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92300000002

第2章 序

张节末

什么是山水诗?和玄言诗一样,《昭明文选》里并没有列出这一诗类,而《文心雕龙·明诗》中明明白白地说“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这就意味着,《文选》中未见分类的两类诗歌之进退形成了山水诗出场的契机。而这两类诗歌正是中古诗学史上学界关注和谈论得最多的。尽管谈得多,但还是有些未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我们知道是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而王维又把它发展到了极致,不过,山水诗到底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还不甚清楚。

试读下面这两首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命驾观奇逸,径骛造灵山。朝济清溪岸,夕憩五龙泉。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妙化非不有,莫知神自然。翔霄拂翠岭,绿涧漱岩间。手澡春泉洁,目玩阳葩鲜。

(庾阐《观石鼓诗》)

通常认为汉末曹操的《观沧海》是文人诗中较早描写山水品格的诗歌,而东晋前期诗人庾阐的《观石鼓诗》差不多可以说是比较纯粹意义上的山水诗。那么,从汉末到东晋,山水诗是不是就这样在山水不断被加重关注的一个过程中渐次形成了呢?

本书这样评价庾阐诗:“虽然出现这么纯粹的山水诗,但在山水诗前史的具体历史进程中它们却只能充当东晋蔚为壮观的玄言诗的前导。也就是说,庾阐的天才式创造并未直接开启山水诗勃兴的阀门。”那就是说,在山水诗以前还有玄言诗,虽然玄言诗中已经有很好的山水描写了,但还是不能称其为山水诗。这是为什么呢?

叶维廉如是界定:“我们称某一首诗为山水诗,是因为山水解脱其衬托的次要的作用而成为诗中美学的主位对象,本样自存。是因为我们接受其作为物象之自然已然及自身具足。”国平在引叶先生此“美感观照的主位对象”说以后发挥道:山水诗成为中古诗歌运动中诗类发展的高潮点与落幕地,是因为它生成了一种不同于以往诗歌的审美经验——山水意识。

那么山水意识到底从何而来呢?国平不是以已有定论的山水诗为分析样本,而是去追寻大谢以前各诗类中山水意识的萌芽。这项工作正如他所说,是“山水诗所由诞生或者说山水诗诞生前的诗类流变的清理”,于是就有这一本《山水诗前史——从〈古诗十九首〉到玄言诗审美经验的变迁》。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另辟蹊径的研究走向。

本书提出,山水诗作为一个诗歌运动的成果,其此前的诗类演进可以分为《古诗十九首》、行旅诗、公宴诗、游览诗、招隐诗、游仙诗与玄言诗七个诗类,并根据审美经验的变迁将这七个诗类分为四个演进阶段:《古诗十九首》与行旅诗、公宴诗与游览诗、招隐诗与游仙诗、玄言诗。作者说:“从《古诗十九首》到玄言诗就是一个比兴逐渐退场,情感意志消散,审美主体渐近自然、亲和自然、直观自然的过程,而晋宋间山水诗的诞生就是此一诗歌运动演进的自然结果。”

作者在细读、分析各诗类的诗歌作品个案的基础上,认真清理并描述这些作品呈现的审美经验,进而考察这些审美经验所导引的诗歌运动朝向山水诗的演进之途。所引资料翔实,论证严密,以史推论,步步为营,视野与方法论别具一格,结论令人信服,显示了其扎实的学风和良好的理论素养。总之,方法是科学而有特色的,研究结果是稳妥而可信的,我作为导师当然也是满意的。

作者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山水诗在审美经验层面必须具备两个充分条件:置身自然界、亲和大自然,对自然山水寓目直观;抒情主体情感消疏,不以自然山水作为比兴和遣理工具与媒介。”这里,我们当可发现诗歌创作的两个几乎一致的走向:一是渐近自然,最终达到对自然作直观的诗思;二是要对自然作直观的诗思,条件是不再缘情,即不再调用比兴来抒情,或者类似地简单地以理来置换情。

或许,我们有必要单独来讲一下玄言诗和山水诗的关系,即刘勰所谓“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的论断到底是不是诗学史的真相。

日本学者小尾郊一先生梳理玄言到山水的流变,认为,“兰亭人士爱好作为散怀场所的山水,同时也开始爱好美丽的山水。强调散怀时,便表现为玄风诗;着眼于美丽的山水时,便表现为山水诗。……正如‘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所说的,庄老和山水是同时出现的。虽说在兰亭诗中是前者重而后者轻,但不久以后就变得前者轻而后者重了”。这段话很值得推敲。第一,山水是散怀的处所,为了给情感降温,就到山水中去。第二,开始爱好山水。第三,在情感和山水间的不同侧重,就有了玄言诗和山水诗的区分。第四,玄言诗和山水诗是同时出现的。他理解的“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不过是同时罢了,并不是非要玄言诗退场,山水诗方才登场。显然,小尾先生是个折中论者,可能大多数学者会有意无意地来这样处理两者的关系。

