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89200000048

第48章 守国门德榜驻军 谋歼敌子材用计

双方重新将视线转向越南北圻。现在的形势是,法军占据着北圻西路的山西、宣光和东路的河内、北宁等地,而清军西路有黑旗军、滇军万余人正在围攻宣光;东路有桂军、潘鼎新从湖南带过来的苏元春所部以及王德榜的恪靖镇边军,大约有两万余人占据着谅山、镇南关等地。谅山一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法军确定的战略是固守西路,拖住滇军和黑旗军;东路则进军夺取谅山——镇南关一线。

王德榜所部先是水土不服,闹疫病减员过半,观音桥一战,又伤亡数百,所以原来五千部众现在只余两千多,于是他只好暂时撤回关内休整,并派部下回湖南募勇三千。船头之战后,桂军、苏元春部伤亡惨重,前线吃紧,所以潘鼎新急电王德榜出关。

开始,潘鼎新对王德榜一军心存门户之见,不肯让他出关,后来在观音桥之战后的保案中又对恪靖镇边军只字不提,再加关外湿热多疫,所以王德榜的部众都闹情结,迟迟不肯出关。结果不但潘鼎新不满,就是向来看重王德榜的张之洞也十分生气,他让潘鼎新转告王德榜,如果再不听调遣,便要上奏弹劾!

金老大等人就在此时来到王德榜营中,他看了左宗棠的亲笔信,不禁为之惊惧。左大帅说得很明白,如果他有畏战情绪,不待他人列参,他就先劾之。左大帅是自己最后的依靠,如果连他也不为自己说话,那就真无药可救了。金老大也建议新募的勇丁不妨到关外去训练,以免给人留下畏敌避战的口实。

王德榜把部下叫到帐中,将左宗棠的亲笔信传给众人看,众人都无话可说,表示惟命是从。金老大站到众人面前,将左宗棠的宝刀交给王德榜道:“大帅吩咐,如果众将有不听号令者,可以此刀斩之;若王军门畏敌退缩,至成大败,就要以此刀自裁。”

次日大军开拔,经数天行军,十一月初进驻板峒。这里是三叉路口,一条路通往法军据守的船头,大约七十余里;一条路通海防,一条路通广安,均为二百余里。王德榜主动向潘鼎新请战,表示可率军奔袭海防,直捣法军后路,也可配合苏元春重新夺回船头。潘鼎新回复表示同意他配合苏元春夺回船头。

苏元春,字子熙,广西人,少年投军,积功至记名提督。原来在湖南驻防,潘鼎新出任广西巡抚后,被调到广西来参战。自从桂军溃败后,他的军队一直作为主力与法军作战,三个月前被破格擢为广西提督、广西军务帮办,地位仅次于潘鼎新。在船头之战中,他的部众损失最重,所以也想夺回船头,以雪前耻。

他与王德榜约定,五天后两人分左右两路发起进攻。王德榜留两营守板峒,自己亲率八营进驻离船头仅三十里的丰谷,准备与苏元春一军届时发起进攻。然而到了第三天,他却收到苏元春的急信,说他新募三营粮械不齐,须暂缓十日方能参战。结果,王德榜成孤军深入之势。

整装待发进攻谅山的法军侦知王德榜一军孤军深入,尼格里率第二旅的主力前来攻打。法军包括侦察骑兵、三个炮兵中队,再加海军陆战队、外籍兵团、土著兵团共六营,总数近三千,与王德榜所部相差无几,而装备则远超王德榜军,尤其是火炮数十门,威力巨大。

王德榜正打算撤军之时,法军已经逼近,阵地遭火炮狂轰,新筑营垒大多尚未完工,很快就被炸毁,不少勇丁未见敌就已伤亡。炮击过后,法军步兵蜂拥而来,王德榜站到阵前,一手拿着七响手枪,一手握着左宗棠的宝刀,对将士们道:“法夷面前,有进无退,有敢后退者,斩!”金老大亦是虎目圆睁,帮王德榜督阵。

王德榜所部多为旧式洋枪,法军配备的是最新连发枪,火力很猛。双方激战两小时,法军虽然最后被迫撤退,但王德榜部伤亡三四百人。

战斗的间隙,王德榜一面派人向苏元春求援,一面督率勇丁加固营垒。下午法军再次发起进攻,仍然先是炮击,然后步兵冲锋,双方苦战一个多小时,法军再次败退,而王德榜部又伤亡三四百人。部将们劝王德榜撤军,但他估计苏元春的援军十几小时内一定能赶到,那时围歼尼格里也并非不可能,所以坚持固守待援。

可一直等到第二天都没有援军的影子。法军的再次进攻被打退后,王德榜不得不率军撤出阵地,因为弹药已经告罄。他撤回板峒,清点人数,伤亡一千余人,阵亡总兵、参将、游击、都司、把总等三十余人。众人无不痛恨苏元春有意陷恪靖军于绝地,而苏元春却称自己是行围魏救赵之计,虽然没到丰谷,但却派出四营直奔船头法军营地。恪靖军能够安全撤出,法军不敢追击,全是毅新军奔袭之功。

