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15700000017

第17章 大清国的变与不变(2)

七万里之行

光绪二年(1876)十月十七日(12月2日)晚,郭嵩焘一行15人乘英国邮轮Travancore号出洋。

关于这次航行,英国人是作了精心安排的。大清国不是最爱说什么“天朝上国”,说什么“地大物产博”吗?现在大英帝国要让这位“天朝上国”的大使亲眼看到日不落帝国的风采,让他在十万里之内,处处可见到大英国的国旗与军舰,处处可听到大英国的语言与国歌。

英国人的目的是炫耀国力,但客观上却让郭嵩焘大开眼界,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华夷世界观。

抵达英国后,郭嵩焘依靠其智慧与优雅,为“滇案”划上了一个和平解决的圆满句号,同时也为日后中国对外常驻使节的工作,开启了一个成功的先例。然后,郭大使就开始如饥似渴地了解并尝试着理解西洋文明。

这一尝试不打紧,郭大使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西洋文明与中国以往遭遇的游牧民族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为西洋世界同样有着上千年的文明史,需要中华去理解,去学习。所以郭嵩焘反对用“夷狄”来称呼“西洋”。

他看到,其教化“规条整齐严肃,而所见宏远,犹得古人陶养人才之遗意”,其城市“车马滔滔,气成烟雾。宫室之美,殆无复加矣。”“其强兵富国之术,尚学兴艺之方,与其所以通民情而立国本者,实多可以取法。”

他经过对西方议会的深入了解,看到“国政一公之臣民,其君不以为私。自始设立议政院,即分同、异党,使各竭其志意,推究辩驳,以定是非,而秉政者亦于其间迭起以争胜。于是两党相持之局,一成而不可易,问难酬答,直输其情,无有隐讳,积之久而亦习为风俗。西洋一隅为天地精英所聚,良有由然也。”

何以会如此?

为了解开这个谜,他列席旁听了英国下议院的辩论,认真研究了英国议会政治发展的历史,终于认识到:“西洋所以享国长久,君民兼主国政教也。”“推原其立国之本末,所以持久而国势益张者,则在巴力门(Parliament,议院——笔者注)有绍持国是之议,设买阿尔(Mayor,市长——笔者注)治民有顺从民愿之情。二者相持,是以君与民交相维系。迭盛迭衰,而立国千余年终以不败。人才学问相继以起,而皆有以自效。此其立国之本也。”

“朝党、野党,使各以所见相持争胜,因而剂之以平。”国家大事“皆百姓任之,而取裁于议政院,其国家与人民,交相维系,并心一力。要之,国家大计,必先立其本,其见为富强之效者,末也。”“西洋立国有本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耳。”

他还积极参加各种科普讲座,并参观访问洋人的学校、工厂、博物馆甚至监狱。他慨叹西方的国民教育“皆中国士大夫所未闻见也。”他震惊于西洋“知识就是力量”的雄奇,他还在反思何以洋人能在监狱中也讲人权。

“英人谓天文窍奥由纽登(牛顿——笔者注)开之,此英国实学(科学——笔者注)之源也。相距二百三四十年间,欧洲各国日趋富强,推求本源,皆学问考核之功也。”

总之,“西洋立国二千年,政教修明,俱有本末。与辽、金崛起一时,倏盛倏衰,情形绝异。”

相反,中国官僚闭目塞听,“高谈阔论,而虚骄以自大。”“一闻西洋好处则大怒,一闻诟诃则喜”。开明者也多只知引进军事技术,却未看清“兵者末也”,“各种创制”才是“立国之本”,如果没有制度的转变,没有采矿、制造、医学、教育、司法等方面的发展,只引进西方军事技术,结果就是“殚千金以学屠龙,技成无所用之。”

郭嵩焘甚至认为,中国智识人奉为理想盛世的“三代”,从政治层面讲,也不如当今的西洋。因为“圣人治民以德。德有盛衰,天下随之以治乱。德者,专于己者也,故其责天下宽。西洋治民以法。法者,人已兼治也,故推其法以绳之诸国,其责望常迫。”更何论自秦汉以降,“竭天下以奉一人”,“恣睢之欲逞,而三代所以治天下之道于是乎穷”。你连德治也没了,人家却法治日修,此消彼长,“中国之受患亦日棘,殆将有穷于自立之势矣。”

