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48300000008

第8章 宋人之诗:“理”与“趣”

“唐诗”与“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难以逾越的两个高峰。宋诗继唐诗而继续发展,在唐诗的基础上形成。宋诗在唐诗上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宋诗的根基在唐诗中滥觞。北宋前期,宋人倾向于对唐诗的摹仿。北宋中后期,宋人开始试图摆脱唐诗的影响,开拓新的诗歌境界。虽然宋诗在艺术成就上未能超越唐诗,但是在数量上是毫不逊于唐诗的,仅陆游一人的诗歌创作就有九千多首。

宋诗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从古至今对于“唐宋诗”之差异有着许多探讨。缪彦威先生在《论宋诗》中曾指出宋诗“变唐人之所己能,而发唐人之所未发……宋诗虽殊于唐,而善学唐者莫过于此。”又具体阐述了唐、宋诗二者的异同:“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浓华繁彩;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譬诸修园林,唐诗则如叠石凿池,筑亭辟馆;宋诗则如亭馆之中,饰以绮疏雕栏,水石之侧,植以异卉奇葩;譬诸游山水,唐诗则如高峰望远,意气浩然;宋诗则如曲涧寻幽,情境冷峭;唐诗之弊为肤廓平滑;宋诗之弊为生涩枯淡。虽唐诗之中,亦有下开宋派者,宋诗之中,亦有酷肖唐人者;然其论大较,固如此矣。”钱钟书先生也曾在《谈艺录》之《诗分唐宋》中说道:“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北宋)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夏日绝句

李清照(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可见,宋诗与唐诗是各有其闪光点所在的。如果说唐诗是“尚情”的,那么宋诗则是“尚理”的。究其原因,从宋朝社会文化思想精神上看,才能找到这种独特性的根源所在。

唐朝思想较为活跃开放,多种思想百家争鸣,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文化业较有活力,对于新思想、新变革都能够包容接受。而宋朝人口俱增,经济发展滞缓,中央集权高度统一,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最终确立下来,思想单一,文化趋于保守,面对新事物和新变革持否定态度。加上宋朝比唐朝面临更严峻的内外忧患,经常受到外族的入侵,政治也更加腐朽糜烂,有着国破家亡的危险,所以有着更浓重的国家、民族观念和空前的参政、议政热情。

在思想上,宋朝崇儒遵道,思想文化呈现出儒、释、道三家合流的趋势,并在整合佛理道学的基础上,以儒家思想为本位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理学。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对宋诗的影响尤为深刻。

理学按其基本观点和影响来分,主要有两大派别:一是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二是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也即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两种倾向。

儒释道并尊,理学与心学的发展,使宋诗富有一种不同于任何朝代特点的“理趣”。“理趣”,顾名思义,是要说理而有趣。由于受理学泛滥和韩愈“以文为诗”的影响,宋诗侧重于说理,然而如果把说理放在过于明显的位置,就容易导致诗歌显得枯燥乏味、说教性太明显,使诗歌失去其本身意象丰富、含蓄蕴藉的美,使诗歌“泛文化”。为了调和这种矛盾,就要注入文学审美趣味来让“趣”与“理”融合。

王安石像《元日》

王安石(北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日》

朱熹(南宋)

胜日寻方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其实宋诗的“理趣”精神在唐诗中就已见端倪并且不乏佳作。最突出的体现是唐诗中有以禅意入诗的典例。唐朝时的开化风气和内外畅通的交流使佛教大兴,王维、韦应物、柳宗元等诗人的许多诗句,都体现了一种禅宗的空寂之旨,但又都是寓于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之中的。既有禅宗哲理,又有诱人的美的形象,是两者的融合统一。如常建“潭影空人心”,杜甫“水流心不竞”,李白“水与心俱闲”,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除佛家禅趣之外,以儒家义理入诗的情况也不少见,以“仁政”为美政理想的杜甫和“文以载道”的韩愈就将这种儒家义理精神很好地注入了诗中。

