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77000000069

第69章 礼贤士混一海内(2)

到了公元前222年,在陆续攻灭魏、楚两国以后,秦派王贲带兵攻打辽东,虏燕王喜,然后又回攻代,虏代王嘉,燕赵两国灭亡。秦在其地设代郡和辽东郡。

在攻下韩魏两国以后,秦国便把进攻的矛头指向了楚国。这时,秦国有一个名叫李信的将军,少年壮勇,曾经带领数千兵马追击燕太子丹,在决定伐楚以后,秦王政问李信伐楚需要用多少兵马,李信回答说二十万人足够,当秦王政又就此事询问王翦时,王翦回答道:“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政以为王翦年老胆怯,便派李信带二十万人伐楚,由于王翦的意见没有被采用,便自称有病闭门不出。

李信率兵进入楚国境内以后,分兵两路,李信一路攻打平与(今河南平与北),大破楚军,将军蒙骜攻打楚国的寝城(今安徽临泉),也大败楚军。随后,李信又攻下楚国的鄢郢,引兵向西欲与蒙骜在城父会合。这时,楚人在后面紧紧追击,三日三夜不休息,结果大破李信,杀了秦军的七个都尉。

李信失利的消息传回秦国,秦王政大怒,亲自到频阳向王翦道歉,并请王翦率兵伐楚。王翦仍然坚持非60万兵不可,秦王政应允了王翦的要求。王翦带兵将要起程,秦王政亲自到灞上送行,临行前,王翦请求秦王政赐给他上好的田宅园池,秦王政笑着说:“将军尽管起程,难道还忧虑贫穷吗?”而王翦却回答道:“为大王立功,终究不能封侯,所以请求得到田宅作为子孙的基业。”在行军途中,王翦先后五次派人回秦国询问田宅的事情,有人曾说王翦索要田宅过于着急,而王翦则回答说:“秦王素来不肯相信人,现在把全国的甲士都交给了我,我如果不多要求得到田宅作为子孙的基业,秦王就会对我产生怀疑。”

楚人听说王翦带着大军到来,便调动全国的军队迎敌,最初,楚国军队屡次向秦军挑战,王翦只是不肯应战。见秦军不肯应战,楚人便引军东去,乘此机会,王翦举兵追击,一直追到蕲南(今安徽宿县东南),杀死楚将项燕,然后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秦军陆续攻陷楚国的全境。公元前224年,秦军攻进楚国都城寿春,楚王负刍向秦军投降,秦在楚国境内设置了郡县。秦灭楚后,又继续向江南进发,到了公元前222年,秦军又降服了越国,秦人在越地设置了会稽郡。楚越两国灭亡。

在山东六国中,最后灭亡的是齐国。在齐王建即位之初,由其母君王后秉政,在外交上奉行与秦国交好的政策,而这时,秦国正日夜攻打韩、赵等国,而五国也忙于自救,所以,在齐王建在位的四十多年的时间里齐国没有战事。在君王后临死时,嘱咐齐王建说,某人可以重用,齐王建请求用笔记下来,当左右取来木椟和笔的时候,君王后则摇手说她记不得了。实际上,君王后临终托孤十分简单,齐王建连一个人名也记不住,可见昏庸无能之极。君王后说记不得了,也就是对齐王建丧失了信心。

君王后死后,齐王建任用后胜为相国,后胜接受了秦国大量的贿赂,齐国这时派到秦国去的使者也都接受了秦国的贿赂,这些使者回到齐国以后,都劝说齐王建与秦国亲附,不必增加军备,更不用与其他五国联合抗秦。于是,齐国坐视其他五国被秦国攻灭。

这一年,齐王建打算亲自到秦国去朝见秦王政,首都临淄的雍门司马问他说:“齐国立你为王,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你自己呢?”齐王建回答说:“当然是为了国家。”雍门司马又说:“既然如此,大王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国家而到秦国去呢?”齐王建这才翻然醒悟,打消了去秦国的想法。齐国的即墨大夫听到了这个消息,赶到都城向齐王建建议说:“现在齐国的疆土纵横数千里,军队数百万,而韩、赵、魏三国不愿意降秦而逃到甄城、阿城之间的官员有数百人,大王如果把他们收拢在一起,增援他们一百万军队,鼓励他们收复失地,就是武关也可以攻得进去。”可是,齐王建对此却置之不理。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在略定燕国以后,从燕地南下攻打齐国,前军出其不意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城中的军民都没有反抗。秦人又诱骗齐王建,许诺封给他五百里土地,于是齐王建向秦军投降。然而,齐王建降秦以后,秦国不仅没有送给他五百里封地,反而把他囚禁在松柏树林里,最后齐王建活活饿死。秦国在齐国境内设立了郡县。

自公元前230年起,至公元前221年止,秦国用了十年的时间消灭了山东六国,统一了中国。秦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秦统一中国以前,中国境内小邦林立,诸侯各自为政,而在秦统一中国以后,“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中国古代社会走上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道路。所以,秦王朝的建立,是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界标。