为了补课,年近花甲的郭嵩焘开始学习外语。他甚至还托人弄来英国小学生与中学生的课本,细加研究。在他的大力建议下,经李鸿章推动,大清国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郭嵩焘的公使馆也就成了这些年轻人学习之余的天堂。

但是郭大人却丝毫没有觉察到,黑手已向他伸来。

灾祸就在身边。

驻英副使刘锡鸿向万里之外的北京打了郭嵩焘的小报告。

原来,传统中国并无国旗、国歌之说,大清国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国旗、国歌。但海通之后,和外国人打交道多了,不能没有。总理衙门遂以三角黄龙旗为代国旗。可按当时的国际惯例:各国国旗多为长方形,且树黄旗是有危重病人希望别船医生救助的信号,因此郭嵩焘早在出洋途中就指出,中国国旗用尖角、黄色“太为失考”,希望“存此以备他日考定旗式之一助”。

他不会料到,自己在光绪二年的一番议论,会成为刘锡鸿光绪四年打小报告的资本。在刘看来,这就是“欲擅改大清国黄龙旗,有违逆之心”。盖“查一朝旗式定自开创之天子,郭嵩焘何人,乃敢以考定为言?所谓他日系指何日?”这话说得够狠,潜台词就是郭嵩焘有改朝换代之心!但刘锡鸿不满的事情还远不止于此呢。

巴西国主访英,郭大使遇于外交场合,起身行礼,可谓正常至极。可刘副使偏又看不惯:“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主致敬?”“对洋人不论尊卑之道,大失国体。”

甚至郭大使出席音乐会,“学洋人听歌剧手捧节目单;不谙外语,亦学洋人以指击案以表赞赏”;参观外国炮台,“披洋人衣”,“顾盼自得,不以为耻”。统统成了大罪状。连郭大使教老婆学外语也成了大罪过。因为此举“败坏闺教,不成体统”。

而郭嵩焘“败坏闺教”的“劣迹”尚不止于此。1878年5月19日,郭嵩焘为了提高大清国的知名度,兼改善中国形象,特以其如夫人梁氏(原配已去世)的名义,举办了一个茶会。当天,德、俄、奥、意、丹、荷、土、葡、日、海地等国驻英使节及其夫人、随员,并英国名流、富商、公爵、学者,共计790余人到会,盛况空前,《泰晤士报》也于次日作了热烈的报导。此事同样令刘副使大为窝火,认为有失中华礼教。

最让刘副使义愤填膺的还在于,明明是大清国将郭某人养大,花钱送出国,可你郭某人却整天夸洋人这好那好,说咱大清国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你是何居心?分明就是:不分内外,诋毁时政。不知国恩,反怀怨妄。搞不好:有私通洋人之嫌!

刘副使的小报告打得的确厉害。但再厉害的人也有漏算的时候。光绪四年的刘锡鸿就没想到,他的小报告要是让李鸿章看了,会引发什么后果。

后果来得很快。

5月初,刘锡鸿打了小报告。6月初,刘就收到了北京方面的最新指示,将他由英国调往德国。

毫无疑问,这是李鸿章的手段。

可是,李中堂能换刘副使的工作岗位,却堵不住天下无知之辈的大嘴。

事情越闹越大,终有摊牌的一天。李鸿章无疑是坚决支持郭大使的,不仅支持,话还说得特巧妙。他说,郭嵩焘虽有很多缺点,但毕竟“品学兼优”。刘锡鸿虽说政治思想可靠,但毕竟“性情暴戾,义气用事,历练太浅”。两相较之,大清国要想长治久安,还是要靠郭嵩焘这样的人物。

同时,李鸿章又规劝郭嵩焘。不就是小报告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大清国里什么最好当?官最好当!问题是当好官难。国家都成这个样子了,咱们再袖手旁观,奈天下苍生何?所以骂就骂了吧。所谓“耐烦忍辱,镇静处之”,“以后此等文字,可以不作”,但事情不能不干。大家忍辱负重,把事情干成了,国家大局自然转出一个新的局面。

