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698300000002

第2章 肖像描写词句指导

第一节 肖像描写词句

1.什么叫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维妙维肖”。

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好的肖像描写,不仅仅是用文字给我们描绘出一个人的外在形象,还应该通过人物的外在形象为我们展示出他的思想、性格和气质。

2.肖像描写的技巧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总的要求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写好人物外貌要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观察,突出特点

抓重点,不可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外貌描写要根据需要,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切忌公式化、脸谱化。

一般情况下,“人如其面”。然而人的内心与外貌并不总是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灵美,而且,“知人知面不知心”。优秀作品中写的好人外貌不一定都是漂亮、英俊;写的坏人也并不一定都是麻子、瞎子、跛脚。如《牛虻》中的中年牛虻,就是瘸腿,面部丑陋,有刀伤痕。

法捷耶夫的《毁灭》中的英雄莱奋生却矮小而背脊稍微弯曲。这都说明,作家即使描写心爱的人物也不是“脸谱化”地一味美化人物,而是严格地尊重生活的真实。在写批判人物时,有时常常以外形美来反衬人物的心灵丑,如《毁灭》中的反面人物美谛克,他风度翩翩,却动摇变节。《红楼梦》中的王熙风美丽俊俏,却心毒手狠

(2)主要是抓住人物面部特征

抓住关键、特征鲜明。这要求抓住最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反映时代特点或者能区别与其他人物的独有的外貌特征。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章主要写了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祥林嫂沦为乞丐:“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祥林嫂初到鲁家:“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再到鲁家:“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她精神上的最后的希望破灭后:“眼睛窈陷下去,精神也更不济了。”

这几处的描写,都抓住了人物的关键,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3)注意身材体型、服饰打扮,体现人物个性。

(4)区分性别和年龄差异,注意生活经历,符合人物身份。

外貌符合人物身份、年龄、性别、国别、职业。比如一位考生在写其中一个小姑娘的眼睛时,这样写道:那清波微漾的眼睛顾盼生辉。望你一眼,便有万千情种。可以说,这个眼睛写得很美,但是如果这样来写一个小姑娘这是不合适的。

(5)注意经常习惯的动作神态。

(6)表现喜怒哀乐,和神情变化。

(7)可以用比喻、夸张,侧面烘托、联想等手法。

(8)要有顺序。

描写时应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或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都行。如果写了眼睛,接着写头发,又写嘴巴,再写眉毛,尔后写鼻子,这种描写不管写得多好,它给人的感觉是一片混乱。

3.肖像描写的视角

肖像描写的角度,大致有三种:一是作者观察的角度,二是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三是作品中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究竟选择哪个角度写,这要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表现人物性格的需要来确定。

(1)从作者观察的角度写

这个角度便于作者抒发爱憎感情,表达自己鲜明的倾向性。如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中对三仙姑一肖像描写:“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作者对她那种老来俏打扮,是厌恶的,并给以辛辣讽刺。

(2)从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写

这个角度便于将肖像描写与人物心理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如鲁迅的《高老夫子》是这样写的:

这一天,从早晨到午后,他的功夫全费在照镜,看《中国历史教科书》和查《袁了凡纲鉴》里……首先就想到往常的父母实在太不将儿女放在心里。他还在孩子的时候,最喜欢爬上桑树枝偷桑椹吃,但他们全不管,有一回竟跌下树来,磕破了头,又不给好好地医治,至今左边的眉棱上还带着一个永不消灭的尖劈形的瘢痕。他现在虽然格外留长头发,左右分开,又斜梳下来,可以勉强遮住了,但究竟还看见尖劈的尖,也算得一个缺点,万一给女学生发见,大概是免不了要看不起的。他放下镜子,怨愤地吁一口气。

