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3300000028

第28章 中国人在华尔街能捞到什么(4)

6个月后,老板飞到菲律宾检查工作,在一家餐厅听马尼拉汇报工作:如何招来他颇信任的两位大学同学;如何把自己以往精心记录、解决系统出现的常规问题;如何听懂交易员的行话,如何与交易员沟通等,全都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新助手。菲律宾部可以顺利开张了。看到马尼拉在短短六个月作出如此的成绩,老板自然心花怒放、赞不绝口,微醺中脱口而出:好极了,好极了,这样一来公司成本将大大降低,在美国雇用一个人这儿可以高薪雇用6个人。马尼拉说,是的,是的,我保证他们一定跟我一样,绝对会尽心尽力让公司满意。老板大笑道:那岂不是皆大欢喜,哈哈!他不停地夸奖马尼拉,猛拍胸脯说年底非但给他个大红包,而且还要升职加薪。

马尼拉回到纽约后,菲律宾的两位老同学果然不负众望,一个白班儿,一个夜班儿,搭配得相当好。而马尼拉的工作也越来越轻松,他得意极了。再过一个月就要年底,眼看大红包到手过个好年,他答应孩子去迪士尼,允诺给老婆一个大钻戒。

一天大清早,马尼拉在家中接到电话,是老板打来的,他声音低沉地通知马尼拉:“非常遗憾地通知你,从明天开始,你就不用上班了……”因为有了替代他的人选,成本还很低。

其实,马尼拉的遭遇不是个例,这些年在华尔街时有所闻。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地球是平的,水往低处流嘛,对于华尔街来说,人力资源是公司成本中最大的一块。也就是说,纽约职位将大量地转移第三世界,而凡是能在家中上班的位子,那更是都将率先外包。早在10年前,华尔街各大公司,就开始将大量的信息技术职位,迁移到印度、菲律宾、新加坡等人工相对低廉,而员工素质可以和美国员工相媲美的地方。特别是,这两年的金融海啸使这种趋势愈演愈烈,势不可当。据统计,到2015年美国将有300多万信息技术专业职位移到海外。

马尼拉下岗后,花了10个月找工作,好不容易得到一份新工作,和原来一样做第一线的技术支持,又是每天24小时待命,而薪水却只是原来的75%,为了养家,他不得不接受。

8.中国人在华尔街的升迁

华尔街的中国人都是技术高手,具体工作完成得相当漂亮。头五年每年能上升,也正因为有评分制度,人人使出浑身解数,一个个如同劳模。但往往升到中级时,我们的弱点便显现了,经常要开会作报告,天天和上下级打交道,扯“洋”皮时往往力不从心。

我在华尔街前后干了15年,在多家投行待过,分别有美国的、瑞士的,还有加拿大的公司。尽管,每个公司都分属不同的国家,可有意思的是只要在华尔街,企业文化大同小异。进到办公楼一看,谁是什么级别一目了然。最中间的都是交易员,其他做系统支持、模式分析、风险控制的人,把交易员们团团围住,被隔在一个个小格子间里。单人办公室全部临窗,级别越高办公室越大,拐角的一间肯定最大,级别当然也是最高的。

第一次因为公司兼并而下岗,我感觉有如从山顶摔到山底,闷得不知道东南西北,毫无方向。第一天,公司出钱安排的一个讲座,专门帮助下岗的人重新找工作。我去了,坐定下来,40多个难兄难弟一一自报家门,一听吓一跳,这些人当中,有曾经的副总裁(VP)、董事总经理(MD)、高级副总裁(SVP)、甚至还有CTO、CIO及一个中型公司的CEO!他们也都纷纷下岗!

华尔街公司每年给员工进行两次Appraisal(表现评估),7月“预热”一次,年底定总分,达到Expectation(期望值)的算2分,超过期望值的为3分,没有达到期望值的只有1分。一旦拿到1分不用说了,走人吧。当然有罚就有赏,那些被评为3分的,拿大红包、加工资,一般还会晋级。有人可能会问,要是大家都很努力表现都很好,不就没有1分了?No!就像当年的“右派”那样,那是有名额比例的,总有5%到10%的人拿1分,20%到30%的人拿3分。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每年年底每个公司都至少有5%的员工卷铺盖走人。

走人自然不爽,那么升职加薪就一定是好事吗?也未必。

我的一个上司曾经这样形容说,华尔街的职场就像跳高,你的级别就是横杆的高度,跳过去之后横杆就会向上挪(升级),大家的眼睛都会紧紧地盯住标杆,先从小笼子搬进小单间,然后是中单间,再是大单间,最后搬进“转角的办公室”……一旦跳不过去把横杆碰落,结局就像跳高运动员被自然淘汰,走人的时候也就到了。

