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77000000048

第48章 伸仁义孔子游学(1)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2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的先人是宋国贵族,后来因为宋国发生内乱,为了避难逃到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鄹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大夫,人们又称他为鄹人纥,孔子也说自己是“鄹人之子”。

孔子自称年轻的时候很贫贱,这是孔氏家族家道中落的结果。孔子在年轻的时候,就以知“礼”而闻名,在大约二十岁的时候,孔子曾作过鲁国季氏的“委吏”、“乘田”,委吏是管理仓库的官吏,乘田是管理牛羊的小吏。大约在五十岁的时候,孔子升为鲁国的中都宰、小司寇和司空,参与鲁国的朝政,这一时期,是孔子在政治上最为得意的时期,但是不久就失去了官职。此后,孔子广招门徒,以教书为业。

孔子在下野以后,曾经周游列国,向各国的统治者游说,试图在政治上谋求发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却始终未能如愿。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也屡受磨难,在走到陈国和蔡国之间的时候,曾经断了口粮,走到了宋国的时候,又因为孔子的长相与鲁国季氏的家臣阳虎相像,被宋国权臣桓我魋拘禁,孔子自己在提及这些经历时称自己“惶惶如丧家之犬”,这句话既形象,又实际。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活动,他开创了私人办学之风,冲破了中国早期国家学在官府的格局,据说,孔了有弟子三千,其中身通六艺的学生有七十二人。在孔子的教学实践中,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原则。在教学活动中,孔子对古代的典籍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最后,编写删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六经”,也称为“六艺”,这六部书是孔子教学的课本,也被后世儒者奉为经典。战国以后,《乐》经亡失,而其他五经则保存至今。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春秋以前,儒是一个特有概念,指在官府学校中以“六艺”教书的人。所谓“六艺”,就是六种学习科目,根据史书的记载,春秋以前官府学校中向学生教授的“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术六科,而后来孔子编定六经用来向学生施教,恰好也是六科,所以,人们也称孔子的六经为“六艺”,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学派也就被称为儒家。孔子的言论主要保留在他与弟子的言论集《论语》一书中。

孔子是一个无神论者,孔子很少说及怪、力、乱、神,在对于鬼神的态度上,孔子认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所以,不事怪力乱神也成为后世儒家的一个思想传统。

在孔子的思想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即“天命”,孔子所说的天,主要是自然的天,他说,所谓天,不过是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世间百物的生长,孔子所说的命,就是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天命”的概念,与今人所说的自然规律十分接近。孔子认为,天命对于人来说是不可抗拒的,所以,君子有“三畏”,第一就是“畏天命”。但是,有些时候,孔子所说的天也带有一定的人格化的色彩,例如,孔子曾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由此可见,虽然孔子在主导的方面强调天的自然性,但是,由于当时人的认识能力所限,他还不能对天做出十分明晰的彻底的唯物的解释。

在认识到“天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前提下,孔子也十分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孔子认为,“不怨天,不尤人”才是一个人所应有的处世态度。

孔子重视天命,认为人必须顺应天命,但是,孔子并不是一个不可知论者,在孔子的观念中,天命是可知的,经过长期学习和实践,人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天命,他在评论自己一生经历时就说,“五十而知天命”。总的来说,孔子不是一个唯心论者。

“中庸”是孔子最为推崇的思想方式和行为准则。孔子曾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在很长时间以来就变得十分淡薄了,在孔子看来,中庸是人的最高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孔子倡导的“中庸”,并不是折中调和,不辨是非,不分黑白。中庸的真实含义是适中适度,不走极端,不偏不倚。当有人问孔子的学生师和商究竟谁更贤明一些的时候,孔子回答说:“师有些过,而商又有些不及”,于是别人又问是否师比商更好一些,孔子则说,过和不及是一样的。过和不及,都是不符合适中这一原则的极端表现,所以,孔子反对过,也反对不及,孔子的这段话,正可帮助我们理解他的中庸思想。

在孔子看来,中庸是最高尚的道德和行为准则,所以,适中的原则应该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一个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如果得不到一个懂得中庸原则的人与之交往,就一定是与“狂”或“狷”这两种人交往,“狂”的人太激进,“狷”的人却过于谨小慎微。在政治上,孔子也主张以中庸之道治理国家,所以,孔子主张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要适中,既不要过于严苛,也不能法纪松弛。