可郭大使看来,事情要干,但话也要说,这不是争个人的荣辱,而是求国家与民族的启蒙!在今天这个时代里,大众不启蒙,智识阶层也不启蒙,单靠几个天才舍却名声拼老命,以数人敌列国,实在是可暂不可久。普通大众就不要说了,假设一个国家的知识阶层都普遍搞不清楚当其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需求,却又愚昧无知、虚骄自大,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呢?少数先知先觉者再忍辱负重,最后事情还是办不成。

既然中堂精于实务,那就让郭某人去发自强的新声好了。

于是,郭选择了主动上书,要求撤差回国。

郭大使已经受够了大清国的官场。他要无官一身轻的去走他的启蒙之路。

光绪四年七月二十七日(1878年8月25日),曾纪泽被任命为新的驻英法两国钦差大臣。九月初四,曾纪泽离京。十月初,曾纪泽由上海出洋,踏上了郭大使的旧途。

1879年1月4日,曾纪泽抵达巴黎。1月24日,郭嵩焘向各界人士辞行。

1月31日,郭嵩焘离开伦敦,渡英吉利海峡,登陆欧洲大陆。然后横穿法兰西,经马赛港告别欧洲。3月26日,在国人的一片骂声中,郭大使回到了吴淞口。

最后还是李鸿章理解他,说了一句:“七万里之行,似尚慷慨。”还派出火轮船迎接,并一路送他回乡。

可谁又料到,这一番好意,会给郭大人带来更大的麻烦呢?

当火轮船驶入湖南省境的时候,竟引发沿途民众的群其戒严,封锁水道。

说:湖南地界,断不容洋物践踏。就这样,郭嵩焘只好弃船上岸,陆路回家。而沿途早已贴满了声讨他“勾结洋人”的公告。长沙、尊化的官民更团结一致,拒绝他入城。原因很简单:我湖南但有英雄豪杰,没你这种不要脸的汉奸老乡。

郭大人再次付之一笑。城,可以不进,家,你们总不能再不让我回了吧?

就这样,当年在一片骂声中离家的郭嵩焘,又在骂声一片中回了家。从此开始了他长达13年的蛰居生活。

郭大人的晚年是凄凉的。可凄凉中仍不时发出一声声超越时代的狮子吼。

虽然到头来听众还是那么几个人,可他还是要吼,哪怕一声声的警世钟,最后只留下荒原上一声声的空荡回声,他也要吼。因为夫子早已有行在先:知其不可而为之。

然奈天下苍生何?

从郭嵩焘的故乡、号称英雄倍出的湖南,到公认经济发达、“得西洋风气之先”的江浙,前任大使举目四望,又看到了什么呢?

窃谓中国人心有万不可解者。西洋为害之烈,莫甚于鸦片烟,英国士绅亦自耻其以害人者,为构衅中国之具也,力谋所以禁绝之。中国士大夫甘心陷溺,恬不为悔,数十年国家之耻,耗劫财力,毒害生民,无一人引为疚心。

相反:钟表玩具,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荒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

同类推荐
  • 给力闯江湖

    给力闯江湖

    明代嘉靖年间,奸臣当道,倭寇入侵,边境吃紧,新的思潮和文化在社会上流行,形形色色的人物粉墨登场,江湖上也是风云突变,群雄并起。本书的主人公就出生在这样的年代,虽然木讷傻气,但是因缘巧合卷入了江湖之中,从此经历了离奇但是丰富的人生。
  • 明末之风雨飘摇

    明末之风雨飘摇

    俗话说得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自古开国之君,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无不殚精竭虑,励精图治。然而后继之君,多骄奢,享富贵,不能居安思危,以致祸患积酿,无力回天者,比比皆是。本书借天启、崇祯两朝的皇宫内事,着重描述明熹宗与明思宗,以及其后宫与众臣只见错综复杂的关系,本书会尽可能地尊重历史事实,但也不乏增添一些趣味神话传说。
  • 小相公是僵尸

    小相公是僵尸

    故事发生在唐贞观年间,且看现代人李志夺舍修炼千年的僵尸之后在大唐搅风搅雨,以兵入道,修炼千年功法,镇压上古大妖,同时运用现代知识在大唐大肆建设,进行工业革命。活跃在一个科技与神话传说相结合的奇幻大唐..........
  • 三国之枭雄