王德榜部休整了半个多月,法军两个团近六千人再次向清军阵地发动进攻。当时清军兵分三路驻守,潘鼎新弄不清法军的进攻重点,调度失宜,一会让左右两路往中路靠拢,一会儿又令他们抄法军后路,王德榜一天接到两次命令,结果是疲于奔命。

法军看准了清军的弱点,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他们先是击败了苏元春部,占领了谷松,随后又占领了据谅山仅三十里的委坡。潘鼎新这才看清法军是要进攻谅山,而再调兵驰援已来不及,结果他率所部八营仓皇逃往镇南关。

法军几乎不废一枪一弹占领谅山,随后立即推进到镇南关南四里处的文渊。此时驰援的桂军杨玉科部赶到,他纵马在阵前督战,但法军炮火太猛,他的部众伤亡惨重,自己也被炮弹炸伤而阵亡。苏元春部在文渊附近阻击法军,伤亡也很重。潘鼎新再次弃关而逃,法军轻松占领镇南关,并派先头部队深入广西境内二十余里,边境一时人心惶惶。

法军在镇南关停留两天后撤离,几乎与法军前后脚,王德榜率部赶到镇南关,另外还有杨玉科的亲信部属二百余名也在此时赶到,他们不肯随潘鼎新撤退,誓死要为统领报仇。此队为首的是参将刘思河,他是杨玉科的左营管带,对王德榜道:“请王将军收留我们,我等愿听将军指挥,镇守镇南关,为杨军门报仇。”

王德榜正急需补充兵员,但又担心到时指挥不动他们,所以故意道:“兄弟,你要知道凭我们这点人固守镇南关无异于送死,我是抱了以死报国的决心才在此的,你们不必跟着我去送死。”

“王将军小看弟兄们了,我们几百人留下来都是自愿的,只要能杀敌报仇,不惜一死。”刘思河十分坚决。

“好!我王德榜欢迎弟兄们!”他用力拍了拍刘思河的肩膀。

镇南关的情形令他们震惊,关门已被法军炸塌,关楼也被付之一炬,只剩几根柱子和断壁残垣。关内的营帐全被焚烧,关两侧高地上的营垒也全被炸毁。王德榜等人登上关楼,一截被烧得焦黑的柱子旁赫然立着一块木牌,在刺眼的白底上法军留下了一行歪歪扭扭的大字——尊重条约比边境关门保护国家更为安全,广西的门户已不存在了。

金老大见状骂道:“狗日的法夷,真是欺人太甚!”

他要把木板扔到关下烧掉,却被王德榜阻止了。王德榜牙齿咬得格格响,他抽出宝刀,把木牌上的字全部刮掉,还让人拿来笔墨,饱醮墨水,在木板上写下十几个大字——我们将用法夷的头颅,重建大清的门户。

众人看了,齐声叫好。

王德榜站到高处大声道:“弟兄们,法夷欺人太甚,我已抱定必死决心守在镇南关上,哪怕被大炮炸死,也绝不后退半步。”

“法夷这样欺负我们,只要是男人谁还有脸弃关而逃?”金老大也附和着。

不少勇丁跟着高呼,愿誓死保卫镇南关!

“大丈夫从军,一死而矣。此后谁敢后退,不要怪我翻脸无情。”王德榜一刀斩断一截焦黑的木桩。

死可以不怕,但无谓的牺牲却不必,所以王德榜所部一直在抢修营垒,又在关前挖了深宽各两丈的壕堑。十多天来,阵前一直很平静,法国人没再发动进攻。

这天,王德榜正在镇南关上巡视,看到关内有一小队人策马而来。那队居中一人白须飘飘,年纪大约七十上下,紧挨着他的那个也有五十左右,身后是两个年轻人,年龄在二十五六。四人都是便衣,但明眼人一望便知他们都是军人。站在王德榜身边的刘思河眼尖,指着中间的老者道:“王将军,冯军门,冯军门来了!”