中国古代社会从分裂状态走向统一,是战国时代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要求中国社会从分裂状态走向统一。经过春秋战国长达五个世纪的经济发展,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已经十分密切,特别是春秋晚期到战国初年,吴越、巴蜀、江淮等边远地区的开发,使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接近,到了战国晚年,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前提。然而,在诸侯国林立的历史环境下,各国之间的关津阻隔,严重地阻碍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因此,建立统一的国家,消除因为小邦林立而导致的各种阻碍地区间经济交流不畅的障碍,是战国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所提出的客观的要求。这也是战国时代中国社会迅速地走向统一的决定性的因素。

到了战国以后,统一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大势,也在根本上符合民众的愿望。在战国时代,即使像孟子那样保守的思想家,虽然一方面“言必称尧舜”,想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国家,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承认统一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因此,当别人问及他天下怎样才能安定的时候,他回答说天下定于“一”,只有统一才能使天下安定。战国时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列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极大地破坏了民众的经济生活,实现安定的社会生活秩序,在战国时代是民众共同的愿望。尽管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统一只能通过兼并战争实现,而兼并战争本身对于民众现实的生活无疑是一种破坏,但无论怎样,只有实现统一,天下才能安定,这应该是每一个人都意识到的道理。所以,客观地说,统一符合战国时期民众的共同愿望。

战国时期,秦国是七国中变法最为彻底的国家。在战国初年,齐、楚、燕、韩、魏等国虽然都曾有过变法或改革,但是,这些国家的变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以楚国为例,楚国吴起变法与商鞅变法有许多内容是相同或相似的,但是,在吴起死后,变法遂告终结,楚国旧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楚国的政权依然为昭、屈、景三个大家族所控制,所以,尽管楚国在战国初期疆域最大,但是,到了战国中期以后,社会制度方面的落后,使得楚国最终成为一个弱国。而秦国则不然,秦国的商鞅变法持续了整整十年,后来商鞅虽然被反对派杀害,但是,商鞅为秦国制定的法律却完整地保留下来。因此,在商鞅变法以后,秦国迅速地成为一个强国。应该说,是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了条件。

在战国时期,与山东六国相较,秦国的地理位置最为有利,秦为四塞之国,易守难攻,战国时期,虽然关东各国曾屡次合纵攻秦,但都因函谷关的阻隔无功而返,而秦对山东六国则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另外,在战国时期,关中地区物产丰饶,是当时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到了战国后期,秦国在关中修郑国渠,大大提高了水利灌溉能力,粮食产量也随之而提高。战国后期,秦国几乎无年没有战争,但是,秦国并没有因此而穷困,这主要地应该归因于关中地区自然资源的丰富。

秦国在与列国的兼并战争中,制定了正确的策略。特别是在秦惠王和秦昭王时期,先后采用张仪的连横策略和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有效地瓦解了山东各国的联盟关系,从而对关东各国各个击破。而关东六国,任何一个国家到了战国后期都不具备独自与秦国抗衡的能力,但是,因为各自的利益所致,这些国家又不能结成牢固的同盟,而且在战国晚年,山东六国大都是权臣当道,国内政治事务一片混乱。这样,山东六国自然无法逃脱被秦灭亡的命运。

据史书记载,秦国是“尚首功之国”,由于关中民风强悍,辅之以商鞅变法以来的富国强兵政策,秦国的军队是战国时期最有战斗力的军队。特别是到了战国晚年,秦国的军队几乎是战无不克,攻无不取,这也是秦统一中国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秦始皇在秦统一中国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虽然秦统一中国的事业并不是从秦始皇开始的,但是,中国毕竟是由秦始皇统一的。在秦始皇即位以后,以法家政策治国,及时平定了长安君成矫的叛乱,后来,又把权力从吕不韦手中夺回来,从而,秦国成为战国末年政局最为安定的国家。秦始皇善于用人,在秦始皇亲政以后,他所任用的李斯、王翦、王贲、蒙骜等人,都是才能卓著的文臣武将,在与列国的战争中,秦始皇能够做到用人不疑,从而,使秦国将领的才能在战场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山东各国则不然,虽然赵、魏等国都不乏良将,但是君臣之间相互猜忌,往往是敌国未破,先损战将,赵国杀李牧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不过,在战国时期,秦国毕竟是文化发展最为落后的国家,由“尚首功之国”统一中国,使得这段历史残酷了许多。在秦昭王以后秦统一中国的兼并战争中,每当秦军战胜的时候,都大量地杀人,特别是长平一战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人,这种无辜屠戮战俘的做法,深刻表明了秦统一中国是用极其野蛮的方式实现的。秦统一中国的过程,注定了以后秦王朝不可能获得原来山东六国统治区域内民众的心理支持。野蛮使秦国能够统一中国,但也同样是由于野蛮使秦王朝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

