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92300000004

第4章 孟轲·义是熊掌生是鱼 (1)

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作家 欧内斯特·海明威

孔老师只有一个独苗儿子,就是前面提到的孔鲤。孔鲤这一辈子可以说是默默无闻,毫无名气,死的比他爹还要早,不过倒是留下一个很争气的儿子:孔伋,也就是被后人尊称为“述圣”的子思。

所以孔鲤可以自豪地对他爹说“你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也可以自豪地对着他儿子说“你的爹不如我的爹”,那么最差的怎么会是我呢?

不过这次主角不是孔鲤,也不是孔鲤那争气的儿子,而是孔鲤的儿子的徒弟的徒弟:孟轲。

孟子,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生于战国时期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家乡是山东。

孟轲是个苦命孩子,三岁父亲就去世了,他也是个幸福的孩子,因为他有一位坚强而明智的母亲。

小时候孟轲的家住在墓地旁边,他就和邻居家的小孩一起学大人跪拜、嚎哭,把办丧事当游戏玩。孟妈妈觉得这不是个好地方,我儿子将来可不当哭丧专业户,于是就带着小孟轲搬了家。

孟妈妈把家搬到了一个菜场旁边,孟轲又和邻居家的小孩一起,学起了商人做生意讨价还价。孟妈妈觉得这也不是个好地方,儿子以后做个商人可是没地位,没出息。虽然家境十分贫寒,但孟妈妈毅然决定再次搬家。

这一次搬到了文庙附近,孟轲跟着来文庙的人学习各种礼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啊,这次孟妈妈终于满意了。

虽然孟妈妈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但关于她的这个小故事却流传开来,后来被写进了著名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孟妈妈也由此成为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一位平凡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一位善良的母亲,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也是善良的,长大后的孟轲,证明了这一点。

孟轲最崇拜的人是他的师祖孔老师。不光只是崇拜而已,孟老师还身体力行,这一辈子基本沿着偶像的足迹往前进:年轻的时候做过官,当过学者,接着游历各国到处推销他的理想,当然也没有一个诸侯老大真正听他的,于是只好回来开学校,教学生,写书。

但模仿得再好也谈不上真正的成功,就像现在不少人哪怕长得比刘德华还像刘德华,比史泰龙还像史泰龙,也逗大家开个心而已,然后就稍纵即逝。

孟老师是能够和孔老师比肩齐名的人,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并称为孔孟,自然不是光学习重复而已,他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是解决了一个孔老师没能解释的问题,并在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学说。

孔老师提出了道的最高境界是仁,提出了什么是仁,怎么做到仁,也提出了种种做到仁的好处。他却忽略了一个非常简单却至关重要的问题:

为什么要这样做?

孟老师则完美地解答了这个为什么的问题。

孟老师从一个人的出生开始讲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

首先,孟老师认为人性本善。

人性本来是什么,是一个争议了几千年的话题,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绝对定论。当时除了孔老师的人性本善,还有三种理论。

第一是人性既不善也不恶(白纸一张?),第二是还有人性既可以善又可以恶(双面人?),第三是,有些人是善,有些人是恶(天使投生?恶魔转世?)。

当时还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告老师(告子),他的主张是第一种,为这个话题还和孟老师好好吵了一番。

告老师:生下来的就有的能力啊,特征啊,就叫做本性。

孟老师:这么说的话,那生下来两只白狗,就证明它们都一样了?

告老师:对啊!

孟老师:那羽毛是白的,雪是白的,玉也是白的,这些也都一样了?

告老师:对啊!

孟老师:那牛生下来啥也不会,就会吃奶,人生下来也是啥也不会,也就会吃奶,这么说,牛和人也是一样的了?

告老师:……

孟老师有点狡辩的意思,不过却已经很明白地说明了他的人性本善的意思。说简单一点,就是人性中好的,就叫做人性。不好的,就叫做动物性。但人毕竟也是动物,所以动物性对于人来说,也是必然存在的。

那么这些好的人性到底是什么呢?孟老师认为可以分为四种,叫做“四端”:

第一,有同情心(恻隐之心);

第二,知道害羞(羞恶之心);

第三,懂得谦虚(辞让之心);

第四,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是非之心)。

孟老师也举了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好的人性。

一个陌生小孩掉到井里去了,看到的人都会下意识地担心,有的人还会去营救,恐怕没有人会鼓掌叫好,这就是恻隐之心,而且这都是人自然而然的反应,所以属于人的本性。

题外话:如果救起来以后,这个小孩的家长非说就是这个救人的人推小孩下去的,要赔偿--这个嘛,属于当代出现的新情况,孟老师也不可能想到,我也就不多说了。

如果把“四端”发扬光大,就成为了四德:仁、义、礼、智。如果发扬不了,那么人体内的动物性便会占据上风,变成一个禽兽。

具备了四德,就可以叫做圣贤了。所以孟老师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只要能充分发挥与生俱来的天生本性。

这就是孟老师给出的为什么要成仁的答案:因为人性本善,所以我们要学道发挥自己的本性,当本性发扬光大之后,人就成为了圣贤。如果不发挥本性,人就变成了禽兽。

一旦做到了圣贤,便可了解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奥秘,看透所有的伪装,通晓所有的知识,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可修身,可齐家,可治国,可平天下!

