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014400000075

第75章 杀人于无形

张媛真的去看望王氏。

吉庆宫整理一新,比过去更加富丽堂皇。王氏看她来了,很高兴:“姐姐,我帮你把寝室都准备了,咱姐妹俩住得靠近。以后我的就是你的,同吃同住,不分彼此。”

“不敢,我是服侍娘娘的奴才。”

“哪里话,我愿意认你这个姐姐,咱俩岁数差不多,凡事还请多多指教。”

“贫女贱体,怎敢跟贵人攀年龄、说姐妹。”

“行了,客气话到此为止。姐姐,听说你和慧明师姑谈得来,有时间去讨教一些女人用的药方。有了美容,再加上美色,咱们可就天下无敌了。”

“娘娘很美呀,《诗三百》开篇说的就是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过,美容和美色,两者不是一样么?”

“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你不懂,请教她去呀。”

“娘娘何不自己请?”

“我请,她会说吗?”

“听娘娘的。”

张媛去见慧明,说:“我似乎知道,王氏为什么来洛阳了。”

慧明没有回答,倒是安童问:“她不就是来抢地盘,抢位置,还能为什么?”

张媛对安童:“你这话一定是师姑说的。”又扭过头对慧明:“你只说出一半,还有一半没说,是不是?”

慧明微笑不语。安童急着对张媛:“我最不喜欢打哑谜,你知道什么,快说。”

张媛就说了:“美人计。”

“谁呀,朱全忠吗?那怎么可能,乡下人把这种行为叫扒灰,好歹名义上的儿媳妇,这不是乱伦。”

“你让师姑说。”

慧明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我不知道他们之间有没有这种关系,但从王氏的举动看,住在与她公公太和宫临近的吉庆宫,动机显然不纯。儿子不来,儿媳妇来,不怕瓜田李下,就是早已鸠占鹊巢。说说,她叫你来干什么?”

张媛先说了配药的事:“美容我知道,问她什么叫美颜色,她说你懂。”

安童说:“你个大家小姐,不接触三教九流,当然不懂。所谓美色有两种,一种是人的神态,一颦一笑,就是《诗经》所说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还有一种出于我们道家,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盛行的丹药,美颜色是术语,实际就是男女纵情药。”

安童的解释,慧明没吭声。张媛笑着对她:“是不是他们老朱家这些肮脏事,亵渎了你的尊听?”

接着又告诉:“博王妃叫我住到宫里,和她在一起,还称我为姐姐,好像要结拜似的。”

慧明一声不吭。

“我决定去,正应了那句俗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放心,记着你的教导呢,担着两个家庭的性命,我不会铤而走险。”

慧明这才说话:“事身于贼,委屈你了。”

“顾不得其它,只要能报仇。”

“你要知道,朱皇帝登基之后,一直未立太子。他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亲手打下的江山,不愿意交给不成器的儿子。坊间传说,他看好假子朱友文,但几个真假儿子之间,为争位都在勾心斗角。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前朝玄武门之变不远,这可是你死我活的事。王氏拉你,什么目的心照不宣,是要你和她结成一党,帮她争宠。张媛,这就好比赌博,成王败寇啊。”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张媛坚毅地。

张媛走后,安童说:“我知道你为什么欲言又止,是不愿意把张媛架到火上烤,不过,那是她自愿的,她要以自己的方式报仇。我想知道,你为什么不给她们媚药,这也是杀人刀哇?”

“不行。一是道规不许,再一个这种药最容易检测,太医院查出来就是杀头罪。”

慧明说完又补充一句:“杀人于无形,但也要杀得光明正大,不当用此下三滥手段。”

张媛此后就时常去陪王氏,帮她着装,化妆,盘头,有时住在皇宫。王氏喜欢:“姐姐,我的确不是让你来服侍的,只想你在我身边。不过,你拢的发型就是好看。”

“我就是来服侍你的。”

“问了师姑吗,她答应不答应?”