作者通过高老夫子顾影自怜的描写,将其假道学的面目与自我怨愤的情绪巧妙地融合起来了。

(3)从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写

这个角度易于收到一箭双雕的艺术效果。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回中描写林黛玉初交见到贾宝玉时,她以少女的敏感与细心,观察了贾宝玉全身的打扮以及容貌、神情:

却是位年轻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真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这是通过黛玉的视觉给宝玉绘制的一幅肖像画。这幅肖像画自然溶进了黛玉的感情色彩——真可谓一箭双雕。

肖像描写可以一次基本完成,然后反复点染,逐渐充实;也可以分为多次,随着故事情节的发燕尾服而逐步完成。肖像描写的技法,可以是工笔描写,也可以是简笔勾勒,还可以是漫画笔法。可以采用静态描写,也可以采用动态描写。俄国作家冈察洛夫在《奥勃洛摩夫》中对奥勃洛摩夫的肖像描写是为工笔描写,李朝威写则属于简笔勾勒。

契诃夫在《套中人》中对别里科夫外貌的描绘就是漫画式的。一般说来,西方作家比较擅长工笔细描,而中国作家则更喜爱简笔勾勒;中国作家常用动态描写法,即更多地描写行动中的人物肖像,而西方作家却更多采用静态描写法,但这不是绝对的,也有例外,像阿·托尔斯泰就反对用几十页篇幅对主人公肖像作静态描绘,主张“主人公的肖像应该人运动本身,通过斗争,通过冲突,通过行为显现出来。”

在肖像描写技法中,还可以借助比喻、象征和夸张等手段来突出人物肖像的主要特征。总之,描写肖像的技法是多种多样的,或单独使用某一方法,或多种方法交叉使用。但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必须注意捕捉人物的外形特征,要由表及里,“以形传神”,切忌犯脸谱化、套子化、程式。

4.肖像描写的要求

(1)有序

描写时应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或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都行。如

果写了眼睛,接着写头发,又写嘴巴,再写眉毛,而后写鼻子。这种描写不管写得多好,它给人的感觉是一片混乱。

(2)和谐

这要求所写的外貌符合人物身份、年龄、性别、国别、职业。比如一位考生在写其中一个小姑娘的眼睛时,这样写道:那清波微漾的眼睛顾盼生辉。望你一眼,便有万千情种。可以说,这个眼睛写得很美,但是如果这样来写一个小姑娘这是不合适的。

(3)要研究人物性格

比如90年高考题,首先要仔细研读材料,从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第一位好动任性,看问题简单片面;第二位文静懂规矩,能全面地看问题。分析出人物性格特征,描写外貌时就显现这些性格特征。

(4)抓住关键、特征鲜明

这要求抓住最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反映时代特点或者能区别与其他人物的独有的外貌特征。

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章主要写了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祥林嫂沦为乞丐:“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祥林嫂初到鲁家:“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再到鲁家:“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她精神上的最后的希望破灭后:“眼睛窈陷下去,精神也更不济了。”这几处的描写,都抓住了人物的关键,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5)细节突出

鲁迅曾立志画出中国国民的“活的灵魂”。列夫·托尔斯泰为了写出玛丝洛娃的灵魂,勾勒出玛丝洛娃在牢中的内心世界,曾对玛丝洛娃的外貌描写修改了20次。

(6)用词准确、修辞恰当

可以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总而言之,外貌描写要为刻画性格、塑造形象服务。以形写神是外貌描写的关键,同时我们也要使笔下的人物和谐有序。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描写。

5.肖像描写的方法

肖像描写是指通过对人物的外在特征,如容貌、表情、声调、身材、服饰、姿态和风度等多方面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肖像描写的具体手法也是千变万化的,这里给大家介绍三种。

(1)工笔细描法

工笔细描法是指用工整细密的笔法来描绘物象,也就是用细腻的笔触精细地描绘人物外貌和生活场景。用工笔细描法描绘人物肖像,犹如电影中的人物定格特写镜头或绘画中的工笔肖像画,人物的外貌特征,服饰穿戴以及细微的表情神态,都能让读者看得一清二楚,人物给读者有一种呼之欲出之感。