做成了禽兽,结果会怎样?大家可以参考著名影片《生化危机》。

大家可别小看这个答案,要知道日后儒家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理学心学门派理论的书面和实际目标,就是人人可以成为圣贤,孟老师此举为千年以后的儒家复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人渐渐可以发展自己的本性,但同时还存在一个问题。

人毕竟不是老虎,何况老虎一年还得找个伴,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不能离开这个社会一个人生活。哪怕是人猿泰山,人家好歹也是活在猴子的社会中呢。

那么你也发展,我也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这么多人该如何协调管理呢?

别着急,孟老师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孟老师认为,人在社会的关系,有五种主要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小三、二奶、二爷这些不能算主要社会关系),这个就叫做人伦,不遵守人伦的,就不是人(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人伦都是基于人的本性,所以怎么做君王,怎么做弟子,怎么做臣子,怎么做老婆等等都有个规矩,这个规矩说到底其实还是孔老师提倡的那个周礼2.0,不过孟老师也往里面加入了自己独创的东西,升级成了周礼3.0。

孟老师加的,主要基于人的本性的东西。

比如周礼2.0里面虽然说男女不能互相随便瞎摸(男女授受不亲),不过呢如果你嫂子都掉水里去了,你就得救,哪怕救的过程中衣服掉了,该摸的不该摸的都摸到了,这也是允许的(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这里的权,意思就是要灵活对待。

再比如周礼2.0里面规定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是做君的要爱民,要是把小民当猪当羊,随意杀戮,那小民自然就把君也当大老虎,人人都会争着当武松,这样的君,是可以被推翻的(君视民如草芥,民视君如寇仇)。

君、国家、百姓如果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百姓、国家、君(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额外插一句,孟老师的这个排名法听起来像是斗兽棋,老鼠吃大象,大象吃狮子,狮子吃老虎一直到猫吃老鼠,其实不是。

孟老师为什么这么排名,其实是有原因的:君可以换,大臣可以换,老百姓咋换?所以这样的排名,是必须的。

虽然如此,不过在这一点上,比起前辈孔老师,已经进步很多了,要知道孔老师是一直主张不能推翻君主的,君主再坏,最多也就是个名不正言不顺而已。因此周礼3.0比较起上一个版本来,还是改进了不少。

我们来复习一下这些个不同版本的“周礼”:

学好周礼1.0,可以做到“德”;

学好周礼2.0,可以做到“仁”;

那学好周礼3.0呢?

答案是前面所提到四德之一的“义”。

“义”其实也就是在“仁”的基础上增加了基于人性的部分,比如君必须爱民,民必须尊君,否则君和民都没有好结果,如此等等,其他方面都和“仁”一样。如果说“仁”是爱人,那么“义”就是有条件地爱人。

这种有条件的爱人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叫做“爱有差等”,第二个叫做“推己及人”。

同类推荐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是人类思想最伟大最智慧的经典著作,代表了人类历史具有永恒价值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智慧。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理想之书

    理想之书

    本书是一本讲述日本文化源流和形成的书籍。从飞鸟时代开始,日本艺术经历了奈良时代、平安时代、藤原时代、镰仓时代、足利时代、丰臣时代、德川时代和明治时代。作者以每个时代为一个阶段,详细讲述了在中国和印度的影响下,日本的宗教、绘画、雕塑、诗歌以及各大思想流派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成如今的模样的。作者强调,亚洲各国并不是想象中的单纯地理片段,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应该尽量保存和复兴亚洲瑰丽艺术的本源。
  • 张居正直解《论语》《大学》《中庸》(全集)

    张居正直解《论语》《大学》《中庸》(全集)

