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66900000024

第24章 临终之前(5)

然后他对我讲了讲疏散委员会会议的情况——他大概是委员会委员,出席了。开始叫来玛丽娜·伊万诺夫娜——她早已应邀而来——请她解释一下,为什么要从叶拉布加迁居到奇斯托波尔来。谢梅宁认为这一提问是可耻的,是嘲弄人。“我们又不是侦查机关,不是警察局,这哪里是提问,简直就是提审了!”他向我反复说,“她想住在哪儿以及为什么——关别人什么事?玛丽娜·伊万诺夫娜机械地重复着早已背熟的话:‘叶拉布加只有一家酒精厂。可我想让儿子上学。在奇斯托波尔我要让他进技工学校。我请求把洗碗工的工作给我……’她出去了,我们开始讨论。宣读了阿谢耶夫的信:赞同茨维塔耶娃的请求。然后特列尼约夫以一副十分令人厌恶的样子发言。他说,早在莫斯科茨维塔耶娃就有‘依赖心理’……可是您知道,她在不倦地从事翻译呀!后来他认为有必要提醒同志们,现在是战争时期,大家知道,她丈夫和女儿都被捕了;又是战争时间,应当加倍警惕,他们不久前都是流亡者,她丈夫过去是白军军官。如果政府认为有必要让她住到叶拉布加去,那就让她住在那里好了。我们不应当干扰政府的安置……一套令人极端厌恶的蛊惑煽动。直到现在我还感到恶心。这与政府有什么相干?与战争时期有什么相干?这不过是作家基金会的决定,奇斯托波尔已经人满了,把作家安排到另一座城镇去……鲍里斯·阿布拉莫维奇·德尔曼、薇拉·斯米尔诺娃都非常详尽地驳斥了特列尼约夫,我也说了几句……然后表决。特列尼约夫成了微弱的少数,几乎一致投了赞成票。”

彼得·安德烈耶维奇站起身来,又把萨沙驮在肩膀上。小方特罗伊勋爵说什么也不肯把木勺还给柳莎——默不作声,但却毫不动摇。

最后还是还了。

我跟柳莎把他们父子送到拐角。

“幸亏您出席了会议,”分手时我对彼得·安德烈耶维奇说,“帮助战胜了特列尼约夫。”

“不管怎么说,还是让人感到恶心。”谢梅宁回答说。

我跟柳莎又坐了一会儿,带上帕斯捷尔纳克的诗前往施奈德家。除了诗歌以外,我还给玛丽娜·伊万诺夫娜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为她的毛线团找到了一位买主。我八点准时到达施奈德家,但是使我吃惊的是,我却碰到了一件令人不快的出乎意外的事:玛丽娜·伊万诺夫娜不在那里。我白天走后,她在那里躺下休息了一会儿,用了午餐,然后突然声称,她应当马上到饭店与一个人会面。塔季扬娜·阿列克谢耶夫娜送她去的。玛丽娜·伊万诺夫娜答应八点钟以前返回来过夜。“她不会在回头路上找不到了?”我问。“不会的,她说有人送她。”

我们等到十点半。米哈伊尔·雅科夫列维奇穿着睡衣在单人床上躺着。体温38度以上。塔季扬娜·阿列克谢耶夫娜出去两三次探望。我发现米哈伊尔·雅科夫列维奇实在难以忍受:疲惫不堪的脸上烧得一块块红斑。我该走了。在奇斯托波尔,十点以后就算深夜了。我们说好,我现在回家,明天一早我跑到集体宿舍去了解一下,一切是不是顺利,玛丽娜·伊万诺夫娜是不是回到那里过夜了,我再通知施奈德夫妇。

第二天一早我就出发了。在宿舍门口我又遇到了瓦列里娅·弗拉季米罗夫娜。她劈头就说:“我正要去找您。”

玛丽娜·伊万诺夫娜在集体宿舍过的夜。早晨匆匆回叶拉布加去了。她打算把儿子带到奇斯托波尔来,一起去找房子,找到以后就去找特韦里亚科娃把事办完。

“也好,这样很明智,”我写了一封信,打发柳莎给塔季扬娜·阿列克谢耶夫娜送去,“儿子比我们更清楚知道,什么房子对他们合适。”

……据我推断,茨维塔耶娃是8月28日从奇斯托波尔返回叶拉布加的。过了几天,还是在那个邮局的那个小窗口排队时,我听到了一个可怕的消息:玛丽娜·伊万诺夫娜的儿子从叶拉布加来了,他给阿谢耶夫带来一封信,并且说:“妈妈自缢了。”