“她没表态,不过听人说,有的药不符合道规。这话不是她说的,我想,她一定是怕担名声。”

“我太想要这种药了,这是你我之间的秘密,别人也不会知道,她怕什么。”

“娘娘,你才来几时,这儿的天下可不是你的。”

“你说的我懂了,我在东京时就听说,张氏的眼线布满皇城。理解慧明师姑,人家没来由趟咱们的浑水。”

“你是说郢王妃吗?”

“什么郢王,就是一个婊子养的。”

刚说到这儿,一个宫女来报:“秉王妃娘娘,皇上着你去太和宫说话。”王氏就喜笑颜开,去了一会回来说:“知道是什么事吗,嗨,这么巧,就是请师姑治病的。”

张媛问:“是让你去请吗?”

“当然。老人家那天因爆竹一事受了惊吓,又气愤朱友珪无能,回来一直身体不好。之前在这里问医用药,都是那个婊子养的伺候,现在轮不到他了。”

“听说师姑之前给圣上治病,都是听诊?”

“今天也是这样。”

王氏就去见慧明,先说明来意,然后就按照惯例,陈述病人的病症。大概是:“腰膝酸软,两腿无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颧红潮热,盗汗,咽干。”等等。

慧明问:“心烦易怒吗?”

王氏:“是,不仅现在是,过去也经常是,动不动就发脾气。有人说他残暴,依我看,就是心情烦躁所致。”

“有一件事,需要问他的嫔妃。”

“是关于男女之事吧,我知道。”

王氏说了这句话,觉得太露,补充解释着:“圣上的病症,我来时向陈昭仪和李昭容了解过,所以知道。说来也怪,已经病得腰膝酸软,两腿无力了,这方面却很精神。刚强不倒,**亢进,是不是有点改常?”

慧明没有回答,叫安童:“伺候娘娘用茶,用好茶,我去药房配药。”

安童一直在记录病案,伺候过来客,就进药房:“师姑,听出他是什么病了吗?”

“肾阴虚。”

“肾是男人之根,阴而虚,男女之大欲一定受损,怎么会一反常态?”

“阳萎或性功能减退,那是肾阳虚的症状,而肾阴虚却不同。肾阴虚症状有两种,一种与肾阳虚相似,还有一种刚好相反,表现为极度的亢奋。他,属于后一种。”

“你准备治?”

“当然,他是我的病人,不能在我手中死。否则,我们还有整个一柱观的人,都活不成。鱼死网破,不是我的原则。还是那句话,物必自腐,然后虫生,让他自己死。”

“我懂了,不值得拿他一条贱命,赔上我们许多人。哎,就是心有不甘,不能杀仇还要救仇。”

药熬好了,安童用托盘捧出。交代:“这是三日量,每天早晚温成五分热,饭后半个时辰各服一杯。这是药杯,这是病案,太医院在服药前,抄录并检验后签字回执。”

王氏说:“知道,这是师姑的老规矩。”

欢欢喜喜接了药,先走过太医院。等御医检测完毕,亲自送到太和宫,娇声着:“皇上,吃药了。”

朱全忠的确病了,正倚在靠背上看呈折。没有接药,而是大声怒骂:“这个王重师,我让他做了佑国节度使,多好的一个位置,竟然还暗中与晋州、岐州勾结。来人,先贬为溪州刺史,到任后赐令自尽,诛杀全族。”

王氏劝着:“不要那么大火气嘛,怒伤肺,气伤肝。慧明师姑新开的药,先治病,再杀人。”

朱全忠还是没有接药:“等等,我把这一份奏报看完。”

王氏不敢硬劝,一边吹着药汤,一边拿布巾准备。时间不长,来了一个御医,什么话也没说,递上一张纸。朱全忠挥挥手,那人就走了,这才拿过王氏手中的药,喝一口:“苦。”

王氏不知道御医为什么还要来一趟,纸上写的是什么,想来一定与这剂药有关。对这个皇帝公公的精细谨慎,顷刻间多了几分畏惧,但脸上还是装着笑,装着娇媚:“恨命吃苦药,要我喂吗?”

