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89200000040

第40章 左制台忧心屏藩 袁世凯智平朝乱

法国觊觎越南已非一日。

大清与越南山水相连,血脉相通。东起广东的钦州,西至广西的南宁、太平、镇安三府,再至云南的临安、广南、开化,都与越南毗连。

早在两千年前,秦始皇废封置县,称越南为交趾郡及日南郡;东汉时称为交州;唐代置安南都护府,因此后来亦名为安南。到了宋朝,丁氏建立国家,向宋廷表示愿为藩属,且定期进贡朝觐。明亡清兴,越南黎氏王朝主动送回明朝所赐敕印,由康熙帝改封为安南国王。乾隆年间,阮光平推翻黎氏王朝,建立阮氏王朝,仍然由清廷赐封为安南国王。

后来他的后代同室操戈,阮福映借助法国势力一统安南,随即派使臣到京师报告,请改国号为“越南”,嘉庆帝同意他的请求,并册封他为越南国王。法国人因为帮助过阮福映,所以要求割让化南岛。阮福映没有答应,与法国渐渐失和,法国人则趁大清忙于对付太平军、捻军,无暇顾及越南,依靠军事威胁一次次逼迫越南割让土地。如今法国的势力已在越南中南部站稳脚跟,正向北部渗透。

越南分为北圻、中圻和南圻,三十个省,国都在顺化。北圻十六省,相当一部分与大清接壤。法国人向此渗透,不仅是垂涎此地,更主要的目的是想以北圻为跳板,图谋大清的滇、桂,继而进入清朝腹地。

从前大清因内乱无暇顾及越南,现在新疆已经收复,再置之不理就当然不行了。所以清廷下诏,请直隶、两江、闽浙、云贵、两广等督抚筹议法越问题。

左宗棠接到朝廷上谕时,也打听到了刘永福的一些情况。

刘永福,广东钦州人,在家排行老二。他家里很穷,十三岁就到滩艇上做小工,到了十五岁时,已被船主雇为滩师,站在船头指挥行船。平时,父亲便教他棍棒武术。那些年天灾加人祸,家境很艰难,十七岁时他母亲病死,无以为殓,幸而他家人缘较好,大家凑钱买了一副薄棺才得以下葬。可祸不单行,那年他父亲又在贫病中去世,兄弟二人只得用家中几块木板拼成一副棺材将老父下葬。之后与他们一起生活的族叔也去世了,此时家里穷得连床板也没了,只能以草席裹尸掩埋逝者。此时,债主又上门逼债,兄弟二人只好卖掉几间草屋抵债。从此,他们地无一垅,屋无片瓦,靠打渔、砍柴为生。后来太平军扯旗造反,他便以七星黑旗为标志响应,因此他的军队被称为黑旗军。

等太平军、捻军起义先后被平定后,清廷才得以腾出手来对付小股的造反队伍,刘永福不愿被清军瓮中捉鳖,率手下三百余人撤到越南。那时候越南也是各股势力割据,尤其是北圻一带,山头林立,不少府县名存实亡。

当时好几派势力都拉拢刘永福入伙,但他却决定与越南官府合作,不仅帮越南官军平定了不少地方,而且多次抵御法军侵略,被越南国王授予三宣副提督之职。

面对法军的侵略,越南无力抵抗,只得承认法国在越南的特权,而且在外交事务上,越南必须受法国监督,越南的军队教官及一切军用品均由法国供应,同时增开河内、东奈、宁海为通商口岸,所有通商口岸法国均可设领事并派驻军队、警察。换句话说,越南已沦为法国的保护国。

让法国人烦心的是刘永福的黑旗军,即使法越签定了和约,黑旗军依然不买法国人的账。法国交趾支那总督致信越南政府,要求他们驱逐黑旗军,以保证法国人的安全。但越南国王明白,如果刘永福撤出越南,法国人就真的无所顾忌了,所以他婉言拒绝。于是,法国派出新任交趾支那海军分舰队上校李维业带兵去威胁越南朝廷、驱赶刘永福的黑旗军。

这个李维业从学校毕业后就到海军服役,曾参加过墨西哥远征,却无多大建树,此时已五十多岁了,才勉强升了个上校,所以他急于建功立业,积累升职资本以便退休。真是巧得很,刚当上司令,他就被派往河内。

交趾支那总督希望不用武力就把越南当局镇住,实现驱逐黑旗军、吞并北圻的计划。因为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赔款五十多亿金法朗,虽然赔款已经偿清,但要再启战端却有些力不从心。可越南的河内守将并不买李维业的账,回答道:“对付黑旗军,我也没什么办法。”

李维业立功心切,警告河内守将,限他三日内将河内城交出,并立即去领事馆做人质,否则三天后便武力攻城。河内守将没有答应,三日后李维业果然攻城,越南守军仓皇溃散,守将自杀,李维业轻易就占领了河内城。

刘永福主动要求进军河内,消灭李维业,越南国王没有答应,这也是左宗棠从《申报》上看到的《义勇可嘉,壮志难酬》一文的背景。法国人占领了河内,清廷不能再默不作声了。左宗棠心里已有了主张,不管怎样越南是大清属国,不能任由法国欺负,必要时就要出兵开战。虽然目前还不至于,但朝廷也不能毫无准备,而且刘永福不失为牵制法军的一颗好棋,朝廷必须用好。

“这人可用。”一提起刘永福,左宗棠总是这样说。李鸿章来的时候,他也是这样说。

李鸿章的突然来访实在有些意外,因为他回籍葬母,朝廷准他戴孝百日后回任,现在才一个多月,怎么就突然到两江来了?

