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7500000052

第52章 再遇马雅可夫斯基

此为作者在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2011年7月19日举办的“马雅可夫斯基118周年诞辰纪念诗歌晚会”上所作的演讲。(刘文飞)十八年前,在于北京大学举行的纪念马雅可夫斯基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我曾以《马雅可夫斯基又与我们相遇》为题作了一个发言。如今,在他的诞辰,作为一位俄国诗人的他,又再一次与我们这些中国诗人、中国诗歌研究者和翻译者以及中国诗歌读者相遇,这一行为本身已经论证了马雅可夫斯基的不朽。与不朽的诗人每一次新的相遇,必然都是在新的时间和空间中实现的,每一次相遇也就或许能使我们对他有某种新的发现,或新的解读。

首先,马雅可夫斯基是一位“革命的歌手”、“苏维埃诗人”,但他同时也是一位地道的现代派诗人。我先前在写俄国诗歌史时强调过马雅可夫斯基与俄国未来派的关系,我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就某种意义而言,没有俄国未来主义,也就没有马雅可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基起步于未来主义,得益于未来主义,但他又突破了未来主义的束缚,最终超越了未来主义”。我现在依然持这一观点,但是我又意识到,马雅可夫斯基与20世纪世界范围内诗歌运动的渊源关系,可能远远不止于他与未来主义的干系。在整个俄国白银时代诗歌的大背景下看待他的诗歌创作,或许能更广泛、更充分地意识到他的诗歌史意义。马雅可夫斯基作为诗人的创新意义,人们谈论得已经太多,从他的革命性的诗歌立意和社会性的诗歌立场,到他的楼梯诗体在词汇、韵律、节奏、力度、张力等方面对20世纪世界诗歌的奉献和促进,不一而足。我在这里只想再强调一点,即他的诗歌民主化的理论主张和诗歌实践。如今,一提起现代派,人们往往觉得是小众的,阳春白雪的,隐秘朦胧的,小我的,这是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重大误解之一。其实,现代主义文学从一开始就是哗众取宠的,富有攻击性的,力争深入人心的。在马雅可夫斯基这里的独特体现,便是将非诗的元素入诗,扩大诗歌的容量和功能,换句话说,就是将日常生活诗意化,诗歌化,用诗意的态度来面对人人终日面对的柴米油盐,他不仅将音乐、绘画、小说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因素带入诗歌,甚至连政治、意识形态、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也都能成为他诗歌的抒情对象。在马雅可夫斯基这里,诗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甚至连人们耳熟能详的标语口号、民间俗语、门牌号码,经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之笔一点,便立即成为朗朗上口、令人过目不忘的佳句。关于他的这一化腐朽为神奇、让非诗成为诗、让一切都成为诗的本领和特色,我想引用什克洛夫斯基的一段话:“在马雅可夫斯基的新艺术中,先前丧失了艺术性的大街又获得了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形式……诗人并非透过窗户张望大街。他认为自己就是大街的儿子,而我们便根据儿子的容貌获悉了母亲的美丽,人们先前是不会、不敢打量这位母亲的脸庞的。”在这里,什克洛夫斯基强调马雅可夫斯基“新艺术”的核心,就在于他是“大街的儿子”。曼德里施塔姆在回忆马雅可夫斯基时也说道,马雅可夫斯基解决了“大众诗歌而非精英诗歌”这样一个基本、伟大的问题。“大众诗歌”,这就是马雅可夫斯基诗歌的特征和价值所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雅可夫斯基“革命诗人”的色彩渐渐有所消退,而现代派诗人的特征却越来越醒目。我想强调的一点是,所谓的“大众性”和“革命性”,往往就是形形色色的现代派之内在的驱动力之一。在马雅可夫斯基这里,就是其现代性的典型体现之一,因此,现在有人又将马雅可夫斯基称为“民主的现代派”,甚至“社会主义的现代派”,“革命诗人”和“现代派诗人”,这两种角色至少在马雅可夫斯基这里并不矛盾,在某种程度上是合二为一的。一部权威的著作——《俄国作家词典》称:“马雅可夫斯基即便在苏维埃时期亦非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家,而始终是一位未来派诗人。”(莫斯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卷,第37页)。一部英文版的俄国文学史这样写道:“马雅可夫斯基在作诗法方面是象征主义者的继承者。”(米尔斯基:《俄国文学史》,纽约AlfredA.Knopf出版社1927年版,第270页)其次,马雅可夫斯基一直被说成一位“无产阶级诗人”和“社会主义歌手”,这往往会使人们对其强烈的个性色彩乃至个人主义认识不足。其实,无论作为一个人,还是作为一位诗人,还是作为一位布尔什维克党员,马雅可夫斯基都是地地道道的个人主义者。研究苏联诗歌史的人很早就注意到,在十月革命之后,俄语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发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也就是从单数的“我”向复数的“我们”的过渡,诗歌呼应时代和社会体制的需求,用集体主义取代个人主义。那么,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十月革命首席歌手之一的马雅可夫斯基,其诗歌态度就显得十分“另类”了。如果编一部马雅可夫斯基用语字典,我想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有可能就是“我”和“我的”。帕斯捷尔纳克对此有个说法,他在回忆第一次听马雅可夫斯基朗诵悲剧长诗《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时说道:“这一标题揭示出一个天才的朴实发现,即诗人并非作者,而是抒情诗的对象,他以第一人称诉诸世界。”看一看马雅可夫斯基用过的一些标题,这样的“个人主义”似乎无处不在,昭然若揭:他的第一部诗集题为《我》(1913,不算他在坐牢时写的第一本诗集,那个集子被狱警没收,后来不知下落)以及由这部诗集发展而成的悲剧长诗《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他的第一部自传题目为《我自己》,他最著名的长诗之一题为《我爱》。他关于十月革命还有过一个著名的说法,即“我的革命”:“接受还是不接受?这个问题对于我(以及其他莫斯科未来派)而言并不存在。这是我的革命。”以前对这句话的理解完全是从“正面”角度作出的理解,其中有两点疏忽:一是没有注意到括号里的“以及其他莫斯科未来派”一句,也就是说,在马雅可夫斯基看来,未来派天然地会接受革命,这与我刚刚谈到的第一个问题有关;二是没有注意到单数的“我的”,而非“我们的”。这句“我的革命”,不仅是马雅可夫斯基在十月革命之后公开的政治表态,其实还暗含着的他的艺术追求。十月革命对于列宁等人而言,是政治的、社会的革命,这是“他的革命”和“他们的革命”,或者是“我们的革命”;而“我的革命”则是艺术的革命,审美的革命,诗歌的革命。这不是一种武断的猜测,马雅可夫斯基之后的命运,恰恰论证了这一设想:他创办“列夫”和“新列夫”,试图在艺术上与政治上的列宁比肩而立。他将列宁的革命视为政治的、社会的革命,而将他自己的“我的革命”视为艺术的、诗歌的革命,这在俄苏文学史中早有定论,并被称为马雅可夫斯基的“迷误”和“错误”。这其实是他真实心迹之流露,也是他必然失宠之前提,甚至是他死亡的原因之一。十四五岁就入了党的马雅可夫斯基,在政治表现方面却始终很难让政党放心,其原因恐怕就在于他过于强烈的个人主义。真正的诗人恐怕总是不合群的,他与任何一个政治集团或利益集团恐怕都难以长久地合作,或相安无事,因为放弃了个人主义的诗人,恐怕也就放弃了自我,放逐了自己的诗。我们可以预言,马雅可夫斯基如果不在1930年自杀,以他的个性和个人主义,他是很难熬过1937年的大清洗的。其实,在他死后,他也的确曾一度销声匿迹,直到斯大林在马雅可夫斯基女友的呈文上写下“马雅可夫斯基过去和现在都是我们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天赋的诗人”的批语后,马雅可夫斯基才在苏联文学中突然赢得了一人(高尔基)之下、万人之上的崇高地位。

