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98900000018

第18章 卷七(十四则)(1)

盛衰不可常

【原文】

东坡谓废兴成毀不可得而知。予每读书史,追悼古昔,未尝不掩卷而叹。伶子于叙《赵飞燕传》,极道其姊弟一时之盛,而终之以荒田野草之悲,言盛之不可留,衰之不可推,正此意也。国初时,工部尚书杨玢长安旧居,多为邻里侵占,子弟欲以状诉其事,玢批纸尾,有“试上含元基上望,秋风秋草正离离”之句。方去唐未百年,而故宫殿已如此,殆于宗周《黍离》之咏矣。慈恩寺塔有荊叔所题一绝句,字极小而端劲,最为感人。其词曰:“汉国河山在,秦陵草木深。暮云千里色,无处不伤心。”旨意高远,不知为何人,必唐世诗流所作也。李峤《汾阴行》云:“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明皇闻之,至于泣下。杜甫《观画马图》云:“忆昔巡幸新丰宮,翠华拂天来向东。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云:“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江页洞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元微之《连昌宫》词云:“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闼树宛然。”又云:“舞榭欹倾基尚存,文窗窈窕纱犹绿。”“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凡此诸篇,不可胜纪。《飞燕别传》以为伶玄所作,又有玄自叙及桓谭跋语。予窃有疑焉,不唯其书太媟,至云扬雄独知之,雄贪名矫激,谢不与交;为河东都尉,捽辱决曹班躅,躅从兄子彪续司马《史记》,绌子于无所叙录,皆恐不然。而自云:“成、哀之世,为淮南相。”案是时淮南国绝久矣,可昭其妄也。因序次诸诗,聊载于此。

【译文】

苏东坡说兴衰成败不可能预先得知。每当我阅读史书,追思往古的人事,未尝不合书而感叹。

伶子于写《赵飞燕传》,极力渲染飞燕姐妹一时间的荣宠,却以荒田野草的悲凉作为结尾,所谓贵盛不能永留,衰落是不可避免的结局,正是表达了这个意思。

宋朝初年,工部尚书杨玢在长安的旧居有不少被邻居们侵占去了,杨家的后代想状告这件事,杨玢在状纸下面批了几句话,有一句说:“试上含元(指唐朝的含元殿)基上望,秋风秋草正离离。”唐朝灭亡还不到一百年,而故官旧殿就变成这般模样,几乎和宗周《黍离》的歌咏差不多了。

慈恩寺的塔壁上有荆叔题写的一首绝句,字很小但很端正遒劲,诗写得非常出色感人。这首诗写道:“汉国河山在,秦陵草木深。暮云千里色,无处不伤心。”寓意深沉高远,不知作者荆叔是什么人,但肯定是唐代诗人的笔墨。

李峤《汾阴行》说:“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唐玄宗听后,竟然为之伤心落泪。杜甫《观画马图》诗说:“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说:“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氵项洞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元稹的《连昌宫词》说:“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闼树宛然。”又说:“舞榭欹倾基尚存,文窗窈窕纱犹绿。”“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总之这样的诗篇,多得无法计算。

《飞燕别传》一般都认为是伶玄写的,其书还载有伶玄的自叙和桓谭的跋语,我对此颇有怀疑,不单单是因为这部书描写猥亵,至于说扬雄了解他,说扬雄由于顾惜名声,抑盖真情,所以不与伶玄交往;还有人说伶玄曾任河东都尉,殴打过决狱官班躅,班躅叔伯兄长的儿子班彪续写司马迁《史记》时,以伶玄没有像样的著述为由把他排除于史书之外,这些说法恐怕都不可信。伶玄的自叙又说:“汉成帝、哀帝时任淮南王相。”按成、哀二帝时淮南封国早就亡了,足可证明这种说法的荒谬。因而摘录上述这些诗篇,附记在此。

唐赋造语相似

【原文】

唐人作赋,多以造语为奇。杜牧《阿房宫赋》云:“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其比兴引喻,如是其侈。然杨敬之《华山赋》又在其前,敍述尤壮,曰:“见若咫尺,田千亩矣。见若环堵,城千雉矣。见若杯水,池百里矣。见若蚁垤,台九层矣。醯鸡往来,周东西矣。蠛蠓纷纷,秦速亡矣。蜂窠联联,起阿房矣。俄而复然,立建章矣。小星奕奕,焚咸阳矣。累累茧栗,祖龙藏矣。”后又有李庾者,赋西都云:“秦址薪矣,汉址芜矣。西去一舍,鞠为墟矣。代远时移,作新都矣。”其文与意皆不逮杨、杜远甚。高彦休《阙史》云敬之“赋五千字,唱在人口”。赋內之句,如上数语,杜司徒佑、李太尉德裕常所诵念。牧之乃佑孙,则《阿房赋》实模仿杨作也。彦休者,昭宗时人。

