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35500000049

第49章 与狼共舞(4)

冯道上朝,石敬瑭问起他出使辽国的经过,冯道一一详述。当冯道说到草地雪狼,漠北风沙,石敬瑭虽然是沙陀胡人,年轻时也曾出生入死,现在都感到惊悚,连声说相国辛苦了。冯道说到赵延寿有意刁难,他针锋相对,石敬瑭会心微笑,赞冯道不辱使命。最后,冯道说到在上京买炭,韬光养晦,最后才得以南归,石敬瑭听了黯然神伤,不再多言。冯道奉还使节,这次出使辽国正式结束。

当天,石敬瑭亲自为冯道接风洗尘。酒席之间,冯道诗兴大发,赋诗一首:

去年今日奉皇华,只为朝廷不为家。

殿上一杯天子泣,门前双节国人嗟。

龙荒冬往时时雪,兔苑春归处处花。

上下一行如骨肉,几人身死掩风沙。

石敬瑭乃胡人,又是一介武夫,不通文墨,不过这诗写得浅显易懂,他也看得明。他读完这首诗之后,双眼都湿了,下令重赏冯道一行。

耶律德光说过,就算中原也在他的控制之中,他并不认为自己在吹牛。王处直被杀之后,有个孙子流落契丹,被耶律德光收留了。冯道回到洛阳不久,耶律德光就送信给石敬瑭,说王处直的孙子应该继承祖业,镇守义武。

石敬瑭和众大臣商议,义武是一个重镇,虽然现在晋、辽和好,但绝对不能由耶律德光指定节度使。于是,婉拒耶律德光。

和冯道、桑维翰商议后,石敬瑭正式回复耶律德光:欢迎王处直的孙子回来,不过他过去没有在中原做过官,按照惯例,应该先出任刺史,做得好,再升任团练使。在团练使任上做得好,再升任防御使。在防御使任上做得好,再出任节度使。不宜越过这么多级别,直接出任节度使。

做官讲究循序渐进,鲁智深在管菜园的时候,他不满意,负责分配工作的和尚就劝他说:师兄,你管了一年菜园,好,便升你做个塔头;又管了一年,好,升你做个浴主;又一年,好,才做监寺。王处直的孙子向来没有做过主官,回来就让他做刺史,已经是个大职事了。耶律德光却很不高兴,回复说:那么,你们节度使出任皇帝,中间跳了多少级呢?

看到耶律德光这样胡缠蛮扯,石敬瑭十分头疼。冯道献计,义武是个重镇,又和燕云地区相连,不能落在耶律德光直接扶持的人手中,以免不测。可是,耶律德光绝对不能得罪。王处直有个侄孙在彰德当节度使,可以让他出任义武节度使,表明王家的肥水不会流外人田,耶律德光就无话可说了。

商讨之后,石敬瑭正式回书,表态如果王处直的孙子直接出任节度使,只怕控制不住局面。不如先让王处直的侄孙出守义武,等机会成熟,再让王处直的孙子接收。中原陷入战乱对耶律德光并不利,他最后接受石敬瑭的安排。

杨光远平定了范延光之乱后,一直拥兵自重。桑维翰觉得他是个隐患,在冯道出使辽国期间,一再要求削藩,两人闹起矛盾来。杨光远找到桑维翰的一些小把柄,不断告状。无奈,石敬瑭只好把桑维翰放到外地做节度使,让他离开权力中枢。

桑维翰是石敬瑭亲信中的亲信,在朝廷中担任枢密使、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自安史之乱以来,首辅宰臣几成摆设,掌握军权的枢密使权力最大。桑维翰外调,马上腾出巨大的权力真空来。

正在大家揣测谁会接任桑维翰的职务之际,石敬瑭撤销了枢密院,其职能由中书省代替,并任命冯道代理司徒兼侍中。按旧例,印信由各宰臣轮流保管。石敬瑭再下诏:今后印信只由首辅宰臣负责。从此,中书省发出的所有文件都要经过冯道审核批准。由于中书省行使了枢密院的职能,冯道的权势直追原来的桑维翰。

石敬瑭是李嗣源手下和李从珂齐名的骁将,勇武过人,刚毅果断,原来大家都挺服他。但自从他认耶律德光做干爹,甘当子皇帝后,腰板再也挺直不了了,渐渐镇不住场。石敬瑭知道自己的天下来路不正,也不好发作。石敬瑭活得不爽快,作为第一重臣的冯道当然也不会有好日子过。因此,冯道虽然升官发财,却半点也高兴不起来。