众所周知,玛丽娜·茨维塔耶娃是于1941年8月31日自杀身亡的。

我记载与她相遇的笔记已经是在得知她逝世的消息以后,也就是9月4日的事了。我的那个笔记四十年没有看过一眼。因此,如果有人当着我的面谈起茨维塔耶娃,我所说的都是我所记得的。我记得非常深的是她手上的口袋。我后来才知道,那是安娜·卡列尼娜的口袋。出自《安娜·卡列尼娜》。当车厢从安娜·阿尔卡季耶夫娜身边开过的时候,她从胳膊上拿下来的红色小口袋。茨维塔耶娃的口袋不是红色的,不鲜艳,破旧的,但是与安娜·卡列尼娜的口袋很相像。有什么地方相像,我不清楚,有点儿相像。在我的奇斯托波尔的笔记中,在得知她自杀的消息以后,记载着这样一句话:“我看见了一位手中提着安娜·卡列尼娜式的口袋的妇人。”

有两份文献促使我重读一遍笔记,并且循序从头到尾回忆了一遍。一份已经发表,另一份尚未发表。

现在从已经发表的谈起。

我收到了一本由格·斯特卢韦和尼·斯特卢威编辑的《玛·茨维塔耶娃:未发表的书简》,巴黎YMCAPress出版社出版。姑且从玛丽娜·伊万诺夫娜的“笔记本”第629到631页中援引一段:“我在1940年9月5日在莫斯科恢复记这本笔记本的……

“谈谈自己,大家都认为我勇敢。我不知道有谁比我更胆小。我什么都怕。怕眼睛,怕黑暗,怕脚步声,而最怕的是自己,自己的头脑,如果说这颗脑袋在笔记本茨维塔耶娃一向用笔记本进行创作,甚至书信也都写在其中。中是那样忠诚为我服务,那么它在生活中又是那样把我杀死的。没有人看得见——没有人知道——,已经有一年了(大约)我的目光在寻找——钩子……”

我们在这里暂停一下。我们重复一遍:“……已经有一年了(大约)我的目光在寻找——钩子……”

笔记是1940年9月5日记下的。一年以前——是什么意思呢?前一年8月27日,茨维塔耶娃的女儿阿里阿德娜——阿利娅,被逮捕,而10月10日丈夫谢尔盖·雅科夫列维奇·埃夫伦也被逮捕。瞧吧,她的目光从什么时候开始寻找钩子的,从这两次离别时间开始的。女儿被投进监狱,送进劳改营,被流放。丈夫被抓走——被处决。

我们接着往下读:

“……我有一年了在掂量着死。一切都是那么丑陋,那么可怕。忍气吞声——太卑鄙,跳河——又怀有敌意,历来难闻的臭水味。我不想吓人(死后),我觉得我只是害怕——怕死后的自己。我不想死。我想不存在。废话,我还有用……但是,上帝啊,我是多么渺小,我真是毫无办法!活到头——才能嚼完那苦涩的艾蒿。”

读完“我真是毫无办法”这句话以后,我合上书,在倾听。从遥远的地方,我的耳朵里传来了久远的四十年前在卡马河沿岸发出的叫喊声:“您以为我就行吗?”

她是多么地勇敢,是多么地能干——用不着证明:在我们面前摆着她那威力无穷的诗篇,她那散文,她那充满极大痛苦而又勇敢的一生。

但是即便具有壮士般的力量也会耗尽的。侨居国外时,她虽然贫困和孤独,但是她的作品还能发表。可是在家乡,除了译诗以外,在她归国以后几乎什么也不曾发表。而末日——精疲力竭,我认为是在1939年秋季来临的,因此我这篇微薄的回忆录最好不叫《临终之前》,而叫《精疲力竭之后》。

在阿利娅被捕以后,在丈夫死了以后茨维塔耶娃自缢之前并不知道其丈夫的命运如何。,她已经精疲力竭了,而在精疲力竭之后——又是战争,疏散,无望的贫困,新的屈辱,叶拉布加,奇斯托波尔……

“您为什么认为还值得活下去?难道您对未来还没有看透?”

没有未来。没有俄罗斯。

“我以前还会写诗,可是现在却不会写了……”“多么可怕的街道……”“我什么也不会……”“洗餐具我还可以。”

……第二份文献还没有发表。由于一连串的死亡和意想不到的继承,有一张小纸片落到了我的手上。很轻的一小张纸——甚至不是一张,而是半小张纸,从学生作业本上撕下来的。纸上的笔触急剧、清晰、均匀、苍劲,仿佛在蹂躏这张可怜的小纸条一样,纸上写着:致作家基金会委员会:兹申请担任即将开设的作家基金会食堂洗碗工工作,敬请接纳为荷。

