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8700000019

第19章 深切怀念王文祥同志

蒋震虹

王文祥逝世52年了。我曾在他身边工作过。他的崇高品德、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忘我的工作精神,给我一直铭记在心,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记得1940年的一天,我的哥哥蒋子瑛交代我去接一位“客人”。我与往常一样,把“客人”带到我家的小阁楼上。他们开会,我就在外面“望风”,注意周围的动静(这在白区是经常的事)。到了吃饭的时候,再将饭菜送上去。下午,他们开完会,我的任务是送“客人”到半路庵,为“客人”雇好去河头市的脚划船,他含笑连连地夸奖我:“你很灵活。”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王大哥(即中共宁属特派员,我们都这样称呼他),深感他是个和蔼慈祥的长者。那时我只知道他是我哥哥的朋友,大小是个领导,并不晓得他就是中共宁属特委书记。

到了1941年,宁属特派员在三北(镇海、慈溪、余姚三县之北部)田央黄建立机关,组织决定要我去特派员机关任政治交通,第二天就要去报到,具体工作由王大哥、三姐(王文祥的爱人陈明华)给我讲。我接到这个通知后兴奋极了,连晚上睡觉都睡不踏实,心里七上八下,既是高兴、又是担心。高兴的是想想自己在党的关心下,有幸到大哥身边工作,作为大哥身边的工作人员,得到党的信任和培养,可以学到不少东西;担心的是感到自己毕竟年轻、幼稚,缺乏经验,怕做不好工作。

第二天,一路上我就带着这种喜忧参半的心情到了田央黄,找到特派员机关。特派员机关就设在紧靠“汇昌”烟纸店的弄堂内一间平房里,由王大哥、三姐和我三人组成一个家庭,他们叫我五妹。大哥以商人身份为掩护,三姐在当地蓬山小学当“校长”,我负责烧菜烧饭、送信、洗衣服等,有时随王大哥去外地,掩护他的工作。当三姐有事外出时,我还去蓬山小学当代课教师。为了确保特派员机关的安全,平时很少有人进出,大哥对我态度和蔼、平易近人。他叫我注意左邻右舍的动静,多作调查研究,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我曾参加过家乡的抗日救亡运动,只有这点基础。1942年五、六月间,组织上要调我到镇北龙山区做党群工作(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我才依依不舍地和大哥、三姐分别。

我在王大哥身边工作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严于律己,言传身教,给我的影响和教育极深。

大哥学识渊博,一身正气,我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到像王大哥这样的革命前辈,深深感到能聆听他的教诲非常自豪。有一次,三姐上课去了,大哥和我随便聊聊,他针对我入党不久的情况,由浅入深地讲了许多革命的道理,他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讲到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等等。我听得津津有味,更感到他知识面很广,很有才干。我天真地问:“你大概是大学生吧?”他笑而不答。后来我才知道他是1926年之江大学的毕业生,在大学时期,就参加革命了。他曾被敌人判为无期徒刑,在浙江陆军监狱坐了六七年牢,他是背叛了地主家庭而参加革命的。在狱中受过重刑,关过特别禁闭,吃过很多苦。环境把他锻炼成为一位优秀的领导人。

有一次,他讲到青年应该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对我进行革命气节教育,他说他看到过许多有识之士、共产党员,年纪轻轻参加革命,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坐牢,不怕死。这些为革命牺牲的同志,从党成立到现在,他们的头颅堆起来比这里的达蓬山还要高!还说不少共产党员被捕后,被关进监狱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不屈不挠,准备坐穿牢底,英勇牺牲,这就是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他还以慈北沈一飞等同志被捕后,面对敌人各种残忍的手段,受尽折磨,英勇就义的事例对我进行活生生的教育。我虽未见过沈一飞同志,但对沈一飞的名字是很熟悉的。听到这里我热泪盈眶,难过极了。我暗暗勉励自己:一定要像革命前辈那样忠于党的事业。王大哥教育我在当时严重白色恐怖的条件下,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是要在任何情况下,顶天立地,保持革命情操和崇高气节。他的教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使我终生难忘。每当我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时,我就会想到王大哥对我的教导,以他为楷模,立志要像烈士那样为党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要像王大哥那样堂堂正正做人,光明磊落行事,努力做一个好党员。

王大哥平时对人对己都很严格,尤其要求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秘密工作原则,服从白区工作纪律,不能和其他党员发生横的关系。这是他留给我的又一深刻印象。有一天,王大哥要去宁波、慈东一带,由我跟随他去,负责掩护。我们从田央黄出发,途径龙头场,到了西门外时,迎面碰到虞天石同志,因为本来很熟悉,天石同志跟我们打招呼,我就随口答应了。事后王大哥就对我指出,说我在路上见到熟人随便打招呼是不好的,违背了秘密工作原则。他说如果对方万一出事,就会受到牵连,甚至组织遭到破坏,这种血的教训是很多的,叫我今后一定要牢记。

