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44000000015

第15章 第三类:羁旅思乡诗词(4)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仲初,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大历(唐代宗年号,公元766~779)间登进士第。他是张籍的挚友,而且身世也与张籍有相似之处。出身寒微,虽曾进士及第,却只作过几任小官。他也以乐府诗着称于世,写下了许多从不同侧面反映社会矛盾和民间疾苦的作品;风格上也和张籍有相似之处,善写七言歌行,绝少直发议论,语言通俗明快,凝练精悍,确有独到之处,所以世称“张王乐府”。现有中华书局出版的《王建诗集》。

【诗文串译】

八月十五的夜晚赏月,中秋的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枝上安歇着乌鸦。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心中。

【诗文赏析】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处以《全唐诗》为准。杜郎中,名不详。在唐代咏中秋的诗词中,这是较为着名的一首。“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梦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的清冷之感,使人不由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应该是十五夜望月时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

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味。他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玉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

诗句带给读者的是十分丰富的美的联想。“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

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在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痴情,手法确实高妙。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在炼字上,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录此诗,末句的“在”作“落”字。徐竹心认为,“落”将秋思拟人化了,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全唐诗》录此诗,“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相关练习】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请分析当时诗人的心境。

(2)诗评家认为此诗妙在后两句,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两方面作简要分析。

(3)《全唐诗》录入此诗时,“落”写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字好,还是“在”字好?

10.阅读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日登楼怀归①

[北宋]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于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注释】

①此诗约作于太平兴国五年(980),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作者介绍】

寇准(961耀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1017),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皇佑四年(1052),诏翰林学士孙拚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生活比较奢侈,多有微议,能诗,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诗文串译】

我登高远眺,放眼所见的是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四野空旷无人,不见渡者,也不知船家何往,尽日只有那条孤零零的渡船横躺在水里飘荡。已近黄昏,远处的荒村,村里有人家大约在生火做饭,冒出缕缕轻烟。不远处的古寺那边,传来黄莺婉转清脆的啼鸣声。那遥远的地方,有自己的田园家业,我仿佛置身故乡,但随后又从幻想中惊醒过来。

【诗文赏析】

诗的前三联写春日登楼的见闻,尾联由见闻而怀归。

首联首句即点明登楼。聊,姑且。引,长,引申为“远”。次句至颈联写望中之景。次句写诗人登高远眺,放眼所见的是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

颔联俯瞰,写楼前景色,一条河流,一条渡船,四野空旷无人,不见渡者,也不知船家何往,尽日只有那条孤零零的渡船横躺在水里飘荡。此联明显化用了韦应物的“野渡无人舟自横”句,两者意境相近,寇诗着一“孤”字及“尽日”一词;尤其后者,更强调了其持续时间之长,再加上“野水”的意象,其意境比韦诗要来得更为丰厚些。

颈联写抬眼所见。霭,轻烟。断霭,谓烟时起时没。诗人登高览景,当目光投向荒村时,已近黄昏,村里人家大约已在点火做饭了,故冒出缕缕轻烟。不远处的古寺那边,不时传来黄莺婉转清脆的啼鸣声。眼中所见的“野渡”“炊烟”之景,耳边所闻的“流莺”之声,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写诗人不由得怀念起故乡来:在那遥远的地方,有自己的田园家业(故业)、自己的亲人。迷离恍惚中,诗人仿佛置身故乡,看到了家乡的流水、家乡的渡船、家乡的村舍……诗人陷入了沉思之中。末句则写诗人从对故乡的沉思遐想之中惊觉的情状。

本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意象鲜明,写景生动形象。颔联“野水”对“孤舟”“无人渡”对“尽日横”,浑然天成;颈联以“荒村”对“古寺”“生”对“语”“断霭”对“流莺”,严谨工整。从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看,首句“聊”字表明其并非因怀归而登楼,而是由登楼见闻引发怀归之情,进而进入沉思遐想;末句一“惊”字,生动地揭示了诗人由遐思默想到突然惊觉的心理变化过程,蕴含着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相关练习】

(1)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2)北宋翰林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①,天畔独潸然于。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③。

已似长沙傅榆,从今⑤又几年。

【注释】

①切:急迫。

②潸然:流泪貌。

③风烟:风尘,比喻纷扰、艰辛的世俗生活。

④长沙傅:即汉代贾谊,其为大臣忌谤,贬为长沙王太傅,故称。

⑤“从今”句:指被贬生活不知又要度过多长时间。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必读-孟子选注

    语文新课标必读-孟子选注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幼年丧父,靠母亲抚育成人。年轻时曾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学习,30岁左右收徒讲学,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先后到齐、宋、滕、魏等国,游说诸侯,宣扬“仁政”“王道”,始终不受重用。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孟子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为“亚圣”。均不被采纳。
  • 小学生基础语感在阅读教学中的分学段培养与评价

