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2500000017

第17章 雕塑艺术(4)

五、装饰雕塑

能体现这一时代精神特征并和广大群众在精神上保持较多联系的,是被称作案头摆设的小型装饰雕刻。从制作材料可分为木雕、泥塑、陶瓷塑、砖雕、竹雕、玉石雕、骨角牙雕和果核雕等多种。其中如福建德化窑的瓷塑:广东石湾密的陶塑,江苏嘉定、南京的刻竹,闽南、粤細麵木雕,无锡、苏州、天津的泥塑等,都有出色成就和独特风格。这类小型雕塑品具有朴素大方、明朗健康、单纯简洁而耐持久观赏的特点。从题材内容上看,虽然有些是取材于宗教的,如观音菩萨、罗汉、达摩、寿星、八仙之类,但它是作群众所熟悉喜爱的带有传奇色彩或具有某种优良品性和神异力量的艺术典型而加以再创造的。更大量的则是取材于当时广为流行的小说、戏曲或者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也有不少是来自群众所熟悉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它们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理想和愿望。

现代雕塑

进入20世纪后,中国传统的宗教雕塑已处于衰落时期,民间小型雕塑虽很繁荣,但未能成为主流。辛亥革命时期,即有責年赴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学习雕塑。五·四运动前后到30年代,又有更多的美术青年先后赴加拿大、法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学习離塑。他们归国以后,举行的雕塑作品展览,促进了中国架上雕塑的发展。他们大多从事艺术教育,成为中国近现代雕塑艺术的开拓者。中国艺术院校的雕塑教学始于1920年,其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设立雕塑科,之后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等相继设立雕塑系、科。比较大的创作有为纪念孙中山和其他民主革命家塑制的纪念像和设计抗日战争英雄纪念碑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雕塑创作又有巨大发展,各美术院校普遍建立雕塑系,并选派留学生、研究生到前苏联学习。中央美术学院先后于50年代和60年代初举办两届雕塑研究班,1956年还成立了中国雕塑工厂。1958年4月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为建设城市大型纪念碑雕塑创作提供了重要经验。1982年2月,中国美术家协会提出《关于在全国重点城市进行雕塑建设的建议》,经国务院批准,同年8月,由城市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召开了全国城市雕塑规划、学术会议,并成立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和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领导全国城市雕塑创作活动,雕塑创作活动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雕塑工作者总结了1958年“大跃进”期间不顾艺术质量,滥造大型雕塑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造领袖像的两次教训,提出积极稳步的方针:制定规划,进行试点,陆续建造了一批城市雕塑,包括纪念碑雕塑、园林装饰雕塑等。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84年,已建立室外大型雕塑326座,其中大部分是1976年以后所创作的,对美化环境、改变城市景观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架上雕塑

20~40年代,在各种展览会上出现了较多的肖像作品,也有抒情性的作品与少量的浮雕。最早有留学美国、英国攻雕塑与油画的李铁夫,他与梁竹亭、陈锡钧都作过孙中山像。较早的肖像作品有:李金发的《蔡元培像》(1925),江小鹣的《马相伯像》、《胡文虎像》,张辰伯的《梁启超像》,潘玉良的《王济远像》,张充仁的《春》,廖新学的《少女》,滑田友的《陈散原像》,梁竹亭的《高剑父像》,王朝闻的浮雕《毛泽东像》等。抒情性作品有黄土水的《山地牧童》,张充仁的《春》雕塑,柳亚藩的《人类的悲哀》,金学成的《少女》雕塑,滑田友的《沉思》、《轰炸》,傅天仇的《抗战八年赞》、《暴风雨》,叶络、苏晖等的民间彩塑和滕白也、郑可等人的动物雕塑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架上雕塑创作有了新的发展。70年代以后,木、石、青铜等硬质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在雕塑语言的探索方面也有很大进步。代表性作品有:袁晓岑的《母女学文化》(1951)、潘鹤的《艰苦岁月》、龙德辉的《觉醒》、郭其祥的《百万农奴站起来》(1960)、田金铎的《稻香千里》(石雕)、孙纪元的《草原民兵》、陈道坦的《大庆人》(1964)、刘焕章的《少女》(木雕)、王济达的《边防英雄》(1972)、唐大禧的《海的女儿》(石雕,1977)、张德蒂的《小达娃》(1979)、程亚男的《夏天》(木雕,1979)、田世信的《欢乐柱》(木雕,1982)、刘小岑的《家乡的河》、杨冬白的《饮水的熊》(石雕,984)等。在肖像雕塑方面,比较突出的作品有:王朝闻的《刘胡兰像》(1951,后来放大型纪念碑雕塑)、张松鹤的《鲁迅》(1974)、贺中令的《白山魂》(石雕,1984)、邢永川的《杨虎城将军》(石雕,1984)、钱绍武的《江丰》(石雕,1984)等。此外,还有周轻鼎、王合内、刘政德、周国桢、滕文金、郑于鹤等人创作的各类小型雕塑作品也有广泛的影响。