冯军门就是前广西提督冯子材。这些天,刘思河提得最多的除了杨玉科就是冯子材。据他说桂军并非不能战,如果是冯子材当提督,绝不会有一连串的溃败。冯子材是广西钦州人,年轻时在镖局当保镖,曾经参加天地会,后被广西提督向荣招抚从军,与太平军作战十余年,是有名的悍将、智将。他镇守镇江六年,太平军一直未曾攻克,积功赐勇号色尔固楞巴图鲁、赏穿黄马褂、授骑都尉世职、擢广西提督。

他治军严格,率部三次入越追剿土寇和造反的起义军,对边界情形十分熟悉,与越南官民交往颇多,与不少越人有私谊。按说由他带桂军援越再合适不过,但那时候他在家“养疾”,没人用他,而“养疾”的原因要追溯到十几年前。

那时冯子材出关追剿造反的饥民周仲文部,他剿抚并用招降了周仲文,并让他率部入关。那时还是广西太平知府的徐延旭因多次追剿周仲文都吃了败仗,所以对他恨之入骨。周仲文刚进镇南关,徐延旭便以他们所带之物为贼赃要没收入库。周仲文不服,一怒之下率部复叛出关。冯子材闻之大为震怒,上折参劾徐延旭。朝廷令当时的巡抚刘长佑详查复奏,刘长佑正欲安插表亲赵沃,所以复奏袒护徐延旭,结果朝廷下旨“冯子材所奏著毋庸议”。冯子材一怒之下告病,徐延旭和赵沃接统边军。

两年后李杨才叛乱,赵沃追剿无功,冯子材才被再次起用。平定李杨才后,他参奏赵沃杀良冒功,纵兵为患。朝廷令新任广西巡抚张树声复查,而张树声正欲安插其旧部黄桂兰,所以复奏为赵沃辩护,结果是赵沃留营效力,以观后效。至此,冯子材与张树声、徐延旭、黄桂兰、赵沃等人均结深怨。

徐延旭则通过清流干将张佩纶参奏冯子材“老病骄满,不戢其军,虽有前功,宜令退位”。随后,冯子材告病开缺,徐延旭接统冯子材的边军,广西提督一职在张树声的极力推荐下,由黄桂兰出任。

在文渊陈亡的杨玉科是冯子材的亲信大将,而刘思河几年来一直追随杨玉科,所以与冯子材十分熟悉,一看到冯子材,他就激动得在关城上大声喊道:“老提督!冯军门!末将是刘思河!”

几个人快步走下关楼,彼此互相介绍。冯子材一行四人,五十岁左右的汉子原是他的营务处总办兼左军督带梁振基,两个年轻人分别是冯子材的三子冯相荣和五子冯相华。

刘思河看到老提督不禁泪流满面,愧疚地呜咽道:“老提督,末将无能,没有保护好杨军门。”

冯子材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知道了,在龙州我已为杨军门举办了葬仪。我听大家说过,你是好样的!”

“老提督,如今关外只剩王将军这一军了。您要是早些出山,桂军怎么也不会这样不堪一击!”

“唉,一言难尽,我倒是想出山,可形势不许啊!”冯子材也没想到桂军会如此惨败,不禁叹息连连。

冯子材所说的“形势不许”,是指他结怨的几个人当时都在两广当要职——张树声两广总督,徐延旭广西巡抚,黄桂兰广西提督,就是最不济的赵沃也是徐延旭最器重的总兵。这几个人把持着两广,冯子材能出山吗?

自从北宁桂军大败后,就有人不断上奏请冯子材出山,军机处也有旨,让张树声传旨冯子材,接统黄桂兰部。冯子材复信张树声道:“卑职前年因病告假开缺,回籍调理,现在病体未痊,乘马足软,挥刀手软,剿办难以支持。广西徐抚院才高智广,新任黄军门韬略勇谋,徐、黄两员督兵进剿法匪,定必一战成功,以省靡费。”这封连讽带刺的信把张树声气得像吃了苍蝇。

后来黄桂兰服毒自杀,张树声忧惧而死,徐延旭解京交部议罪,张之洞出任两广总督,又请彭玉麟亲自出马到钦州去请冯子材出山,冯子材欣然应允,募勇十营,号萃军,开赴广西龙州。

“老提督,您要是早出山,咱桂军也不至于败得这么惨!”刘思河还是如此说。

“话不能这样说。我在龙州见过潘抚台,桂军奉命牵敌,为的是不让越南的法夷去支援台湾的法军。桂军虽然败多胜少,但确实拖住了法夷,功不可没。咱一万余弟兄为国捐躯,实在令人心痛。过去的事不去管他,如今咱活着的人就是好好打一仗,为死去的弟兄报仇,为国守住这镇南关!”冯子材大声道。

“冯军门,末将久闻大名,不胜敬佩,末将愿听军门调遣,一同杀敌护国。”王德榜也十分敬重。

梁振基插话道:“王将军大概还不知道吧,朝廷已经有旨意,让冯军门任广西军务帮办。”

“不必说那个,我今天来就是与王将军商议如何对付法夷,把谅山夺回来。”冯子材看了看镇南关内外的布防情况道,“看阵地情形,王将军打仗不是外行。虽初次相交,王将军也是血性男儿,但有些事冯某就不解了。”

据潘鼎新说,王德榜不听调遣,平日骄骞无状,士卒不服,所以有丰谷之败。继而置谅山苦战于不顾,“坐拥十二营,飞催不至,掣肘万分,以至于败。”把谅山、镇南关之败诿给他。

