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6100000017

第17章 哲学·思想(5)

邹衍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大九州”说:邹衍以前的学者想像全世界是一块大陆,四围是海,海尽处与天相接;当时的中国(包括七雄和若干小国)几乎就是这大陆的全部;相传这大陆曾经被夏禹划分为九州。邹衍却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所序九州是也。”这便是“大九州之说”。

邹衍是用“先验后推”,的方法提出他的这一学说的。据司马迁所述,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即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由近及远,由已知推及未知,以至于闻见之所不能及的无限广阔世界。

011邓析为什么被视为“名家之祖”

邓析(公元前545~前501年)。先秦名家的开创者。春秋末年郑国人,做过郑国的大夫。他反对不许民知争端以及禁止民有争心的礼治,主张刑名之治。

子产治政时,邓析屡屡与之作对,以致郑国大乱,遂被子产杀害。《汉书·艺文志》把邓析列为名家第一,并着录其《邓析子》两篇,但其书已失传,今本《邓析子》为隋唐时抄缀的伪作。

现在所知邓析的生平和言论,见于《吕氏春秋·离谓》。邓析善于利用“刑名之辩”开展诉讼活动,并教人辩讼的技巧和议政的方法。比如子产禁止议论时政,他就教人们张贴“县(悬)书(张贴公开信)”批评朝政,禁止“县书”时则写信“致书(送意见书)”,禁止“致书”则“传书”(把信夹在包裹里送出),因为新的方法有批评朝政之实却并不违犯已有的禁令(名)。这反映了邓析关于名必须具有确定性和名实必须一致的逻辑思想。

012惠施,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惠施,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思想家,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宋国人。

惠施主要活动于魏国,曾任魏相15年,并促成魏、齐二王会于徐州,互尊为王,开六国称王局面。魏惠王尊宠惠施,比之于管仲,且欲传以国位。后张仪来魏国游说连横,惠施主张合纵,而群臣及魏王皆听信张仪,惠施被逐赴楚。

后到宋国,得以与庄子交游,并在濠上作鱼乐之辩。惠施博学善辩,他死后,庄子认为再无可言之人。着有《惠子》一篇,已不传;学说散见于《庄子》、《荀子》等书。

惠施的主要思想体现在他有关名辩的言论中。他注重对客观世界的研究,“弱于德,强于物”,而且能“遍为万物说”。他的“十事”,注意到了万物的差异,强调这种差异的相对性,虽有辩证因素,但陷入了相对主义。他还提出“善譬”的推类方法,揭示了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过程。

趣味链接:惠施的比喻

惠施做了梁国的宰相后不久,有人对梁王说:“其实惠施没什么本事。你看他说话,就知道用比喻,如果不用比喻,他一定没法把事情说明白。”

“是呀!他就知道用比喻。”梁王想了想说。

第二天,梁王见了惠拖,就说:“你以后说话请直接了当地说好了,不要说那些比喻了。”

惠施说:“如果现在有个人不知道‘弹’是什么样的,就来问你。而你告诉他说,‘弹,就是‘弹’那样的。他能明白吗?”

“这样说,他当然不能明白了。”

“那么你告诉他,‘弹,是一种射击用的东西,它的形状像把弓,它的弦是用竹子做的,这样说你能明白吗?”

“应该能明白了。”

惠施说:“用别人知道的比喻他不知道的,目的是要把事情说地更明白,现在你不让我用比喻我怎么能做得到呢?”

梁王说:“你说得有道理!”

013王充为什么被称为“无神论斗士”

王充(公元27~约97年),东汉思想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

王充出身“细族孤门”。当时正值东汉初年,社会动荡,而王家祖上和父辈都好勇任气,曾多次与当地富豪结仇,不得不举家从会稽郡(今苏州)迁到钱塘(今杭州),再从钱塘迁到上虞,到王充时,其家已“贫无一亩庇身”,“贱无斗石之秩”。

王充自小聪慧好学,又非常孝顺,甚得家人和邻里的喜爱。6岁时,开始在父亲的教导下认字。8岁进书馆学习。几年后,15岁的王充被送到洛阳太学读书。18岁时,王充曾师事班彪。由于家贫无书,常游洛阳书肆读书,过目辄能诵忆,遂通众流百家之言,时人谓“虽前世孟轲、孙卿,近汉扬雄、刘向、司马迁,不能过也”。

最初,王充很关心一些自然科学,像云、雨、雷、电的形成,以及琴弦张力与空气湿度的关系,月亮运行与潮汐的关系等都很了解。洛阳又是全国的政治中心,王充在那里游学十几年之久,所见所闻的各派思想互相辩论争斗,这一切使得王充逐渐冲破了官方儒学的束缚,并开始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自然现象以及社会问题。

