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94600000029

第29章 古琴与画梦中的自我迷醉——张于的《手写体》

张于的艺术之路不是从散文开始的,他写诗,也画画,写诗和画画的张于目前似乎正通过散文向我们展示某种成熟。

这成熟体现为人生信念的某种稳定与自持,尽管其中不乏感伤,但更包含着宋词式的温润与纯净。“我们怀念宋词,怀念她的体积感和她的纯净。”哀而不伤的作者如是说。这成熟也体现为语言游走的婉转、飘忽与摇曳多姿,散文家自如地实现了与诗歌与绘画之间的“跨体”写作,在艺术思维的游弋中“手写”生命的光与影,这是一种“表现主义”式的连接:诗歌的跳跃、散文的任性、音乐的飘荡与表现主义绘画的色彩和不确定,几者之间形成了很好的组合,彼此气质上深度沟通。张于就此似乎找到了他自己的文学气质、表述方式和语言风格。

张于散文的沉稳感在某种意义上还来自他自觉追求的“古琴”气质。《手写体》一开篇,他就克制不住向我们大谈“古琴”的韵致:“散文和古琴应有同样的频率,其中也包括心境、自况、气韵、量度、怀想、暗示力、歧义性和表现主义气质。古琴弹射的每一个音都在生成,折叠成字码。”张于对古琴的迷恋与他对中国现代散文写作现状的不满联系着。在他看来,“现代散文在纵欲过度之后,只剩下一大堆惊琼碎玉。从五四时期以来,结晶而成的翻译产品,致使我们的汉语田野无度疯长着外来植物。一方面是老熟的语境套路;另一方面是语言肆虐症的发作——当今的写作者究竟要把写作引向哪里去?”

应当说,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指控。不管它在现代散文批评史上是否具有重大意义,我们都不能不说它的确反映出了作家张于自己的一种“强烈”的观感,并且就是这样的观感推动他试图另辟蹊径,从“古琴”的频率与气质中寻觅未来散文创作的新可能。“每当我们听见《流水》的时候,对汉语中现行的运行方式就不再期待了”,相反,“古琴谱既然是拆散的汉字拼造的,琴声里一定有语言的破解之路”。

我注意到张于在这些表述里的关键词:纵欲过度、外来植物、语境套路……这是对“现代散文”的批评,这样的批评并不一定能够经受住严格的文学史的验证,更仿佛属于张于的个人阅读经验或者说思想目标,不过倒也部分地概括了现代生存与现代文化的一些重要特点:物欲的增长、外来文化的引入、新的语言模式的形成。对于现代文明的这些取向,张于显然有些不以为然,而在“古琴”的艺术境界中寻求突破这些现代弊陋的方式,也就成了张于的选择。

“古琴”式的艺术又是怎样的艺术呢?张于的描述是:

古琴对于不关心它的人来说,是一道减笔运算。稀稀落落的萧瑟之气,排布下一个“弹欲断肠”的气场,由此产生的“乱声”,有一种流溢之美,促成了汉字的翩翩姿态。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围棋的四面纵横、徐渭书法风格上的乱石铺街和古琴的漫无节奏,验证了“乱”之美学境界。而古琴的无节奏并不是对时间的浪费和铺张,正如《乱声》是《广陵散》的一个续本——影子对实物的取代,零散、彷徨,更富于想象。

——《我依在散文的夜廊下·代序》

由“散点透视”“流溢翩翩”“四面纵横”所构成的其实就是中国美学的古典精神——一种超越了僵硬的句法限制、自由出入于自然山水与人文情怀的整体意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式的语言组合都一再证明着中国艺术部分挣脱“规则”的混沌之美。就词语和句法来说,混沌之美就体现为对复义、含混的巧妙运用,李光地的《榕村语录》云:“句法以两解更入三味。”王应奎的《柳南诗话》称:“诗以并涵两意见为妙。”张于所谓取代“实物”的“影子”由此变得生动活泼、摇曳多姿。不过这是否就是一种“乱”的境界呢?我倒以为还可以进一步商榷。在我看来,“散”与“乱”都还只是表象,文字、意象的“乱”的背后,其实是精神获得某种自由的潇洒,对于潇洒而言,散漫中自有其不足为外人道的凝聚。

不过,张于倒真是创造性地领悟和书写着他所认为的“乱的美学”。一册《手写体》意象散漫,甚至丰富到“芜杂”,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到蒙田,从古琴到表现主义油画,从阿赫玛托娃到日本俳句,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但凡文学、音乐、美术,各种历史人物、艺术典故……几乎就是应有尽有,作者似乎对这些迷离的自然与人文繁复交织的叙述迷恋不已,沉醉不已,虽然有时我们很难完全把握其中的“意义”,然而却不难理解他努力引古典美学意趣入当代散文创作的“意图”。

