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89200000019

第19章 福州观舰意振兴 京师请训为船政

杭州城安抚就绪,左宗棠的心总算平静了下来,他亲自起草奏稿,请朝廷批准在浙江兴办船政局。他的奏折到时,京城出了一件震动朝野的大事——议政王被罢黜了。

议政王当年在推翻赞襄政务八大臣、帮助两宫皇太后顺利垂帘的政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加封议政王、出任首席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内政外交军事无一不由他牵头筹划,两宫对他也是深为依赖,百般优容。

慈禧是个热衷权力的女人,与手握大权的议政王不可能不产生矛盾。前些年内忧外患,兵凶战危,朝廷上下一心支撑危局,即使有矛盾也睁眼闭眼就过去了。现在金陵已经克复,大局基本已定,而且慈禧经过多年垂帘,对政治已驾轻就熟,自然要与这位议政王计较一番了。

最善察言观色的安德海便借机兴风作浪,暗中与翰林院的蔡寿祺过从甚密,鼓动他弹劾议政王,答应到时候帮他换顶戴。蔡寿祺在翰林院供职多年不得升迁,大概也是求官心切,以为剑走偏锋,可通终南捷径,于是果真上了一个奏章,弹劾议政王贪权、纳贿、骄盈、循私等罪状。

这天早朝结束后,慈禧扬着蔡寿祺的奏章道:“老六,有人参你。”

此时如果议政王诚惶诚恐地谢罪,或许这事就过去了,毕竟慈禧只是想压压他的气势,让他明白谁才是大清的主人。不过议政王大权在握,朝廷内外尽在股掌之间,难免有些目中无人,即便对慈禧也以女流视之,有时候慈禧说了意见,他也故意装作没听见。

所以当慈禧说有人参他,他并没当回事,而且还反问是谁参劾他。一听是蔡寿祺,他便大声叫道:“蔡寿祺不是好东西,他在四川还有案子未了,他的话不可相信。”

慈禧勃然大怒道:“无论可不可信,你这种态度,哀家随时可以革去你的差事!”

议政王昂然回道:“臣是先皇六子,您可以革臣的职,可革不去臣的皇子身份。”

一向仁慈的慈安也看不下去了,当即喝退了议政王。慈禧指着议政王的背影道:“姐姐你看,这又是一个肃顺。”

到了下午,见议政王还没来谢罪,慈禧便对慈安道:“姐姐,你总算领教了吧?你看老六哪还把咱姐妹放在眼里?我以为他回家想明白了,会来向姐姐认错的,没想到他根本没当回事。姐姐你仁慈,不忍心责备他,但我要为咱们姐妹讨个公道,我就替姐姐好好敲打敲打这个老六,省得他忘了自个儿几斤几两。”

慈安没有表态,慈禧视为默许,于是她便传来了在廷大学士周祖培、倭仁、瑞常,吏部尚书朱风标,户部侍郎吴廷栋,刑部侍郎王发桂,内阁学士桑春荣、尹昭镛,眼含热泪地一一数说了议政王的骄横跋扈,要他们议罪。

这件事关系太大,大家又毫无准备,只好面面相觑,不敢吱声。慈禧拿出亲自写好的上谕,令安德海宣布——

谕在廷王大臣等同看。朕奉两宫皇太后懿旨:本月初五日据蔡寿祺奏,议政王办事循情、贪墨、骄盈、揽权,多招物议;种种情形等弊,嗣(似)此重情,何以能办公事?议政王从议政以来,妄自尊大,诸多狂敖(傲),以(依)仗爵高权重,目无君上,看朕冲龄,诸多挟致(制),往往谙始(暗使)离间,不可细问,每日召见,趾高气扬,言语之间,许多取巧,满是胡谈乱道,嗣(似)此情形,以后何以能办国事?若不即早宣示,朕归政之时,何以能用人行正(政)?议政王著毋庸在军机处议政,革去一切差使,不准干预公事,方是朕保全之意。特谕。

这道谕旨错字连篇,语多不通,但雷霆之怒与惩处之重却再明确不过。

毕竟议政王并无大过,蔡寿祺的奏折多是捕风捉影,朝廷内政外交也都离不开议政王,所以王公大臣们都纷纷上奏为他说情,但慈禧一律留中不发。左宗棠要求办船政的奏折就是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到的,慈禧对洋务问题不甚了解,因此这个折子也留中不发。