永平元年(58)十月,汉明帝亲临太学,举行敬老尊儒大典,并鼓励学者各抒己见,进行辩论,围观者数万人,盛况空前。此时的王充游学已经十余年,也前往观战,兴奋之余,作《大儒论》赞颂其事。

随着游学生涯的结束,王充回到家乡,在县、郡、州里做过一些闲散小官。因性情秉直,不肯向权贵低头,很受排挤,经常主动辞职。元和三年,花甲之年的王充举家迁往扬州(今安徽和县),先后在丹阳、九江、庐江等地任职。两年后,王充再次辞官返乡,尽心着述。

晚年时的王充。生活非常凄苦,但仍专意着述,六十几岁时。还完成了《养性》,倡导节欲。约在汉和帝永元九年,王充病逝。着有《论衡》、《政务》、《养性》、《讥俗》、《节义》等,可惜多已失传。所幸的是,其扛鼎之作《论衡》被学者蔡邕从江浙带到了中原,王充的思想终得以流传。

《论衡》历时30年成书,今存84篇。主要针对当时的儒术和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进行批判。《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因此,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014董仲舒促成了“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治格局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广川(今山东德州)人,汉代思想家、政治家。

董仲舒出生在一个十分富足的地主家庭,自小就学习十分专心刻苦。由于学识广博,董仲舒在不到40岁的时候,就被时人誉为“汉代孔子”。

在做学问的同时,董仲舒也广招门徒。董仲舒在讲学时,总是在课堂上挂一幅帷幔,他在帷幔里面讲,学生则在外面听。如此一来,有的学生在听了几年课后,仍然不知道尊师长啥模样。

由于广招门生,宣扬儒家经典,董仲舒的声誉也日益扩大,汉景帝时,董仲舒当上了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在《举贤良对策》中进“天人三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形成“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治格局,为此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

之后,董仲舒被派到江都王刘非(汉武帝的哥哥)那里当国相。刘非一直想要称霸,希望得到董仲舒的辅佐。但是董仲舒借古喻今地对他进行了规劝,指出“仁人者,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霸)”,暗示其不要称霸。

在江都期间,董仲舒还遭遇了一生最大的变故。有一次,皇家宫殿发生了火灾,董仲舒认为是宣扬天人感应的好机会,于是带病写就了一份奏章,想以火灾警示汉武帝上天已发怒。结果奏章还没呈上。主父偃到了董家做客,看见奏章,因妒董仲舒之才,就把奏章草稿偷走,交给了汉武帝。武帝看后大怒,决定处死董仲舒。后怜其才,赦免了死罪,罢其国相之职。从此,董仲舒不敢再说灾异之事,又开始讲学授徒。

公元前125年,公孙弘推荐董仲舒到胶西王刘瑞处担任国相,在胶西,董仲舒呆了14年。后辞职回家,居家着书,朝廷每有大事,便派使者及廷尉到其家请教,仍受武帝尊重。

董仲舒的特点是将儒学神学化,这也成为儒家思想发展的一个关节点。董仲舒着作很多,但大部分已经失传,只有《春秋繁露》一书流传了下来。而根据考证,《春秋繁露》也是后人辑录董仲舒的遗作而成,大概成于隋唐时期。

015王弼,“贵无论”的创始人

王弼(公元226~249年),字辅嗣,山阳郡高平人(今山东省金乡一带)。三国魏思想家,魏晋玄学的早期代表人物,玄学“贵无论”的创始人之一。

王弼出生在世代书香之家,其曾外祖父是东汉末号称“八俊”之一、身为荆州牧的刘表。由于家世渊源,王弼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即有才名。据何劭《王弼传》载,王弼十多岁时,即“好老氏,通辩能言”。他曾与当时许多清谈名士辩论各种问题,以“当其所得,莫能夺也”,由此深得当时名士赏识。

有一天,王弼去拜访他的父辈裴徽。裴徽当时虽然只是个吏部侍郎,但在思想界却享有盛名。裴徽一见王弼,就觉得他很与众不同,马上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哲学问题:“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一个关于“有”与“无”、“儒”与“道”、“名教”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命题。

用学术界尚未解决的问题去问年轻的王弼,足见裴徽对王弼的看重了。

王弼则根据自己的研究和体会,明确而又简洁地回答说:“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为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大意是,无与有,本体与现象,是反复循环的关系。“无”不能直接训说,必须通过“有”来阐明。孔子由于对“无”有了深刻的体验。尽管从不说“无”而只谈“有”,但处处都揭示了那隐蔽着的宇宙本体——无。而老子对“无”直接训说,却只停留在“有”的现象领域,还不能上升到体“无”的境界。