最后,马雅可夫斯基与当时那个时代、那一时代的政治以及那一时代政治领袖的亲近,其实出于他的“真诚”,出于他身为一位诗人的赤子之心。他的天真和纯真,是他歌颂革命和革命领袖的真实动机,他的宣传鼓动并非出于任何功利目的,溜须拍马,也正是因此,他和他的诗歌才能更为持久地保持魅力。有一种说法:马雅可夫斯基服务于当局,并非出自恐惧而是出于良心,也就是说,他所歌唱的,是他衷心愿意歌唱的,的确是他内心深处的理想。从这样一些具体的行文中我们可以揣摩出马雅可夫斯基的心迹:一、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首先在于其“自由”,其次在于其有“诗”,他写道,将来的社会里“没有官员,而有很多的诗与歌”,那里有的是“自由聚集起来的人们之自由的劳动”。二、他在长诗《列宁》里歌颂列宁,但他的出发点却在于,列宁是“一个最人性的人”。三、他的长诗《好》的题目,根据如今俄国学者的考证,应该源自《圣经》的开篇,上帝创世之后感到很自得,于是有这么一句:“上帝看着是好的。”也就是说,马雅可夫斯基将十月革命看成是另一场开天辟地的创世运动,因此才有了他的政治立场。总之,在马雅可夫斯基的心目中和诗歌里,革命是浪漫的,社会主义是充满诗意的。

我们如今在反思苏联文学史时需要注意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替许多被错误镇压的天才作家恢复名誉的同时,也要留心不要重蹈苏联文学史家们的覆辙,将过于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强加于文学和作家,把苏维埃色彩浓重的作家全都不问青红皂白地一棍子打死,要注意区分有天才的苏联作家和无天才的苏联作家,区分有良心的苏联作家和没有良心或昧着良心的苏联作家。后者我们要将其逐出20世纪的俄国文学史,而前者,则要尽量还原其文学创作原貌,确定其文学史地位。这恰是我们今晚的纪念活动的意义所在。我相信,我们今后还将一次又一次地与不朽的马雅可夫斯基相遇,不断地获得我们心目中新的马雅可夫斯基。