【译文】

唐代人写赋,大都以创造新鲜词语为奇。杜牧《阿房宫赋》说:“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它的比喻和征引,真是够丰富的了。

然而杨敬之的《华山赋》又作于《阿房宫赋》之前,叙述尤其壮观。这篇赋说:“见若咫尺,田千亩矣。见若环堵,城千雉矣。见若杯水,池百里矣。见若蚁蛭,台九层矣。醯鸡往来,周东西矣。蠛蠓纷纷,秦速亡矣。蜂窠联联,起阿房矣。俄而复然,立建章矣。小星奕奕,焚咸阳矣。累累茧栗,祖龙藏矣。”

后来又有一位叫李庾的人以西都为题作赋说:“秦址薪矣,汉址芜矣。西去一舍,鞠为墟矣。代远时移,作新都矣。”这篇赋的文采和意境都远不如杨敬之、杜牧的作品。高彦休的《阙史》说杨敬之“赋共五千字,传唱在人口”。此赋中的用句,大致都如上文所引,唐司徒杜佑、太尉李德裕都时常背诵郎读。杜牧是杜佑的孙子,看来《阿房宫赋》实际上是模仿杨敬之《华山赋》而写的。高彦休是唐昭宗时人。

张蕴古大宝箴

【原文】

唐太宗初即位,直中书省张蕴古上《大宝箴》,凡六百余言,遂擢大理丞。《新唐史》附其姓名于《文艺·谢偃传》末,又不载此文,但云“讽帝以民畏而未怀,其辞挺切”而已。《资治通鉴》仅载其略曰:“圣人受命,拯溺亨屯。”“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壮九重于内,所居不过容膝,彼昏不知,瑶其台而琼其室;罗八珍于前,所食不过适口,惟狂罔念,丘其糟而池其酒。”“勿没没而暗,勿察察而明,虽冕旒蔽目而视于未形,虽黈纩塞耳而听于无声。”然此外尚多规正之语,如曰:“惟辟作福,为君实难。主普天之下,处王公之上,任土贡其有求,具寮陈其所倡。是故恐惧之心日弛,邪僻之情转放。岂知事起乎所忽,祸生乎无妄。”“大明无私照,至公无私亲。”“礼以禁其奢,乐以防其佚。”“勿谓无知,居高听卑;勿谓何害,积小就大。乐不可极,乐极生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勿内荒于色,勿外荒于禽。勿贵难得货,勿听亡国音。内荒伐人性,外荒荡人心。难得之货侈,亡国之音淫。勿谓我尊,而慢贤侮士;勿谓我智,而拒谏矜己。”“安彼反侧,如春阳秋露,巍巍荡荡,恢汉高大度;抚兹庶事,如履薄临深,战战栗栗,用周文小心。”“一彼此于胸臆,捐好恶于心想。”“如衡如石,不定物以限,物之悬者,轻重自见;如水如镜,不示物以情,物之鉴者,妍媸自生。勿浑浑而浊,勿皎皎而清;勿没没而暗,勿察察而明。”“吾王拨乱,戡以智力,民惧其威,未怀其德;我皇抚运,扇以淳风,民怀其始,未保其终。”“使人以心,应言以行。”“天下为公,一人有庆。”其文大抵不凡,既不为史所书,故学者亦罕传诵。蕴古为丞四年,以无罪受戮,太宗寻悔之,乃有覆奏之旨,传亦不书,而以为坐事诛,皆失之矣。《旧唐书》全载此箴,仍专立传,不知宋景文何为削之也?

