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93500000051

第51章 化俗为雅的勃拉姆斯

当你走进真正的音乐爱好者的书房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人在墙上爱挂一张勃拉姆斯的画像。因为画像比文字更具体和形象,更有说服力,所以我们需要对这张画像仔细研读一番。画像上,勃拉姆斯五十开外了,却精神头十足,他正在集中精力演奏着钢琴;他的目光炯炯有神,幽深的眼神背后是艺术家少有的平和;他稳稳地坐在那里,身上穿着从老家汉堡的裁缝那里定做的衣服,看起来有些土里土气的,似乎与音乐之都维也纳考究的穿着方式格格不入。然而正是他的穿着告诉我们,他与世无争,不喜欢张扬,完全是安分守己的人,渴望宁静的生活方式。

这幅画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缺少了听众,可这一点也不影响它传神的一面。画中,勃拉姆斯正在专心致志地演奏着钢琴,大概正是他自己的作品,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耳边飘荡起淳朴而美妙的旋律。勃拉姆斯的音乐作品结构完美,技艺高超,色彩明快,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他的音乐中那种浓烈故土风情味挥之不去,就像他不肯洗掉衣服上的故乡尘土一样。他始终留着大胡子,简朴而清新,那淡淡的泥土香气,与住在法国南部葡萄园里塔楼上的米歇尔·德·蒙田身上的气息一样。

勃拉姆斯是19世纪的德国作曲家,而蒙田是16世纪的法国作家,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比较显得很有趣。他们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过他们出发点相同,都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感受为题材。这两个人出身都比较卑微,精神上却一点也不匮乏。他们穿梭于市井百姓之间,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感情表达方式。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一点市井俚语。不管什么人,他们都能平等地对待,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艺术把这些人带到更高的精神世界。

在他们的笔下或手下,世俗的东西都能变成高雅的艺术,像现代人能把最原始的食物烧制成美味佳肴一样。勃拉姆斯努力把那些略显俗气的民俗乐曲变成高雅的音乐;而蒙田则希望把市井的流言蜚语写成优美流畅的文字。他们的作品略显规矩,既使人愉悦又不呆板;哲学思考让人感觉浅显易懂,却丝毫没有说教的意味。

勃拉姆斯偶尔也会表现出犀利的一面,但绝不会像瓦格纳那样离经叛道。他往往通过给好友写信的方式来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只有一次是例外,那是他一生中唯一公开参加的一次争论。那年,他二十七岁,此次争论在音乐史上非常著名。当时,李斯特等音乐家想推行新音乐,于是遭到了一批崇拜古典音乐的热血青年的联名讨伐,勃拉姆斯就是其中之一。李斯特对此丝毫不介意,依然关心和帮助这些年轻人。为此,年轻人非常感激,不愉快很快散去了。唯独瓦格纳不依不饶,他讽刺李斯特的豁达,可李斯特仍然不予答复。

事实上,这场论战当时还是很激烈的。不过,勃拉姆斯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平和的人,只在联名信上签了名而已。

名人具有公众性,所以肯定会遭到很多的评头论足。比如,他的《d小调钢琴协奏曲》在莱比锡就不怎么受欢迎,还引来了不少非议。确实,勃拉姆斯的作品和他本人一样的质朴,丝毫不加修饰。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使得已经习惯了新奇音乐的人们难以理解!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货真价实的艺术总归会光芒四射!多少年过去了,勃拉姆斯的音乐仍能透过岁月的尘埃,发射出耀眼的光芒。

遭受这种命运的大师不止勃拉姆斯一人,还有像胡果·沃尔夫、安东·布鲁克纳和古斯塔夫·马勒等。虽然他们在维也纳都是知名的作曲家,但他们的一生基本是处于创作和等待中。他们很多人的作品在晚年甚至是死后才被世人认可。这些人都是一些坚贞不屈的人,虽然他们相信自己的作品肯定是优秀的,但对于当时的不被接受,一点办法也没有。

勃拉姆斯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我个人认为,这是生活原因造成的。成名前,他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经济非常拮据,姑娘们从来不把他看成是结婚的对象。年轻的时候,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找工作。后来,工作有了,年龄也大了,当年的年轻姑娘都已经名花有主,他只好孤独一人了。他饱尝打击和失意之苦,这也使他有时间思索更多的哲理问题,最终,他明白了,也许独身才是自己最需要的,这样就不用为其他事分神了,可以全身心创作了。至于他独身一生究竟是为什么,我们也没有必要再去追寻,总之,他是情不得已的,是不幸的。