李鸿章老母去世,左宗棠也有奠仪,所以他先表谢意,然后转入正题:“左大人,在下未能终制出而视事,实在是大不孝。但朝廷召唤,在下不能不移孝做忠——朝鲜那边又出事了。”

朝鲜同越南一样,也是大清属国,可要论起亲疏来,朝鲜比越南更近一层。越南这边是法国觊觎,朝鲜那边则有日本。

“日本蕞尔小国,其野心却大得很。同治八年的时候,一帮出国见过世面的人把天皇扶上了台,实行明治维新,学洋人,造轮船,造枪炮,办电报,修铁路。他们办洋务比我们晚,却比我们有成效,尤其是他们的海陆军,全按洋人的办法操练。明治天皇的野心也大得很,提出‘开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方略,要效法洋人去占别人的国土。同治十三年,左大人正要出关收复新疆,日本就出兵到了台湾。”李鸿章道。

左宗棠插话道:“当时我坚持西征,抬棺出征,数万健儿……”

“左大人请喝茶,”李鸿章反客为主,端起左宗棠的茶杯就递了上去,以免他说起西征又没完没了,“日本人那次也没占到多大便宜,所以又打起朝鲜的主意。光绪元年,他们就派了一艘军舰去朝鲜东岸测量,朝鲜江华城的守军开炮击伤了他们的测量船,结果他们就占领了江华城,逼朝鲜签定了《江华条约》。那时候我大清无力东顾,让日本人捡了个大便宜。”

“不是无力东顾,是一些人太怕事,西洋人怕,连东洋小小的倭寇也怕。琉球原是我大清的属国,结果让日本人改成了冲绳县。这次日本又在朝鲜捣鬼,他们要干什么?”左宗棠说起这些事来就咬牙切齿。

“这次日本人的确又要生事。”李鸿章道。

随着日本势力在朝鲜的迅速扩张,朝鲜的宫廷也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大院君李昰应(朝鲜国王的生父)为首的仇日派,反对日本的渗透。另一派以朝鲜王妃闵氏为首的亲日派,他们见识了日本的强大,处处要向日本学习。

两派争斗中大院君失败,在家养病。可朝鲜军队屡屡被拖欠军饷,大院君在军中颇有威信,他们趁机发动兵变,驱逐以闵妃为首的亲日派,宣布她已死于流弹。又放火烧了日本使馆,杀死日本教官十三人,大院君重新掌权,称“国太公”。

“现在日本人有了借口,派兵到朝鲜去了。如果朝鲜国主被掳走,或者朝鲜王京被占领,那朝鲜就会变成第二个琉球。现在北洋有张振轩署理,但朝廷不放心,连下三道旨意召在下回任应变。”

“那就赶快派兵去朝鲜!朝鲜是我属国,我国自有保护之义务。”左宗棠答得很干脆。

“在下也正有此意。只是法人在越南虎视眈眈,倭寇也正是乘我之危,才如此猖狂。沿海不固,实在不敢放心赴朝。在下此次先来拜访大人,正是要与大人商量海防之事。”

“你说得不错,洋人向来仗着海上实力向我耀武扬威。月前我刚刚巡阅上海,江防海防已有部署。”

“要加强海防,关键要有实力强大的舰队。在下已多次向朝廷奏报购买铁甲巨舰,无奈始终没有定议。现在北洋不过十几条舰船,最新式的舰船就是镇字系列四艘,就是防口也不足,更不要说海上争雄。”

“这一点我也赞同。南洋的舰船也太少,我已奏报朝廷,长江水师彭刚直那里添十艘舰船,南洋也要再添五艘。”

李鸿章听了这话一脸茫然。他此次来见左宗棠,虽说是商量海防,但主要是想把南洋的四艘舰船调两艘到北洋去应变。朝鲜与大清接壤,而日本与大清也是一苇可航,如果在朝鲜闹得不痛快了,日本人学习英法等国的作派,打发几艘军舰到直隶来,京城就人心惶惶,所以必须有几艘舰船看家。现在北洋顶用的有八艘舰船,派四艘去朝鲜,剩下还有四艘,可是这四艘有两艘要在旅顺那里照应,因为旅顺正在建军港,要防备日本人破坏。这样一来天津就只有两艘舰船了,所以他前来与左宗棠商借两艘。

“现在法国人在南边闹,日本人在北边闹,实在有些顾不过来。”李鸿章叹了口气,他本想接下来说——朝鲜就在京城榻侧,北洋地位实在重要,事关京师安危,不能不请左大人帮忙,然后顺理成章把借军舰的事说出来。

没想到左宗棠话赶趟得很:“是啊,法国在越南闹,日本在朝鲜闹,越南朝鲜都是大清属国,都要顾。日本不过是刚刚学步的黄口小儿,法国却是与英国齐名的西洋大国,所以南边的事情更难办。我忝掌南洋,长江以南的防务都不能不筹划。只是南洋舰船实在太少了,我听说‘登瀛州’号和‘泰安’号都被北洋调去了,现在南洋吃紧,我正打算给你写信,把两艘兵船还回来以加强南洋,没想到你就来了,我也就免了这封信了。”

李鸿章真是哭笑不得,自从踏进门来,左宗棠就一次次让他吃惊,现在借军舰的事还没开口,左宗棠倒先讨起债来了。他只好打消了借舰的念头,好在“登瀛州”号是早期造的木壳船,有无都没多大用处,所以他很爽快道:“好,在下到上海后立即发报让‘登瀛州’号回南洋。不过大人既然说起了属国,在下就要接着大人的话说说看法。朝鲜和越南有所不同,从地理上看,朝鲜与奉天接壤,此地乃大清龙兴之地,关系自然非同寻常,越南不过是滇粤的屏藩。再从与两国亲疏上看,朝鲜准时入贡,时有使团前来,而越南十几年来几乎断绝往来。为什么?是越南当日见大清多事,以为有机可乘,想成为自主之国。法人则投其所好,结果中了法人的圈套,处处受到限制。越南担心被法国鲸吞,所以他现在又要派遣使团请我国援助,其居心实在叵测!越南既已阴降于法,而我代为力征,与法国决裂,兵端一开,必扰通商全局,实在不值!更怕一发难收,竟成兵连祸接之势。”

