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35300000026

第26章 坚持到底不是胜利(3)

有人猜测这个陌生人是精神病,也有人怀疑他是爱尔兰共和军派来的。长期以来,爱尔兰共和军一直抵制不能给爱尔兰带来实际利益的商业行为。在为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工作期间,戴维·普特南曾打算将爱尔兰共和军英雄迈克尔·柯林斯的生平搬上银幕,但这一计划很快就泡了汤。当时,哥伦比亚公司的母公司是可口可乐,一天晚上,可口可乐英国分公司的一名门卫突然被人枪杀,消息传出后,普特南立刻宣布取消拍摄计划。

最终,退休的爱尔兰将军比尔·奥凯利帮助库布里克打消了顾虑。奥凯利认为库布里克是一个在政治上保持中立的美国人,他不应该对爱尔兰共和军有所恐惧。况且,《巴里·林登》准备雇用大批的爱尔兰人,有助于爱尔兰电影业的发展。

爱尔兰共和军也不会因有争议的《发条橙子》动怒,因为这部电影被禁止在爱尔兰上映。

于是,1973年秋天,库布里克小心翼翼地率领大队人马开赴阿德摩尔制片厂,并于9月17日开始拍摄。自他们抵达之日起,当地就不断下雨,这成了一场新的灾难。由于交通受阻,150人的剧组得不到充足的给养。约翰·阿尔考特后来说,“《巴里·林登》是我工作的剧组里伙食供应最差的一个,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靠喝咖啡忍住饥饿。”

坏天气对于拍戏倒是有所帮助。英国奥林匹克击剑队的教练鲍勃·安德森被请来指导影片开始时的决斗场面,他原本提出在夜晚浓雾弥漫的树林里拍摄这场戏,但遭到库布里克的否决,因为他从历史资料中获悉当时的决斗都是在破晓时分进行的。因为下了一夜的雨,树梢上的雨水不断往下滴,同样造成了雾气弥漫的效果,库布里克对此相当满意。

随着拍摄的推进,库布里克开始不断地对剧本产生质疑。肯·亚当说,“拍摄这部电影的方式从此变得很奇怪。斯坦利坚信很少有编剧堪与萨克雷媲美。在他看来,《巴里·林登》原著本身就是一部剧本,他决定要毫厘不差地严格按照萨克雷的描写进行拍摄。”如此一来,拍摄进度明显放慢,10周之后,他已经花了250万美元,但只拍了影片十分之一。为了节省金钱和时间,他提议把原本要在德国和欧洲大陆拍的外景也放在爱尔兰拍摄。亚当坚持认为爱尔兰的建筑风格和房子的大小与奥地利和德国有显著的差异,但库布里克却要求他,“你证明给我看看。”

正如《全金属夹克》的一名技术人员所说,“如果他认为你是对的,他会接受。而如果他认为你是错的,他会花上100万美元证明这一点。”库布里克的理由是,电影是一门惩罚的艺术。“一部影片拍砸了,”他说,“那就等于往地上泼了一盆水,你永远无法挽回。理想的方式就是每拍完一场戏,你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去反复考虑它是否完美,直到你满意为止。”

《巴里·林登》再次验证了库布里克在电影圈里的“臭名”,每场戏必然要拍到二三十条,甚至50条之多。他更愿采取在《发条橙》里用过的方法,让演员在实拍前花上10天进行排练。而在《巴里·林登》中,他干脆把排练放在了摄影机前。查理·卓别林是第一个采用这种方法的人,他反复拍某场戏,并非因为对拍过的镜头不满意,而是因为在摄影机和照明灯前工作更能激发起演员的创造力。

