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3700000086

第86章 开国元勋辅帝之才——房玄龄

房乔,字玄龄,自幼聪明,博览经史,工于草书隶书,善写文章,曾跟随父亲到京城去。当时天下安宁,大家都认为隋朝的国运长久,房玄龄避开左右随从对父亲说:“隋朝皇帝本无功德,只会迷惑黎民百姓,不作长远打算。他混淆嫡亲和庶出,让他们互相争夺,皇太子与诸王,又竞相奢侈,早晚会引起互相残杀,靠他们国家将难以保全。现在天下虽然清平,但其灭亡却指日可待。”房彦谦听后很吃惊,对他刮目相看。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荐他应进士考,及第后被授羽骑尉。吏部侍郎高孝基一向被认为有知人之明,见到房玄龄后深加赞叹,对裴矩说:“我见过的人多了,还从未见到过这样的郎君。他将来必成大器,但恨我看不到他功成名就,位高凌云了。”父亲久病,历百余日,房玄龄尽心侍奉药物膳食,总是和衣而睡。父亲去世后,五天不吃不喝。后来房玄龄被任命为隰城县县尉。

到唐高祖举义旗入关内,太宗向渭北拓地时,房玄龄驱马前往军营谒见。温彦博又加以推荐。太宗一见房玄龄,如同旧友,署任他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房玄龄既然已遇知己,就竭尽全力,知无不为。每当讨平寇贼时,众人都竞相搜求珍玩,唯独房玄龄先去网罗人才,送到太宗幕府。遇有猛将谋臣,他就暗中与他们交结,使他们能各尽死力。

房玄龄

不久隐太子李建成见太宗功德比他更盛,产生猜忌。太宗曾到隐太子住所吃饭,中毒而归。幕府中人震惊,但又无计可施。房玄龄因此对长孙无忌说:“现在怨仇已成,祸乱将发,天下人心恐慌,各怀异志。灾变一作,大乱必起。不但能祸及幕府,还怕会倾覆国家。在此关头,怎能不再三深思呢!我有计:不如遵从周公诛杀兄弟的故事。就能对外抚宁天下,对内安定宗族社稷,来尽一份孝养的礼节。古人曾说:‘治理国家的人不能顾及小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比家国沦亡、身败名裂不是要好得多吗?”长孙无忌说:“我也早有这种打算,一直没敢披露出来。您现在所说的,与我的想法深深相合。”长孙无忌于是入见太宗献策。太宗召来房玄龄对他说:“危险的征兆,已现迹象,应该怎么办呢?”房玄龄回答说:“国家遭逢患难,古今没什么不同,不是英明的圣人,不能平定它。大王功盖天地,符合君临臣民的预兆,自有神助,不靠人谋。”因此与幕府属官杜如晦同心尽力。仍然随同幕府升迁为秦王府记室,封爵临淄侯。又以本职兼任陕东道大行台考功郎中,加官文学馆学士。房玄龄在秦王府十余年,经常掌管文书。每当撰写奏章时,他驻马路边、一挥而就,行文简洁、道理充分,不打任何草稿。高祖曾对侍臣们说:“此人深知事理,完全可以委任。每当他为我儿向我陈述事情,都能理会我心,使千里之外,与我儿就像对面谈话一样。”隐太子看到房玄龄、杜如晦被太宗信任,十分厌恶,在高祖面前进谗言,于是房玄龄与杜如晦一起被贬斥。

隐太子将要变乱,太宗命令长孙无忌召来房玄龄和杜如晦,悄悄带他们入府阁议事。到太宗入东宫成为皇太子,提拔房玄龄为太子右庶子。贞观元年,代替萧瑀任中书令。太宗论功行赏以房玄龄和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房玄龄进爵邢国公。太宗因此对诸位功臣说:“朕奖励你们的功勋、给你们划定封邑,恐怕不一定恰当。现在你们可以各自发表意见。”太宗叔父淮安王李神通进言说:“高祖刚举义旗,臣就率先领兵赶到。现在房玄龄、杜如晦等刀笔吏功居第一,臣有些不服。”太宗说:“义旗初举,人人追随。叔父虽然率兵前来,但不曾身经战阵。山东没有平定时,叔父受命出征,窦建德南侵,叔父全军覆灭。刘黑闼叛乱,叔父才随军破敌。现在论功行赏,房玄龄等有运筹帏幄、安定国家的功劳。汉朝的萧何,虽然没有征战的功劳,但他指挥谋划、助人成事,因此功居第一。叔父是皇家至亲,对你的确没什么可以吝惜,但朕又切不可因此私情,让你与功臣接受同等的赏赐。”起初,将军丘师利等都居功自傲,甚至有时挽袖指天、以手画地,陈说怨愤。等见到李神通理屈后,他们互相议论说:“陛下赏赐极为公正,不徇私情,我等怎能妄加陈述呢?”