李鸿章一口气把话说完,自以为说得有道理,左宗棠不能不有所赞同,没想到左宗棠侃侃而谈,两人观点竟南辕北辙。

“大清不能怪越南,越南是受了法国人欺负,作为宗主国,因为内忧外患,没有尽到保护的义务,就像老子没本事,儿子受了欺负,老子得感到伤心愧疚,怎么能回过头来怪儿子?现在国内平静,法国再欺负越南,大清如何能袖手旁观?正因为现在日本也在朝鲜闹腾,所以在越南问题上更不能让步。如果像你所说,任由越南自生自灭,那岂不是告诉日本大清对属国并无保护义务!至于说衅端一开,兵连祸接,终成不了之局,我看更无道理。如果法国不讲道理,那就不如与之一战,法人向来欺弱畏强、好大喜功,躁急而畏难。近来国内党派纷争,政无专主,仇衅四结,实有不振之势。吾若示以力战而不相让,持之数年,法国便不战而败。就是真打起来,他劳师以远,我守株待兔,何况越地烟瘴异常,疫痢流行,法人不适,死伤接踵,有此数忌,势难持久,最终必知难而退。”

李鸿章的观点被左宗棠批得体无完肤,他有些沉不住气了:“左大人,话不能这样说。现在的问题是法国海军力量强我太多,他不会弃长用短,在陆地上与我争胜负。到时候他们会像庚申年那样,军舰北上,封锁天津,京城立即人心惶惶,难道又要让太后和皇上秋狩?”

“就是秋狩,或者迁都,也不能认输。”左宗棠强硬得很。

“那要是太后和皇上要认输呢?庚申年最终还不是签订的和约?”李鸿章不以为然。

“太后和皇上要认输,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要劝。这些年就是没骨气的臣子太多,才让朝廷底气不足。再说,现在已不是庚申年,那时候洪杨作乱,朝廷无力御外患,现在朝廷上下一致对外,何惧法国?”

“外敦信睦,隐示羁靡,以二十年之和平换强国之大计,这是恭亲王的一番苦心。”李鸿章对左宗棠的观点不能苟同。

这话左宗棠当然熟悉,在京中九个月,听恭亲王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而他最不服气的也是这句话。

“少荃,这句话说到底就是要向洋人让步,要一让再让,打碎牙也要和血吞。忍让并无错,可也要有个限度。二十年来我一让再让,结果呢?同治九年英法美等国在天津闹事,让曾文正焦头烂额,崇地山赴法道歉;同治十三年,日本人窥我台湾,后又占我琉球;光绪元年,英国人借马嘉里一事又逼迫我签定《烟台条约》;而俄国人则趁新疆变乱之际占我伊犁,最终是割地赔款;现在是法国侵吞越南,日本图谋朝鲜……敦信和睦,有和可言,有睦可讲吗?我看到的倒是洋人得寸进尺,舐糠及米,蹬着鼻子上脸!至于恭亲王,说句不敬的话,锋芒已无,胆略俱欠,已非当年不负众望的议政王了!”

左宗棠粗门大嗓带着怨气说出的这些话,让李鸿章有些目瞪口呆。这些和约几乎都是由他与洋人谈判签定的,这也是他被骂作卖国贼的主要原因。在他听来,左宗棠无疑是在当面骂他。可其中曲折又有谁知?他苦心维护和局,难道有错吗?

这人简直是疯子,不可理喻,我不能再与他多说一句。他在心里想,便拱了拱手道:“大人既然如此说,在下也无话好说。谢谢大人的茶,朝鲜事情紧急,恕在下无暇请教。告辞!”

左宗棠拿拐杖点了点地道:“恕不远送。”

说是不远送,但左宗棠还是站了起来一直送到门口。左宗棠倚老卖老,李鸿章是知道的,不过要论入阁的时间,自己又比左宗棠早,自己还是文华殿大学士,所以左宗棠在他面前卖不动。不过,没想到左宗棠送到门口,竟然有一语相送:“少荃,对洋人一味忍让没用!直起腰来说话,洋人吃不了人!”

李鸿章刚刚有点舒缓的心情又被这句话给破坏了,他立即回敬道:“要论与洋人打交道,在下比左大人要早,英国人请在下去检阅他们兵舰的时候,左大人还在给骆文忠写稿案呢!在下与洋人交往,向来都是直着腰说话,但从来不在洋人面前逞无谓之勇。”

李鸿章嘴巴厉害,左宗棠也是知道的,他这一通抢白并没有让左宗棠生气,而是笑呵呵地看着他离去。

怪不得他在京中待不下去,要是让这样的人执掌军机,真是国家之大不幸。李鸿章出总督府时这样想,等他乘船到了上海,脑子里依然是这句话。

李鸿章到了上海,就住在天后宫。天后宫就是妈祖庙,因为屋宇宽敞整洁,成为大员过上海时的栖身之地。

李鸿章到来前,邵友濂早就命人仔细收拾干净了。李鸿章入住后甚为满意,他也不急于赶赴天津,想在上海先看看各国的反应,再决定行止。

朝廷的意思是让北洋派军舰赴朝鲜,与日本针锋相对,以示宗主国保护之意。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大清以宗主国之名出兵,日本以使馆被毁、人员被杀之名亦出兵,双方剑拔弩张,一旦起了冲突,那就麻烦不尽了。