同类推荐
  • 龙凤巡天下

    龙凤巡天下

    他是历国的太子,10岁那年,因权臣篡位,父“亡”,母被夺。10年后,他携玉玺归来,在祭天大典上杀仇人,夺回帝位,成为天下百姓拥护的新皇。经过三年的励精图治,朝政稳定,四海初定,他便决定出游民间,找寻流落民间的父皇。她是先皇挚友,前朝护国大将军之女。一出生,便许配给太子,成为尊贵的准太子妃,原本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却因父亲耿直,得罪伪皇,被贬边疆,杳无音讯,便随母四处打探父亲消息。。。不料,两人又因缘相遇,一见钟情。。。
  • 唐革

    唐革

    景朝末年,天下狼烟四起,战争不断,各地军阀纷纷自立,边患问题愈演愈烈,这个公元七八世纪最强大帝国的威仪在金戈铁马的岁月里逐渐被消磨殆尽。二十一世纪青年李安在登山途中遭遇雷雨,一道银白色蛟龙般的闪电划破长。挣开双眼,就是一个崭新的时代!
  • 大魏异姓王

    大魏异姓王

    他权倾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下不嫉。征战半生,讨董卓,征袁绍,败吕布,战马腾,抗刘备,伐孙权。且看他一步一步走向灰黄!!!
  • 商韵

    商韵

    元末,经历近一百余年半奴隶制统制的华夏大地,总共有约近三千万人死于暴政之下,其中多数是中原地区的人口,故事从商羽这位贫寒之子的奇特经历开始!华夏中兴,明朝诞生过程中居然另有一段传奇故事,家、国、天下事尽在其中……
  • 秦战之血色夕阳

    秦战之血色夕阳

    诸葛家人的后代在现代社会郁郁不得志,即使当了兵,他的那点才能在军队中也不够看,机缘巧合之下,他穿越到,战国末期的一个战场,结果成了俘虏,被送往漠北草原,在途中他说动那些俘虏和他一起暴动,钻进了阴山山脉,从此阴山成了他们的一个根据地,他带领了这群战士在,阴山四处出击,最终把匈奴赶出了漠北草原,时候,他和他的战士们又尾随着匈奴的脚步,征战四方,最终功成身退以后,带着兄弟们回到了中原,深藏功与名。
热门推荐
  • 带炮后卫

    带炮后卫

    留洋球员悲剧了,但是这并不是最终结局。我宣布,我张腾不仅要一炮而红,更要用我的重炮技能轰出自己的一片天!
  • 一品谋臣

    一品谋臣

    有些人,注定难以平凡。秦泽,曾经靠着心狠手辣而站在了人生顶峰的商业巨子,无意间穿越到了古代,成为了一个被逐出家门的落魄少爷,本想安于天命,做个安逸书生,却在命运的驱使下,辗转进了宿命的轨迹之中。男儿问天,天不应,横刀立马,向天行。披荆斩棘,百战死,怒魂依旧,啸苍穹。小九起点第一本书,喜欢的大爷们,多多支持啊。\(^o^)/
  • 雨梦之痕

    雨梦之痕

    热血的战火弥漫到古都城,在沉蒙中苏醒的血异之王摧枯拉朽,他的剑燃烧着滚沸的烈火,在苍穹的一角,撕开了破碎的斜阳……
  • 文娱夜未眠

    文娱夜未眠

    时间的流逝代表别离,还怕你伤心,只能对你微笑。像口头禅一样经常对你说,只要你愿意,我什么都可以做。今天首尔的夜晚,依然彻夜未眠。(hy,不喜勿入)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御色绯雾

    御色绯雾

    被败家舅舅逼去陪同盗墓,谁知误闯密室,妖孽男子附身,这该如何是好?!从此,她不得不接受他的威胁,替他去完成未完成的任务。……
  • 李九雷公传

    李九雷公传

    书写李九雷公和他《小木心经》的故事。【由家乡流传甚广的一则神话传说而改编】
  • 长忆传

    长忆传

    新书《把云娇》,请小可爱们多多支持~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长忆是不会修炼的“妖”,长忆有会说话的胎记,长忆有张爱吃爱笑的嘴,长忆有颗永不屈服的心,长忆还有一个仿佛永远也不会笑的师兄!
  • 神环之路

    神环之路

    霍雨浩成神之时,斗罗大陆空间混乱使斗罗大陆重返原始,魂兽实力大大提升,魂师们保留前世魂力,又开始新的历程……
  • 奇术傲天

    奇术傲天

    痛失爹娘的凌风偶得奇术论和魔镜珠,他发誓要修炼成能将死人重生的回魂术。回魂术分为炼丹术,练气术,归元术。在修炼炼丹术中,凌风穿越到古月王国,通过修炼奇术论中的武功绝学,打败无数高手,已经修炼武尊段的斗武尊阶段,并且成功夺取了蓝灵石、红灵石和黄灵石。本以为可以直接穿越到虚灵王国,进一步修炼练气术,不料还需一颗圣灵珠,汲取其中灵气才算大功告成。为了寻找圣灵珠,凌风来到天竺王国,就在有圣灵珠有消息之时,不幸的是被水蟒给咬死,所有心血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