议政王在家赋闲两月,他本不想低头,但经不住文祥等人的苦劝,同意以他的名义上了一个悔罪折。慈禧也没打算真让他永远在家赋闲,只是想压压他的风头而已,因此也就顺势收场,作为惩罚,她撤销了他议政王的称号,只保留了恭亲王的身份。这位王爷从此就知道了慈禧的厉害。

这时太平军余部六七万人在汪海洋、李侍贤的率领下辗转进了福建、广东。广东是洪秀全的老家,朝廷害怕星火燎原,所以恭亲王复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命左宗棠南进福州,就近指挥战事。他还专门写一封私信给左宗棠,告诉他战事未了,船政局的事只有容后详议了。

左宗棠从杭州出发,南下赴闽,一路上不断停车下轿看望百姓。市镇还算有些起色,有不少做生意的,但乡村却听不到鸡犬之声,百姓都面有菜色,田地也多半荒芜。百姓听说左大帅路过,纷纷围拢来要求赈济、减税。他都不厌其烦,一一写信给他的老部下——署理浙江巡抚蒋益澧,让他拿出章程。进了福建境内更是如此,福建吏治腐败甚于浙江,百姓更是拦路叫苦,还没到福州,他已弹劾了五六个官员。这样一路走走停停,他用了三个多月才到福州。

这时太平军已完全没了当年的勇猛,而左宗棠的手下又身经百战,几仗下来福建的太平军就全被赶进了广东。广东官军毫无战斗力,败多胜少。朝廷于是令左宗棠督办广东军务,南下追剿。

于是,左宗棠上折密保营务处总办刘松山出任广东提督,理由很简单——便于将帅同心,尽快剿灭匪患。朝廷很快准了他的奏折,实授刘松山为广东提督。左宗棠这才拔营出征,前往广东督师。

现任广东巡抚是左宗棠的老乡郭嵩焘。当年左宗棠任湘幕时,郭嵩焘丁忧在籍,帮他办理厘捐,两人关系极好。复职后,郭嵩焘以翰林院编修的身份入值南书房。左宗棠陷入官樊构陷,是他恳请同僚藩祖荫上疏保荐,左宗棠这才因祸得福。此时他任广东巡抚已经两年,日子过得有些窝囊,因为受到了两广总督瑞麟的排挤。如今左宗棠督师广东,他重新振作起来,打算好好配合左宗棠打几个胜仗,借机翻身。

但是谁都没想到,左宗棠一入广东第一个参劾的就是郭嵩焘,而且步步紧逼,毫不留情。先是参他剿贼不力,继而又参他办理厘捐不善,三又参广东官民声气不通,以致民心向贼。

既是老乡又是老友,一般人都互相维护彼此提携,左宗棠却反其道而行之。王德榜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劝道:“大帅,郭抚台是您老乡,何必与他计较?”

左宗棠却振振有词道:“大丈夫做事何必计较小节?我这么做全是为了将来能办船政。而办船政最大的困难就是银子,仅在浙江、福建两省想办法肯定会捉襟见肘的,如果广东将来也能助一臂之力,银子就不必如此发愁了。”

王德榜不解地问道:“郭抚台不是正好能助一臂之力吗?”

“郭嵩焘这人书生气太重,跟别人干还可以,独任封疆,魄力不济。而且他与现任两广总督瑞麟不和,早就萌生了退意,广东巡抚怕是坐不了多久。与其等着别人来坐这把交椅,不如早点逼他走,安排我的人来担任。”左宗棠大摇其头。

“大帅这样做不怕人骂?”这样的理由连王德榜也觉得牵强。

左宗棠哈哈大笑道:“左某连掉脑袋都不怕,还怕人骂?要讲骂人,谁骂得过我?广东巡抚的人选我都想好了,就由蒋益澧出任。”接着他又话锋一转,“朗青,你想不想留在广东做官呢?”

王德榜连连摇头道:“属下哪是当官的料,还是给大帅当亲兵吧!”