玛·茨维塔耶娃

1941年8月26日

食堂于11月开张。此时我已不在奇斯托波尔。谁得到茨维塔耶娃曾经企求的洗碗工的工作,我不得而知。

1981年10—12月

佩列杰尔基诺

题解:

利季娅·丘可夫斯卡娅(1909—1996),俄罗斯女作家、文学评论家。父亲科尔涅伊·丘可夫斯基是苏联著名作家,兄弟、女儿也是作家。丈夫在“大清洗”时期遇害。主要作品反映“大清洗”时期的恐怖。1974年被苏联作家协会开除,1985年作协恢复其会员身份。主要作品有《索菲娅·彼得罗夫娜》、《被作协开除记》、《关于安娜·阿赫马托娃的札记》、《利季娅·丘科夫斯卡娅日记回忆录》等。其中文版作品选《捍卫记忆》出版后在中国影响颇大,“捍卫记忆”成为2011年频繁出现的关键词。这篇回忆文章提供了茨维塔耶娃临终之前最为可靠、震撼人心的生活片段。8月26日那一天,利季娅很长时间都陪着茨维塔耶娃,几天之后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笔记。她的笔下出现了一个具有莎士比亚悲剧性格的人物:遭遇劫难的诗人。这个女人身材不高,形容消瘦,面色发灰,内心却蕴藏着诗人的伟大精神,此刻戴着一顶贝雷帽,怀里抱着装着毛线的布袋子,徘徊街头,举目无亲,可怜无助,又一次体验到了二十年前她自己诗句中描写过的“无上幸福的孤独时刻”。她心慌意乱,用目光追逐着行人,似乎在恳求他们千万别抛弃她;她的心情时时在发生变化——从希望转变为绝望;从短暂的平静转变为突发的恐惧。利季娅不仅如实记录了临近最后时刻的茨维塔耶娃,而且准确捕捉到了茨维塔耶娃的内心活动,读者无不为之动容。这篇文章是利季娅回忆录的一个代表作。

(米卡)

同类推荐
  • 朱元璋发迹史

    朱元璋发迹史

    中国历史不乏奇迹,朱元璋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国的皇帝宝座。中间的秘辛固然数不胜数,但这种成功足以激励后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拼搏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杀戮的一生。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随着血腥,谋略混杂着阴暗,理性之中夹杂着疯狂……如何解读朱元璋这个人,是现代人乐此不疲的话题。朱元璋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让人唾弃的地方。翻开姚尧编写的这本《朱元璋发迹史》,它将带你认识这位草根皇帝,并揭秘其发迹之路。
  • 变法维新第一人:康有为(跟大师学知识)

    变法维新第一人:康有为(跟大师学知识)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的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信奉孔子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著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等。
  •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史沫特莱

    史沫特莱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1890~1950年),女。美国人,生于密苏里州。当过侍女、烟厂工人和书刊推销员。曾在《纽约呼声报》任职。1918年因声援印度独立运动而被捕入狱6个月。1919年起侨居柏林8年,积极投身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曾在柏林会见尼赫鲁。1929年初以《法兰克福日报》特派记者(后任英国《曼彻斯特卫报》驻中国特派员)身份来中国,在上海参加进步文化运动。曾协助宋庆龄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为外国报刊撰文报道江西苏区的革命斗争,报道西安事变消息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前往延安访问朱德总司令,并在山西前线担任八路军总部随军外国记者。
  • 肯尼迪

    肯尼迪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1917.5.29—1963.11.12)是美国第35任总统,生于马萨诸塞州。父亲约瑟夫·肯尼迪是金融巨子,也是民主党坚定的后台。作为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肯尼迪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最后读了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1940年毕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肯尼迪加入美国海军,在对日作战中负伤。战后,肯尼迪29岁即当选为议员,后三次连任。1960年肯尼迪参加总统竞选。他提出“新边疆”的竞选口号,倡导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战争与和平等各个领域开拓新天地。1961年,肯尼迪在选民投票过程中以极小的差距赢得总统的位置,击败了共和党人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热门推荐
  • 烟沭织梦录之前尘篇

    烟沭织梦录之前尘篇

    背负这生死别离的惆怅,淡淡听风从耳间划过,人性看不惯这一念永隔,身为妖仙,亦是摆脱不了此番心绪,年华未央,今年的寒冬还未随风而至,吾却是再也无法与君温存,岁月清浅,回首往事,与君相伴一生,好似尘世中的一场烟火般,生于平淡之中,却又灿烂于腾空而落的那一瞬间,遥望岁月如歌,君同吾诞生于九幽黄泉,携手相伴,共度数百年,与岁月无关,便是彼此间一瞥淡淡的回眸。
  • 神未