自后唐以来,作为人臣之首,没一个有好下场的,郭崇韬、安重诲、朱弘昭、范延光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这些人倒霉,根本原因是做事偏激、性情嚣张。可是乱世纷争,不是如此个性鲜明,根本就镇不住尾大不掉的各路诸侯。现在的局面也如此,给石敬瑭搭台的藩镇不多,给他拆台的却不少。

存心和石敬瑭作对的,首推安重荣。此人态度傲慢,性情粗野,通过收买吐谷浑部落,图谋不轨。安重荣还唯恐别人不知道他跟石敬瑭唱反调,常常对人说:皇帝这玩意儿,只要兵强马壮,谁都可以干。这话说得够直白,简直是一针见血,千年朝代变更,起因不外如此。安重荣的不臣之心,也随着他的名言路人皆知。

第二个跟石敬瑭作对的是安从进。他曾诛杀冯赟向李从珂献媚,被李从珂任命为山南节度使。石敬瑭登基后,安从进纠结襄州亡命之徒,打劫南方进贡的使者,跟安重荣一北一南,相互呼应。襄州土地贫瘠,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石敬瑭觉得让安从进盘踞襄州迟早会作乱,和他进行沟通想把他调往青州,他竟然说若要他到青州上任,朝廷先得把青州搬到淮南来。安从进口出狂言,石敬瑭也奈他不何。

其他藩镇,虽然没有这么嚣张,但也不会真心支持石敬瑭,就想坐山观虎斗,看什么时候能浑水摸鱼捞点好处。

当年起兵叛乱,几乎令石敬瑭江山不保的范延光,投降之后得了一个太子太师的虚头衔,他虽然保存了性命,却没有好日子过,在朝廷中待了一年多,自己也觉得没趣,就申请退休。

如同往常一样,石敬瑭把范延光退休事宜交给宰臣们讨论。当初范延光兵败投降,不少人劝石敬瑭杀掉他,石敬瑭不肯答应。这些年,政权更替,几乎谁都整过人,也几乎谁都被人整过。大家都有历史问题,谁的屁股后面都有屎。正因为基于这些考虑,石敬瑭对降将一直都很宽厚。对当初迫害他的那些李从珂的亲信,都只是简单地免职或者听任他们逃跑,没有算旧账。后来获悉有些人丢官之后贫穷潦倒,还加以起复委用。李崧就差点把石敬瑭逼上绝路,石敬瑭看他能力出众,继续让他担任宰臣。

冯道对范延光也十分鄙视,但他理解石敬瑭的难处。如果说李存勖得国以勇、李嗣源得国以义、那么石敬瑭得国则是以信。石敬瑭给范延光治罪,就算理由再充分,也会被人认为是秋后算账,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因此,只能便宜这头蠢驴了。

中书舍人草拟的诏书说准许范延光致仕还乡,冯道提出范延光的家乡河阳是僻静的小地方,条件较差,不是适宜居住的城市,让他退休后居住西京洛阳。范延光坏事做了不少,便宜占尽,却没有吃什么亏。现在西京留守是杨光远,让他来制一制范延光也好。

按照流程,这圣旨经门下省审核,然后交给皇帝过目,认为没问题后,由翰林学士按格式写出来,然后由掌印的宦官盖上玉玺,再由宣徽使派出钦差向当事人宣旨。圣旨的流程很烦琐,不过宰相拟了圣旨之后就没有他们的事了。因此,冯道也不再把这事放在心上。

不久,西京留守杨光远上奏,太子太师范延光在返乡途中路过黄河,不幸失足落水淹死。石敬瑭特意把冯道召进宫,向他通报此事,并表示自己十分悲痛,需要为此停止上朝十天,并追赠范延光为太师。石敬瑭说完这话,似笑非笑。冯道知道,范延光之死必有蹊跷。

冯道的猜想是对的。杨光远镇压范延光的叛乱和范延光结仇之后,一直想对范延光斩草除根,更兼范延光尽管造反不成,却掠夺了无数财物,杨光远早就对之垂涎三尺。范延光到洛阳后,杨光远就派人把刀架在范延光脖子上,逼迫他跳河,范延光就这样“被”自杀了。