听到潘鼎新竟如此评价,王德榜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金老大则是破口大骂:“姓潘的还是不是男人?睁着眼睛说瞎话!”刘思河也为王德榜鸣不平。

“冯军门,潘抚台怎么污蔑末将都成,可是他不能污蔑左大帅,大帅从来没有要末将不听他的将令,您看这是大帅给我的信。”王德榜说着掏出左宗棠的亲笔信递给冯子材。

冯子材看罢后道:“左大人果然是公忠体国,潘抚台一定是误会了。” “冯军门请看,这是潘抚台给末将的命令,上面都有日期,您是带兵之人,您看一下这样的调遣,末将能来得及救谅山吗?”说着,王德榜又把几张军令递给冯子材,“当法夷进攻谅山时,我军奉琴帅手令,由那阳回顾谅山。二十五日,又飞调我军驻谅山西南三十里的牛墟,我军刚到,又有函至,说谅山已有苏帮办八营拱卫,要我军赶赴丰谷,待谅山有警时乘虚直捣船头。等我军二十九日行至禄州时,谅山已失。末将再奉手令回援镇南关,我部未到,潘抚台已率部溃走,法夷几乎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谅山、镇南关,怎么反倒怪罪到我军头上?”

冯子材接过一叠手令一看,果然不假,王德榜这样东奔西走,疲于奔命,还怪他们不能赴援,实在没有道理。

“这位潘抚台用兵毫无章法。更可气的是,观音桥之战前,前线请示如果法军进攻怎么办,他竟说败固不佳,胜亦从此多事。”刘思河也愤愤不平地数落潘鼎新。

“这里面可能有误会。朝廷不想给法国人口实,所以要求前线将士衅不自我开,统兵大员确实有些为难。过去的一切多说无益,现在大敌当前,要紧的是团结一致,共同御敌。疆场之事,以胜负分功过,战胜则无过,战败则无功。望大家不要受杂念困扰,咱们合力打一场胜仗,那时候谁污蔑我们也没用。”冯子材劝道。

“军门难道有破敌妙策?末将愿追随军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王德榜十分惊喜。

“妙策说不上,王将军陪我到山上去看看如何?”

走在路上,冯子材问王德榜道:“官军总是失利,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最主要的原因是法军炮火太猛。每次法军总是先以火炮狂轰,营垒都被炸毁,如果落在人堆里,那就一死一大片,再勇敢也没用。”王德榜回道。

“如果我们能想办法让法夷的大炮发挥不了多大作用,那咱们是不是就有了必胜的把握?”冯子材又问道。

金老大拍了拍腰里的佩刀道:“如果近身肉搏,咱也不怕他法国鬼!” “如果有办法抵挡住法夷的火炮,末将不敢说有必胜的把握,但绝不会像以前那样伤亡惨重。除此之外,官军最大毛病是不能协调一致,这就被法夷各个击破。我们虽然人多,但分兵防守,处处被动,结果总是让法夷沾光。”

“英雄所见略同!”冯子材赞道,“我一路过来,与潘抚台、苏帮办还有将领们都探讨过,觉得我军不能集中兵力是个大问题。如果各军各行其事,那就形同一盘散沙,人再多也没用。”

大约一刻钟工夫,他们就到了山顶。冯子材指着文渊隐约可见的法军旗帜道:“我们总是吃败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摸不清法夷的意图,往往中了他们声东击西之计。主动权在法夷手中,我们只能被动应付,当然容易吃败仗。”

“是啊,我们的情报总是不准。”王德榜叹道。

“十拿九稳的情报很难得到。打仗必须把主动权操到自己手里,让敌人听我们调遣。”

“听我们的调遣?”王德榜、金老大等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惊叹,“冯军门有什么妙计让法夷听我们的调遣?”

他们已经走到了小青山最高处,镇南关一带的地形尽收眼底。冯子材指着镇南关道:“王将军,镇南关一带地形狭窄,要打起仗来,对我们有利还是对法夷有利?”

镇南关位于广西凭祥到越南谅山的南北要道上,东边是小青山,西边是凤尾山,两山夹抱,形成一个隘口,镇南关正建在这里。

王德榜沉吟了一会儿道:“我们装备不及法夷,所以必须靠人多势众,镇南关地形狭窄,不便于大部队运动,真打起仗来,对我们并没有好处。只是这里是大清国门,无论如何都要死守。”

“国门要守,但不能死守。你说得一点不错,在这里与法国人打对我们不利。不过,你再看后面。”冯子材指着镇南关北,让王德榜看那里的地形。

进了镇南关往北,西边是凤尾山脉,由南而北,越来越高,绵延七八里处就是凤尾山的最高峰,有七八十丈高。镇南关东边,由南往北,五座小青山连绵不绝,也是越往北越高,到七八里处就是大青山,也有七八十丈高,与凤尾山遥遥相对。两山之间则是宽二三里、长四五里的一段狭长平地。