左宗棠不管别人如何看他,于是再次上折弹劾郭嵩焘、瑞麟,说两人“都是以庸懦为宽厚,以诿卸为能事,明于小计,暗于大谋,恐未足舒朝廷南顾之忧。若有李鸿章、蒋益澧经理广东,军务政事当能振刷一新。”这明显是要求朝廷撤换广东督抚。

李鸿章现在已署理两江总督——曾国藩北上剿捻去了,自然不能到两广来。瑞麟是满人,不能说撤就撤,左宗棠也没指望能动得了他,他的目标只是郭嵩焘。接着他又专上一个保荐折,盛赞蒋益澧“才气无双,识略高臣数等,若蒙天恩,调令赴粤督办军务,兼筹军饷,于粤东目前时局,必有所济”。

以今亮自诩的左宗棠竟说蒋益澧识略高他数等,实在罕见。朝廷从这个保折里看出左宗棠荐举蒋益澧是不遗余力,况且广东战事正紧,朝廷盼着早早收功,因此只有委屈郭嵩焘,让他卸去广东巡抚一职,由署理浙江巡抚蒋益澧实授,浙江巡抚一职由布政使杨昌浚署理。

左宗棠的目的一达到,就立即猛攻太平军。当时在广东的太平军有四支,不及两月就已有两支投降。李世贤部被重创,他带部众昼伏夜行去投奔汪海洋。可惜穷途末路的太平军到此时还在自相残杀,汪海洋不仅不接纳李世贤,反而将他杀死兼并了他的部队,结果第二天就起了内讧,李世贤的部下又把汪海洋杀死。左宗棠没费多大功夫,便把这支太平军也给剿平了。

这时瑞麟派专差送信来,希望闽粤官军在镇平会合,说他也想一睹左帅风采。其实一睹左帅风采是假,想分点功劳是真。瑞麟的要求并不过分,当年金陵克复,曾国藩硬是把官文拉过来联衔奏捷,让大家皆大欢喜,况且瑞麟的粤军虽然战斗力不强,但也起了些作用。可左宗棠不是曾国藩,他对瑞麟向无好感,原本打算在镇平休整些日子,可一接到瑞麟的信后,就干脆处理完安抚事宜,单衔奏捷,拨马北上,回福建了。

这下可把瑞麟气坏了,他本想拿新任巡抚蒋益澧出气,谁料蒋益澧和左宗棠脾气一样,又是百战余生,除了左宗棠谁的账也不买,根本不像郭嵩焘那样任人拿捏。瑞麟只好作罢,慢慢想办法。

左宗棠还没回到福建,朝廷的上谕便到了行营。上谕称“太平军彻底平复,左宗棠功不可没,赏戴双眼花翎”。

同治五年二月,左宗棠回到了福州,各级官员纷纷前来参见。因为战事结束,左宗棠正在拟战功保案,有战功的自不必说,要前来铺叙,没有战功更想借机来衙门疏通,一时间福州城华冠云集,异常热闹。

这天,英国驻福州领事贾禄也来凑热闹。护军通报上来时,左宗棠正忙着和福州知府商量筹建正谊书局的事。他回道:“让洋人先到西花厅等着。”

福州知府见过这位领事,这个英吉利人毛病特别多,爱挑剔,因此劝道:“大帅,您还是先见见他吧?”

左宗棠点了点头道:“也好,你先喝茶,本部堂去会会这位洋领事。”

护军把左宗棠的话传下去了,贾禄却不肯进门,道:“领事见将军督抚,上海、广东都是大开中门,并鸣炮致敬,为什么这儿不开门鸣炮?”

护军只好再回去禀报。左宗棠一听便生气道:“他一个领事,不过相当于道台,你告诉他,总督府中门只有钦差来了才开。至于鸣礼炮,那更八竿子打不着。上海、广东如何本部堂不管,这里是闽浙总督衙门,本部堂全是按条约行事。当年本部堂在杭州,宁波领事也曾经来见,哪有这么多说法?”

