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99400000030

第30章 隐士与“饮者”(1)

找一个地方,躲起来,过自己的小生活,这样做的人被称为隐士。他们与众不同,逃离闹市,选择清静,可以悠然自得,也可以冷眼看世界。只是,到了今天,逃避的做法还是否可行,成为一个谈论的话题。与此,中国的酒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喝酒的人也能与逍遥、浪漫结伴而行,非常有意思。喝酒后,能吐真言,也能论诗文,这就是中国酒文化历史中的风雅格调。

隐士的政治洁癖

按照希腊传统,一个人只能生活在城邦中,积极参加公众生活,才算得完整的人。如果离开城邦,他的安全、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就算能够活下去,由于没有参加公众生活,也更加类似兽类而不是人。东方却恰恰与此相反,印度、中国都高度评价隐者,印度还要求隐者苦行。中国不那么过分,离群索居、甘于清贫就可以了。隐居被认为是脱离污秽的环境,保持自我天真的途径。

隐者的理想很早就有了。先秦就有形形色色的隐者,先秦的隐者多多少少还狂妄,也可以称为狂士。他们的人生实践,可能对他们的亲戚没什么好处,却对后来的我们有益,他们就是文化中的盐。

首先看看许由,他可说是千古第一个隐士。传说尧年老时因儿子不成器,便想找人继承他的王位。有人推荐了隐士许由。他就亲自到河南登封县箕山拜访,几次皆未遇。有一天,尧到嵩山巡视,忽听得山上的茅屋中有人在弹剑作歌:“叹彼唐尧啊,独自愁苦。劳心九州岛啊,忧勤后土。说我明德啊,禅让易祖。我快乐啊,不看不顾。”意思是当皇帝是个苦差事,哪里比得上做老百姓轻松快活。尧知是许由,寻声而去,找到了许由,请他出山辅政,并要把帝位让给他。许由当晚就逃回了箕山。尧又追到了箕山,许由仍不从,并逃到颍水边,用颍水洗耳。这时,巢父牵着小牛来河边饮水,见状问其原因。许由说,尧要让他当帝王,玷污了他的耳朵。巢父说:“这都是你的不是。你若诚心隐居,何不到高山深谷藏起来?偏偏要到处浮游,高谈阔论,还用歌词去激尧帝。你在此洗耳,岂不把这清水河也洗污了,我的牛怎么喝得!”于是牵牛到上游去饮水。

比起帝王的荣耀,隐士更加在意自己的生存感受。如果人生目的是追求轻松快乐的人生,那么帝王确实不值得干,整天钩心斗角不说,还要参加一大堆的仪式,光是接见外宾都会累得不行。有句话说得好,做了三天叫化子,让做皇帝也不干。为什么,还不是在乎叫化子的那份自由自在,可以丝毫责任都不负担。细想起来,隐士就是政治领域的叫化子吧。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从生性上看,许由、巢父他们都有洁癖,容不下一点肮脏的东西。分析许由、巢父,他们是认为功利之心就是肮脏的,听到权力的名称都是一种污染。

这里有个隐而不现的矛盾,从生命体验来讲,这种人连帝王都不愿做,那下属的官位更加不会干。仔细想想,一个不愿管人的人,多半也不愿受人管。这样才是真正不受地位的束缚,那就有一个问题。这种人不接受官员的管理,社会怎么容下他?

战国时期这个问题已经提出来了。赵太后原是赵惠文王的媳妇,她在老公死后主持国事,是个女强人。齐国使臣到邯郸拜会赵太后,赵太后问起于陵(山东长山县西南)子仲:“于陵子仲还健在吗?这家伙对上不尽人臣之责,对下不能治理国家,对外不能交结诸侯。他一心当隐士,躲在山里清虚无为,把百姓都引向了无所作为的歧路,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杀掉呢?”简单地说,子仲就是既不能令,又不受令,自外于政治秩序。

于陵子仲也叫陈仲、田仲,他是战国时期齐国贵族田氏的后裔,是战国时著名的贤士。其兄是齐国的卿大夫,封地在盖邑,年收入达万钟之多。

陈仲生长在贵族家庭,憎恨哥哥为自身荣华富贵出卖灵魂的行为,却又深感个人无力改变社会,便毅然与其兄决裂,去追求自食其力的生活。

他先在沂山附近隐居,楚国国王听说他不愿在齐国为官,又学识渊博,便想重用他,派人携带重金来聘请他去为相。陈仲清醒地认识到各国统治者的本质都是一样不仁不义的,于是辞绝了聘请,退还了礼金。