上海驻有英美法德等国的领事,他们消息灵通,所以李鸿章要在上海小住几日,听听各国的说法。如果各国对日本出兵深以为然,那大清派军舰就要慎之又慎了。

当晚,李鸿章便与上海的几员心腹密谈。邵友濂详细报告了左宗棠巡阅上海的情形,虽然这些都曾写信向李鸿章报告过,但毕竟没有面谈详细。左宗棠过租界,洋人派兵亲自护送,吴淞口阅操,各国军舰大鸣礼炮,礼遇之隆无与相比。李鸿章虽起家上海,素以善与洋人交涉自负,但各国从来没有以这样的厚礼待他,所以心里不免有些失落。邵友濂见此安慰道:“洋人对左大人如此礼遇,据传是因为胡雪岩的缘故。”

“怎么,这事与胡雪岩有何关系?”李鸿章问道。

“胡雪岩为了让左大人高兴,向各国水师提督或总兵送了银子,特请他们升炮致意。中堂知道洋人嗜利,放几响礼炮本是寻常,又有银子可拿,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哦,这倒也有可能,胡雪岩做得出。不过左大人收复了新疆,洋人也的确佩服。”李鸿章这话有些心口不一。

两人又谈了一些华洋交涉的事情后,邵友濂便起身告辞了。接着,李鸿章又会见盛宣怀。朝廷已批准电报总局设在上海,盛宣怀此时正在主持筹建。两人的关系又深一层,所以李鸿章当着盛宣怀的面大发左宗棠的牢骚。

“左老三这人真不可理喻!有人骂我是卖国贼,我看他也是贼。在洋人面前一味逞强,能博清流一声赞叹,可真要按他的方法去办事,我大清岂不又要重蹈二十年前的覆辙?清流们一味对西洋强硬,这都是书生之见,谁料号称知兵的左大人竟也是如此。虽然湘淮军也装备了洋枪洋炮,可洋人也并未原地踏步,尤其海军,又比二十年前强之数倍。而大清呢?北洋水师算是最好的,可也不过是七八艘舰船而已!动不动就要跟洋人开战,杏荪你说,这仗能打吗?”

“这仗就算能打也不能打。中堂是从军事上来说的,职下因为身处商界,只能从商情而言,尤其是上海,一打仗就有塌台的危险。”盛宣怀道。

“此话怎讲?”李鸿章不明何来的危险。

“自从平定洪杨之乱后,东南沿海一直比较平静,与洋人的关系也不错,所以中外商人都看好上海,纷纷前来投资。听一个老上海人说,上海这十几年发展最为惊人,刚刚平定洪杨之乱时,上海的外国洋行大约有百余家,国内较大的商号也有一百五十余家,而今不过十余年,洋人商行已有四百余家,国内的商号竟然有八百余家。大马路一条接一条修起来,洋楼一座座建了起来,地火灯现在又要换电气灯,电报继而德律风,新鲜事物一样接一样,就连洋人也惊叹上海的发展之快。”

“这个我清楚。当年我率淮军来上海时,城北还是大片的坟场,而现在全成了洋式建筑;那时南京路还是条乡间土路,现在也成了上海最繁华之地。仗一打起来,上海商业必受影响。不过要说塌台,则有些言过其实了吧?台怎么塌?洋人的投资总不能立马撤走,建好的房子总不能搬到轮船上运回去吧?”李鸿章还是有些不解。

“事情要比这严重得多。”盛宣怀把茶水递给李鸿章,向前靠了靠,以示下面所说事涉机密,“自从上海建了租界,有了洋人产业,他们便把股票带了进来。旗昌、怡和不用说了,很早就发行了股票,因为收益稳定,华人多有附股。轮船招商局成立后,也效法洋人发行股票,开始虽然筹股艰难,却开了华商发行股票之风气,这些中堂最清楚不过了。最近几年,百姓购买华股也是群情若鹜,股价也是一涨再涨。轮船招商局的股子,当初百两面值只卖五六十两,现在已到了二百四五十两!电报局的股一上市就供不应求,百两面值卖到二百两!开平煤矿、上海机器织布局、平泉铜矿、也无一不高出原价,这无疑为我们筹资办洋务提供了巨大支持。可这既是喜,也是忧,如果上海一动荡,少不得纷纷抛售,到时股票肯定大跌,那些跟风买进、期望发财的人不知有多少要倾家荡产!中堂说可不可虑?”

盛宣怀不愧商场能手,眼光独到深邃,李鸿章不禁连连点头。

“更可虑的是上海的银根。现在上海市面上流动的银子不下千万两,可实际的银子不过几百万两,余下的全是银行、钱庄开出的银票。本来银行钱庄要根据自己的存银来开银票,可他们为了息银大都虚开不少。比如,某家银号实际存银只有三十万两,他往外放最多应该只能二十多万两,可他开出的银票,可能已达到四十万两。”

“三十万两存银,开出四十万两银票,那岂不有十万两是虚的?”李鸿章一眼看出问题所在。

“问题就在这。现在上海交易,很多时候并不用现银,比如职下卖出一批布,别人付职下一万两的银票,职下又买了一万两的纱,也不用现银,把这一万两银票给卖纱的就行了。没有一两现银,而两万两的买卖就做成了。”