护军再次把话传到,贾禄脸拉得老长,道:“既然总督大人有如此说法,那我就不进这个大门了。我这里有个请柬,请转交总督大人。”

原来贾禄是特意来请左宗棠明天去参观英国军舰的。外国军舰左宗棠曾见过几次,但从来没登过,贾禄既然作了安排,左宗棠就决定去登舰看看。

第二天贾禄到总督府大门来接左宗棠,一路上毕恭毕敬。因为闽江在福州段水浅,军舰怕搁浅,就停在福州下游三十多里的马尾山下。从这里开始江面开始变得宽阔,水深流缓,军舰自海口溯流至此毫无问题。因为是顺流,近四十里的水路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英国军舰停在岸边,一看到左宗棠的座船就鸣炮致敬。

登上军舰后,舰长何伯命令战舰起猫,要到江心表演打靶。不久甲板下传来“轰轰”的声音,脚下开始有些颤动,军舰已经启动,越行越快,转眼间就驶出了几十丈远。

军舰在江心停住了,何伯一挥手,一名士兵捧上三只单管望远镜,分别递给左宗棠、王德榜和福建水师提督杨岳。贾禄指着远处的靶船道:“总督大人请看,上游飘下来的是靶船,炮手们要在五炮之内打掉三艘。”

左宗棠等人用望远镜向远处看去,果然有三艘木船顺流而来。何伯叽哩咕噜一番,一挥手,士兵们依次开炮,但见炮口火光闪烁,炮声震耳欲聋,再看远处的靶船,早已被击得粉碎。稍做准备,又有三艘靶船顺流而来,几声炮响,又是灰飞烟灭,江面上只剩飘浮着的破船板。

尽管左宗棠对洋人军舰的威力有所了解,但还是被震撼了。这时贾禄走过来道:“总督大人,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但枪炮却没有欧洲人做的好,不知总督大人有何感想?”

这话显然带有挑衅意味。左宗棠听了却不以为然道:“这只能说明中国人不像你们那样处心积虑去算计别人。”

贾禄淡淡一笑道:“我很佩服总督大人的机智与幽默,能为落后找出这么高尚的理由。总督大人请看,又有一艘木船下来了。”

大家拿望远镜看去,果然上游飘来一只大木船,上面还有一面龙旗。贾禄对杨岳道:“这船与阁下的座船在大小和坚固程度上都差不多,算得上是福建水师最好的船。阁下看看这样的船能经得住几发炮弹。”

说罢,炮声响起,只两炮那艘大木船就从江面上消失了,场面一时极为尴尬。

这时贾禄的声音又响起了:“昨天我去拜访总督大人,希望大人能对我尊重一些,可大人没有答应。我不生气,总督大人说得不错,按你们的品级算来,我不过是个道员,何伯舰长恐怕连道员也算不上。但我要告诉大人的是,在亚洲许多国家,何伯的军舰经过,他们都会鸣炮致敬。为什么?大家尊敬的是实力,这是一个讲究实力的时代,或者说得更直接,这是一个用炮舰说话的时代!”

这个洋人太猖狂了!站在一旁的王德榜首先沉不住气了,刚要破口骂娘,左宗棠挥了挥手没让他吱声。

贾禄接着又道:“如果总督大人想拥有这样的军舰,我可以帮忙买到。总督大人治下的闽浙有很长的海岸线,实在太需要拥有这样的军舰了。”

“本部堂倒没觉得怎么重要。你的军舰再厉害,即便全部占领了中国的沿海和内河,仍然不能让中国屈服。中国有四万万人,你们英吉利将所有炮弹都耗尽,也不能消灭所有中国人。”左宗棠挥手道。

贾禄耸了耸肩道:“那太残忍了,大英帝国怎么会那样做?我是出于好意,希望能帮助总督大人加强海防。”

“本部堂知道你们英吉利人都是揣着好意到中国来的,但本部堂并没有打算买你们的船,本部堂要自己造。”左宗棠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左宗棠是个矮胖子,贾禄是个瘦高个,左宗棠根本拍不到他的肩膀,那两巴掌全拍在他的胸脯上。没等贾禄反应过来,左宗棠转身就下了船。

回到乘坐的木船上,水手们一起摇橹摆桨,木船缓缓启动,因为是逆流,船走得很慢。王德榜破口骂道:“这狗日的贾禄,竟向大人示威呢!属下真想扇他一个大嘴巴!”