同类推荐
  • 教师公文包-读书之乐

    教师公文包-读书之乐

    本书介绍了读书的意义,读书的要领,各种文体文章的阅读法,名人读书法,名人读书轶事等内容。
  • 中小学幼儿园公共安全教育教师读本

    中小学幼儿园公共安全教育教师读本

    未成年人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和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保障少年儿童的安全,是家庭和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责任重于泰山。
  • 十二生肖与人生财运

    十二生肖与人生财运

    本书向读者解析了十二生肖不同的致富路径、各异的财运走势以及逐年逐月的“富运”与“钱程”,同时还对不同生肖之人的投资理财方式提出了许多具体、实用、安全的建议。
  • 如何成为金牌自由翻译

    如何成为金牌自由翻译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的翻译技巧和心得,虽然主要针对英语翻译,但是这些“秘笈”实际上对其他语种的翻译也是适用的。大同小异,其他语种的译员稍微变通一下就可以吸收。考虑到自己一家之言难免有不足之处,笔者还专门采访了10多位优秀的成功翻译人士,多角度介绍了他们做翻译的经验、心得,比如女士做翻译应该怎样避免电脑辐射,小语种译员的从业心得以及营销策略,等等。希望能“授”读者以“渔”。
  •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社会转型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又最具有代表意义,有关两国社会整体转型研究以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转型的比较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俄社会转型学术研究方向。功军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就要出版了,这是关于两国社会转型与传媒变革比较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其所取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成果,是值得庆贺的。
热门推荐
  • 驻村兄弟

    驻村兄弟

    该书通过讲述的是主人公任乐水率工作队深入喀拉苏村所开展的一系列“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让死气沉沉的村子变成了欢歌笑语、生机勃勃的村子,暴恐分子受到惩罚,群众忙着生产致富,向读者展示了农村建设的美好未来。
  • 乱世照巨星

    乱世照巨星

    以电影级的剧情,架设恢弘的场景,带你进入身临其境的玄幻世界,创造史诗级的巨作。漫步人生路,走过别错过。一生兄弟情,乱世照巨星。
  • 都市本色警察

    都市本色警察

    现代化的都市中,生活着一位侦探警察王维,王维一件件的破获诸多破朔迷离的案件,一步步的走入一个神秘组织所设下的圈套,这位天才侦探能瓦解神秘组织的阴谋吗?
  • 七个月亮七个文明

    七个月亮七个文明

    我们的星球曾经有七个月亮,每一个月亮的坠落,见证着一个文明的灭亡和另一个文明的新生,幻界的出现,让这七个文明在这里碰撞出迷人的火花。
  • 九天魔皇

    九天魔皇

    白夜,性别:男,爱好:女,身份:异界人。他天性善良,却屠戮苍生,他出身地球,却震慑诸天!万界争锋,吾主沉浮。 新书《我在识海种了一颗豆》已发,欢迎观看。
  • 宇宙超级总导演

    宇宙超级总导演

    “导儿,太阳翘辫子啦!”“它敢,下次换角儿”“导儿,演黑洞的把8号配角干掉啦!”“妈的,智障,全换了”修斯达克狂吼道。宇宙超级总导演:“我爱上了一个女孩儿,可是,我却不能和她在一起。因为,那是我在梦里见到的女孩子。现在,我准备放弃永恒的生命,去和她见面,告诉她,我爱她,直到永恒!”
  • 我有禁地小世界

    我有禁地小世界

    秦歌醒来后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在他的体内,出现了一个禁地小世界。
  • 做官之借力

    做官之借力

    一位书生意气的青年,因自己的文章引起县委书记注意,从此步入政坛。他同时遭遇了玩弄权术的上级、精于暗算的同级、狡诈圆滑的新知、落魄走险的旧交、侠肝义胆的游民……而女友的权势背景,更是让他在情场和官场之间颠簸不已。
  • 我掌控了时间

    我掌控了时间

    (假如时间变成货币。)陈昊重生新世界,却发现每个人的手臂上多了一个计时器。新世界里,只要过了20岁生日,计时器便开始倒计时,时间只有1年。一旦计时器清零,就代表着一个人的死亡。唯一继续活下去的方法就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更多的时间(如工作、借贷、交易、变卖,甚至抢劫)。于是时间就成了这个世界的流通货币。所以,有钱人可以长生不老,而穷人们的生存则变得很艰难。可让陈昊惊讶的是,出身贫民窟的自己,计时器居然是正着走……
  • 微风携程

    微风携程

    有点小呆愣的微风认为自己以后的另一半会是像自家老爸一样温柔儒气的男人,以致遇见万人迷般的小景先生,微风先是无视,后是嗤之以鼻。但月老总是捉弄人的,他把纠缠作缘分。有时候,一眼,便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