孔子理想中的国家是“有道之世”,孔子曾不止一次地强调“天下有道”与“天下无道”的差别,在有道之世,每个人都有高尚的道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和睦,国家只有一个权力中心,政治生活井然有序,一切政策法令都出自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天子的意志,一切军政事务都决定于天子。按照孔子的标准,在夏商周三代之中,西周时期是最完美的时代,因为周代的社会制度继承了夏商二代的制度,比夏商二代的文明程度更高,所以孔子说与夏商二代相比,周代“郁郁乎文哉”,孔子所幻想的有道之世实际上是以西周时期为蓝本设计的。

孔子的“有道之世”,是对于未来社会的设计,但并不是西周社会的简单再现,而是在继承以往历史时代的精华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比西周更为完美的社会。所以,孔子认为,对于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也要有所损益,他说:商代继承了夏代的制度,商人对夏代的制度所作的增删是可以知道的,周代继承了商代的制度,对于商代的制度所作的增删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继承周代社会制度的人,对于西周的社会制度也就一定会有所损益。在孔子的观念中,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最为美好的东西,如果把这些精华继承下来,就可以建立起一个比西周时代更为完美的社会。例如,孔子自己就曾说过,要实行夏代的历法,乘坐商代的辂车,戴周代的礼帽,演奏尧时的韶乐,孔子所设想的未来社会,并不止于这些,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来社会进行设计的思路。

孔子历史观是一种不彻底的历史进化论。孔子认为,夏、商、西周三代的历史是不断进化的历史,西周时期达到了比夏商二代更为完美的境界,所以,西周时期是“天下有道”的最为典型的形态。但是,春秋以后,天下便进入了无道的状态,“天下无道”的重要标志,就是礼乐征伐不是决定于天子,而决定于诸侯,甚至决定于大夫,最严重的是由卿大夫的家臣执掌国家的朝政。由于孔子对于历史是这样认识的,所以,对于现实社会,孔子持强烈的批判态度。孔子认为,春秋时期之所以会成为天下无道的社会,最主要的原因是统治者的道德品质低下,才能平庸,无法承担治理国家的重任,他说,现在的那些“君子”们,“淫德不倦,荒怠傲慢”,他们的所作所为,根本不符合礼的规范。当有人问到孔子“现在那些从政的人们怎么样”的时候,孔子回答说,那些人都是“斗筲之人”,根本不足称道。另外,孔子也指责统治者对于民众的过度的剥削,主张把民众的经济负担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孔子所生活的历史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急剧动荡的社会秩序,促使人们对于社会生活进行深刻的思考,所以,孔子发现了统治者的诸多弊端。孔子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表现了一个思想家最为可贵的品质。

在人类思想史上,对于人的认识,往往决定了思想家的思想境界。孔子对于人的问题虽然没有像后世思想家那样做出更多的论述,但是,中国思想史上许多关于人的论题,都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例如,人性曾是春秋战国时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实际上,人性问题恰恰是由孔子提出来的,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本来是相近的,只是由于后天的习得不同,才出现了差异。孔子的这句话,比较强调人的后天实践对于人性的影响,但是,人的本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孔子并没有做出判断。由于孔子在这一问题上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所以,也就引起了战国以后儒家学派内部关于人性善恶的论争。另外,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先验的差别,这主要表现为人在智力方面的差别,根据人的智力水平的差异,孔子把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生而知之的圣人,稍次一些的是学而知之的中人,又次一些的人是没有知识但是又肯于学习的人,而最差的人则是没有知识又不肯于学习的下等的民众。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别,所以,只有中等水平以上的人才可以和他们讨论高深的学问,而中等人以下的人,则不能与其讨论高深的学问。

孔子之所以认为与生俱来就存在着智力方面的差别,是由于他对于现实社会的等级结构的认同。在逻辑上,人在先验的智力方面的差别成了现实的等级结构和不平等的理论根据。

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概念是仁,仁这个概念,在孔子以前就有了,但孔子则是第一个对于仁的概念做出完整的概括和清晰表达的思想家。按照孔子的解释,仁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是爱人,当孔子的学生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的时候,孔子回答说是爱人,孔子所说的爱人,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睦,相互爱护,相互帮助,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特别是对于统治者来说,爱人就更为重要,“君子学道则爱人”。第二是“克己复礼”,当孔子的弟子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的时候,孔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如果人们能够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就归于仁了。“克己复礼”实际包含“克己”和“复礼”两个层次,也就是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达到自觉遵守礼的境界。