贞观三年,任命房玄龄为太子太师。他坚辞不受,改任代理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替长孙无忌任尚书左仆射,改封爵为魏国公,并监修国史。房玄龄既已总管百官事务,就虔诚恭谨、日夜操劳,尽量做到事事处理恰当。听到别人的长外,就像自己有长处那样高兴。他精通吏事、注意文辞,审定法令、意在宽平。用人不求全责备,也不以自己的长处来衡量别人,随才录用,不拘贵贱,被时人称为良相。有时因事被皇上谴责,他就连日在朝堂上叩头请罪,恐惧不安,似无地自容一般。贞观九年,房玄龄监护高祖陵庙制度,因功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十一年,房玄龄和司空长孙无忌等14人一起被授予世袭刺史。房玄龄带原官任宋州刺史、改封爵为梁国公。这件事结果后来未曾施行。

贞观十三年,加房玄龄官为太子太师。房玄龄再三上表请求解除仆射职务,太宗下诏书回报说:“选用贤能的根本,在于无私;侍奉君上的道义,贵在当仁不让。列圣所以能弘扬风化,贤臣所以能协力同心。公忠贞庄重、诚信贤明,为我草创霸业,助成帝道。执掌尚书省,使百政通和;辅佐皇太子,实众望所归。但是公忘记了那些大事,拘于这点小节,虽然恭敬完成教谕事务、却要辞去宰相职位,这难道就是所说的辅佐朕共同安定天下吗?”房玄龄于是带本官就任太子太师。当时皇太子要行拜师礼,已备好仪仗等待。房玄龄深加谦退,不敢进见,于是回家去了。有见识的人都推崇他的谦让精神。房玄龄认为自己居宰相位15年,女儿是韩王妃子、儿子房遗爱娶高阳公主,实在是极为显贵,于是频繁上表,请求辞去职位。太宗下诏宽慰,但并不批准。十六年,又与高士廉等人一起撰成《文思博要》,赏赐丰厚。拜官司空,仍然总掌朝政,依旧监修国史。玄龄上表辞让,太宗派遣使节对他说:“过去留侯张良让位、窦融辞去富贵,都是自己惧怕功名太盛,知道进能够退,善察时势、及时止步的,所以前代人加以赞美。公也想追随往日贤哲,实在应当嘉奖。然而国家任用公已久,一旦突然失去良相,就如同失去双手一般。公若体力不衰,就不要再辞让了。”房玄龄于是停止推让。

贞观十七年,房玄龄和司徒长孙无忌等人的像被画在凌烟阁上。赞词说:“才能兼有辞藻,思虑化入神机。为官励精守节,奉上尽忠忘身。”高宗在东宫时,加房玄龄太子太傅、仍然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同年,房玄龄因继母去世、停职修丧礼,太宗特命赐以昭陵葬地。不久,恢复本职。太宗亲自出征辽东,命房玄龄在京城留守,手写诏书说:“公担当着萧何那样的职任,朕就没有西顾之忧了。”军事器械、战士衣粮,都委任房玄龄去处置发送。房玄龄屡次上言说敌人不可轻视、应当特别谨慎。