“哦,也就是说,上海许多买卖是靠银票在支撑。”李鸿章一语道出金融的底细。

“正是如此,银票流转通行,说到底靠的是信用。换句话说,上海的买卖其实是靠信用在维持。假如一有风吹草动,许多人要拿银子急用,或者对银行、银号和钱庄不放心,都去兑,那银行和钱庄哪有那么多现银支付?‘哗啦’一声银号就会倒掉,在此存银的人家顷刻之间银子就打了水漂,那些银票在手里不过是张废纸。那时候,要倒的还不仅仅是一家钱庄银号,大家对银行信用没了信心,银行、钱庄就会一家一家接着倒掉,接下来就会连累商家。这样一家连着一家,就像推倒了骨牌,上海市面岂不说塌就塌了?就连我们的轮船招商局、电报局,股票价格也会一落再落,想招股也难。”盛宣怀分析得深入浅出。

“听君一席话,我真是惊出一身汗。所以与法国千万不能打起来,一打起来,不要说军舰封锁海面,就是谣言一起,也足以在上海引起轩然大波。”李鸿章也是大感可怕。

“所以大人力主和议,绝对是保国护商的大计,一味嚷着开战,那才是误国害民之举!”盛宣怀也得出这样的结论。

“可惜,能理解到这层的人实在太少了。”李鸿章叹息道,“所以,我就是拼命也要维护和局,就算别人骂我卖国贼也在所不惜。”

“大人忠心可昭日月。”盛宣怀由衷地佩服。

“我们这样委曲求全,根本上还是我们太弱。杏荪,我心里有一个大计划,或者说一个大大的梦想,而且这个梦想正在逐步实现。我要建一支庞大的水师,从此再也不受洋人的扼制!去年马眉叔从法兰西回国了——马眉叔你知道吧?他小小年纪入了教会学校,光绪二年,我保荐他出洋到英法学习,上年学成回来,果然不负我望。如今他学贯中西,尤精洋文,更可贵的是一回来就有一个筹议海防的折子给我。他建议北洋水师至少要有四艘铁甲巨舰,然后再有碰快、蚊子船各十艘、鱼雷艇十艘、通迅、运输船各若干,有了这样一支水师,足以与洋人相抗衡。此外,我们还必须有自己的军港。因此我上奏朝廷,左大人出京不久,朝廷就批准了购买铁甲舰的计划,已在英国定购。至于军港,就定在旅顺,那里群山环抱,易守难攻,终年不冻。年前已悄悄开工,大约七八年即可完工,有巨大船坞可供舰船停泊、维修,还有最新式的炮台拱卫安全,同时还建有铁路、电报局等设施,等建完后,那里将是东方第一要塞。那时候洋人再想拿几艘军舰吓住我大清,简直是做梦!”此时,李鸿章满面红光,意气风发,盛宣怀已许久没见到他这样的神情了。

不过,李鸿章转眼之间便从向往中回过神来道:“当然,这必须要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十年内不可与洋人失和。一旦战端再起,不但旅顺有被炮击的危险,购铁甲、建东方第一要塞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我必须力保和局。杏荪你说说看,我一向主和,有没有一点私心?骂我卖国,有没有一点道理?”

“当然毫无道理。中堂乃高瞻远瞩,他们不过是坐井观天。职下无论何时都会帮中堂力保和局。主战之人无非两类,一类是京中清流和顽固派,他们闭目塞听、固步自封,整天嚷着‘天朝上邦、民气可用’的空话,人数虽不少,但不足一驳;另一类就是左大人这样知兵的大员,他赶走了阿古柏,被盲目的赞誉冲昏了头脑,自以为洋人并不可怕,其实阿古柏哪能与坚船巨炮的英法相比?对付左大人这样的人,职下以为不必与他直接对阵,剪除他的臂膀就是。如果胡雪岩倒了,左大人要钱没钱,要粮没粮,他还怎么打仗?”

“不错,胡雪岩这人真是理财的一把好手,可惜不能为我所用。”李鸿章也有些惋惜。

“现在就有一个绝好的机会。上海市面银根日紧,胡雪岩又与洋商闹意气,囤聚了七八百万两银子的生丝。他就算有千万身价,如今有七八百万投了进去,他手中还能有多少银子?所以只要他的银号一遭挤兑,一夜之间就能让他手忙脚乱,那时他必然要抛生丝,职下探听过洋人的意思,洋人已决定要与胡雪岩斗一斗,到时候他们会一齐拒收他的生丝,非逼他降到无可再降、蚀了巨本不可。那时胡雪岩尚难自保,左大人再要主战,那就只能靠嘴巴了。”

李鸿章想了一会儿,摇头道:“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走这步棋。你要知道,胡雪岩号称财神,如果他出了问题,那会连累多少人家?上海市面不就有塌掉的危险了吗?我力主和议,原也是为了上海市面稳定,这样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有,不知多少大员在阜康存有私款,阜康一倒,先公后私,不知多少人的私款要打了水漂,而且必然要封账盘账,那时大家的底子都露了出来,杏荪你想,那时要招多少人的怨恨?”

“中堂所虑极是。不过,要做就要了无痕迹。”盛宣怀心有不甘。

“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行此下策,你要听我的话。”李鸿章盯着盛宣怀。郑重其事的时候,他总会炯炯有神地盯着人,既是交代更含警告。

“职下唯中堂之命是从,哪敢自做主张。不过职下还有一事要禀告中堂,胡雪岩要插手电报了。”

“什么?他也要插手电报?”