除掉范延光的杨光远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因为得不到成德镇,对石敬瑭并不满意,和辽国私下有往来。石敬瑭和冯道商议,借口还没有嘉奖平范延光之乱的有功将士,将杨光远的几个心腹干将调走,再让杨光远官升一级,调离洛阳。

石敬瑭越是怀柔,地方势力越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参与讨伐范延光有功的指挥使张彦泽,跟杨光远有点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论功行赏拜为镇国军节度使。张彦泽和他的掌书记张式有隙,想把张式杀掉。张式逃跑,并向朝廷上疏,揭发张彦泽种种不法行为。石敬瑭把张式贬到商州,张彦泽还不肯罢休,上书朝廷,说如果不把张式交还给他,后果自负。

首先看到张彦泽折奏的是宰臣和凝。和凝资历差不多跟冯道一样老,原来是梁国降官,他是继冯道、赵凤之后的翰林学士,发迹晚些,却是个急性子,看到这奏折马上就嚷起来:“这个张彦泽,反了他!马上把他查办掉,看他敢不敢如此张狂?”

冯道主张谨慎考虑。现在安重荣、安从进蠢蠢欲动,杨光远也不太老实,如果朝廷敢于对张彦泽动手,则前面进虎,后门进狼,被安重荣、安从进前后夹攻,后果不堪设想。现在暂时让他钻个空子,等腾出手来再收拾他。

李崧、和凝看也只能这样,就同意了。张彦泽使用这样的语气上奏属于大不敬,如果在太平盛世,这是杀头大罪。不过现在战乱不休,臣子对皇帝语气不太客气随时可见。桑维翰在朝廷任职的时候,虽然没法制止这种行为,但如果发现经手的上奏语气不对,都会进行修改,然后才呈给石敬瑭,不让石敬瑭看到激烈的言辞。和凝却不肯修改,张彦泽怎么写的就怎么送上去,让石敬瑭见识一下张彦泽的狼子野心。最后,把张彦泽的奏折原封不动递上去,宰臣们的处理意见是不能把张式交给张彦泽。

石敬瑭非但对张彦泽的挑衅无动于衷,还下令把张式交给张彦泽。冯道、和凝、李崧看了石敬瑭的圣旨,相视苦笑。石敬瑭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宽容,心平气和到半点脾气都没有了。

石敬瑭虽然贵为皇帝,却从来没过过一天舒心的日子,每次都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冯道、和凝、李崧作为宰臣,当然也只能跟着难受。冯道、李崧整天神情抑郁,和凝则怒气冲冲。

冯道是个有名的慢性子,觉得和凝太急躁了,想找个机会劝他一下,坐在这位子上要沉得住气。一天中午在政事堂吃饭,和凝看到冯道穿的鞋子跟他的鞋子一样,就指着那鞋子问道:“相国,你那鞋子多少钱?”冯道说:“九百钱。”和凝一听,勃然大怒,骂身边侍候他的仆人:“混账的东西,怎么别人买一双鞋子只要九百钱,你买却要千八钱?”冯道听了,慢腾腾地伸出另外一条腿,说:“这只鞋子也要九百钱。”在一旁的李崧看出冯道是有意幽和凝一默,忍俊不住,说:“冯相国你也真是的,有谁说鞋子的价格只说一只的呢?”冯道大笑道:“我只是跟和大人开个玩笑,你也不用这么着急就发脾气的啊。”和凝没好声气,说:“我现在心急如焚,没你们这么好脾气。”冯道、李崧听了都不好再说什么。

冯道向来喜怒不形于色,这次被和凝顶了一句,回到家中还有些不开心。和凝的话虽然不太好听,但并不无道理。现在危机四伏,自己作为首辅宰臣,又何尝不焦虑呢?只不过朝廷没有快刀斩乱麻的实力,着急也没办法,只能慢慢磨。

冯吉看在眼里,问道:“阿父为何闷闷不乐?”冯道向来不和家人谈国事,尤其对冯吉。这个儿子喜欢声色玩乐,不太长进,如果让他知道朝中大事,容易被人利用,于是便说:“这是国家大事,你不懂。”

这一次,冯吉却如同个饱学鸿儒,摇头晃脑,说:“天下太平,留心相;天下不太平,留心将。阿父作为首辅宰臣,泰山崩黄河溢都面不改色心不跳,现在却心神不宁,一定是因为带兵的大将和朝廷不同心。”

冯道没想到儿子一眼看破他的心事,就多说几句:“正是如此。现在北有安重荣,南有安从进,都怀虎狼之心,行不臣之行。杨光远、张彦泽等又尾大不掉,皇上都为此感到不安。主忧臣辱,我的心也不好受。”

冯吉说:“阿父何必多虑?只要让皇上扶植心腹大将,压制不臣的诸侯,渐渐削弱嚣兵悍将。数年之后,何忧天下不平?”