【译文】

唐太宗刚刚即位时,正值中书省张蕴古进呈《大宝箴》一首,共六百多字,于是他被提升为大理寺丞。《新唐书》将他的姓名附在《文艺传·谢偃传》的后面,也没有载录这篇文章,只是说“以百姓惧怕君王而君王又未能施仁义于天下的现实谏讽太宗,其文辞坦率恳切”而已。《资治通鉴》仅仅记载了其中的几句话说:“圣人敬受天命,拯救危亡,克服艰难。”“因此要以一人之力治理天下,而不能以天下之力事奉一人。”“在内廷修建十分宏壮的宫殿,真正居住的也不过一身之地,那些昏庸的帝王不明此理,一味用美玉宝石装点他们的台榭宫室;面前罗列出百味珍馐,不过求一餐适合自己的口味,那些迷乱心性的帝王不思此理,一味使美酒盈池、糟糠成山。”“不要暗于政事,而使朝政昏暗,也不要过分苛求,事无巨细必加细察。虽有冕旒遮蔽眼目,但也要尽要能看出事物的端倪,即使是黄色丝棉塞住耳朵,也要听出细微的声音。”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规劝帝王的良言。譬如《箴》中还说:“虽然只有君王得专享威福,但做个好的君王的确很难。他主宰着天下万民,身居王公之上,八方贡物任凭他的需求,文武百官尽听他的旨意。因此,谨慎惶恐之心会一天比一天松懈,懒慢乖戾之情会一天比一天增长。岂不知大难起于疏忽细微的小事,祸患生于意想不到的地方。”“太阳之光不会有所私照,至圣的仁惠不会有所私亲。”“礼是用来阻禁奢侈的,乐是用来防备放荡的。”“不要说自己无知民情,居于高位就要倾听万民的声音;不要说小错没什么祸害,小错积多了就成了大祸。享乐不要超越极限,超越了极限就会转化成悲哀;欲望不能放纵,放纵了就会酿成灾祸。”“在内廷不要沉溺于女色,在朝外不要沉溺于田猎。不要把难得之物看得过于贵重,不要听亡国的靡靡之音。沉溺于女色会使人精神昏聩,沉溺于田猎会使人心性浮躁。难得之物看得过重就会变得贪婪小气,亡国之音听的过多就会变得萎靡不振。不要认为自己至高无上就侮慢贤人志士;不要认为聪明睿智就骄傲而拒绝讽谏。”“对于那些稍有贰心的人要善于安抚,就像春天的朝阳,秋天的露水,像高山巍巍,像大河荡荡,具有汉高祖的广阔胸襟;对于日常诸事虽谨慎处理,就像走在薄冰上,走到深渊边,要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学习周文王的恭谨。”“要把这样那样的意见都装在胸中,要把喜欢的和厌恶的感情排出心外。”“像衡器、量具,不要给事物限定什么标准,事物摆出来,它的轻重自己就会显现出来;像清水、明镜,不要给事物规定一定的情态,事物摆出来,它的美丑自己就会表现出来。不要浑浑噩噩头脑混浊,也不要自视高洁清高孤傲;不要荒于政事而使朝政昏暗,也不要事无巨细必察而过于苛刻。”“当今陛下平定天下,用的是智谋,百姓害怕君王的威严,但未能感怀君主的恩惠;当今陛下治理天下,虽然已经注重教化仁爱,但百姓对陛下的拥护只是开始,能否永远如此,不得而知。”“教化治理人民要以诚心相待,说出来的话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验证它。”“天下为公,这才是君王一人的福分。”

这篇文章用意大都不同凡响,因为没有被史书记载下来,所以读书人之间传诵的很少。张蕴古担任大理寺丞四年,以无罪而惨遭杀戮。事后不久,唐太宗也为此而深深懊悔,于是传旨恢复覆奏死刑犯的制度。《新唐书》的附传也没有记载这件事,而误认为他是受牵连罪案而受到诛杀,这都与事实不符。《旧唐书》将这篇箴言全部录入,并为他专立一传,不知道宋祁为什么要把这些内容删去。

国初文籍

【原文】

国初承五季乱离之后,所在书籍印板至少,宜其焚炀荡析,了无孑遗。然太平兴国中编次《御览》,引用一千六百九十种,其纲目并载于首卷,而杂书、古诗赋又不及具录,以今考之,无传者十之七八矣,则是承平百七十年,翻不若极乱之世。姚铉以大中祥符四年集《唐文粹》,其序有云:“况今历代坟籍,略无亡逸。”观铉所类文集,盖亦多不存,诚为可叹!