李鸿章对此十分敏感。此次江宁之行,他知道左宗棠有意插手海防,已颇感担忧,现在胡雪岩又要插手电报,那自是更加恐慌。想当年自己办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却在福州办船政局,寸步不让,大争风头。现在左宗棠又要在海防、电报上争他的风头,真是冤家路窄。

“胡雪岩已得了左大人的允准,正向洋行购买机器、铜线,要架设沪宁电报线。听说他野心很大,将来要包揽整个沪汉线。”盛宣怀又有意挑拨。

“左大人的脾气向来是先办了再说,我估计他还没向总理衙门透风。趁此时候,我们应该想几条不能分办的理由,说动总理衙门干预。”

“理由不用专门去想,大清办电报已落在洋人之后,现在洋人的电报公司正想趁咱们的电报局立足未稳挤垮我们。如果由一家来办,自然会千方百计与洋人周旋,可如果要由若干家分段来办,自然容易被洋人各个击破。现在电报局已经投进了七八十万两,如果被洋人挤垮,那就实在太可惜了!”盛宣怀像洋人一样一摊双手,表示假如出现这样的局面,他也是无可奈何。

李鸿章道:“你说得有理,我回头就给恭亲王写信,把这意思告诉他,左大人上折子后,请王爷想办法驳回。”

“这件事职下已想好了,不必中堂亲自出面,以珠弹雀,实在不值,由职下与胡某人斗去。职下在洋场上还是有几个朋友的,他们答应帮忙,到时候让胡某知难而退,而且小小赔上一笔。”说到这里,盛宣怀神色决绝,亲自给李鸿章斟上茶道,“职下现在还有一事,还请中堂允准。”

“什么事,你尽管说就是。”

“洋人不是要求再办一条香港到上海的水线吗?要阻拦的话不知又要费多少口舌。职下的意思是,电报局应立即开始架设沪港陆线,只要陆线开通,加上原本已有一条水线,洋人见无利可求,也就不会再要求设水线了。而且现在南方局势日紧,法人在越南寻衅,实在急需架设沪港电报线。”

李鸿章连连点头:“这个办法好,既排挤了洋人,又有裨防务,你放手去做,朝廷那边我去说。不过这次架线大约需要多少银子?”

“职下算了一下,”盛宣怀扳着手指,一项项算给李鸿章听,“大概共需六十多万两。职下有几个朋友已答应入股,有把握凑出五六万,请中堂先暂拨五六万官款,职下从香港和上海同时开始架线,到时候在上海发行股票,依当前势头,筹齐五六十万把握较大,官款转眼就可还上。”

“好,旅顺修船坞的工料钱有五六万,先把这笔银子拖一拖,你拿来办电报。不过,说准了半年为期,到时你无论如何要还。”李鸿章当即作了决定。

“好,职下到时就是变卖家产,也不会让中堂为难。”盛宣怀没想到事情办得如此顺利,不禁喜形于色。

第二天,李鸿章原打算去拜访英法驻上海领事,听听他们对朝鲜事件的看法,然后再做打算。没想到他刚刚起床,正在漱口,盛宣怀就来求见。他拿着一张电报道:“中堂,张振帅已派兵赴朝了。”

“什么?”李鸿章惊讶得眼珠子险些掉了出来。

“振帅作主,已派丁军门、吴军门乘威远、扬威、超勇赴朝,眉叔同行。”盛宣怀又道。

振帅就是署理直隶总督的张树声,他是李鸿章放心的老部下。丁军门即是指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他也是李鸿章的老乡,也是李的旧部,曾率马队与太平军、捻军作战。战事平定后,马队被裁,他一直闲居在家。李鸿章对同乡故旧向来照顾,就奏请朝廷由他统领北洋水师。吴军门是现驻山东登州的吴长庆,他也是淮军旧部,此时率军驻扎山东,督办海防。天津、直隶的驻军拱卫京师,当然不宜调动,所以就派吴长庆赴朝。眉叔即是洋务幕僚马建忠,他懂万国公法,善于交涉。

出兵朝鲜这样大的事,张树声竟连招呼也不打,“振帅作主”四字让李鸿章如鲠在喉。

盛宣怀见李鸿章不悦,已知问题出在“振帅作主”四字之上。张树声未与李鸿章通气就派兵赴朝,盛宣怀也感到惊讶,天津那边特意把“作主”二字点出,不会是无因,看来张树声志向不小。但在这仅是揣测,他不宜发表意见,只是问道:“中堂,您还见各国领事吗?”

“见,怎么不见?听听他们的看法总是没错。”

数日后,李鸿章赶到天津,吴长庆关于朝鲜兵变事件的详报就到了。此事处理得非常干净,原因是吴长庆用对了一个人——袁世凯。

袁世凯,河南项城人,祖父袁甲三,当过曾国藩的幕僚;叔父袁保桓,当过李鸿章的总粮台;嗣父袁保庆与淮军名将吴长庆又是好友,所以他与湘淮二系都有渊源。

不过他科举非常不顺,两次乡试不第后便把书烧掉,表示大丈夫当立功疆场。本来他可以直接投奔李鸿章,但他认为那里已人才济济,自己难有出头之日,因此投奔了山东海防总监督吴长庆。

朝鲜事件发生后,北洋派吴长庆带兵去朝鲜,袁世凯认为这是崭露头角的机遇,因此便自告奋勇,要求出去历练一番,吴长庆稍作考虑就答应了。袁世凯得此机会,大为兴奋,连夜给二兄写信——

弟限于资格,中原难期大用。抵高丽,能握兵权。既建功业,不愁朝王李熙之不我用……李熙,庸主耳,无能为,夺其政权归我掌握,犹反手也。……

军舰从山东烟台芝罘港起航,两天后便到达朝鲜南阳港,吴长庆命令一营登陆抢占滩头。营官见天色已晚,地形不熟,不敢登陆,找借口道:“兵勇大多晕船不能站立,请军门允准在船上暂休息一晚,明日一早登陆。”

吴长庆在军中素有勇将之称,听闻此言大为震怒,袁世凯挺身而出道:“晚辈不才,愿率军抢滩登陆。”

“世侄勇气可嘉,但海岸情形不明,或许会有倭寇的伏兵,你以身犯险,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吴长庆有些迟疑。

“世叔的关爱令晚辈感激不尽,但兵贵神速,到了岸边而不敢登陆,岂不让属国笑话?晚辈愿率一营兄弟前往,宁可战死,也不能吓死。”袁世凯毫无惧色。

吴长庆对此十分赞赏,当即宣布道:“自即日起,袁世凯出任前营营官,率所部即刻登陆!”