冯道长叹一声。冯吉的提议过于理想化了。理论上扶植心腹大将压制不臣诸侯是最有效的办法,可是实际扶植出心腹大将之后,这心腹大将看到皇帝都依赖他,往往就滋生野心了。当初范延光之乱,石敬瑭启用杨光远进行镇压,结果范延光是灭掉了,又轮到杨光远给石敬瑭添乱子了。几乎无论谁都一样,只要有实力,就不甘心坐原来那个位子了。

冯吉好像看穿冯道心里想的,说:“当年范延光想称帝,如今杨光远也有不臣之心。皇帝再扶植其他心腹,焉知他不会学杨光远?以儿子看来,皇上如果要扶植心腹大将,须从皇亲中扶植。如果这天下本来就是他家的,他就再也不会谋反了。”

听了冯吉的一番话,冯道真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将帅位高权重后就野心勃勃,图谋不轨,已经成为恶性循环。如果这将帅是皇亲,天下本来就是他家的,即使不谋反,也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多半就不会冒着风险去谋反了。皇亲把持朝政,当然也会带来其他问题,甚至如东汉末年那样积习难返,不过却比引发兵变,江山易色好得多。

冯道不由得对这个宝贝儿子刮目相看,问:“你觉得皇亲之中,谁可担当重任?”冯吉答:“当然是杜重威。”冯道点头称是,其实在石敬瑭的亲戚中,只有杜重威立过军功,其他人都是坐享其成的。

次日冯道回到政事堂,和李崧、和凝商量保荐杜重威的事。和凝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说:“不行!不行!杜重威此人贪得无厌,又胆小如鼠,岂可重用?”杜重威的闲言闲语,冯道也听了很多。这些闲言闲语中,互相矛盾的内容也不少。很多人说他贪婪爱财,也有不少人说他豪爽大方。冯道觉得两者都不太像,杜重威确实是个乖巧之人,他每次来京都会拜访一下冯道。但只带一些土特产,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不像其他人,整天对他这个首辅宰臣阿谀奉承,所以冯道对他印象不错。话又说回来,杜重威对朝中第一重臣冯道都不肯送厚礼的,对其他人只会更吝啬,这也难怪朝中对他有好感的人不多。

冯道有一次问龙敏,他做首辅宰臣之后,大家对他的评价怎么样。龙敏回答,有人说好,有人说坏。冯道饶有兴趣地问,说他好的人多还是说他坏的人多。龙敏回答一半。人在官场,相互倾轧是难免的,谁不背后说人?谁不被人说?同僚之间的话,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冯道自觉为官清廉,做事尽心尽责,为人问心无愧,还毁誉参半,很多人说杜重威的坏话就不足为奇了。

平心而论,杜重威只是在平范延光之乱中侥幸胜了一场,并无过人的能力和表现。不过矬子里面拔将军,说他是皇室宗亲中最有军事才能的人,并不为过。杜重威立功之后,由于封赏过厚,颇引来了一些不满,众人都认为石敬瑭对他的妹夫偏心。如果冯道再保荐杜重威,非议只会更多。不过现在皇帝都被玩弄于股掌之间,想加强皇权,必须任用杜重威之辈。因此,冯道单刀直入,说:“现在宗亲暗弱,诸侯独大,须用皇亲,方能解皇上惊疑。”

李崧非常同意冯道的见解,非常时期采用非常手段,杜重威虽然有诸多缺点,现在用他却再也适合不过。和凝的牛脾气却来了:要保荐杜重威,就你们自己保荐,反正我绝对不掺和这事。

同类推荐
  • 愤怒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愤怒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罗伯特·德尼罗(1943-)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演员之一,他所塑造的一系列银幕形象不仅成为世界电影史的不朽经典,也让更多的人喜爱并迷恋上了电影。秉承方法派体系的德尼罗独创了“获得授权”的表演理论,以改头换面的方式挑战不同的角色,其间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使他当之无愧地得到同行的尊敬和钦佩。虽然仅分别获得过一次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和男配角奖,这个成绩并不足以匹配德尼罗在表演领域的地位和贡献,而他的影响力也将超越时代,形成深远的意义。而本书就向你讲述了罗伯特·德尼罗是怎样走上演艺生涯的道路?想知道更多关于罗伯特·德尼罗的事情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翻开本书吧!
  • 野哭:弘光列传