二、李金发:《邓仲元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缅怀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先烈,各地先后建造了不少纪念碑,如1949年在山东临沂建立的《革命烈士纪念塔》,1955年在辽宁大连建立的《苏军烈士纪念碑》(青铜,卢鸿基作)。50年代规模最宏伟的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创作活动。该碑是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兴建的。1952年8月1日动土,1958年5月1日揭幕。

纪念碑按照民族形式设计,形式崇高、肃穆,碑高37.94米,碑座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分嵌有10块反映中国人民近百年来革命斗争史迹的大型浮雕,为雕塑家、画家共同设计,由优秀民间艺人雕刻而成。内容为:《烧鸦片》、《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参加创作的雕刻家有刘开渠、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张松鹤、萧传玖、傅天仇、王丙召等(见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其他重要的烈士纪念碑还有:《英勇就义一一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石雕,南京,集体创作,1979),《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5月强渡大渡河纪念碑》(石雕,四川石棉县,叶宗陶、许宝忠、高彪作,1982),《渡江胜利纪念碑》(石雕,南京,集体创作,1986),《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青铜,四川泸定县,隆太成、叶毓山作,1986),《歌乐山烈士纪念碑》(石雕,四川重庆,叶毓山作,1986)。属于工矿史纪念性雕塑的有《克拉玛依矿史纪念碑》(水泥,新疆,集体创作,1984)等。革命家、烈士、文化名人的纪念像,重要的有萧传玖作的《鲁迅像》(青铜,上海,1956),尹积昌、詹行宪、廖加复作的《孙中山像》(水泥,广东,广州,1958),冯德安、程义宏、高全芳作的《刘文学像》(水泥,四川,1961),庞及轩、杨美应、赵判吉作的《雷锋像》(玻璃钢,1971),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的《毛泽东像》(石雕,集体创作,1977),上海宋庆龄墓的《宋庆龄像》(石雕,集体创作,1983),章永浩作的《马克思、恩格斯像》(石雕,上海,1984),李维祀作的《林则徐像》(青铜,福州,1985),应真华、仲兆乃、许叔阳作的《秋瑾像》(石雕,浙江,杭州),刘开渠作的《萧友梅像》(青铜,上海),曾竹韶作的《孙中山像》(青铜,北京,1986),傅天仇作的《周恩来像》(青铜,天津,1986)等。

三、王丙召:《金田起义》

在城市环境雕塑方面,较早的成功作品是北京农业展览馆两座群像雕塑,为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集体创作,完成于1959年。作品融汇了西方雕塑和民族雕塑技法的长处,以群像形式表现出了中国人民昂扬奋发的自强精神。较早出现的大型园林雕塑作品为哈尔滨沿江公园的《天鹅》(苏晖作,1963)等组雕。

与城市环境结合得比较好的优秀作品有,建于广东珠海市海滨的《珠海渔女》(石雕,潘鹤、段积余、段起来作,1982),重庆长江大桥桥头组雕《春夏秋冬》(铝合金,集体创作,1984),分别建于北京和平里的《和平鸽》(青铜,王一林作,1984)、正义路的《读》(石雕、司徒兆光作,1985)、湖北武汉东湖风景区的《寓言组雕》(石雕,刘政德作,1985)等。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群雕》(石雕,尹积昌、陈本宗、孔凡伟作,1959)和深圳市委大楼前的《孺子牛》(青铜,潘鹤作,1984)被视为城徽或一个新兴城市的精神象征。

应外国邀请或赠送给外国的大型雕塑作品,比较重要的有《吉布提共和国烈士纪念碑》(青铜,吉布提人民宫,李守仁作,1985),《和平》(石雕,日本长崎和平公园,潘鹤、王克庆、郭其祥、程允贤作,1985),《走向世界》(青铜,瑞士洛桑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田金铎作,1986),《白求恩像》(石雕,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司徒杰作,1986)。

四、司徒杰:《白求恩像》

民间雕塑与大型泥塑群像近代各类民间雕塑艺术相当繁荣,出现一些杰出的民间艺术家。比较著名的作家和作品有天津泥人张艺术的代表作家张明山作的《蒋门神》、张玉亭作的《钟馗嫁妹》、张景祜作的《惜春作画》,江西南昌范振华的木雕人像,广东石湾刘传的人物陶塑、区乾的动物陶塑,福建泉州江加走的木偶头像,以及北京汤子博(见面人汤)、郎绍安等人的面塑等。在60-70年代,部分专业雕塑家学习、汲取民间泥塑经验,和民间艺人一起创作了一些以阶级教育为题材的泥塑群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为四川大邑的《收租院》,共有与真人等大的泥塑人像114个,真实地表现了土改前农民向地主缴租时受到的敲骨吸髓的剥削情景。此外,在一些工厂、矿山也有过一些类似性质的作品。

同类推荐
  • 精选客家情歌三百首

    精选客家情歌三百首

    客家山歌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社交手段,尤其是在爱情生活中,其功能具有隐秘和公开化的两重性。因为是唱歌,可以解释为艺术的虚构,因而有隐蔽性;但是,又因为是面对面的唱和,对方也可以理解为真情直露。作为娱情的手段和作为传情的渠道,是合二而一的。
  • 西北风·文论集