房玄龄曾因微小过失被罢官回家,黄门侍郎褚遂良上奏说:“君主是‘首脑’,臣下称‘四肢’。有龙跃就有云起、不待呼啸而会集,一旦时机到来,千年不敌一瞬。陛下过去是布衣百姓时,心怀拯救民众的大志,手提轻剑、仗义而起。平定诸处寇乱,全靠陛下神功,而文章谋略,颇得辅佐帮助。作为臣下,玄龄出力最勤。往昔吕望扶助周武王、伊尹辅佐成汤,萧何竭力于关中、王导尽心于江南,玄龄可以与这些人匹敌。况且武德初年出仕作官的人,都是忠诚勤恳、恭敬孝顺,众人同归陛下。但隐太子与海陵王,凭仗凶乱、求用惑主,使人人不能自安,处境像鸡蛋相叠一样危险、形势如身被倒挂一样危急,命在旦夕、身系寸阴,而玄龄之心,始终不变。到武德九年之际,事情紧迫,玄龄虽被贬斥赶走,未能参与谋略,但仍然穿着道士衣服入府,与文德皇后同心相助。他在臣节方面,确实没有亏欠。到贞观初年,万物更新,玄龄选择能吏侍奉君主、为舆论所推奖,虽有无上功勋,却忠心依旧。只要不是犯有不赦的罪状、为百官同愤,就不能因一点小错误就轻易地舍弃他不用。陛下如果确实怜悯玄龄年迈,或瞧不起他的行为,自可像古时那样,谕示大臣让他退休。但这事实行起来要靠后一些,并要遵循往日故事,按退休礼仪去作,就不会使陛下失去好的声誉。现在玄龄这样有数十年功勋的旧臣,只因小事而被贬斥,朝廷外面议论纷纷,都认为不应该。天子重用大臣则人尽其力,轻易舍弃则人心不安。臣以庸碌人才,愧列陛下左右,斗胆冒犯天威,略为陈述管见。”

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太宗前往翠微宫,在那里授司农卿李纬官为民部尚书。房玄龄当时留守京城。恰好有人从京城来,太宗问他:“玄龄听说李纬官拜尚书后怎么样?”那人回答:“玄龄说李纬胡子好,没说其他话。”太宗立刻改授李纬为洛州刺史。房玄龄就是这样,是当时的一种尺度。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宗前往玉华宫。当时房玄龄旧病发作,诏书命令他在京养病并仍然总管留守事务。病重时,太宗让他来玉华官。房玄龄坐抬轿入殿,一直被抬到太宗座前才下轿。太宗面对他垂泪,房玄龄也感动哽咽。诏书派遣名医救治,并命尚食局每日供应宫廷膳食。如果房玄龄稍有好转,太宗便喜形于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脸色便变得悲伤。房玄龄因此对诸子说:“我自从病情危急后,受恩泽反而更深;如果辜负了圣明君主,则死有余辜。当今天下清明,各件事务都很得当,唯独东征高丽不止,将为国患。主上含怒下了决心,臣下不敢冒犯圣威。我若知而不言,就会含恨入地。”于是上表劝谏说:

臣听说兵革最怕不收敛,武功贵在停止干戈。当今圣明教化,无所不至。上古朱能臣服的地方,陛下都能让其称臣;未能制服的地方,陛下都能制服。详察古今,为中国患害最大的,首推突厥。而陛下却能运用神机妙策,不下殿堂就使突厥大、小可汗相继归降,分掌禁卫军,执戟行列间。其后薛延陀嚣张,旋即被讨平灭亡;铁勒倾慕礼义,请朝廷设置州县。沙漠以北,万里安宁,没有兵尘硝烟。至于说高昌在流沙拥兵叛乱,吐谷浑在积石山归属不定,发一军进讨,全都荡平。高丽射过诛灭,已经历代,朝廷未能征讨。陛下谴责它为逆作乱、杀害君主虐待民众,于是亲自统领六军,前往辽东、碣石问罪,不到一月,就攻拔了辽东,前后抓获俘虏达数10万,分配在诸州,无处不满。雪前代的旧耻,埋亡卒的枯骨。若比较功德,则高出前王万倍。这些都是圣主心中所自知的,卑臣怎么敢详尽述说。

