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45200000047

第47章 《洛阳伽蓝记》中的志怪小说(4)

(十)菩提寺记死而复活的崔涵的故事

沙门达多发冢取砖,得一人以进。时太后与明帝在华林都堂,以为妖异。谓黄门侍郎徐纥曰:"上古以来,颇有此事否?"纥曰:"昔魏时发冢,得霍光女婿范明友家奴,说汉朝废立,与史书相符,此不足为异也。"后令纥问其姓名,死来几年,何所饮食?死者曰:"臣姓崔名涵,字子洪,博陵安平人也。父名畅,母姓魏,家在城西阜财里。死时年十五,今满二十七,在地下十有二年,常似醉卧,无所食也。时复游行,或遇饭食,如似梦中,不甚辨了。"后即遣门下录事张隽诣阜财里,访涵父母,果得崔畅,其妻魏氏。隽问畅曰:"卿有儿死否?"畅曰:"有息子涵,年十五而死。"隽曰:"为人所发,今日苏活,在华林园中,主人故遣我来相问。

"畅闻惊怖曰:"实无此儿,向者谬言。"隽还,具以实陈闻,后遣隽送涵回家。畅闻涵至,门前起火,手持刀,魏氏把桃枝,谓曰:"汝不须来,吾非汝父,汝非吾子,急手速去,可得无殃。"涵遂舍去,游于京师,常宿寺门下。汝南王赐黄衣一具。涵性畏日,不敢仰视,又畏水火及刀兵之属,常走于逵路,遇疲则止,不徐行也,时人犹谓是鬼。洛阳大市北有奉终里,里内之人多卖送死人之具及诸棺椁。涵谓曰:"作柏木棺,勿以桑木为欀。"人问其故,涵曰:"吾在地下,见发鬼兵,有一鬼诉称:'是柏棺,应免。'主兵吏曰:'尔虽柏棺,桑木为欀,遂不免。'"京师闻此,柏木踊贵,人疑卖棺者货涵发此等之言也。这是一则志怪又兼有志人小说特点的作品。

志怪小说内容:僧人发冢得崔涵,崔涵说人间亲人和死后在地底的生活。官府派人核实,崔的父母先承认有这样一子,后又惧祸否认。崔至家门,父"门前起火,手持刀,魏氏把桃枝,谓曰'汝不须来,吾非汝父,汝非吾子,急手建去,可得无殃"',用白描"把桃枝"以驱鬼的细节描写、语言描写来表现家人惶恐而冷酷。桃木在中国民间宗教里,历来是驱鬼的神物,《左传》昭公四年云:"桃弧棘矢,以除其灾。"杜预注:"桃弓棘箭,所以禳除凶邪。"后崔飘泊京都,"性畏日,不敢仰视,又畏水火及兵刃之属,常走于逵路,遇疲则止,不徐行也",写出了其有家不得归的可怜悲凄。

志人小说内容:后写市北奉终里"多卖送死人之具及诸棺",崔言"作柏木棺,勿以桑木为欀","吾在地下见人发鬼兵,有一鬼诉称:'是柏棺,应免'。主兵吏曰:'尔虽柏棺,桑木为欀,遂不免'。京师闻此,柏木踊贵。人疑卖棺者货涵发此等言也"。可见民间棺商欲借重鬼言为营销之策,折射商贾的智慧或狡诈。其时,经商分工细致,有卖柏棺的,有卖桑棺的,可以想见商业的发达。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13谈到北魏丧葬习俗:"后魏俗竞厚葬,棺厚高大,多用柏木。"

