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51700000006

第6章 二月 内省

第一周

星期一大事起于小事

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社稷倾危,莫不由此。——《贞观政要.政体第二》【译文】但凡大事都是起于小事。小事如果不在乎,日积月累发展成大事,就来不及补救了。国家倾覆灭亡,无不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兼济天下是古代儒家的重要思想,其对于历代封建人士政治抱负影响甚深。“做大事、成大业”似乎已经成为古人高傲不凡的标志。唐太宗从推翻庞大的隋朝到开创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唐帝国,可谓完成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事业。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自大,而是冷静地思考伟大事业来自小事的道理,这种思想显然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性格上的谨慎了,而是对事物转化的一种科学认识。现代企业管理也是如此。正如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说:“创业,其实就是想做事,想做实事,但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而是把自己的事做好,一点一滴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是大事了。”管理要从细微处入手,绝不放过任何“小毛病”、“小漏洞”。

星期二问道于哲人

今人颜貌同于目际,犹不自瞻,况是非在于无形,奚能自睹?何则饰其容者,皆解窥于明镜;修其德者,不知访于哲人。讵自庸愚,何迷之甚!——《帝范.去谗第六》【译文】人的容颜相貌就长在眼睛的附近,无法自己审视自己,何况是非得失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怎么能够轻易觉察呢?人们在修饰打扮容颜的时候,都知道去照镜子;但在修养自己的德行的时候,就不懂得向明道的哲人请教。这是何等的愚蠢和迷惑啊!唐太宗这段话要从以下两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评判人的是非得失必须依赖客观的标准。人不借助镜子,就无法观看到自己的容貌;镜子好比一个标准,不借助于标准,人就无法判定自身言行的对和错。那么,照见人的是非得失的“镜子”是什么呢?答案是: 正道,也就是规律和规范。第二,问道需要向明道的哲人请教。人不可能自己知晓道,只有通过向已经明道的人请教,才可以逐渐掌握。这就是学习的重要性。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管理者要顺应潮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不会被市场所淘汰。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多多向别人请教、学习。

星期三剖断如流时

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贞观政要.任贤第三》【译文】杜如晦对于当时军国大事,分析判断如同流水般明快敏捷,深为当时同辈所折服。唐太宗手下著名的两大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前者胸怀宽广,善于团结同僚,容易与人共事,并且注意发挥别人的长处。后者经房玄龄推荐当了宰相,善于决断,太宗凡有所谋划,都要等杜如晦前来定断。房玄龄称赞“非如晦莫能筹之”,“房谋杜断”遂成为历史佳话。

杜如晦的决断能力为唐太宗开创繁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局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反思杜如晦的剖断如流,我们不难发现,杜如晦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应该归功于房玄龄对人才的发现和挖掘。如果房玄龄对杜如晦的能力有妒忌之心,这种“剖断如流”就有被扼杀的危险。可见,开创一个完全为公、毫不为己的领导层氛围是多么的重要。其次,杜如晦的决断能力是在唐太宗真心赞赏、完全信任的情况下才表现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是唐太宗对人才的赏识成就了杜如晦。“剖断如流”,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拼搏和冒险精神,但是,这种冒险和拼搏不是“无知者无畏”,而是平时积累丰富知识的“胸有成竹”。因此,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在平时多注意学习知识,以备决断时候参考。

星期四以人为镜

夫以铜为镜子,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贞观政要.任贤第三》【译文】用铜来作镜子,可以帮我端正衣服和帽子;用历史来作镜子,可以让我知道朝代的兴亡交替;用进谏之人来作镜子,可以让我明白政治得失。我常常保存着三面镜子,用来防止自己的过失。自古君王身边均不乏忠臣谏官,但是,为何只有唐太宗成就了以魏徵为镜照见政治得失的佳话?唐太宗之所以能够让魏徵这样的镜子真正发挥作用,在于对于魏徵等人提出的意见,他能够真正地采纳,而不是把谏官当作装点朝廷清明的摆设,这样,谏官们就可以充分地发挥镜子照君王对错是非的作用。