【译文】

宋朝承五代战乱之后,各地的书籍印版十分少见,这当然是由于焚烧毁弃,几乎没有遗存。然而太平兴国年间编集的《太平御览》,引用书籍达一千六百九十种,这些书的目录全部记录在该书第一卷,而杂书和古代诗歌还不能够大量收录。拿今天的书录来查核《御览》,失传的书籍占十分之七八了。如此看来,宋朝太平一百七十年,反倒不如战乱频仍的时代。大中祥符四年,姚铉撰集《唐文粹》,该书的序言说:“何况如今历代的经典国籍,大都没有亡失。”查检姚铉类编的文集,如今也有很多原书已经不复存在,实在可惜!

叙西汉郊祀天地

【原文】

郊祀合祭、分祭之论,国朝元丰、元祐、绍圣中三议之矣,莫辩于东坡之立说,然其大旨驳当时议臣,谓周、汉以来,皆尝合祭,及谓夏至之日行礼为不便。予固赞美之于《四笔》矣。但熟考《汉史》,犹为未尽。自高皇帝增秦四畤为五,以事天地。武帝以来,至于元、成,皆郊见甘泉。武帝因幸汾阴,始立后土祠于脽上,率岁岁间举之,或隔一岁,常以正月郊泰畤,三月祠后土。成帝建始元年,初立南北郊,亦用正月、三月辛日,而罢甘泉、汾阴之祭。元丰、祐、绍三议,皆未尝及此。盖盛夏入庙出郊,在汉礼元不然也。是时,坡公以非议者所起,故不暇更为之说,似不必深攻合祭为王莽所行,庶几往复考赜,不至矛盾,当复俟知礼者折衷之焉。

【译文】

郊祀中的合祭和分祭,本朝元丰、元祐、绍圣年间已经议论了三次,但没有比苏轼的议论更明白的。然而苏轼议论的主要目的在于驳斥当时参加议论的大臣,说周、汉以来,都曾是合祭天地,并说夏至这一天行郊礼十分不便。我原已在《容斋四笔》中予以赞美,只是仔细地考察《汉书》,感到苏轼之说还不是十分详尽。自从汉高祖刘邦把秦朝的四个祭地增为五个,并以此敬事天地。汉武帝以后,直到元帝、成帝,都在甘泉宫进行祭祀。因汉武帝曾巡视于汾阴,才在上建立了后土祠,其后年年都到那里去祭后土。汉成帝建始元午,开始设立南北两郊,也还采用正月和三月的辛日祭天地,此后取消了甘泉和汾阴的郊祭活动。元丰、元、绍圣间的三次议论,都没有说到这些。看来盛夏之时进入庙中,外出郊野,在汉代的礼制中原本就不是如此。当时,苏东坡由于那些持非议的大臣占了上风,所以来不及再提详尽的说法。看来似乎没有必要深究合祭是王莽实行的制度,或许可以通过更详细周密的考证,使之不至于自相矛盾,这就要等待深知礼制的学者来用折衷的办法解决。

骞二字义训

【原文】

骞二字,音义训释不同。以字书正之,骞,去乾切,注云:“马腹絷,又亏也。”今列于《礼部韵略》下平声二仙中。,虚言切,注云:“飞貌。”今列于上平声二十二元中。文人相承,以骞亏之骞为轩昂掀举之义,非也。其字之下从马,马岂能掀举哉?闵损字子骞,虽古圣贤命名制字,未必有所拘泥,若如亏少之义,则涣然矣。其下从鸟,则于掀飞之训为得。此字殆废于今,故东坡、山谷亦皆押骞字入元韵,如“时来或作鹏骞”,“传非其人恐飞骞”之类,特不暇毛举深考耳,唯韩公《和侯协律咏笋》一联云:“得时方张王,挟势欲腾。”乃为得之。此固小学琐琐,尤可以见公之不苟于下笔也。

【译文】

同类推荐
  • 帝国行

    帝国行

    新书《笔下的CEO》已开坑,欢迎大家收藏。
  • 海岛往事

    海岛往事

    这是一个关于苦难与炼狱,创业与革命,爱情与血泪的传奇故事。小说以海南岛近代史为背景,主要以乐会县(今琼海市)、海口城、马来西亚的槟城为人物活动区域,从19世纪末海南岛的匪患写起,依次写到海口城近代史上的三大瘟疫(鼠疫、霍乱,天花)、以卖猪仔为业的招工馆、法国为首的洋行船务、闯南洋华侨回城创业与洋行争锋相斗、海口商会创立、华侨移植橡胶成功、海口同盟会响应辛亥革命,发动府城之役等大事。
  • 史记精华:楚汉风云录

