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513100000008

第8章

集体生产劳动往往都是单调乏味和磨洋工似的,唯有下稻田薅秧拔稗草还有点乐趣。届时,可以一人领唱众人合唱薅秧歌,可以打情骂俏唱太阳月亮、情哥情妹,还可以意外地抓到黄鳝,捡到秧鸡蛋。

一天薅秧,王三娃意外地抓到一条“漏网”黄鳝,引发了黄鳝、泥鳅、麻雀、青蛙、耗子、蛇肉那个最好吃的讨论,最终的结论是猪肉最解馋。于是他们一起找向安隆,要求他杀猪。向安隆害怕遭处分,几个小诸葛便以购小换大、狸猫换太子的办法解决公社登记册上的数量问题,用花椒麻嘴的办法解决了杀猪时猪儿吼叫的问题,最终将猪肉吃到了嘴。

但事后仍然有不少人想不通:我们自己养的猪不能自己杀,反而偷偷摸摸像做贼一样地杀,非得统购统销保城里供应,城里人知道我们一年半载不见油荤吗?感激我们吗?

为此,向梦学还写了日记调侃自己。

猫不在场,就是耗子的天下。

队长带队干农活,不少人都出工不出力,照样磨洋工。队长向安隆、记工员梦响都请了假,去送梦军。副队长没杀气,又是个和事佬,当天薅秧除稗的场面可想而知。

为稻田薅秧除草,是不分男女社员都可以同干的农活。每人杵着一根稳定重心的棍子,一边用手拔掉混杂在稻苗中的稗草,一边用双脚踩松稀泥,需要手脚并用。如果认真干,此活耗费体力,人很累。想偷懒,只需搅浑稻田里的水就可蒙混过关。反正队长不在,大家心照不宣地围绕田边的四周踩一遍,边薅边唱一些荤素兼有的薅秧歌。薅秧歌,基本都是一人领唱众人合,见什么唱什么,一般都是太阳、月亮,情哥、情妹,你爱我,我爱你。大家唱得正有劲,突然间,王三娃抓起了一条约三四两重的鳝鱼,顿时整个稻田热闹起来。有的人去抢,有的人说王三娃这天的运气真不错。周天棒说,这个稻田过去我“寻”过千百遍,没想到还有这么大的“漏网鱼”。经周天棒这么一说,王三娃更加得意。其他人觉得还会有“漏网鱼”出现,于是,薅秧除稗劳动就成了碰运气、抓鳝鱼的竞赛。男人们翻了一块稻田又一块稻田,都失望而归。大伙儿回头又谈论起王三娃的鳝鱼该怎么吃的话题来。王三娃得意地说,我今晚将它熬半钵汤,然后摘个嫩南瓜切成丝放在汤里,每人喝一碗,给家人打个牙祭。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有人故意说给王三娃听,“其实鳝鱼炖汤有腥味,不如用些姜葱蒜红烧”。一条鳝鱼又引出了对吃法的讨论,大家干脆从稻田里上岸来,坐在田坎上神吹神聊。王三娃突然惊叫起来,说没有油水的鳝鱼的确有腥味,我们生产队有一头猪不是快肥了,何不同队长说说,杀一头猪分给大家解解馋。有人说,那年队长私下同意杀了一条羊子吃了,在公社三干会上被批评,还写了检查,现在他还敢吗?有人说,那不一定,你以为他们家就不想吃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漫无边际地聊,话题又回到鳝鱼上来。有人说,抓鳝鱼不如捉蛇好,一条蛇可以抵过多少条鳝鱼,蛇汤味道比鳝鱼好。有人说,其实鳝鱼没有青蛙好吃,青蛙细嫩又没有腥味,可惜青蛙被捉光了。有人说,要说细嫩,麻雀的肉就细嫩,但是太不好捉了。有人说,其实要说细嫩,耗子的肉最嫩,有一回,我用捕耗子的木猫,在毛狗洞一下捕了三只耗子,最大的有半斤左右,我把皮剥了,宰成肉颗颗,用青海椒末炒起,味道简直不说了。赵黑子听了大家讲后说,你们说的尽是些好吃的,我要介绍一样最难吃的,就是“观音米”,不知你们吃过没有,反正我吃过。前几年,有人跟我们讲,有一种叫“观音米”的东西,可以解饥饿。但是,必须是“日无鸡啄米、夜无鼠耗粮”时才可以吃,否则观音菩萨会怪罪。我和我妈跟着这个人,背着背篼带着小锄头,在一道黏土沟里,见到一片黄泥间夹着一线白泥,大约有三公分厚,我们小心翼翼地取回十来斤,回家放在铁锅里煎热后就吃。谁知,这观音米进口容易,出口难,堵在肚内拉不出来,最后用手指头一点点往外抠,才救了自己的命。后来想,什么观音米,明明是“白泥巴”。今后别是说观音米,就是观音的“肉”,打死我也不吃了。