“属下谨遵军门命令,但行军打仗讲的是令行禁止,属下从未带兵,此次临危受命,怕兵勇多有不服,请军门准属下临机独断。”袁世凯又说道。

“好!”吴长庆又当即宣布道,“前营听本帅军令,自此唯袁世凯之令是从,若有不从者,军法从事。”

众人“喳”了一声。袁世凯便换上戎装,站于军前道:“前营将士听令,即刻随本将抢滩登陆。本将冲在最前,要死也是第一个。但若本将不死,有人贪生怕死,不肯奋勇前进,本将定亲手斩于军前!”

前营将士又是齐声遵令。

军舰放下舢板,袁世凯身先士卒,率领一百余人分乘十几个舢板而去。原来大家都是提心吊胆,抱了一死的决心,可岸上只有几十名朝鲜士兵,见是大清军队,立即整队相迎。袁世凯不费一兵一弹便轻松完成任务,立即由朝鲜士兵带路,找地方安营扎寨,为大军准备晚饭。吴长庆登岸后,行辕已经备好,晚饭已经做就,他自然对袁世凯赞不绝口,此事很快传遍军中。

第二天一早,闵妃便以朝鲜国王的名义派来使者,请大军入驻汉城,帮助稳定局势,恢复国王之位。

大院君不是宣布闵妃已死于流弹了吗?怎么她又派特使来了?原来这只是大院君为让亲日派死心而放出的假消息,那天闵妃趁乱逃出王宫,躲到了一位亲信侍女的家中。现在听说清军已登陆朝鲜,她便看到了重新夺回权力的希望,因此立即派特使前来。她还让特使带来一个消息——日军五百余人已到了仁川,随时准备进驻汉城,如果清军不能迅速行动,到时就可能被动。

袁世凯决定采纳闵妃的建议,可吴长庆十分不解,道:“闵妃是亲日派,我们怎么能帮她的忙?”

袁世凯分析道:“大院君是借助乱兵赶走了闵妃,掌握了政权,如果大院君继续柄政,大家肯定认为朝鲜秩序并非恢复。而赶走大院君,让朝鲜国王重新掌权,那至少在表面上表示朝廷已控制了局势,而后派军到各地平乱,朝鲜局势不愁不稳。那时候日本带兵前来,就没有任何借口了。如果执政的还是大院君,日本人以大院君放纵乱兵杀死日本人为由讨价还价、没完没了,双方都陈兵汉城,那到时就难免擦枪走火了。”

吴长庆对袁世凯的这番见识大加赞赏,至于如何对付大院君,袁世凯已有一个不错的主意,吴长庆也痛快地采纳了。

袁世凯率五百人星夜赶往汉城,并于天亮时着人持信给大院君,告诉他天朝大军两千人已在城外驻扎,吴军门随后就要进宫。大院君没想到清军来得这样快,所以十分恭敬。第二天上午,他亲自带十几人到军营劳军。

袁世凯把大院君的护卫带到另一营帐中款待,这些护卫刚刚进帐,就被伏兵乱刀杀死。回到大帐,袁世凯向吴长庆点头表示事情已经办妥,吴长庆见此勃然变色道:“此次兵乱是因欠饷之故,这本是极平常的事情,你却借机夺权入宫,诛杀异己,引用私人,罪当勿赦。念你与国王有父子之情,请速登轿舆,乘兵轮赴天津,听候朝廷处置。”话音刚落,护卫已架起大院君塞进轿子里,立即送往海岸,由威远号送到天津。

押走大院君后,袁世凯请缨进汉城平乱。大家都顾虑人马太少,而袁世凯则认为大院君被擒,乱军无首,并不可怕。他率百余人突然赶到乱军驻地道:“大院君已束手就擒,天朝大军五千余人已驻扎城外,你们若是现在投降,天朝概不追究,否则大军入城,玉石俱焚。”

清军兵临城下的消息早就传开了,现在见大院君又被擒走,乱军纷纷投降,袁世凯兵不血刃就平定了汉城,而后他请求带人去保护王妃回京。

“军门,当朝鲜国王与王妃并肩坐在王宫的时候,有谁还怀疑局势没有恢复如常?所以请王妃回宫,比千军万马更有用。”

袁世凯说得有道理,吴长庆照准。闵妃被袁世凯护送回到宫中,次日与李熙一起出现在大殿上,李熙当即宣布,将请清军帮助平乱,并行文各地配合大军行动。

京城秩序恢复,李熙亲自到军中来见吴长庆,请求将袁世凯调给他做军事顾问。吴长庆经不住他的恳求,同意帮助训练新军。袁世凯故作为难,说朝军用的是大刀长矛,再怎么训练也无用,如果请他去训练新军,需先拨给一个营的装备。吴长庆当即答应。

袁世凯从军中选了五十人,又从朝军中选了五百人,发给洋枪,作为王宫的亲卫军,并从当天就开始训练、值勤。

在兵乱中逃回国内的日本驻朝公使花房义质,带兵气势汹汹赶到汉城时,发现这里已经秩序井然,但他仍然要求带兵进宫。袁世凯陪李熙召见他,并问道:“公使声称要带兵进汉城,俗话说师出有名,请问公使兴师的理由是什么?”