杨岳也附和道:“这贾禄十分刁蛮,但他哪里知道大人的口才。”

左宗棠阴着脸道:“不怪他刁蛮,只怪我们太落后。他说得没错,现在是用枪炮说话的时代。你看他们的火炮,威力太大了,只一炮一艘木船竟完全解体。你这个水师提督,自己吃几碗干饭心里肯定有数,拿你的水师去与他们对阵,胜算能有几成?”

胜算能有几成?几乎没有胜算可言。杨岳暗想着,嘴上却道:“职下身为水师提督,即使没有胜算,也绝不向洋人示弱。”

左宗棠摇摇头道:“示不示弱是一回事,弱不弱又是另一回事。听说你的水师没有一艘像样的战船,连海盗也追不上。本部堂还听说你的水师兵勇有许多人一上船就吐,竟从来没出过海。”

杨岳顿时面红耳赤,连忙辩解道:“都怪职下无能。职下所率水师全是木制战舰,海盗水匪现都买了洋人的火轮船,所以水师根本追不上。水师兵勇因为饷银太少,根本不能养家糊口,所以年轻人不愿入伍,入伍的都是老弱和穷无所归之人。有些还只是挂个名,闲暇才来出操。而水师也没有一艘炮船,实在无从操练,名为水师,实则全住陆上。大帅不提起,职下也打算请罪。”

左宗棠打断他的话道:“本部堂早听说你的水师弱不禁风,参劾你的折子都写好了。不过后来又听说你廉洁清正,知兵爱兵,也就罢了。水师的问题有些是你的原因,不过大部分都不能怪你。眼下最要紧的是赶紧配备火轮战舰,怎么配备?贾禄劝我们买,几年前朝廷也曾委托英国人买,结果却让他们骗了,白白扔了一百多万两银子。再说,从洋人手里买,他们能把真正的好舰卖给我们?就是买来了我们也是让人家牵着鼻子走。所以我们要办船政,自己造船。”

回到福州,左宗棠立即给胡雪岩、德克碑写信。胡雪岩是理财高手,自己开着药店、钱庄、当铺,同时又打理着左宗棠设在上海的粮台,负责为他购买洋枪洋炮,如今生意已越做越大,办船政这样的大事自然离不开他这个金算盘。德克碑已升任法国海军少校,正在越南服役,两人从未间断联系,左宗棠打算聘他前来,负责购买机器设备,招聘洋人等事情。一个多月后,胡雪岩、德克碑先后来到福州。

办船政先要选址,左宗棠、胡雪岩已初步定了几个地方,其中最中意的是马尾,也就是上次左宗棠参观英国军舰打靶的地方,德克碑也认为这里建船政局比较理想。

马尾距海口五十里,面临闽江,群山环绕,两岸形势十分险要;该地宽一百三十丈,长三百一十丈,江水深达十二丈,可停泊巨舰。福建之木材,台湾基隆等地之煤,都近而易得;另外此处设有海关,经费亦易于筹措。

回到福州,左宗棠与胡雪岩就聘请洋人一事密商了半天。

“咱们创办船政开始要用洋人,是为了将来不用洋人,因此必须让中国人完全学会那些洋玩艺。不过强扭的瓜不甜,咱们要让洋人高高兴兴给船政尽力。”左宗棠道。

胡雪岩点头道:“职下明白大人的意思,既要利用洋人,又要权柄在手。这第一就是要舍得花银子,京城同文馆、江南制造局都是高新聘请洋人,咱若想让德克碑尽心办差,月薪非有一千两不可,也就是说与巡抚薪俸相当。”

“这个自然,无利不起早嘛。”

而后,两人又商讨创办船政的经费问题。胡雪岩粗略地算了一下道:“购买机器、物料,招募中外工匠,掌握造船驾驶技术、造出六七条船来,最少也得有五年,一年要花费八九十万两,五年那就要四五百万两。”

“这个账不能如实报给朝廷,报得太多把朝廷吓住了就坏了;但报得太少,那小孩子也不信。”左宗棠沉思了片刻道。

“大人说得不错,职下这个账也只是个粗账。不把朝廷吓住是一条,如何想出筹款的办法又是一条。只要不从户部往外掏银子,京中那帮老爷的牢骚就少了。”

“就从福州海关向外掏银子。李二的江南制造总局也是每年从上海海关掏两成银子,福州海关就在本部堂的地盘上,我们干吗不掏?”