况且陛下仁风流布、遍于四海,孝德显扬、与天同高。看到夷狄将要灭亡,便能算出还需几年;授与将帅指挥谋略。就能决胜万里之外。屈指计日、等待驿传,观日算时、迎侯捷报,符合应验如同神灵,算计谋划没有遗漏。在行伍之中提拔将领、于凡人之内选取士人。远方的使节,一见不忘,小臣的名字,不曾再问。射箭能洞穿七铠甲、拉弓能力贯百八十斤。加上留心经典、注意文章,用笔超过钟繇、张芝,文辞不让班固、司马迁。文锋已振、管磬自然和谐,翰墨轻飞、花卉竞相开放。以仁慈安抚百姓、以礼义接遇群臣。有喜好生命的德性,在江湖焚烧障塞,释放鱼类;有厌恶杀戳的仁慈,在屠场止息刀斧,拯救畜牲。鸭鹤承接了稻粱的赐与、犬马蒙受着帷盖的恩惠。下车吮吸李思摩的箭疮、登堂哭临魏征的灵柩。为战亡的士卒哭泣,哀痛震动六军;背填路用的薪柴,精诚感动天地。重视民众的生命,特别关心狱囚。臣见识昏愦,怎能论尽圣功的深远,奢谈天德的高大呢!陛下兼有众多长处,各种优点无不具备,卑臣深深地为陛下珍惜它,爱重它。

《周易》说:“知道进而不知道退,知道存而不知道亡,知道得而不知道失。”又说:“知道进退存亡,又不迷失正道的,只有圣人啊!”由此说来,进里有退的含义,存中有亡的机宜,得内有失的道理,老臣为陛下珍惜的原因,指得就是这些。老子说:“知足就不会招致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陛下的威名功德,也可以说是“足”了;拓广疆域,也可以“止”了。那个高丽,是边境的夷族残类,不足以用仁义对待,也不可以常礼责备。古来将他们像鱼鳖一样喂养,应该宽恕他们。如果一定要灭绝他们的种类,恐怕野兽落入穷困境地就要搏斗。而且陛下每次决杀一个死囚,都必定命令法官再三覆审多次上奏,并要吃素食、停音乐。这就是因为人命关天,感动了圣上仁慈之心的缘故。何况现在这些兵士,没有一点罪过,却无故被驱赶到战阵之间,处于刀锋剑刃之下,使他们肝脑涂地,魂魄没有归处;让他们的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灵车而掩泣,抱枯骨而伤心,这就足以使阴阳发生变动,和气受到伤害,实在是天下的冤痛啊。况且“兵”是凶器,“战”是危事,不得已才使用。如果高丽违反臣节,陛下诛讨它是可以的;如果高丽侵扰百姓,陛下灭亡它是可以的;如果高丽会成为中国的长久之患,陛下除掉它是可以的。有其中的一条,虽然日杀万人,也不值得惭愧。现在没有这三条,却烦扰中国,内为前朝旧王雪耻,外替新罗报仇,难道不是所保存的少、所丢失的多吗?

希望陛下遵循皇朝祖先老子“止足”的告诫,来保全万代巍峨的名声。发布甘沛的恩泽,颁下宽大的诏书;顺应阳春散布雨露,允许高丽悔过自新;焚烧凌波的船只,停罢应募的民众,自然华夏与夷族都庆贺依赖,远方肃宁近处安定。臣是老病的三公,早晚就要入地,所遗憾的只是臣竟然没有尘埃露水,来增高山岳增广海洋。谨此竭尽残魂余息,预先代行报恩的忠诚。倘若承蒙录用这些哀鸣,臣就是死而不朽了。

太宗见到表奏,对房玄龄的儿媳高阳公主说:“他病成这样,还为国家担忧。”房玄龄后来病情加剧。太宗于是凿通苑墙开设新门,屡次派遣宫中使臣问候。太宗又亲自前往,悲伤不止。皇太子也前去与他诀别。当天授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房遗则为中散大夫,让他生前看到儿子的显贵。不久病故,享年70岁。太宗命三天不上朝,下册书赠房玄龄官太尉、并州都督,赐谥号为“文昭”,朝廷供丧葬器物,陪葬昭陵。房玄龄常告诫诸子不能骄奢、沉溺于声色,一定不可以用地位门第去欺凌他人,因此汇集了古今圣贤的家诫格言,写在屏风上,令诸子各取一扇,对他们说:“你们如果能留意这些家诫,就足以保身成名。”又说:“汉朝的袁家历代保有忠节,是我所崇尚的,你们也应该效法。”高宗继位,诏命房玄龄在太宗庙庭中袝祭。