在阿累《一面》有段这样的描写: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这是作家阿累笔下的鲁迅先生形象。用“黄里带白”描写了鲁迅先生的脸色,用“好像大病新愈的人”“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描写了鲁迅先生的精神,用“约莫一寸长”“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描写头发,用“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描写了鲁迅先生的胡须,极为传神、形象地表现了鲁迅先生地斗争精神面貌。

这段肖像描写还说明一个问题,在运用工笔细描时,虽然描写要细腻,但也不是样样都细,而是要抓住特征,突出重点,以形传神,不能主次不分。否则,就会显得累赘。

在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有段这样的描写: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川的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的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的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的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这段文字,梁先生对自己的国文老师进行了很好地观察,从长相、衣着、姿态、表情等方面都进行了描写,并且抓住了最突出地独特之处重点观察。描写时,采用的就是工笔细描法,精雕细刻地描写了国文老师的外貌。从脑袋一直写到脸型。眼镜、鼻子、长袍、姿态、表情,将一个相貌古怪、性格古板的老先生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真正做到了以行传神,形神兼备。

(2)白描勾勒法

白描勾勒法,原指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即纯用“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将这一技法引入写作,把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风格,称为白描勾勒法。

工笔细描法注重精雕细刻,白描勾勒是简笔勾画,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文字朴实,不尚修饰,以叙述的语言进行描写,或者说是叙述和描写的高度结合,融而为一。二是简练传神,不用很多笔墨,无须很多描写,只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来。鲁迅先生就很提倡这种写法。

在鲁迅的《孔乙己》有段这样的描写: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这是一段典型的白描勾勒文字。这段文字不设喻,没有刻意雕饰的语言,也没有进行着意的刻画,只是将孔乙己与众不同的地方作了如实的交代,这样一个自命不凡而又穷困潦倒、迂腐而又懒惰的贫苦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就活现在读者面前。

与工笔细描法相同的是,白描勾勒同样要注意人物外形特征所体现的性格特点和人物的身份地位。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这就是说,白描勾勒法只须体现人物的真实面貌,不须过多的繁琐的形容和修饰。

在曹禺的《雷雨》》有段这样的描写:

四凤约有十七八岁,脸上红润,是个健康的少女,她整个的身体都很发育,手很白很大,走起路来,过于发育的乳房很明显地在衣服底下颤动着。她穿一件旧的白纺绸上衣,粗山东绸的裤子,一双略旧的布鞋。她全身都非常整洁,举动虽然很活泼,因为经过两年在周家的训练,她说话很大方,很爽快却很有分寸。她的一双大而有长睫毛的水凌凌的眼睛能够很灵敏地转动,也能敛一敛眉头,很庄严地注视着。她有大的嘴,嘴唇自然红艳艳的,很宽,很厚,当着她笑的时候,牙齿整齐地露出来,嘴旁也显着一对笑涡,然而她面部整个轮廓是很庄重地显露着诚恳。她的面色不十分白,天气热,鼻尖微微有点汗,她时时用手绢揩着。她很爱笑,她知道自己是好看的,但是她现在皱着眉头。

这段对四凤的肖像描写就是白描勾勒。文段对四凤的脸、身材、穿着、举止、眼睛、笑容都进行了描写。但这些描写没有过多繁琐的形容和修饰,有的只是简练、质朴的文字勾勒,但一位观之可亲、质朴的人物形象已跃然纸上。

(3)画龙点睛法

画龙点睛法是指通过描写人物的眼睛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的一种肖像描写方法。这是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可以从中透露出人的内心世界。

鲁迅先生说:“要极简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部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总是在眼光、眼神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很多作家都很重视描写人物的眼睛。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就多次抓住了祥林嫂的眼睛进行描写,反映了人物的悲惨命运。