“那里叫关北隘,我来的时候专门看过。此地荒芜,藤萝丛生,山上则树木茂盛,附近也没有多少人家,是做战场的好地方。”冯子材道。

“不错,的确不错。”王德榜点了点头,“如果我们占了西边的凤尾山和东边的大青山,再在山谷中布下重兵,法夷如果进入关北隘,就进了我们的伏击圈,我们正好三面进攻,打他个措手不及。”

“对!为了对付法夷的火炮,山上要修建坚固的营垒,山下谷中要与关墙平行修筑一道长墙;墙内的空地上,挖几百个地营,法夷开炮就躲进去,法夷进攻就登上长墙拒敌。两边山上再设奇兵,节节阻击,挫敌锐气。去凭祥的大路提前修好,到时方便后路援军驰援。我们有长墙地营可挡炮火,有千军万马可供调遣,正可以发挥我们人多的优势,把法夷困在谷中,歼于墙下,报仇雪耻!”

大家都被冯子材感染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一行人满怀信心下了山,这时山上有人高喊道:“冯大人,您等一等。”

一个中年汉子敏捷的从山上跑下来,一会儿就到了众人跟前,他四十多岁,脸膛黑红,肩上扛着一杆猎枪,身边跟着一条长腿长尾的猎狗,腰上别着一只装火药的牛角。

“小人陈老三,冯大人您不认识小的了?”

冯子材第三次出关时,就是陈老三做的向导。他是附近村中的猎户,对边境地形十分熟悉,而且与越民很有交情。

“听说大人又官复原职了,小人一直盼着,天天沿着山谷走,早晚盼着能遇上大人。今天您一进关北隘,小人就认出您了。无奈您老骑马,小的只好没命地跑,直到现在才追上您。”

“害你跑了这十几里路,你家人还好吗?”冯子材拍着陈老三的肩膀问道。

“兵荒马乱好不了。法国鬼子过来后,杀人放火,我把一家老小都搬进山里了。”陈老三指了指大青山下隐隐约约可见的茅草屋顶。

“当兵的没守好家门,让你们吃苦了。老陈,有好几回打仗,越南人总是帮着法夷。到底越南百姓对官军如何?他们反不反法国鬼子?”冯子材问道。

“帮着法国鬼子的是越南教民。官军这些年军纪不好,也有些百姓帮法国鬼子,但并不多。”陈老三道,“小的前天才到谅山、文渊那边走了一趟,法国鬼子把不肯投降的官员都杀了,换上了他们信任的人。暗中反对法国鬼子的人也不少,可是他们没饷没械,没法反抗。”

“你与他们熟不熟?”

“熟,小的有好几个亲戚在那里当兵。”

“好,我有件事托给你去办。”冯子材让儿子拿出十几两银子塞到陈老三手里,“这几天你就不要打猎了,你到那边去与抗法义士联系,请他们到时助一臂之力。如果有紧急情报,你可随时来报。”

“大人放心,小的现在就去办。”说罢,陈老三告辞下山。

冯子材等人又观察了一会儿地形,随后也下了山。

三天后,潘鼎新派人来通知王德榜,说有重要军情商讨,请立即起程到督办行辕。他的督办行辕设在海村,离镇南关四十五六里。王德榜在几名亲兵护卫下快马加鞭赶到时,行辕正堂里已翎顶辉煌,济济一堂。

潘鼎新简单说了一下谅山、镇南关之战的大概情形,表示自己已向朝廷请罪,重点是部署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也就是冯子材的方案。但为了防备法夷绕攻后路,所以要分出一部分兵力驻扎要地。他的部署是让冯子材、王孝祺率萃、勤二军进扎关北隘,以防谅山、文渊之敌;王德榜驻扎镇南关东南的油隘,一方面防敌东扰,一方面到时策应关北隘;苏元春部及广武军驻扎龙州西南的艽葑,以防法军绕攻龙州;他自己则率淮军十营继续驻在海村,居中调度。

众将都无意见,冯子材沉思了一会儿道:“我有个想法说与众将听听,看是否可行。目前能否给桂军加饷,不分主客军,一律同酬同饷?”