后来,他为了避开无休止的纠缠,带着妻子来到风景秀丽的长白山下的于陵,自己打草鞋、种粮食,甚至为人灌园维持生活,渴饮泉水,饥餐果蔬,幻想创造一种世外桃源式的理想世界。他奉行“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的处世原则,在当时影响很大,以至于孟子在谈到他时,都不得不称他是“齐国之巨擘”。

于陵子仲有两个漫画般的故事,倒是符合他的个性和处境。

陈仲回家,妈妈请他吃鹅肉,并说鹅是自家养的,陈仲就吃了。刚吃完,他当大官的哥哥回家,看到他啃剩的鹅骨头,说:“你不是很清高吗?这是别人请我办事送给我的鹅啊。”陈仲听了,马上弯下腰,捏着喉咙把吃下去的鹅肉吐出来。

陈仲有一天饿得站不起来,院子井边李树下面掉了几个李子,被虫咬坏了,陈仲爬过去,把几个烂李子吃下去,才重新站起来。一个贵族混得确实惨点儿。

陈仲的姿态非常明显,就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为此,他简直就活不下去,但仍不改初心。

陈仲和伯夷、叔齐一样,都是贵族出身。他们考虑的是深层的政治问题。伯夷、叔齐并非看不到周取代商,就现时来讲是一个比较清明的政权取代一个残暴的政权,是有益的,但是关键在于这样做法跳不出以暴易暴的循环,并且付出的代价不低,一是战争的伤亡,二是对政治道德的败坏。最后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回到问题的起源。贵族往往思考人生的根本问题。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对政治的根本发生质疑。陈仲就是如此。平民不能参政,政治是贵族职业,贵族对政治的理解深刻得多。所以才出来伯夷、叔齐与陈仲等人。而他们看透政治以后,竟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隐居的道路。

有政治洁癖的人都选择隐居的道路,这又带来一个大问题。那就是,隐士是政治领域的叫化子,隐士的存在需要政治上层的施舍,也就是说,只有格调较高的统治者才会欣赏隐士,容忍隐士的存在。隐士遇到刘秀算幸运的,遇到赵太后搞不好就有杀身之祸。最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政治上宣告隐士的破产,他宣告天下,凡是隐士不愿意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一概杀掉,以免浪费粮食。

这又回到了希腊人的认识,确实人家聪明,他们的见识是对的,以隐士的方式争取自由是死路一条。只有努力奋斗过的人,才有资格享受隐居乡村生活的宁静,就像那些罗马元老一样。

富春江边的垂钓者

人们形容一个人心中有数,不慌不忙,常常说他“姜太公稳坐钓鱼台”,其实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他隐居渭水目的是为了钓到大鱼周文王,等大老板来赏识,这个钓鱼台坐得并不安稳。真正坐得安稳的有个人,那是东汉初年的严光。

严光,字子陵,原姓庄,后因避明帝讳改姓严,浙江余姚人,与光武帝昔日一起在西汉首都长安求学。少年严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颇有名气,而光武帝却才学平平而无名。刘秀建东汉即帝位后,他隐姓埋名、隐居山野。刘秀得知同窗好友披着羊皮、隐居在富春江钓鱼,即派人带了聘礼备了车子,连请三次。严子陵不得已来到京城。刘秀询以治国安民之策,邀请他一同临朝执政,严光都推辞了。据《后汉书》记载,光武帝召见时,严光躺在光武帝的龙床上与光武帝言论天下大事,光武帝就坐在床沿上,夜晚二人同榻而眠。第二天早朝,有管天象的官奏:“客星犯帝座甚急”,原来是二人同榻时严光不改“狂奴故态”,将腿架到光武帝肚子上所致。这当然是笑谈,却可看出光武帝对严光的“恩宠”,待之如兄弟。光武帝许以高官厚禄,严光则一一谢绝。当刘秀要他做谏议大夫时,严光竟不辞而别悄然离去,隐居于富春山下,或耕田、或钓鱼,有时也外出为乡民治病。严光终于不肯接受任何官职,归隐于富春江,终身不仕。

严光“富贵不能淫”的高风亮节,为历代所推崇。在毛泽东看来,严光不仕光武,是可以理解的。后来有人非议严光,认为帝召不就,是故意摆架子,是不懂得圣贤作为帝王之师,帝王之功也是圣贤之功的道理。因为严光并非一味自命清高而置天下大事于不顾,他在给侯霸的书信中,已提出以“怀仁辅义天下悦”为基调的治安之策,光武帝只要参照办理就行了。严光的作用,就是专心传教于后世,正风俗于当时。这一作用,远非办事的帝王将相所能比拟。

其实严光和汉光武帝演出了一幕精彩的请贤戏剧,两个都是高段位的演员,演技特好。刘秀相请严光,根本不是请人才帮忙。他作为一个开国皇帝,手下一帮元老旧臣,每年各地按照孝廉标准贡上大批青年才俊,他哪里需要去请什么人才。