勃拉姆斯的童年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他的父亲是一个穷困而不得志的低音提琴手。不过,小勃拉姆斯还是幸运的,他从父亲那儿学会了小提琴和钢琴,为走上音乐创作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勃拉姆斯从小就有一个愿望:希望音乐能改变他的生活状况。十岁的时候,他就常到酒吧演出,赚一些小钱回来补贴家用。有时还会给一些比他更小的孩子上钢琴课!十五岁那年,他举办了一场个人独奏音乐会。之后,他开始创作曲目。

二十岁的时候,他已经小有名气了,可他还不忘在演奏时寻找创新的可能。一次在参加演奏贝多芬协奏曲的时候,他使用的是一架低半音钢琴,谁也没有想到,他会把每一个音都提高半个音。这种尝试大胆而新奇,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特别是约阿希姆。约阿希姆比勃拉姆斯仅仅大一岁,却已经是哈诺瓦管弦乐团的首席乐手了。两人从此成了好朋友。后来,勃拉姆斯还为约阿希姆写了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也是一首旷世之作,甚至可以与贝多芬的协奏曲相提并论,就连一向刻薄的评论家们也发出了赞美之辞。

约阿希姆称赞勃拉姆斯的音乐像“宝石一样纯洁,雪一般柔润”,还努力从各方面为勃拉姆斯造势,并把他推荐给更有名的音乐人。李斯特和舒曼在当时的乐坛极负盛名,他们非常关心新一代的成长,这两人同时发现了勃拉姆斯的才华,并为他提供了最无私的帮助。

勃拉姆斯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拿着约阿希姆的推荐信,来到魏玛拜望李斯特。对于他的到来,李斯特非常高兴,并热情地邀请他参加自己的演奏会。演奏会上,出现了一件令双方都感到不快的事情:勃拉姆斯在李斯特演奏时居然睡着了。因为此事,两人的距离逐渐疏远。勃拉姆斯崇拜的是古典音乐,打心底欣赏贝多芬和巴赫,其实这成为他们疏远的一个原因。而且,勃拉姆斯天性淳朴,加上性格内向,所以对李斯特那种花哨的方式和作风不感兴趣。

离开了李斯特,勃拉姆斯随后来到杜塞多夫拜访舒曼,得到了舒曼夫妇非常热情的款待。舒曼曾经创办了一个刊物《新乐坛》,他在上面极力为勃拉姆斯造势,他写道:“这将是一位未来世界的天才,他的音乐表达方式将会引领时代潮流。”

自此开始,勃拉姆斯声名鹊起。为此,他非常感激舒曼夫妇。以至于当舒曼病情恶化后,他放下自己的工作来到舒曼夫妇身边。当舒曼去世后,他便留在了舒曼的妻子克拉拉身边,一边帮她整理舒曼的作品,一边尽力演奏恩师的作品,帮助克拉拉维持一家的生计。

慢慢地,勃拉姆斯发现自己爱上了克拉拉,优雅而忧郁的克拉拉深深地吸引了他。爱情的岩浆在他心中涌动,他努力克制这份情感,可是,克拉拉也爱上了他。两人彼此心照不宣,终身保持着纯洁的友情。之后,两人也都没有再结婚。他不敢向克拉拉表达爱情,不知是不是出于对恩师的尊敬,但这件事令他非常痛苦。

痛苦使得他备感压抑,心灵逐渐发生扭曲。后来,他越来越粗暴,开始变得不修边幅、小气、自私、固执。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个人饱受创伤,难道就不能发泄一番吗?通过这样发泄,才能使他保持最原始的纯真,让他惟一视为生命的音乐回归到柔美、高雅、柔润、流畅和古典的起点上。

1868年,勃拉姆斯完成了《德意志安魂曲》,这是一首合唱曲,是为了缅怀他死去的母亲而作的。这首曲子令他声名大作,他也把积压了很久的各种感情全部呈现在这部曲子中,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创作交响曲的心得。勃拉姆斯一直有个心愿,就是能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交响曲,但是贝多芬始终像一座圣山一样雄踞在他心中,所以他一直不敢动笔。他认为,太冒险了,巨人的步伐声还在耳边响着,不能贸然动工。虽然他在二十九岁那年就写好了《第一交响曲》的几个乐章,却一直拖了十五年,才重新动笔。