胡雪岩这些天已与福州海关的日意格混得很熟,海关一年收入多少他大体也知道,粗粗一算,两成就是五十万两左右。有了这笔钱,船政经费的大头就解决了。闽浙都是左宗棠的地盘,广东蒋益澧也是左宗棠的旧部,让他拿些银子也不是难事。这么一筹划,几件大事就有了着落。左宗棠立即亲自起草《拟购机器雇洋匠试造轮船先陈大概情形折》,第二天一早就放炮拜折。

折子一到京城,立即就传开了,首先就引起了清流言官们的不满,他们始终放不下泱泱大国、天朝上国的身份,一提起学习洋人、创办洋务就大不以为然。

清流领袖、翰林院掌院学士倭仁的十几个门生聚到他府里,领头的是监察御史张盛藻,他道:“我泱泱大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什么事事都要向洋人学习?如今处处洋气扑鼻,左宗棠还要办船政,造洋轮。造洋轮也就罢了,还要请洋人来教我们,我天朝从来都是洋人学我,我们怎能以夷辈为师?”

“你们在这里吵吵有什么用?不同意就上折子啊!不过我提醒你们,恭亲王一贯是支持洋务的,两宫和皇上也是支持洋务的,你们反对洋务,就是与太后和皇上做对,弄不好是要革职还乡的。老夫老了,只想安静度此余生。”倭仁道。

这显然是激将,那些年轻气盛的清流们激动道:“我们为大清社稷掉脑袋都不怕,还怕革职吗?我们都上折子,淹也把他淹死。”

对左宗棠要办船政一事,慈禧也有些犹豫。她是个聪明的女人,知道办船政于大清社稷有益,但她希望能拖一拖。自从太平军平定后,她就起了重修圆明园的念头,并已悄悄地修复了几处园子。她原打算从几个海关中掏些银子来建园子,可江南制造局、京师同文馆、天津机器制造局、江宁机器局都要从海关掏银子,现在福州海关又要让船政局分一把去,那园子什么时候能修?

但这个理由是搬不上台面的,因此她的理由是——现在长毛虽已平定,但捻子闹得厉害,曾国藩剿捻一年多仍没有凑效,花银子却如流水一般。阿古柏占了新疆已三四年,陕甘也闹得不像话,早晚要西征,那又将是一大笔银子。所以从现在起就要攒钱,以备将来不时之需。办船政固然好,但朝廷实在拿不出银子,只有拖些时候,等这些急务都有了着落,再放手大办。

恭亲王对办船政是十分热心的,但最近刚被慈禧罢免了议政王的头衔,他已不敢像从前那样当面力争。而且从安德海的话音里,他已听出慈禧有修园子的心思,所以听了这番话就回复道:“左宗棠力主办船政自是一片忠心。正如太后所言,眼下花银子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当前创办多有难处,臣等恭领慈谕,告诉左宗棠暂时不办,将来从容大办。”

慈禧原本以为恭亲王会极力反对,没想到这么轻松就通过了,心里自是十分快慰,嘴上却叹了口气道:“哀家也知道左宗棠是一片忠心,创办船政也是大清的要务,只是眼下创办多有困难。你们回左宗棠要斟酌词句,不要灰了他的心。”

军机章京们拟了旨,都是冠冕堂皇的大话,恭亲王看过就递了上去,两宫都用了章,一字未改。恭亲王觉得不够尽兴,亲笔给左宗棠写了一封信,盛赞他的主张,又说了朝廷没有通过的原因,希望他能谅解。原因列了三四条,比如清流们反对,海关总税务司建议买船,上面暂时不想办等等。后来他觉得上面不想办这话不妥,就提笔划了去。他给左宗棠这封信,一是想让左宗棠知道他的苦衷,二是他隐隐在心底期望左宗棠能再力争一下。

左宗棠在同一天接到上谕和恭亲王的私函,大为失望。德克碑也是大失所望道:“在下说过大人不要急于签订协议,因为在下知道在中国办事很难,明知是该办的事未必就能办成。”

“你也不必灰心,我再向朝廷争取。”左宗棠道。

“你们中国皇帝的话是金口玉言,还能争取吗?”德克碑摇了摇头道。

“大不了我进京一趟,当面与太后和皇上说清楚。”

“此事朝廷已经议定,恐怕很难再改变了。”胡雪岩这时也插话道。

“最可气的是那些清流,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我要当面骂他们个狗血喷头。”左宗棠破口骂道。

胡雪岩闻言开玩笑道:“大人当面骂二品总兵,险些送了性命,这回不少人可是一二品的文职大员,您还敢骂他们?”