除此之外,《手写体》的诗文画的结合又可以说是共同完成了一幅幅别具风采的“画梦录”。的确,张于的创作让我很容易想到了另外一位重庆作家何其芳。为何其芳赢得1937年的《大公报》文艺奖的散文集《画梦录》,同样以其文字的绚丽、情致的华美以及新奇的比喻而在现代文坛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迹,当然,流动的意象与文字同样也充盈着人生的遐思与感伤。由张于的文字想到何其芳的《画梦录》,这里除了趣味的沟通与文字之外,更重要的则是它们都体现了现代巴蜀文学的一种“另类”。

不知是基于怎样一种宿命,现代的巴蜀文学曾经在展示和挖掘地域生存、凸现地域文化的时候获得了相当的成功,当李劫人、沙汀、艾芜以巴蜀民俗与巴蜀方言“入文”的时候,他们便找到了在中国文学版图中的位置,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巴蜀作家放弃了这一资源转而进入全国性的文化认同与“普通话”写作的时候,我们也就失去了这一位置。这在重庆地区尤其如此。“蜀有相,巴有将”,重庆地区历来缺少深厚的文化积淀,重庆的历史记忆主要由攻城略地的“巴渝舞”、威武不屈的“巴蔓子”所构成,历史的记忆往往形成了自我认同的某种方向。带有初民色彩与乡土文化特征的指向,影响了重庆文化的发展,故事性的依赖和坚硬、昂扬、不失幽默的文学主流,虽然主流本身还需要发展,但它却压抑限制了另外的趋向——非乡土性的知识分子文化,与雅丽文学传统的发展,即何其芳、张于式的美丽的“画梦”则属于这一传统中“被压抑”的另类。巴蜀现代散文在何其芳的《画梦录》之后,很少有能够展现自己的精致和典丽的。张于的文字是从姜夔的诗词中起飞的,中国古典宋词的精致与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的色彩共同赋予了他一种超越地域的属于共同文化认同的美丽。

近些年我个人一直在思考巴蜀文学如何“重认地域”的问题。但是,问题总是有相反的一面:只有地域与超地域相互对话,只有巴蜀与中国及至于“全球化”的世界相互对话,只有巴蜀方言与普通话相互对话,地域的真正涵义才可能被重新诠释。在这个意义上,我想说的是,一种娴熟的运用汉语“雅言”进行的写作实验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可惜,就像我们在巴蜀当代方言剧中看到的现象一样:我们或者机械地传达着统一的主流意识形态声音,或者低俗地展现着简单的民俗,就是没有表现出我们在运用民族的规范语言方面也可以得心应手,也可以自由挥洒!

个人的灵动如何实现对粗重文化氛围的突破,知识趣味如何实现对乡土本色的超越,需要我们作家更多的努力、智慧和勇气。张于散文的出现意味着当代巴蜀文学与重庆文学还有新的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可能性。

当然,哀而不伤与典雅美丽的张于,在突破某种区域传统压抑的同时却也可能陷入另一重时代的陷阱。作者说:“散文写作如同操琴,应该同时产生一种伟大的人格力量。”问题是,在一个标准丧失、中心离散、深度削平、世俗典雅化而典雅世俗化的文化氛围里,这一“伟大的人格力量”究竟该以什么方式与矫情的“小资”情调区别开来呢?如果说,质朴的乡土写实是可以超越的,那么当因为超越而虚化了某些生存的“质地”时,我们又如何保证自己思想的“穿透力”和“洞察力”呢?“也许要承认,我们已经度过了文学的贵族时代。”(作者“代序”)但新的可能是否就在蒙田时代的“精神蛋壳”之外?就在沦落的先锋浪子之外?“零散、彷徨,更富于想象”地写作“乱的美学”就是我们涅槃的开始?梦境的美丽背景不能代替生存的丰富与复杂,如果梦境不能成为艺术的丰富的“苦闷的象征”,梦醒之后就可能误入歧途,从《画梦录》中走出的何其芳,不就渐渐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在张于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时候,似乎也需要这样的追问。

同类推荐
  • 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

    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

    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
  •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所谓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尤以先秦诸子学说为重。他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等。(这句话说明国学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而有很多,后面还有一个等)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偶尔在聚会间,说一说这些话,即能增长知识,又能高谈阔论,这有多好,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
  • 运城名人

    运城名人

    运城位于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金三角古河东地域,这里钟灵毓秀,地灵人杰,养育了无数的华夏才俊豪杰。早在开辟鸿蒙、刀耕火种的远古时期,就演绎了女娲抟土造人的优美传说和黄帝与蚩尤征战盐池的喧嚣;尧王访贤,舜耕历山,后稷嫁穑,禹凿龙门,嫘祖养蚕,也都发生在这里,中华文化从这里一路摇曳走来。
  • 格言联璧全鉴(典藏诵读版)

    格言联璧全鉴(典藏诵读版)