志怪小说所叙之人事荒唐怪诞,但意蕴丰富,情节曲折,手法多样,读来妙趣横生。

(十一)开善寺记两则志怪小说

阜财里是洛都充满神异、诡谲事件的社区,这里发生了两桩奇异之事。

1.已成为死鬼的韦英回故居寻找旧妻的故事阜财里内有开善寺,京兆人韦英宅也。英早卒,其妻梁氏不治丧而嫁,更纳河内人向子集为夫,虽云改嫁,仍居英宅。英闻梁氏嫁,白日来归,乘马将数人至于庭前,呼曰:"阿梁!卿忘我也?"子集惊怖,张弓射之,应弦而倒,即变为桃人。所骑之马亦变为茅马,从者数人尽化为蒲人。梁氏惶惧,舍宅为寺。韦英早死,妻子梁氏改嫁向子集,仍住在韦英家,已成为鬼的韦英不忘旧情,于是白日来归,乘马带着几个人来到庭院,呼曰:"阿梁!卿忘我也?"向子集惊恐,张弓射之,韦英应弦而倒,鬼变为桃人,马变为茅马,从者变为蒲人。梁氏惶惧,舍宅为寺。这一志怪小说写死鬼与活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尤其是死鬼对梁氏的话语,"阿梁!卿忘我也?"与其说是死鬼前来索命、复仇,倒不如说是不忘旧情,对旧妻、旧居、人间仍充满情意,故夫的话语生动传神,千古之下,仍旧栩栩如生,读来感人至深。《酉阳杂俎·冥迹篇》云:"魏韦英卒后,妻梁氏嫁向子集。嫁日,英归至庭,呼曰:'阿梁,卿忘我耶?'子集惊,张弓射之,即变为桃人茅马。"显然为本篇故事的浓缩。

2.侯庆家佛像夺子性命的故事南阳人侯庆有铜像一躯,可高丈余。庆有牛一头,拟货为金色,遇急事,遂以牛他用之。经二年,庆妻马氏忽梦此像谓之曰:"卿夫妇负我金色久而不偿,今取卿儿丑多以偿金色焉。"马氏悟觉,心不遑安。至晓,丑多得病而亡。庆年五十,唯有一子,悲哀之声,感于行路。丑多亡日,像自然金色,光照四邻,一里之内,咸闻香气。僧俗长幼,皆来观睹。尚书左仆射元顺闻里内频有怪异,遂改阜财里为齐谐里也。侯庆故事怪诞离奇。侯家有一尊铜佛像,先前曾许愿卖牛为佛像镀金,后因故未能履行兑现承诺。佛像托梦给侯庆妻子,威胁要取儿性命。天亮时,儿子"丑多得病而亡。庆年五十,唯有一子,悲哀之声,感于行路。丑多亡日,像自然金色,光照四邻,一里之内,咸闻香气。僧俗长幼,皆来观睹。"这则志怪小品,神秘怪诞,意蕴复杂甚至矛盾,既表现了佛教的神异,可增进人们对佛教敬畏的同时,也可看出佛像草菅人命、夺人所爱,不惜夺人性命来为自己增添光彩,客观上暴露了佛教在传播中的弊端。

揭露佛教崇信中的弊端,在《洛阳伽蓝记》中就有多次:前面长秋寺记佛像--六牙白象负释迦在虚空中,每每到了"四月四日,此像常出,辟邪、师子导引其前。吞刀吐火,腾骧一面。彩幢上索,诡谲不常。奇伎异服,冠于都市。像停之处,观者如堵,迭相践跃,常有死人",就写出了全民狂热崇奉佛教所发生的悲剧,人们在观瞻礼拜佛像中,相互践踏,常有死人。而崇真寺,更是借阎罗王之口,严厉抨击了佛教传播中的多种弊端:讲经者"心怀彼我,以骄凌物,比丘中第一粗行"、造作经象者"正欲得它人财物;既得它物,贪心即起;既怀贪心,便是三毒不除,具足烦恼"、陇西太守"卿作太守之日,曲理枉法,劫夺民财,假作此寺,非卿之力,何劳说此"。《洛阳伽蓝记》全书对佛教传播中的弊端的指斥抨击共有这三处。表明作者虽然崇奉佛教,但仍能关注到佛教及其在传播中存在的社会问题,仍能出于理性、出于对北魏社会现实的关切,而加以反思、抨击。

佛教认为,"与乐名慈,拔苦为悲",原本奉行慈悲为怀的佛教却夺人性命,侯庆家佛像夺子性命的故事,这类题材在《洛阳伽蓝记》中非常少见,表明作者是"正视淋漓的鲜血,直面惨淡的人生",富于现实批判精神。总之,主人公侯庆作为一个悲剧人物,"庆年五十,唯有一子,悲哀之声,感于行路",家里无端遭遇悲惨变故,其遭遇让人同情,表明佛教在传播中确实存在弊端,这些弊端发人深省,让人反思。(佛教在传播中的弊端,可参见《魏书·释老志》。)而杨衒之收录这则故事,表明其人文关怀是博大的,对下层民众的悲苦充满同情,爱憎是分明的,决不因自己对佛教的好感亲近,就看不到佛教在传播中的弊端。

另外,我们注意到,在讲完两则故事后,结尾处不无有意地加上一句,"尚书左仆射元顺闻里内频有怪异,遂改阜财里为齐谐里也"。阜财里频有怪异,于是改名为"齐谐里"。如果说前面两则故事是"点"的话,典型地写出北魏后期社会腐败动荡,人心不宁,那么,这一句交代就从"面"上揭示这一切,表明这一类的故事、人物还有很多很多,作品写现实的面就大大扩充了,对社会的揭露力度就大大加强了。