“你喂,来,床上来。”

王氏爬上床,喝一口,再度到对方嘴里。一杯药,很快就喂完了:“这一下还苦不苦啦?”

“不苦,甜。”

“晚上我来服侍吧?”

“晚上叫张媛,现在是你。”

“皇上龙马精神。”

两个正在缠绵,宫门口有报:“秉皇上,郢王和郢王妃请安,已经候了好一会。”

朱全忠继续抱着王氏:“怎么又来了,不见,不见。”

王氏虽然希望自己独宠,但在朱全忠面前不能,必须表现大度:“皇上,见见吧,圣驾受惊,郢王一定不是故意的。他就那点能力,以后调教调教,多少还能做点事情的。”

“听你的,让他们进来吧。”

“我先回避一下。”

“别走,朕谁也不怕。”

“陛下不怕,我怕。”

王氏说完,就从边门离开。不知道是走得匆忙,还是有意,御榻上落下一件她的粉红色批肩。

而这个批肩,张氏认得。

小夫妻请安,朱全忠似乎不耐烦,爱理不理地:“平身,去吧,去吧,我要睡了。”

说过就转身躺下,躺下时,伸手把批肩揽在怀里。张氏开始全神贯注要行礼,此刻注意到了这一动作,突然心有所动。

朱友珪在宫里不敢吱声,回到府里又气又怕:“他们去觐见,能聊几个时辰,我去了一句话没有,撵着走。言为心声,想来他心里不知道怎么样的厌恶我,恨不能当个垃圾扫了。”

张氏没有说话。

“自打他迁都来洛阳,这么长时间,朱友贞他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把皇宫当成自己的后院。我们俩去请安,没有十次也有八次,就是不见。那几个东西名义上是兄弟,实际上都是阴险小人,当面瞧不起,背后说坏话。”

张氏还是不说话。

“比如王重师,前脚贬为溪州刺史,后脚赐令自尽的诏书立即就到,还族灭了全家。其实,他何曾与李克用,李茂贞有来往,都是刘捍那个小人进的谗言。刘捍嫌左龙虎统军位置低,眼睛盯着王重师的佑国节度使,就在父皇面前说坏话,终于把人家送上断头台。谗言可怕,太可怕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跟王重师一样,死于这些兄弟们的谗言。”

看张氏依旧一声不吭,朱友珪急了:“你好歹哼一声呀,也让我宽心些。”

张氏站起身来,望着窗外,窗外风吹柳条沙沙着响。好久冷冷地回答一句:“我要说的话,就怕你不听。”

她,要说什么呢?

同类推荐
  •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名列二十四史之首,是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通史,为纪传体史书的创始。《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其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内容浩繁,艺术精湛。因其在史学和文学两大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了帮助青年朋友学习历史、增长智慧,《史记鉴赏》选取了包括述事、人物、议论、典故在内的章节予以注释、翻译,鉴赏精辟,深入浅出。文白对照,译文精微,详而不繁,阅读方便。
  • 王族悲歌

    王族悲歌

    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几乎人人皆知,但了解“三国归晋”后故事的人却不多。在晋王朝的历史上,有“八王之乱”的记载,正是这八个王爷之间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兵戎相见,才使一个新兴的王朝——晋王朝迅速走向了灭亡。《八王之乱》一书就是根据史书中简略记载的“八王之乱”为主线,进行文学创作而成的。作者在创作此书时,既描写了残酷的战争场面,也细致地描写了皇族女眷、平民家女子、红楼妓女的爱情生活和悲惨命运。本书共塑造了100余位栩栩如生的男女人物,包括叱咤风云的农民起义领袖。
  • 江南塞北