在鲁迅的《祝福》有这样的描写:

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限,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她全不理会那些事,只是直着眼睛。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

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

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从这些眼睛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控诉。在老舍《四世同堂》有这样的描写:

她的眼最好看,很深的双眼皮,一对很亮很黑的眼珠,眼珠转到眶中的任何部分都显得灵动俏媚。假若没有这一对眼睛,她虽长得很匀称秀气,可就显不出她有什么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了。她的眼使全身都灵动起来,她的眼把她所有的缺点都遮饰过去,她的眼能替她的口说出最难以表达的心意与情感,她的眼能替她的心与脑开出可爱的花来。尽管她没有高深的知识,没有什么使人佩服的人格与行动,可是她的眼会使她征服一切;看见她的眼,人们便忘了考虑别的,而只觉得她可爱。她的眼中光会照到人们的心里,使人立刻发狂。

这段人物肖像描写重点就是在刻画人物的眼睛。人物的眼光、眼珠、眼神所蕴含的丰富而复杂的情感都在这里表现出来了,人物形象也因之站立起来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画龙点睛法一个最重要的功用就是表现人物的个性。通过眼睛的描写可以表现同一人物在不同境况下不同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感情,也可以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

画龙点睛法只是人物肖像描写的一个方面,因为它在刻画人物方面的重要性,所以常常被作为一种独立的表现方法。但是,正如肖像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服务的一样,刻画人物的眼睛也必须为同样的目的服务,切不可为写眼睛而去描写眼睛。

(4)特征法

特征法,就是抓住人物外貌的显著特点,加以生动、准确地刻画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是人物肖像描写的主要方法之一。

人物的肖像特征,是指人物的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方面的显著个性。抓住人物的个性,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使读者一接触到这个人物,就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找到了解这个人物的钥匙。

运用特征法描绘人物的肖像,应注意:首先要准确地把握人物肖像的独特性。所谓千人千面,指的就是每个人都有区别于另一个人的特点,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从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发现人物的显著特点,写好“这一个”,使人们读后不会与“另一个”混同。其次,要安排好人物肖像描写的顺序。哪些方面先写,哪些方法后写,要有一个顺序。再次,可以同夸张、比喻等手法结合使用,以增强文章的描写效果。

(5)特写法

特写法,就是重点描绘人物肖像的某一部位的方法。特写,一种电影拍摄手法,是用极近的距离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其特别放大,以取得突出和强调的效果。人物肖像描写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刻画人物肖像某一部位细微变化,反映在这一部位的细节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描绘人物肖像的时候,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往往不必详尽而全面地

刻画人物的整体外貌,而只是截取人物肖像中的某一部分,加以集中点染,以达到突出和强调的目的。

运用特写法进行人物肖像描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抓住有代表性的细部来予以突出描绘,这一细部必须有典型意义,其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性格特征的显示必须具有某种决定性作用。二是要注意特写部分与其他部分的统一协调,突出特写部分并不意味着忽略其他部分,人物肖像乃至整个形象的刻画要完整一致。

(6)神态法

神态法,就是通过突出描写人物面部表情和神色状态及其变化,来刻画人物肖像的一种写人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更有效地表现人物在不同境遇中的神情变化,进而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反映人物的心灵状态、性格特征及思想感情的波动和发展过程,从而立体地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

运用神态法写人物肖像,应该注重其面部表情的刻画,力争做到细致、逼真、传神。同时还要注意人物在不同场合表情神态的变化,要写出动态,显出活力,给人以感染。另外,除面部表情外,还应注意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艺术的整体,体现出统一的格调。这样,才能使神态法描写自然、生动、真切一些,使人物形象统一完整,不至于出现性格的游离和分裂。

同类推荐
  • 文化引领 特色发展

    文化引领 特色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校“要办出各自的特色”。近些年来,许多中小学校在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发展作出“314”总体部署,强调要把重庆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因此,九龙坡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整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无疑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 学校德育美育体育的规范化管理(下)