以魏徵为代表的“镜子”能够得到唐太宗的赏识,还在于镜子们自身具备应有的能力。试想,历代皇帝身边谏官无数,能够做到魏徵这样的又有几个?在这个意义上,好的谏官并不在于是否直言进谏,而在于进谏能够真正切中得失要害。那种貌似进谏、实为奉承的谏官,不仅无法起到镜子照见主人得失的作用,还蒙蔽了君王。唯其如此,唐太宗虽然对于魏徵等人的谏言颇感不快,但是,依然坚持听从,并深爱之。优秀的领导者不仅应该理性地认识到自身能力的“短板”,需要用“镜子”照见这些“短板”;同时,还需要把镜子的作用从消极地反映意见,提升到促进整个团队工作的积极层面上来,让“镜子”们不仅监督领导人,还监督整个企业的发展。

星期五直言无隐

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贞观政要.任贤第三》【译文】难道我只是在过去才有过错,今天做的都是正确的吗?显然是臣下对我奉迎顺从,不敢触犯皇帝权威罢了!因此我虚心地征求他人意见,用来排除假象,反省自己,即使是有的意见我并不采用,但是,我也愿意承担责任。如果我准备接纳谏言而你们臣下却不进谏,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呢?从今以后,你们要竭尽忠诚,如果有不同的意见,请你们尽管直言进谏,不要有任何隐瞒。这是唐太宗在魏徵死后所说的一段肺腑之言。在唐太宗看来,魏徵之死不仅使得唐朝失去了一位智慧的谋臣,还在于从此缺少了一个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的忠臣。

历代皇帝皆擅长收买、笼络人心,唐太宗能够发动“玄武门之变”获得帝位,与手下有一大批忠心耿耿拥护其登基的谋臣将士有关。所以,唐太宗在魏徵死后表现得异常悲伤,其中不乏与封建帝王失去得力助手的功利性目的相关,更重要的是,在唐太宗眼中,魏徵是一位为国家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专门为公、毫不为己的正直人的化身。唯其如此,魏徵之死才让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帝王如此惋惜和哀伤。唐太宗在魏徵死后提出“直言无隐”,与其说是对部下寄予的一种希望,不如说是对魏徵此前直言无隐的一种褒奖。“忠言逆耳利于行”,优秀的领导并不在于是否知道这样的道理,而在于对待逆耳之言的态度。如果说能够听进去逆耳之言的领导,算是境界比较高的话,那么,能做到闻过则喜,更是对待直言无隐的最高境界。即使直言者所说的并非全部正确,也应该虚心听取。直言无隐只能算得上坦诚正直,所言之语是否正确还需要领导进行理性分析和辨别。那种对所有意见都置若罔闻的领导固然不是好领导,但是,对职工提出的意见一概答应照办的领导更是糊涂虫。

第二周

星期一闻而能改

自古人君莫不欲社稷永安,然而不得者,只为不闻己过,或闻而不能改故也。今朕有所失,卿能直言,朕复闻过能改,何虑社稷之不安乎?——《贞观政要.任贤第三》【译文】自古以来,国君没有不想使国家长治久安的;之所以达不到这个目的,是由于国君听不到别人批评自己的过错,或者即使听到了,也不能改正。今天我有过失,你能直言指出,我也知过能改,这样哪里还要担心国家不能长治久安呢?“闻而能改”是唐太宗对手下忠臣王珪所说的一段话。王珪是太原祁县人。高祖武德年间,他出任太子中允,很受李建成的礼遇。后因李建成阴谋作乱被牵连,流放到嶲州。李建成被诛杀后,太宗即位,将王珪召回,官拜谏议大夫。王珪竭尽忠心,多次进献良谋,直言规谏,于是唐太宗对他说了上面这段话。“闻过能改”的深意并不在于知错就改、从谏如流,而是指一个人具有自知之明是何等的重要。

