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49700000027

第27章 与孩子的情感交流(3)

东东经常发一会儿呆后,就开始捣鼓一些组装品,还会掏出书来,在纸上画着什么。他有时就是呆呆地坐着。而不管孩子做什么,母亲都不会去干涉,只是偶尔引导他做些事情。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只有在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里,没有任何压力,才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尽情地展示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也只有那时,一个人才能体现自己真正的个性。

对孩子来说,真正需要的,不单是独立的个人房间,还是能安心玩耍、安心学习的空间。孩子在自己的空间里,无论是画画、看书,还是玩玩具,都处于自己的选择中。白天大家一起听的音乐,孩子回到自己的房间后,可能会自觉地再听一遍,而加深感受。画画的时候,他们会用画笔描绘自己的未来,而且他们对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形象会有更新的知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时间也越来越紧。但越是这样,父母就越应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时间,因为孩子需要自己考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有的父母总是对那些学习起来废寝忘食的孩子赞不绝口。实际上把所有时间都花费在课本上的孩子,会失去在自由时间里发现自我的机会。

有的父母无法忍受孩子有空闲的时候,孩子学习的时候,笔一停就要招来妈妈的批评。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不用说树立自己的个性、培养自己的才能,甚至连休息的时间可能都不够。处在这种没有喘息之机的生活中,孩子们很容易疲惫不堪,或者产生心理问题,而且会变得做事畏首畏尾。

即使对于很小的孩子,父母也应和他保持距离,避免整天黏在一起。这样可以让小孩自己玩,培养他的创造性和独立性。如果所有的时间(包括游戏时)都为他完全设计好,他就会减少动脑筋的时间,过于依赖别人,缺少创造性。

自己的空间对于孩子的情绪调整也很重要。日本女演员中村明子女士说:“我很希望自己的房间成为‘能哭的地方’,仅仅是在心情不好时,或于己不利时有一个避难的场所。”家中为孩子设置一个能让他们尽情发泄自己感情的空间,也是保持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

出于尊重孩子的隐私,父母也应该刻意与孩子保持一段距离。

红红是个乖孩子,但有一次竟然和妈妈发生了大冲突。原来妈妈在整理她的房间时,把一个又脏又旧的布娃娃扔了。红红知道后不依不饶地质问妈妈:“那是我的娃娃,你凭什么扔掉?以后不许乱动我的东西!”妈妈气坏了:“好啊你,天天亲你疼你,现在翅膀还没长硬就想单飞,我偏动你的东西!”一气之下把红红的旧玩具全扔了。红红哭着边捡回玩具边嚷:“坏妈妈!坏妈妈!”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独立个体的隐私和空间一旦被侵犯,就会表现得烦躁不安,忧虑戒备;只有个人的隐私和空间得到充分尊重,一个人才能心态平和,做事比较冷静。父母和孩子之间是需要“距离”的。很多父母要求孩子不要随便翻大人的东西,孩子也是一样,不希望别人随意乱动自己的东西。只有“亲密有间”,家庭才能成为亲密生活的共同体,成为个性自由发展的场所。

心理知识:

我们都听说过这句话:“距离产生美”。还听说过一个典故,就是一群刺猬在一起取暖,为了暖和而靠得很近,可是因为怕扎又要保持一定距离。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和自由活动的领域。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跟别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让彼此感觉比较舒服。

心理学家发现:个体之间如果距离太近,感到拥挤,在心理上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因为拥挤破坏了一个主体对领域和空间的需要,扰乱了正常的行为。这叫做“个人空间定律”。

一个实验证明了这个定律。实验者把被试者安排在过度拥挤的环境中,结果他们显示如下特点:(1)在一间高密度和高温的房间里,陌生人到来会遭到敌视;(2)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迹象(适用男性);(3)在模拟审讯中发出苛刻的言辞(适用于男性);(4)几乎不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5)表现出焦虑增高的迹象。

这个实验证明了过分拥挤对人心理的不良影响。

71.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情绪判断优先

情绪会优先于理性,影响人们的判断。因此父母在和孩子交往中。要学会“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才更容易使孩子接受。

家教启示:

奶奶对小孙子说:“你再不听话,狼外婆就来了。”

母亲对儿子说:“你要再吃糖,牙齿就会坏掉,拔牙可疼了。”

环境保护者对大家说:“如果再乱伐树木,绿地将变成沙漠,连喝水都困难。”