    学校德育美育体育的规范化管理(下)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一生用来做教师:20位当代教育名家的故事

    一生用来做教师:20位当代教育名家的故事

    本书是大夏书系已出图书《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的姊妹篇。全书甄选当代20位卓越的教育家的教育故事及精神档案,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全景式的专业发展范例。书中展现的教育情怀读来意蕴深远,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细细研读。
  •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本书分人物春秋、流金岁月、沧桑纪事、炼化史踪、史海存真、他山之石、史林漫步、七个篇章,书稿中记载了革命老前辈们在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上奉献青春,挥洒热情的激情岁月。真情记录了一些优秀的石油人在这片热土上克服万难、积极探索、认真钻研的难忘岁月。本书对研究新疆石油工业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大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大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本书切近当下的学术热点与人文话题,从大学的视角对诸多文化命题做了独到的思考,基本上发表在《南方周末》,广受文化界好评,作者从中西的历史经验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与思考,文字发人深省,同时又很有意趣,是一本的文化读本。
热门推荐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空中杀人现场

    空中杀人现场

    “飞机很快就要起飞,请您坐好,系好救生带。”飞机降落前半小时,一封没有署名的遗书出现在卫生间,上面写着“我决定去死”。可以确定的是曾有6名乘客去过卫生间,必须尽快找到并阻止。真是捡到个要命的东西!飞机降落,航班座位上躺着一个婴儿。然而并没有乘客落下孩子。如今婴儿总数是26,可登机时的确是25。现在该把孩子放哪儿呢?失物招领处可不接收。机场接到电话,一个男人声称杀了一名乘客。经过逐一确认,当天航班并无乘客失踪。数天后,一名搭乘同次航班的乘客找来,坚称曾在飞机上见过这名“失踪者”。“飞机即将降落,请带齐您的随身物品。祝您一路平安。”
  • 天魔弈

    天魔弈

    武道非冷血,修真亦有情。你对我芳心暗许,我为你踏遍九天。世事如棋多迷雾,终有沧海可见证。谁才是天?谁又是魔?待到魔天对弈日,便是万古成空时。
  • 幻世魂界

    幻世魂界

    人类为了和上天交流发现一种奇妙的能量称为灵力,拥有灵力的人自称为通灵者。在光印大陆上,一个穿越而来的少年化身为传说里的人物,用自己的力量,唤醒属于这片大陆一系列的变迁。
  •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划出版是立意于让更多的人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著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些话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令人咀嚼不尽。
  • 废凤谋

    废凤谋

    三年前,她是名动大洲天下无双的燕国燕后,但家族功高盖主,最终还是被年轻的燕皇诛灭。三年后,她是名冠大洲的南疆公主,她以和亲之名,再次回到燕国,她回来,颠覆她为他打下的江山。我能给你,亦能毁灭——白皎皎。
  • 王者的血脉

    王者的血脉

    本书从作家拍摄的近十万张照片中精选编录而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了蒙古牧羊犬的传说、起源、分布和现状,讲述着草原上古老的传说和奇异的故事。
  • 天下是也

    天下是也

    他叫王豪.小名(豪哥)他是俗人中的俗人,但是他又有一颗高人的心,天地也给了他不平凡的命,且看他怎样一步一步的走上巅峰!征服那些个天下………
  • 末世之寒香倾城

    末世之寒香倾城

    从何时开始,世界出现了基澜丧尸,在这个即将崩塌的世界,剩下的人类,又将如何为了生存而生存,她来到外世,故事便是从此开始。
  • 休夫我是认真的

    休夫我是认真的

    “想休妻?”“夫人听错了!”“和离?”“这是休夫文书,夫人请过目。”檀溪龙飞凤舞的签下名字按上手印。“这是赡养费,夫人请拿好。夫人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