其实清人沈曾植早就不满意刘勰的论断,说:

元嘉关如何通法,但将右军兰亭诗与康乐山水诗,打并一气读。刘彦和言:“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意存轩轾,此二语便堕齐、梁人身分。须知以来书意笔色三语判之,山水即是色,庄老即是意;色即是境,意即是智;色即是事,意即是理;笔则空、假、中三谛之中,亦即遍计、依他、圆成三性之圆成实性也。康乐总山水庄老之大成,开其先支道林。

沈氏所云“元嘉关”就是元嘉时期的诗歌,为了通这一关,他建议将西晋永和九年的王羲之兰亭诗与东晋刘宋元嘉年间谢灵运的山水诗一起读,此一往前推的策略意在从玄言诗的构成上讨论山水之于玄言的重要性。沈氏引入佛教的语汇,判山水为色、境、事,庄老为意、智、理,两两相即,以此批驳刘勰“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之说。这里,尤其要重视“境”一词,山水是境,理即融于其中。这意味着,玄言诗和山水诗的读法要变,不能沿用比兴的读法了,也不能再以抒情为目的了。

近人马一浮也驳山水与玄言对立论,说:

刘彦和乃谓“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殊非解人语。自来义味玄言,无不寄之山水。如逸少、林公、渊明、康乐,故当把手共行。知此意者,可与言诗、可与论书法矣。

对玄言诗来讲,山水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其千变万化恰对应着理的不变,而不变之理即在山水之中悟得。在此一思理之下,王羲之、支道林、陶渊明与谢灵运是一派的。

上面三位学者对刘勰“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之说的怀疑和批驳,如果我们把它置入一个更大的时代背景,即从汉儒解诗的经学时代向玄学(佛学)时代的转换去看,那么他们显然是有道理的。山水诗并不是从缘情诗平滑发展而来,即并非从曹操诗的自然描写开始,诗人渐渐更多地关注自然,诗歌渐渐更多地描写自然,最后水到渠成,到了大谢,山水诗就从缘情诗中自然生长出来了。恰恰相反,山水的审美意识孕育于玄学的语境之中,在此语境中缘情冲动受到了压抑,理境却堂而皇之地登上舞台,它并不干枯、乏味、艰涩和无文,虽然相对缘情诗而言,或许是这样,但那只不过是读诗的角度问题。这里,我可以提供一个旁证,《世说新语》一书的主角们正是玄言诗的主角们,几乎一个都不差。我们读《世说新语》,绝不会有钟嵘批评玄言诗的“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诗品序》)之感,那种理智、简约、生动的美,却固然是不能以缘情冲动来衡量的。《世说新语·赏誉》所记玄言诗领袖孙绰的名言:“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难道是戏言!是不是应该说,山水诗正是从玄言诗中生长出来了,或者,山水诗其实是和玄言诗一起受孕的。那么,它们的母亲是谁呢?是玄学。大谢山水诗的成功,标志着诗学上经学时代的终结,玄学时代的全盛和佛学时代的开启,虽然诗学家们其实并不想真正从经学撤退,如刘勰、钟嵘辈。

以上是我重温国平的论文引发的一些感想。把它们记下来,作为最近思想变化的记录。

2010年7月于杭州

同类推荐
  • 诗与远方:刘凤池作品集

    诗与远方:刘凤池作品集

    本诗集生动地描述了作者人生旅程中的大部分足迹,并激情地抒发了人生的真实感受及梦想与追求,是一本把诗与人生、旅行结合起来的文艺作品。书中不仅有作者在人生各个阶段的感悟,亦有作者在中国和世界各地旅行中,对自然和人文风景的赞美和哲思。既然人活一世,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那么,这本诗集或能带着你做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诗与远方的旅行!
  • 苏天赐文集三:附:苏天赐研究

    苏天赐文集三:附:苏天赐研究

    《苏天赐文集三:附:苏天赐研究》苏天赐研究是近20年来研究苏天赐先生的文章结集,对于苏天赐先生的生平、艺术、教育及思想均有全面深入的讨论和评述,可加深我们对苏天赐先生艺术及思想的理解。
  • 季节轮换

    季节轮换

    本书作者试图通过梳理尘封的往事,重溯“第三代”诗的流程,仔细探讨一种诗学趣味发生、形成以及几经变流的内在动因和外部条件,弄清作为一个时代精神生活见证的“第三代”诗,在精神、心理和感知方式等诸多方面,所表现出的应变能力和承受能力。
  • 泉水