通常,在听了这些话之后,小孙子会不再调皮,儿子不再吃那么多糖,人们也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原因就是这些话唤起了他们的恐惧,从而引起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有时,有的父母和老师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经常给他们讲谁谁谁不努力学习,没考上大学,干着累人的工作,还吃不饱。

这种方法在促进孩子学习动机方面,的确能起一定作用,但同时要把握一个度,避免使孩子过度焦虑。而且有的研究证明,虽然在多数情况下,“恐惧唤起”可以提高劝说的功效,但太强的恐惧也可能使效果适得其反,即引起被劝说者的防御机制,使他们拒绝相信这种危险。

情绪判断优先效应还提醒父母:在和孩子的交往中,经常要“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比如当孩子处于不愉快状态时,全身系统处于“防卫状态”,在自身与外界之间筑起一道屏障,以保护精神世界免受伤害。这时,任何外界的资讯,包括那些正确有益的资讯都会被拒之门外。这时不管父母说什么,孩子都很难听进去。但是如果先处理情绪,使孩子转换心境,调整到开放状态,就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因为一般情况下情绪是优先于理性思维的,就应当先让情绪说话。

陈莉搬了新家,看着刚装饰好的新房,心里别提有高兴了。晚上,她和老公都要加班,只好让女儿自己在家。

可是当她回到家后,却发现洁白的墙壁上被女儿画得乱七八糟,还写上了“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几个大字,她正想批评女儿,女儿兴奋地跑过来对她说:“妈妈,你看我画得好吗?”

一瞬间,陈莉放弃了训斥女儿的想法,她和蔼地对女儿说:“你画得真好,谢谢你。爸爸妈妈也同样爱你。不过,你看这洁白的墙壁,被你画上了画,写上了字,就像别人在你白白的小脸上写字一样,你会高兴吗?所以说墙壁也会非常难受的。以后记住不要在墙上画画,应该在纸上画,最好是在自己的图画本上画,那样多好啊。”

女儿看看被自己画得乱七八糟的墙壁,又摸摸自己的脸,羞愧地对妈妈说:“妈妈我错了。”“嗯,这才是妈妈的乖女儿。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所以妈妈不怪你。不过星期天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给墙壁洗脸,好吗?”“好啊,我要给墙壁洗脸,让它干干净净的。”

女儿拍着小手说。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小心摔坏东西、损坏东西的事情是经常有的。对自己不小心所造成的破坏,孩子往往也很后悔和难过,甚至感到恐惧。这时由于“情绪判断优先效应”,父母应该首先体谅孩子的感情,宽容和安慰孩子,而不是马上进行批评和指责。因为一味训斥和打骂孩子,只会让孩子感到恐惧,由于情绪优先效应,容易淡忘了事件本身。而且批评和指责还会造成孩子对父母感情的疏远,可能导致以后再发生这种事情他们就隐瞒父母,养成说谎的习惯。

当孩子本意正确、方式错误的时候,父母可以告诉他:“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以后注意点哦!”“谢谢你的好意,但是你的方法错了,结果让父母非常伤脑筋,以后应该这样……”这种宽容,反而会促使其内心产生思想斗争,下决心“将功折罪”,痛改前非。

心理知识:

在一个实验中,为了劝说受试者使用节能灯,实验者使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给受试者呈现温室效应的内容、原因及结果如何,也就是进行纯理论的说明;另一种是除了前面的理论说明,还呈现一些与温室效应有关的旱涝灾害的图片。结果发现:后者更容易引起受试者的情绪反应——恐瞑,也使他们更倾向于使用节能灯。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在做出判断的时候,感性思维也就是情绪往往优先于理性思维。这叫做“情绪判断优先效应”。

除了某些消极情绪如恐惧,容易引起人们行为的改变,积极情绪也可以产生这种作用。例如,现在消费者对许多企业“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式的广告比较厌烦,相反,人情味十足的广告,却能自然消解消费者对广告的本能抵触,并使产品形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首先是感动和情感共鸣,继而才会引发现实的或潜在的消费需求。这样,经营者便在顾客的情感体验和满足中,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72.说话留个“光明的尾巴”——近因效应

人们说话,后半句容易给对方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此父母在和孩子说话时,要把积极的意思放在后面说,把消极的意思放在前面说,这样能在整体上给人积极的感觉。

家教启示:

清代名臣曾国藩身上发生的一个故事验证了“近因效应”对语言交流的影响。

曾国藩征讨太平天国的时候,一开始时常打败仗。在给皇帝写奏折报告军情时,他不得已写上“屡战屡败”。这时他的一个谋士看到了,说:“这样写,皇帝恐怕要怪罪下来。”曾国藩说:“可是那该怎么写呢?”谋士说:“我看还是改成‘屡败屡战’吧。”曾国藩就照做了。结果皇帝看了奏折,果然没有追究他的罪过。