对于每个人来说,仁是内在的道德修养,这种道德修养主要体现为“恭、宽、信、敏、惠”五个方面,恭是端庄,宽是宽厚待人,信是诚实守信,敏是勤敏,惠是慈惠爱人。孔子认为,端庄就不至于蒙受侮辱,宽厚待人就可以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守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做事就能够取得成绩,慈惠爱人就可以指使别人。在上述这五个方面中,孔子尤为重视端庄厚重的品质,所以,孔子有些时候也说,具有仁的品质的人,就像山一样厚重,勤谨少言的人接近于仁的品质。

孔子认为,仁是一个人立身于社会的根基,所以,人不能无时无刻不仁。仁的品质甚至高于生命,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自己的行为伤害仁的道德品质,人不能求生以害仁,而应该杀身以成仁。

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身体力行地行仁,把仁的品质体现在自己的行为上。至于如何行仁,孔子认为,孝和悌是行仁的根本,而忠恕则是行仁的方法。因此,忠孝道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孔子所说的忠,是指为人诚实守信,这是仁的品质在人际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孔子所说的孝,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对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二是无违,即在任何时候都不违背父母的意志。孔子认为,子女之于父母,不仅仅是“养”,因为人对于犬马也能够养,所以,子女供养父母不足以称之为孝,只有按照礼的规范事奉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才可以称之为孝。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北汉岁月

    三国之北汉岁月

    我居然成了三国历史上出名的爱哭鬼,刘备。“小子我看你筋骨奇异,是练武奇才,我这里有一本武功秘籍十文钱卖给你,以后世界和平就靠你了。”一个猥琐老头说道。“骗傻子去吧。”我无语说道。“刘备,你这小子又逃课。下次抓到有你好受。”卢植生气说道。“老师,我没有逃课。我这叫野外实践”我无耻的回答道。成为不一样的刘备。
  • 世界上下五千年5

    世界上下五千年5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其间浸润的腥风血雨,崛起与衰落,壮丽与悲怆,无不充盈丰富着五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延续和发展;历史记录了人类的过去,更展示了世界的未来。当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接踵而来的人们观念认识的变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了。
  • 民国守护者

    民国守护者

    二十世纪初,山西晋商豪门王氏家族诞生了一个含玉而生的男孩,他并不是懦弱的贾宝玉,反而民国的历史在他的巧妙斡旋下发生了走上了一个微妙的轨道!努力再努力,奋斗再奋斗,征战华尔街,共舞银行家,游走于金融圈,他的名言是,钞票只是我签字本上的几个数字!挥起大砍刀,挥舞再挥舞,杀戮上海滩,刀劈东洋倭,猎杀与热血江湖,他的人生性条是,敢惹老子,砍死你丫的!你如果想见识民国的波浪壮阔!那请紧随他的脚步!他回带你走进不一样的历史往事!—————————————————————————————注:写书不容易,或许小弟的文笔情节不到家,喜欢的请收藏一下,挑剔的请指出不足之处,严肃的请捧着红楼梦悄悄的离开……!另:推荐朋友之书《龙在喘气》喜欢异界军事的去看一下!
  • 雍正传

    雍正传

    一部纯粹却不乏味的历史小说,戏说历史,讲述不一样的清代帝王的爱恨情仇。
  • 武夫当国

    武夫当国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为了捍卫国家尊严,袁肃毅然从军,在经历了人生重大的转折后,他最终选择站在法统北洋政府的立场,经营属于自己的北洋少壮派团体,以铁血手腕统一中国,重铸北洋雄狮,捍卫中华威仪!
热门推荐
  • 总裁今晚有约

    总裁今晚有约

    第一日“boss,今晚慈善舞会9点举行”“推掉”第二日“boss,今晚7点需要给法国合作商接风”“推掉”第三日“boss,今晚张氏企业张总生日宴”“推掉”第四日“boss,老夫人让您今晚回老宅吃饭”“推掉”第五日“boss,今晚S杂志社周年庆”“推……”“夫人也会参加”“备车”“………………”
  • 非正式疯狂