桂军的月饷每人只有二两多,这是多年的老规矩了。法越事起后,恪靖军、毅新军、萃军、勤军先后入桂,他们的月饷都是四两多,几乎是桂军的两倍。一样打仗卖命,拿的饷银却不一样,这对桂军士气影响很大。桂军多次遇敌即溃,与此不无关系。潘鼎新从前上奏过,但没获准。

“我意是请潘帅、苏帮办与我一同上奏,请朝廷允准。只是文报往来又需时日,大战在即,急需振作士气,所以在朝廷旨意到达前,就先按一样的标准发下这月的饷银,出了问题,我们三人承担。”冯子材一边说一边看着潘鼎新和苏元春,两人都表示同意。

自从上次大败后,潘鼎新本来一筹莫展,而冯子材到来后让他信心倍增,心胸也比从前开阔了:“我在这里向各位将军赔个不是——从前文报不便,信息不灵,我在指挥调度中多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海涵。如今我们已被法夷逼到墙角,已无路可退,我恳请各位摒弃前嫌,和衷共济,好好打几个胜仗,给朝廷也给我们自己一个交待。”

主帅有如此姿态,众将都表示一定恪遵军令,共同对敌。

王德榜的部众就在前沿,所以他必须立即赶回。冯子材把他送出辕门,拱手道:“王将军,明天萃军、勤军就到关北隘,我们连为一体,互相照应。萃军要修长墙,建营垒,再快也需要十来天的时间,这期间还请王将军多多关照。”

“军门放心,您集中兵力修建长墙就是,末将会多派游哨,打探敌情。万一法夷去攻打关北隘,末将就去攻打谅山,牵制他们。”

油隘是个小山镇,山坡上只有几十户人家。从前王德榜率军曾在此驻扎过,营垒修整一下就可以用。他派出大批游哨,严密监视谅山、文渊法军的动向。

过了六七天,王德榜收到冯子材手书,请他到关北隘去商讨军事。王德榜把营务交代一下,就由金老大等人陪同赶到了关北隘,潘鼎新、苏元春、王孝祺都在。

关北隘长墙已经修完,长约三里,用土石混筑而成,连接着东边大青山和西边凤尾山。长墙高七尺,底厚丈余,墙顶宽六尺,外墙筑有雉堞,以备兵勇向外瞭望和射击。墙上每隔四五丈留有栅门一个,冯子材告诉大家,此栅名“先锋栅”,以备敌人近前时拥出杀敌。

墙外还挖了一条宽四尺深五尺的堑壕,以阻拦法军攀爬。在长墙后面约一里处,又筑起一道与长墙平行的土墙,土墙上开有数个栅门通向后方,兵勇进出都要凭腰牌令箭。萃军就驻在两墙之间,里面除营帐、仓库外,还挖有地垒二三百个。

地垒是在地上挖一条条宽六尺、深五尺的坑道,曲折成形,每距六尺开一垛口供出入,两个垛口之间留有原土做阻隔。冯子材告诉大家,战时每垛驻兵十人,如果法军开炮,则躲进坑道内,炮火过后再出来守长墙。因为坑道深藏地下,炮弹根本伤不到人。就是偶尔有炮弹恰巧落进坑道中,因为坑道曲折,又有垛口相隔,顶多也只伤一垛人。此地由冯子材和两个儿子亲率八营四千人驻守。

对这个部署潘鼎新有些不放心:“萃翁,你是关北隘的总指挥,你不能亲临前线,万一有失,对全军不利。”

王孝祺也有此议:“末将也劝过冯军门,长墙由我来守,请他到大青山或凤尾山炮垒中居高临下指挥,可是冯军门不答应。”

“将来法夷进攻,长墙必是重点,我在此居中指挥,可方便调度长墙及两山炮垒,还可兼顾后路。再说,主将如避重就轻,将士们怎么想?我已年近七十,死不足惜。还有两个儿子也都跟我守长墙,我就是要告诉各军,我等没有退路,只有拼死一战。”

众人都倍受感染道:“我等誓死与冯军门共进退。”

“那就拜托各位了。”冯子材拱手拜谢。

潘鼎新也道:“法夷进攻之时,请萃翁飞檄给我,我亲率大军来援。”

冯子材再次拱手:“到时候少不得劳动潘帅。”

他们一行人登上西岭,这里有勤军八营四千人驻守。王孝祺指挥将士在西岭修筑了一个地堡群,使交叉火力能够远达镇南关下。同时他又在岭前岭后各修一条通道,便于将来进攻和后撤。

东岭大小青山共五个山峰,有冯兆金率五营萃军驻守。因为此前他们都去修筑长墙,只在小青山两岭修了几个地堡,后面三峰尚未动工。因此,潘鼎新提醒冯子材要抓紧督修东岭地堡。

下山回到长墙之时,金老大对王德榜道:“我不想再回油隘了,我要帮冯军门守长墙,痛痛快快杀一场。”

潘鼎新不认得金老大,一脸疑惑地望着他。站在一旁的王德榜介绍道:“他是跟随左大帅十几年的贴身侍卫。”

“既然是左大人的侍卫,怎么不好好侍候左大人,跑到这里来了?”潘鼎新很是好奇地问道。

“回潘帅的话,左大帅不能亲临前线,末将是代他前来。左大帅还把他的宝刀赐给末将,说末将如果不能奋勇杀敌,就应阵前自裁,如果恪靖军临阵怯敌,末将可以此刀阵前斩将。左大帅说了,法夷没什么好怕的,如果我们自己先怕了,就永远打不了胜仗。”