    这是一部格言书,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以圣贤之智慧济世利人;以先哲之格言鞭策启蒙后人。其中不乏为人处世的智慧法则,治家教子的谆谆教诲,修身养性的至理箴言,字字珠玑,句句中肯,雅俗共赏,发人深省。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深入理解《格言联璧》,作者在本书中对原典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和悖凶类这十一个大类的内容逐句进行翻译,对难解的字词进行解释;对文中的名言名句进行了精彩解读,进一步让读者体会本书的内涵。
  • 古城失落之谜(求知探索)

    古城失落之谜(求知探索)

    中亚古国巴克特里亚(中国古书上称大夏)都城,位于阿富汗北部的马扎里沙里夫附近,传说中的拜火教创始人查拉图斯特拉诞生于此。历史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征服波斯帝国后曾在此停留两年之久,使此地成为“希腊化文明”的代表之一。
热门推荐
  • 冰山校草的小丫头

    冰山校草的小丫头

    初次见面,韩千若因为甩人向顾泽借吻。后来被他指责各种不是,没想到平时的顾泽也有不同的一面,对韩千若的整治各种各种……
  • 无数次死里逃生:暗访十年.3

    无数次死里逃生:暗访十年.3

    在暗访中,“我”经历了种种惊心动魄的事件,一次次死里逃生,最终将种种真相揭露出来。后来,“我”来到了南方报社生活,却因为报社经营不善,失去工作,期间做过种种收入微薄的职业——蹬三轮车,做保安,卖报纸等等,而仅有的收入,还要邮寄回家中,给父亲治病。两年后,“我”被招聘进一家全国知名报社,在这里继续从事暗访工作,吃尽了千般辛苦,忍受了万般磨难,一步步从见习记者升为记者、首席记者、主任,最后干到总编助理。在励志故事的叙述中,穿插了大量的暗访故事,亲自感受了乞丐群落、代孕妈妈、妓女部落、血奴、酒托、等等不为人知的群落,讲述了一次次暗访的惊险经历,揭示了大量不为人知的事情真相,行业的潜规则,种种让人防不胜防的骗术,描摹了底层社会众生相。
  • 我在异世之超级抽奖系统

    我在异世之超级抽奖系统

    一切的结束都是开始。一切的一切只是过往云烟。看看我们的宅男主角是怎么样用抽奖系统一路碾压各种鬼怪的。最终会通往什么样的方向。敬请期待。第一次写书,如果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请给我醒,我会尽量改正的,谢谢大家了。
  • 神魂无双

    神魂无双

    暗夜悄然而至,诸神黄昏已经降临。当正义不再象征光明,当邪恶不再代表黑暗,宽容即是歧视,忠诚也是背叛,秩序重归混乱,死亡才能绚烂之时,勇士,你在哪里?当众神被囚禁,信仰被剥夺,大地在咆哮,命运受煎熬,人民在哀嚎之时,勇士,你在哪里?我不是勇士,我也不是救世主,我只想在这个世界好好地活下去,仅此而已。——唐凌如是说
  • 萌妻来袭早安夜先生

    萌妻来袭早安夜先生

    一场暗杀的失败,我意外被夜景宸救下,本以为后会无期,那个男人却频频出现,最后还害得我丢了心……夜景宸:“那夫人这是后悔了?”我撇撇嘴道:“那你放我走?”外人眼中的高冷总裁竟主动撩拨道:“我自是舍不得,毕竟夫人这么软萌可爱。”夜先生超宠溺蓝小姐百分百甜文,绝对入坑值得。
  • 狂神修灵诀

    狂神修灵诀

    在这片动荡大陆上,风起云涌,一个传说让天下人杀戮四起,得灵诀者得天下,美女·异宝,更有传说中的长生之道······杀
  • 季孙春秋

    季孙春秋

    春秋之末,吴越兴起,昔日的霸主渐次衰落,噩梦般的内乱正在各国之中悄然酝酿,而战国时代就此拉开序幕。来到此间,出身鲁国三桓之一的季意如,到底该何去何从?
  • 乱城浩劫

    乱城浩劫

    男孩的父亲的神秘失踪,有关信息也全部遭遇了毁坏……与母亲、妹妹在繁华的城市过着简单的生活,却又被当年的恩怨找上门了……母亲被带走……男孩渐渐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但这一切都是在他的出生之日就已经计算好了……他该何去何从
  • 我儿有天帝之姿

    我儿有天帝之姿

    萧冕的神魂被一个诡异漩涡带到大赤天界,八百年后以天尊之威回归,却发现自己多了一对龙凤胎儿女。有点懵,在线求指导——大家都说我这儿子有天帝之姿,怎么办,是先打压一下免得他骄傲,还是从现在就开始抱大腿,坐等父以子贵?
  • 好爸爸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好爸爸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的愿望,有哪一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呢?就一些家长来说,让子女成才的愿望却似乎很难实现,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父母在教育上没有把握好尺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朋友,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就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通过高尚品德、阳光心态、良好习惯、社交礼仪、热爱学习、勇于创新、学会感恩等多方面教育途径,让好爸爸好妈妈做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父母。掌握好的教育方法,才能教出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