    三国之枭雄

    一个退伍兵穿越在三国的故事。
  • 强我大中华

    强我大中华

    优胜劣汰定乾坤智慧让人另类祖先辉煌已成古迷信必倒退欲极自生悲他人唯新成列强我遭宰割猛醒兄弟姐妹紧携手兴国采众长强我大中华1799年乾隆病亡时,中国人自称康乾为上下五千年历史中最强大的太平盛世,可谁知40年后,“太平盛世”就变成了悲惨世界,原因在哪?存在于人们心灵深处的隐讳,如果说人们看到了想到了却不敢说,或者人人都畏难不前,那么,一些客观存在的,关系民族兴衰成败的问题就不能够直面社会,等到问题成了堆迫使人们不得不面对时,悲剧已经无可回避。《强我大中华》的作者正是其以独到的见解,从人性和心理人格的角度客观分析历史的,主要基于……
热门推荐
  • 万门之主

    万门之主

    某一天世界变了,天地之间出现万千之门小到一个缝隙,大到犹如山峰天地变化带来人类进化的契机,但也伴随着无数的阴影李明:前面那个传送门,请留步!传送门:我马上离开地球,行不行?李明:你和我有缘
  • 层展的世界

    层展的世界

    人生精彩贵乎未知,生命真谛在于奋争。人生之若初见,是失败者对于美好的回忆。人生命运一半掌握在上天手中,另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成功就是用自己手中的一半去赢得上天手中的另一半。
  • 肠胃病食疗菜谱

    肠胃病食疗菜谱

    《常见病食疗菜谱丛书》精选了近千种常见病的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于各类常见病患者以及家属使用。
  • 总裁追妻,何以情深

    总裁追妻,何以情深

    盛世的婚宠,单方面的付出,最终化为泡影。当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浮出水面,他们之间只剩下仇恨。他恨她打掉孩子离开。她恨他整个慕氏。再一次的擦肩而过,他是谁?她又是谁?所谓的等待,所谓的誓言,所谓的真爱,在他们面前,一切化为了灰烬。只因,这是童话故事,本不该存在这残忍的世界中。
  • 火影之白手剑神

    火影之白手剑神

    一个孤儿慕容尘携带80级DNF剑圣装备和技能横扫火影界,站在影界巅峰!谢谢大家的指点与批评,我是一个新手,但会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希望大家多多指点。谢谢。
  • 鬼卫

    鬼卫

    明朝初年,天下平定,民间厉鬼丛生,白莲妖人蠢蠢欲动,塞外元蒙余孽虎视眈眈,沿海地区,倭寇亦是不安分,明太祖成立鬼卫四院,内御河山,外攘敌寇……
  • 公子无色

    公子无色

    一只腹黑的大尾巴狼栽在一只老实兔子手上的故事。对于这桩事,大尾巴狼的感想是:挖个坑,把自己埋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的,腹黑太久了总会栽跟斗的。
  • 现实的侦探是这么回事

    现实的侦探是这么回事

    本故事的發想為:如果真有一名天才高中生偵探在台灣,會是怎麼樣的一個情況?他將以何方式進入社會?本篇故事從一個窮困高中生的日常生活為開端,而後進入社會以社會人的姿態進行推理。故事沒有病態思想,穿插輕鬆幽默。表面為推理故事,實質上則書寫各種事件背後的真實感情。
  • 仙君大人请指教

    仙君大人请指教

    “师父,您听说过双修吗?”蒲团上打坐的仙人,眉峰一挑:“你想被逐出师门吗!”“师父,南华山上那个白胡子老道又来了!”白衣胜雪的男子脸色微变:“你个小混账又给我惹了什么祸?”“师父,您吃过莲子扣肉吗?”淡然若水的大神再淡定不下去了,那是他养育了三千年的雪莲啊……当有一天世界终于清净了,耳边再没了那聒噪的声音,却为何呆惯了的数万年如一月的蓬莱仙岛,一时间寂静的可怕。青灵,你真的如一道轻灵般飞走了,再也不见了吗?
  • 杀手穿越:小宫女要藏好

    杀手穿越:小宫女要藏好

    她是杀手界中最出色的杀手,凌厉行事,我行我素。时空错转,一朝醒来,竟附身在一名“男子”身上,对镜梳妆,解开三千青丝,才知竟是一名女扮男装的可怜儿。真正身份竟然是宫里逃出的宫女,众多谜团中阴谋重重,遇上妖孽般的王爷,这究竟是风月,还是一场阴冷的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