    野哭:弘光列传

    这是一部扎实的史传叙事作品。作者以南明弘光朝短短一年历史为叙事对象,描写了明末上至皇朝政体的崩解下至整个知识分子(文官阶层)的思想觉醒的状貌。涉及当时明、清、大顺三朝鼎立的非常历史时段下的国情民情、文臣武将、新兴的士绅阶层的种种表现,有史据有观点,是一部力求将历史研究引入当代思想文化动态中进行梳理的有分量的作品。
  • 刘备发迹史

    刘备发迹史

    三国是个战国纷飞,群雄并起的时代,就像《三国演义》片尾曲中所唱“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可是时空变化,岁月流逝,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却不曾被带走,那些在历史的天地中纵横驰骋的鲜活面孔,跨越前年,依然在眼前飞扬,在我们心中永恒……谨以《刘备发迹史》献给不向命运屈服的英雄刘备,向非一般的刘玄德致敬!
  • 林散之

    林散之

    本书包括:奋发的青壮年时代、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七年流浪、高潮和衰退、灿烂晚年等篇章,介绍了林散之的一生。
  •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他们是我们生命之路上的道德榜样,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心里的温暖,流淌在身边的感动!他们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整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热门推荐
  • 我家总裁超凶哒

    我家总裁超凶哒

    (推荐新文《薄少今天发糖了吗》)醒来后第一件事便是找她那个传闻中高冷薄情对她嗤之以鼻的老公离婚,只是……这货是怎么回事?说好的不喜欢她呢?怎么整日粘着她?看着帅的人神共愤,狂霸拽的老公陷入了沉思……!!!只是她怎么莫名其妙进入无尽解释模式。“什么公子?那是我上司!绝对清清白白!”“老公你看错了!那是个女的!”夜少表示很受伤:全世界都在跟我抢媳妇qwq
  • 璀璨校园

    璀璨校园

    校园烂漫,璀璨校园,童年的你有什么梦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就是唯一

    你就是唯一

    她是一个单纯的少女,因为他,她相信了网恋。她去找他了,可结果真的会如愿吗?
  • 谁说你懂为人处世

    谁说你懂为人处世

    本书介绍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主要内容包括:低调做人才是处世的高手、保护好自己是处世之道的基本要求、说话能力决定处世水平、不要小瞧你所遇到的任何人、给人留面子自己才会有面子、善交朋友比多交朋友重要、不可忽略为人处世中的社交细节等。
  • 大空之下

    大空之下

    当世界失去神光的照耀,黑暗笼罩大地,灾难随之降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了一半的仙结果我穿了

    修了一半的仙结果我穿了

    21世纪的千金大小姐闲得慌拿钱捐了一辈子的款,因此喜获携带记忆到仙侠世界生活的恩泽。本应凭着天资聪颖后天努力成为一名小仙子。结果...修着修着仙她穿了??还有一个憨憨系统带着她到处耍?!
  • 缘来缘聚之异世情缘

    缘来缘聚之异世情缘

    “哎,在这个强者为王的世界里,只愿有我的一片净土便好”欧阳语无奈的自言自语欧阳语起身走到大树前,看着远方,拿起腰间的短笛,轻轻地吹奏起来,风徐徐吹来,带动着长发,裙摆随风起舞。笛声悠扬地而清晰,一曲清心咒,似是在平静自己的心神,却是在治愈昏迷的两人。
  • 蓝调江南

    蓝调江南

    《蓝调江南》收入有十五篇散文作品。即《老茶馆》、《听书》、《八音刀》、《巷口小吃》、《电影船》、《母亲树》、《一头有名字的羊》等。较之金曾豪的小说,读《蓝调江南》,人们可以更为直接地在少年金曾豪的引领之下,走进江南“小镇”的每一处实景,走进江南“小镇”的生活,在他的散文天地里“零距离”地与江南“小镇”的风土人情作一番“亲密的接触”,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厚实的乡土文化,并在交汇之中产生出平静、恬淡、亲善、自足,感受到金曾豪创作灵感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