殷家老三殷实听了不以为然,说,天上飞的你们吃了,洞里钻的你们吃了,水里游的你们吃了,真是吃尽吃绝,还有哪样东西不能吃,我不希望吃这些,我只希望哪一天能吃顿饱饭。余老四说,天天吃饱饭不可能,只吃一顿饱饭那还不容易,拿一斤大米煮饭,不就把你喂饱了。王三娃的老婆抢着说,一斤大米哪能填饱殷实那无底洞肚皮,我都能吃一斤大米,你们哪个愿不愿意下赌。殷实接着说,我愿意吃一斤半的大米饭,谁愿意下赌。

于是,好端端的薅秧除稗的农活,变成了“山珍奇味”的讨论,随后又变成了食量的赌注。王三娃的老婆不敢再接招,唯有殷实成为挑战者,赵黑子愿意出一斤半大米。

他们经过讨价还价后决定,如果殷实吃完一斤半大米的饭,赵黑子再奖励殷实大米一斤半。如果吃不完,殷实应赔偿加处罚给赵黑子三斤大米。全队社员做见证,谁输谁赢都不准耍赖。战场设在赵黑子家,大米先由赵黑子拿出来。赵黑子回家一看,罐里的大米总共不到一斤,于是将一斤半大米改为两斤干挂面,附加条件:清水煮面条,不放油,不放盐,只是没有规定时间限制。赌注仍然是输一赔二。

两斤煮面条端出来了,满满一土瓦钵,不少人睁大眼睛,可殷实信心十足,端起碗就狼吐虎咽。有人劝他慢点吃,吃得越快吃得越少。大概吃了刚过半,殷实吃的速度慢了下来,他由先是坐着吃变成了站着吃。吃到大约四分之三时,殷实的白眼珠不停地翻动,舌头也再不灵光,但是他还在坚持吃,还相信自己不会输。幸好这时有人悄悄把他先溜回家的老婆罗琼叫来解围。罗琼一到赵家就开骂:“丢人现眼的,吃死了还不知道怎么给你写祭文。”“别管我,我能赢,当回胀死鬼,也比饿死鬼强!”王三娃听了抢着说:“半坡山的人都知道,你们殷世富家是‘阴倒富’,说从没吃过饱饭,不说我们不相信,就连鬼都不会相信。”见劝止不住,罗琼端起瓦钵就往赵家猪槽里倒。“我看你去吃,吃,吃!”边倒边说,“赵黑子,我们认输,我们愿赔四斤面条。赔四斤面条起码比死了男人强。”赵黑子也顺势下台阶:“赔什么嘛赔,幸亏你这‘恶鸡婆’来收场。不然,真的把殷老三吃病了,胀死了,我还负不起法律责任,就算我们今天开了一个大玩笑。这里我当着大家的面宣布,今天的面算我送给殷老三吃了,你‘恶鸡婆’也省了一顿晚饭!”