对于一般人而言,当别人指责自己的缺点之时,心中能够坦然接受已经不易;对于身为一国之君的皇帝,面对意见的提出者是来自从叛乱集团中提拔任用的臣下之时,还能够做到从谏如流,更属难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唐太宗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具有深切的认识。否则,他既不可能真正改正,也不可能将提意见之人看做心腹。唐太宗通过自己提拔的人才对自己加以监督,在部分人看来,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他却考虑到国家社稷会因为这批忠臣谏官而长久无忧,真正做到了古代帝王心胸开阔的极大境界。现代企业领导无不希望职工给予他充分的尊重,为企业发展贡献所有的智慧,但是,这首先需要领导给予职工充分的尊重。“闻过”就是尊重职工智慧和能力的表现,“闻过能改”则是领导对职工能力充分信任的证明。倾听员工的意见不应带有任何狭隘的个人歧视色彩,尤其是对于从原来竞争对手阵营中加入进来的员工,更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

星期二赏杀慎重

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贞观政要.求谏第四》【译文】自古以来有很多帝王放任自己的喜怒哀乐,高兴的时候就滥赏没有功劳的人,发怒的时候就滥杀没有罪的人。社稷沦丧,战乱不断,无不因此而起。古语有云:“伴君如伴虎。”君王的情绪波动往往牵连到臣子的命运。若是遇到恣意妄为、喜怒无常的君王,那上至朝廷下至百姓便永无安宁之日了。时而滥赏,时而滥罚,全凭自己的喜好怨恨行事,缺乏冷静和理性,导致天下大乱。唐太宗“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鼓励臣子尽情进谏,以此来监督自己,克制情绪,理性治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有一句名言:“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制。

同类推荐
  • 顶尖营销:国际权威的营销理念

    顶尖营销:国际权威的营销理念

    《顶尖营销(国际权威的营销理念)》根据现代市场的需求,倡导一种新的“顶尖推销理念”,比较全面地分析了“顶尖营销”的策略和战术。
  • 他们比你更焦虑

    他们比你更焦虑

    本书为作者最近几年来关于中国20余位财经人物的深度采访报道的主题合集,其中大多数采访对象都为国内知名企业家和财富人物。所有报道均已在国内相关媒体刊发,此次合集出版时,在原有采访报道的基础上,作者又添加了采访手记,对所涉人物及企业进行了独到的点评。本书所涉人物,无论个人财富,还是公众知名度等,均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书不同于其他相关财经人物图书,除了对他们创业历程等的描述之外,更多关注这些人物的人生观、归属感等精神层面,分析和刻画了在整个中国社会处于转型背景下这些财经人物表现出的思想特征和心路历程。
  • 好品牌自己会说话

    好品牌自己会说话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深入人心的品牌文化;从细微处看品牌;质量是品牌的DNA;贴心服务让“上帝”更安心;管理是创造无形价值的手等。
  • 把品牌做大:20家著名企业的品牌成长谋略

    把品牌做大:20家著名企业的品牌成长谋略

    本书选取了餐饮、IT、汽车、零售等当前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内的20家领先企业,回顾其品牌创建历史,提炼其品牌核心,再现其与竞争对手之间品牌竞争的实战对抗,从而总结出促使其从默默无闻到声名显赫的品牌营销关键策略。
  • 管理与销售的10大手段

    管理与销售的10大手段

    本书以生动的寓言故事和生动的管理、营销故事,再加上管理、营销方面的经典句子压后。介绍了管理与销售的10大手段。
热门推荐
  • 云磐剑歌

    云磐剑歌

    天下风云再起,魔教死灰复燃,正道各派勾心斗角,各怀异心,一场覆灭之争在所难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干山本是天下之首,统领群雄,只是六十年前,莫干剑派一场内斗,宗门内高手尽绝,沦落成一个二流宗派。然而,世事无绝对,自从沈誉的到来,一切都改变了……世事无常,快意江湖,快意的是江湖,却不是人,恩怨情仇,又有几人道得清楚!
  • 废柴小姐摇变绝色妖妃