扮演里维伦德·隆特的莫瑞-梅尔文回忆说,“斯坦利把我逼到了极限,每次我都通不过。有一次,我们拍了40条,我还是不能让他满意。这时,他宣布休息一小会儿。重新开机时,场记大声叫道,‘注意,这是第9条了。’我开始以为听错了,后来才知道斯坦利想用这种办法不让我感到尴尬。于是我又拍了27条直到他说,‘好了,莫瑞,我找到我想要的东西了。’我听见摄影机后面有人小声说,‘我敢打赌他会用第三条。’”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库布里克的做法。由于拍摄周期一天天延长,休息日不断被取消,剧组人员的怨气也在日积月累。随着圣诞节的来临,库布里克意识到他不可能在这种状态下继续工作下去。与伯纳德·威廉斯协商之后,他建议在圣诞节和新年期间给演职人员一个不带薪水的假期。雷恩·奥尼尔同意以这种方式休息8周,而其他人尽管对不支付薪水心存不满,但他们还是很珍惜这次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新年过后,影片继续拍摄,但很快就又被迫中断,原因是阿德摩尔的制片办公室接到了都柏林警方打来的电话,声称他们得到的情报显示库布里克有可能是爱尔兰共和军暗杀的目标。

就在警方试图鉴别这条信息真伪的同时,库布里克及其家人已经飞回了英国。事后,警方判断说这一死亡威胁与爱尔兰共和军没有直接关联,更有可能是都柏林其他恐怖组织的恶作剧行为。而爱尔兰电影史学家凯文·罗克凯特则分析说,《巴里-林登》的前半个小时大都表现的是英国军队的行军画面,其中一些是在爱尔兰的克尔克尼郡拍摄的,那里与爱尔兰共和军有着历史上的渊源。他坚信是一些爱尔兰共和军的同情分子借此来阻止影片在当地继续拍摄。不管结论如何,剧组在待命了3天之后集体返回了伦敦,《巴里·林登》再也没有回爱尔兰拍摄。

库布里克更倾向于把对他的死亡威胁与《发条橙》而不是《巴里·林登》联系起来。他坚信《发条橙》激起了人们对他的仇恨,因而把他作为潜在的袭击目标。这也足以解释库布里克为何与华纳兄弟公司会在1974年初秘而不宣地将《发条橙》从英国影院里撤出,而当时该片在英国票房排行榜上仍排在第11位,在英国国内的总票房已达到了300万美元。

1979年,为配合迈克尔·西蒙特撰写的传记《库布里克》的出版,英国国家影院联盟举办了库布里克电影回顾展。组织这项活动的阿德里安·特纳安排在伦敦的乔·艾伦餐厅公开采访摄影师约翰·阿尔考特,他希望阿尔考特能在现场放映一个《发条橙》的片段。阿尔考特说,“我开始以为这不是件难事,于是立刻给斯坦利打电话,没想到他的回答竟然是,‘约翰,我知道你想干什么,但是我很抱歉地告诉你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身上。当他去俄罗斯拍片时,正赶上切尔诺贝利核泄露灾难,他想举办自己的电影展为遇难者筹募善款。结果,库布里克拒绝向他提供《发条橙》的拷贝。

《巴里·林登》的拍摄历时两年,总计300个工作日,其间经历了两次停工,成本超出预算达到了1100万美元。肯·亚当成为许多未能坚持到最后一刻的人之一。

“《巴里·林登》对我来说不是一次愉快的经历,”他说,“到最后我病得相当厉害。”他经常站在那里双腿发颤,因为不敢吸烟,只好嘴里叼着一块巧克力饼干。他很快就离开片场长期休养,从此再没为库布里克工作过。

在烛光下拍摄既耗时又费力。在巴里与切瓦利埃玩纸牌的那场戏中,由于演员都必须穿着18世纪厚重的贵族服装,整个拍摄过程几乎成了煎熬。“我们被蜡烛烤得透不过气来,”一位参与演出的女演员说,“而我们还要在脸上涂上厚厚的白粉,几乎堵塞了每一个毛孔。”在拍室内戏时,蜡烛更成为一种隐患,亚当不得不在天花板上安装了石棉瓦,以防发生火灾。