1876年,《第一交响曲》终于与世人见面了。这部作品,凝聚了音乐家十几年心血,既有优秀的传统继承,又有成功的创新发展。他继承了贝多芬那从黑暗到光明史诗般的构思方式,把人道主义精神和“主题的对比和变化”手法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汉斯立克曾赞美说:整个音乐界都抱着急迫的心情,翘首期待这位天才的首部交响曲,这是音乐界罕见的事情。其实,只要是略懂音乐的人都在期盼这部作品,它注定要为世人带来无比的惊喜。勃拉姆斯没有让大家失望,他为全人类创作了一部旷世佳作。

1877年,《第二交响曲》完成,接着是1885年的《第三交响曲》。这其间,他还创作了《B大调钢琴协奏曲》。后来,他还写出了《小提琴与大提琴二重协奏曲》。尽管作曲家经历了很多的人间苦痛,压抑着无法表达的炽热爱情,但他没有让他的作品带进丝毫的尘世悲哀,他的音乐带给人们的仍然是淳朴、厚重和纯粹的光明世界。

勃拉姆斯的音乐作品,气质独特,每一部交响曲都是一部匠心独特的“音乐戏剧”。在《第二交响曲》中,他把德国和匈牙利的民间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戏剧性阴暗而集中,情感虽然非常强烈却是通过含蓄的方式表达的。《第三号交响曲》完全是一首悲壮而美丽的颂歌,中间激荡热烈,终曲却极富戏剧性地异常平静,令人心醉神迷。评论家们给的评价是:这是继贝多芬之后,一部最好的作品。在《第四交响曲》中,他让和声、复调、配器法等都以最完美形式展现出来,“几乎达到了古典悲剧的最高境界”,评论界一直认为,勃拉姆斯是贝多芬之后,“德奥交响艺术的真正代表,这不是徒有虚名的”。

勃拉姆斯的成就绝不仅限于此,除了这四首不朽的交响曲,他还有许多非交响乐作品。比如,《小提琴协奏曲》、《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单簧管五重奏》等,都是一流的作品。另外,他特意为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了十六首圆舞曲,还根据维也纳的华尔兹创作了《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匈牙利舞曲》等优秀舞曲。

勃拉姆斯的成就是卓越的,在他的笔下还流淌出了许多小品曲子。他从舒曼和舒伯特那里继承了德国风情的抒情艺术表达方式,在《摇篮曲》、《爱情的忠实》等作品中都有明显的体现。他的成功得益于他敢于继承和发展极富民间情趣的传统民俗歌曲,不仅如此,还继承了贝多芬交响乐中那种传统的悲壮之情。

勃拉姆斯终生爱着克拉拉,她是他心中的女神,支撑着他努力创作。克拉拉去世后仅一年,他认为再也没有生存的意义了,也随之告别了人世。在他入葬的时候,汉堡的所有船只都鸣笛并下半旗向他致敬。

在音乐界,勃拉姆斯的朋友很多,这是他一生的宝贵财富。但是,谁也比不过克拉拉在他心中的地位,而克拉拉也是最早公开演奏他作品的人。一直以来,勃拉姆斯都过着隐居生活,他不喜欢热闹的交际生活,对市井的高谈阔论和礼尚往来都不感兴趣,认为这些都是无所事事的人才做的事。不演出和创作的时候,他就待在家里看书,这也是他最喜欢的生活方式,简单而充实。

勃拉姆斯的音乐永远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充满了生机勃勃的生命气息。不管你身处哪里,不管在何时听到,那种清新的感觉顿时会缠绕你的全身。与贝多芬的音乐相比,也许他的音乐更具生命力。

尽管勃拉姆斯已经远去,但他与我们之间的交流永远不会间断。他的每一个音符都包含着真诚之意,每一句话都发自内心。

同类推荐
  • 马钦忠自选集

    马钦忠自选集

    《马钦忠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王端廷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这套文库以《自选集》的形式收录了中国艺术批评领域大部分50后、60后批评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均是每位作者1990年代以来学术成果的菁华。这些文字在见证和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史、梳理其发展脉络及未来趋势的同时,更直接指向的则是全面展现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整体实绩。《马钦忠自选集》全书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记忆与现实处境,并切中肯綮地指出艺术批评在当下面临的严峻挑战。这些文章传达着作者作为一名批评家对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历史和未来的深切关注,也有对诸多艺术现象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 世界原始艺术(上)