“左大人一番苦心,真是令人佩服。”潘鼎新淡淡地说道,“不过依我之见,你还是不要到长墙这边来,不然到时萃翁既要打仗,又要照顾你,反倒不便。”

“潘帅这话就没道理了。”金老大向来直来直去,“末将也是百战余生之人,不说以一当十,可七个八个还是顶得上的。末将是钦佩冯军门白头临边,身当前敌,为的是到时与冯军门一起杀出长墙,不是要冯军门保护末将,而是末将要保护冯军门。”

冯子材连忙拱手道:“感谢老弟好意,你还是好好保重,将来凯旋后回去好好侍候左大人,我冯某哪敢有劳左大人的侍卫来保护?”

“好,我们不提这个了,末将只求在长墙痛快杀敌,军门准也要准,不准也要准。”金老大求战心切,语气蛮横无理。

“金老大不是这个意思。”王德榜连忙解释,“左大帅是派你来监督我的,你到冯军门这里来,岂不有监督冯军门之嫌?”

“这话又不对了。虽然左大帅曾有此言,可你的为人我还不知,何必要我监督?至于冯军门,末将更不敢监督。再说,冯军门要是贪生之辈,就不会亲守长墙了。”金老大又道。

冯子材见他意志已坚,便痛快地答应了:“好,我就答应金壮士的要求,如果到时我临阵后退,任你处置。”

金老大高兴地“喳”了一声,便自投到冯相荣的军中去了。

回到大帐,潘鼎新连连称赞,又表示担忧:“法夷狡诈异常,只怕萃翁建成了长墙,法夷不来进攻,反倒去进攻别处。”

“他不来进攻,逼着他来。”冯子材笑道,“从前法夷总是牵着我们的鼻子走,咱们这回也让他们听听潘帅的指挥如何?”

潘鼎新眼睛一亮,问道:“让法夷听咱们的指挥?那怎么可能?难道冯军门有什么妙计?”

“我想派出小部队夜袭文渊,袭而不占,攻而不陷,以激怒法夷。他们连胜之余,气焰嚣张,稍激即怒,怒则失控,如法夷倾巢而出来攻长墙,我军则集中全力,围而歼之。”冯子材说出办法。

“好计!好计!”潘鼎新连连点头。

“诱敌来攻并非难事,我担心的是我军到时士气不振,临阵溃逃,再好的计也没用。”

“萃翁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只要能打翻身仗,以雪前耻,万事都好商量。”潘鼎新对即将到来的胜利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都是花银子的事。”冯子材道。

桂军虽连吃败仗,几乎溃散迨尽,但其实桂军勇丁不少仍在军前。萃军、勤军、毅新军到广西后都扩募了不少,大部分其实就是溃散的桂军。从本地募到的勇丁,军饷只有二两多,只有客军的一半。十几天前,冯子材已提出要一律同饷,潘鼎新当时也答应了,但到现在还没有办。桂军是主力,要指望他们杀敌,必须尽快把饷银提上来。

“好,这件事我答应了,回去后立即请李藩台办理。”潘鼎新一口答应。 “还有一件也是要潘帅花银子。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还有句俗话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想请潘帅答应分别给参战部队以赏格,以两万两银子为限。如果法夷来攻而胜之,到时根据各部作战情况论功行赏。”冯子材又道。

“好!就两万两!如果能够打胜仗,以后都可以悬赏格。守住关北隘赏银两万,将来如果收复谅山,那就赏三万!”潘鼎新也十分慷慨。两万两银子如能换一场胜仗,那也值。

“有潘帅这句话,我就好对将士们交代了。等大青山地堡修完,我就开始实施诱敌计划。”

同类推荐
  • 杜甫传

    杜甫传

    这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的绝笔之作。全书11回,讲述了“诗圣”杜甫曲折潦倒的一生。由于作者善写武侠,尤其擅长讲故事,而杜甫的生平又与作者自身的身世很有相似的地方,因而这部书写得相当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力。
  • 历代军事家谋略故事(上)

    历代军事家谋略故事(上)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既是一部智谋故事的传奇史,又是一部智谋人物的活动史。
  • 张曼玉“逃”

    张曼玉“逃”

    圈内的小明星,尤其是女艺人,在接受采访时,通常会说自己最喜欢的女演员是张曼玉。张曼玉成了偶像的偶像,她是无数女明星奋斗的目标。因为她达到了一个高度。但是,正如幸福不能只看表面,成功亦然。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本书是茨威格最畅销的传记作品,展现的或是重大历史事件,或是杰出人物命运的波澜起伏,有格鲁希在滑铁卢之战中的一念之差;有音乐家亨德尔贫病交加中爆发出的惊人创造力;有南极探险家斯各特船长在冰天雪地中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有面对独裁者的屠刀,为了民主振臂一呼虽殒身不殆的思想家西塞罗……读来跌宕起伏,酣畅淋漓。
  • 和珅全传