(十二)永明寺附记孟仲晖家里佛像夜行又忽然消失的故事

时有奉朝请孟仲晖者,武威人也。父宾,金城太守。晖志性聪明,学兼释氏,四谛之义,穷其旨归。恒来造第,与沙门论议,时号为玄宗先生。晖遂造人中夹纻像一躯,相好端严,希世所有。置皓前厅,须弥宝坐。永安二年中,此像每夜行绕其坐,四面脚迹,隐地成文。于是士庶异之,咸来观瞩。由是发心者,亦复无量。永熙三年秋,忽然自去,莫知所之。其年冬,而京师迁邺。武定五年,晖为洛州开府长史,重加采访,寥无影迹。上文叙述中心为孟仲晖造的一尊端庄美丽的佛像及发生一系列神异怪诞的事。

先是"每夜行绕其坐,四面脚迹,隐地成文",让洛都"士庶异之,咸来观瞩。由是发心者,亦复无量",引发了很多人皈依佛教。

后来"永熙三年秋,忽然自去,莫知所之"。佛像消失,成为北魏消亡、京师迁邺的预兆,成为一个谶纬式的故事。写出北魏晚期王朝衰败、社会动荡、人心不宁的现状。众所周知:在古代社会,往往到了王朝即将灭亡之时,民间总是充斥着这一类貌似诡谲荒诞、其实却深刻暴露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人心迷茫的故事,正所谓《礼记·中庸》云:"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这个志怪故事把崇信佛教与王朝衰败、社会动荡、人心不安都结合起来,所以所写故事、佛像虽怪诞荒唐,但还是有着对曾经繁荣兴旺的北魏王朝、佛事兴盛的缅怀追忆,也有着对王朝、佛事一同衰亡的哀叹与怅惘,作者所寄托的情意与作品意蕴都是丰富而耐人回味的。

同类推荐
  • 飞来的紫禁城

    飞来的紫禁城

    “人说老宫殿的故事最迷人,紫禁城的传奇就犹如深贮在地宫银窖中的金苹果,读这本书的人有福。”
  • 妖精谱

    妖精谱

    大唐贞观年间,李世民忧愁不已——这其一是高句丽与薛延陀屡屡犯境;其二是中间出现股股妖精作祟。幸而,有十七年前的襁褓婴儿身具妖精之气,如今助李世民南下除妖,保大唐太平。
  • 穿越西晋之痴呆太子的野望

    穿越西晋之痴呆太子的野望

    穿越到西晋,成了晋武帝的痴呆太子,就是未来那个何不食肉糜的千古第一痴呆皇帝!痴呆太子表示,阻止五胡乱华容易,继承皇位难度很大……痴呆太子的穿越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 君唐

    君唐

    那年,唐太宗李世明才刚坐上位;那年,燕郡王李艺还未反唐;那年,让李世明说那句话的蝗灾还没开始;也正是那年,一个男人忽然来到了即将开启的盛世繁华的贞观之治的唐朝;成为一个春楼老鸨之子;于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展现在众人的面前……
  • 北宋小吏

    北宋小吏

    【起点一组签约作品】李墨是一个平凡的人,却经历一件不平凡的事。他穿越了,穿越到了古代人气最高的北宋朝,还在开封府包大人手下当上了一个小小的衙役。衙役虽小,权利却很大……且看一个小衙役,如何改国策,泡美女,调教皇帝,带着羸弱的北宋虎视周边群狼。
热门推荐
  • 为途

    为途

    安顷和说,天底下再没有像顾希朝这样折腾自个儿的官了;顾希朝想,历朝历代也找不出安顷和这样一事无成的王爷来。可谁都知道,那个一事无成的喻王爷总是追在翰林学士顾大人身后说,小朝,本王喜欢你呢……
  • 尘晚玥