华尔街弱肉强食的生存环境,迫使人人挑战极限。所以,华尔街人干了10年之后便会开始考虑退出。过了50岁再待在华尔街的人,一般是不多的。

华尔街的中国人技术不错,但因为语言、沟通能力、管理能力还有些不足,因此,升到中级的中国人长项用不上(须做具体工作),短处却暴露无遗,横杆的高度跳不过去结果可想而知。

或许,有人会说,那只要每次评分拿2分,不就没事了,可以固定在一个级别一直做下去。但是这个尺寸很难拿捏,因为谁都不愿意给人当垫底,肯定会拼命干,迟早会陷入华尔街的升职陷阱。

话说回来,华尔街毕竟是白人的地盘,中国人一般升到VP(副总裁,相当于中层管理级)就很难再升上去了。不过,“因祸得福”,那样反倒比较稳定地做下去了。因此中国人VP在华尔街还不少,几乎每家金融公司都有,据悉,人数在800到1000之间。当然,也有极个别的中国人在特定的领域表现特别出色,还真能冲破玻璃天花板。我曾经的上司威武就是这样一位特殊的人。

2001年初,我是通过威武的面谈而进入纳斯达克所属的一家ECN电子交易公司的。ECN(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Networks的简称,属另类交易系统的一种)是当时发展最快、也是华尔街公认的前途最远大的交易方式。

威武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电子工程学士、纽约大学的金融硕士,一毕业就进入华尔街。他早年是路透社属下Instinet公司的技术骨干(Instinet是华尔街第一家ECN公司),完成过ECN中最关键部分的设计与开发。当今的ECN就是以他们当时所确定的规范为标准的。可以说,威武是ECN开发的鼻祖了,由于威武在ECN领域的特殊地位,他一路升到了我们公司的CTO,这在中国人中绝对凤毛麟角。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威武做了几年CTO之后,离开具体的技术渐行渐远,变成了老美那样“会说不能做”的人物。后来ECN式微,特别是9·11事件后,ECN的交易量大减,公司开始裁员。威武首当其冲地第一批被裁。当时,可怜的他还在新加坡的丈母娘家度假呢。度假回来后打开电脑无法登录,才知道自己已经被裁了。

一般的中国人凭技术吃饭,再找一份工作相对比较容易。但对于威武来说却有些高不成低不就了。华尔街大公司不可能请中国人“坐”在高位上,中小公司又一个萝卜一个坑全都占满了,而要他退回去再做技术,更是勉为其难。

几年后的一天,我们几个老同事聚在一起,威武也来了,他显得有些落寞。问起近况,他说上个月他老爸退休,把家中开在长岛的大型中餐馆转到了他的手上。他原先不想接,可他老爸说:“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而且我们中国人在这儿还是做餐馆最实在,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不用求人过日子,只要菜做得好,客人总要上门来吃饭的。”我不禁替他惋惜起来。

最后提一下,在华尔街有5%的特殊一族,他们待过多家投行的多个部门,参与开发过无数的产品,对各种系统了如指掌,从前台到后台路路通,早已身经百战练成精了,便可转轨道做资深顾问,就好似由跳高运动员变成教练(couch),整天“指手画脚”即可。一旦你成为这样的人,当然就能一直干下去,而且不限年龄。我曾遇过一个老大爷同事,出于好奇一问,他已“芳龄”82岁了!

9.可怜的电脑工程师,干得比驴多

2009年11月13日,一大早,CNN的一个惊人消息的确让我震撼:‘US arrests and charges two Mad off programmers.’(两位前麦道夫的电脑工程师被美国当局控告并逮捕),吓得我一身冷汗。

这几年来,为了找寻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美国媒体简直炸开了锅,大家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格林斯潘就曾将矛头直指发达的电脑技术,说现在的结果都是电脑惹的祸。这会更好了,联邦局直接将软件工程师逮捕归案,并加以控告,看来他们还将坐牢!

18年前,我就是以金融软件工程师的身份进入了华尔街,细想下来,华尔街之所以发展到今天,电脑工程师的确“功不可没”。

在华尔街,电脑最初的主要功能是储藏交易信息,将纸上的交易记录转入电脑系统,使交易变得简易,从而交易量剧增,成本又能骤降,促使华尔街的资本血库加快流动。不过,随着电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交易渐渐地朝着自动处理和自动交割的方向发展了。纳斯达克的兴起,就是由电脑系统驱动,其OTC(场外交易)的方式,抢走了原先华尔街的明星——场内交易员的风头。ECN(电子通信网络)的发展,使证券的买卖双方能够直接“见面”,变成一个巨大的虚拟网络交易所,无须通过交易员来执行指令。当年,五大ECN之一的Archipelago进军纽约证券交易所之后,令600多名独享特权多年的场内交易员立刻“告老还乡”。