就算一切都遵照他事先的准备进行,库布里克也很少满意过。片中最华彩的段落是巴里为爱子布莱恩举办的生日派对,其中出现了在高台上表演的魔术师和乘坐羊拉车的孩子们。这场戏是用2000支蜡烛照明的,当它们都被点着后,库布里克爬上梯子察看效果。接着他一言不发地从梯子上下来,离开了拍摄现场。“我们足足在那里站了15分钟,”玛瑞莎·贝伦森说,“最后被告知斯坦利不喜欢这样处理。”像其他许多场面一样,这场戏被推到几个月后才拍,这一回被换到了露天,在约克郡霍华德城堡前的广场上。

1974年的秋天花在了该片的配乐上。传统音乐家西恩·奥瑞亚达为影片的前半部分谱写了一系列横笛和鼓乐乐章,由爱尔兰民间乐团演奏。后半部分的配乐由伦纳德·罗森曼负责,罗森曼曾师从阿诺德·肖恩伯格,为《伊甸园东方》和《无因的反抗》等经典电影作过曲,他的任务是改编和重新录制亨德尔、巴赫、莫扎特、舒伯特和维瓦尔蒂等古典大师的音乐。这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罗森曼说:“库布里克很有才华,但他把任何人视作奴隶。在一小段乐章被演奏了105遍之后,他仍抱怨交响乐队慢了1/3拍。我扔掉了手中的指挥棒,一把掐住他的脖子,恨不能将他撕成碎片。”

1974年9月,华纳兄弟公司的高管从纽约飞到伦敦看这部电影,他们希望能赶在圣诞节前上映,从而有机会角逐1975年初的奥斯卡奖。但是库布里克拒绝给他们看任何东西。面对对方的抗议,库布里克作出的解释是,一旦《巴里·林登》获得它应得的奥斯卡奖,“这部影片就会爆棚。”他甚至拒绝提供一个拷贝给美国电影协会的评级委员会。相反,当评委们由华纳兄弟公司出钱乘坐头等舱飞到伦敦时,他们却得到了高规格的款待,不仅住进了多切斯特饭店,还可以在一场特别放映之前尽情享用美酒佳肴。

英国媒体在几天后看到了这部电影。朱利安·塞尼尔遵从库布里克的指示,预订下华纳兄弟公司用于试映的影院,打算连映30个晚上,此举激起了其他制片人的众怒,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来放映自己的电影。影院经理也被这种霸道作风惹恼,拒绝放映《巴里·林登》,直到库布里克亲自给他打电话求情。连续几个晚上的放映都是灾难一场,由于华纳兄弟公司为讨好观众准备了大量的蛋糕和酒水。开映一小时后,影院里已是鼾声四起。

当该片在伦敦西区首映后,库布里克开始对放映效果斤斤计较。首映第一场是在华纳兄弟公司的旗舰影院莱切斯特广场影院,开映刚5分钟,库布里克的一位助理就急匆匆地闯进经理办公室,要求暂停并从头再放一遍,因为放映员使用的是1.85:1的画幅比例,而不是库布里克喜欢的1.66:1。

观众和影评界对《巴里·林登》的反映是杂乱无章和枯燥乏味。《阿拉伯的劳伦斯》这样的电影已使他们习惯了以清晰的脉络来重述过去。他们希望看到角色有历史感,用远离现实生活的方式说话。

迈克尔·西蒙特的观点代表了大多数影评家的意见,他认为《巴里·林登》的节奏像一部无声电影。“无声电影关注的当然是对话以外的东西,”他说,“不仅如此,《巴里·林登》在3小时7分钟的时间里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一些几乎静止的画面。他们几乎是在把一张照片组接在一起,挑战我们对活动影像艺术的认知,或者说,库布里克打算腾出足够的时间让他的观众离开座位去买冰淇淋和爆米花。”