那他为什么三番五次地请严光呢?这要从东汉王朝的政治结构说起。东汉王朝有个特点,政治上大族很有势力,光武帝当上皇帝,也是大族推举的结果,东汉一朝,大族的势力非常强大,中央政府并不能够有效控制,皇帝也不得不优容,但是如何团结这帮大族,让他们为皇室出力?刘秀采取的是软政策,就是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在社会上提倡气节,让气节深入人心,自觉为皇帝服务。

提倡气节自己就必须气节高尚,刘秀对自己要求很高。他派人去请严光,表示自己不忘故人之情,这是一种朋友间的道德。再说严光没有做新朝王莽的官员,始终忠于汉朝,大节不亏,应该表扬。

严光如果一请就到,一到就做官,这就太平淡了。摆在严光面前的问题——怎样才能显出皇帝的高尚道德,同时也表现自己不是孬种。明白了这点,再看严光、刘秀的举动,简直是在看一部构思精巧的电影。

第一幕:诚意邀请,请了三次(刘备三顾茅庐的先声),足足表示刘秀的诚意,大家肯定骂隐者太不识抬举,而歌颂皇帝不忘旧友、爱才如渴、宽宏大度。

第二幕:老友叙旧,严光同榻也不老实,把脚蹬到皇帝的肚皮上。再一次体现皇帝的大度。

第三幕:辞别,也是结局,大家可以设想,严光接受光武的提议留下做官和坚辞不就的差别。如果严光留下做官整个故事就没有韵味了,坚辞不就才可以留下一段传奇。光武的恋旧爱才,严光自己洁身自好,同时得到宣扬。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光武帝再次征召严子陵,他索性回到故里陈山隐居至老死,享年八十。

当然,如果严光真是势利中人的话,他确实可以拣个官做,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从这点看,他和后世那些大搞“终南捷径”的假隐士并不一样,尽管严光的精彩演出已经充分表明他精通人情世故,可以轻松地做官,他还是宁愿回到富春江边钓鱼,了此一生。

今天,富春江山水秀丽,已经成为旅游名胜,号称“一江春水一江诗”。在桐庐县的富春山(又称严陵山)下,有著名的名胜子陵滩,滩的左岸峡谷中有子陵钓台,相传为严光归隐后钓鱼之处。宋代范仲淹曾经在这里修建了严先生祠堂,并写下名篇《严先生祠堂记》,严子陵钓台自兹名噪于世。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就义后,其部下谢翱在西台痛哭,后人即把西台称作谢翱痛哭台。人们在此可欣赏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了解到严子陵淡泊名利、不事王侯的高风亮节,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隐居诗人的悠然情调

辋川别业在中国文人别业史上的知名度可以说是最高的,如果要一个稍具古代文学功底的人数出历史上的文人别业,他最先说出的一定是王维的辋川别业。

辋川位于蓝田县城西南5公里处,是秦岭北麓一条美丽的川道。古时候川水流过川内的欹湖,两岸山间也有几条小河同时向欹湖流来,从山上望下去,川流环凑涟漪,好似车辋形状,由此得名“辋川”。这里青山逶迤,峰峦叠嶂,奇花野藤遍布幽谷,瀑布溪流随处可见。辋川道长约15公里,辋河蜿蜒其中。唐代大诗人兼画家王维,中年以后买得宋之问的辋川别墅。他在《辋川集》序言中写道“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址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泮、宫槐陌、临湖亭、南■、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

在隐居辋川的闲适生活中,王维或陶醉于山壑林泉之间,或笑吟于竹馆茅舍之畔,或同孟浩然、裴迪、钱起等诗友良朋“模范山水”、“练赋敲诗”、泛舟往来、鼓琴唱和,作有《辋川集》和《辋川图》等诗画。过起“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闲适生活。在诗歌中他写道:

终南别业(辋川别业也称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斩断凡世情缘,唯有一心向佛。佛教教人斩断各种世俗的情缘烦恼,体现在诗歌里的是一种恬淡、随遇而安的情致。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千古名句,在困难中仍然体验生命的快乐,只要往上面看,谁的头上不会有美丽的白云呢?看来容易,但是如果放不下心事,就无法进入这种境界,大概王维也要到辋川别业,深受大自然的熏陶养育,才能保持这种心态吧。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辋川给后世留下了一块游山玩水的“风水宝地”,王维的别业诗是这块宝地上长出的奇葩。他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潇洒的情趣。诗人特别喜欢表现静谧恬淡的境界,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见《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些诗句以流畅自然、微妙细致的笔触,刻画出辋川风景之幽静和生活之质朴,令今天的游人流连忘返。