“请问贵国出师的理由是什么?”花房义质不答反问道。

“很简单,朝鲜是大清属国,帮助属国平乱是应朝鲜国王之请,也是大清的责任。现在朝鲜局势已尽在掌握之中,公使还是率人马回去吧!”袁世凯有礼有节。

“敝国在此次兵乱中被杀死数十人,朝鲜理当拿出赔偿来。”花房义质又道。

“赔偿办法总会有的,但若想以此为由兴兵,实在于理不通。且我大清军队在此,双方语言不通,到时起了纠纷,公使您说怨谁呢?”袁世凯寸步不让。

花房义质进宫时已看到王宫卫队清一色来复枪,今又见袁世凯毫不畏惧,朝鲜国王夫妇又惟命是从的样子,他知道大势已去,同意谈判解决,悻悻而去。

李鸿章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不大动干戈而平定兵乱,尤其与日本没有产生磨擦,将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甚是心慰。吴长庆在报告中把袁世凯列为首功,称他“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

李鸿章还是第一次听说袁世凯的名字,他能被吴长庆列为首功,肯定确有所长,看年纪竟只有二十几岁,他心里更大感兴趣,想将来若有机会,一定要见见此人。

同类推荐
  • 鬼谷子全书(第五卷)

    鬼谷子全书(第五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岳家将

    岳家将

    岳飞是我国南宋年间著名的爱国民族英雄。他统率岳家军八百儿郎抗击金兵入侵的传奇故事,在我国各地长期广泛流传。本辑将反映岳飞抗金的两部史小说名著《岳王传》、《说岳》汇编成册,取名《岳家将》,以飨读者。
  • 汪精卫第三卷

    汪精卫第三卷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狂人末日

    狂人末日

    本书再现了七大铁血狂人的隐秘人生,记录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丑陋的几段疯狂岁月。全书内容包括:希特勒——让二十亿人卷入战争漩涡的维也纳流浪汉,墨索里尼——从铁匠家庭中走出来的“专制狂魔”,东条英机——被远东军事法庭处以绞刑的军国主义狂徒等。
热门推荐
  • 穿越时华

    穿越时华

    参与“流年”计划的女高中生尹安琪本想获得高额补偿金来帮助自己住院的奶奶,不料穿越时空的计划出错,尹安琪和自己的同伴被留在了古代,在这片陌生的大陆上,她最终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完成属于自己的人生……
  • 海贼王之穿越女帝

    海贼王之穿越女帝

    海贼的世界,艾斯!为了爱你,我必陪你站到巅峰!
  • 笨蛋我爱你

    笨蛋我爱你

    “我的小祖宗啊,你自已算算这是你多少次被学校开除了!?”老妈一边指着那张通知书一边头疼的揉着太阳穴这个臭丫头没有一次能让她省心的真怀疑是不是在医院里抱错了“好像是第32次”此时的安雨曦并不像个做错的小孩一样,而是无所谓的耸耸肩“我都快被你气死了!”老妈无奈的说“……”安雨曦没有说话,而是转身走向自己的房间,摔门而去房间内“早知道把那所垃圾学校一把火烧了!!!真不解气”安雨曦愤怒的说
  • 荒尘游

    荒尘游

    荒尘畔,古径边,残阳绘苍天。万里孤城负手间,慢拢青丝,风尽惹龙缘。碧霄织,冥河戏,指间舞芥弥。少年沉吟终不悔,风烟散去,且游荒尘纪。尽由你,墨剑一把,唤去九州俱寂。
  • 1/2贵公主之心

    1/2贵公主之心

    或许是因为我们是双胞胎,彼此间有一条看不见的念丝在紧紧牵连着,我们的羁绊就像是一心同体……可能这就是身为双胞胎的坏处吧。彼此会共同喜欢一个人或某种事物……两个人,说不清的羁绊,就像是命运开的一个玩笑。两个人,即使是高高在上,万众景仰的公主,然而,面对如此混乱的感情线,她们又该怎样去面对……从古至今,王子就只有一个。然而众星捧月般的王子,他的心到底是漂浮不定的蒲公英。而她只是风。但是风在迷恋蒲公英,还是蒲公英在追求风?
  • 妖族异录

    妖族异录

    为了曾经一个承诺,他前往了陌生的城市。听从好友的建议他加入了由众多捉妖师组成的组织:灵端。利用完成任务获得积分来兑换对于自己非常重要的情报。艰难地完成一个个任务后,当他得知幕后的一切才知道自己到底卷入了什么重大的阴谋之中。妖魔鬼怪、灵兽、上古四大凶兽,以及西方世界中的血族、狼人女妖相继登场,他能否冲破眼前的种种困难?
  • 网游之传奇三国

    网游之传奇三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好吧,简介我是真的不会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空大英雄

    星空大英雄

    数钱数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陈石的理想如此简单却又如此难以实现。好在人的命运真的似乎可以改变的,不要太多,一点点的努力再加上一点点的运气似乎就足够~~什么你不信?那你去问陈石去!帝国英雄,帝国最年轻的上校,反叛军最高领袖,乃至最后的帝国皇帝!这样的身份足够了吧?!!!
  • 我能提升历练值

    我能提升历练值

    意外身亡,一世枭雄谭贵发现自己竟穿越到了游戏世界《风云传》当中,成为了雁南郡谭府一个藉藉无名的小厮。《风云传》当中汇集无数神话背景与元素,有少年引弓如满月,欲射金雕;有老道独立云中,如人间仙客;有青年豪气云天,掌出降龙;有侠客白衣仗剑,踏歌而行。......重活一世,命如鸿毛野草却有一颗气吞天下的盖世野心,以小厮之身,行枭雄之事。若有天命,天命即我!PS:主角性格冷酷,杀伐果断,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