    尘晚玥

    ……简介什么的不存在的,我懵逼的写,你懵逼的看,就完事了
  • 妃不可挡之王爷求你来当家

    妃不可挡之王爷求你来当家

    江晴暖如愿嫁给了爱慕多年的睿王风澜清,可却在婚礼当天惨遭抛弃。风澜清已有爱慕之人,对她毫不怜惜。她吞下有毒的药丸,只为证明自己的清白,却发现已有了身子。为了腹中孩儿,她设计逃离了王府独自生活。在她离开后,他才发现,对她的爱早已深入了骨髓。且看洗心革面、诚心悔过的睿王爷是如何饱经风霜,历经千辛万苦,才追回他家逃跑的小娘子的。本文先苦后甜。男主身子绝对干净,请放心入坑。小剧场1:“悠悠,我是你爹……”“停!”某小女娃不屑地瞟了他一眼,“先报号,几十个爹我哪里记得清?”某人瞬间石化。小剧场2:“悠悠,跟爹爹一起回家好不好?”某小女娃人畜无害地看了他一眼,忽然惊天动地的哭喊道:“救命啊,坏人拐小孩啦!”随后,某人被热心群众绑到了县衙……
  • 星际女将之逆天元素师

    星际女将之逆天元素师

    再厉害的人也有失手的时候,司合欢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作为星际第一女将领,兼第一女强盗,司合欢表示从来不带怕的!可是这一次空间跳跃醒来,居然重生到了一个落后到连马车都没有的贫苦地方,司合欢表示,这不能忍!于是,某凑不要脸的操起家伙就回归了本职专业——做强盗!小弟:老大,山下有送亲队伍!司合欢:抢了!小弟:老大,山下那个送亲队朝着山上来了!走在前面的是苍决天师!司合欢:收拾东西,跑!【初见】苍决:这位姑娘,我瞧你天生神力,一看就是个干大事的。司合欢:我干的大事多了去了,你说的是哪件?不要以为你这神棍长得好看,就可以在我这里瞎叨叨!【再见】苍决:姑娘,上次忘了自我介绍,我叫苍决,苍决天师的那个苍决。司合欢:天师?哟,还是个有身份的神棍!【此文坚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积极落实真香定律!欢迎入坑~】
  • 快穿之炮灰逆袭成神记

    快穿之炮灰逆袭成神记

    沐清漓逆袭令小时空粉碎,引起了三千世界两位神的注意,促成了两人的赌约,为了创造出不被神控制的时空让妹妹复活,她穿梭在不同的时空中完成炮灰的心愿,收集不同的能量。
  • 危情蛮妻不许逃

    危情蛮妻不许逃

    据传,秦家三公子残废、毁容,还性格暴戾,残害手足,连秦老爷子都惧他三分。据传,温婉贤淑的秦太太其实是个市井小偷,把秦家偷了个底朝天……快看,快看!秦三爷的通缉令都出来了,怕是秦夫人凶多吉少了!----我是吃瓜群众的分割线------白谨言刷完手机,看向面前仿若神祗的男人,“我们离婚,我帮你澄清!”秦三爷仔细的剪完女人的最后一个脚趾甲才缓缓开口,“传说基本也没错。腿是残过,脸上有疤,说你是小偷嘛……”白谨言义正词严,“我临走时没带走秦家一样东西!”秦傲寒将女人床咚在身下,抚着她微隆的小腹,“还说没偷?这就是证据!”
  • 花心前夫:老婆我想复婚了

    花心前夫:老婆我想复婚了

    她原本是一个正经女人,标准的贤妻良母型,可身体里绕了几十根花花肠子的高管老公却一次次地出轨,外面数不清的女人想要让她“退位”,来个鸠占鹊巢!她以为忍气呑声可以换来他浪子回头,直到她一次次地捉奸在床,她才明白一个道理:花心大萝卜,那里里外外都是花透了的。她忍无可忍了,要知道她曾经那也是校花级的人物,还是货真价实的,当初可是他巴心巴肠才把她追到手的……你能花,我也会;你有资本,我有身体;要比就比,那就各自逍遥去吧,你可能不知道,正经女人一旦脱了壳,那股子猛烈劲儿可是排山倒海狂风卷浪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书中给家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家长既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又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能给每位家长带来一份喜悦,更带来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让孩子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又一个驿站。
  • 篮球火

    篮球火

    一怒舍命为伊人!曾经校园的第一篮球倒扣王者,叶凡!落魄之后,他又有什么样的奇遇?经历?请随主人公叶凡一起走进他的世界吧!
  • 这样鼓励孩子最有效:最完美的鼓励式教育法

    这样鼓励孩子最有效:最完美的鼓励式教育法

    给孩子一个赞赏的微笑,就像阳光照耀含苞欲放的花蕾:给孩子一句鼓励的话语。就像甘露浇灌干涸开裂的土地。父母们要意识到“教育不等于教训”后者只能成为前者的障碍。事实上,全世界最优秀的孩子都是被“鼓励”出来的,鼓励教育是第一家庭教育,它能使孩子获得勇气、自信自主性和上进心这是成功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