    废柴小姐摇变绝色妖妃

    云家大小姐云珠莲穿越到了古代,还穿到了一个与自己样貌相同却是废物一个的废柴小姐身上,既然这样,就大发慈悲的帮帮你,省得用自己的脸丢人。哼,有着歹毒心肠的妹妹,我稍稍使计把你
  • 黑莲的诞生

    黑莲的诞生

    云妍死了无数次,却又活了无数次而这一次,是她的主场没有系统,没有任务而她最喜欢干的就是,掏心掏肺的撩,冷漠无情的甩锅谁说,你爱我,我就一定要爱你排雷:1.本文无cp,接受不了的早些点×2.女主又渣又无情,是真渣也是真的无情3.作者脑回路略神经,注意避雷4.文章前期是真的甜,文章后期是真的虐(作者亲妈不虐女主)
  • 我能征召文臣武将

    我能征召文臣武将

    “典威,替我教训一下刘老弟。”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在大眼贼刘备备的身上响起。“许厨,让小袁袁见识一下你的绝招!”叮叮当当,一顿锅铲交鸣,人称五十万厨子厨孙的袁勺败下阵来!吕小布用力的挥舞着手上的丈八红杆镶金锦旗,扯着嗓子喊道:“老大威武,战无不胜!”陈权挥了挥手,压下了众人兴奋的傲娇。“低调低调,江山尚未统一,众将仍需努力!”“刁蝉儿何在,给大家舞一曲,尽尽兴!”陈权拿起酒杯,轻食一口,神色深邃。“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钱人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而低调!”
  • 时之反

    时之反

    画纸上描绘出一座古旧的白色高塔,其间气流、云层、光线,仿佛全都停滞不前,只有一个人影立在塔前,一手高举,其间闪烁着十字星状的暗红色光芒。
  • 镜后的世界

    镜后的世界

    我们现实生活的世界只是正面的一个世界,在这世界的背后,还有另外一个世界的存在,这个世界就存在于正常世界的反面,我们称之为反世界,沟通两个世界的工具,就是你家洗手间里面的——镜子。
  • 今生爱你只能在心里

    今生爱你只能在心里

    她慢慢的睁开眼睛,摇下车窗,车窗外一张漂亮的脸正对着自己抱歉的笑着,她顿时打了一寒颤,这张脸刚才发生的一切........亦真亦幻,手机抱在怀里突然震动着响了起来,她手忙脚乱的去接电话,没想到一阵慌乱中掉在了驾驶座的缝隙里,她苦笑着看看车窗外的漂亮的脸想:他怎么在这里?我要不要打开车门?
  • 易先生的衬衫

    易先生的衬衫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孔雀东南飞》令是美好的意思,但是余令的生活却并不美好。重活一世,余令吸取前世的教训,逃出了那个家,却逃不出一个男人的手掌心。
  • 最爱的她生日快乐

    最爱的她生日快乐

    跟我家乖乖度过的第三个生日了,最爱的她慢慢长大啦
  • 剑反

    剑反

    七十年前,孤独飞云剑试天下,江湖中亦如云高手,竟无一人能敌。太白一派自此声名鹊起,独孤飞云改论剑峰下一处天池为-沉剑池。并放言四海:凡使剑者,若能通过太白派法剑、心剑、天剑三关,即可沉剑于此。从此等于昭示天下封剑退隐,江湖恩怨,一笔勾销。若有人找封剑之人寻仇,便是与武林公理为敌,仇敌由太白一力承担,太白即使不敌,也必然与之周旋到底。转眼间,今年的沉剑大会也举办在即,名满天下的华山名侠-江别月已送来沉剑的请呈。太白掌门李守忻分派弟子前往各派发送请柬。前往东越天香谷的柳卿晗一行人,却是奇遇不断,与江别月的弟子-秦简一同卷入了金桃怪盗、东瀛剑圣等纷争之中。而当一行人回到太白时,前来赴会的七大派掌门在太白境内离奇失踪,七派门人受谣言挑唆携江湖群雄围困太白。太白兴亡存于一线,而唯一知道事情真相的秦简,将成为决定武林兴衰的关键。而这一切,都只是风雨前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