    先读《四书》,后读经史,兼习书法,是历代帝王必修之大纲。明代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张居正协同翰林院的讲官给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神宗)编写的讲“四书”的讲稿后来结辑成书,名为《四书直解》,“直解”就是相当于对古文的白话翻译。当时皇帝读书称为“日讲”,万历皇帝在明隆庆六年(1572年)即位时只有十岁,这部讲稿原书以最通俗的明代白话文写成,是为万历皇帝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后来该书刻本流传到宫外,成为当时通行的一种读本。清代的康熙皇帝读此书后御批:“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篇末俱精实之义,无泛设之词。”康熙皇帝甚至认为《四书直解》是自宋代朱熹《四书集注》之后最好的一部四书读本。
  •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我们当然知道,宗教就是信神。然后你也许要问:“不教哲学家既然研究宗教,那他们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有没有神?究竟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样傻呢?”对于你来说,追问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是这些真的是一些很重要的宗教哲学命题呢,而且历史上那些拥有聪明大脑的哲学家们曾经绞尽脑汁想要回答你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吧!
热门推荐
  • 逃婚无效:追妻101次

    逃婚无效:追妻101次

    白吃白喝白睡还附赠种子一颗?这是什么操作?洛依依沾沾自喜,这是她一个人的种子,她逃得远远的,却不知道自己早已经成了某人的盘中餐,又宠上了新高度……豪门少奶奶带球逃婚,一个逃一个追,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浅忆黄昏晓

    浅忆黄昏晓

    娘亲说,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自己的星星,我的星星名叫黄昏晓。天刚要黑的时候,在天边出现的第一颗星星,它就叫作黄昏晓,是上辈子爱着自己的那个人的灵魂所化,它会一直守护着你,直到你找到这辈子的真爱。于是我不停地追逐着,祈祷我的那颗“黄昏晓”能听见我心里的声音,可却发现黄昏晓从来不属于我。
  • 总裁宠妻不腻

    总裁宠妻不腻

    “自打八百万和她挂上钩的那天起,她就被贴上了顾衍深的标签!”本以为是一场交易,怎料却深陷其中...“拿当季新款的所有衣服给她试。”“不,不用了。”韩梨洛立即摇头,“我衣服够穿。”“可我不够看!”顾衍深压低嗓音在她耳边出声道:“而且也不够撕。”“顾,顾二少……我……”“喊我什么?”“衍深……”韩梨洛改口,绯红的双颊更是令人怦然心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笑妃休夫:土匪王爷逃难妃

    笑妃休夫:土匪王爷逃难妃

    她可是五爱四美三热爱的大好学生啊,为什么在宿舍里睡的好好的,怎么一下子就穿越了呢?幸得好心夫妇收留,谁道却还有隐情。一朝婚娶她成逍遥王爷的妃……于是鸡飞狗跳的生活开始了。不断的陷阱阴谋里,当真相浮现,倾了心的她又能否保持最初的天真与单纯,她又该选谁,又该弃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道情起云澜

    道情起云澜

    天上人间鬼域,不问世事,与他不问尘嚣。天上,背负深重,一眼便情起;人间,步步为营,听闻便情起;鬼域,为生而生,山茶遍地生。
  • 正在暗恋时

    正在暗恋时

    每天我都在关注你的网络状态,在我这“你WIFI在线就是到家了?4G在线就是还在路上?3G或者2G的时候是在地下或者在想你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因为不可能平白无故就3G在线啊。
  • 仙侠金手指

    仙侠金手指

    王川穿越到西游,历尽千辛最终以力证道成为巫族圣人。本以为风光的日子开始了,结果因争夺一件异宝被迫再次穿越!他带着这个能创造“金手指”的无上至宝,来到了一个类似西游的仙侠世界!“想成为主角吗?想体验位面之子的逆天气运吗?只要你符合我的要求,接受我的条件,我就送你一个金手指!”王川发现,在这个新世界,他就是至高神!新书《仙道通缉令》求支持,直接点开作者头像,有直通车
  • 我在等你未来可期

    我在等你未来可期

    人生这漫漫长路,途中风景数不胜数,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趣事,会认识很多有趣的人,也会和别样的人发生很多交集,会有很多很好的事情发生。目标都是那个结局,那种向往的未来,向往的生活。人生数载,会遇到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发生一些事会有矛盾,但矛盾过后应该是感情的坚定,爱情的力量总是很强大的。发生种种事情之后,我相信,会有一个人在等着你,等着和你一起走向那个可期的未来。
  • 异世中的小凡

    异世中的小凡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姜小凡在一次骑行中,无意中进入了时空隧道,来到了与地球有很多相似的星球。与那个星球的女孩袁紫依相依相伴、一起经历磨难,找寻自己需要的五颗能量石,希望通过能量石帮自己穿越回地球。也许是上天的安排,时光穿梭机一次只能穿越一个人,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女孩袁紫依只能天涯相隔,永远不能见面。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亲情与友情之间,姜小凡最终该如何决定。这是一段神奇的时光之旅,不知是上天的安排,还是上天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