    西北风·文论集

    本书分为回忆卷、论文卷、评价卷三个部分,收录张弛对父亲母亲及青少年时代的回忆,及其关于歌词艺术特质、西部音乐文学、回族歌曲创作等方面的论文,以及李镜如、丁跃、张涧、荆竹等探讨张弛作品的评论文章。
  • 课外雅致生活-达芬奇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达芬奇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名辨艺术与思维逻辑(修订版)

    名辨艺术与思维逻辑(修订版)

    本书主要研究名辩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名辩学之名与逻辑学概念理论,名辩学之辞与逻辑学命题理论、名辩之说与逻辑学的推理理论,以及名辩学之辩与逻辑学的论证理论等。
  • 世界民俗艺术(上)

    世界民俗艺术(上)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热门推荐
  • 丰丰扫心

    丰丰扫心

    慧者,丰丰扫心。丰是草木的象形,代表繁茂,很多。扫,扫除之义。心,心中之万事万物。内义为扫除心中无量无数的事物名相等等即是慧。外义为慧通无碍,一切通达。这是我名字的由来,我的名字,周慧仪。。。
  • 吸血鬼绝恋:异能校园

    吸血鬼绝恋:异能校园

    他,是吸血鬼。家长死于意外车祸,他转学到了A中,在哪里,他发现了许多跟他一样的物种——吸血鬼
  • 系统为了错误

    系统为了错误

    系统错误…………………………………………
  • 老舍精读

    老舍精读

    老舍创作多取材于市民生活,用貌似轻松、幽默的笔调描绘城市贫民、小市民(尤其是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中下层市民)的生活和命运,深刻揭示了他们在历史潮流冲击下的惶惑、进退维谷。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满是京味儿。吴小美所著的《老舍精读》对照老舍作品原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老舍作品中出现的各种艺术手法进行了深入解读,为我们阅读老舍作品拓宽了视角。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呼兰河传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呼兰河传

    本书收录了萧红经典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呼兰河传》及七篇短篇小说。《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式”小说,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线索,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一座东北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此外,本书收录的短篇小说也不容错过,充满沧桑感的文字描摹着生活在旧社会的中国人的悲凄命运。萧红的作品颇具个性,看似随意的文风中,蕴含着深沉浓厚的感情,堪称杰作。
  • 恋上你的桃花眼

    恋上你的桃花眼

    爱一个人,是不是只能等待?爱一个人,是不是只能退让?如果我爱你,是否可以勇往直前的表白我的爱情?俗话不是说:“女追男,隔层纱吗?”为啥到了她这里,就变成了“女追男,万重山”了呢?印筱兔是真的不明白。她从六岁起就爱上了那个有着一双桃花眼的优质少年,十几年来,一路摸爬滚打,胡搅蛮缠,却还在原地踏步,连个吻都没偷到,实在是令她汗颜!好在连滚带爬地与他考进了同一所大学,终于逼出他的点点真情。本以为爱情至此来临,然而一场突变却将二人分隔一方。几年过后,曾经相爱的人还可以再续前缘吗?霸王兔与腹黑狼的爱情PK战,最终是霸王兔扑到大灰狼,还是腹黑狼吃掉小白兔?请随笔者一同陪着印筱兔走完崎岖坎坷的追夫路吧↖(^ω^)↗本文走轻松温情路线,但也会有苦涩辛酸夹杂其中。
  • 爱的二次应答

    爱的二次应答

    心灰意冷,疲惫不堪,她终究放弃那段婚姻了吧!时间会磨平一切吗?他们的相遇像是上天来安排的,是他让她懂的一切可以重来,流言蜚语冷嘲热讽,没什么大不了,彼此间的陪伴才是长情!顾敏是幸运的是幸福的
  •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歌德及其作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认识歌德的范围和视野,推进了对歌德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论述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探讨了歌德对中国的认识,具体而生动地回顾了中国对歌德的接受过程,说明了中国人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下开始认识歌德,分析了歌德的作品和思想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得到的评价和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以及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从歌德作品和思想那里所获得的启迪和思想源泉。
  • 岁晏一仙

    岁晏一仙

    简介这个东西不好写啊——写的正经了看客不喜欢,写的不正经了又偏离主题,紧凑主题吧,又漏了坑;凑合写几个字吧——身后有背景,但这背景却需要自己一步步去揭开;身后有背影,可悲的是这背影看起来如此弱小。“山上人”道修,流光飞剑;“山下人”创造,机甲科研;“山中人”隐世,千锤百炼;我要讲的故事,是一个有关飞升、科技、武学的故事;我要讲的故事,是一个恩怨情仇的冒险故事。首卷:《诸妖覆城》进行中,旧稿新改,没有太多想说的。
  • 鞋靴设计效果图技法

    鞋靴设计效果图技法

    本书为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简要介绍了鞋靴效果图的各种技法,全书分为七章,重点介绍了鞋靴效果图与素描、鞋靴效果图与色彩、脚部形体结构、鞋靴效果图基础表现技法等。陈念慧所著的《鞋靴设计效果图技法(第2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不同表现风格的优秀效果图作品,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表达需求和爱好对其学习、借鉴。本书为全彩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