宁波沦陷以后,特派员机关开始设在姚江边靠山的车厩乡一个庵堂里。这个时期王大哥对组建“慈东游击队”作了精心的部署,他和蒋子瑛等日夜忙着为组建这支敌后抗日人民武装操劳奔波。这时,我在负责管生活方面的事情。一天,杜秀白突然来到我们机关,我知道他原是慈东政工队里我党党员,因面目暴露,于 1940年10月,组织上确定他和冯鹏等三位同志去皖南的(冯鹏经东南局教导队学习后去苏北,杜秀白到皖南后留在新四军军部)。皖南事变发生后,杜秀白突然回来,他一见到我,就向我打招呼,我也就回答了。此事,王大哥知道后很不高兴。他说:杜秀白在皖南事变后来到这里,至今面目尚未搞清,你不该和他讲话。保守党的秘密,严格遵守地下工作纪律,不发生横的关系,这是大哥长期在白区工作积累起来的重要经验之一。

我从这两件事中得到了教训,受到了教育。

王大哥生活简朴,态度和蔼,平易近人。他的个人生活是很简朴的,可以说他没有吃过一顿好饭,没有穿过一件好衣服。为革命他一直过着清贫、艰苦的生活。平时,出去总是穿着一件蓝布长衫,里面是一件白土布衬衫——都是打过不少补丁的。有时,我跟随他出去,早晨从田央黄出发,一跑就是六七十里路,到下午三四点才能到达目的地。一路上不吃不喝(不买东西吃的)。大哥不在家时,我们连吃饭都要精打细算,常买些便宜的三北地瓜干和大米掺在一起做饭。吃的菜更是简单,为了节省柴火,大多是放在饭锅里炖着吃的。平时也从没有零用钱,过着身无分文的清贫生活。有时,我和三姐知道他快要回来了,考虑到他身体不好,长期带病工作,又肩负重任,看他的脸一天天瘦下去,心里很焦急,总是千方百计地想给他改善一下伙食。我就去买一斤花生米,买几角钱的虾米,花生米蒸蒸,虾米炖蛋。偶尔我还从日常菜钱中省一点下来,替他买半斤黄酒(知道他是喜欢喝的)。这在当时算是很好的美餐了。有一次,他说:“经费很困难,生活要更艰苦一点。”而这些花生米、虾米炖蛋,一定要与他同吃。我们不吃,他就不高兴,我们只好顺着他。他这种关心同志、廉洁奉公、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作风,一直体现在我们共同的生活中。

王大哥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又是之江大学的高材生。为了革命,他抛弃了一切,过着一般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生活,可他总是那么乐观。

王大哥和三姐之间的感情很好,他们在同生共死、共患难中结下了情谊,真是志同道合、互敬互爱、相敬如宾的一对。我常常见到他俩有说有笑,不是谈工作,就是互相交流学习情况,常常谈到深夜。从来没有见到他俩红过脸,有过不愉快的事情。

在王大哥的直接领导下,我在政治上、工作上、学习上、思想上有了提高,就连我要去蓬山小学代课时,遇到有些不认识的字、不懂的句子都向他请教,他也是像大哥哥一样教我,耐心地讲解,帮助我备好课。所以说,王大哥既是我的政治启蒙老师,又是帮助我提高文化水平的长者。

王大哥忘我工作,刻苦学习。他自己平时学习很认真,经常学到深夜,有时我睡了一觉醒来,看见他还在油灯下看书。他总是结合当时的形势,带着遇到的问题进行学习,思考的。

继蒋介石在 1941年1月制造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后,1942年2月浙江省委机关遭到破坏,宁属地区的斗争环境转入最艰苦的时期。这个时候,党的活动经费中断,环境恶化,不少面目暴露了的同志,无法在原地继续工作下去。以慈东为例:早在 1940年10月,他就把冯鹏、杜秀白送到皖南新四军;不久,又将邵立之、余也萍、李华等调离慈东,蒋子瑛临时调到南山横溪乡当事务员;对当时因环境恶化政治上有动摇的少数党员,在他的通盘考虑下确定由党组织分别细致地做工作,找他们一个一个谈话,给他们指明方向,经受考验。并将各级党组织完全转入地下,实行单线领导。王大哥像一位高级指挥员一样,经过他的一番运筹,宁属整个党组织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不仅保存了下来,站稳了脚跟,还发展了组织,为以后开创敌后抗日根据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王大哥工作踏实,作风细致,每次我跟随他出发之前,他都要作一番深入细致的交代:他要我如何应付途中可能遇到的敌人的盘查。他说如果遇到敌情躲不过去时,第一要镇静;第二要一口咬定去走亲戚的;第三要装作政治上一点不懂,讲话切不能带有政治术语,要像普通老百姓家的姑娘一样。有时叫我送密件去慈东联络站的时候,他都亲自检查,是否符合要求。重要的事情,要我作口头传达,叫我把内容记在心里,当着他的面背熟,这样才放心让我出发。