左宗棠瞪着眼睛道:“有什么不敢?他们身居高位又如此糊涂,最该痛骂!”

“大人即使骂倒了他们,也未必办得成船政。依在下看,恭亲王私函中有难言之隐。当初恭亲王在京中办同文馆,清流们也是极力反对,可朝廷照样力排众议,把同文馆办了起来。恐怕清流们反对只是表面原因。”

“你的意思是说根本是太后不准?”

“在下只是这么猜测。大人想想看,恭亲王是支持办船政的,可为什么办不成呢?谁有这么大能耐呢?”

左宗棠默默点了点头,但又说道:“两宫也许是听了那些清流的废话而拿不定主意,有些事情办不成是因为没晓以利害。我想如果能面见两宫和皇上,也许事情会有转机。”

他主意已定,接下来就考虑如何能够进京了。封疆大吏非奉诏不能入京,否则就是擅离职守。他本打算上折明言是为船政,但随即又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朝廷肯定不会支持他进京抗旨。因此他决定以进京请训的名义上折,理由是他深受先皇、两宫和皇上的厚恩,盼望当面谢恩已有几年。如今江南局势已基本稳定,如何治理闽浙,企盼两宫和皇上面授机宜。他还吩咐同样意思的折子起草两份,隔两天后再拜发。

两宫看到左宗棠的折子,本打算让军机处拟旨回了的,结果次日又接到左宗棠的折子,还是要求进京请训,而且还比上一折更情真意切。慈安道:“也真难为左宗棠有如此忠心。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些人,我们还一个也不曾见过,江南也算安定了,我们就准了吧。”

慈禧曾听说过左宗棠的不少逸闻趣事,也想见见这个人,就附和道:“姐姐说得不错,我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听说左宗棠这个人很难对付,恐怕我们要费一番口舌了。”

慈安就有些不解了,道:“左宗棠不是进京请训吗?请训的事多了去了,有什么费口舌的。告诉他好好当差,好好爱惜百姓就是了,妹妹你最擅长说这些话的,什么时候怵过?”

慈禧莞尔一笑道:“姐姐,你真以为左宗棠是来请训的吗?他呀,十有八九是为船政的事情来力争的呢!他这个人是头犟骡子,倔得很。他想办的事情,从来不会轻易放手。”

同类推荐
  • 浴血功臣录: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秘事追叙

    浴血功臣录: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秘事追叙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乱世中的“英雄”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统治者开辟了新的王朝。开国功臣的人生在被封侯拜相后到达了鼎盛。皇帝赋予了功臣权力,同样也是皇帝,终结了功臣的性命。开国功臣大都经历了“两重天”的人生考验。建国前他们被统治者视为左膀右臂,珍爱有加,建国后他们被统治者视为心头大患,欲除之而后快。“可与他同患难,难与他共欢乐”这句话道出了两千多年来开国皇帝的共同心态。开国功臣在功高震主的忧患下,或者如韩信般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或者如李靖般高风亮节,功成身退。他们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只求苟全性命,安敢复望富贵?当我们回眸历史时,应当知道和记住这一群叱咤风云的开国功臣的真实命运与结局。
  • 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传

    本书是伟大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留下的唯一的人生自述,其中也包括她为丈夫皮埃尔·居里所写的传记。她以直白、坦诚的语言,记录了一个出生在华沙普通家庭的女孩,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传奇人生。居里夫妇致力于科学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 名人传记丛书——歌德

    名人传记丛书——歌德

    歌德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他在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他还是一个科学研究者,他涉猎的学科包括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本书客观叙述了歌德辉煌灿烂的一生,他童年时的家庭经历,他辗转求学的过程,他笔耕不辍的创作,都一一展现出来。希望青少年读者能更好地走近这位文学巨匠的世界,树立学习的榜样。
  • 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