    小学生基础语感在阅读教学中的分学段培养与评价

    语感是在理解和表达过程中,对言语对象进行直觉建构的一种言语能力,其心理表征是一个开放的图式与产生式的复合体。基础语感本质上也是一种语感,不同在于它是基于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文化积累和生活体验的,侧重于理解与表达字、词、句、段、篇等基本言语对象的基础言语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分学段来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感。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分学段培养与评价基础语感,应始于培养目标的制定,然后根据目标的教学心理学分类来导学、导教、导测量。在测量与评价基础语感时,还应着眼于学生发展,结合具体语境从外显表现与内隐理解两方面进行整体的、多样化的评价。
  • 心理健康教育高三(上)

    心理健康教育高三(上)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现实的意义和长远的意义。
  • 充实青少年的100个经典戏剧故事

    充实青少年的100个经典戏剧故事

    《促进青少年的千万个成长故事》一书,在故事的海洋中,为你精心挑选了若干个精彩故事,它们或睿智、或感人、或生动,它们将会在你人生的航程上,点燃你的心灵之灯,开启你的智慧之门,使你成功地迈入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
  •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公文写作速成手册。指点迷津,提供标准的格式、现成的思路、规范的词语。现查现用,快速写成权威、规范、正确的公文。
热门推荐
  • 长安楼台

    长安楼台

    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小女孩,帮漂亮姐姐找东西,而穿越到异界,与各式各样的大佬掰手腕的故事一场阴谋,一场乱世,一场庙堂之中的争斗,又或是一场无奈,就此拉开了帷幕。
  • 破灭仙武

    破灭仙武

    仙界惊天剧变,神秘生物来袭,修真界遭毁灭之灾,神秘古玉!虚空域场!开启一个崭新的纪元!
  • 巅峰玄女传

    巅峰玄女传

    摄星辰,吞日月,夺天地造化。女子之姿力压各路天骄,自凡尘登天,无人可挡。且看一代红颜风凌绝代!
  • 天元随记

    天元随记

    来自天元国家的人物小记,是帝王和将,是茶花女和富家公子,还是一个个世井小民的故事。
  • 最强炼丹师:废柴三小姐

    最强炼丹师:废柴三小姐

    她本是二十三世纪最强女特工,不料执行任务时被队友出卖。一朝穿越却成了尚书府人人喊打的白痴三小姐。废柴?姐可是斗气魔法都能修的天才,要不要来比比。丹药?对不起,姐好像一大堆。宠物?那个赖在姐怀里的好像是神兽。没人要?这身边的美男是哪里来的。想跟姐斗,活该被姐气死。
  • 大荒护送司

    大荒护送司

    洪荒乱世。上古神器。灵童降世。纷争迭起。暗杀。夺权。阴谋。背叛。回溯故事开始的地方,大荒护送司。故事简介:大荒护送司接到了一份无名无姓的神秘护送。竟是要护送一个单纯少年前去妖魔肆虐的太古铜门?这个纯真腼腆的少年为何遭到各方势力争相阻杀?看冷艳御姐和腹黑萌妹子怎样护送一位正太小白找寻自己的前世今生。半道杀出的不羁浪荡帅哥与她们又有怎样的纠缠尘缘!小西希望用淡雅的文风为大家铸造一个美妙而又难忘的玄幻仙侠世界~注:本文玄幻背景构架于大型3D网游天下3
  • 乾坤噬

    乾坤噬

    长枪横扫天为泣。灵巧双环舞天际。逍遥扇羽震世间。长刀一横谁敢战。惑媚长鞭诱天地。重锤一砸天地惊。一鏚通天敢为逆。天为之颤抖,地为之动摇。七人合力,可逆天,可震地,若天不公,我敢与其逆。宇宙之大,浩瀚无穷,七人合力逆天迹。
  • 临水寻盟

    临水寻盟

    黑梁山九岭寨二当家金川在两国边界处一念之差救了个故人,生起诸多风波;京中太子首傅之子曾翯因父命不可拜官,只好读书、修典,做一介无用布衣;边关守将之女冯沆本该回京成亲,不料未婚夫婿吃饭噎死,被要求守丧三载;大顺光禄大夫送公主和亲,却横生诸多事端,漠南边境情势诡谲、剑拔弩张。然而以上种种罗列出来也无甚用处,不过是让诸君更猜不到本文其实是一个吃回头草的故事——纵恩怨难割、爱恨莫辨,愿再起纠葛。
  • 爱如初秋

    爱如初秋

    每位女孩的生活中,大概都有这样一个男孩,他怀揣着对你的爱,默默的守护者你,从不计较得失,而你却从未喜欢过他。希望等你的人,都是你喜欢的。我用整个青春,等你来。——顾靳
  • 斗罗的奇妙冒险

    斗罗的奇妙冒险

    重生的姜小白没想到自己来到了斗罗大陆,在这里巨兽嘶吼,魂师在咆哮,武器在嗡鸣,在争锋。一个个强大的魂师在演绎着传奇。一代海神正将冉冉升起。然而这里不只有强大魂师,更有弱小武魂,弱小的魂师,弱小的平民,每一天都在生存线上挣扎。姜小白努力的想世界声明"唐三,师兄,你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