同类推荐
  • 未来与枭雄一起

    未来与枭雄一起

    魏来?未来!与枭雄一起艰苦奋斗,勇于拼搏,敢于创新,为建设伟大的天朝上国而不懈奋斗。
  • 我的原始日记

    我的原始日记

    穿越时空的列车,把一群现代人送回了原始时代,我就是其中的一员,从无到有的创造和不一样的生活体验,在这里,我开启了生活新篇章……。
  • 徐凯晶讲历史故事

    徐凯晶讲历史故事

    中国著名历史故事笑转,让不爱读历史书籍的朋友们在笑谈间熟悉中国古典文化
  • 大草原之火

    大草原之火

    新人第一部作品,基于十七世纪中期波兰“大洪水时代”的东欧局势进行再创作,基础的设定来自知名游戏《骑马与砍杀》资料片《火与剑》,专注于大规模战争的描写。描述了十七世纪中期三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主角在乱世中的成长与博弈的故事。三个主角分别来自皇族、小贵族军官和平民,分别代表着智慧、勇气和拼搏与运气,理想、现实和复仇。从素不相识到你死我活,再到统一战线,这是在这片烟火血的大地上的一曲英雄的史诗,在这片血痕逶迤的大草原上的一把烈火。
  • 寒门小皇子

    寒门小皇子

    除了太子,皇帝把所有的儿子以及兄弟们封王封地,小宫女生下的寒门皇子自娘胎就被魂穿了,生下来就住在自己的封地,这封地还是娘亲的家乡?
热门推荐
  • 都天洪荒

    都天洪荒

    一个少年,外加上一个不靠谱的系统,当诸天万界的巨孽,大佬,天才都满眼震惊是,陈轩摊开手表示,这些都是常规操作而已。(爽文)
  • 快穿反派之宿主求善良

    快穿反派之宿主求善良

    九卿:“本尊贵为魔尊,却被你耍的团团转?”系统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剧情里的反派是酱紫。”九卿怒摔凳子:“既然这样,那他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反派大人一脸委屈,伸出颤抖的小手指着系统:“剧情不准不怪我,都是他。”系统一脸惊恐:“跟我没关系哦,主系统是他,我后来才知道的,我得到的指令丢是他发布的。”九卿召唤本命武器,指着这两个蹲在地上画圈圈的人:“给我面壁思过去。”(作者简介无能,建议跳过前两个位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农女有傻夫

    农女有傻夫

    一朝穿越便是遇到生死危机,幸好,她被一个傻子所救,开始了一段美好的田园生活,那曾想,当幸福日子刚刚来临,她却意外得知自己的傻夫是当朝王爷,从此,她的人生因为傻夫彻底改变......
  • 苍冥魔神

    苍冥魔神

    ????三种属性乱我身,苍冥魔塔震乾坤我欲诛神无人挡,破天魔皇站穹苍龙之九子来祝我,洪荒四兽怒苍天八荒古域抗天道,囚禁万神我为尊天怒我??????????????????奈若何天妒我??????????????????奈若何神又如何佛又如何,皆是命丧魔枪下魔道符文开虚空,浮屠魔塔镇神舟闯冥界,战苍穹无所畏惧,破乾坤上古魔域之地,我为魔神至尊
  • 故人携月来

    故人携月来

    初次见面,他没要饭食却拿走了棉衣,她不知该笑他傻还是笑他聪明。其后马场相遇,不复乞儿打扮的他再次吸引她的,是那双清澈温和的大眼睛。他们做了几年的玩伴,她以为他不会走。直到过了塔塔河她才知道,有些事,她真的跨越不了。而后数年之间,数次试探,又藏了多少心事。数次变故,让她年纪轻轻却孤身只影,知他身死,她心中悲愤难抒,郁郁寡欢。她等待着每一个十五,期待着每一轮满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东京当道长

    我在东京当道长

    人在东京,刚下飞机,简单说两句。酒吞童子长得很难看。安倍晴明是个娘炮。九尾狐玉藻前赖在我的阴阳寮不离开,非要喝一口八歧大蛇羹。东京深夜,魑魅魍魉,百鬼夜行,天狗茨木祸人间,我左手一招太极拳,右手横扫桃木剑,除暴安良高天原,黄泉国再见!至于再多的,圈里人多嘴杂,就不多说了,最后一句话。居士,请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