然而,《巴里·林登》类似静态绘画式的风格恰恰成为它最显著也最容易被人们记住的特色,并且使库布里克在马丁·斯科塞斯等新好莱坞导演心目中确立了像神一样的地位,深得他们的顶礼膜拜。在电影被运动镜头统治的时代,《巴里·林登》以一种复古式的节奏更加审慎地移动着它的镜头,无论是行军还是决斗,都像是棋手手中需要缜密思考才去挪动的棋子。如果说哪部影片能反映出库布里克对外部世界高度的控制力的话,它一定是《巴里·林登》。

同类推荐
  • 行走的青春

    行走的青春

    本书是继《娱乐这圈儿,琪实很幸福》之后,作为娱乐圈八大推手之一的陈琪所著的第二本书。《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16岁离家只身闯荡北京的男孩的励志奋斗史,而这本书我们则可以清晰地把脉这个男孩的心灵成长史。本书共分10个章节,第一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讲信念。在作者看来,少年时候在老家的影视城反复徘徊逗留,命运已经在此埋下伏笔。许多少年曾与作者一样,无限向往着一种璀璨耀眼的舞台,但许多人在往后的生活里渐渐将这个梦想遗忘,而只有作者,依然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踽踽而行。在此后的5年时间里,这个小镇少年已经攀折了自己的梦想,有所成就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正是强调“梦想”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 安吉丽娜·朱莉

    安吉丽娜·朱莉

    这是一个谜一样的女人,她有三个身份,好莱坞的性感女神、联合国慈善组织的亲民天使、6个孩子的母亲。当她用迷离的眼神看着你,像在俯瞰深不可测的大海那样,你忍不住一阵眩晕。她很真实,在好莱坞真实的生活着,面对着眼前数万个闪光灯,她的一切都被照在大众眼前,但她的世界并不是你看到的那样。2012年,安吉丽娜和相恋7年的男友布拉德皮特在经历了漫长的爱情长跑之后,终于准备步入婚姻的殿堂。这是一本关于安吉丽娜的最为经典的传记,也是朱莉本人最为满意的作品。内附40多幅全彩照片,尽情展现这个让全世界都趋之若鹜的女人的超凡魅力。另很多珍贵照片,随着作者的笔触,揭秘朱莉的层层神秘面纱,一个最为真实的美丽女子,就这样还原在眼前。安吉丽娜朱莉,一个站在时代风头浪尖上的女子,面对绯闻和质问她不像其他艺人那样逃避压力,而是选择直面这个纷乱的世界:一个悲惨的童年,几乎把朱莉拖入黑暗的地狱;与曾经的真命天子走到离婚这一步,这一次让朱莉伤心绝望,她甚至动过自杀的念头,然而这位耿直的姑娘从来不会选择作为懦夫,她直白的诚实为她赢得了全世界上千万的粉丝。在好莱坞关于“坏女孩”朱莉的新闻从来不曾间断,关于她的放纵,双性恋,自虐倾向、前婚史等等,然而随着朱莉和皮特走入婚姻的殿堂,随着孩子的降生,朱莉展现出了不为人知的一面……让我们慢慢走近朱莉的世界。
  • 大军事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军事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战争,也许是人类历史上变幻莫测的一种现象。正因如此,那些在战争中用兵如神的大军事家便令人惊叹和折服。他们的性格特点与战斗故事被人久久传诵。
  •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被称之为“民国第一家族”。宋查理的三双儿女均有着显赫的背景,影响着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长女宋霭龄嫁孔祥熙,次女宋庆龄嫁孙中山,三女宋美龄嫁蒋介石;长子宋子文是民国财政部长,后升任到行政院长,二子宋子良是民国广东银行行长,三子宋子安是香港银行行长,他们在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风云变幻的三四十年代,这个家族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名声显赫的,宋家王朝的变迁在民国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页。
  • 林书豪,梦想的力量

    林书豪,梦想的力量

    本书在简述林书豪的学业、成长和赛场业绩之外,从青年成长、成功成才、心灵励志方面入手,解读林书豪成功的精神内核,将其总结为12个成功真谛,如坚持梦想、做好准备等待机会、长期坚持不懈、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合理抉择、在专业和职业之间理性抉择、胜不骄败不馁、注重团队精神、保持强大的心灵安宁等等,这些特质是每个时代的精英人士、成功人士的共同特质。
热门推荐
  • 蒺藜之刺