王大哥从抗战开始,就来到浙东工作,整整八年抗战,都是在浙东度过的。他经常奔波于镇海的江南、江北、山南、三北和三东、四明等地区,他踏遍了浙东广大地区的山山水水,在起伏的沿山地区,在辽阔的平原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八年抗战,是时代的大熔炉,在党的教育下,在王大哥的辛勤操劳下,锻炼和培养了一代人,他们中间涌现了一大批抗日民族英雄和共产主义战士,像朱洪山、蒋子瑛、杜生甫、沈一飞等同志,就是这样一批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他们有的在坚持四明山的斗争中壮烈牺牲,有的在以后的解放战争中光荣献身。

1946年4月,当我在山东华丰得知王大哥在上海病逝的消息时,感到非常悲痛。王大哥逝世时年仅39岁,党和人民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我失去了一位指导我成长的导师。时隔半个多世纪,他那崇高的思想品德,为党的事业牺牲的精神,始终起着净化我灵魂、激励我前进的作用。

王大哥安息吧!你的五妹怀念你!我们将踏着你的足迹,在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中,永葆革命晚节!

1997年10月写于杭州

(选自《王文祥纪念文集》)

同类推荐
  • 窃国大盗

    窃国大盗

    穿越康乾盛世,适逢三藩之乱,他明知康熙帝不是好惹的主,却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一刀宰了皇帝,怂恿叛军与朝廷对掐,暗中积蓄大军坐收渔翁之利图谋天下,坐拥江山美人!
  • 贤士抱恙

    贤士抱恙

    谨以此书,献给那个时代独一无二的姜九生,致敬那片黑色天空下的溢城和“真香定律”围绕的溢城人,体谅那些被舆论传言蒙蔽眼睛的愚人所误伤的人,也许他们真的并非善人,可这世界本就善恶难分。一.姜九生不是好人,所以他即使吃的很饱,溢城的人也说他“饿”。从没有人对姜九生说过一句“长命百岁”,只有一个朋友每年生辰时会默默许下一个叫做“九生一死”的愿。二.本书不有趣,很淡的凉白开。本书偏他传,重点仅姜九生。本书不轻松,余生日常琐碎。本书无cp,可以偏向纯爱。本书重写人,内容比较分散。本书有暗讽,绝非脑洞大开。
  • 另类传奇,历史回眸(套装共3册)

    另类传奇,历史回眸(套装共3册)

    《看历史》创刊8年来积累了大量优秀文章,这些文章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础上往往会发表许多新观点,让读者获得新感受,受到新启发。杂志编辑部从几千篇文稿中进行精华筛选,并针对不同主题来展开作品的集结。本套装包括:《人文春秋》、《异闻秘录》、《战争拾遗》。
  • 歃血

    歃血

    北宋年间,江山风雨飘摇,西夏崛起,虎视中原。宋真宗驾崩,少年天子赵祯登基,但刘太后欲效仿武则天,重用奸臣,排除异己,图谋赵家江山。农家少年狄青因意外被迫从军,在剿灭弥勒教时,立下战功却身受重创,之后意外得神秘五龙,自此后诡事连连,纷争不断。后与柔情美女杨羽裳一见钟情,巧遇当朝皇帝并成为至交,更结识范仲淹、郭遵、叶知秋、王珪等忠良将才,辅佐皇帝粉碎宫廷阴谋,夺回皇权。就在狄青准备大展宏图之时,一个更大的阴谋却不期而至,牵扯之广,影响之深远,远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靖康志

    靖康志

    北宋之末,靖康之初;六贼乱政,金兵围城。世祖初立,李纲请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难道,我们只能在虚幻中演绎辉煌?难道,曾经的屈辱是上天注定的宿命?想知道,一个具备了现代思想的皇帝,对于历史到底意味着什么?想知道,当历史还原的刹那,现代文明是否会变成风中摇摆的枯叶?让我们的目光回到东京汴梁——那个曾经代表了中华文明颠峰的城市;让我们的思绪回到靖康元年——书中故事缘起的瞬间!
热门推荐
  • 他们都是木偶人