    和珅全传

    和坤的人生处处充满着各种传奇。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贪官其实也是人,他也有感情。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他善良的一面。其实在那个时代,不管是贪官还是清官都一样只是皇帝的奴才,贪官很多时候只是不幸的成为皇帝的替罪羊,一如和坤。《和珅全传》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为你展现一个真实的、人性的和珅,不再仅仅是一个贪官的脸谱,而他跌宕起伏,颇具戏剧色彩的人生,无疑能让你对历史、对人性有着更多的体会。将门之后,却遭遇家道中落,他靠着自己的努力由一名小小的侍卫逐渐成长为皇帝不可或缺的左右手,然后他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顶峰时一切却戛然而止,前朝宠臣成为了新皇帝的阶下囚,生命终结于一条白绫。
热门推荐
  • 籴情之时

    籴情之时

    我的母亲不知蹊跷离去,死鬼老爸去找后妈,我被赶出家门,我暂住在青梅竹马的家里,那个外表犯贱(響抹汗:你就这么说人家,其实人家挺倾国倾城的)内心腹黑的家伙到底有什么阴谋?吓!哪冒出来跟咱张一模一样的孩子的?人人见着咱那迷倒众人的阴阳眼(某響又发话:你太自恋了,别人也许只是好奇你的眼睛,没有迷倒!表搞错!)说咱是妖精,谁信?!(我信!)姥爷家的道馆了到底有什么不可未知的秘密?
  • 我这小半生的历程

    我这小半生的历程

    大家好,我是一个来着普通家庭和大多数零零后一样对未来有些许迷茫的人,才十七八岁的我,也经历了很多事情,接下来要写的一篇文章,也是亲身经历,仅仅只是讲述。其中的一些事情也仅凭记忆
  • 素华映月

    素华映月

    祖父依着孙女辈的排行,给她取名“素华”;父母叫她阿迟,“爹娘早就盼着有个宝贝小闺女了,阿迟,你让爹娘好等。”她另有昵称,一一。“仲凯,你只许有我一个。”只有你一个?你便是我的一一。穿越而来,家长里短,爱情生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路姆其

    路姆其

    地球曾经被叫做蓝宝石星球,火星曾经被叫做地球月亮那时候还没有而一切都要从“火星人”即地球人发射载人飞船去蓝宝石星球探险的一次事故说起。当然,月球是这里的主角,只不过它叫“幽灵”,是蓝宝石星球原住民神智里的天神,他们仰天看着月亮呼唤天神的发音是“路姆其”。
  • 梦回君心

    梦回君心

    雨,似上苍的泪,而他满身是血的躺在她怀中:“梦儿,忘了我。”似是命令,却有着说不出的宠爱,女子抱着渐渐冰冷的男子笑了:“夫君往昔是你在等我,这次,换梦儿等你吧”
  • 反智时代

    反智时代

    -“我从灵界来到地球的目的,就是为了带走这里的所有灵气!智能机械在本仙的眼里,就是渣渣...臣服吧,人类!”“好可爱啊,二次元的夏娜完美复活耶,给我签个名吧~”-“好的...签在哪里?”
  • 没有的故事

    没有的故事

    一个成绩落后的肥胖少女如何进化自己的故事
  • 风云现世录

    风云现世录

    武侠世界,恩怨情仇。正邪之间该如何抉择?亲情,爱情,友情,恩情,仇恨......该何去何从?少年的侠道,绝对与众不同,令人期待!!
  • 萌宝来袭,爹地你好帅

    萌宝来袭,爹地你好帅

    海城顶级豪门世家的继承人秦千寒要结婚了。一众围观群众下巴都掉了。听说那个女人未婚生子,听说那个女人刁蛮腹黑,听说那个女人虚荣败家……沈灼华哂然一笑:“秦千寒是豪门继承人,姐创业成功了,也是有钱人,门当户对,妖魔鬼怪速速退散!”秦千寒:“老婆,我的钱都是你的,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以后我就靠你养了。”围观八卦群众:“人家郎才女貌,天生一对,轮得到你们这些妖怪来反对?”
  • EXO之我们的人鱼公主

    EXO之我们的人鱼公主

    ‘‘海沁。’’一名少年穿着朝鲜时代的服装,对着有一条白色鱼尾的人鱼说着。人鱼,她长得很漂亮,有着长长的黑色头发。‘‘海....‘‘人鱼念着这个字。’’海,沁。’’他们一起念出了这个名字。‘‘海沁’’这是她的名字。在美丽的蓝色大海中,有一条美丽的人鱼纳入水中。在那个少年的心中永远地记印着。但是在一次事故中,少年为了她而死去了。但在100年后,他们在曾经相遇的地方再次相遇,那孽缘和恶缘也伴随着下去。也许,缘分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