    泉水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太虚伪了,太爱面子了,说做不一致,没有不知道的事情,很会在人面前自吹自擂出风头,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吹唬的都快要飘起来了。有时候脸很大,不知道是胖的还是吹气憋的。
  • 点燃激情:北京残疾人奥运会成功举办

    点燃激情:北京残疾人奥运会成功举办

    《共和国故事·点燃激情:北京残疾人奥运会成功举办》为“共和国故事”系列丛书中的一册,选取了北京残疾人奥运会成功举办事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细节事件,详细讲述了北京残疾人奥运会成功举办事件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热门推荐
  • 我为隋帝杨广

    我为隋帝杨广

    杨广就职于西南地区偏远山区一所初等中学,从教三十多年,为祖国培养出了无数优秀人才。当这样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穿越历史成为刚出生的隋炀帝杨广,会产生怎样的蝴蝶效应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无限之人生游戏

    无限之人生游戏

    什么是无限,并不是漫长,而是毫无终点。什么是人生游戏,人生就是游戏。以人生作为筹码,找到并不存在的终点
  • 杀手穿越:妃倾城

    杀手穿越:妃倾城

    凌兮云,二十一世纪世界级杀手魔仙,杀伐果断,从不失手,一朝穿越,拥宠为妃。“那你娶我!而且只许娶我一个!”“你的桃花运不错么?北朝公主都肯为你让北帝停战呢”王爷太招人喜欢,那又怎样,此爷已近贴了我凌兮云的标记了!凤寂夜是温文尔雅,才华横溢,英俊潇洒的三皇子,也是血战沙场,冷酷嗜血的杀神。“今生除了你!我谁都不娶!”“我的全部都是你的!即使有一天我死了!我也会把我的尸体留给你!!”娶她做了王妃后就立刻变得霸道了?不怕!我把自己的全部都给她!南宫祁,逍遥不羁,风流倜傥,为人个性乖张,从不按常理出牌,不为世俗所羁绊。“南朝女帝?拒嫁,我是要留给我的未婚妻的,我的感情我也不知道会留到哪里!”,得罪了南帝?不要紧,果断跑路去寻未婚妻!慕潇邪,江湖第一盟风云盟盟主,邪魅妖孽,红颜遍地,性格暴虐,手段毒辣。“王妃有什么好!你若想,我也去当个王!到时你嫁给我?”“跟我走吧,我可以保证以后只宠你一人”不跟我走?好!绑也要绑回去!
  • 雷仙崛起

    雷仙崛起

    浩然天地,道气长存。长空万里,紫电纵横。听,这天地之间有一种匡扶正气的力量……
  • 林暖的那些年

    林暖的那些年

    人是很奇怪的,生活就更奇怪了。它有时候让你很喜欢,有时候让你痛不欲生,乌云密布的天空总是有一丝光亮透出来。林暖追寻着光亮就像是猫的好奇心。
  • 万魔君主

    万魔君主

    强夺九大神神格的迪亚斯,执天下牛耳数千年,一日在众神朝拜之时,顿觉困意袭来,便想久违的稍作小憩,当再次睁开眼时,居然身处山林,顿觉大事不妙,而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
  • 情似南之暖阳

    情似南之暖阳

    每一个人生命里都会出现一束光,会温暖一生或会拖你入地狱,一生终不得解脱。她是他行走在黑夜中的灯,美好,温暖。南奕然这个人没什么运气,他所有的运气都用来遇到安晓晓,往后就只剩下实力了。在野营那晚,南奕然把喝醉安晓晓紧紧抱在怀里,轻声地说:“安晓晓,这辈子你别想跑了。”安晓晓笑了笑打着隔说;“好呀。”南奕然难得露出温柔的笑,轻轻地捏着安晓晓的脸说道:“真乖!”
  • 同桌让一让

    同桌让一让

    苏慕白语气暴躁几乎是用吼仔细看脸上还带着一丝微红:你难道就看不出我喜欢你吗?喻甜脸色微红:你这样像是表白的样子吗!
  • 太清正气歌

    太清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光怪陆离的修行界中,有飞天遁地、移星换斗的玄门高人,有兽面人身,生吃活人的妖怪,也有现代生物技术制造出的天使,还有与人类灵智一般无二,却异常强横的机器人……。这些在常人眼中,如同神灵一般存在的玄门高人、“高等生物”把控着整个修行界。然而,绝顶的法术、强横的生物真的就代表了所有的一切吗?未必在二十一世纪,科技、经济代表着一切的尘世间,一个不懂得丝毫法术的普通人,却让凡俗界、修行界对其敬畏不已。他一个人,就是一方世界。他所倚仗的,仅仅是家传的武学,还有满身的正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