惊心动魄的一天,很快就平静地结束了。副队长给向队长报告了一天的劳动情况,让梦响给每个出工的社员记了全勤工分。

真是,“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周而复始,恶性循环,要想不饿饭,岂不是怪事。

向安隆送儿子来回走了四五十里路,显得有些疲倦,胡乱吃了点晚饭,便躺在竹椅上闭目养神,突然听到外面大声喊:“殷家房屋起火了,请大家去帮忙扑火!”向安隆身为一队之长,理所当然要冲上去,更何况他向家大女儿梦成订了婚不辞而别,还欠殷家的情。幸好是刚刚入夜,许多社员都还未睡觉,殷家人缘也不错,全社男男女女都上阵,有的端水泼,有的断火源,大家齐心协力,大火很快被扑灭,房子被烧掉了一半。厨房是起火点,茅草房易燃,被烧得精光,唯一的一头半大猪也被烧死。挨着厨房的是储藏房,房顶全没,下面余火未断,殷大娘坐在地上拼命哭喊:“那木板仓柜里是粮食,是我们全家的性命啦……”经她这一喊,所有的水都泼向木仓。好在水力集中,也好在粮食透气性不好,燃起来较慢,只把面上的部分烧焦了。不过,下面没有烧的粮食已被水浸泡。随后,大家动手帮忙把被水泡了的粮食摊晾在院坝里。干完活大家回头一看,都惊呆了:大米、稻谷、小麦、黄豆等五谷杂粮样样有,总数至少在三四百斤。这情景,哪里像缺粮饿饭的家庭,明明是“阴到富”家的一次粮食展览。赵黑子还从一袋刚散开的玉米中发现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东北老大哥支援四川懒汉、五保户。”社里人都知道,川主公社吃国家从黑龙江拨来的救济粮,还是五年前的事。帮助扑火的人,都陷入一阵沉默。

看到眼前的情景和院地场堆的粮食,想到当天下午才打赌吃两斤挂面的事,赵黑子上前拍拍殷实的肩膀说:“殷老三,你这又是何苦啊!”“是啊,我也知道错了,刚才老婆只顾出来同我吵架,骂我丢人现眼。要是好好守住灶头,也不会遭这场火灾啊!”

接着,殷实又申辩说:“这些年,我们家一不偷,二不抢,也从没有占过集体一点便宜,也没有多要一颗救济粮,都是全家人‘口攒肚落’,慢慢集起来的啊!自从自然灾害那年,刚到十七岁的老大殷财饥饿难忍,偷了生产队两根生苞谷吃,被挨批斗后感到无脸见人,自杀吊死,给父母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从那以后,家里的日子过得谨小慎微,生怕再出乱子。父亲给家里一日三餐定下铁打的规矩:白天两顿半饥半饱,干活正好;晚饭不沾一粒粮,免得浪费压空床。饿怕了的殷家,再也丢不起脸了,再也死不起人了,这叫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嘛,以防万一。我们家老大吊死以后,家里的木仓上了大铁锁,钥匙被老太爷管着,成天套在裤腰带上,粮食易进难出,每顿煮饭的粮食由他定量发放,除了来客,不准超出,为的就是不能再死人。他也和大家一样,省吃俭用,一个咸鸭蛋也要省着下三顿酒。我说没有吃一顿饱饭,如有撒谎,我该遭天打雷劈!”

两斤挂面的赌注与三四百斤陈粮的反差,还有那张“支援四川懒汉五保户”的纸条,刺痛了在场人的心。这件事很快在半坡村、在川主人民公社传开,也很快传到县城。半坡村人说,我们什么时候在游手好闲当懒汉?三年自然灾害,我们也曾勒紧裤带,省吃俭用,调了大批粮食支援国家三线建设和大城市,而今我们却成了被批评的懒汉和五保户。这张纸条,层层上传,在开州县县领导高层引起了强烈的震荡——它何尝没有刺痛县里领导!他们响亮地提出了一个口号:用苦干代替苦熬,自力更生,背水一战,隔奶断奶,减轻国家负担,从此不再要政府救济,不再吃返销粮!