从这一意义上看,宋诗滥觞于唐诗也可以得到解释了。然而,宋诗在唐诗基础上,将“理趣”这一精神开拓出一个全新的境界。

宋诗在形式上有“以文为诗”的散文化倾向,大量在诗歌中议论、说理。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至东坡(苏轼)、山谷(黄庭坚),始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又说:“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自欧阳修、梅尧臣等人始,至王安石、苏轼、黄庭坚,这种“以文入诗”的散文化、议论化倾向达到极致。例如苏轼的《次韵法芝举旧诗一首》:“春来何处不归鸿,非复羸牛踏旧踪,但愿老师真似月,谁家瓮里不相逢。”再如同样是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诗人回忆当年与弟弟进京应举时路过渑池县,借宿寺庙内,在寺壁题诗的往事。诗中前四句以雪泥鸿爪为喻,说明了一个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由于世途坎坷,沧海桑田,变幻多故,早年的经历、理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诗歌体现了宋诗的理趣思想,将人生哲理与思考融入诗歌中,直接用议论的方式表现出来。另外,宋人把一些本多见于散文、极少出现在诗的字词用于诗中。再以苏轼的诗为例,《子由新修汝洲龙兴寺吴图壁》中“我是小乘僧”,诗句中“是”字的运用与散文无异。还有苏轼“无媒自进谁识之,有才不用今老矣”等诗句中,“之”字、“矣”字本都是散文中常用的语气虛词,唐诗中绝无仅有。不单苏轼,其他北宋诗人也大量用于诗中。

《游园不值》

除了“以文为诗”外,宋诗的“理趣”思想还体现在“以才学入诗”中。宋代儒学一改唐人死守前代注疏的旧习,疑经惑古,以己意解经,蔚为风气,本已官僚化的士人,又加上了一重学者化的身份。这些诗人大多数都是博学的大儒,因此在作诗之时一方面有着更深邃丰富的思考,另一方面往往喜爱引经据典,或沿袭前人的故事语言。黃庭坚提出“换骨夺胎”、“以故为新”,正好作为宋诗“以才学为诗”的有力证明。《刘后村诗话》认为黃庭坚的诗“虽只字半句不轻出”,其实并非黃庭坚一人如此,宋人无不致力于此。使事用典作为中国诗歌的一种传统,有它的优长之处,但是也同时造成了晦涩、曲折、遮掩情感等毛病,如果处理不当容易走向“掉书袋”的弊病,也容易走向只注重才学而忽视诗歌艺术本身美感的弊病。

对于只注重“理”而忽视“趣”的弊病,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就曾经做出过批评:“程邵好谈理,而为理缚,理障也。”这是说程颢、程颐、邵雍这些道学家的诗歌只有干巴巴的理学说教,而缺乏美的形象。宋诗真正的理趣之美,并不见于说理之深或用典之繁复,而是那些善于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来揭示某种生活真理的诗歌。即使是那些并未在诗中直接议论说理的诗歌,表面看是在写景抒情,但是细细品味起来却包涵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寓意。如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全诗乍一看是一首描写游历山村的记游风俗之诗,但是其中却含有警策哲理。

总的来看,在中国文学史上,宋诗在唐诗成熟的艺术形式体制上起步,从重理性主情趣的方向进行了开拓创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传统诗歌体制,成为唐诗之后又一个诗歌的高峰,为近代诗歌的发展开辟了另一条全新的道路。

《江上渔者》

范仲淹(北宋)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示儿》

陆游(南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南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题临安邸》

林升(南宋)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游园不值》

叶绍翁(南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同类推荐
  •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这是一本站在青春的尾巴上的回顾和总结之书。直面内心,砥砺成长,献给8090两代人的青春自白书。毕业十年了,但我们的青春依然不老。学生、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北漂、作家、创业者……伴随着这些不断转换的身份标签,得到或者失去,辛酸还是荣光、荆棘或是迷茫,不管经历着什么,一路走来,我们都在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致敬我们都曾路过的青春,致敬回忆里想见却不能再见的人。总有一个故事点亮你心中的灯火,在水格诚挚、温暖而治愈的文字中,幸福从孤独中开出了花。
  • 安启元文集上卷

