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44000000007

第7章 第二类:边塞征战诗词(1)

题材概述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其诗派主张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个广阔的领域,表现了盛唐时期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

自从南朝以来,边塞征戍的题材逐渐为诗人所注目,但还没有条件足以形成一个诗歌流派。到了盛唐,由于边塞战争频繁(包括抵御少数民族骚扰入侵的自卫战争和统治阶级穷兵黩武、开疆拓土的侵略战争),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考试而进身容易得多;再加上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奇情壮彩的边塞征战诗便大大发展起来,成为唐代诗歌大国的一朵奇葩。作为代表诗人,当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主。

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盛唐时,体现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豪迈、勇敢、勇往向前!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情调,但不免夹杂悲壮、忧伤。如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到了宋代,外侮不断,国难当头,诗中更多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尽管仍洋溢着爱国热情,但更多一些凄厉和惆怅。

风格类型

一、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

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为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以戍边战士的视角,既让我们想见战争的残酷激烈、战事的频繁不断,又让我们看到了战因不破楼兰终不还,士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

二、从闺中主妇的角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形成独特的边塞闺怨诗。

以金昌绪的《春怨》为例: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长年戍边的亲人还健康地活着吗?每天吃得饱吗?身上的棉衣能否御寒?这一切,都让思妇担心、牵挂,而这些担心、牵挂无法得到排解,思念之极就不自觉地出现在白日梦中了。在梦中与思念的人儿相会,也是一种苦涩的幸福啊,难怪女主人要赶走可爱的黄莺鸟。这种无理而有情的动作正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民安宁的生活,看起来它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实则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三、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

杜甫在《兵车行》中沉痛地写到:“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战争使得无数的家庭背井离乡,使得无数的战士变成累累白骨!

高适在《燕歌行》里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方面是前线的战士浴血奋战,随时都有战死的可能;一方面却是将领们纵情声色、歌舞升平。

四、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

王昌龄的《从军行》较为典型: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里的“边愁”有对于现实的忧愁、建功立业的渴盼,更有离乡背井抛妇别雏的痛楚、无限的乡愁。

宋人范仲淹的《渔家傲》和《苏幕遮》等作品也表达了因长期戍边又毫无结果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些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典型诗句。

代表人物及诗作

高适(700~765),字达夫,系河北景县人,世称“高常侍”。

岑参(715~770),原籍南阳(今属河南),迁居江陵(今属湖北),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

李颀(690~751),赵郡(今河北赵县)人,长期居颍水之阴的东川别业(在今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曾任新乡尉。久未迁调,归东川别业过炼丹求仙的隐居生活。高适、王昌龄、王维、崔颢都是他的朋友。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一说为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二十二年(733)中博学宏词科。初补秘书郎,调汜水尉,谪岭南。后任江宁丞,又因事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后弃官隐居江夏,安史之乱后为刺史闾丘晓所杀,结局很悲惨。

王之涣(688~742),生平不详,并州(今山西太原)人,是一个辈分较老的盛唐边塞诗人,可惜诗篇遗留下来的极少。

鉴赏方法指导

边塞诗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对比、烘托、用典、白描等。如王翰的《凉州词》中写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的“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句就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突出了当时战士庆功场面的紧张与激烈。而在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也同样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以此将作者内心的愁苦,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又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中的“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则运用了用典的手法,楼兰一词原为汉代西域国名,这里则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边塞诗在艺术上,或借景抒情,或借古讽今,或叙议结合,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见长。

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名将,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二是鲜明的边地风貌。自然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地理区域多是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战马,人物多是戍卒、将帅、胡人,用典多是投笔、长城(南朝宋的大臣檀道济自喻为“长城”)、楼兰,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

阅读鉴赏与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出关①

[清]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于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释】

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旌旗。

【作者简介】

徐兰生卒年不详,字芬若,号芝仙,江苏常熟人。约活动于康熙、雍正年间。少从王士祯学诗,诗体近李贺,擅画花卉及白描人物,线条生动,名盛一时。二十岁时出游京师,数十年仅回乡一次。康熙三十五年(1669)丙子随帝亲征漠北噶尔丹,由居庸关至归化城,沿途作《出关》一诗:“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晚年与查为仁友好。后流寓北通州以终。王应奎对其评价甚高,称“沈方舟尝与吾友汪西京论近日⑤山诗人,以芬若为第一”。