    神未

    自小被追杀与亲人失散,重逢时物是人非;这世间,第一个好友利用了她,却也为她惨死;第一个恋慕之人牵住了她,最后又舍弃了她;于是她开始流落,遇见了星辰浩渺的风景,她以为可以停留了;惟愿与至亲相守,与挚爱白头,却不知,这才是流离的开始……此生,还能不能牵你你手,再唤你一声:大人?(请收藏,请鼓励,谢谢。)
  • 人性的枷锁

    人性的枷锁

    菲利普自小失去双亲,天生一只脚畸形,寄养在伯父家。天生畸形又寄人篱下,幼小的菲利普敏感又自卑。他在学校经常遭人嘲笑欺负,即使他勤奋祷告,仍然无法摆脱残缺的命运。菲利普明白,他的未来必须靠自己奋斗。不久,他决定离开学校,为自己而活。然而,他人性的试炼才刚刚开始。亲情、爱情、艺术、理想,他在迷茫之中兜兜转转,在重重枷锁中一次次飞蛾扑火冲撞,却又背水一战,终于在千帆阅尽后,寻得了平静的港湾……毛姆自小便有口吃的毛病,父母相继离世后,还很年少的他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幼年的经历深深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本书是他坎坷童年的深入写照,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释放过去种种所带给他的不快,运用哲学、艺术与宗教等观点探讨人生的意义。
  • 笔墨爱情

    笔墨爱情

    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三个从小到大的伙伴成了知青,谢春风要当兵,钱梅追求谢春风遭到拒绝,贺礼追求钱梅遭到拒绝,在谢春风当兵走的那天,钱梅从悬崖峭壁失足跌落,造成终生残疾。当谢春风从部队返回后,遇到困难重重,三人聚集时,偶尔见到钱梅发现她的腿完好无损,站起来为他端茶。谢春风震惊,贺礼恍然大悟,原来钱梅心里仍装着谢春风,更恨自己离开钱梅……
  • 从斗罗开始荣耀无敌

    从斗罗开始荣耀无敌

    林凡穿越斗罗,获得王者荣耀抽奖系统,开局密室大战千寻疾救下圣女比比东,却被比比东……千仞雪成了他的女儿……遇到阿银,唐三成了林凡的儿子,不对,唐三是男是女?故事变得无比精彩,签到女神,帮助比比东,阿银变强,柳二龙黄金铁三角诞生,星罗帝国朱竹清。斩杀千道流,月轩唐月华,即将统一斗罗大陆。抽奖获得反刺伤甲,暗影战斧,搭配陈咬金回血技能,青莲剑歌技能百分之八十吸血,无限抽奖无限技能,吊打双神唐三,吊打史莱克七怪,陪教皇比比东君临天下。本书是第一女主比比东,比比东是唯一的女王。(本书越到后期越精彩,剧情起飞,看到105章后,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独家新宠:31天征服冷魅黑帝

    独家新宠:31天征服冷魅黑帝

    【新书:萌妻太器张,高冷老公束手无策】在别人眼里她就是个冷美人,而在他的眼里她像个长不大的小野猫。“你命中注定只属于我。”“滚!”“你这脾气也只有我能受得了。”“滚!”男人笑得妖冶,“一起滚,滚不滚?”“滚……”尾音泄了气……砰被摁倒。都说北宫家族的大少爷是一个冷血无情到连亲人都不会放过的一匹狼,对女人更是挑剔无比,可有可无,难以征服。然而,出现了那么一个女人,她脾气差,冷漠叛逆,难以驯服,偏偏却能把他征服。宠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她当女儿来养着,包容她所有的坏脾气。
  • 涅槃穿越:凤逆九天

    涅槃穿越:凤逆九天

    她,堂堂杀手之王,一朝穿越。被人拉来当替代品不说,还被他国威逼利诱说要嫁给他们王爷。老虎不发威,你当她是Hellokitty呀。喜欢美人嘛,她非要吃成个胖子再嫁给他。王妃?不就是个称呼么,她独孤月不屑。卖了!他,将死之人,她却对他不离不弃,为的,只是那张笑颜。他,看起来纯洁得像一张白纸,实际却是霸道无比。“你是我的!”他对眼前的女子道。他,永远都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她,看着她爱上别人。自己的心痛,她又何曾知晓。“只要她幸福,死又有何难?”他们,绝美的容颜下,藏着的却是如此大的野心。身世,仇恨,野心……他们该何去何从?
  • 血豹麒麟

    血豹麒麟

    一次灾难和与狼群碰面改变了主人公谢天宇的人生,同样是刀尖和枪口下的生活,谢天宇能否走出属于自己的佣兵道路......
  • 黑夜的暗刀

    黑夜的暗刀

    每一夜晚,并不是都是安然无事平平凡凡的。即使再繁华的夜晚。都有着你想象不到的黑暗、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