    蒺藜之刺

    这是一个少年与来自异世界的剑魂的故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安然地接受自己的人生。但是,在失去了所有可以失去的东西之后,他选择拿起那一把剑,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 余生里的浅月湾

    余生里的浅月湾

    我从来不相信缘分,因为那只是留给幸运宠儿的说辞……——三禾列车驶入轨道,忽地漆黑一片,继而传来隆隆隆的声音,没过多久,声音又逐渐消失,光明再次回归时,那股刺眼劲儿逼得旅客急忙用手揉揉眼睛,再微微张开,才能再次适应。此时正是饭点,空气里飘荡着混杂的香味,农家小炒、泡面、牛奶以及松松软软的面包所散发出的香味,在空调的催使下,这股香味不断发酵,变成了一种青春的味道。那是记……
  • 箫声断何

    箫声断何

    自远古时期,人间边有妖和人,妖以力,人以智。妖生命悠长,人生命短暂,如人妖相恋,那该如何,九尾狐妖一族以续缘树为力,以求再世续缘。萧声何断
  • 东京VS京都

    东京VS京都

    东京与京都,两个对比鲜明的城市,想一次体验其不同风情其实很容易,由于飞行时间都很短,因此感觉就像去远足,轻易即能出发的小旅行。东京,缤纷多彩,节奏进行之快而令人目不暇给;京都,千年之都,最具日本味的地方。将东京、京都两座城市两两相较,以另一种观点切入,介绍其地标、车站、大学、寺庙、购物、味蕾……,同时欣赏二者的优点,发掘独特的一面。
  • 桃花无尽香

    桃花无尽香

    偶然间的相遇亦作缘,彼此间的交集亦作分。相遇便是注定,注定了爱恨,注定了情仇,注定了悲欢,注定了离合,注定了缘起缘灭。墨轻羽一个流落街头的孤女,为了爱她能奋不顾身。叶梓风一个身患不治之症的冷漠少年,为了情他能舍弃生命。沈木杨一个杀手组织的绝顶杀手,为了她他能放弃所有。三个人两段情,看她与他们之间的虐恋情仇,想爱想杀。
  • 宿说

    宿说

    生命中有些人浓烈如酒,疯狂似醉,亦是有些人淡如清风,梦过无痕。他们在最美好的年华相遇,却背负着满身的仇恨;她是让人谈虎色变的avenger,却也是一个渴望领略有情人间的小女生,当复仇的道路被爱挤占,她还能狠下心去吗?
  • 落木萧瑟

    落木萧瑟

    她,毕业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却误打误撞进入娱乐圈成为一名菜鸟经纪人,凭借独立坚强努力的个性,一路向前,可最终却迷路了,她是否还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他,知名歌手兼演员,隐忍善良却将真实的自己隐藏在欲望的背后。在物欲横流,节奏快到飞起的大都市,人们似乎没有时间停下片刻来思考。于是,对与错对很多人来说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可是,真当大家回首过往,又是否能坦然面对自己所作的决定而不后悔呢?
  • 某不科学的虐杀原形

    某不科学的虐杀原形

    学园都市的生化危机.....好吧,以上只是口胡。。。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只是是原型体的学园的日常而已
  • 重生六零有空间

    重生六零有空间

    周筱筱因在实验中出事故爆炸携带空间重生在平行时空的六零年代,成了一位要替嫁的新娘。本想着只要报完恩就离开那个复杂的家,有医术空间在手,美好生活总会有,即便离开她也一样能把日子过得潇潇洒洒。
  • 王妃她很俏皮

    王妃她很俏皮

    一个现代灵魂越到了古代在丞相嫡女越长歌身上,靠现代人的智慧专治各种不服的古代人。管你是王爷还是皇子,你要娶我就的听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