如果电脑的功能在华尔街只运用到这一步,那么所起的作用应该都是正面的:增大了交易量,降低了交易成本,使投资者的回报最大化。但是“针无两头利”,随着电脑技术进一步提升,弊病也开始显现。

譬如,华尔街开发的程序交易,就是由电脑系统监控证券价格,再按各种交易模式设计的自动交易程序系统,面对市场,就像猛兽一般。在一个交易模式里,假如股价上升5%,或者买入单增多,电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大量买进;而一旦股价下跌5%,或卖单增多,电脑就大量卖出。这看似不错,但是如果好几家公司的系统同时都使用这种交易模式做交易,一旦股价上涨至某一个点,将引发系统同时买入,那就进入了死循环:越买价格越升,越升系统就越买。要是一跌,就是跌得一塌糊涂。

2010年初,加拿大几大银行合资2亿美元,开发一个全新的全球证券交易监控系统,我有幸参加了这一项目。在每天从全球各交易系统输入的几百个证券交易记录文档中,我发现有一个文档容量巨大,包含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笔交易记录。这个文档来自Chi-X交易系统。Chi-X由欧洲金融界投资几个亿于三年前开发的,这是一种高速电脑交易系统,它将程序交易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在更为复杂的交易模式支撑下,每一只股票,哪怕只有一分钱的利润,它们就自动执行交易,号称能用“超光速”完成交易。Chi-X交易系统上马不过2年,就将伦敦证券交易的四分之一、乃至整个欧洲12%到15%的证券交易量囊括其中。而目前Chi-X证券交易公司的员工,不过40个人而已!

Chi-X的巨大成功,使欧洲好些金融集团立刻跟进,投资上亿的几个同类交易系统也已经上马,虽然规模还没有Chi-X这么大,可都在迅速成长之中。“幸亏”目前美国还未允许这类系统在美国交易,一旦这类电脑交易迅速普及,一般散户就别玩了,肯定是它们的小菜而已。不过,随着金融全球化,欧洲的这些系统万一同时买进或卖出,股市立刻暴涨或暴跌,后果不堪设想,届时是否又将归罪于电脑或者开发这些系统的工程师呢?

正由于电脑无比巨大的计算能力,过去金融天才们只能纸上谈兵的金融衍生产品,全都一一变成现实了。如20世纪90年代的对冲基金LTCM(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就是使用蒙特卡罗模拟,用电脑生成所谓的“随机数据”,将获得诺贝尔奖的布莱克一舒尔斯模型(Black- Scholes)通过电脑系统的即时运算,产生出衍生证券的价格,开发了一个固若金汤的电脑系统,号称:“已将金融市场的历史交易资料、已有的市场理论、学术研究报告和市场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当时,LTCM的天才们根本不用去公司打理业务,他们天天打高尔夫球,去海滩度假,任由电脑帮他们去运作。结果出事了,以巨额亏损40亿美元而告终。

LTCM的破灭只是一个预演,这次金融危机才是华尔街衍生证券化的精彩大戏。尽管电脑工程师干得比驴累,吃得比猪差,起得比鸡早,下班比小姐晚,装得比孙子乖,看上去比谁都好。就拿收入来说,当那些金融大鳄、金牌分析师、基金经理和一流交易员,每年怀揣成百上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奖金时,工程师却只拿个四五万美元的红包而已,却在媒体不时的煽情宣传下,“被平均”成了五六十万美元。

很显然,没有电脑技术的高速发展,这次金融危机可能不会这么严重;但无论电脑系统再怎么厉害,它也是人脑开发的,是由人来控制的。毕竟,现在还没有到电影Matrix(黑客帝国)的时代,责怪电脑不是太可笑了吗?

同类推荐
  • 保险和保险法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

    保险和保险法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

    黄英君同志所著《中国保险业发展中的理论探索与研究》一书以中国保险业发展中的保险理论与实务为研究对象,紧密围绕保险业发展这条主线,对当前保险理论界、业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本书融会了他近几年来潜心学习、探索、研究和深入调研的成果,是对商业保险理论与实务、保险法、政策性保险等领域的较为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 追梦人

    追梦人

    本书是东莞市厚街镇文广中心组织编写,关于厚街经济领域领军人物创业历程和企业管理思想的一部文集,书中充分展示并分析了东莞厚街成为中国家具名镇、会展名镇的内外因。通过对厚街各行各业50位人物的研究,以及深入第一线调研,分析了东莞作为世界工厂,面对当今全球化的竞争,如何加快产业升级,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自主品牌的打造,提高竞争力,力保东莞厚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本书为广东经济如何走转型升级之路提供了生动的研究个案。
  • 税务会计