    非正式疯狂

    所谓疯狂,就是一遍又一遍地做同样的事情,却期待有不同的结果。一个即将破产的企业小老板已经在“疯狂”中背上几千万元债务,50多岁的年龄遇到这事,一度有东山再起的心,但没有资金,什么都干不成。而公司资产加上个人财产也不过几百万,到期无法偿还的债务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将这个家庭变得支离破碎。下一步,除了寻求律师帮助走破产流程,不知道这一家人还能想破脑袋想出什么办法,赚钱还债?家中二小姐和她的破产姐弟,在开年困难的2020年,却没有逃出波动的市场经济噩梦。人生的当头棒喝,对于大龄剩女来说,气愤、无奈都化作眼泪,除了咬牙坚持,还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屏住呼吸,然后放声尖叫,生活是否允许她来一点非正式的疯狂。
  • 如果萨莉没离开

    如果萨莉没离开

    “全美伟大的新作家”考夫曼的治愈之作!横扫全美14家媒体报刊年度推荐图书榜单。一段渐行渐远的友情、一次揭开回忆的重逢、一场突如其来的永别,而我只想知道,为什么她会离开?读客熊猫君出品16岁时,萨莉突然离开了她的好友们,留下五位好友彷徨无措,互相指责。仅仅几个星期,从小一起长大的他们竟变得无比生疏。毕业之后,大家相继离开,不再提起这段往事。31岁时,萨莉突然自杀,彻底离开了大家。昔日的好友在葬礼上重聚,才发现当年萨莉的离开一直影响着所有人的生活。大家重新挖掘萨莉离开的原因,埋藏在美好回忆下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 我能看穿弱点

    我能看穿弱点

    许诺身为前世北大毕业、人生经历曲折坎坷的创业大佬,重生回到大学时代,无意中发现能看到别人的弱点等信息……在这灵气复苏的前夜,拉最牛的人,做最强的平台。前世每一瞬间的遗憾,都来弥补。代表世界,对那些愿意为了热爱和梦想燃烧一切的人,温柔以待。PS:日常为主。平行世界,请勿较真。
  • 与世隔绝生人勿近:尸啸鬼嚎

    与世隔绝生人勿近:尸啸鬼嚎

    《尸啸鬼嚎》系列卷一:野地孤坟(连载更新中)民国初年,与世隔绝的大山之处,惊现不明年代的神秘古墓,引发凶兽环伺,群尸乱舞,生人困守孤村,进无路退无道,该如何逃离险境,脱出生天?惊悚恐怖,悬疑推理,欲知详情,敬请观阅!
  • 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本书熔铸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对“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一以贯之的追求,内容涵盖了“寻找失落的年表”、“丝绸之路”、“世界遗产”以及“科技与文化”四部分内容。
  • 小明救母

    小明救母

    一场意外,引发一世救赎。一番执念,怎叫日月齐哭。当太阳从西边升起,星空又如此的遥远,哪怕穿越时空才能找到并不存在的你。是谁给过你金色的希望,教一个少年举世情仇,只换你日月长存?一个在岁月里哭泣的少年,竟跟一艘损毁严重的太空船有了交集。一方是保护家园的部族,一方是水土不服的太空来客,陆小明都从他们那里得到过帮助,却不能救回自己的母亲,这场从未有过的旷世救助,是两方人马重获信任的破冰之旅,小明的生活翻天覆地,然而一切才刚刚开始…
  • 十七岁的校园爱恋:梦幻

    十七岁的校园爱恋:梦幻

    夜,出奇的静,韩静依突然从睡梦中惊醒。睁开眼,余光撇见似一道人影闪过......她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三好学生而已,不过是和其他人一样憧憬校园生活幻想自己的白马王子而已,可是......一个奇怪的梦,一个神秘的地方,似曾相识,似梦非梦......遇到冰冷帅气的“他”,遇到冷艳骄纵的“她”,才发现原来一切都经历过......当温暖阳光的“他”、冷漠不羁的“他”原来都跟她有着不一般的关系的时候,当身份之谜解开之后,他们是否还能回到原来的生活......
  •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懂·健康安全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懂·健康安全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
  • 呆萌小白:大神,求放过

    呆萌小白:大神,求放过

    如果游戏里的大神竟然说自己和现实里你的偶像是同一个人,你会吃惊,激动,尴尬还是。。。。然而我们呆萌的女猪脚却反射弧超长,“大神,我男神怎么会玩‘灵仙’,你表逗我了,一点都不好玩哈。”直到一天之后。。。。某小白:“嗷嗷嗷嗷!!!!!大神好像真是男神啊!那我以前对大神说的那些话!!!我好傻啊!!!”(众人:你一直很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