    江南塞北

    五王叛乱,北方外族入侵,三百年大唐危在旦夕。少年青衫出洛阳,背负着昔日家族忠魂的期望,国破山河依旧在,擎起手中枪,救国于危难之间。
  • 崛起东汉当军阀

    崛起东汉当军阀

    更始帝元年,绿林好汉揭竿而起,攻破长安。王莽改制宣告失败,五帝六王并立于世,狼烟四起。内有军阀混战于野,外有匈奴环伺在侧。他,重生为一介饥民,朝不保夕。却凭一己之力,使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使大汉十三州归于统一!有人说他是怪人,不通礼法。有人说他是圣人,普度众生。更多人对他顶礼膜拜,奉为华夏千年未有之贤君…(望大家支持阅文正版!)
  • 史上最强明帝国

    史上最强明帝国

    历史是有政治强人书写的,每当有政治强人出现,总是能平息纷乱,建立盛世。但朱慈烺反其道行之,他推动明末社会更大的震荡,让农民军壮大,让清奴鞑靼入关南进,让宦官变的更加贪婪,让文臣变的更加自私,为争权夺利,丝毫不顾及国家命运。他清算勋胄又大大提高武将地位,非武将不得封爵;他要天下无王,即使有也是他封的王。他让大明帝国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由天下大治,达到天下大兴……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农家小娇娘

    重生之农家小娇娘

    一朝穿越,美食博主李子冉成为一个人嫌狗厌的极品村姑。看着摇摇欲坠的破屋,再看看瘦骨嶙峋的家人,没办法撸起袖子就是干。眼看日子越过越红火,极品亲戚坐不住了,纷纷跳出来拉郎配,李子冉想嫁谁不是嫁,勉为其难的嫁给村东的穷秀才吧。可当李子冉真的嫁给韩灵均后,她发现穷秀才一点也不穷,来头还挺大,她表示现在后悔还来得及麽,毕竟一入侯门深似海,她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个富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偶像之星

    偶像之星

    一个小小的初中生,却萌生了要当偶像的念头。从此,她就和伙伴开始不断努力,励志成为偶像。她会成功吗?敬请期待…(ps:本书有些参照守护甜心,但却不一样哦)
  • 重生莲空间

    重生莲空间

    心月:前世完美的你,让我自卑。原以为离开,是对我们最好的选择。却伤害了我最爱的你。上天没有给我补救的机会。今世我只想默默的守护你。元宇:你是谁?那愧疚的眼神,温柔的守护。让我的心跳动不止。但脑海里终是盘旋着“不会再离开了吧?”让我的心很不安、浮躁。把你紧紧的抱在怀里,心安定了下来。我就知道今世非你不可。
  • 升职宝典

    升职宝典

    讲述一个落魄青年捡到一本升职宝典进入外企之后的故事。。。PS1:现实类作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玄仙魔路

    玄仙魔路

    一场仙魔旷世大战,终结一个时代,成为另一个时代开端,仙魔之路泾渭分明不可逾越,仙魔之下,世间万物,皆为枯骨。
  •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素养修炼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素养修炼

    校长的领导力,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校长的领导力渗透在学校管理的每一个地方,有时既是有形的,有时又是无形的。这种领导力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现在,还可以延续到将来。
  • 道行三千

    道行三千

    山叫不周山,国叫武周国。从不周山下来的李长安手中握着三尺剑,大声喊着“总有一天将高高在上的人打翻在地,将自以为是的踩在脚下。”旁边的小公主想了想“那你不是要第一个就把自己打翻?”(比上一本书要快上许多,而且其中的爽点也会多一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羁岁月

    不羁岁月

    多少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起同舟。多少次的困难险阻,我们共同坚守。兄弟齐心,无论前方有什么也不能挡我去留。兄弟相依,就算是刀山火海也能里边游走。那一年,有这样一群孩子在城北南山下立下言誓:“我们是兄弟,一辈子的兄弟,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我们要用不羁的年华去铸造一段辉煌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