    税务会计

    会计与税收有着不解之缘。不论是在税务征管方面,还是在纳税人方面,税收与会计都是息息相关的。现代税收离不开会计,离开会计的税收将是一片混乱的;同样会计也必然会涉及税收,并总是和税收密切相关。
  • 我国企业社会资本与智力资本关系实证研究

    我国企业社会资本与智力资本关系实证研究

    《我国企业社会资本与智力资本关系实证研究》对企业社会资本和企业智力资本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从总体上把握二者的内涵、特点、分类、测量等,总结以往研究的不足。其次,在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细化NahapietGhoshal理论模型,形成相应的假设。之后,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修订并发放问卷,获得第一手数据。然后,使用统计和结构方程等方法建立理论模型的数学模型,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进行假设检验,验证前面提出的理论模型的正确与否。
  • 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寓言通过隐喻反映人性以及做人的道理,经济学用逻辑推理或数学工具分析人类的行为。寓言用原始质朴的方式表现了经济学中的许多深奥道理,经济学用现代精密的方式再现了寓言中的许多简单道理。寓言和经济学是共通的。 本书通过讲述家喻户晓的寓言的形式,把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展示给大家,使读者在阅读风趣生动的寓言的同时,了解当代经济学的道理。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我是杀手

    穿越之我是杀手

    在一次杀手任务中,意外穿越,成了没人疼,没人爱,母亲也死去的陆府五小姐,受姐姐们欺负,受大娘们大骂,成了陆府的丫环,就连丫环都能欺负到她头上,不过我穿越过来,我会让欺负你的人得到报应,就因为她慢慢改变,连皇上,四王爷,有名的杀手,神医,毒师......都被她吸引,她只能到处奔波,躲避....不知道她能否躲避逃走呢。
  • 我在修仙世界养猪

    我在修仙世界养猪

    “那个,我把我家海景别墅送你,给我一块肉吧。”“那个,我从米国来,我从非洲来,我从俄国来......求你们让我成为你们公司的员工吧。”秦午:“我希望我的猪肉能行遍天下,能让社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美满,还有我的员工能发自心底的幸福。”(舵主加更五章,盟主加更十章。??(??ω???)?)
  • 强袭魔女斯卡保罗集市

    强袭魔女斯卡保罗集市

    某苦逼同人作者的奇异梦境的故事。
  • 毒医世子妃

    毒医世子妃

    召陵王朝有一女,心狠手辣,凡是她看不顺眼的,不是毁容就是瘫痪,不是断手就是断腿,成为恶名满贯的大小姐。王府世子也出名,不过是以病弱闻名,天生的药罐子,吃药比吃饭还多。太后乱点鸳鸯,皇帝一道圣旨,将两个毫不相干的绑在一起,称天赐良缘。安清染浅笑盈盈,“世子爷,您这身子,还是戒色的好。”夙夙言璟,“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暗黑牢笼

    暗黑牢笼

    这是一个崩坏的世界,各种末日般的场景出现,作为世界原本的主人——人类,在这样的灾难下,展现出了超绝的顽强生命力。面临未知的未来,有人迷失了本性,有人心中信念依旧,在这个不知该去往何处的世界,黑暗的迷雾中总有那么一束光照耀;在那黑暗的大地上,一簇火苗燃起燎原之火。入文慎重:本文不无敌,不爽,慢节奏,文笔青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春那会儿

    青春那会儿

    90后男余飞孩误入传销组织的惊魂一月,惊恐害怕过后是冷静,看他怎样与传销组织斗智斗勇取得信任后成功脱险的故事……亲情友情爱情,被判,欺骗该如何取舍?年轻总是有梦,可是在追逐的过程中要付出怎样的泪和痛?年轻总是冲动,可冲动过后又该怎样来冷静?欠了你的再也没有机会偿还?多少个日夜我将你深深呼唤,可是呼唤的声音你是否能够听见?街角再相见,你是否还会是我的那份依恋?
  • 魔王魔王发大财

    魔王魔王发大财

    “咕……杀了我!”被俘虏的女骑士对正在教授她平面几何的兽人说道。“即使我的身体记住了这些,我的意志也不会屈服!”被巫妖填鸭式教育教会了高数、工程学等高等课程的女骑士说道。“可恶,我的身体…为什么感觉这么舒服…”第一次体验空调的女骑士心有不甘。“已经…回不去了”体验了现代文明生活的女骑士感叹道。“前辈,为什么背叛我们!你……是我们的骄傲啊!”站在城头的军官学院后辈对带领兽人攻城的堕落的女骑士哭喊。“魔王给我的,你们这些废物根本给不了(指大专毕业证书)!”而此刻的魔王,正在刻一块招牌。“魔物出去,金币进来,魔王发大财!”(书友群号728228979,快来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