【诗词串译】

古老的边地州城背山面海,旌旗在戍防城楼上随风翻卷。将士坐骑后的土地正是桃花盛开的春天,坐骑前的关外却依然飘飞着雪花。寒风肆虐,出关的将士又怎能不回头留念呢。

【诗词鉴赏】

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徐兰为清宗室安郡王(疑即玛尔浑)幕僚期间,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清帝统兵征噶尔丹时,随安郡王出塞,由居庸关至归化城。此诗即是随军出塞时作,诗中描写了出关所见景色,抒写了出征土卒怀土恋乡的感情。

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其中的“此”字原缺,此据诗意补出。沈德潜在《清诗别裁》中,将此诗的题目改为《出关》,将前两句改成“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从诗句本身说,首句写静,次句写动,对环境描写与氛围渲染的表现都相当成功。但“凭山”句将所出之“关”,明白写成了山海关,这与诗人此次随军出征的路线不合,是不应该当作徐兰的创作来欣赏的。

后两句,则是写临出居庸关时的情况和心情。“出”字原缺,此据沈德潜《清诗别裁》补出。“马后桃花”,意谓关内正当春天,温暖美好;“马前雪”,是说关外犹是冬日,严寒可怖。因而,无心在征途上逗留的士卒,在临出关的刹那,却不禁犹豫了起来,不自觉地回过头来再看一眼关内的景色。此诗对士卒内心世界的开掘是相当深入的,诗中不作静态的描绘,而是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从环境的变化相应写到士卒心态的改变:当立功边塞的机会在前方等待时,士卒一往无前,充满豪情。而当即将出关、远离故土时,又难免生出柔情,回头顾盼。诗中的主人公,既不是甘心老死于槽枥之下的驽骀之辈,也不是只会行军打仗而缺乏真情实感的战争工具。豪情与柔情、为国捐躯与怀土恋乡,两种对立的感情,在人物身上得到了相当和谐的统一。

全诗最动人的是三四两句。尤其是第三句,将“马前”“马后”写成两个不同的世界,是石破天惊的奇思妙笔。在具体写法上,这一句也很有特色:“马后桃花”与“马前雪”,是对比;以马概人,则又有所省略。沈德潜称赞此诗说:“眼前语便是奇绝语,几于万口流传。此唐人边塞诗未曾到者。”(《清诗别裁》)徐兰是一个爱作惊人语的诗人,他在《归化城杂咏》中也有类似的诗句:“后骑解衣风柳下,前军堕指雪花中。”“奇绝”的“眼前语”的获得,归根结底是由于诗人有边塞生活的独特体验,故能于唐人边塞诗之外开拓出新的境界。而从意象与用词而言,或许还受到过唐人权德舆的“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岭上逢久别者又别》)与马戴的“马头冲雪过临洮”(《出塞词》)的启发。

【相关练习】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着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后被谤谪贬龙标尉。安史之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着。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历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璠所编着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诗词串译】

大漠之中,狂风呼啸,尘土飞扬,天色昏暗。一队将士半卷着红旗出了军营,向敌军挺进。这时前方部队传来捷报:他们已在洮河的夜战中生擒敌军,大获全胜。

【诗词鉴赏】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的“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学,笔墨非常简练,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像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着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同类推荐
  • 快乐心灵的童话故事

    快乐心灵的童话故事

    童话,如破晓的晨风,吹动轻纱似的薄雾,在心灵的原野上展开一幅瑰丽的图画。云海最深处,射出万道金光。金色的波澜,在翻腾、闪耀,光彩夺目,变幻无穷。它是多么的美丽诱人啊
  • 学生青春期健康情感的教育艺术(上)

    学生青春期健康情感的教育艺术(上)

    我们根据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和发展规律,特别编辑了《学生青春期教育与培养艺术》,主要包括性知识教育、性心理教育、健康情感教育、健康心理教育、摆脱青春期烦恼教育、健康成长教育、正确处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坚强意志教育、人生观教育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知识性和指导性,能够全面指导广大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孔子传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孔子传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到美国上大学:常春藤布朗小子姜晓航

    到美国上大学:常春藤布朗小子姜晓航

    这是一位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的手记,作者以第一人称详细介绍了自己到美国留学后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经历和体会,穿插了大量语言交流方面的实例,对美国高中、大学的生活和环境记录很详细,并记录对中外文化差异较真实的体会,此书对准备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 战地情节