王弼的“贵无论”见解独到,尊孔崇老,很符合当时儒道合流的事实。照顾到了当时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妥善地摆正了孔子与老子的地位,把儒道融为一体。这就把前辈学者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建立起以无为本,现象与本体相结合的哲学体系。

这件事很快就在学术界传开了。何晏极为赏识王弼,由衷地称赞他说:“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何晏很器重他,并推荐他做了一个台郎。

正始年间(公元240~248年),王弼与何晏、夏侯玄、钟会等人交游,同开清谈之风,被称为“正始之音”,标志着玄学的创立。但由于“事功”“雅非所长”,王弼在仕途上并无进展;同时,他恃才傲物,“颇以所长笑人”,所以亦为当时的士人所嫉恨。

正始十年,年仅二十四岁的王弼,被时疫夺去了生命。一代奇才、一颗智慧之星从此陨灭了。

王弼人虽死,但他在有限的时间内,写了很多着作。据史载,有《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还有早已佚失的《王弼集》五卷。他创建了自成一家的哲学体系,在经学、哲学领域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当时以至后来,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016周敦颐与太极图有什么关系

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敦颐。字茂叔。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

由于大量广泛地阅读,周敦颐接触到许多不同种类的思想。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一直到汉代才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家,他都有所涉猎,这也为他后来精研中国古代奇书《易经》,创立先天宇宙论思想奠定了基础。

15岁时,周敦颐投奔母舅龙图阁学士郑向,受到郑向的特别眷顾,向宋仁宗保奏,为他谋得了一个监主簿的职位。

任职期间,周敦颐不仅在工作上尽心竭力,深得民心。在生活中,他也不遗余力地研究《周易》,后来终于写出了他的重要着作《太极图·易说》。

正因为这些研究成果,周敦颐也奠定了我国理学开山鼻祖的地位,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无极是最原始、最根本的,由无极而生太极,太极能动能静,动生阳,静生阴,阴阳分而形成两仪,两仪就是天地,阴阳的变合产生水、火、木、金、土五行,五行的流布推动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在周敦颐的这个宇宙自然生成论里,无极就是“无”(没有),即宇宙是从“无”(没有)中产生的。

周敦颐后调任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而且他还常常和高僧、道人游山玩水,弹琴吟诗。

周敦颐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曾于知南康军时,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池宽十余丈,中间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两侧有“之”字桥。他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赏缕缕清香、随风飘逸的莲花,口诵《爱莲说》。自此莲池名震遐迩。

周敦颐渊博的学识,也吸引了很多人拜在他门下。其中最着名的,莫过于程颐、程颢两兄弟。

晚年的周敦颐定居庐山莲花峰下,以家乡营道之水名“濂溪”命名堂前的小溪和书堂,故人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

周敦颐死后,随着二程对他的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名声也逐渐显扬。南宋时,许多地方开始建立周敦颐的祠堂,人们甚至把他推崇到与孔孟相当的地位,认为他“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帝王们也因而将他尊为人伦师表。

017张载在哲学上有什么重要贡献

张载(公元1020~1077年),字子厚,宋代思想家、理学家。

张载祖上是大梁人(今河南开封),小时候父亲死于涪州官任上,于是侨居在现在的陕西省眉县横渠乡,这就是张载被人称为“横渠先生”的由来。

张载自幼聪慧,喜论军事。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十月,宋与西夏议和。张载即向当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边议九条》,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范仲淹在军府召见了张载,认为张载可成大器,建议他读《中庸》以及其他儒学典籍。

张载听从范的劝告,回家刻苦攻读《中庸》。读完《中庸》后,张载还觉得不满足,于是又大量地读了佛教和道教的书,但细心研读几年之后,觉得还是没什么大进步,于是又回到儒家的经书上来。

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38岁的张载赴京城应考,时值欧阳修主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在候诏待命之际,在文彦博宰相的支持下,于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一天晚上,遇表侄程颢、程颐兄弟。在虚心听取了二程对《易经》的见解后,顿感自己学识不够,第二天即撤席罢讲。这一时期,他完成了名着《易说》。

此后,宋神宗授张载崇文院校书之职。他和王安石看法不一,在弟弟张戬因上书批评王安石而被贬官之后,张载担心受到牵连,干脆辞职回乡了。他隐居在横渠读书,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同时他广招学徒,形成了关学学派。