但是,路在何方,办法在哪里,官员们在冥思苦想,老百姓在苦苦挣扎。

时间没过几天,人们也不再提两斤面条的事,殷家的火灾也慢慢忘却,半坡四队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社员们照例听着向队长的出工放工哨子,照例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一天,生产队集体薅玉米地,天气阳光灿烂,王三娃观察向队长的心情不错,趁机提出杀猪分肉的事。

他特地走到向安隆旁边,边锄草边笑眯眯地说:“社员们已三个月没有见过油腥了,肠子都生锈了,杀头猪分给社员们喝口汤,润润肠子嘛。”赵黑子也跟着帮腔,还有几个社员也上前求情。向安隆有些为难地说:“你们以为我就不想吃肉啊。可是集体的财产哪能说动就动啊。你们知道,前年擅自杀了一头羊子被上级发现后,公社三级干部会上,书记上纲上线批判,说我这是典型地破坏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让我亮相做公开检查,还写了书面检查,保证今后不能再犯。从那以后,全公社对所有的集体财产重新登记,尤其是对能吃的牲口进行仔细登记,逐一造册,谁敢偷杀?”

向队长以为堵住了王三娃的嘴,谁知王三娃马上反驳:“亏你向队长还是聪明人,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上级登记造册了猪的数量、头数,并没有登记猪的大小和重量,难道我们就不可以以小充大、以小换大,来个狸猫换太子。这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向队长又问:“买猪的钱又从哪儿来?”几个人同声说:“每家每人凑一角钱,二百多人就是二十多元,可以到市场上去买回四十斤左右的架子猪。”向队长既不点头又不摇头,以默许的态度促成王三娃和赵黑子行动——他俩非常积极地去筹钱去买架子猪。屠夫出身的汪三毛回家磨刀霍霍,准备晚上杀猪的事。

当晚,有人主张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杀两头,买两头,每人多分一点。向队长坚决不同意,担心目标太大,会暴露。

二百多人分一头猪的肉,怎么分成了一个新的难题。有人说,要是在公共食堂的大锅饭年代就简单了,用一口一米五的大锅,将肥肉瘦肉、肠肠脑脑和骨头炖到一锅,煮熟后将汤汤水水每人分一碗,不会为分好分孬发愁。当然,这只是说说而已,又有谁会去怀念那个年代呢?当天下午提前收工,对分肉办法进行讨论。五十一户人家都发言,人多嘴杂难以统一。最后商定,每三户选一名代表发言,集中形成最终意见:第一,将整猪全部剔去骨头;第二,猪头猪蹄骨头难剔,采取二折一;第三,五保老人分双份,军人家属增加一份;第四,将所有猪肉分割成二两左右重的小砣,拌匀再随手抓,免得争肥嫌瘦。大家都明白,不少人眼巴巴地想分到肥肉,因为肥肉油水多一些。可是一头猪哪能全是肥肉!

方案定了,大家都催汪屠户动手杀猪。这时,汪屠户为难了——我杀了三十年的猪,从来没有规定杀猪不叫不啼的,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它能不叫吗?因为是偷杀集体肥猪,当然不能让四队以外的人知道——任猪儿大喊大叫,这不就是给杀猪打广告吗?有人出主意,用耗子药毒死,把内脏的肠肠肚肚丢了就是。更多的人坚决反对,说这样既不安全,也把那么难得的好东西浪费了。小诸葛梦功献上一计:我听说花椒面可以让猪叫不出来,我认为完全可能,花椒面多了,人都被麻得透不过气来。大伙儿一听,都觉得是好主意。

果然,这头猪只是哼了哼,不叫不吼地便告别了人民公社社员。大家七手八脚地忙个不停,还有里三层外三层的看客和急切等待的食客。这时的梦学,又显露出了他的幽默细胞,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为眼前的这头猪念祭文,便写下了调侃日记:

乖乖黑毛猪:你很听话,不叫不闹地走了,走得有点默默无闻。可是,你又走得挺热闹,因为有全队人为你送行。你虽然还没来得及长大、长肥就走了,走得有点可怜,可你走得很慷慨、很从容,还没下油锅就能提前接受千刀万剐、碎尸万段的考验。你走得是早了点,可你也应该没有多少遗憾,甚至说你是幸运的。因为你虽然生活在这个吃不饱,饿不死,长不大,久不肥的集体环境里,可你已活了四年半,已经获得了“长命猪”的光荣称号。你要是生活在条件好的家庭,最多只能活一两岁。庆幸、善哉,善哉、庆幸!

最后,按照全队人口分下来,每人分得三两五钱猪肉。肉还没全部分完,王三娃十岁的儿子,催着爸爸提肉回家,说妈妈早已准备好,等肉下锅。王三娃边走边看,很高兴今天的运气好,有一多半是肥肉。他家两个孩子,还有父母六口人,一共分了二斤一两肉。当晚吃完晚饭,到猪肉全下肚,已近十点钟。

肥肉多油水多,是好事。可是油水补得太猛也会出问题。王三娃那许久未见过油水的父亲,受不了重重油水的“突然袭击”,不到天亮就跑肚拉稀,一连拉了几天。虽然得不偿失,但他仍然觉得值——终归见到了油水。

同类推荐
  • 非典型性肺炎

    非典型性肺炎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

    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

    本书生动而详细地考察了20世纪和21世纪的重要批评流派,是进入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入门书,其中主要涉及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读者导向批评、现代性/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化诗学(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非裔美国文学批评、酷儿理论和生态批评等。
  • 纸醉金迷·第一部·上(张恨水经典文学)

    纸醉金迷·第一部·上(张恨水经典文学)

    《纸醉金迷》作为讽刺暴露现实之作,作品将批判的锋芒直指抗战胜利前夕的国统区的丑陋、卑琐的世态炎凉。以抗战胜利前夕,小公务员魏端本和他的“抗战夫人”田佩芝在陪都重庆的命运起落为线索,写尽迷失在虚荣腐糜的“金色迷梦”中的扭曲人性和世态炎凉。田佩芝,艳冠群芳却又虚荣至极的一个女人,为了金钱和锦衣玉食,把丈夫送进了监狱而差点处以极刑;为了摆脱没有钱的生活,丈夫可以不要,孩子可以不认,最后钓上了一个有钱有声望的钱先生,眼看着就要成为万人瞩目的钱太太,抗战突然胜利,她却成了大汉奸的未婚妻和情妇。揭示了在特殊年代背景下,人性与金钱面前的迷失与挣扎。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 一张彩票

    一张彩票

    小说的女主人公于尔达手里有一张彩票,这是她的未婚夫奥勒在渔船遇险时装在瓶子里,被人们在寻找遇难者时从海上捞回来的。由于彩票背面有奥勒对未婚妻最后的思念,于尔达将它视为珍宝,不管任何人出多高的代价都不肯脱手。但狠心的高利贷者风闻这张彩票的号码有中奖的可能,便以向于尔达的母亲汉森太太索还她所经营的旅店押金为由,不择手段地把这张彩票敲榨到手,但到了开彩那天,于尔达一家却福星高照:于尔达的未婚夫奥勒从海上脱险意外地回来了;她家那张果然中了头奖的彩票事先已由为图报救命之恩的国会议员、法学教授霍格先生以一万五千马克从高利贷者手中赎了回来,霍格先生还把中彩的十万马克奖金连同那张非同寻常的彩票,一起还给了由他通过海军千方百计从海上搭救回来的奥勒本人,从而使于尔达一家得以幸福团圆。
  • 吸毒者真相:红处方