    世界原始艺术(上)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本书以作者二十余年来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为基础写成,其所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
  • 探索未知丛书-艺术·天地

    探索未知丛书-艺术·天地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书法才能的途径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书法才能的途径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绝世狂后:神王的逆天小医妃

    绝世狂后:神王的逆天小医妃

    一个中国大陆的神医、最年轻女上校——任雪燕,在一次任务中不幸身亡。与此同时,异界大陆的人人皆知的废物周雪燕不治身亡,于是,她便穿越到了废物的身体里。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呢?
  • 佛说孔雀王咒经

    佛说孔雀王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理想乡养成攻略

    理想乡养成攻略

    空间感,时间感,意识,神性。突破基因的枷锁,求索生命的道路,科技科技大爆发,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理想乡吗?
  • 爱情对手戏

    爱情对手戏

    最讨厌撩人撩到一半就跑了,偏偏我讨厌什么你就来什么。“算了,既然你无心那我们就此别过,各自珍重”。你以为我会这么说吗?啊呸!贱人!等着吧,讨好,捉胃,小皮鞭都准备好了。等你爱上我你就知道“死”字怎么写了。
  • 暗爵诡堡

    暗爵诡堡

    命运的藤条捆绑住每个人内心深处。黑暗·寂静得像是要吞噬一切的猛兽,驱使人们走向恐惧的深渊,然而恐惧即是迷信的先祖,每一次新的灾难,都将燃尽最后的信仰。十二个人被诡异的"邀请"到一个神秘的城堡里,接连的惨案让它们惊愕地发现了——死亡的规律。这场游戏的"主导者"是谁?要做什么?疑问像潮水般涌现,能否揭开战幕!那么,从你翻开着本书的第一页,您,就是这场游戏的参与者。
  • 一品伎妃

    一品伎妃

    她顾倾城,当过了天下第一美人,睡过了天下第一额附,作尽了天下第一放荡,背负了天下第一骂名。真真是活够了!再活下去,她自己都无聊了。顾倾城轻摇慢步,侧身躺在拨步床上,手腕上一串黑玉念珠,有如佛眼,流光异彩。顾倾城一颗一颗拨弄着念珠,四十二颗,是菩萨修行的四十二阶位,十注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如果,重来一世,倾城与天下,你选哪一个?顾倾城抿唇一笑,妖艳绝色,她闭上眼,吐出四个字:倾城天下。顾倾城晕晕沉沉地再度睁开了眼,迷糊地想,她该是到地府了吧?女修罗貌美,时常迷惑众生,使难修行。所以,修罗道对她正好,不用受苦。再睁开眼,顾倾城笑了,还一世一品伎妃,许一生倾城天下。
  • 散文咸鱼

    散文咸鱼

    各种稿子,散文,记录生活,记录人生,让写作变成记录生活的另一种方式
  • 离婚,贺少请签字

    离婚,贺少请签字

    五年前,二十岁的颜素素嫁给二十四岁的贺温然。商业联婚,无宠无爱。一人舍掉自己婚姻,一个放弃心头挚爱。五年后,一封离婚协议书送至颜素素的手上,甲方正楷字体一笔一划的写着贺温然的名字,冷锐锋利。她同意,却纠缠。五个月后,乙方签上字体,怀着三个月的孩子远离。而那甲方却追上,为美人放弃江山,纠那一世情缘。
  • 战仙斗佛

    战仙斗佛

    佛无所不知,无所不在,心存世间万物,洞悉世间一切!以无私成就大私!却要以杀戮祭祀,浴血重生,在痛苦中诞生!
  • 盛世待君归

    盛世待君归

    青丝楼里有一花魁,所有人只能听见她弹奏的曲子,无法一睹芳容。战火连天,名声赫赫的战神九王爷被暗算身受重伤,曾受他保护得以太平的华阳城百姓,事到如今竟没有人站出来反抗。手起刀落,一抹身影扑向他,鼻尖都是她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