张载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气”有两种存在方式:一为凝聚,一为消散。凝聚时就成为万物,通过光、色显出形体;散则成为虚空,无形无色。

他用“太虚”表示“气”的消散状态,这是本来的原始状态,“气”是“太虚”与“万物”的合称。

在家乡时,张载也曾与学生实验恢复井田制,未成。病逝后“贫无以殓,门人共买棺奉其丧还”。张载着作除《正蒙》、《易说》两种外,尚有《文集》、《经学理窟》等。明万历年间,沈自彰汇编其着作为《张子全书》。

同类推荐
  • 老北京那些事儿(3)

    老北京那些事儿(3)

    老北京那些事儿(3)秉承“老北京”系列的京味儿,诗文画三位一体。诙谐、逗乐、风趣、自然,旨在为正在失去的老北京留下鲜活记忆:踩高跷、贴门神,寄托着老北京最生动的生活乐趣;锔匠、染坊、日杂挑子,串起老百姓朴素的岁岁年年;牛头肉、二锅头,蕴含着老北京的老礼儿老习俗;编席子、采野菜、拉冰床,是再也见不到的困苦;穿“的确良”、戴“羊剪绒”,野营拉练、看露天电影,是新时代的新时髦。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示了老北京曾经辉煌的市井文化,再现了老北京难以复原的精神遗产。
  • 蝶乡风韵

    蝶乡风韵

    本书以丰富的图文展现了鄞州区高桥镇蕴含的独特人文气质,由二十位鄞州本土作家,从不同的视角打量并记录高桥这块土地,从梁祝故里到名人荟萃,从民间传说到乡土人情,内容丰富翔实,对于了解高桥镇乡土文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诚实守信(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诚实守信(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军事思想(上)

    军事思想(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烽火岁月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烽火岁月

    该系列丛书为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的烽火岁月。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热门推荐
  • 道法尊者

    道法尊者

    一杆轻毫笔,一捧灵泉水,书画世间神通,一页黄符纸,几枚道符文,勾勒万千法术。法宝?一笔足矣。神通?吾自是神通!
  • 吾妃吉祥

    吾妃吉祥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逆世之尊

    逆世之尊

    一个浩大的武者世界,这里万族林立,天骄并起,群雄争霸,巅峰之路,谁主沉浮?一位天赋平凡的普通少年,立志踏上武道巅峰。遇奇人,铸圣骨,武道巅峰,只手遮天!
  • 蓝魔剑之王子归来

    蓝魔剑之王子归来

    “蓝魔剑之王子归来蓝魔剑之王子归来蓝魔剑之王子归来蓝魔剑之王子归来蓝魔剑之王子归来
  • 夹缝中的小石头

    夹缝中的小石头

    她是生存在夹缝中的一颗小石子,只有经过不断的磨炼才能变成光滑美丽的石子。成长的问题总是接踵而来,它似乎充满的生命力,总是在不停歇的流淌着——流进浩瀚的大海不见踪迹,却一寸寸地浸润了那个生存在夹缝中的小石头。
  • 穷苦潦倒的富二代

    穷苦潦倒的富二代

    刚刚过完18岁生日的苏白难以相信,这18年来,全家只有他在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原来他是个不同寻常的富二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个杀手她又甜又飒

    这个杀手她又甜又飒

    我曾身在地狱我曾身在地狱,可我心向阳光——人前,他彬彬有礼、高冷矜贵,惹无数名媛竞折腰;她纯真无邪,灵动漂亮,一双明眸展露星芒。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披着羊皮的狼永远摆脱不了骨子的天性……辛薇,人美性子软,无数黑料缠身,没演技没人品人人唾弃,忽而一日这位“娱乐圈花瓶”转了性子。
  • 愿我们终会相逢

    愿我们终会相逢

    古代皇帝与现代女历史学家互换身体,在不同的时空,寻找着彼此!却因为历史的循环,一次一次不能相见,这一次,两人是否会重逢?
  • 赢在管理:有效管理的58个细节

    赢在管理:有效管理的58个细节

    作为一个力求创新的企业,招聘人才不如培养管理者,在新时代的企业发展中,成功的管理才是绿色通行证,能够确保企业发展畅通无阻。管理的作用在于分配和培养人才,它能够在没有高资金求得“诸葛亮”帮忙的时候,用“三个臭皮匠”造一个“赛诸葛”,依然能有“掐指一算”的神力,甚至更胜一筹。这本书通过对企业管理深入的剖析、分解,找出企业管理的误区,并针对企业管理容易疏漏的地方进行填补,是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手中的指南针,能够帮助迷途创业的人员找到扎营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