“屡战屡败”把“败”字放在后面,让人感觉打仗的结果大都失败;而“屡败屡战”把“战”字放在后面,则给人以不屈不挠、不达胜利不罢休的印象。词的内容不变,但是顺序颠倒,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觉。这就是近因效应的作用。

父母和孩子的谈话也要注意近因效应。如果所说的话中既有好听的,又有不好听的,那么就要尽量把不好听的放在前面说,把好听的话放在后面说。这样后面的话“余音绕梁”,决定了整句话的基调,能给孩子更加积极、更加鼓舞的感觉。。

比如,对面临重大考试的孩子,父母与其说“随便考上一个学校,该没有什么问题吧,虽然基础不好”,不如说“虽然基础不好,总能考上一个学校吧”。两句话意思一样,但是语句顺序不同,给人的感觉就截然不同:前者给人悲观、不信任的感觉;后者则是虽然有困难,但仍可能取得最后胜利——令人鼓舞。

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也可以利用近因效应。在批评之后,不要忘记安慰,就像俗话说的,“打一巴掌揉三揉”。

美国某职业棒球队的一位名投手,由于某一个后进球员犯了不该犯的失误,气得他当场把棒球手套狠狠地摔在地上。可是在比赛后,他上前拍拍那个后进球员的肩膀说:“不要难过,我知道你也尽力了,好好加油吧!”

父母在批评孩子之后,可以说:“也许我的话讲得重了一点,但愿你能理解我的苦心。”用这句话作结束语,孩子会有一种受到勉励之感,认为这一番批评虽然严厉了点,但父母都是为自己好。或者父母在怒责之后可以加上一句:“其实,你还是很不错的。”如果实在想不出安慰的话,也可以对挨批评的孩子笑一笑,或摸摸他的肩膀。这种一巴掌之后赶紧给揉揉的做法,能使孩子忘记前面的一巴掌之痛。

相反,如果父母用“你懂了没有”“如果再犯,我决不饶你”等穷凶极恶、命令式的结束语,只能给孩子留下一个恶劣的消极印象。

心理知识:

在“首因效应”中我们谈过:在一组信息中,人们对位于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信息,比中间部分的信息记忆更牢,前者叫“首因效应”,后者叫“近因效应”。“近因”是指最后的印象,它也会给人的认知活动造成强烈的影响。

心理实验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交谈中,相互之间对话语的理解,往往受近因效应的影响。也就是说,最后一句话往往决定整句话的调子,后面说的话能给人更加深刻的印象。

73.表情和动作所传递的信息——身体语言定律

在人际交往中,身体语言能比口头语言传递更多的信息。因此父母在和孩子的交往中,不仅要留意自己身体语言所传达的信息,也要学会读懂孩子的身体语言。

家教启示:

根据这个研究,在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中,父母的身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可能比口头语言传递的还要多。所以父母在和孩子的交流中,绝不能忽视身体语言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他们的第六感是敏锐的,他们能从父母微妙的表情、动作中判断出父母的态度。

比如当孩子跌倒时,妈妈嘴上说着“赶快爬起来”,可表情惊慌失措,手也在抱孩子起来,孩子就会感到有依赖,就会娇气地哭起来。相反,如果父母站在旁边,以肯定的目光看着孩子,并对孩子说:“自己起来吧!”孩子就会知道父母不会帮助自己,就会坚定地自己爬起来。

又如,孩子在向父母倾诉自己的烦恼时,父母用眼睛看孩子,与孩子并排坐在一起,用手拍拍孩子的肩膀,这些动作会给孩子很多心理安慰。

因此,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时,不仅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还要注意身体谬言所传递的信息是否符合自己的教育目的,是否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首先,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表情。

同类推荐
  • 轻松怀孕280天(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轻松怀孕280天(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本书是一本非常适合年轻夫妇们妊娠参考的书籍。该书从“孕”开始,针对妊娠过程中的营养饮食、日常保健、自我监护、科学胎教、怀孕禁忌、疾病防治、分娩指导,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等,对怀孕全程作了全面而系统的科学指导,并对孕期可能出现的异常均有论及,特别是对初孕妇不知所措的地方,更是从细节入手,深入浅出地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
  • 父母的情商决定孩子的一生