    战地情节

    《读·品·悟文学新观赏·青少年读写范典丛书:战地情节》收录实力作家邢庆杰小小说作品数十篇。《读·品·悟文学新观赏·青少年读写范典丛书:战地情节》文字典雅秀丽,语言畅达明快,蕴藉着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味。文章短小精悍,意蕴悠长,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解读,无不透出智慧与机敏。品读本书,让读者在轻松中领略到一种精神的愉悦,一种心空被洗涤和陶冶后的清亮。对提高文学素养和提升写作能力将大有裨益。
热门推荐
  • 海贼世界的scp基金会

    海贼世界的scp基金会

    当o5议会之一在意外到达海贼世界682对战凯多会发生什么情况天启四博士对战海军三大将会出发什么有趣的火花(不会太监!!!)书友群……还没想好
  • 水浒之问鼎

    水浒之问鼎

    武林穿越水浒世界,成为了武大郎,看武林与潘金莲最后的命运如何?看武林如何摆脱武大郎的命运,不被谋害致死!看武林如何纵横捭阖,打造铁甲骑兵!在这群狼环视的世界,打造汉人的荣光!
  • 百年巨匠:齐白石

    百年巨匠:齐白石

    本书以大师在艺术上的孜孜不倦和“一意孤行”为纬,生动的故事写实和赏析文字为内核,辅以对大师亲友的采访对话,讲述了齐白石传奇的生命之旅和罕见的艺术创造。
  • 快穿之爱怜

    快穿之爱怜

    穿越了三个世界之后,爱怜才知道,原来她还可以回到现实,回到那个错误的起始点。拥有一个不会卖萌和不会调侃等多重属性的系统,其实挺省心的,爱怜表示,她很习惯于听到那个机械声。无CP(第一个世界除外),无男主,专心穿越
  • 一切法高王经

    一切法高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家老板竟然来自未来

    我家老板竟然来自未来

    在世界的尽头有一间这样的小店,它的厨师是厨师届首屈一指家族的天才,它的服务生是才华横溢的歌手,它的帮厨是IT界的名字之星。哦,还有,它还有一个来自未来的老板。
  • 星途璀璨:我的总裁监护人

    星途璀璨:我的总裁监护人

    欧小可万万没想到她会在十七岁这年,为了生存而挂名到孤儿院。更没有想到,竟然真的有人会领养她!听说领养者儒雅又多金,傍上他进入娱乐圈,档期排满满,成为天后巨星,登上人生巅峰都不在话下,不过……“先生让你不要跟男性朋友来往过密。”“先生要你穿着不要太过暴露,已经给你买好了十条夏天穿的牛仔裤。”……神秘领养者显然没有搞清楚“监护人”和“监视人”的区别!欧小可决定闹独立,找个总裁做后盾!什么?总裁就是我的监护人?!excuseme?!
  • 大明有匪

    大明有匪

    我叫唐然,我穿越了。穿越成了一个明朝天启七年的小乞丐还被人贩子拐了卖给了个黑心地主当长工谁知道那黑心地主那么黑啊,居然看上了人贩子转头非要把买人的钱塞给我,不要都不行。但县令大人您知道的我才十岁啊,一个十岁的小孩子能懂什么嘛。我哪知道那就是买卖人口啊我根本就不懂的,真的您千万相信我啊县令大人我真的不是故意贩卖人贩子的县令:我信,真的,你说什么我都信,我就一个小要求,咱把枪收起来好不好?我害怕。
  • 世子诱人:高冷王妃,咬一口

    世子诱人:高冷王妃,咬一口

    【女扮男装甜宠虐渣1v1】苏九蔻把自己的前世活成了神话,身为农女的她,偏偏文能治国,武能平天下,最后成了皇后却不得善终。后来重活一世,又得了个牛叉哄哄的空间后,她决定,做天下第一奸臣!!!于是,穿越而来的,励志要做第一纨绔的慕十七在很久后才忽然发现,那个丑不拉几,陪自己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的第一奸臣苏九蔻,原来是个女人,还是个很美的女人……
  • 弃妇的都市田园

    弃妇的都市田园

    人能又多倒霉?刚刚失业,转眼丈夫要离婚?连小小的蜗居都算计了去?婚姻搁浅,都市繁华,她抱着宝宝决心让自己活得更精彩!奇幻遭遇让她人生峰回路转,一年,房子有了!车子有了!票子也有了!两年,三年,公司资产上亿,庄园遍布神州,宝宝娘也有春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