    吸毒者真相:红处方

    端庄儒雅的军医简方转业后,担任医学泰斗的助手兼戒毒医院院长。在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中,她让许多吸毒者迷途知返。医院声誉渐隆,辛苦求得的中药秘方也开始用于研究和治疗,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此时,一名女吸毒患者人格变态,心生歹念,施展计谋,使得女院长也染上了毒瘾。简院长有着冰清玉洁的灵魂,自忖陷溺毒品而又无法戒除,不愿苟活于世,便以自杀的方式去殉神圣的事业。故事是以简的好友沈若鱼的亲历与见闻而展开的,沈以一个吸毒者的身份“卧底”病院,才使得吸毒病人及其经历内幕暴露出来……书中所揭示的毒品与吸毒者的真相,令人不寒而栗,深受震撼。
热门推荐
  • 婉云夫人

    婉云夫人

    有人说,人的出生不能选择,但是以后究竟要成为哪种人,还是可以努力一下的。但是这话落在穿到了古代家生子奴婢身上的婉云来说,好像有点困难。无故逃家,打死。干活不努力,打死。不会体察上意,打死。作为一个小奴婢,以后会长成一个大奴婢的婉云,命运基本已经对她恶意满满了。不过,即便这辈子差不过也就能够看见未来究竟是个什么走法的婉云,还是深沉的表示,也许,这辈子自己也许还可以,挽救,一下?
  • 净度三昧经

    净度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尽三生之缘起

    尽三生之缘起

    上古时期,天地存亡的危难之际,众神以身为界,投身于天地之间,化为六界。剩余不多的神便留在神界,守护这一方天地的安宁与长存。不知过了多久,神界出了个不世天才,其天赋比之远古神界最优秀的神也不差。然而,此小神并不是个安分的,调皮捣蛋,打架闹事更是家常便饭。偏偏身份不凡,年幼不知深浅,又法力强悍,少有人敢惹。至此,神界再无安宁。直到有一天,一枚上古令牌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 做个白日梦想家

    做个白日梦想家

    “woc,瑾希学长好帅啊啊啊啊啊!”“我要晕古七了!”看到学生会会长温瑾希大人的小迷妹们,顾洋子却不自禁翻了个白眼,“那个家伙不就只是帅了那么一丢丢罢了。”可当那个家伙靠近自己时,顾洋子却禁不住内心的欢喜,好像在做白日梦一样……更要命的是他竟然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抓住她的手“会长夫人,我们回家。”傲娇的抑郁症会长×萌系少女
  • 至尊神医

    至尊神医

    本是无父无母,所有人排挤欺负的对象,却因意外获得“透视病因”异能,本以为是天降福气,谁知却害的师傅以及整个村子死于非命,从此,山村小子走上了医仙之路……
  • 巨擘

    巨擘

    一个身在巨商之家却资质平庸的人:一个身在华尔街并令人闻风丧胆的企业狙击手;二者的结合,也就是故事的开始
  • 一个普通人的平凡的一生

    一个普通人的平凡的一生

    有血有肉的主角,因为就是我自己,只是想写一个日记,等到老了回头看看,现在开始写,凭着回忆把之前的事情拼凑一下。
  • 狂野艳逍遥

    狂野艳逍遥

    华夏门神萧辰,在得到一本擒龙秘典之后,屠龙者血脉开始复苏,原本以为这是一个大大的馅饼,没成想却是屠龙者给他挖下的一个坑,于是乎他要将计就计,纵横校园,横扫都市……
  • 古代媒体大亨

    古代媒体大亨

    在古代,没有电视没有电台甚至连电都没有,就当不了传媒大亨吗?林见秋不信邪这位杀手,请问您需要一个曝光吗?【qq群:722195021,正版群:414364646需审核全订】
  • 爱码日记

    爱码日记

    流年似水,总会留下一些东西,或欢喜或悲伤,任时光匆匆,永远都是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