    父母的情商决定孩子的一生

    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高情商的父母懂得将自己的优点传授给孩子,也懂得改正自己的不足,并懂得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父母的情商决定孩子的一生》为家长提供了8堂情商课,是每个家长都应结识的“家教良友”,更是促进家庭教育的情商教科书。家有儿女,切不可错过!
  • 怀孕养育全典

    怀孕养育全典

    本书内容涵盖新生命的孕育与诞生、新生儿的哺育等内容,对妊娠、分娩、育儿全程关注,倾力关怀,对孕前、孕中、产中、产后、婴儿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以轻松的形式,呵护的口吻,详细地告诉准备怀孕或已经怀孕、待产或已经分娩的女性朋友,在不同时期应如何调适心理,遇到紧急情况该怎样去应对,怀孕前后如何进行优生胎教,妊娠及产后该摄取哪些营养,孕育期生活上的宜与忌,新生儿和周岁内的婴儿怎样护理与喂养,怎样培养孩子的体格和智能等等。。
  • 名人是这样教育出来的

    名人是这样教育出来的

    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可能,父母要多用名人的事迹来激励他们,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启发,这远胜于苦口婆心的教育。虽然前人的成功之路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但追寻他们的成功足迹,总会有所收获。
  • 妊娠分娩育儿的智慧全书

    妊娠分娩育儿的智慧全书

    将孕期分为40周分别进行系统介绍,提炼出怀孕期间每月的不同变化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包括:孕妈妈篇、宝宝篇共两篇。此外还将共性问题按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时间段划分,分别加以详尽解答。
热门推荐
  • 替嫁新娘

    替嫁新娘

    洞房花烛夜时被以破鞋的理由她逐出府,失身之耻让她难以接受,被陷害设计的痛苦,让她处于人生的边缘,生死徘徊,她到底该如何做,如何才能出头?
  • 参天大通

    参天大通

    孤身自在去,索命逍遥回。踏量九州苍茫大地,翻卷尘世怒涌江湖。我叶参商一生邪魔,何来惧怕天下讨戮。
  • 最后的灵魂收割者

    最后的灵魂收割者

    只想做个俗人,贪财好色。谁知自己是个阎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是一场春暖花开

    爱,是一场春暖花开

    他,是娱乐圈集人气与实力为一身的超级偶像,虽有高超人气,偶有行事高调,平日里低调平静。她,是业界小有名气的作家,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被拍成影视剧。她和他,本是两个世界的人,不应该会有交集,却世事无常,她的每一部作品出奇的都是他担任男一号,无论是导演,还是编剧,都说这些故事背后的主角像是为他量身定做一般,出奇的与他相似,而他演得惟妙惟肖,仿若从故事中走出来一般。全世界的人都视他为偶像,唯独她对他冷冷淡淡,好似寻常大众。他突然来了兴趣,一次次接近,本以为只是一时兴起,事情却慢慢偏离轨道,是有心插花,还是天赐良缘?……其实,如果不是因为有那份心,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巧合?
  • 迷失之界

    迷失之界

    彼世是什么样的世界?迷失之后的那个男人,还是我吗.....这里就是彼世吧...努力找回迷失的一切。
  • 妖妖不息

    妖妖不息

    这是人类建造的城市,却不仅仅是人类的世界。我们都有着自己心中的执念,无关正邪,亦无关种族。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每一个妖背后都是一场回忆。无论曾经几何,我们都会在东林市找到继续生存的意义。因为这里有生活,有记忆,还有爱……都市里妖怪们平凡而又不平静的生活,妖怪也种田~~
  • 百鬼夜行之东山再起

    百鬼夜行之东山再起

    2015年洛阳上空出现空间裂缝,无数人放下手中的活,抬头仰望那天空的巨型建筑物,它浮在洛阳上空,将整个洛阳完全覆盖!世人皆称它为“天宫!”据传说当“天宫”再次降临时,轮回者就会出现,他会带领炎黄子孙,走向复兴!然,魔神一族,妖神一族,天神一族,三族不希望人族再一次得到强大的力量,然,派出家族精英击杀轮回者!且看轮回者如何抵挡三族刺杀,他的到来人间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 这就是梦啊

    这就是梦啊

    看我一生多璀璨忘情挥舞八卦扇,再次逆天写震撼忆当年风雨摇摆,曾经我名震四海现如今不在主宰,抹掉我风采收起
  • 吞噬魔祖

    吞噬魔祖

    云家少主,本命金丹被废,修为尽失,却得魔种入体,从此吞噬万物,逆天崛起,成就一代魔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