王维是个综合性人才,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这样的人不出来为社会造福,太可惜了。

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王维如此高的艺术修养,要在大学里教书的话,必能成为一个桃李天下的知名教授。

我们今天旅游,到了景点就“咔嗒咔嗒”用照相机把美丽的风景拍摄下来,以作留念。王维那时没有照相机,不过就算有,可能他也不屑于使用如此傻瓜的机械。王维诗歌、绘画、音乐三绝,也许他曾经用绘画和音乐表现过辋川别业美好闲适的生活,但没有传下来。还好,他和朋友用唐代最完善的艺术形式——诗歌记录了那些良辰美景,这让辋川别业成为永恒。

同类推荐
  • 在原始社会当神

    在原始社会当神

    在原始社会用现代工业产品招摇撞骗被当成神,好像也不错
  • 中国鹰军团

    中国鹰军团

    本小说为:颁德斯乐、燕垒生联合创作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红鹰团,这支曾经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异域浴血奋战的中国军团,虽然只属昙花一现,但在苏俄报刊上得到过“我们战线最顽强的部队”和“最可信赖的部队”的评价。
  • 通天枭雄

    通天枭雄

    乱世洛宁国,诸部狼心异动。各路枭雄,闻风而起。卑微草根,亦正亦邪,崛起为一代通天枭雄。左手打江山,右手拥美人,收诸部,大功成后,才发现惊天阴谋从出生便开始。
  • 新解汉字

    新解汉字

    打开尘封千年的汉字秘密,换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汉字,让古老散发新的光彩,与时偕行,为当下的现代人提供更多的帮助,更好地生活!
  • 晋朝剧透指南

    晋朝剧透指南

    带着一部大晋歪史,开启剧透生涯!这是一个有情怀的时代,这是一个野心家的舞台,这是一个投机者的天堂,这是一个逆袭者的战场!这里有中流击水的太子,这里有恃才张狂的谋士,这里有断臂擎天的勇士。
热门推荐
  • 顶级挑战

    顶级挑战

    规则很简单闯过十关,就能获得一亿五千万奖金,挑战地点是一处私人岛屿,岛上分三个区域,城市,沙地,绿洲,三个地点就是挑战圈,所有挑战都在里面展开
  •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门千金赖上门

    龙门千金赖上门

    千桦乱世,女子命若浮萍。她是骄纵的龙门千金,最宠爱她的哥哥与爹心愿,岁月静好,幸福一生,可是偏偏遇上最坎坷的生活,爱过,恨过,撕心裂肺。念今生,一眼回眸尽哀愁,花前月下独自醉,一点迟疑,错付今生;愿来生,你为儿郎我作红颜,哭尽相思泪,沧海桑田,执手相握,永不错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唐王李雀

    唐王李雀

    理科生李雀意外穿越至隋朝末期,成为李世民弟弟,李渊侄儿。面对李渊造反、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李承乾造反,李泰争夺太子之位,李雀他该如何选择,又该如何生存下去,一切敬请期待!
  • 有几个故事想写出来

    有几个故事想写出来

    记录了一些自己或他人的故事,与读者分享,希望读者能够有所收获。希望有共同遭遇的人看到之后,不会再迷茫,不会再心伤,治愈青春里面受过的伤。
  •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已不新鲜了。早在七十年代末,我就想好了这个题目,并且作了动手的准备。由于研究赵村理更为急迫,我改变了方向。1981年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我当时在《汾水》编评论,特地开辟了一个《鲁迅与山西》的专栏,约请王瑶先生、冈夫先生、唐诃先生以及我的朋友王峻峰,分头写了文章。
  • 求圣之路

    求圣之路

    名动一时为贤,传颂万世为圣。少年不仅求生,更要求圣!中州浩土的兴衰,取决于圣贤们的博弈。但当他们忽视了梁征的时候,就注定被点星之火,燎遍整个草原。终有一日,他要这十万宗门为他而震惊!血引决,炼化圣贤之血为己用的神秘功法!解印术,在凡物中寻出至宝,解除封印!古字石镯,诅咒与祝福同存的远古圣器!
  • 无限次元穿越守护

    无限次元穿越守护

    战争是世界的主旋律,而战争的开创者就是黑暗,为了猎杀黑暗,为了停止来自各个宇宙的战争与怨念,我行走于多个次元之间,目睹杀戮,血腥以及人性,见证友情,亲情,爱情的诞生。黑暗终会驱散。
  • 那个夏天我们都很好

    那个夏天我们都很好

    那年她上了初中,被安排到跟一个学习特别好的男生同桌。故事本该继续向下发展,可就在她大二的时候猛然间听到了他的死讯。泪水和想念涌上心头,那是她喜欢了整整两年的人啊!也是初中对她很好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