    史记精华:楚汉风云录

    《史记》不但是一部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文学巨著,是史传文学的承前启后的丰碑,也是国民必须了解的经典之一。本书用选本的方式将《史记》精华部分呈献给大众,对于普及国学,宏扬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本书对原著文选的导读阐释,实用而便览,包含有三种内容:提示,即在篇首介绍全文的主要内容及文学特色;段意,即对原文加以分段,逐段概述段意;注解,紧接段意,对该段的疑难字词进行注解,并对疑难句子进行疏通。读者循此体例,即可窥《史记》之壶奥。
  • 春天里的祭祀

    春天里的祭祀

    带你了解真正的上古神话,寻找一段失落的文明,在那让人震撼的断代文化里,重新认知什么叫中国古代文明!记住,你所看见的,永远只是一斑!
  • 零敲碎打大清国

    零敲碎打大清国

    检阅过去的历史,常常能够让我们不自觉地审视现在和未来。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大约就是这个道理!在对《清史稿》等有关史料的阅读中,我感到,清朝是一个叫人着迷的时代。有人可能会说,清朝是部族政权,清朝充满了血腥斗争,清朝钳制人的思想……是的,这都没有错,清朝留在历史上的负面因素确实昭然在案。但仍然不能否认,每一个朝代都有她的缺憾和优美,都有她的低徊与潮涌。世界上有哪样东西是完美的呢?——清朝自然也不能例外。
热门推荐
  • 科比在我手机里

    科比在我手机里

    高一的篮球小白,在唠嗑的英灵帮助下,杀向NBA?
  • 天上大道

    天上大道

    武之极,乱长空。道之极,破苍穹。武道尽头,是死寂?是长生?是轮回?
  • 破浪1625

    破浪1625

    从2016到1625,显然是穿越了,让我们扬帆远航,做17世纪的海洋霸主吧!QQ群:825042917
  • 你是最佳的人

    你是最佳的人

    应嘉瑶有一个秘密,那就是沈醉。她暗恋了沈醉五年,却始终没有勇气去表达这份感情。在一次班会游戏上,她把秘密写在了本子上,却不料本子正被沈醉拿到了。隔天,沈某人挑起应嘉瑶的下巴,挑眉,低哑好听的声线:“喜欢我?嗯?为什么不说?”得不到回答,沈某人凑在应嘉瑶耳边语:“瑶瑶,你的一句喜欢,我等了五年。”【小甜文,会有一点点小虐】【第一次写文,文笔可能会有些稚嫩,请别介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权臣之路:江山美男皆浮云

    权臣之路:江山美男皆浮云

    霍瑶光初出江湖,自诩是一条铁骨铮铮的女汉子,以为一刀在手,天下我有,谁知世道艰辛,随时小命不保。直到误入藕花深处,才明白硬碰硬死得更快。正所谓开局一把刀,男人全靠撩。
  • 云海争奇记(三)(还珠楼主小说全集)

    云海争奇记(三)(还珠楼主小说全集)

    《云海争奇记》为“蜀山仙侠”外传,被认为是还珠楼主最具完整结构的代表作。其气魄吞吐浩大,文笔富丽恢弘,想象力令人叹为观止,可以说超凡入圣,变幻无端。书中故事从浙江省金华府永康县一个姓虞的人写起。本书所记,为虞家第二房子孙。家主名叫虞舜民,年已半百过去,世以耕读传家。故事由此徐徐到来,引人入胜。
  • 山河为聘日月为媒

    山河为聘日月为媒

    辰星满目,夙愿皆你。 常存于心,宁静安然。 论一世家国宿命的羁绊, 许一场仗剑江湖的邀约。 一次红尘邂逅,两心自此相牵。三千弱水一瓢,四海八荒相伴。看辰夙与常宁如何跨越这万水千山,且与我在文中一路同行。
  • 霸道皇帝宠娇妻

    霸道皇帝宠娇妻

    岳国皇帝墨祭宇文韬武略,他后宫佳丽很多,个个长得都很美,但没有一个被他宠幸过,宋岳两国联姻,宋国公主慕凉心联姻嫁给皇上。墨祭宇的生活被这个公主彻底打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