    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

    本读本在浙江大学通识课程立项建设基础上编撰而成。通过对二十五位电影名家与其代表作的阐释,帮助大学生丰富电影艺术方面的必要修养。
  • 我的伯父周恩来

    我的伯父周恩来

    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这是一个不朽的名字。周恩来总理的革命生涯,是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拥戴,在全世界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我的伯父周恩来》作为第一部亲人回忆周恩来总理的作品,力求把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把关于伟人的真实情形原原本本地告诉读者。
热门推荐
  • 神怒苍炎

    神怒苍炎

    一个拥有怒焰之手的沙漠少年,在由流沙战王一手建立的沙漠雄城之中掀起了新一页的风起云涌。白袍加身的神秘不死者传说在背后席卷雄踞一方的霸主家族帮派趁机洗牌作乱面对最后的“召集令”人们该何去何从号称死亡荒漠的炽热沙漠究竟有着什么秘申和宝藏?沙漠少年的第一卷——沙之迷城,正徐徐展开,敬请期待。拜求收藏,点击,推荐,这本奇幻正有着一些细节上的新颖的设定,不再局限旧时的体制。请大家给宽容看下去,可能有点慢热,各位看官可否给点最重要的意见?广纳良言!异能者的等级划分:战者、战武、战师、战宗、战王、战罗、战皇。每个等级再分三阶,低,中,高。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心灵鸡汤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心灵鸡汤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杀手四小姐的复仇计划

    杀手四小姐的复仇计划

    她们,原本生活的幸福,天真的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有爱的。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是她们刷新了认识。当母亲被自己最最至亲的人所杀害,从此善良的她们为报杀母之仇而来的充满杀戮的——死亡岛。六年后,她们又回来了。来到了圣光学院,见到了仇人,同时也捕获了真挚的爱情。人生如戏,爱情要珍惜。
  • 关于我穿越之后变了该怎么办

    关于我穿越之后变了该怎么办

    我,韩信,性别男,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二理科生,经历一次意外事件后居然穿越到了异世界!!?不过也好,我也许可以像其它故事里那样开启我的异世界后宫之旅,只不过……
  • 极限黑客

    极限黑客

    这里是荒无人烟的大漠,没有水,没有植物,甚至没有生命,炎日当空的时候,地上的砂子便会反射出一种明晃晃的颜色,炽烈得都可以把人的眼睛灼伤。没有人会到这里来,除了风掠过砂子的声音,这里再也没有任何可以吸引人类的东西,就是鸟儿,也不会选择从这里的天空飞过,名符其实的“生命禁区”。
  • 愿你生如夏花之绚烂

    愿你生如夏花之绚烂

    十八岁之前,柳唯夏做过的最大胆的一件事,就是三更半夜时,出动了自己衣柜里布料最少的一件裙子,敲响了她爸隔壁房间的门”可是某个不解风情的狗东西,一脚就把她给踹了出来。、#男女主绝对没有血缘关系。
  • 帝君的白月光

    帝君的白月光

    天道与魔道的故事,轮回了三世,谁是天道,谁是魔道,早已分不清……三世轮回为少年,神魔的事终归会有个结局吧……
  • 了不起的修仙琳琅传

    了不起的修仙琳琅传

    了不起的修仙模拟器背景的玄幻仙侠故事。主角乃一届凡人,在修仙界各路大神之间摸爬滚打最后得道成仙顿悟成仙极意的故事。
  • 穿梭之与你相爱

    穿梭之与你相爱

    苏苏我想改变你的命运!小凡我待碧瑶陪伴你,就算你是鬼历我也跟你。致远我才是活色生香的女主。陈深我跟你一起保卫国家。吴邪我陪你一起保护文物。林皓我沐小易才是你需要保护的人。
  • 重生之我是皇帝

    重生之我是皇帝

    【精品文】群号码:215974194一不小心,慕容就重生了,还重生为了皇上。神马后宫三千,神马万人之上,都不再是浮云。动一动手,就是千军万马。跺一跺脚,这个世界从南到北,一条裂痕。你比我强?老子实行的是改革开放。你惹到我?小心老子弄出飞机大炮。你抢我女人?老子小弟千千万万。自从重生之后,丫的就开起了装13模式,谁说的野花不能採,老子是皇帝,老子说採就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