

    选票的背后

    2004年9月18日,北京迎来一个蓝天上飘着白云的日子,上午10点,我拉着行李箱,准备打车去机场,开始我的采访美国大选之旅。去美国采访大选的旅途中,见到奥巴马是我最激动的时刻,尽管他当时连参议员都不是,但他激昂演说的场景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深处。采访奥巴马后我写的《他可能成为第一位黑人总统》的文章,是我从业以来第一次如此详细地对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做的一个“特写”。
  •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人人都能读懂的新常态!《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由郑永年、林毅夫、俞可平、王辉耀等国内外最著名、影响力巨大的经济学家、学者围绕忧患政府、收入再分配、反腐败运动、新移民、政治经济新秩序、改革途径等时政热点撰文,把脉中国经济发展轨迹、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财经类图书,是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反思和发展走向的思考和预测。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研究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研究

    本书系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研究专著。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 孙英文集(上下卷)

    孙英文集(上下卷)

    《孙英文集》分上下两卷,主要收录作者2000年至2005年担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期间及近年来的讲话、文稿、文章等,共计132篇。全书60余万字,内容广泛,涉及党的重大思想理论、党史工作、党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及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同事师友的纪念、怀念等诸多方面,体现出作者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理论功力,具有重要的历史、理论和阅读价值。
热门推荐
  • 倾时慕绯色

    倾时慕绯色

    作为七国皇帝第八子,七国国运很衰,这让从小八字就很是衰的他根本得不到皇帝的喜爱,在深宫中,母亲不过是一个小宫女,生他时难产死了,又没有皇帝的宠爱,这直接导致他的生活非常的不理想,时不时会被人欺负,导致于性子温吞,犹豫。不过十四的年纪就被封了王,搬出了宫。平日里,他最喜爱养锦鲤,各式各样的锦鲤。二十有二那年,太子,他的十一皇弟娶了太子妃,这时,七国人民才想起来他们的八皇子都还没娶亲呢!萧时也不急,更不可能理会,日日养着锦鲤,这一日,竟然养出了个鱼人?鱼人开口说话了,脆生生的。“我不是鱼人,我是锦鲤,掌握这天下之运的锦鲤,你知道吗?”萧时觉得,他这一生大概可以过好日子了。
  • 沟通心理学

    沟通心理学

    本书既阐述了在谈话中应该掌握和运用的心理法则,又深入地阐述了我们在谈话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应该采取怎样的心理应对方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切实际可行的方法。读者通过本书能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应付自如,轻松对应生活的各种场景。
  • 中场上帝

    中场上帝

    冷静、理智、高效。华丽、飘逸、灵动。这是不同人对于他的看法。但这些截然不同的评价却都无法完美的概括他在球场上的表现,只要他站在中场,他就始终如上帝一般,俯视着球场上的所有人!且看一个心中充满足球梦想的少年,如何捡起失落在球场上的王冠,称霸足坛!
  • 都市狂拼

    都市狂拼

    不成弃穷人家周协,为家打拼挣钱,为了美女挡箭牌,为了兄弟出生入死,为了民工不平,为了穷人、孤儿有个好的生活,他为自已拼为别人拼为婚姻、为妻子而打拼。(兴趣写写,不定时更新,看心情可能不签约。)
  • 诸天之问长生

    诸天之问长生

    诸天世界之旅,漫漫修炼之路,杨易只为问一句:可得长生否?
  • 赴一场温暖的相遇

    赴一场温暖的相遇

    友情和爱情;放弃与追寻;悲伤与温暖。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最美好的青春里。分离、不舍、痛苦、思念、相遇,在面临种种青春小插曲后,渴望着幸福,渴望被爱着。感动的青春里有大家的欢笑和泪水,有大家聚在一起的温暖回忆。而最终又会与谁再次起航,与下一片陌生的风景相遇……
  • 吾乃游戏神

    吾乃游戏神

    这是一个地球人穿越成即将陨落的三流神明后,一步步将自己的信徒打造成第四天灾席卷整个世界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玄传

    仙玄传

    一位屡被叔婶欺负的山村少年,在一次放牛时,碰到一位老乞丐,获赠一柄砍柴刀,由此踏上了修仙之路。然浩大的仙侠世界,一步一惊心。他如何才能追寻到那传说中的长生不死!******(想写的,不过是一本仙气四溢的仙侠小说而已)
  • 剧情之外

    剧情之外

    第一系列:即使青春留不住(苏酥)第二系列:蜀山战纪之剑侠传奇(玉无心)第三系列:琅琊榜(公孙竺)第四系列:杜拉拉追婚记(阿乐)第五系列:我的少女时代(欧阳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