    安启元文集上卷

    本书收入了安启元同志1990年9月至2007年3月,在任陕西省委副书记、书记,省政协主席和全国政协常委三个时期的讲话、调研报告、视察工作中的随谈及撰写的理论文章共161篇。
  •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诗歌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诗歌

    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诗歌,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在下沉的世界里上升

    在下沉的世界里上升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散文、纪录片脚本等作品百余篇,共分六辑,分别为:与灵共舞、山中问路、湖畔沉思、惊世一暼、须臾芥子、大家小道。作品记录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同时作者以其敏锐的视角,对人生境遇、生活细节、自然景物等都有深刻的感悟和见解,文字朴实,内涵深刻,读来发人深省。
  • 世界不曾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

    世界不曾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

    《世界不曾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讲述了在奋斗的路上,生活是公平的。它不看容貌和出身,也不问金钱和地位,它只认人们付出的辛苦与智慧。能够笑着走到很后的赢家,必定是抓住每一段时光努力奋斗的人。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不努力,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今天的努力是幸运的伏笔,当下的付出是明日的花开。越努力,才会越幸运。你给世界一个什么样的姿态,世界就会还你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我们的时光是如此漫长

    我们的时光是如此漫长

    韩雪是个“绝世天才”但童年给她留下黑暗的印影,成为了她心里永远的伤疤,同母异父的哥哥的到来给她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全感,哥哥从小就和韩雪不和,韩雪哥哥是个典型逗比,寒雪出生在日本,5岁时来到中国,在中国韩雪在网上给CEF练习生写词,得到赞赏,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同桌CEF练习生程宇两个人是“好哥们”,由CEF练习生林观展,戴宇,杨鳞组成的组合金鳞组合韩雪敏锐的职场头脑让她选择了这个组合她成为了这个组合的一员与队长林观展展开了一场冤家路窄的好戏。
  • 超级骷髅小弟

    超级骷髅小弟

    岳川每晚都会做这么一个梦,在梦里,他变成了一具骨架子,并且还会召唤骷髅兵!“我跟你讲,小弟我要多少有多少,但是有个卵用啊,都特么是梦里的!”直到有一天,他把骷髅兵带回了现实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25岁女房东

    我的25岁女房东

    十三岁那年,家里给我哥买了个媳妇,拜堂入洞房那晚,我摔倒在婚床前……
  • 炫彩语调

    炫彩语调

    她被神秘组织害的家破人亡,他意外的拯救了她的生命。一重重迷雾不断的向他们袭来,皇家学院的斗争,她到底是什么人?他说我一定能陪着你,他说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就是遇见你。她说我不是小绵羊,她说我一定能征服这世界。在不断成长的道路中,他们共赴风雨。一场巨大的阴谋,他们抵挡的住吗?看萌萌小萝莉如何变身冷面御姐,将曾经欺负过她的,一样一样的讨回来。
  • 夜凰“霸”夫

    夜凰“霸”夫

    当天朝国情局最是无情无爱的传奇夜长留,一夕穿越到星夜国最为放浪形骸的女王爷身上!在那个男子为尊的时空,会发生什么值得后世千古流传的神奇经历?遇上一群人中龙凤逐鹿天下,她的出现又将改变什么?天下易主,那个命运霸主究竟是谁?结局,谁能料到!
  • 此生不独行

    此生不独行

    刚上大一的新生时无暇,本以为会普普通通的渡过大学时代,结果却在晚上做了一个神秘的梦,梦里面有修仙者,有功法秘籍,法宝。在连续做了几次梦境后,心想:要不试试把梦里的功法记下来,或许能成功呢,反正也不亏此后,时无暇光荣的成了一名修仙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限学校

    无限学校

    一声冰冷无情的声音,带人来到了诡异的学校。唯一的目标是活下去,为了更好的活下去……无限学校书友交流群529931238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