    他们都是木偶人

    继《望天树杀人事件》之后,庄秦再次带你追溯恐惧之源!当你回头看到它,请不要尖叫!它会拔掉你的舌头,叫你闭嘴!来自地狱深渊的死亡木偶,噩梦惊魂,庄秦制造。她从身后拿出一个黑糊糊的木偶,突然张开嘴,露出一排白森森的牙齿,还有血红的舌头。一丝嘶哑的声音从她的齿缝中幽幽传了出来:"我们都是木偶人,不能说话不能动。”
  • 新王加冕

    新王加冕

    少时总要走过很长一段路才能成长起来一步一个脚印抛开华丽的浮躁
  • 奇锋天下

    奇锋天下

    故事简介:奇锋相争,天下征伐!逆天主宰,踏破山河!
  • 魔鬼殿下的甜宠公主

    魔鬼殿下的甜宠公主

    萌萝莉董梦甜意外莸得一面能与异世界的公主芜泪沟通的镜子,无意间说了一句倒霉的话,竟让她同芜泪互换灵魂,好吧灵魂互换也就算了,竟然让她去代嫁!还是个魔鬼帝王!就这样她的搞笑恋情开始了。
  • 蝶双飞

    蝶双飞

    蝶双飞。好一个蝶双飞!名字再好又有什么用?还不是被推下山崖,香消玉殒。呵,上天垂怜,自己竟然被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给救了。“什么?!让我当杀手?!”蝶双飞惊讶中。好吧,杀手什么的将就当吧。可是怎么还要上青楼!天啊!还不如摔死啊......---------------------------(PS:如果各位觉得不好看可以不看。评论区提意见。但是不能爆粗口,剩下的照单全收。)
  • 噢,我那见鬼大人

    噢,我那见鬼大人

    “亲爱的小姑娘,你掉的是我左手上的金鬼呢?还是我右手上的银鬼呢?”林仙儿转过头一脸幽怨的看向,名叫‘河神’的白胡子老头左右手上,杂乱枯黄的长发,惨白的大半张脸,裂到耳后根的乌黑嘴唇,死灰的双手,尖利的长指甲,以及分不清男女的双胞胎鬼……“掉你妹啊!!!”
  • 星河·雪原

    星河·雪原

    诗集收录作者自1979年以来发表和未发表的诗歌68篇,作者自称“有关手法、技巧之类,谈不上。但至少,全是‘真馒头’,感情是真挚的。”
  • 百年——如何建立一个伟大并长盛不衰的公司

    百年——如何建立一个伟大并长盛不衰的公司

    这是一本严肃思考和探索企业如何永续发展(百年企业)的、打通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现实和未来的、兼具理论深度与可读性的著作。改革开放30余年后,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继续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到了面临代际传承、转型发展、突破创新的关键时刻,政商学界开始普遍探索如何构建百年企业的话题,本书分别从百年企业发展的时空之谜、复杂之谜和生命之谜这三大终极问题进行百年长考。
  • 新编社会学大纲

    新编社会学大纲

    《新编社会学大纲》按照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新要求,根据作者20年的社会学概论教学经验,参加国内外同类最新和最成熟的研究成果,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集国内外业内关注的最前沿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实现了教学内容重组。全书共18章(每周1章),每章以核心核念为主导,知识点系统、清晰,构筑线索新颖,信息量大,既适应学生自学,又为课堂教学留下空间,是社会学概论的创新版。本教材既适用于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也可以用于新闻、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教学。
  • 原来我也倾慕你

    原来我也倾慕你

    整个青春是他往后余生也是他。??苏璟渊×温初霁??某知名企业家接受访谈——“能否谈谈您与令夫人的故事?听说苏先生与您夫人当时可谓是京大的一段佳话。”苏璟渊笑了笑:“阿初说追我太丢脸了,叫我不要同大家说。”苏·不要脸·璟渊的手机适时响了起来,主持人看到是温初霁电话就让苏璟渊开了扩音。然后大家都清楚的听到一声稚嫩的声音传出来“爸爸,妈妈叫你不要颠倒黑白!”然后挂断,不带一丝犹豫。哦豁,嘴瓢一时爽!回去要睡书房了!—————————————————苏·不要脸·璟渊一回家就把温初霁拉到房间里,反手把门锁住。把温初霁抱住,脑袋埋在她脖子里,蹭了蹭:“老婆,我错了,回家任你处罚。”温初霁冷着脸:“今晚睡书房吧。”然后推开苏璟渊打开了门走了。傍晚——温初霁睡得正熟,苏璟渊用备用钥匙打开了门,鬼鬼祟祟的把门锁上然后爬上了床,把温初霁搂到自己怀里。温初霁察觉有人但闻到熟悉的味道,就窝在他怀里继续睡了。小包子一个人孤单寂寞冷……1V1男女双洁,甜到发齁,微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